让初中音乐课堂妙趣横生论文【精品多篇】范文

(作者:bingbing22222时间:2024-04-28 21:30:29)

导语:让初中音乐课堂妙趣横生论文【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让初中音乐课堂妙趣横生论文【精品多篇】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 篇一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

一、如何建构先进的声乐艺术教学理念

一要打破传统的“三种唱法”的思想禁锢。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努力探索科学的训练方法,因材施教,中西结合。教师的任务就在于帮忙学生修饰自己的声音,培养学生的演唱潜力和素质,使学生的演唱自如、流畅、美丽、动听,千万不能去造“声音”。

二要扎根在中华民族声乐艺术沃土。中华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声乐艺术理论日臻完善和系统化。早在多年前,《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就有了声乐教学理论的记载:夫教歌者,先呼而出之,其声及清徵者,乃教之。一曰:教歌者先揆以法,疾呼中宫,徐呼中徵,疾不中宫,徐不中徵,不可谓教。这即是说,教唱歌应先看学生的基本条件,强调教以正确的歌唱方法和呼吸方法。另据《史记师乙篇》所载: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旬中佝,累累乎端如贯珠。这说明在当时歌唱就要求气息运用流畅,歌唱如线贯珠。中国的京剧唱腔,声区统一,字正腔圆,既能婉转如歌,又能抒发悲壮之情。尤其在唱高音的时候,强劲有力,穿透力强,且高音可唱到小字三组的c-e,甚至更高。此种唱法及其训练之道,能否借鉴于中国声乐演唱训练,的确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三要借鉴“西洋唱法”的先进经验。人类发音器官的结构和发声原理是相同的,绝对没有哪位歌唱家的发音器官比别人多一个或少一个部件。那么,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在进行声音训练时就有共性,就有相互借鉴的地方。“西洋唱法”历史悠久,除语言和音乐风格与我们有区别外,在嗓音训练方法和声音美学方面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过去有人说,“西洋唱法”声音宏亮、宽广、浑厚,有较强的戏剧性,不宜表现中华民族声乐作品。其实,中国声乐艺术也同样要求声音的宏亮、浑厚、结实、宽广,我国北方一些民族性格粗犷、豪爽、奔放、热情、真挚,恰好就可用“西洋唱法”中一些特有的音质来表达我们的音乐。例如:滕格尔演唱的《蒙古人》等系列蒙古草原的歌曲,就不必须只能用粗沙、略带嘶哑的声音和通俗的风格来表现,完全还能够用明亮、宽厚、奔放的男高音来表现。到底如何借鉴“西洋唱法”中的先进经验,中西结合,到达发展我国声乐艺术的目的,我们的先辈和广大声乐工作者已经作出了长期的、艰苦不懈的探索,也总结出了许多丰富的经验,总的来说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声乐教学中,根据学生声音特点,因材施教,广泛汲取西洋唱法中先进的训练方法。第二方面是如何将完美的、受过良好训练的嗓音运用于风

格不同的中国作品的演唱中。

二、正确理解科学的发声机理建立切合实际的发声体系

人的嗓音,就是一件乐器,一件能用不同语言表现音乐的奇妙的乐器。人要做到能正确、科学的发声并利用好嗓音这件乐器表现音乐,了解嗓音生理结构和发声原理是前提。人的发声器大体由声带(含假声带)、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构成。简单的发声原理是:声带在气体的冲击下产生振动,然后声带振动发出声音,经过胸腔、咽腔、喉腔、口腔、鼻腔、头腔的共鸣,便发出响亮和动听的声音。音质、音色和演唱潜力,都是由共鸣腔体调节出的不同结果。要做到自如调节共鸣腔体,务必经过严格、正规的训练。自然的歌唱与人的情绪、心理和其他肌肉、器官用心配合、协调有极大的关系,甚至是歌唱活动“生死存亡”的关系。如:喉器的位置在哪,气息怎样运动,路线如何,软腭在不同音高时的状态,舌根、舌头的运动,下巴如何运动,怎样张嘴,人的身体如何配合等都关系到声音的好坏。人的嗓音虽然在发声原理和生理结构上具有共性,但每个人的声音特点是不同的,除有男声、女声、童声,高音、中音、低音之分外,还有音色、发音习惯、语言习惯的不同,另外,还有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不同,因此,每个人在学习声乐的时候,建立正确科学的贴合自己声音特点的发声体系是关键。在练习时,每发一个音都务必贴合歌唱发声原

理;声音通畅,气息流动,音色优美,自然动听,有音量而不“伤嗓”(伤声带)是总原则。

有的同学急于求成,教师拔苗助长,在短时间内拔音量、拔高音、唱大歌,这样只会适得其反。结果,学生一开口全是毛病,有的毛病根深蒂固改都改不了。因此,初学声乐时,把中声区的基础打牢固,构成正确、用心、良好的歌唱状态是歌唱训练的原则性问题。

树立正确的发声体系,还有一个历史问题要克服,那就是唱法问题。过去人们把声乐分成“民族”和“美声”两大类,之后又有了“通俗”唱法。至使长时期以来,不管生还是教师,在声乐教学活动中,常常说某某学生适合唱美声,而某某学生适合唱民歌;嗓门大的、粗犷的、宏亮的便是好的“美声”料子,嗓门不大,但优美、细腻、抒情、嘹亮的则是民歌料子。在教学方法上也一味去追求某一方面的东西,去“造声音”。其结果是将音乐教学引入误区。正确的发声体系,要尊重实际,尊重民族,尊重发声的科学原理,切不可人为的、主观的去认识。更要强调的是,人的嗓音如人的指纹,是不一样的,且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因此,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想办法去修饰每个学生的声音,使之流畅、有支持、有弹性、婉转动听或有力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尊重科学,稳步前进,切忌模仿。过去我们要学生多听人家唱,那是要求学生多听人家是怎样运用自己的嗓音,怎样把握作品风格,适合自己的便能够借鉴,但不可模仿。艺术就怕模仿DD模仿就完了。要建立正确的发声体系,老师是关键。初学者若不透过教师的指点,几乎不可能正确把握自己的声音,自己听与别人听是有区别的。因此,老师务必有相当灵敏的耳朵和聪明的智慧,对学

生完美的声音能自如把握、准确分析,然后让学生透过锻炼得以和稳定。

三、运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声乐教学,难就难在因材施教。要做到对不同的学生,都有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几条原则是务必遵守的。

(一)先“相才”再“施教”的原则

要做到因材施教,了解学生即“相才”是关键。在开始系统训练之前,老师对学生务必有全面的了解。而要了解一个学生,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生理结构、特点、习惯、语言、歌唱条件、发声缺限等,然后制定出系统的训练方案。

(二)坚持把握基础训练和秩序渐进的原则

声乐基础训练,就像修高楼打基脚,基础不打牢、不打扎实,是修不起来的。学习声乐往往都有急于求成的毛病,都喜欢和别人比,老师也有拔苗助长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看到人家学习进步快,心里便着急,心里一急便急于求成,结果误人子弟。声乐教学一必须要循序渐进。在基础训练过程中,一是帮忙学生建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声乐审美观和正确的声音感觉(包括内心听觉和内心感觉)。二是先从学生唱得最好的一个母音开始训练,逐渐过渡到其他母音的演唱,构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即能“张口就来”。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在进行基础训练时,千万不可光“练声”不“唱歌”。老师务必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唱潜力,安排丰富的曲目让学生唱,要认真分析作品,教学生充分表现好每一首乐曲,哪怕是很简单、很小的声乐作品,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四是锻炼学生正确的运用歌唱气息。在气息练习中,有的人喜欢专门教学生先找气再发声,这样往往造成学生找到了气息,但气息疆硬、不灵活、唱歌呆板,我们不妨让学生在歌唱中找气。其实,歌唱气息是本能的,情绪有了,状态对了,激情来了,气息自然就有了,千万不可故意深呼吸。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 篇二

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导致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不断提升。所以在初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都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能力的发展进步,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渗透审美教育,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学生对“美”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情操修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保证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审美教育

音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因素,是人们追求生活享受、放松心情、愉悦身心的重要手段,所以音乐在人们的现实生活[www.haoword.com]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音乐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有效地感受音乐的美妙,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生活品质的提升。那么怎样才能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呢?

一、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只有对音乐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才能够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对音乐中的美进行具体的感知。对于初中生来说,所要学习的科目比较多,学习压力也比较大,所以学生都是比较渴望学习音乐课堂知识的,但是学生所喜欢的音乐大都停留在流行音乐的层次上,加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能力,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例如,教师在对《春晓》这首歌曲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会对学生进行曲谱的教学,让学生对曲谱进行跟唱,在此基础上直接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并让学生进行音乐歌曲的反复练习,学生不仅不能有效地体验音乐中的美,还会因为被迫地进行音乐知识学习而降低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阻碍了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采取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教学,例如,教师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中国人民通过不断斗争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视频,加深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歌曲内容学习的兴趣,从而再让学生对歌曲进行欣赏,让学生体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斗争的精神,从而发现歌曲中的美,有效地渗透审美教育,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提升。

二、创设合理的音乐教学情境

音乐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合理的音乐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对音乐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体验,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中的情感与意境,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音乐教材的内容,具备专业的音乐素养,能够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提升音乐教学的效率,有效地渗透审美教育,提升学生对音乐中美的感受。例如,在学习《丰收之歌》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秋日田间、果园的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丰收之时农民的喜悦和田间作物的饱满,感受农民的不易和食物的可贵,进而让学生对歌曲进行赏析,加深学生对歌曲内涵的理解和掌握,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合理对音乐内容进行分类

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大都是按照课本教材的思路对学生进行音乐课程的讲解,初中音乐教材内容中已经对音乐的内容进行了有效的划分,所以教师还需要对音乐的音律和歌词内容进行有效的分类,让学生在接受同种类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对音乐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行体验和欣赏,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喜好,要准确把握音乐的内容,要对音乐进行整合归纳,从而在音乐教学中合理渗透审美教育。例如,在学习《走进西藏》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让学生学习歌曲之后,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藏族歌曲,加深学生对西藏文化内涵的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关于西藏歌曲的表现形式,比如《回到拉萨》《青藏高原》《天路》等,让学生在具体的音乐环境下体验关于西藏的歌曲中所表现出的豪迈奔放、热情洒脱的感情,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更好地渗透审美教育,就需要提升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的兴趣,不断改变教学方法,确立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地位,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并且将音乐歌曲进行有效的整合归纳,对学生进行课外歌曲的赏析,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对音乐中独特的“美”的感受,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 篇三

初中音乐教学合作学习分析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重要好处

(一)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合作学习理念的本质就是从满足学生主体的需要出发的,透过创设合作学习小组来组织课堂教学。透过合作学习小组,学生能够进行相互交流,实现彼此尊重,充分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小组中的每位成员均能够享受平等的待遇和参与机会,学生充分发表自身的见解和看法,实现了发展性的教学目标。

(二)帮忙学生构成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合作学习为教师和学生带给了一个广泛合作以及平等交流的平台,透过合作学习,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这对于帮忙学生构成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对于一些不良的态度和价值观会受到同伴的指证,从而促使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和价值观在小组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得到构成。

(三)有利于学生自然地习得音乐语言

初中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树立学生良好的音乐观,同时促进学生对音乐语言的运用和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发展与变化,同时对于音乐创作与实践之间的关系要有一个良好的把握。用心鼓励学生把对音乐语言的思考和交流融入音乐的鉴赏、技能训练以及歌唱实践中去,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和掌握。在合作学习氛围中的音乐课堂,教师能够透过情境的创造来不断刺激和丰富学生的感官,促使他们在一种简单的氛围中自然地习得音乐语言。

二、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实施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充分掌握合作学习的内涵

要想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际功效,首先要认真学习理论,充分掌握合作学习的内涵。合作学习主要以教学目标作为导向,透过学生间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动态互动作为动力。合作学习的类型主要分为三种:同伴互助、小组合作以及全员合作,其中小组合作是进行合作学习最常见的形式。透过掌握这些基本的合作学习的理论,才能将其准确地运用于教学的各个阶段。总而言之,合作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资源共享,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合理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从而促进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不断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不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合作学习是一种资源共享的过程,需要全体成员用心参与,并善于从合作的角度来看待组中的成员。不断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着手:一方面要使学生学会倾听,倾听对方的意见和观点,并用心参与小组音乐问题的讨论过程中。透过相互的倾听能够使表达效果更好,促使双方达成有效合作;另一方面学生之间要学会相互帮忙和支持,尤其是对于具有必须音乐天赋,且学习潜力较强的学生要用心帮忙学习困难的学生。实践证明,透过同伴之间相互的帮忙和鼓励,能够给予学生极大的精神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做出合理而正确的评价

教师透过对学生做出合理的评价,能够有效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评价能够帮忙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潜力、发展水平以及学业状况有一个良好的评价;同时教师透过学生带给的反馈信息能够促进教师对自身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和改善,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评价要注重全面性、系统性以及和合理性,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突出“构成性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的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具有重要的好处,它能够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帮忙学生构成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同时还有利于学生自然地习得音乐语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其中的策略和运用技巧,充分领悟合作学习的内涵,不断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对学生音乐学习的成果进行合理评价,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初中音乐教学的蓬勃发展。

让初中音乐课堂妙趣横生论文 篇四

摘要:打造快乐课堂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放飞思想,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初中音乐课堂本身就是学生思想放松,追寻快乐的地方。教师要通过优化教学思维,将富有情趣的方法引入音乐教学中,不仅优化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更促进学生在音乐课堂感受无尽的快乐。

关键词:初中音乐 策略 趣味

有趣的课堂氛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初中音乐不仅是一门让学生放松身心的课程,同时也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学科。采用灵活、幽默的教学形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自发地融入课堂中来,更好地感悟音乐的魅力,在玩中乐,乐中学。下面笔者结合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谈一谈如何让初中音乐课堂妙趣横生。

一、开发音乐的感知力,让学生体验音乐的美感

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主要是通过自唱来实现的。开展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的美感。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识谱能力,需要教师通过弹琴、范唱等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八年级、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可以初步看谱唱词了,教师只需要间或巡视,与学生进行简单交流即可,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难点并解决,以提高自身音乐品味。

例如:教师在教学七年级下册“乐音传情”这一内容时,先一字一句带唱《爱星满天》这首歌曲,等学生会唱后,给他们时间,让他们自己讨论歌曲中哪几句最好唱、最美。还可以请唱得特别好的同学当小老师进行教唱,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在引导九年级学生学习“西部放歌”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看谱试唱,老师通过弹琴、范唱的方式点播,这样学生在自己试唱、讨论的过程中,就已经学会了歌曲,整个学习过程充满激情,妙趣横生。

这种学习方法与以往的先学谱后学词不一样。它是将词与谱的学习同时进行,改变了枯燥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学得更加自然。同时也能让学生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受歌词的美好,准确捕捉到音乐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增加音乐的趣味性。此外,这也是一个师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过程,对培养学生音乐元素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展现音乐的能力

音乐学习不仅是要学会唱歌,更是要学会展现自我。师生之间可以对音乐的速度、风格、题材等内容进行讨论,以此确定音乐的主题到底是鞭笞还是引人深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将其表达出来。在学生学会歌曲之后,教师还应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让学生能够尽情展现自己的音乐能力,这样音乐课堂才能有趣且有效。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有一内容为“中国龙吟”,其中的歌曲主要是《龙的传人》和《我是中国人》,这两首歌特别能够唤起学生的爱国之心,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想要将歌唱出来,将爱国之情表达出来。《龙的传人》这首歌非常活泼明朗,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我是中国人》则展现了浓浓的爱国之情,这两首歌短小精悍,易学易唱。因此,在唱评上可以适采用多种形式,可以是男女互唱,也可以是组内互评,还可以是全班师生共评。在点评的基础上广泛唱,反复唱,不仅能够提高演唱技巧,还能在开心融洽的气氛中体验意境美,体现表现美。

音乐是一门需要表演的课程,其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在学生展现自身音乐能力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适当参与进来,为他们充当伴唱的角色,这样也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整个课堂更加自由、高效。

三、加强课堂的讨论力,在学生开创音乐的新篇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设定一些具有讨论性的内容,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方式将音乐之美表现出来。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在趣味性上有一定的狭窄性。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竞赛”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教学,在教师的引导和互相讨论中,更好地体验歌曲中的旋律美。培养正确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体验,同时提高他们的音乐创造力、鉴赏力和表现力,并努力开创音乐的新篇。

例如:在《茉莉花》这一课的教学中,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进行教学,教师先用电子琴弹奏歌曲的第一、第二声部旋律,接着再让学生用电子琴弹奏各自的声部,让他们自主的练习。在学生自主练习之前,教师需要先对其中涉及到的指法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自行弹唱。电子琴的难点在于节奏和音色的选配,因此需要先对学生的歌曲节奏、节拍、情绪等进行引导,然后再为歌曲选配合适的节奏和音色,最后将节奏和音色搭配好进行合奏。这一内容的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合作、讨论和探究,为了引导学生感悟歌曲的欢快,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如:歌曲是如何展现茉莉花的芳香四溢的?如果是你,面对这样美丽的花朵,会用什么样的乐曲形式进行表达呢?学生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将茉莉花的美丽用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有的学生用边画边唱的方法,有的学生用舞蹈,最后全班学生一起用电子琴将《茉莉花》弹唱出来,整堂课的气氛达到了高超。

讨论的魅力在于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升自己并启发他人。音乐课堂的讨论,不仅在于对歌曲内容的讨论,更在于创作形式,学生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表现力,实现音乐的创新。

总之,要想让音乐课堂妙趣横生,最重要的是让课堂活起来,这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音乐是记录人理性与情感的一种美丽的符号,一个音符就是一个微笑或一滴眼泪,通过音乐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让学生的心情变得快乐起来,才能让音乐课堂变得更加开心、有趣。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 篇五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新课改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是很大的, 同时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初中音乐课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分辨美的能力的重要课程,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 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 目前初中音乐教学还存在着问题和矛盾, 需要我们教师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

素质教育; 初中音乐; 音乐教学;

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 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的思想文化以及身体心理健康方面的培养。21世纪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 而音乐课程作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课程, 在学生综合培养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 初中音乐教学要切实发挥教育作用, 不断创新形式让学生尽快建立起对音乐的兴趣, 同时努力做到让学生尽快发现美, 并甄别出什么才是美。这不但有助于学生在平时辛苦的课程之余, 有机会放松心情, 陶冶情操, 更能帮助学生在日后的发展中不断向全面综合以及高素质方面发展。

一、初中音乐教学阶段遇到的问题

(一) 对音乐课程的重视不够

很多学校教师都认为音乐并不是考试科目, 而是一门辅助课程, 因此对其重视程度不够。部分教师认为音乐课程在闲暇之余上没问题, 但遇到了类似考试这类的活动中必须为主要课程让步。这就直接导致一学期的音乐课程标准被压缩到很短时间内完成, 而时间不够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教师为了赶进度, 将本应该属于学生自己动手的时间都尽力缩短, 学生没有动手能力, 对音乐的理解也就仅仅是留于表面。

(二) 认为理论大于实际

很多学校受教学条件的影响, 不能给学生提供全面的音乐器材, 而音乐课上的时间也就仅仅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音乐的理论知识而后让学生背诵, 或者直接什么都不说让学生自己看书。这样的教学形式根本不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这违背了设立音乐课的初衷。学生无法真正放松紧张的心情, 陶冶情操也就无从谈起, 而且学生对音乐课程的理解不到位, 在潜意识中就将音乐课当成是平时上课的辅助, 认为音乐课就是玩, 就是上课跟同学聊天甚至直接趴在桌子上睡觉。由于上述原因, 很多有着音乐天分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经过系统学习而直接导致不再接触音乐。

(三) 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对大部学生来说, 印象中的音乐课程其实与其他课程没有太大的区别, 都是教师讲, 学生听, 而讲学的内容也大都是教材上所写的内容, 没有更多的延伸和补充。初中音乐教学上的零互动也是导致学生无法建立音乐兴趣的重要原因, 学生以及教师都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教师认为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体, 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 导致效率低下。

二、如何解决初中音乐课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 重视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 而不是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正视音乐课程的地位, 按照课程的要求将音乐课程贯彻到底, 并制定教学进度, 其他课程的教师不能随意占用音乐课的时间, 保证教学课时。另外,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音乐理念教育, 让学生能认识音乐课的重要性。此外, 学校领导也要重视音乐课程, 让音乐课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切实起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二) 创新音乐教学的内容

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音乐只是一个成品, 是创作者在一段时间内心血的浓缩。如果单单是学习这一段音乐本身, 不可避免地就会将之创作背后的目的以及想要表达的情感所忽视, 这不是我们所提倡的音乐教育。在此基础上, 音乐教师可以适当地将音乐课程进行一个延伸。例如, 在教学《同一首歌》这首歌时, 教师可以首先模拟一下演唱者当时的情境, 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安静倾听, 感悟创作者的心态。这时, 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将创作背景讲给学生听, 增强学生的代入感以及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切实增加学生的音乐素养, 让学生正确认识美、发现美。音乐教师以及学生都要认真对待、努力拼搏, 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 创新音乐教学模式

1、在初中音乐学习阶段, 教师可以分组教学,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下进行音乐学习。分组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还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此外, 教师可以让班级中有过专业音乐学习的学生分散到各个小组, 由学生自己讲解自己所学乐器的内容方法以及学习心得, 帮助其他学生尽快建立起音乐学习的兴趣。

2、此外, 多媒体也是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准备几首动情的歌, 在上课之前让课代表拿到班里播放。这样一来, 既可以让学生尽快进入音乐课的状态, 又能让学生喜闻乐见、放松心情。

3、提供几首纯音乐, 如:《鲁冰花》。我让学生辨别一共用到了哪些乐器并想象歌曲中描述的画面, 切实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 提高音乐鉴赏的能力。再如, 在教学《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曲时, 我提前制作一个幻灯片, 其中插入许多充满爱意的画面, 提升歌曲的感染力, 让学生自己去体会音乐的号召力。

三、结语

学生的素质教育包括很多方面, 音乐素质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分。教师通过高效的音乐教学, 不但能提高学生音乐意识和音乐素养, 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他们成为一个有着高尚情操的人。对于教师来说, 我们要做的就是采取积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让学生成为新时期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让素质教育在学生身上有一个更完美的体现。

让初中音乐课堂妙趣横生论文 篇六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广泛,最复杂,最崇高和最必要的艺术,这是人们的共识。初中音乐教育也是如此。陈蓓营指出:多少年来,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音乐是一种技艺课,教师的目标往往停留在“帮助学生顺利地学会教材上规定的内容”上。虽然音乐课是必须要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技能技巧。但关键是,首先要使学生有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欲望,要让学生们愿意去学习、快乐的去学习、有感受的去学习。而教师只不过是知识材料的供应者和鼓励者。我们的学生都可以被音乐的某一点打动、感染、促进。但是由于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使音乐课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对音乐的欲望都被扼杀了,把音乐课当作了可上可不上的课。所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艺术化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只有在艺术化的课堂中,学生才会对音乐产生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兴趣,最枯燥的、最难的音乐知识、技能技巧也都是可以在愉快的气氛中被学生掌握的。

一、备课艺术的重要

一堂质量高的成功的音乐课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因此,课前的准备工作就必须要充分、有条理。教师课前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水平、思想品德的状况、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甚至心理特点等等。所以,教师根据自己的艺术性了解来准备大量的音响资料、录像资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等,还要选择吸引学生入胜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调动课堂气氛;如何寓教与娱乐;如果,一节无准备的、无构思的、随意性很大的音乐课,必然是一节枯燥无味、失败之极的课,因为它已失去了中学音乐教学的作用了。

二、教学过程的艺术表现

1、设计艺术的课堂导入。音乐课的开始就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如果课堂导入的设计和安排有艺术性,那么就能牵引整个教学过程,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因此音乐课的导入就相当的重要。比如:在上一堂《绣红旗》的声乐课时,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学唱歌曲,激起他们的爱国热情。因此,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来播放旧中国受欺凌、受压迫的历史资料片,并给它配上《绣红旗》这首歌的旋律,然后提出一系列问题:这个历史影片的背景音乐是什么歌曲?大家知道它的创作背景吗?等等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和音响资料的运用,就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的动力会特别强,学习兴趣随之加浓。

2、用艺术的教学方法。新课标下改革中学音乐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这是初中音乐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引导——启发——领入的方式,引起学生认知的冲动,进入自主的认知过程。在音乐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的感受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自己求知、探索而发现得到的知识要比老师的直接阐述来得更深刻。同时,这种自我求知和探索性也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艺术的音乐教学手段。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来灵活的,巧妙的运用教学手段。所谓“灵活”,指对教学手段不千篇一律和一个模式。其中所说的“巧妙”,指教学手段的应用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所乐。比如:在给学生上音乐欣赏课时,教师除了只播放音乐作品外,还可以运用数字化多媒体来教学。教师可以从网上调出关于所欣赏的那首曲子的所有资料,让学生了解学习。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感性欣赏水平,而且还加强了学生理性欣赏的能力。使音乐课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对学生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4、注重学生全体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教学组织艺术性。在中学的音乐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关注音乐,享受音乐,同时还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来表现音乐。使每一个学生都受益匪浅。但是,在音乐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不能强求一致,因为每个学生的音乐能力会应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培养,教育条件的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还应注重个别学生的学习。让每食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也要允许学生对音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大大激发教师自己的教学热情。

5、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艺术性。在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建立平等、信任、尊重、理解以及情感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才会产生教学相长的互激效应。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一些学生说话或做小动作的现象,这时老师可以不动声色的走到他身边,轻拍他肩膀或用眼睛看看他来提醒学生,不受纪律的学生,马上会意识到自己做错了,然后坐端正,开始认真上课。这样做,既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还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关爱,民主、平等、友好的对待他们,学生才会喜欢老师,因为喜欢老师,才会喜欢上老师的课。如果师生之间不能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学生看到老师就会有一种厌恶的情绪,那么教师的教学也就根本不能激起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对音乐课就不会重视了。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要以亲切的笑脸来感染学生,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综上所述,只有把中学音乐课堂教学艺术化了,才会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才能让每个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保持愉悦的心情带着所学知识走出音乐课堂,让学生学会“学海无崖‘乐’作舟”,音乐课堂才能成为学生真正喜爱的课,音乐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 篇七

中学民族音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民族音乐在新课程形式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民族音乐是民族传承的一个很重要载体,孔夫子就非常重视“乐”的教化作用。民族音乐承载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时间是检验事物价值的标尺,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足以证明民族音乐的价值。

虽然,新课程教材比起旧教材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也不可避免的存有其局限性。同时,由于社会和历史的种种原因,中学民族音乐教育教学又存在着诸多不利的因素:

(一)教材导向与学生审美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大多数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主要原因是现行的中学音乐教材,选择的乐曲大部分以中外经典乐曲为选编对象,几乎很难找到较通俗的音乐作品。改革的深入不仅促进了经济的不断交流,也加速了各种形态的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渗透,林林总总的各种形态的流行音乐大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导致学生对一些民族音乐不理解也就不愿接受,因而他们也就更愿意欣赏那些通俗易懂的流行音乐。这也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二)对音乐功能的认识缺乏科学性、全面性。

虽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音乐的功能认识比以前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仍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甚至部分老师对音乐的美育、德育、智育以及许多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功能并没有形成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其实,音乐教学首先表现为一种美育教育,它的可感知性是其它美育教育手段无法比拟的。同时,它还会起到辅助德育、智育的作用,对于青少年培养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丰富而高尚的情感、想象力、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其它学科不可取代的。柏拉图曾说:“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但是,许多学生和家长甚至部分老师认为音乐学好学坏并没多大关系,这对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很不利的。

(三)在升学考试课程缝隙中民族音乐教育难以生存。

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存在,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把升学率看成学校声誉和生命力的标志,凡是中考、高考科目之外的课程一概受到冷落。中学音乐教育就很难得到实质性的开展,民族音乐教育被打入冷宫更似乎就是一种必然。在学习任务繁重的今天,学生仍不管是否愿意,都必须面对现实——中考、高考,因而音乐课更显得无足轻重了,更不用说民族音乐了!学生能有时间偶尔听几句从大街小巷传来的通俗歌曲并跟着哼上一两句,就已不错了。

基于对当前中学民族音乐教育教学中现存的不利因素的认识,本人认为除了相关教育部门应进一步加强音乐教育方面的一些相应的改革和调整,而作为一位音乐教师也应针对现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个人觉得音乐老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加强民族音乐美的宣传与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利用现代网络功能,弥补课程设置的不足。音乐与计算机的结合,不仅拓宽了音乐教学的思维与方式,更具重要意义的是带来了音乐学习中的思维方式变化。正如普通高中音乐课标提到:要求学生“能够在电脑上应用相关软件欣赏音乐,并能够通过互联网搜寻和下载音乐资料”。因此,在课前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将下周要学习的知识内容通过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各组还可以互相补充,比如讲到某个少数民族,它的风土人情、服饰、节日、音乐等,这些足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知识,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他们团结合作能力。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在欣赏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学摘要素进行对比,让学生讨论、比较分析找出各自的风格特点,最后再次聆听并提出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本课的教学重点——“鱼咬尾”,教师适时引导提示,这时就有学生说:“这不就和成语接龙一样吗?”全班同学一听,互相讨论,最后懂得了“鱼咬尾”的民歌创作方法。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感知、思考、讨论、总结等学习过程,不仅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同时能找到音乐与语文、历史等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感知和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更准确全面的认识音乐的美育、德育和智育等功能,从而自觉端正对音乐学习的态度。这正如同志在他的哲学著作中所说,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三)加强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知识的掌握能力,陶冶情操

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音乐教师可以结合第二课堂,组织“民族声乐演唱”“民族器乐”等兴趣小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也可以组织部分班级开展“民歌演唱会”“中华卡拉OK民歌大奖赛”等活动,扩大民族音乐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影响。针对当前流行歌曲的冲击,这显然也是一种有效的导向手段。此外,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本地区(“南音”)的特殊民间文化,组织学生进行音乐采风,收集原生态的和变异的民族民间音乐,让学生从乡土音乐的认识和感受做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族情,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乡土音乐,热爱乡土音乐,继而更好地认识乡土,热爱乡土。

作为一名从事音乐教育的工作者,应该对民族音乐有着足够的重视,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的民族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培养下一代尽职尽责,不辜负人民的重托!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让初中音乐课堂妙趣横生论文【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让初中音乐课堂妙趣横生论文【精品多篇】范文,全文共有15312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让初中音乐课堂妙趣横生论文【精品多篇】.doc》
让初中音乐课堂妙趣横生论文【精品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