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设计范文
目录
正文
第一篇: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
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企业会计制度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为了规范制造业型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提供统一、可比的会计信息,根据《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财务报告条例》、《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财务部发布的其他有关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兼顾原则性和灵活性原则。本企业在合法性基础上兼顾企业自身特点设计制定本制度。
(三)成本效益原则。本制度设计以提高本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心,制度设计简洁明了,操作性强,实现成本与效益的最佳组合。
(四)会计制度、财务制度、税法一致的原则。
(五)重要性原则。对会计信息“抓大放小”,提高企业会计的工作效率。
第二条 为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质量,各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遵循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一)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各会计期末均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结帐和编制财务报告工作。会计期末是指月末、季末、半年末和年末。
(二)本企业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
(三)本企业的会计核算均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若会计核算中涉及外币业务,按照本制度中有关外币业务的相关规定进行。
(四)会计核算时,除特殊业务(如结帐等)和自行编制原始凭证的业务(如制造费用分配业务等)以外,其他经济业务的核算必须取得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并经审核无误后才能编制记账凭证,据以登记入账。本企业采用简化原始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
(五)会计帐簿依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编制。本企业选择三栏式订本账,普通格式的三栏式明细帐、数量金额明细帐、多栏式明细帐。
(六)在对各项经纪业务核算时,应当切实遵守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与费用之间的配比原则、财产物资计价的实际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以及谨慎性原则。未经公司同意,不得随意改变确认与计量原则。
(七)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变更会计政策,但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时可以变更会计政策。会计会计估计的基础发生变化时应当变更会计估计。
(八)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设置会计科目。
(九)财务报告的选择、报送遵循《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第三条本企业会计记录文字使用中文。
第四条 本企业使用统一的财务软件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工作。会计软件的操作与管理规范另行规定,作为本制度的补充。
第五条 本企业对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建立档案,由会计部门指定专人保管。
第二章 会计组织系统
第一条本企业设置会计机构。
第二条会计机构下设会计主管、出纳、总分类账会计和明细分类账会计岗位,并配备财务会计人员2—6名。会计主管兼任总分类账会计,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收入费用债权及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
(一)会计主管岗位
(1)具体负责本企业的财务与会计的日常管理工作。
(2)组织制定本企业的各项财务与会计制度,并监督其贯彻执行。
(3)组织编制本企业的财务成本计划、资金筹措计划,并监督其落实。
(4)会同有关部门拟定企业各项固定资产的投资方案和流动资金定额。
(5)负责企业各种税费的计算和缴纳工作。
(6)负责企业各项财务分析工作。
(7)参加企业有关生产经营管理的会议,参加有关经营预测、决策和各部门业绩考评工作。
(8)参与拟定和审核经济合同、协议和其他经济文件。
(9)负责向本企业领导和职工代表大会报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审查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
(10)组织财会人员参加理论和业务学习,负责财会人员的考核工作,参与研究财会人员任用和调整工作。
(11)领导交办的其他与财务、会计有关的管理工作。
(二)总分类账会计
(1)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告。
(2)全面负责产品成本的计算,编制工资分配表等成本计算表格,并定期进行财务成本完成情况的分析。
(三)明细分类帐会计岗位
(1)根据审核过的会计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2)定期将明细分类账与总帐余额核对。
(3)定期进行财产物资清查,保证账实相符。
(4)登记各种债权、债务往来款项的有关结算业务以及其他产品成本计算中涉及的明细帐业务。
(四)出纳岗位
(1)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
(2)办理各种票据的收付业务。
(3)办理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票据备查簿。
(4)保管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
(5)填写支票、本票和汇票,并在会计主管核准后加盖企业印鉴章。
(6)保管有关印章、空白收据和空白支票。
(7)具体办理各种税金的申报和扣缴业务。
第三章会计科目
第一条本企业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分为五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
第二条 本企业采用数字定位编号法对会计科目进行编号。科目表如下:152页表6-1
第三条科目使用的特殊说明。
(一)一律不计提减值准备。
(二)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价采用成本法,获得的股利不区分取得股权前的股利和取得后的股利,全部借方登记“应收股利”,贷方登记“投资收益”
(三)所得税费用采用应付税款法计算,不考虑永久性和暂时性差异。借方登记“所得税费用”,贷方登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四)发出商品收到货款或取得收款权利时确认为收入。
(五)本企业将投资人投资超过注册资本的部分确认为资本公积,不允许其他形式的资本公
积,也不能用资本公积弥补亏损。
第四章财务报告
第一条本企业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
(一)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资产负债表。
(二)利润表的编制采用多部式编制方法。
(三)现金流量表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编制基础。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它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是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经定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四)附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声明编制的财务报表符合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小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
(2)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项目的说明。
(3)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项目的说明。
(4)利润分配的说明。
(5)用于对外担保的资产名称、账面余额及形成的原因;未决诉讼、未决仲裁以及对外提供担保所涉及的金额。
(6)发生严重亏损的,应当披露持续经营的计划、未来经营的方案。
(7)对已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列示项目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存在差异的纳税调整过程。
(8)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第二条财务报表项目的特殊规定
(一)省略财务状况变动表。
(二)所有的项目都以历史成本为原则,不考虑公允价值变动。
(三)对部分项目都按照账面余额填列,不按照账面原值填列。如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等。
(四)现金流量表只用直接法不用间接法。
第五章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第一条财务部指定专人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凡是内容真实、金额正确且按流程签(请继续关注:wwW.HAoWOrD.coM)字的单据,审核无误后交财务报销。
第二条 报销经办人要将原始凭证收集完整粘贴在报销单背面或粘贴单上签字并交由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方可报销。
第三条 财务机构负责人指定专人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予以退回,并向上级汇报,对于不完整不准确的要求对方补正,审核无误后,交财务经理签字予以报销。
第四条 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交财务会计或财务经理填制记账凭证,审核后再交出纳报销。
第五条 出纳报销后,将凭证交财务会计处理,原始凭证上必须由出纳加盖收讫或付讫章。
第六条 每日现金余额交存银行,确因需要留存少量现金的,经财务经理同意,金额在规定范围之内可留存单位。
第七条 财务经理定期点库,出现短少,情节严重的应向上级汇报,对出纳调岗。
第八条 银行存款按收款到帐时间为入账时间,付款按结算单据交付时间为入账时间。
第九条 本企业禁止使用银行本票结算,本企业一般不接受和使用商业汇票,出水电费外,本企业不接受委托收款结算方式,本企业不使用委托承付结算方式。
第六章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
第一条公司实行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岗位责任制,采购与付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
第二条 货物采购时,由货物使用部门根据需要要编制请购单,请购单必须由会计主管签字批准。
第三条 采购结算凭证,发票与材料同时到达,未入库时借记在途物资,贷记应付账款——暂估;材料入库后借记原材料,贷记在途物资,借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应付账款。
第四条 采购结算凭证、发票都未到,材料入库时借记原材料,贷记应付账款——暂估,下月初,用红字做同样的记账凭证,予以冲回。
第五条企业采购按实际成本计价。
第六条企业采用赊购方式购入材料附有现金折扣的其会计处理按总价法处理。按实际交易金额借记应付账款,贷记银行存款,现金折扣冲减当期财务费用,贷记财务费用。
第七条会计主管应定期检查会计人员记录的凭证总数和应付凭证总数。
第七章生产制造内部控制
第一条企业应正确划分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和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资本性支出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收益性支出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第二条 企业采用正常标准成本核算产品成本。
第三条企业成本核算程序采用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
第八章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
第一条企业实行销售与收款职务分离制度,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
第二条开具销售发票时要先收款再开发票,财务部门必须定期检查销售发票。
第三条对于赊销业务,发货时借记发出商品,贷记库存商品;收款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年底最后一个月的赊销全部开具发票,确认收入,缴纳所得税,保留发票,直到对方付款时再给发票。
第四条对最后一个月的赊销不开具发票,直接借记应收账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
第二篇:会计制度设计
答:会计制度总体设计是指对会计制度运行环境中与会计制度执行主体有关内容的安排,它明确了会计制度各项内容有效执行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其中会计组织机构设置、会计岗位职责与人员配备是核心。
会计组织机构设计应遵循两条总原则,1.系统性原则、2.创新性原则。会计组织机构设置形式设计:1.会计组织机构与财务组织机构的分设与合一;2.会计组织机构的集中设置与分级设置。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往往对某些会计业务采用集中核算,而对另一些业务又采用非集中核算。但无论采用哪种形式,企业对外的现金往来、物资购销、债权债务的结算都应由公司财务会计科集中办理。
会计组织机构设置的形式一般有以下三种: ① 会计组织机构集中设置: 这种方式在企业主体一级设置会计组织工作机构,企业内部各部门、单位不设会计组织机构,会计业务由组织机构集中处理。 ② 会计组织机构分级设置:除了在企业主体一级设置会计组织机构外,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与单位也相应设置会计组织机构,办理本级范围内的会计业务。这种设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核算层次和工作人员,但有利于各部门或单位将会计活动与具体业务活动相结合而防止两者脱节。③.会计组织机构内部组织设置:集中设置或分级设置都要对会计组织机构内部各组织设置问题。会计组织机构内部组织设置有利于清晰界定职责和实施内部控制机制,但内部组织设置过大或过小都不经济,要综合考虑职责完整性、考核机制等。制药厂应选择会计组织机构分级设置。
会计工作岗位划分及职责确定则是完成工作流程的基础。是每个会计岗位及相应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工作责任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工作岗位设置提出了基本原则与示范性要求:一是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应当符合内部牵制的要求;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由各单位根据会计业务需要确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28条明确了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在会计人员控制方面如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二是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的进行轮换,以促进会计人员全面熟悉业务,提高综合工作能力,以便于各岗位会计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协调工作;如果该公司是国有企业其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单位领导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
会计法第三十六条 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帐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帐。会计基础规范第六条 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不具备单独设置会计机构条件的,应当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专职会计人员。设置会计机构,应当配备会计机构负责人;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专职会计人员,应当在专职会计人员中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第三篇:会计制度设计的学习
会计制度设计的学习
会计制度设计是一门比较简单的课,只要学过基础会计,都可以学习这门课程。但是,也需要花一些功夫,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窍门,理清思路,对我们是有很大帮助的。我现在就把我在学习这门课程中的一些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总体来看,我们可以把会计制度设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论部分,另一部分是核算部分。
理论部分基本涵盖了一至六章,在这六章中主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要掌握的概念很多,也很容易混淆,可其中也是有一定的窍门的。第一、二章很简单,没什么可说的,就是对会计制度设计的意义,作用,任务,要求,依据,程序,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机构人员的设计有所了解。其中,内控制度尤为重要,与后面的核算题结合通常会考核算题。
第三、四、五、六章,通过看书其实可以看出,它是根据会计制度的内容来编排的,第三章讲的是总则,第四章是会计科目,第五章是核算形式,第六章是报表。在这四章中,有很多的作用,原则,意义,特点等,这些都是考简答题的范围。内容比较多,但其实其中也是有一些规律可遵循的。很多内容,只要稍加理解,根本不用背,就可以记住,即使记不住,考试的时候稍加思考,也能想出一两条来。比如说会计科目的作用,想想会计科目,会分为哪几类,就应该可以想到它其中一个作用应该是可以对会计核算的内容进行分类;其次,在编制会计凭证的时候需要用到会计科目,则它应该有为编制会计凭证的作用,也就是为编制会计凭证提供依据的作用;接着,在账簿的记录中,也需要用到会计科目,就可以联想到这也应该是会计科目的一个作用;最后,当然就是会计报表,也需要用会计科目进行编制,这样,应该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就可以很容易的把会计科目的作用记住了。在第三、四、五、六章中,很多的需要记忆的地方其实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记忆,当然,前提是你必须知道什么是会计科目,什么是会计核算形式,什么是帐簿,什么是凭证,当你很清楚的了解这些内容的时候,即使你并不知道或者是没有背到这些作用、意义,你也能通过自己的理解来写出一些内容来。
另一部分是核算部分。核算部分虽然是属于核算题,但是,很多地方还是需要一定理解和记忆的。这一部分基本是根据业务类型的内容来编排的。先是货币资金,然后是存货,产品生产成本,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监控,其中,货币资金和存货是比较重要的部分。而这些,大多数其实是对会计凭证的传递程序和内部控制制度的运用,因此,首先要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再将这些放到具体中去应用。而对于会计凭证的传递程序,其实就是第七、八章中的几张图比较重要,一定要理解,自己想象着去做一遍,不需要背诵,在考试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一步一步的进行。比如说247页的那张图,根据图纸的第一点,就应该想到是供货单位按合同规定的时间要将货物种类向进货单位发货,然后要委托开户银行向进货单位收取货款,还有就是代垫的运杂费;第二点是进货单位的财会部门收到银行转来的结算凭证等单据后,对相关凭证进行审核,然后转业务部门核对合同;三是经业务部门核对无误后由财会部门在规定的期限内通过开户银行向供货单位付款,同时则要开具收货单,留存第一联,将其余各联交给储运部门,通知其准备提货;四是到活后,车站或码头通知进货单位储运部门,其提取商品后连同收货单第二、三、四联送仓库验收;五则是仓库验收后在收货单第三、四联上加盖收货专用章,留存第二联登记商品保管账,并分别将收货单三、四联转回财会和业务部门。这些看着图,然后在脑海中把业务发生的过程走一遍,很容易就记住了。分析往年的试题,每年都会有一道这种类型的题出现,所以,要在平常多看一下这些图,在考前只要再加深一下记忆,就可以在这道题上拿到十分左右。
根据往年的试题,可以看出,简答题已经不仅仅是在前六章中出题,可能还会在后面的几章中出现,可以说考试的难度稍微有点加大,但是,因为后面本身就以核算题为主,也是很重要的,因此,我认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也是在内部控制制度那一块,而内部控制制度中最重要的又是职务分离,这个需要重点掌握,别的地方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记忆。
另外,我认为在平常的系统复习后,可以听一下串讲,把自己的知识再系统一下,另一方面也可以查漏补缺,把自己平时没有注意的地方也补充一下。
以上是我过会计制度设计的一些心得,仅代表个人意见,呵呵,有不足的地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同时也希望以上内容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第四篇:会计制度设计
3. 会计软件源程序和系统开发过程中形成的文档资料必须严格保管。请你结合你单位实际情况设计一份完整的《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
答:会计软件程序和系统开发过程中形成的文档资料必须严格保管,为加强公司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保证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安全完整,根据财政部、家档案局《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xx公司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档案定义
主要指存储在硬盘、软磁盘或其他存储介质上的会计数据和程序等,
并包括打印输出的各种凭证、帐簿、报表等核算数据及系统开发运行
中的全套文档资料。
?档案管理任务
1、 收集和整理应存档的会计资料;
2、 保管和利用好会计档案;
3、 遵守会计档案的保存期限。
?档案管理内容
一、会计凭证的收集、整理和存档
1、 收集齐全应存档的会计凭证,按凭证顺序号和本号检查有无短缺,原始凭证是否
齐全,清理出不属于会计档案范围和无须存档的一些资料,补充可能被遗留的一些必不可少的核算资料;
2、 与负责凭证打印、装订、暂时保管的操作人员办理好档案入存手续;
3、 应每月装订一次凭证,为便于翻阅凭证,避免凭证散失,装订凭证时应按适当厚
度统一装订;
4、 认真填列会计凭证封面,封面各记事栏都应填列完整清晰,以便于查阅。
二、会计帐簿的收集、整理和存档
1、 各业务日或各月的会计帐簿可由业务经办人在当期打印输出并保管,日常系统
数据由系统管理人员和业务经办人负责维护;
2、 会计年度终了,必须将全年的所有帐簿,包括总帐、明细帐、辅助帐等都统一
打印输出,并整理装订;
3、 档案管理人员在与业务经办人办理帐簿交接手续时,应认真检查帐簿是否有残
缺、遗漏,确定无误后,应对所有帐簿进行归类、编号,妥善保存;
第五篇:会计制度设计00
会计制度设计的意义(1)完善会计规则体系(2)优化会计组织结构,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3)完善内部会计制度,强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4)提高会计工作效率(5)保证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
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合规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前瞻性原则、效益性原则。
总会计师职责(1)编制和执行预算、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拟定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开辟财源,有效的使用资金(2)进行成本费用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督促本单位有关部门降低消耗,节约费用,提高经济效益(3)建立健全经济核算制度,利用财务会计资料进行经济活动分析(4)负责本单位财务机构的设置和财务人员的配备、会计专业职务的设置和聘任提出方案(5)组织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6)协助主要行政领导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做出决策,参与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科技研究等方案的制订和重大经济合同的研究、审查等。
(7)监督本单位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财经政策、法规和制度。(8)承办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交办的其他工作。
科目设计的意义(1)便于为企业内、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2)为建立科学、完善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奠定了基础1.会计科目的设计,保证了复式记账法的广泛应用2.会计科目的设计,为顺利编制记账凭证提供了依据3.会计科目的设计,为开设账户、建立账簿提供了依据4.会计科目的设计,有利于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和财产清查工作的顺利进行5.会计科目的设计,为编制会计报表奠定了基础(3)有利于会计工作的合理分工和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科目设计的步骤(1)明确会计科目设计直接相关的会计法规制度(2)全面了解本单位的经济业务内容
(3)对经济业务进行科学分类,确定会计科目名称
(4)为会计科目编号,建立会计科目体系(5)编写会计科目的使用说明(6)列示主要会计事项是财务处理方法
会计凭证设计的意义(1)保证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得到及时、准确的反映(2)为登记账簿提供依据(3)加强岗位责任制,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4)便于开展会计检查和审计工作
会计凭证设计的步骤
原始凭证的设计步骤(1)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原始凭证种类(2)按照原始凭证用途,设计原始凭证的格式和联次(3)制定原始凭证的传递程序(4)建立原始凭证的使用、保管制度
记账凭证的设计步骤(1)设计记账凭证的种类(2)设计记账凭证的格式(3)规定记账凭证的用途和管理制度。
账簿设计的原则(1)账簿组织与企业的规模和特点相适应(2)满足会计报表的资料需要(3)账簿设计要与所采用的会计核算形式相适应(4)设计的账簿要便于登记、审核与保管
会计报表设计的意义(1)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2)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3)为债权人进行信贷和信用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4)为财政、工商、税务等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对企业实施管理和监督的各种信息资料(5)为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外部审计部门检查、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 会计报表设计的原则(1)完整性原则,即会计报表及其指标体系应当严密完整(2)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即会计报表的设计既要满足国家统一规定,又要满足企业具体需要(3)稳定性原则,即报表指标内容、名称应保持相对稳定(4)简易性原则,即报表内容及指标要求力求简明易懂,便于编制
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1)编制单位名称,即编制会计报表的企业、事业、行政机关及主管部门的名称,表明会计报表所反映经济内容的空间范围。(2)会计报表的名称及编号,表明各会计报表的种类及其在报表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和重要程度(3)编制报表的日期,即编制会计报表的日期或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会计期间,表明会计报表所反映经济内容的时间范围(4)计量单位,即会计报表中所使用的货币量度(元、百元等)、劳动量度(工时、工日等)和实物量度(吨、件、个等)的单位。(5)经济指标,即会计报表中各个项目的数量和金额,除必须具备本期数外,还可包括本年累计数、本期计划数、上年数和历史先进水平数等。(6)补充资料(或报表附注),是为了帮助报表使用者阅读和使用报表指标而提供的一些参考资料。
财务处理程序意义(1)体现会计制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2)保证会计工作的有机运行
(3)提高会计核算质量(4)节约会计耗费,降低会计成本
新建单位账务处理程序设计的步骤为新成立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设计账务处理程序,其步骤与第一种情况一般相反,即先分别设计凭证、账簿、报表等具体内容,然后再将它们组合起来,形成所需要的账务处理程序。由于新建单位一切从零开始,既无成形的凭证、账簿、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又不了解财务人员的习惯,因此,可以不受原有模式的束缚,在一张“白纸”上自由“作画”。
具体地讲,这种设计的基本步骤是:(1)根据经济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分别设计所需要的凭证、账簿及报表的种类和格式,并各自形成独立的完整体系。(2)将各种凭证、账簿、报表等与记账方法有机的组合起来,确定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记账程序,从而构成整体账务处理程序。(3)对不适应或不利于整体账务处理程序实施的各个核算环节,进行必要的修改或补充。 内部控制的作用(1)保护会计制度的贯彻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在会计制度体系中,不像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报表等,不能作为独立的部分,而是贯穿于会计制度的各个方面,对整个会计制度的实施起保护作用。(2)防错消弊,保护企事业单位财产的安全完整。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要求是将经济的业务的办理工作进行合理的分工,明确规定每一个业务经办人员的职权和责任,设计周密的业务处理程序和手续。(3)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正确、完整和及时,提高使用价值。(4)加强岗位责任制,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使经办业务的各有关人员按专业分工,明确自己的岗位责任,并在分工的基础上,建立有机的协作关系。(5)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提高单位经营效率。内部控制制度通过机构分设、岗位分工、制度标准化业务处理流程、规范业务经办手续,可以有效的防止权力膨胀、预防个体性决策行为的发生,从而起到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率的作用。 内部控制的原则(1)合法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当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有关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2)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在层次上应当涵盖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在对象上应当覆盖企业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在流程上应当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和反馈等各个环节,避免内部控制出现空白和漏洞。(3)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当能够为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4)有效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当能够为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5)制衡性原则。企业的机构岗位设置和权责分配应当科学合理,确保不同部门、岗位之间权责分明和有利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履行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职责的部门应当具有良好的独立性,任何人不得拥有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特殊权利。(6)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当合理体现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业务特点、风险状况以及所处具体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并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经营业务的调整、管理要求的提高等不断改进和完善。(7)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制度是一项受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影响较大的综合性管理制度,无论当时设计如何科学、合理,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总会表现出局限性。因此,企业应在保持原有内部控制制度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环境对其不断予以修订和完善。 分权控制的基本内容分权控制又称职务分权控制,它要求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办理,都必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分工掌管,不允许任何一个人单独办理任何一项经济业务,从而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格局,避免因一个人包办经济业务全过程而容易出现的弊端和错误。在一般情况下,以下职务和权利应当实行分管:(1)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职务与执行职务应予分离。(2)经济业务的执行职务与记录职务应予分离(3)财产物资的保管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应予分离(4)经济业务的经办职务与稽核检查职务予以分离。(5)货币资金出纳职务与总账记录职务予以分管。 成本核算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1)成本开支范围的确定。(2)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成本项目的确定。(3)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程序的规划。(4)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和确定。(5)成本报表的编制和报送制度。(6)其他有关成本核算的规定。 成本计算对象的具体设计内容(1)在单件小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成本管理体制通常为一级核算,成本计算空间为全厂,成本计算期一般为生产周期,成本计算期一般为生产周期,成本计算实体一般为该件或该批产品,只计算产成品成本。(2)在单件小批多步骤连续加工的企业,成本管理体制一般采用二级核算,成本计算空间为各生产步骤,成本计算期为生产周期,成本计算实体为该件或该批产品的各加工步骤,一般只计算产成品成本。(3)在单件小批多步骤平行加工的企业,成本管理体制为二级核算,成本计算空间为各生产车间,成本计算期为生产周期,成本计算实体为该件或该批产品,只计算产成品成本。(4)在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成本管理体制只能采用一级核算,成本计算空间为全厂或封闭式生产的车间,成本计算期按会计期间进行,每月一次。(5)在大量大批多步骤连续加工的企业,成本管理体制必须采用二级核算,成本计算空间为各生产步骤,成本计算期为会计期间,成本计算实体应当为产品各加工步骤,既计算产成品的成本,又必须计算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即成本计算对象既有最终的,又有中间性的。(6)在大量大批多步骤平行加工的企业,成本管理体制应为二级核算体制,成本计算空间为各生产车间,成本计算期采用会计期间,每月一次,成本计算实体是产品品种及其零部件,分别计算产成品和半成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