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管理创新论文【多篇】范文

(作者:wushu时间:2024-02-09 10:00:03)

概述:论企业管理创新论文【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论企业管理创新论文【多篇】

企业管理创新 篇一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管理创新;措施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社会已步入到一个以知识和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新时代,创新也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电子商务的推动下,企业的外部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是企业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企业要想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获得生存与发展空间就必须从企业管理入手,持续推进企业管理的思想理念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创新,才能使企业顺利时代潮流,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也得到了空前快速的发展,计划经济时代那种传统落后的企业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有前途的企业纷纷开始谋求企业管理的创新改革。与此同时,国外一些先进管理理念的引入,则为我国企业的管理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成功经验,树立了改革创新的信心。企业作为获取经济收益,实现生产价值的主体,其生存与发展极度依赖于市场,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方针和管理决策也都是以市场形势和基本导向的。因此,企业管理的创新绝不能是盲目的创新改造和照搬引用,而是要抓住企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和迫切需要改善的薄弱环节来进行创新的。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应是立足于企业实际,以适应市场经济形势,满足市场需求为创新改革方向。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经营目标、组织框架、经营形势以及人力资源、生产技术等企业资源并不都是完全相同的,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特殊性,同样的管理制度很难在两个企业中达到同样的管理效果,如果盲目照搬的话,则很可能适得其反。因此,企业管理创新在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经验的同时,必须立足于企业实际,切不可完全照搬、盲目套用,为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其次,企业管理创新也不能缺少战略指导,不能没有方向重点,必须要审时度势,全面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从企业发展大局出发,制定科学的创新改革战略,才能使企业在管理创新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二、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和途径

1、管理思想理念的创新

思想理念是一切行为的先导因素,企业管理创新要想获得成功,取得突破,就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改变计划经济时期那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管理思维模式,打破旧的管理体制下的条条框框,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新时期,企业面对市场经济新形势,首先应当企业经营方面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提高企业适应市场形势的能力;在内部管理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革除墨守成规的上下级强制性管理,树立民主、平等的管理思路,使企业全体员工能够在企业的管理创新中形成上下一心的管理氛围。

2、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

组织结构创新是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内部高效运转以及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关键。企业组织结构创新,就是要依据企业内部生产、管理需要,结合外部市场环境,通过合理设计组织结构框架,建立分工明确、职责明析、协调流畅、运行高效的管理体系,来保证企业管理创新的实施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从而为企业降低管理成本,创造更多的价值,带来更多的效益。企业组织创新应裁彻过去一些臃肿多余的部门和岗位,并根据新的管理需要成立部门,增设岗位,同时明确部门和岗位职责,合理组织和安排人员。新时期,企业可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契机,建立网络企业和相应的网络营销部门,拓宽企业销售渠道;加强与其他企业的交流协作和资源共享,通过战略联盟、业务外包等形式使组织结构创新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3、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企业制度创新是企业各项创新活动的根本保障,都依赖于制度创新得以固化并发挥作用,使企业在完善的制度保障下,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制度创新也是管理创新的最高层次。企业管理创新就是通过不断的研究、探索,并通过对企业相关经验的借鉴而对企业现有的经营机制和管理制度,如分配制度、生产制度、技术研发制度等进行进一步的规范、明确和完善。新的时期,我国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都在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制度创新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并取得突破。如产权制度改革、股份制改造以及企业内部的用工制度创新、约束激励创新等都成为当前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方面。

4、人力资源创新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经营模式的变化,使得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人才逐渐成为企业第一战略资源的情况下,企业人力资源创新也成为了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当今企业间的竞争与其说是资本、技术的竞争,更不如说是人才的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如果没有人才的支撑,那么企业将注定无法获得生存发展,企业的管理创新也无从谈起。企业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措施,如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增强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扩大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还可以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合理地调配和使用人员,使企业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挥。有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支撑,必然会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孙思雨 许亚东 杜宗棠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婷婷。浅析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J].中国商贸,2011

企业管理创新 篇二

关键词:企业创业 新事业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法

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基本实现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具体表现为国有企业大规模改制,私营企业开始二次创业;同时,我国WTO过渡期即将结束,外资、外企全面进入中国市场,竞争将更加惨烈。在公司内部积极开展创业活动,创建并有效管理新事业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历经市场竞争大潮的锤炼,整体竞争力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大浪淘沙后还能生存且健康发展并迅速成长壮大的却是凤毛麟角。中国家电和消费电子业最为典型,它们生来就面对全球性的竞争。经过多年的优胜劣汰,剩下的都是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海尔集团和海信集团当属其列。它们的成功引来了学者们的关注,并从创新角度探讨两家企业的成功经验和成长规律,为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侧重于中国转型时期大公司在创新与创业活动中对新事业的不同管理,并识别出两种不同的创新导向,以海尔集团和海信集团为例进行分析。对于转型期中国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二、市场主导、技术主导及其新事业管理

1、海尔集团市场主导的全面创新与新事业管理

海尔集团始创于1984年12月,从濒临破产的一个小冰箱厂,发展为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度的以家电生产为主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2004年,海尔全球营业额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为适应中国加入WTO和企业经营国际化的要求,于1998年提出以市场链为纽带的流程再造,并使每个海尔员工成为SBU。海尔要将组织内部的单位和个人都变成SBU,使集团战略与个人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每个员工有偿获得企业的资源,进行“负债经营”,收入来自能够把定单变成让顾客满意的商品。当每个员工变成SBU,成为组织内新事业单位,就会对市场和顾客负责,产生创新的压力和动力,当这些分散的力量聚合后就可能转化为企业整体的核心竞争力。

SBU的核心要素由市场目标、市场定单、市场效果、市场报酬组成。所谓市场目标,就是以速度体现的市场竞争力,创造用户资源;市场定单是指以创新创造有价值的定单,实现市场目标;市场效果就是以定单执行到位创造出用户满意度的量化数据,并由企业信息化系统显示;市场报酬指自己创造的市场增值部分在收入中的体现,并能对市场目标的再提高产生作用。

基于市场链基础上的SBU已取得成效,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以海尔市场链的做法形成的案例已被纳入欧盟案例;在实施SBU的过程中,涌现出来许许多多的创新故事,并且得到海尔人的认同和接受。但在SBU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SBU与那些实际上掌控资源的部门之间存在矛盾,在SBU之间存在协同和衔接问题,一些新事业部门如手机、计算机等由于独立于现有的渠道之外,不享用集团公司资源,造成经营上的困难等。

2、海信技术主导的创业活动及新事业管理

海信集团创立于1969年,目前涉足家电、通讯、信息、商业、房地产、智能商用设备等领域,已成为国内著名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2004年销售收入273亿元。海信集团多年来保持了持续的发展,其重要原因是重视技术开发的创新创业活动,特别是重视新技术到新事业的转换。

从1993年成立技术中心开始,海信集团就进行产业孵化的创业活动。海信集团技术中心充当着海信集团产品、人才和公司孵化器的角色。每一个技术创新项目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以目标拉动来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使技术中心逐渐成为集团产业与产品的“孵化器”。海信集团创建一个新事业,遵循人才引进一建立课题组一建立研究所一新的公司的程序。即先是在技术中心设立研究所,在技术、人才和组织基础逐步完善后孵化为新的公司。这种独特的发展模式有效地克服了扩张过程中的“泡沫现象”,保证了海信旗下衍生出的企业都具有扎实根基,这种模式产生的新事业保证了涉入新产业投入少、风险小。

1993年以来,海信集团先后成立的空调有限公司、计算机公司、软件公司、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通信有限公司,以及2005年刚刚成立的信芯科技有限公司,都是通过产业孵化而形成的。这些新产业大多已成为海信的主导产品,如海信的变频空调一直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占据市场份额的60%。

3、两类新事业管理的比较

海尔从一家生产冰箱的白色家电生产企业,海信从一个生产电视的黑色家电企业,都发展为一个多色家电生产企业,都在努力成为国际级家电企业。在两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海信偏重技术创新,其发展更主要靠技术孵化产业来实现;而海尔则是全面创新,突出表现为流程再造基础上的“SBU”机制或模式,这不仅带来了企业的飞速发展,也实现了个人价值。

我们将两种事业管理方式区分为:海尔是市场导向的新事业管理方式,其成功是遵循了市场导向的模型;而海信的产业孵化模式则实现了持久性技术和突破性技术结合的要求。这两种新事业管理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性。

转贴于

(1)共同点。两种模式都非常重视创新,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并融入企业文化;新事业成长离不开原有事业的帮助,两家企业在资源、渠道等方面都给予新事业必要的扶持;尽管两家企业的文 化内涵不同,但都非常重视文化的积淀,都力求摆脱某个人的影响,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力量和作用;都善于把握机会,海尔自1994年以来几乎把握住了历次大机遇,如1992年建设海尔工业园,1993年股票上市,之后的多元化以及国际化的战略实施等;海信也有较强的把握机遇的能力,如1997年股票上市,实施国内企业兼并,以及2005年收购科龙等举措。

(2)差异。两企业虽然都重视创新,但侧重点不同。海信重视自主研发,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主要利用自己研发的技术进行产业孵化。海信认为,真正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技术难以买到,如果要买到将付出十分昂贵的代价。所以他们一向重视技术的开发,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如1080P电视、高清晰、高画质数字视频媒体处理芯片(信芯)的成功。而海尔同样重视技术,从1984年到2005年的技术创新成效也非常大,如申请专利6,180项,其中发明专利819项,软件著作权589项,并且有两项标准被列入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国际标准。但海尔更强调面向市场和顾客的创新,认为首先要抓住顾客,获取用户的定单。海尔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获取客户和用户资源的超常能力,只有吸引客户的技术才有用。他们认为很多企业发展不起来的借口就是没有核心技术,而海尔的专利在电子信息百强企业里高居榜首,但他们自己并不认为这是海尔成功的驱动因素。

在资源整合方面,海尔强调借用外部资源,而海信更重视自己所有。比如在人才资源上,海尔强调“不在于企业自身拥有多少人才,而在于企业整合人才的能力有多大”。而海信则强调,一个企业要走技术创新的道路,必须要有人才,必须靠引进。

张瑞敏之于海尔,周厚健之于海信,都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周厚健是地道的技术出身的企业家,而张瑞敏来冰箱厂之前就担任家电公司的副总经理,具有更宽的阅历和知识背景。由于到任冰箱厂就是处于危难之中,企业又是集体性质,无法享受到国有企业的政策,所以一开始就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运作,较早地走向市场。海信则是“纯正”的国有企业,而当1991年底李德珍离开当时的青岛电视机厂的时候,被认为是“一家电视机工厂在计划经济的最后之吻中送走了那个年代它最重要、最显赫、最值得怀念的领袖”。就张瑞敏和周厚健两个人性格特征来说,张瑞敏善于表达,周厚健则不善张扬,其个人性格也深深地影响了各自企业的文化。

两家的战略规划也有很大差异。以海外投资和做大做强为例,在海外市场拓展及投资战略上,海尔坚持先难后易:在产品出口上,先到要求最严格的国家去,后到发展中国家去,坚持出口不是为了创汇,而为创品牌;投资建厂,先去美国、意大利,是为实现设计、制造和融资当地化,创国际品牌。海信则是先易后难:先以商品输出为主,以技术输出为辅;后以技术输出作为较重要内容,同时辅以资本的输出;最后将增加技术输出的幅度,把商品输出主要放在对渠道建立上。在企业做大做强的认知上,海尔认为企业要先做大。海尔要做世界名牌,冰箱、洗衣机、空调,目标都是一定要做到世界第一的产量,要让上千万台的冰箱面对全球的用户才是强。海信1995年提出“先做强再做大”,认为企业领导者要对企业的长远利益负责,应致力于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并保持健康的财务状况,即保持合理的负债水平、较高的资金周转率。

企业管理创新 篇三

关键词:油田企业;企业管理;创新

1引言

油田企业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地位一直非常重要,并且由于体制的原因在以往其参与市场竞争的程度并不是很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市场经济体系逐步确立并成熟了起来,各行各业都必须要面临市场竞争的考验,尤其企业自然也不能例外。当前,油田企业的管理机制与模式并不是十分成熟,其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创新性的改革,才能有效解决当前油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整个油田企业的管理效率,确保我国经济建设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2当前油田企业管理现状分析

2.1管理体制问题

我国曾经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对于许多类型企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束缚作用,其中对于油田企业管理的影响尤为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之中,如今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传统的油田企业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要求,对其管理机制进行创新性改革已经势在必行。从目前整体的油田企业管理机制来看,其市场化的程度还不够彻底,管理机构还略显臃肿,这使得整个油田企业的管理效率受到了大大影响,并且石油企业管理当中的责任与权力也还没有达到高度的统一。

2.2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是企业高效运行的关键所在,油田企业也同样如此,可是从目前的油田企业运行实践来看,其管理体制还不是十分的健全,导致生产经营过程中许多问题的出现。管理机制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必须要不停进行创新性的改革,才能与不停变幻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而当前我国油田企业管理机制的自我创新性比较差。油田企业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规章制度落实性差、内部创新制约条件多等方面,导致了油田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生产环节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不够通畅,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不完善。

2.3创新意识不够

计划经济理念对于油田企业管理有根深蒂固的影响,虽然目前时代的变革对于油田企业管理的创新意识带来了很大的刺激,但是整体而言油田企业的管理观念还是显得有些陈旧。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企业要想拥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具备主动的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而在油田企业中计划经济思维极大程度的限制了其管理理念的更新。管理理念的陈旧,导致了当前油田企业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接受能力差、市场竞争意识淡薄以及忧患意识差等问题非常突出,这非常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2.4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突出

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油田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同样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力资源上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在当前我国的油田企业管理中表现非常突出,主要体现在两个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由于历史原因所导致的,企业内部人员规模过于庞大,这为人力资源管理的调配带来了很大压力;其次,人力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有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人力资源的配置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3我国油田企业管理的创新性思考

3.1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管理需要靠各项的规章制度去规范并引导职工的行为,同时更需要加强内部企业文化的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油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同时也是增强其自我创新意识的根本途径。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油田企业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国际市场竞争,企业文化是内涵的展现,也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更是创新意识的源泉。鉴于当前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形势,我国的油田企业需要以企业文化的加强为根本切入点,增强自身在企业管理中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以此来全面提升我国油田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2完善人才选拔机制

创新最终还是要靠人才与完成,所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增强油田企业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人力资源管理中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超员现象比较严重。油田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首先要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其次要构建合理的职工晋升通道,针对不同工种的职工,以工作业绩、技术能力与创新意识及能力等为主要晋升条件,去为职工搭建一条晋升通道。最后,对于职工工作岗位的转换与调动要更加灵活,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并结合职工所表现出来的技术能力,去灵活处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

3.3加强技术工艺创新

石油在国际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同时伴随着当前物质经济的发展高度,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于石油产品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这些都对我国的油田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当前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态势,油田企业应当加强技术创新管理,确保企业管理观念创新的内部环境条件优良。油田产业在原油集输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许多的技术、工艺,通过革新技术工艺去提升油田企业的产能也是非常必要的企业管理创新促进途径,因此要求油田企业相关的技术部门要加强技术工艺的创新。

4结语

石油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历程,是当前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油田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了,在自身的企业管理中需要进行创新,才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贺新东。企业管理创新是油田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出路[J].科技经济导刊,2017(5).

[2]雷卫东。油田企业管理创新思路的一点认识[J].化工管理,2016(18).

论企业管理创新论文 篇四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已成为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管理要对知识有效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存储和共享,运用智慧提高竞争力。知识管理将成为推动知识经济时代前进的重要动力,提高知识的生产力和创新能力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

1.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观念的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增长不再过分依赖于传统型的经济资源,而更加取决于知识资源。在传统管理中,基本上是人异化为物的管理,对活生生的人是一种压力,人的主动性遭到压制。知识经济条件下,非一线作业的一些管理企业对工作时间和地点的要求可能不再那么统一,工作中的弹性加大。现代企业管理者必须营造一种使企业员工自愿地交流与共享知识的意识,结合现代企业自身特点,开发利用企业的知识资源去创造新环境。

2.现代企业生产方式的变化。现代企业不再把传统工业经济时代沿袭下来的速度、数量、产值作为追求的惟一目标,在注重以往的流水线、节拍等严密的分工组织形式和工艺流程的同时,更加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虚拟企业、网上经营等新的组织及管理模式正在冲击着传统的企业生产管理方式。

3.经营方式的转变。Internet浪潮冲击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由于它使用的广泛性及信息传输的方便快捷等优点,在现代企业经营上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形成新的交换体制,冲破时空的限制,构架新的市场规则。在互联网这个全新的平台上如何开展企业经营活动,已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企业管理内容的创新

随着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技术、信息等无形要素流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管理现代化的思想、理论、组织、技术、方法、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现代企业管理的内容。

1.管理思想的系统化。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极快,知识的传播速度以秒计,在复杂多变的系统中,广泛吸纳国内外一切管理新思想,并进行有效综合,形成居于管理前沿的、具有先进性与指导性的思想,如战略思想、创新思想、系统集成思想等,这样才能从总体上把握未来。

2.管理理论的知识化。知识经济是一种智力型经济和创新型经济,与此相适应的理论应是知识管理理论与创新集成理论,加强知识管理与创新集成的研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3.管理组织的智能化。管理组织呈现智能化的趋势,在一方面表现为组织是一个学习型组织,能不断地更新知识,创造出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新知识;另一方面,管理组织的成员,尤其是董事会成员,“权利知识化”已经成为国外著名大公司的重要发展趋势。

4.管理技术的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量剧增,对于信息处理的速度及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提高管理技术的信息化与集成化程度。

5.管理方式的多样化。知识经济时代资本密集型组织让位于技术、知识、智力密集型组织,这就要求管理方式由控制型、专制型管理向协调型、参与型、自主型管理转变。

三、企业管理创新的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企业管理创新的外部环境会逐渐改善,企业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推进管理创新。

1.提高企业对管理创新的认识。管理是科学,管理是生产力。企业的管理创新,是生产力源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21世纪的知识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创新能力,而管理创新是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旋律。同时,优良的管理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只有抓住并搞好企业的管理创新,才能保证企业技术创新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2.尊重企业管理创新的特点,重视创新成果。企业管理创新的综合性、复杂性、持续性和长期性往往使管理创新成果更多的是由“群体”经过长期的实践来完成而不像其它创新那样清晰、明确,管理创新成果所体现的价值也是间接的。企业管理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的“模糊”性,往往造成对管理创新的特点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这样势必影响企业的管理创新。要搞好管理创新,必须尊重企业管理创新的特点,重视创新成果。

3.营造企业管理创新的文化氛围,建立学习型组织。随着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个人和组织的学习速度和能力已成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应成为学习型组织,永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充实自身,超越自我。

4.建立完善的企业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企业要进行创新,要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有相应的激励机制。管理核心是人本化管理,人本化的含义是把人视为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通过关心和激励,最大程度地发挥职工的积极性。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的中心由物转向了人,人成了管理的主体,而这种转变是和知识经济的特点分不开的。知识经济以花形化的知识和技术为核心,它一方面要求员工不仅要县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知识背景,更重要的是必须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不断地进行创新;另一方面,它又要求管理者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宏观决策能力,而且要把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作为管理的中心主题。

5.要求企业家成为创新的管理者。企业家是创新者,这是企业家特征的重要表现。熊彼特认为,经理不能都有资格被称为企业家,只有他对经济环境能做出创造性的或创新的反应,推动生产的增长,才能够被称为企业家。严格地讲,管理的职能是由经理来承担的,管理创新是由企业家来承担的,管理创新是企业家创新职能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和内容。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机遇、富有诱惑力又具有挑战性的时代,我们只有搏击进取,开拓创新,凭借对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的高度重视,有效地运用各种措施与手段,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持续、协调、快速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胡君辰,郑邵廉。时代背景下的经济管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高贤峰。企业建设“三部曲”。中外管理,2001.

企业管理创新 篇五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管理;创新策略

0引言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企业在全球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在新形势下,企业要在全球化浪潮中处于有利地位,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优秀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不断改善企业的管理机制,寻求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之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本文从新形势下我国企业管理体制的现实出发,发掘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创新当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创新策略。

1企业管理和创新的内涵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按照管理对象划分包括:项目、资金、技术、市场、信息、设备工艺、作业流程、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经营环境等;按照职能或者业务功能划分包括:计划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质量管理、仓库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管理、信息管理等;按照资源要素划分为:人力资源、物料资源、技术资源、市场与客户、政策与政府资源等。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企业创新是现代经济中创新的基本构成部分,传统的观点认为企业管理包含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项职能,管理学家周三多认为创新也是企业非常重要的一个职能。

2我国企业管理现状

在新形势下,我国企业管理思想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企业的管理者更为重视对财物的管理,现在则更加重视对人员的管理,过去把资产管理的重心放在有形资产上,现在则将中心向无形资产偏离,过去企业之间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现在则是追求共同盈利和发展。这些管理思想的转变,有利于企业提高自身的效率。在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在实行战略管理时,能够将视野放大到全球范围之内,可以站在一个较高的位置去把握自身的节奏和核心竞争力,这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不断进行组织管理创新,企业组织中更重视科学技术及知识、重视考察内外部环境,从而保障信息在企业内部能够得到较高效率的传递,以及与外部的交流。积极推行制度创新,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资源整合效果更好,企业运转更加顺利。同时企业不断实施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自身的生产方式并提高品牌服务。

3我国企业管理创新过程中的问题

3.1管理效率有待提高

我国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其所有权和经营权大都是分离的,管理者和所有者利益的不一致,致使一些公司领导做出低效率的决策或者短视的行为,西方的股权激励制度可以帮助解决部分这类问题,但又会带来股权纠纷等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常常使我们的企业陷入两难的困境。

3.2管理者的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对管理者的素质培养较为忽视,这主要是企业担心花了大量物力、财力对管理者进行培训后,被培训的人员一旦翅膀长硬,就有飞掉的危险,这不仅仅会造成企业成本的浪费,还有可能培养出自己的对手。另外即便被培训人员能够在素质提升后为企业效力,也必然会在薪酬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可能降低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出于这些考虑,企业不愿对管理者提供培训,导致管理者队伍素质整体不高。

3.3管理组织机构有待完善

我国部分企业管理机制当中的组织结构,设计的太过细致,纵向看去层级过多,横向看去职能重叠,这会导致管理效率的底下,还会引发组织机构之间相互推诿责任,极大影响组织效率。这样的组织机构中,有能力的人无法崭露头角,成为被埋没的金子,无法发挥和施展自身的创新能力,导致企业的运营也只是原地踏步,很难有新的发展。

3.4管理创新能力有待发展

创新的最好土壤便是实践,技术创新应该从企业一线员工的生产实践中来,但是固有的管理体制限制了一线员工献计献策的渠道,创新的源泉难以提供源源不断的新思维、新方法、新技术。校企结合也是目前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一条常见途径,但是产研结合背景下诞生的创新技术,在转化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不确定性,管理者很可能弃之不用,导致这条技术创新之路也充满荆棘。

3.5战略管理规划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部分管理者,不能站在全局的位置、长远的角度看问题,仅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只注重短期的盈利问题。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不完善,甚至没有长期发展规划,这种管理思想下仅能培育出短命的企业。企业想长期经营,就需要制定较为完备的战略规划,从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出发,对发展规划作出科学合理的调整。

3.6企业绿色创新有待增强

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发展所导致的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不断加剧,国际社会开始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灵魂,绿色思想蕴含了当今社会节约资源的要求。因而,绿色创新就成了企业在环境规制日益严厉的条件下争取市场地位、赢得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然而由于环保投入高昂、、技术能力不足、管理者未能重视等原因,绝大部分企业业并没有将绿色创新充分地融入到企业经营战略中去。

3.7企业文化有待发展

企业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方法,目前很多企业缺乏体现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甚至没有自己的文化,在这样的企业组织环境中,员工感受不到凝聚力,企业只能因循守旧,很难走上创新之路。这归根到底是管理者缺乏企业家精神造成的,将极大阻碍企业的创新精神。

4对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策略的建议

4.1创新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创新发展,企业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我国很多企业的产品销售主要依靠渠道营销,这种销售方式固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需要对众多的合作渠道加以维护,并且会受到合作伙伴本身能力的限制。应该在渠道销售的基础上,在一线和二线城市注入直销的方式,缩短信息链、提高对顾客需求的感应和反应速度,这种做法就是管理理念创新的典范。

4.2创新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企业不败的法宝。以股权改革为例,部分企业很早就发现产权问题的重要性,这些理念较为先进的企业逐步开展员工分红权向股权的转化,把员工变为企业名副其实的主人,根据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度,给予他们不同比重的股权,使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获得很大的激励。国有资产向股份制的转变,救活了很多奄奄一息的企业。

4.3加强绿色创新

在经济转型期的特殊背景下,面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规制加强的客观条件,绿色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新趋势,同时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绿色创新能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增强获利能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品牌的公众认同度、实现循环经济,从而最终建立起绿色竞争优势。

4.4创新企业文化

罗伯特•奎因曾提出企业文化的螺旋式发展历程,即“创新导向→目标导向→规则导向→支持导向→高层次创新导向”,在企业创立初期,管理者以科技人员为主,所以企业文化更多倾向于技术创新;企业开始起步后,就要制定企业切实的目标,并鼓励所有员工排除一切困难去实现这个目标;企业稳定之后,需要强化实现企业目标的各项规则,企业文化转变为对规则的描述;企业壮大之后,更重要的是庞大的组织部门的协调,此时企业文化强调内部的协作;新形势下,面对全球市场的冲击,企业文化应该回归于创新,抢夺市场的先机。

4.5管理创新常态

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不仅要努力创新,还要使创新成为一种常态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5.1设置创新管理部门

要保留企业管理创新的胜利果实,就要有专门的部门监督创新向实践的转化,并且将实践的结果数据保存,建立自有知识库,通过不断的积累、通过对员工的培训,实现创新在企业内部的良性循环。

4.5.2创新激励制度常态化

只有建立对创新的激励制度,才能激发起员工的创新思维动力、开拓员工参与创新的先河。要让员工亲眼目睹企业管理者对于创新的尊重和鼓励,夯实他们创新的决心。同时要为员工提供开发创新思维的环境,提高创新福利待遇,增加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和教育,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结论

本文从新形势下我国企业管理体制的现实出发,发掘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创新当中存在的管理效率、管理者素质、管理组织机构、创新能力、战略管理规划、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通过细致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制度、创新企业文化、创新制度常态化等管理创新策略,希望在新的形势下,我国企业管理创新不断发展进步,在全球市场当中地位不断攀升。

参考文献:

[1]焦学强。基于新形势下的企业管理创新策略研究[J].经管空间,2012(10):112-113.

[2]邢洁。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探讨[J].现代交际,2017(9):198.

[3]田哲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年8月。

[4]戴学志。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管理创新策略[J].电力讯息,2017年7月商:177.

[5]曾花。基于新形势下的企业管理创新策略研究[J].企业导报,2016(6):66.

企业管理创新 篇六

关键词: 企业管理 创新 途径

管理创新是企业的内在属性。对于一个不断在市场竞争中磨砺、不断谋求发展的企业而言,适时、适当地开展管理创新,既显得十分必要,也显得十分自然。很难想象,在残酷、激烈的市场中,哪一个企业在管理上固步自封而能够存活下来。但我们必须同时认识到,管理创新本身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风险,不恰当的管理创新,或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不仅不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反而可能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害,甚至可能将企业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管理创新进行理性的思考和认识,指导我们的企业科学地开展管理创新。

一、管理创新的界定

1、管理创新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国际、国内对于管理创新并没有一个统一、全面、准确的定义。持不同观点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为管理创新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根据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所阐述的“创新”的含义,中国人民大学王建军博士认为:管理创新,就是把新管理要素或要素组合列入企业管理系统,使之具有新的功能和创新活动并创新效益,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种较为稳妥的表述,我们暂且采用这一定义。

2、管理创新的目的

对企业而言,无论是进行具有全局性还是局部性的管理创新,其目的都在于变革和改良企业各类资源的配置方式,提高企业利用各类资源的效率,提升企业的效益水平,更好地适应当前及未来各种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好地实现企业未来的发展愿景。

3、管理创新的内容

管理创新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知识、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等方面的创新。按照管理职能的不同,管理创新可分为目标、计划、实施、控制、领导、组织、人力资源等管理职能的创新。按照业务组织的分类,管理创新可分为管理模式创新、竞争战略创新、业务流程创新、标准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管理制度创新。按照职能部门的不同,企业管理创新可以分为研发管理创新、生产管理创新、市场营销创新、供应链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财务管理创新、信息管理创新等。

4、管理创新的主要阶段

根据管理创新方式的不同,管理创新可以分为全新型管理创新和引进型管理创新。这两种管理创新所需经历的过程基本相同。

第一阶段:发现问题。这也往往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起因所在。在企业的运营中,企业的管理者面对竞争对手,经常能够感受到企业自身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差距,致使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缺乏竞争优势,又或者管理者居安思危,感觉到企业在提高效率、培养竞争力的过程中,某些方面明显还有改进的空间,促使管理者对企业运营、管理中的问题进行界定并探究原因。

第二阶段:寻求创新方案。这一阶段是全新型管理创新和引进型管理创新的主要区别阶段。企业既可以根据所发现的问题,采用全新的思想或方法,自主发明和实施全新的管理方式来进行改进,这就是所谓的全新型管理创新,也可以从外界借鉴已有的管理理念或方法,即所谓的引进型管理创新。一般而言,企业会从不同的角度,就某一方面的管理内容选取多种创新方案以备选择。

第三阶段:评估和决策创新方案。根据自身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必须对创新方案进行评估和遴选。全新型管理创新未必经济,引进型管理创新又未必适应企业实际情况。又或者,其所寻求到的创新方案的效果未必就能超过目前既有的运作方式,是否进行管理创新还不一定。但无论如何,企业都必须全面权衡之后作出一个决定。

第四阶段:管理创新实施阶段。管理创新必然涉及新技术运用、业务流程改造或者人力资源调配,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必须积极稳妥地予以实施。如果没有一套经过深思熟虑的实施方案,或不能及时调整管理创新的步伐、步骤,又或不能获得员工理解,往往可能导致管理创新的半途夭折。

二、管理创新的动因和阻力

前面已经提到,管理创新存在一定的风险。要想成功地实施管理创新,达到预想效果,必须对有利于企业管理创新的因素加以利用,对阻碍管理创新的因素予以化解和排除。

企业管理创新 篇七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2013年,我国提出了“互联网+”战略,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推动各个领域的创新发展,使各个行业都能够与互联网有效融合,通过创新增强企业的内驱力,以使企业在市场中能够拥有相对更强的竞争力。对于“互联网+”在企业中的应用,更多的表现在企业管理方面,能够促进企业在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以此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不过,在具体实施的环节中,很多中小企业对于“互联网+”尚未形成很好的应用,在认识上也不够深入,在企业管理模式上不能将“互联网+”的理念有效融入到企业管理中,还有一些中小企业在企业管理中引入“互联网+”后,出现不适,很难使之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效用。对此,中小企业仍然应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不断强化自身的“互联网+”思维,使之有效的融入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中,以促进企业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

1当前企业管理面临的问题

1.1企业管理形式相对落后

目前,有很多企业对经济效益非常重视,但对企业管理的重视程度则不够,尤其是所采用的管理模式并不科学,在管理的形式上比较陈旧和落后,“重效益、轻管理”这种错误的管理理念仍然非常明显,在管理方面的评价指标也不科学,始终都是以经济效益指标为出发点进行构建,对于企业内部的管理与控制很少能够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一旦企业经营出现问题,也很少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查找原因,所采用的管理模式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存在不足,很少有企业能够立足于自身管理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企业管理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

1.2数字化运营能力不强

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任何企业都应与时俱进,要对市场环境有清晰的判断,不断增强自身的数字化运营能力。但是,当前很多企业的决策者缺乏对互联网的认识,导致自身的企业信息闭塞,仍然沿用传统管理模式展开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并未将企业管理与数字化有效结合,也没有具有创新意义的企业管理理念融入到企业管理活动中,数字化运营的程度偏低,从而对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形成阻碍。

1.3网络品牌管理意识淡薄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与多元化,市场上各类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消费者更加注重理想消费的背景下,企业若要保持和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就必须要创出自身的品牌,同时融入数字化的理念开展各类营销活动,加大对自身品牌的宣传力度,注重企业在管理模式上的创新,使品牌在市场中能够拥有相对更大的影响力。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企业对于网络品牌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与品牌意识,认为网络品牌的宣传并不重要,而且仍然是依赖传统的销售渠道,这显然与企业创新发展的理念不符,也不利于企业创造出更高的利润

2“互联网+”对企业管理创新的作用

2.1创新管理形式

“互联网+”战略背景下,企业必须要在理念上随之产生相应的转变,在激励机制与管理模式上大举创新,引入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与管理制度,在企业管理方面加强与互联网之间的联系,使互联网能够更好的被应用的企业管理中,甚至要在充分考虑到指导性与操作性的前提下,将其上升到制度层面,实现企业管理制度的革新。同时,企业也要更加注重信息的交流,增强自身信息的扩散,使信息技术能够获得更快的发展,保证企业在市场中有相对较高的商誉,并通过互联网等手段对企业进行宣传与推广,对内巩固和强化激励机制,使企业管理水平能够有质的提升,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市场营销活动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2.2革新组织体系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必须要不断增强自身组织体系的建设,在建设中要注重引入创新思维,并以此对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形成影响,实现企业内部组织体系的优化。同时,要对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有足够的重视,基于企业管理的层面使企业能够发挥更大的价值,促进企业更加高效的运转,通过信息技术使企业获取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以更好的对市场进行判断,指导企业的管理活动,运用现代化的互联网工具,在预算管理、成本管理方面进行应用,使管理人员在工作效率方面有所提升,并且能够更加客观的将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从而使企业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此外,在行政管理方面,如果能够引入一些互联网工具,也可以使管理更加规范,规避一些行政管理不正当干预的现象,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2.3开创数字化运营管理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也需要更加规范有序,这与企业管理的水平直接相关。如果能够在运营与管理中引入信息技术,并对其进行科学的运用,那么将使工作人员任务配给更加合理,同时还能够对工作人员的责任予以明确。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对于自身所处的环境可以依托于数字化手段获取更多的信息,使得对自身的生存环境能够实施监测,进而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调配,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4革新网络品牌管理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要求企业必须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的手段,使自身品牌管理的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加强,利用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手段,不断增强自身品牌的影响力,形成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营销体系,加强网络品牌的运营,同时兼顾企业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对市场形成更为准确的分析,在预算管理方面更加科学,使每个阶段、每项活动都能够依托于信息化管理更好的完成相关的工作,使企业管理水平能够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3结束语

目前,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企业管理对企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通过对互联网+技术手段的运用,使自身能够在市场中处于更为有利的竞争地位,在管理方面进行创新,使企业始终都能够保持强劲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盖琳,李思睿,侯绍嘉。互联网+背景下微信电商营销模式研究[J].品牌研究。2019(01).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论企业管理创新论文【多篇】范文。

word该篇论企业管理创新论文【多篇】范文,全文共有17700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论企业管理创新论文【多篇】.doc》
论企业管理创新论文【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