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论文(新版多篇)范文

(作者:宸小馨时间:2023-07-13 15:17:26)

[说明]行政管理论文(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行政管理论文(新版多篇)

行政管理论文 篇一

岁月如梭,转眼三载已过。在入学之初,我的研究范围和领域就已划定,毕业论文的选题也已确定。在这三年的学习和研究生活中,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也体会到了治学的艰辛。在本论文完成之际,首先要向我的导师***副教授致以诚挚的谢意。*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她在我仿徨时给予指引,在我困倦时给予鞭策,让我勤奋充实的走过三年。在此我谨向*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我还要衷心感谢给我们授课的各位老师,……等,以及其他所有辛勤工作的老师们。正是由于他们孜孜不倦的教诲,让我学到了诸多的专业知识,并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如何求知治学如何为人处事。同时,我也要感谢我亲爱的同学……,谢谢她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我的帮助和鼓励。

感谢一直默默支持我的家人,他们永远都是我坚强的后盾,他们给予我的爱、理解、关心和支持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最后,衷心感谢本次论文答辩中的专家教授们,非常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阅论文。

宁静、温馨的校园生活可能就此远去,步入社会才是我们这些萃萃学子生命历程中真正挑战的开始。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但不论身处何境,我一定会奋斗不息,生命历程中那盏指引我前进的路灯也一定会永久不熄!

行政管理论文 篇二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针对工商管理方面的人才,社会的要求和标准也越来越高。本文将从我国工商管理体制的。现状和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出发,对于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包括转变办学理念、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以及增加实践教学。以此来创新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提高工商管理人才的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工商管理 人才培养 现状与问题

我国的工商管理体制存在很多的不足,包括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缺乏、工商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缺乏统一管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本文重点从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进而提高工商管理人才的社会竞争力。

一、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

到目前为止,我国工商管理体制中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缺乏统一管理,在我国某些地方,工商管理机关采用一法两制的制度,对外严格、对内宽容,严重破坏了我国工商管理体制的整体性;工商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能有效的发挥工商管理部门的作用;工商管理人才缺乏,主要是工商管理中高级的人才缺乏。

二、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办学理念脱离现实、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实践能力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办学理念脱离现实。

现阶段,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存在办学理念脱离现实的问题。诸多的高校针对工商管理专业,都是采用模版化的形式,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都是千篇一律的教学。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很多家长和学生都存在错误的观点,认为工商管理专业是培养社会管理人才的,但是校方并没有说明真实的办学理念,随着社会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的工作岗位在企业的中层或者基层工作,导致很多学生的自我认知不准确。

2、课程设置不合理。

工商管理作为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包括会计、市场营销以及人力资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工商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人力资源专业在课程的安排上存在重叠的部分,导致了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只注重表面,学生无法学习到专业的知识,缺乏专业的工商管理专业能力,在毕业后的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针对工商管理的课程设置,学校多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而缺少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在课程安排上的表面化教学,缺少对工商管理课程的重点教学,课程设置上缺乏专业性。与此同时,针对工商管理课程和课时的设置都太高。学校在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上,课程设置多达40多门课,3500多课时,虽然现在缩减到了2600课时,但是工商管理课程的课程并没有减少。

3、实践能力差。

在工商管理的教学过程中,学校的实习和实践培养很少,实践教学板块不足,导致了学生很少接触社会的机会,缺乏专业的实践能力,妨碍了针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前国内工商管理的老师普遍缺乏社会经验,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导致学生与社会实践脱节更加严重。并且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需要从头培养工商管理专业的员工,他们的实践能力很差,基本的办公操作技能也不具备,并且大部分工商管理专业的员工都缺乏创新,缺少主见。随着社会就业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用工需求越来越高,并且需要上岗就能直接操作的员工。对于工商管理的人才培养,会让这部分学生缺乏就业的竞争力。

三、工商管理人才培养

要解决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办学理念脱离现实、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实践能力差的问题,需要提高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水平,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1、转变办学理念。

学校的办学理念不科学,会造成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定位的不准确,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因此,针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明确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和具体的做法。并且校方对于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法的制定上要面向社会的需求,立足于工商管理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学生的就业为基础进行转变办学理念,与时俱进,设置合理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每个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设置个性化、有特色的发展目标,培养全方位的工商管理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毕业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促进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

2、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

在工商管理的课程设置上,以就业为目的设置课程内容,注重教学的实用性和特色教学,加大工商管理的专业技能培训,并且实行学生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学生可以针对其他专业进行跨专业的选修。并且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互动式教学,增加工商管理教学的趣味性,通过工商管理新闻发布会等形式,运用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包括:案例式教学,通过案例分析,更加实际生动的讲解所教的课程;互动教学,采用教师和学生都主动授课的形式,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带动学生积极思考所学的课程内容;情景模拟教学,课堂现场模拟有关工商管理课程的活动,增加互动性;研讨式教学,即开展讨论会等形式。与此同时,适当的减少专业课的比重,增加一些人文社会相关的课程;对工商管理的具体课程,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精选必修课,增加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同时也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工商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3、增加实践教学。

针对工商管理的人才培养,要注重实践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大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具体内容如下:增加教学实践的环节。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工商管理实践操作的课程,例如实践课和模拟大赛等形式。建立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基地。根据学校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建立实习基地,并采用灵活实习的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实习方向,并配有专业老师进行实习指导,工商管理专业的实习期应在半年以上,实习基地和学校达成长期合作,通过专业的实习,提高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能力,增强社会的适应性,提高毕业的就业竞争力。

建立学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实验室。通过建立实验室,加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水平,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大实验教学的课程力度和课程内容,不要形同虚设、资源浪费。

工商管理专业的实验室是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紧密联系的场所,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做实验的形式,加深理解和巩固。与此同时,学校应该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实验大赛,让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实验大赛中磨练自己,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改善工商管理教学的师资力量。

工商管理教学的老师要经常去企业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将自己的课程与时俱进的传授给学生。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是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会促进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进一步提升,才不会误人子弟。与此同时,学校也要和校外著名的企业家合作,经常聘请他们到学校授课或开讲座,同时也可以聘请他们担任学校的实践导师,提高工商管理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现阶段工商管理体制存在专业人才的缺乏、工商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缺乏统一管理等问题,也就造成了工商管理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办学理念脱离现实、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实践能力差等问题。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针对工商管理的人才培养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工商管理人才的质量和创新能力,本文针对工商管理专业探讨其人才培养的模式,具体包括:转变办学理念、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以及增加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杨娜曼,曹文献,周启良。产业转移与地方高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新论[J]。中国人才。20xx年06期。

[2]薛敏。浅谈我国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改善的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xx年13期。

行政管理论文 篇三

摘要:科研院所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研实力的竞争。行政管理工作是科研院所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院所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文章主要分析了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提出应加强对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人力资源培训,促进科研院所科技实力的提升。

关键词: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力资源培训

0引言

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若要立于不败之地,科研院所必须坚持“科技兴所”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科研院所整体综合实力[1]。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与行政管理的高效服务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行政人员承担着服务、协调、管理的重要职责,其自身素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服务与管理水平的高低,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单位发展。行政管理人员的职能该如何定位,行政管理人员本身又该具备哪些素质,如何促进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能力的提高,是需要人们思考的书包www.haoword.com范文问题,本文就这些方面作一些探讨。

1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的职能

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2]。科研院所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单位的职能部门,管理是工作的主线,协调是工作的核心,服务是工作的根本,其职责主要是协助领导制定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规划计划等,在管理活动中主要担任组织协调作用。作为行政管理部门的主体,行政管理人员在传达领导的指示、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的同时,更要主动做好各个方面的沟通和协调工作,起着承上启下、联系内外的枢纽作用。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人员以工作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促进单位科技工作的发展。

2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素质要求

2.1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行政管理人员是各种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或者是上传下达者,首先自身必须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坚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科研人员服务的精神。开拓进取、敬业奉献、严谨求实,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这样才能把每一件细小的工作做好,才能提高整个科研院所行政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2.2管理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

作为行政管理人员,科学的管理,高效的管理才能更好地为科研人员服务,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在工作岗位上不仅需要掌握能胜任本岗位的工作技能,还要掌握管理专业知识结构的特点和规律。同时科研院所自身性质决定工作的专业性很强,作为行政管理人员,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了解相关学科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站在发展前沿对科研形势、研究方向等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和研究,这样才能为本单位的科研活动提供指导性建议。国家、省、市各级科技方针政策以及本单位的政策规定是影响科研工作的重要因素,行政管理人员应当努力学习政策精神,把握方向,为科研人员做好参谋。

2.3组织协调能力

科研工作是一个群体行为,涉及多学科、跨专业、跨单位的科研项目的实施,离不开行政管理人员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非技术障碍,如设备、人员矛盾等,行政管理人员的作用在于协调项目实施中人员、设备、物资的调配,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出现意外情况,管理人员应积极地寻找对策,需要政府或其他部门的支持。可以说,娴熟的组织协调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是行政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素质,也是保障科研工作正常运作的关键。

2.4创新意识

约瑟夫熊彼特认为管理创新是指组织形成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作业方法的过程,富有创造力的组织能够不断地将创造性思想转变为某种有用的结果[3]。创新是科研发展的动力之源,行政管理同样离不开创新。行政管理人员应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研究科研管理工作规律和特点,探索和建立适应科研发展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对阻碍科研发展的政策办法进行必要的修订。建立有特色的学科和人才量化考核指标,制定合理的科研奖惩机制,既要把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又不能束缚科研人员的手脚。

2.5服务意识

科研院所行政管理工作是为一线科研人员提供服务的,管理人员要正确认识自身岗位职责,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积极地为科研一线服务。要做到服务下行,服务前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作为管理和服务部门,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深入科研一线,了解各学术梯队构成及研究方向、研究进展,提高换位思考的意识,在制定各类规章制度时要替科研人员多考虑,在下发各类通知时要谦虚谨慎,以理服人,全方位提高素质。

3加强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人力资源培训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4]。科研院所应重视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人力资源培训,提升其管理和服务能力,从而促进科研工作的发展,提升单位综合竞争力。目前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主要由3种人员组成:一是来自科研一线的专业人员转岗,这一类人员对科研工作比较熟悉,对管理工作比较陌生;二是来自于其他职能部门,这一类人员对管理工作较为熟悉,对科研工作则相对陌生;三是直接从学校毕业的管理系学生,这一类人员掌握基本的管理知识,但对科研工作比较陌生,对实际管理工作也不熟悉。行政人员的培训应当因人而异,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培养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全面素质的复合形人才。

3.1加强科研院所管理知识的培训

科研院所应多安排行政管理人员参加各类管理专题培训,使之掌握必要的管理知识,提高专业管理能力,可采取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进行讲座的形式,也可提供机会让行政管理人员赴国内外同类院所进行学习、交流,参加系统的理论培训,了解相应的规则,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等。行政管理人员应主动利用人脉优势,加强与同行之间的交流沟通,学习最新的理论,培养自己修养,锻炼自己的能力。

3.2加强科研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

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既要熟悉管理工作,又必须全面了解科研院所总体科研形势和最新研究进展,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这样才不会在管理中出现脱节现象。行政管理人员在平时工作中要注意进行知识的积累,同时多深入一线与科研人员沟通交流,了解院所各个相关学科的发展规划。

3.3加强科研院所科研管理人员个人素质的培训

科研院所要求行政管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管理知识,适当的科研知识,同时还需要拥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影响管理效益的重要因素。科研院所应鼓励行政管理人员加强继续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也应主动利用业余时间,全面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英语能力、伦理素养、人文底蕴等。

3.4加强对科研院所科研管理人员的激励

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的价值很难用具体的指标来衡量,如果只讲奉献,只会使管理人员疲于奔波,忙于应付,严重的会心理失衡,从而导致管理效率低下,造成队伍的不稳定。科研院所应重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注重对他们实际能力的考核和评估,在相关政策上给予更多的倾斜,对于业绩出色的管理人员,要加大宣传,给予表彰,这样才能增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成就感,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到行政管理队伍中。

4结语

总之,科研院所的行政管理已经逐渐成为一门综合性管理工作,它不同于普通单位的纯行政管理,而兼有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双重职能。科研院所综合科研能力的提升,无不凝结着管理人员的辛勤劳动。因此,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是管理工作的关键,这不仅需要管理人员自身的努力去适应新形势下对行政管理人员的高要求,而且需要科研院所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机会,建立起合理的激励机制,开创科研院所行政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健,沙莉莉,吴超。医院科研管理人员人力资源培训探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xx(2):43-44.

[2]庄俐。如何提升农业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的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xx(2):110-111.

[3]徐志远,徐浩然。浅谈农业科研单位行政管理的加强与创新[J]。黑龙江科学,20xx(5):94-95.

[4]殷作曲,王立锦。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J]。网络财富,20xx(22):164-165,168.

行政管理论文2800字 篇四

试谈国有企业行政管理问题与创新

摘要:行政管理在我国国有企业中的重要地位不可动摇,其不仅是我国发展建设的重点之中的重点,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石。我国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基础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只有在这三个方面和谐共同发展的情况下,才能达到社会主义的共同发展,从而达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笔者首先阐述了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概念,而后又提出了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提高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创新的大致路线,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问题与创新

一、前言

我国的国有企业和国际上所指的国有企业的概念略有不同,我国的国有企业指的是按照企业股份制构成形式比例划分的企业组织形式,国有企业与民营的中小型企业在管理和运营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与民营的中小型企业相比较,国有企业更加受到国家的管理和控制,目标导向也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要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来提出相关的管理方法,并对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相关的解决、强化方法,使得国有企业能够从政府的利益和意志出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出一份力。

二、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相关概念

(一)企业行政管理的含义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如:经营自主权、经营管理模式、运营理念、组织结构、管理技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的普及为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企业效益。而企业的行政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的一个部分,也在不断变化、不断进步。企业行政管理指的是应用一定的法律、法规以及特定的方法按照企业的行政组织机构内部的隶属渠道对企业进行相应的职能性管理,从而达到企业的相关规划和目标。

(二)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定义

国有企业与企业虽然在名称上大致相同,但是性质是完全不同的,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具有更大的自主经营权,而国有企业的经营权大部分来自国家。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员,根据来自国家的公共权力,对行政事物进行相关的管理与协调,从而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三)加强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具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加强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不仅是保证企业良性发展的前提,也是维护社会权益和实现经济效益的保障,与此同时,加强国有企业行政管理还可以加强企业的适应能力。可见,加强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四)加强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意义

一直以来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都没有足够丰富的理论方法作为指导实践,使得我国的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存在很多的问题,为此,要对企业的行政事务进行相关的正确管理,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当然,在执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公共权益维护相违背的现象,这种的情况的发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在执行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严格管理,要尽量不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为了维护国有企业的公权力的意义所在,也是加强我国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现实意义所在。

(五)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管理文化与制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出现了各种存在的问题。如:企业员工的思想认识变化过快;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步走向企业模式;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落后;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行政管理人员职业素质较低等问题。诸如此类,如此多的问题会严重降低职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得公司的利益遭到损失,严重阻碍我国国有企业目标和战略的实现。

三、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创新

(一)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制度创新

行政管理制度是企业行政管理的基础,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制定相关的行政管理制度,就没有其他的诸如:改革、创新、建设等可言。管理者在制定相关的制度的时候,要本着让当事人参与制度的制定的原则,制定出正确的、可执行性高的通俗易懂的制度,并且在制定时,要明确了解企业的各个流程中的员工的需求,使制度更加人性化。最后,在执行时要严格维护制度的神圣性和公正性,并对发现的制度的不完善之处进行及时的完善与修改。

(二)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改革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国有企业也在逐渐从层级式组织结构向扁平化组织结构过渡,在这个过渡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即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和应用成为国有企业实现组织机构扁平化的前提和基础。在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之上,必须要将传统的职能管理模式改变为流程化管理模式,流程化管理相对于职能管理有很多优点,如:职能管理是以职能的管理和控制为重点,而流程化管理是以整个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顾客、市场的占有率为重点;职能管理缺少准确的时间标准,而流程化管理中时间是整个流程中重要的标准;职能管理中各个平级部门的职能一般是相对独立的,而在流程化管理中个相互衔接的。在执行过程中首先要转变人们的观念,并对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行再造,只有这样才能彻底的转变企业的管理模式。

(三)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信息化改革

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行政管理的应用中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有事务处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决策支持系统,不同的信息管理系统都有其各自不同的职能,能够促进企业行政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提高行政组织结构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实现行政办公环境的分散化与虚拟化、增加企业行政管理重组以及组织结构优化的成功率,可见,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和信息化的发展存在着互相以来和互相促进的关系。

(四)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要对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首先要树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并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革新。树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是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根本问题,要明确制定各类人才的使用标准,并实现工资分配制合理化,从而积极推进企业的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在对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革新中,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采取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五)国有企业中领导团队的建设

国有企业领导团队的建设中包括管理队伍的建设和领导者的选拔和任用两个方面。其中,在建设管理队伍时要在正确建设管理队伍的思想政治的前提下制定企业行政管理团队建设目标;在领导者的选拔和任用中,经过对几种选拔任用方式的比较,制定选拔任用的改革方向,从而建立科学的国有企业领导者选拔任用方式。

四、结语

近几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在不断的深入,并且在经营机制、企业制度等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在进行改革的同时,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国有企业中还存在的很多问题开始一一显现出来,这将影响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程。为了我国国有企业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要在我国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创新中探寻更好的解决方法,为此,要在制度、组织结构、信息化、人力资源、领导团队等各个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张万军,杨涛。当前国企行政管理新体制的构建[J]。现代商业,2011年第10期。

[2]赵敬锋。转变乡镇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之探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04)。

[3]覃秀基。西方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与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

行政管理论文 篇五

摘要:

在新时期发展下,要促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不仅要在高校中建立相关机制,还要遵循学校的党风建设有效管理。以下根据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要遵循的相关原则进行分析,并在以下五方面对其解决,以保证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在执行期间,能够按照这几个方面严格执行,促进其管理工作的规范运行。

关键词:

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

党十八大报告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因为高等学校能为国家、社会提供各种高素质人才,无论是高校内部的管理制度,还是自身发展都更为重要,所以,为了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就要促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并使高校工作在执行期间能够更标准,以获得高校的长期发展。

1高校行政管理的规范化

1.1科学性。科学性的产生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按照高校的管理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实施的;两一方面是将先进的理论作为主要依据,并根据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可行性。并且,行政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不仅要建立在管理统计上,还要保证教师、学生的承受能力符合思想政治水平。

1.2激励性。高校中制定的相关制度都不能在根本上制约教师与学生,所以,要激发他们的工作兴趣,并能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就要利用合理的方式对其积极引导。

1.3民主性。在高等学校中,民主管理是一项根本性的管理制。要实现行政管理规范化,一般要实现分级管理方式,并利用民主的方式来确定、来执行。而且,行政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还要建立、修正相关学生会议等,保证在分级管理工作中能够让所有人遵守行政管理格局[1]。

1.4超前性。超前性是高校管理工作规范化执行的主要特点,因为高校在发展中存在着自身的规律。并且,管理工作又是一项科学、技术的生产过程。所以,高校管理工作要促进创新发展,不仅要使其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还要努力创造自己的管理优势。

2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的规范化的实施

2.1加强高校制度管理。完善的高校管理制度能够制约学校的积极建设,并在期间发挥其一定的指导作用。制度的建立是高校中的最高规定,不仅包括行政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还包括人力资源、大学实践、财务、后勤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完整的高校制度的制定从而为学校各个活动发展提供稳定、长期的执行条件。其中,高校行政管理制度发挥首要地位,它是根据高校各个部门领导的基本要求制定的,并具有相关的准则与制度[2]。在制度建设的同时,不仅要对其积极完善,还要保证制度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要求,从而保证制度的使用改进高校管理发展、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效维护教师与学生的自身利益。

2.2构建目标责任制。目标责任制度的建立是各个部门、各个政府的目标管理制度,它能对高校中的总体目标进行分解。因为高校中的各个工作都掌握着自身的规律以及不同的管理方法,因此,根据工作性质、工作责任制度进行分类,能够形成不同的目标责任制。如:教学目标责任制、科研合同责任制、后勤服务目标责任制等,各个部门都能根据目标责任制将工作进行分解,并根据工作的目标、工作内容等实施分解管理,以保证在各个阶层都有人员对其负责。

2.3岗位责任制与学分制。对于岗位责任制,要将目标分为具体化。工作岗位职责主要包括任职的资格、工资、岗位规范、考核方式以及奖惩制度等,不仅是高校管理、实施的目标责任制,还能为各个任务的有效完成提供一定保证。并且,根据学校内部人员的组成情况,还可以将岗位进行划分,并在每个岗位上确立合适的岗位要求,再以考核作为管理中的主要依据[3]。对于学分制,它在高校改革发展后,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管理制度,因为在目前发展道路上,大学生面临着专业定向问题,一些学生面对着专业不想选择、不想学习的现象,所以,学分制正解决了该问题。为了培养复合型大学生人才,为大学生的以后发展提供广阔前景,学分制的产生还能为高校教学目标的提出作为保证,根据高校的教学管理目标,不仅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达到新时期的教育目的。

2.4津贴制与奖学金制。对于校内的津贴制,是根据我国的相关政策以及高校内部的人员类型制定的一种工资制。校内津贴是工资的主要部分,津贴的执行能够体现职工的工作职责、工作能力以及实际完成的任务量[4]。因为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要发挥一定的激励作用,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就要在工资与津贴上有效改进。在高校中制定的津贴要与各个部门的管理目标相符合,并将每个职工的个人岗位与职责相互结合起来。对于一些表现优秀的单位、个人等,要给予一定奖励,可以在校内将科研工作、学术研究等方面作为奖励手段。而且,工作质量还要与劳动报酬联系起来,并对其严格考核,以保证能够对高校中的职工进行合理评定,促进其稳定、公平的发展。对于奖学金制,奖学金涉及到大学生的自身利益,利用奖学金能使一些学习优秀、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利用经济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引导学生能够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奖学金制也是一种奖励方式,在对分配制度以及相关方案进行设计期间,要遵循一定的导向原则,并将德育教育放在工作执行的首要地位,以保证德育教育得到全面发展。

2.5学校的四风建设。高校的四风建设主要包括校风、学风、教风以及作风四个方面。校风是教师、学生以及各个职工在管理、教学等一些实践活动中长期努力形成的,并具有高校自身的特色发展,也是高校的集中体现[5]。高校教师、学生的精神风采彰显了校园在各个方面的质量标准,也是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保证。所以说,良好的党风建设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不仅能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还能维护高校的各项秩序,对新时期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学风是大学生的主体,也是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主要体现。教风是高校教师在教学期间,行为规范与自身的价值标准,因为教师影响着学生各个方面,只有良好的教风才能实现高尚的道德标准。作风是高校管理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遵循的行为,因为高校是大学生认识的主要场合,所以对于高校的管理干部来说,就要具备良好的作风,并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不仅要在高校中做到一定的表率作用,还要对基层情况进行积极调查,以促进服务的全面化。只有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运行,才能使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适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提高总体的实施质量。因此,在管理工作执行期间,不仅要实现高质量服务,重视人才培养,还要将文化研究、文化服务、文化创新等方面积极贯彻到工作中去,以保证高校管理能够更高效、更规范。

参考文献

[1]符瑾。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的探讨[J].教育探索,20xx(12):94-95.

[2]朱媛。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的研究[J].企业文化(下旬刊),20xx(9):157.

[3]吴铁坚。新时期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探析[J].宜春学院学报,20xx(11):146-147,152.

[4]孙华乐。新时期环境下的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研究[J].华章,20xx(16):137.

[5]廖雪。浅谈行政管理人才的能力与素质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xx(26):187.

行政管理论文 篇六

1、以行政角度审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社会问题

2、浅谈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3、行政管理现代化评价系统初探

4、依法保护我国环境问题的几点探讨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及其目标确定原则

6、浅谈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

7、提升政府公共行政职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

8、关于社会发展中的行政道德问题的思考

9、基层领导干部的素质要求之浅见

10、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的几点探讨

11、谈我市党政机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路对策

12、试论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融合

13、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治理的相关问题思考

14、城市化建设中的信访问题及其对策措施

15、论地方政策的决策模式

16、牢记为民服务宗旨 树立良好政府形象

17、浅谈市场经济社会的民主建设

18、浅谈加快我市农村人口非农化的几点政策措施

19、服务行政--21世纪中国行政管理的方向选择

20、浅谈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的关系

21、论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法制监督

22、试论经济法与现代行政管理

23、减轻农民负担的几点思考

24、乡镇政府体制改革之我见

25、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之浅见

26、关于完善我市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27、浅析知识管理的目标与策略

28、试论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29、浅析我国公务员制度

30、试论依法行政

31、论行政管理效率观--兼谈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其改观对策

32、浅谈公共行政管理的信息技术化

33、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

34、论行政管理现代化的根源

35、略论“三农问题”的出路建议

36、试论构筑科学规范的人才选用机制

37、浅谈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38、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探析

39、略论遏制吏治**的治本之策

40、创新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之我见

41、浅谈**现象及其成因与惩治策略

42、浅议政府工作中的浮夸问题及治理对策

43、浅论我国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重塑策略

44、浅论“机关效能建设”的意义与对策

45、浅谈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与对策

46、当前提高村级组织威信的几点想法

47、浅谈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的问题及其工作措施

48、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流转制度建设的思考

49、浅谈企业行政管理的功能特点及其要求

50、浅谈实施农村信用工程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51、对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认识

52、论我国入世以后的反腐新课题

53、试论行政程序法治化

54、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

55、对我市实施小城镇战略若干问题的探索

56、浅述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

57、浅谈政府保护自然资源的若干措施

58、管理策略浅论

59、试述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管理变革

60、浅谈管理中的“人本”问题

61、浅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与措施

62、浅谈我市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工作措施

6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行政发展方向

64、正确认识并解决“三农”问题的几点想法

65、关于加快城镇化与解决农村问题的关系之我见

66、公共管理基本问题的初探

67、尽快建立和健全我市农村社保体系的理由分析

68、新时期企业如何做好管理创新

69、浅析干部**现象的成因与防治

行政管理论文4600字 篇七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信息化大大推动了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发展。在信息化的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特征,各种教学科研管理信息都可在多个部门、多个层级间同时传递,速度变快,受众面变广;,高校的行政管理方式变得日益多元化,如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课程、BBS平台乃至微博、微信发布信息,大大节省了行政管理的成本、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率;多校区、多部门之间可以共享即时的管理信息、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电子图书资源等,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管理部门与师生之间的沟通,这预示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但必须指出的是,在以上机遇出现的同时,也给当前高校的行政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信息化带来的不仅有机遇,也有实实在在的挑战。无论是思想观念与效率提升之间、行政管理的硬件与软件之间,还是组织体制与运行机制之间,都存在不少的问题,两两之间的博弈影响了高校行政管理改革的深化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本文尝试以“云计算”为切入点,提出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高校是最早建设局域网的,教师、学生和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是使用计算机频率最高的群体。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985”院校、“211”院校的校园网普及率已到达100%,超过90%的地方高校也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甚至超过60%的高校具备了千兆主干网。必须承认,信息化建设为高校行政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从注册、选课、教室安排等日常教务工作到考核、督导、评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从学生档案收集、录入到教师福利待遇管理等,都可以在信息化的背景下进行运作。目前,各个高校对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是相当重视的,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从管理者到应用主体,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在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方面重硬件不重软件,重建设不重应用,这就导致高校在行政管理方式和方法上,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以适应信息化的发展,尤其是在质量管理上还未能适应信息化带来的变化和动向,管理效率、效益提升的空间有很大。

1.2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种种原因的影响,尤其是沿袭传统的行政管理办法,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始终得不到提高,各个部门往往各自统计各自的数据,与其他部门之间不能共享,整个学校统筹难,同一个指标在各个部门不能相统一。在20世纪90代初,我国开始出现多校区的大学,这种大学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它不是各个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因自身内在的需求自然扩展形成的,而是行政推动的结果。网络、手机联系只能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补充,并不能替代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在信息化、多校区的背景下,怎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是高校行政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2影响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原因

在知识分子、高层次人才云集的高校中,为什么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还会出现种种迟缓的现象?笔者以为,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2.1思想观念的转变滞后于信息化的发展

高校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只是将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化设施理解为一种工具、一种提高工作效率的手段,而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内涵。事实上,信息化的诞生与发展表示了社会经济结构正在从以能量和物质为核心转变为以知识和信息为核心,信息化建设是一种新的观念,甚至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在广大师生的眼里,往往也把信息化的作用停留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提升学习能力的水平上。认识的误区直接影响了高校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2.2行政管理方式的变革滞后于信息化的发展

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行政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其包括学校从招生到分配,从专业设置到课程安排,从人员录取到职称晋升,这些事务相当复杂。高校行政管理的各种数据往往不能共享,各个部门使用的信息资源通常没有统一,从而造成一系列的问题,信息技术在改变行政管理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部分学生和教师的学习、科研动机。学校行政管理如果不能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最终将酿成技术不能为知识服务的悲剧。

2.3行政管理机制的变革滞后于信息化的发展

分散建设校区且校区相隔甚远,原以为网络与信息化的背景,可以弥补路途远的不足,但现实状况却是,学校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的变革滞后于信息化的发展。虽然建设了远程宽带网,各校区间也“可视可闻”了,但师生间的交流,各学院、学科的融合尚未能充分利用到信息技术,不能充分进行资源的共享、共用。在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时,人们仍然认为需要奔波于各校区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不仅增加了机会成本,也导致时间成本变大。一边是高校斥资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一边是师生为往返于各校区的情况的意见很大。既然高端的通信设备搭起了各校区间的远程链接,为什么还要如此周折?可视会议能解决的问题,人们不去充分利用,可以看出,旧的组织体制束缚了新的运行机制,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基于“云计算”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针对以上在信息化过程中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基于“云计算”理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黎加厚教授在《走向教育技术“云”服务》一文中,对“云计算”(CloudComputing)进行了明确的定义,认为它是由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台价格低廉的服务器所组成的网络,为广大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计算机服务。黎加厚教授认为“云计算”是这些年来计算机领域中的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Computing)的最新发展。基于“云计算”理论,笔者认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一定要与时俱进,努力学习、掌握“云计算”的理论,要感受到“云技术”带来的绝非是一个办公手段的变化,而是整个行政管理流程的变革。

3.1充分发挥“云计算”的优势,促进管理方式的多元化

一种新的运作方式的诞生,也催生了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在信息化的视角下,高校的管理工作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管理内容也相继涌现,这就要求高校的行政管理要随之变革。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各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云计算”的优势,将各部门的信息传送到网络存储器上,便于有访问权限的部门及时下载、更新,如果有什么变动,应及时更新、维护信息,然后再将这些信息再次上传,这样才能保证有关部门所运用的信息是最新的,也节约了各部门在使用信息时的成本,不必担心因信息未更新而导致的问题。在当前“云计算”不断发展的大浪潮下,高校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机遇,充分发挥“云计算”的优势,促进管理方式的多元化。

3.2充分利用“云计算”的作用,节省高校的软、硬件投入

如今,我国各个高校都在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包括购置计算机、实施后期管理和维护等,这笔支出是一个可观的数字,这还只是硬件设施的部分,计算机软件安装和维护也需要不小的投入。由于计算机软件更新换代的速度相当快,需要计算机硬件也要进行相应的更换。这对高校而言是需要不断地投入,对行政管理工作也形成一些不利的影响,如行政管理的信息可能会随着计算机的更新换代而发生泄漏、丢失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应用“云计算”提供的服务,将行政管理信息(包括人员开支、学生信息、电费账单等)建立在“云计算”服务平台中,行政管理人员只要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直接从“云端”下载软件就可以直接应用,这样一来,计算机只是一个简单的终端,管理人员不必再绑定在一台特定的计算机中处理信息,不必再为了软件配置而耗费精力,能大大提高学校行政管理的效率。

3.3充分应用“云计算”的成果,将其运用到多校区管理之中

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建立起了多校区,多校区的成立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但也加大了行政管理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可以将“云计算”应用到高校多校区的行政管理中,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工作效率。行政管理人员将整理好的信息资源制作成一个统一标准的数据格式,经筛选、分类后,再由相关部门发布到相关主页或数据服务器上,并对其进行有效地更新与维护,以此保障信息数据的时效性与权威性,这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在多校区管理中存在信息不统一的问题,使信息得到有效流通。做到校区间资源的共享,校区间的所有部门都可以通过设备终端对其职权范围内共享的信息进行访问,从而提高信息的使用率,减低多校区管理中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

3.4充分依托“云计算”的平台,促进学校各种信息统一规划

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高校各部门一定要进行统一的规划,防止相互扯皮、相互推诿的现象发生。要进行统一的规划就必须将“云信息”进行统一的存储。首先,在格式上要做到协调统一。有的信息虽然在各个部门间能共享,但共享之后,许多部门发现信息在存储格式上的不一致,其他部门无法查看,或共享进行地很麻烦。其次,协议和标准要协调一致,这是各个部门充分共享的前提,只有充分依托“云计算”的平台,促进学校各种信息统一规划,才能使高校行政管理的部门进行充分合作,构筑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支撑平台。

4结语

在信息化大背景下,高校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是行政管理亟须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应对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中低效率、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云计算”理论的引入和运用,是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推动教学与科研进一步提升的可循之路,本文提出了几点利用“云计算”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希望能对高校的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鹏。走进云计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朱惠娟。云计算及其在网络学习环境构建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9(4)。

[3]肖镞,赵伦。高校机房维护的新思路——云计算[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1)。

[4]王丽颖。浅析云计算对高校教学资源的影响[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8)。

[5]张莹。“云计算”技术在高校资源建设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资讯,2009(9)。

[6]徐化祥。云计算对教育的影响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4)。

[7]阮洁珊。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浅析[J]。科协论坛,2009(7)。

[8]陈涛。云计算理论及技术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9]郑良仁,邵开丽,赵文安。浅析高校在云计算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福建电脑,2010(1)。

行政管理论文 篇八

1引言

作为行政管理关键要素的行政管理人员,它既是管理的基础,又是管理的主体。离开了人,管理就无从下手,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主要负责贯彻上级的命令和决策,参与工作规划的制定与落实,组织实施各种事务性工作,解决各类实际问题,保证全校运行顺畅。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行政管理人员的政策解读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胜任与否,成为决定高校是否具有管理活力的关键因素。因此,继续教育在高校行政管理环节显得十分必要。只有彻底解决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政策、技能的滞后化与高等教育现代化推进之间的矛盾,全面提高行政管理队伍的整体管理水平,才能保障高校服务科研、服务人才培养以及服务社会的职能,从而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2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理念淡薄

“重教学、轻管理”的现象在高校普遍存在,高校的领导层认为在职行政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既影响日常工作,增加经费支出,又得不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因此,他们更加愿意将经费和精力投注在能够带来科研效益和经济收益的教师身上,这就导致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拥有的培训资源相对有限,获取进修和培训的机会也相对较少。此外,中国高校的大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并非来自行政管理专业,许多人在上岗前也未曾想到会成为一名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他们对职业本身的认识十分薄弱。在走上岗位之后,很多人也弄不清楚行政管理的本质到底是什么,高校行政管理的特殊性是怎样的,以及如何将教育与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他们仅仅成为了上级指令的执行者,缺少了对自己岗位发展的水平和状态的判断,缺少了对现代化高校管理体制的新认知。目前,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着“重职位轻能力”的问题,行政人员未能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促进管理人员的服务化和专业化,从而适应现代化管理体制的新要求。行政人员往往为了职位升迁,将自己的重心放在繁琐的事务上,忽略了再教育和再学习,忽视了自我能力的提升,造成了行政管理工作陷入窠臼,单纯周而复始地循环。

2.2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机制不健全

综观政府先后出台了大量的法律法规,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法》、《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等,让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也都采取了积极措施,鼓励在校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激发教师提升个人能力的热情。然而针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体系却存在着明显的缺失。现阶段,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缺乏稳定的规范依据,缺乏权威的决策组织、独立的监督反馈和科学的考评等机制,缺乏专门管理和监控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机构。正因为继续教育的机制不完善,过多偏重于临时性的行政性指令,导致大部分的培训只流于形式,形成了以旅游休闲为主,学习研究为辅的培训模式。这样的继续教育体制与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不能形成完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继续教育体系。

2.3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形式单一

目前,高校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还是以学历提升为主,诸如在职硕士、博士等,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历层次,满足职位升迁要求。高校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往往停留在满足统一培训要求而设计,讲究培训规模和效益。目前的培训缺乏实效性强的管理和实施细则,缺乏能够满足管理人员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培训形式,缺乏经过精心设计的培训方案和内容。管理本身是一门科学,它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发展脉络,需要耗费精力去学习和钻研。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再教育。笔者认为,行政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可将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相结合,在打下良好文化基础的同时,学习现代管理理论,掌握科学管理手段,更新管理理念,加强知识积淀与经验积累,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适应现代化高校管理的新要求。

3推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途径

3.1深化对管理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打造一支善于创新、与时俱进的管理团队,对于支撑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促进高校的全面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高校而言,在当前新的形势下,需要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首先,学校总体管理水平的提升有赖于行政人员管理能力的强化。在信息化快速推进的当下,人们的生活和社交方式正悄然发生变化,社会的快速发展让高校旧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因此,高校需要通过行政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提高行政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从总体上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其次,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水平的提升,也有赖于管理团队的创新。高素质的行政管理团队,能够结合学校实际,引入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创建高效推进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使教师更好地投入教育和科研一线,使学生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不高,则会导致学校整体固步自封,管理团队执行力下降,影响教育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3.2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的规章制度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推进关系到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为确保工作正确、有序地进行,必须建立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使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推进工作有章可循。首先,建立行政人员继续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必须立足学校的长远发展。行政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应作为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总体规划的统一框架下,开展行政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并形成相关制度。制度的建立,既要确保行政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不被忽视,又要保障学校的正常管理工作不受影响;既要为行政管理人员提升自身素质提供机会,又要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纳入总体规划。此外,要重视总结实践经验,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行政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推进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发展。各项规章制度是否顺应相关工作的发展,必将因时、因地而异,在规章制度执行的过程中,需要实时分析和总结问题,调整和完善规章制度,使之能够持续推进行政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推动学校的总体发展。

3.3联系工作实际建立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体系

针对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形式单一的问题,要明确深化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全面提升高校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要实现此目标,既要注重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理论水平,又要注重培养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从而提升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因此,结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建立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体系,才能有效推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实现全面提升管理团队水平的最终目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体系的建立必须立足于实际工作。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业务培训都必须联系工作实际,有针对性,方便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学以致用。尽量避免单纯为了提升学历,对实际工作并无太多帮助的一般性学历教育。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本质目标应该定位为提升学校的教育、科研管理水平,打造与时俱进的管理团队。针对不同的具体培训目标和实际工作情况,可以制定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与方法。例如,在需要提高某些重点培养对象的理论素养和综合水平时,可以选择学历教育;而在针对具体工作中的某些具体问题时,则可以通过短期的专题性集中培训,快速提升整体团队的水平。总而言之,继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团队水平,克服发展瓶颈,需要依据实际情况,灵活制定培训的方式和方法,只要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无需拘泥于具体形式。

4结语

当前环境下,高校行政人员的继续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既包括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又包括制度建设上的缺失,还包括教育形式上的过于单一化。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高校行政管理团队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为了提升管理团队的总体水平,针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也显得越发重要。重新正确审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建立并完善与之配套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构建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体系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管理团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吴笑欢 杨斌 单位: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行政管理论文(新版多篇)范文。

word该篇行政管理论文(新版多篇)范文,全文共有2172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行政管理论文(新版多篇).doc》
行政管理论文(新版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