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化的角度看人类命运共同体范文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要:全球化浪潮之下,我们面对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要求我们走出国门,站上世界这个大舞台,搭建与世界各国平等交流协商的平台,开展多方面的国际合作,互利共赢。全球化是时代的呼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顺应时代潮流的。
关键词: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
(一)国际形势的现实需要
当今的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深入发展。但是人类社会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风险与挑战,如金融危机,环境污染,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包括我们面临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些问题不是哪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的,也不是哪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的,这些全球性问题需要全人类来共同应对,并且任何一个国家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融入到全球发展体系中,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理念。
“新冠病毒的迅速蔓延,正让全世界人民深刻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这是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在我们这个动荡的时代,远见至关重要。所有国家都应该认识到人类的共同命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实践中逐步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光明日报9月22日01版》
(二)中国为共同体理念的诞生提供了精神土壤
中华民族一向崇尚和谐、和平、和合,以和为贵、和合善治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价值追求和政治理想。“和合”,既是中华文化对于宇宙万物基本秩序的理解,也是中国人用以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等各个层次人我关系的人伦法则。《学习时报,2020.02.24.田嵩燕》
中国最早的关于共同体理念的文字阐发可以追溯到《礼记》。《礼记》中曾写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墨子也曾说过:“具处室也,合同也。”并指出:“天始生人,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这证明了在几千年前,古老的中华民族就已经触碰到了共同体理念,并能够阐述出其基本内容。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共同体理念在中国萌芽极早,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未实现先辈们所畅想的大同。然而,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正在一步一步的接近这个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上,我们的文化建设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政治民主化,公开化程度加大,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高。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也终将让这片土地成为人类生活的伊甸园。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渊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重大问题,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创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为解决世界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追溯其思想源流,可以看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分析方法、问题意识、多元文明理念,因而构成了后者的理论渊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理论价值在于,创造性转化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天下体系",超越了"文明冲突论",解构了"历史终结论",从而显著提升了我国国际话语权中的理论能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实践意义则在于,它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促进合理化世界秩序的形成,并且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从而为有效应对全球治理新挑战奠定了基础。当前国际社会协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更是进一步彰显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前瞻性与深邃性。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0年05期。乔茂林》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内涵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年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发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倡议。《光明日报9月22日01版》
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团结与写作,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上
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坚持对话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霸权主义,各国要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平等协商,放下武器与偏见,建立和平合作的新型沟通对话机制,建立走对话而不对抗的国与国关系。这不是中国为了营造一个和平和睦的国际环境而做出的政治骗局,而是有利于各国和平发展的世界性政治方针,要想建立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各国间就要建立平等相待与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
(二)经济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体系的扩大建设。各国间经济早已经连接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在其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调,如贸易战,它了违背世界和平合作发展潮流,是西方国家集团对发展中国家利益争夺的一部分,从本质上讲,这种利益剥夺与剥削是垄断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农民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造成的。这种利益斗争的根源是阶级矛盾,是长期的,但斗争并不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方法,至少在经济发展方面上,合作共赢比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零和式博弈要好得多。部分发达国家应当摒弃无谓的猜疑与警惕,发展中国家也应当增强信心,降低门槛,积极地融入到全球化浪潮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三)文化上
各国文化具有多样性,独特性,它们起源不同,发展历程不同,核心理念也不同,但是其中所蕴含的和平,诚信,勇敢,正直等内容也有共通之处。因此,我们要以尊重各国文化多样性为前提,推动各国文化融合发展,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欢迎各国优秀文化进入本国,并吸取其中的有益成分,不断增强自身文化的先进性,稳定性。同时又要守住自身文化的个性,为文化交流提供永续动力。
(四)生态上
当前全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污染传播又不分国界,生态问题早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提出“我们要追求全面的发展,让发展基础更加坚实,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512 01【02】’》
从表面山来看,生态环境问题并不像经济问题那样紧迫,但从长远来看,生态环境问题却关乎到整个人类的繁衍生息问题,一切经济,政治建设的基础都是以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基础的。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把自己置身事外。
四.结语
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人民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协商,在经济,政治,生态,文化上学习借鉴,携手打造一个互利共赢,和平发展的国际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