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谱范文

(作者:TheAnswer4101时间:2020-05-13 16:20:45)

矿井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谱

一、2017年工作总结

(一)一通三防方面

1、加强“一通三防”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紧紧抓住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这一关系矿井安全发展的工作,全面推进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工作,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保证采掘工作面生产期间风量。特别是针对330采区通风系统不合理情况,在3310、3311皮顺与330辅助轨道巷交叉点构筑风桥两道,使330采区通风系统完善、可靠;针对南部回风大巷在南胶南回4#联络巷至南风井段,风速相对较高实际,通过施工南胶南回5#联络巷,引导630、530采区部分回风进入南部胶带大巷里段,改为南部回风大巷和南部胶带大巷两条巷道回风,有效解决了南部回风大巷南段风速、风阻过高问题且作业环境得到了改善。

2、积极研究新技术,不断优化钻孔参数,保证瓦斯治理效果。

坚持以瓦斯治理为总抓手,结合新生产标准化进一步完善了“一通三防”安全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责任落实,不断加大专项综合治理力度,瓦斯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不断加强对煤与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瓦斯管理工作,主要采用37KW大功率局部通风机、大直径风筒增加掘进面风量,并加强对掘进工作面锚索眼、锚杆眼的瓦斯检查,及时掌握前进方向上瓦斯变化情况。二是加强6307、5305、5306工作面瓦斯管理,完善局部瓦斯抽放系统,6307、5306面继续利用长距离定向钻机施工瓦斯钻孔进行瓦斯抽放,修改了定向钻孔施工方案,采用普钻施工煤巷段并下套管至岩巷后再使用千米钻机开分支施工的技术方案,成功施工4组定向钻孔,钻孔平均抽采瓦斯浓度在10%-20%,为进一步提升瓦斯抽放能力。

3、全面抓好采空区双五治理及放顶煤工作面防灭火管理。

一是加强采空区管理。坚持每月组织人员对全部采空区密闭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限期整改。二是每天安排人员对生产工作面回风隅角、回风流进行取样分析,为防止自然发火提供可靠依据。三是根据生产接续,安装并完善了5306、3311、3312工作面注浆、注氮以及束管监测系统并及时构筑9308、5306、3311轨顺、皮顺防火门,同时根据工作面架后遗煤情况对工作面支架之间喷洒防灭火材料。四是重点抓好了630、330采区厚煤层放顶煤工作面的防灭火工作,持续完善以“惰化、阻化、降温”为核心的煤自燃火灾综合预控技术体系,全面落实好各项防火措施。

4、持续推进六大系统完善工作。一是按照新煤矿安全规程及生产标准化进一步完善六大系统,严格按照规定不断完善压风自救、供水施救、人员定位、信息通信、安全监控系统,并保证各系统可靠运行。二是按照规定对井下630、930永久避难硐室进行了扩修重建,并对所有避难硐室装备的部分过期或即将过期物资进行了更换,为职工避灾避险提供了保障。三是为全面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要求,按照集团公司《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对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准确性、灵敏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易维护性,建立安全监测监控多元融合和信息共享,实现安全监测监控信息的深度分析和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各系统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提高矿井应急保障能力,目前正在按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要求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预计2017年底完成。

5、其它方面。一是完成了2017年度矿井通风能力核定、南部主要通风机性能检测、防灭火材料安全性评估、真空泵空压机检测等工作。二是强化“一通三防”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每月主持“一通三防”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会议,具体落实隐患治理责任人和督察人,组织每月的通防生产标准化考核验收,重点考核各分口“一通三防”责任落实情况。每周四为“一通三防”安全检查日,组织各相关部室分井下和地面两组对矿井通防情况采取拉网式检查,针对检查出的问题严格进行了落实整改。

(二)地测防治水方面

1、基础测量方面。一是及时下达安全警戒通知书62份,严格把控各作业地点中腰线及安全警戒调度管理。二是自主完成了630、730采区测量控制系统,组织人员进行7″级导线联测18712m,高程联测25861m,完善了矿井测量控制系统,为矿井生产测量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加强了“三个煤量”的动态统计与分析,预计至12月底,完成开拓煤量1371.99万吨,可采期3.27年;准备煤量420.78万吨,可采期12.02月;回采煤量259.08万吨,可采期7.97月。“三个煤量”可采期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规定要求。

2、地质防治水方面。一是对影响生产的大中型构造发育及含导水情况和附近煤层赋存情况进行了进一步探查,提前对CF71断层、F7断层、CF107断层、GF9断层、DF1断层、F3断层、运河煤矿越界巷道8309皮带顺槽、南翼集中轨道巷石盒子砂岩及3砂、5306、3311、9308、3312、5307、4307工作面顶底板砂岩含水层、三灰含水层及采空区积水进行疏放。二是及时对井下揭露的36条断层进行探查分析,为采掘方案优化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重点对5307工作面两顺槽揭露F7及F7支一断层、6304皮带顺槽揭露EF42断层、南翼集中轨道巷和胶带巷揭露F3及其伴生断层、630回风大巷及胶带大巷揭露F14断层和5306工作面揭露DF1断层进行探查分析预报。三是对地表运河、老运河及塌陷区积水水位进行巡查测量,对井下78处采空区密闭墙涌水情况进行了排查,排好部室内部雨季“三防”值日表并对人工雨量器与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及水文动态监测系统进行了维护,确保了系统运行可靠,数据实时上传。四是自主编制2016年度储量年度报告,并通过国土资源部门审批。完成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工作公示,并顺利通过国土资源部门对我公司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年检。五是及时维护升级水文自动观测系统增设水仓水位观测系统,完成了对空仓容量的实时监测,利用南部工业广场内水源井增设第四系水位观测点,完善了矿井第四系水位观测系统,对井下水文观测系统硬件设施全面排查,重新标定参数,及时更换奥灰观测孔压力表,确保了水文观测系统数据传输及时稳定。

3、建设项目压覆与建下开采方面。一是加强与建设项目单位沟通,完成14个建设项目压覆煤炭资源情况计算和部分项目补偿协议签订。及时函复任城区煤炭局4个项目调查函并提供相关资料。二是自主编制《胡厂等五村压煤村庄搬迁开采的工作方案》,根据集团公司要求组织全国建下开采权威机构与科研院所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方案进行了论证分析,并将论证意见上报集团公司,为集团公司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三是编制完成730采区建下开采方案设计、组织编制930采区建下开采方案设计调整,为矿井依法依规组织生产提供依据。

4、开采沉陷方面。(1)针对太白西路埋地燃气管道的安全监测问题,与中国矿业大学、济宁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密切配合,扎实开展太白西路及沿途埋地燃气管线的变形监测,并于5月27日由济宁市华润燃气公司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确认后完成了现场监测点的设置,目前已经完成初始数据的采集。(2)与济宁市中山水务公司共同进行了唐营段中水管道过水地段的实地设点监测,由该公司出车,测量人员现场测量,在减少成本支出的同时完成了该区域的沉陷观测。(3)委托北京天地股份有限公司开采研究所编制《105国道立交桥桥体影响程度评估报告》,为3312、3313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可靠依据。(4)对主、副井井架基础进行了水准观测,观测结果与2015年1月份相比主井井架基础最大下沉值6mm,副井基础最大下沉值7mm。远小于《矿山井架设计规范 GB50385-2006》中对井架地基沉降允许值80mm。对南部风井井架基础进行了变形观测,完成南部风井工业广场矸石回填的土方测量。(5)稳步推进塌陷地治理工作,缓解企业经济运行压力。一是 130、230采区塌陷地治理项目积极协调地方政府有序推进,已进入立项的前期准备工作;二是唐营引河河堤治理项目一次通过济宁市国土资源局、水利局的竣工验收,并完成工程审计;三是抓住有利政策时机,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将1.99亿元地质环境恢复保证金成功转至土地复垦专用账户。

(三)冲击地压防治方面

1、坚持“54321”防冲管理模式,科学治理重点隐患。今年以来,始终以“五个坚持”、“四大保障”、“三个一流”、“两个中心”及“一个平台”的科学管理模式为基础,吸取近年来冲击地压事故教训,严格排查各项冲击隐患,先后完成“唐口、新河相邻工作面协调开采”、“330、930采区大巷孤立煤柱治理”、“5305、5306、6307刀把工作面沿空开采”等重点隐患的科学治理,通过切实有效的防治手段,保障了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2、加强防冲管理体系建设,确保各项工作落地生根。进一步完善防冲管理体系,建立了“一个体系、两项制度、三本手册”的现场管理模式,即冲击地压综合分级预警体系、冲击地压综合防治制度、冲击地压实施细则、冲击地压施工指导手册、防冲工程标准指导手册及预警处置指导手册。将各项工作流程化、制度化、规范化,做到人人懂标准,事事有考核,保证各项防冲工作落到实处。

3、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实现防冲监测“无死角”。针对当前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方面存在的数据实时共享性差、预警算法及各预警权重划分缺乏科学依据,不能准确实现区域综合预警的难题,积极引进并推广了冲击地压综合预警平台。为充分发挥平台对防冲监控预警的指导作用,建立了《冲击地压综合分级预警体系》,采取了单参量分级预警及多参量综合预警相结合的双重预警机制,将预警划分为蓝、黄、橙、红四个级别,分别对应无、弱、中、强冲击危险等级,并根据预警级别合理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同时,基于预警体系,强化了矿井整体监测强度,钻屑孔监测深度由12m提高到14m,增设应力测点达到610余个,覆盖所有煤巷;重点监控采区微震联合测点达到10个,显著提升矿井防冲监测强度。

4、强化防冲工程开展,夯实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基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坚决查处和消除冲击地压隐患,严格按照规定和防冲评价要求认真落实防冲工程。全年累计施工煤粉量检测钻孔10.7万米、大直径卸压钻孔18.6万米、煤层注水10960m3、爆破断顶3272m、断底1326m,通过优化施工工艺、合理组织人员、科学调配设备等措施,实现了全面卸压、重点防治、集中解危的工作模式,杜绝冲击危险影响生产的情况,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5、推进以顶板卸压为主的应力转移减压模式。始终坚持“煤层、底板、顶板”相结合的立体全方位治理,在保证煤层及底板高强度卸压的前提下,将工作重点放在顶板动载源的治理上。从低药量高密度爆破、大药量高效爆破发展到定向爆破断顶,利用聚能定向爆破被筒,配合定向导向钻孔、袋装水泥快速封孔,不仅提升了爆破效果,还杜绝了瞎炮、残炮等现象。全年断顶巷道占总煤巷掘进的21%,同时5306、6307工作面沿空巷道收敛变形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6、优化水力致裂断顶工艺,丰富解危手段。自主开展高压水力致裂断顶工程,先后在3310、6307、5306工作面进行试验、实施,通过施工设备、优化钻孔参数及切缝工艺,施工效率提升了2.5倍,通过钻孔成像及观测钻孔观察,压裂半径可达7m,不仅达到了预期效果,还降低了爆破断顶火工品使用量,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四)科技创新方面

1、健全完善创新组织和管理体系。加快公司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建设,将技术中心打造成为内部创新组织、外部项目申报、整体工作评价为一体的“综合创新管理平台”,使创新工作有序、科学、高效发展。按照集团公司《全员创新创效激励管理办法》、《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重新修订下发了《创新平台建设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全员创新创效激励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将技术、管理、群众创新统统划入创新项目,不断完善创新平台建设,加大科研费用投入,分类细化创新项目的责任分工、验收办法和奖励明细,创新体制更加健全、规范。

2、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持续推动成果向量多质优、增效创益发展。坚持贴近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将创新重点放在灾害治理、优化流程、绿色环保、提高效益、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保证安全等方面。1-11月份完成技术性创新项目126项,创效5273万元,创新创效与奖励情况均位居集团公司前列。申请专利16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2项,其中《深部冲击倾向煤层矸石充填开采技术研究》等三项项目被山东煤炭学会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深部特厚松软煤层放顶煤巷道支护技术研究》等两项获得山东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推进创新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创新队伍由“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向“普通职工” 延伸,形成专业部室以重点项目攻关为主、基层单位以现场改善为主的创新新格局,实现“人人能创新、人人在创新”的新突破。围绕深井支护、灾害防治、经营管理等矿井实际创新课题,成立了13支“千万元创新创效专业团队”谋求“技术性大创新”,新建了一个体现员工创新价值的“创客中心”研讨“群众性小改善”,分时分量发放创新提案课题,到人到岗明确创效改善目标,为创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一通三防方面

1、放顶煤工作面后部采空区防灭火治理难度大,随着矿井630、330采区厚煤层区域放顶煤采煤工艺的全面展开,工作面后部采空区遗煤相对增加,采空区防灭火治理成为制约工作面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工作面回采及回撤过程中,在严格落实各项综合防灭火措施的基础上,并不断探索研究新工艺、新方法,杜绝采空区自燃发火事故,保证矿井防灭火安全。

2、唐口矿井煤层埋藏深,巷道压力大,矿山压力显现明显,南部轨道大巷、南部回风大巷等部分巷道变形严重,通风断面不足巷道变形严重,造成通风阻力大,为此一方面及时对南部轨道大巷、南部回风大巷进行扩修,保证通风断面;另一方面定期安排进行巷道普查,根据普查结果,制定出科学合理巷道扩修计划,全力保障矿井通风安全。

(二)地测防治水方面

1、钻探施工中虽采取了控制开孔精度、增加导向、稳压钻进等防偏措施,受煤岩层组合关系、岩石硬度变化、构造、重力等因素影响,钻孔偏斜现象仍不可避免,且无规律可循,严重制约着钻探成果分析效果,且易增加钻探工程量,降低探查效率。需尽快引进井下钻孔测斜与纠偏技术,为提高钻孔成功率和成果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

2、在贯通工程控制方面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在贯通收尾阶段的用线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疏漏。主要表现在线放上了,却不能高密度的现场监督,未能及时防范因现场顶板条件影响工区不按腰线施工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局部巷道与设计偏差。在今后测量控制中,继续加强QQ群生产调度管理与现场的监督力度,完善惩防机制,确保重点工程、重点环节的管控到位,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安全生产。

3、530、630、730采区回采区域涉及的胡厂、桥东、桥西,胡东、胡西、刘营六个村庄的压煤开采手续办理难度大,条带开采方案街道同意而村民不同意,致使议商意见无法达成,建下开采无法取得省煤炭局相关批复,导致当前该三个采区的采掘活动存在政策风险。

(三)冲击地压防治方面

1、受建下压煤影响,各采掘工作面安撤频繁、接续较为紧张,特别是330采区采掘活动相对集中,同时受锐角煤柱、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影响,冲击危险程度较高,不利于防冲管理及安全生产。

2、村庄压煤及城市建设对矿井采场安排及生产接续影响较大,特别是煤矿安全规程对采掘安全距离明确规定后,多个地点出现采掘相互扰动现象,虽然通过重点监控治理实现了安全生产,但承担了较大的安全风险。

3、随着卸压工程及防冲监测系统大幅提升,防冲设备维护量不断加大,现有维修力量相对薄弱,导致设备故障率升高,制约了卸压工程高效施工及监控系统稳定运行。

三、2018年打谱

(一)一通三防方面

1、优化矿井通风系统。根据采掘生产接续情况,完成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和采场通风调整工作。一是根据生产安排及时完成工作面投入生产、持续生产、回撤密闭、掘进工作面开门口和巷道贯通期间的通风系统的调整工作,确保各用风地点风量充足。二是根据巷道贯通及通风系统调整需要及时构筑各类通风设施,确保了各用风地点风量充足,通风系统稳定可靠。三是不断加强对南部轨道大巷、南部胶带大巷、南部回风大巷等主要进回风巷道扩修工作,确保通风断面。

2、加强瓦斯治理工作。抓好瓦斯异常区域瓦斯抽放系统的建设及安装以及井下重点区域的瓦斯防治工作,突出抓好放顶煤工作面以及大采高工作面生产期间面后采空区及相邻采空区的瓦斯管理工作,计划安装完善Φ159、315瓦斯抽放管路4200m,施工高位及定向瓦斯抽放钻孔7300m,同时进一步优化瓦斯局部抽放技术,进一步优化高位钻孔间距、长度、个数、孔径等各类参数,加强对定向钻孔浓度、流量的监测,结合长距离定向钻机施工瓦斯定向长钻孔技术,充分利用大流量抽放泵,有效提高瓦斯抽放量和抽放效率,确保采煤工作面瓦斯不超限。

3、加强自然发火防治工作。随着开采范围和采空区的不断扩大,煤层自然发火防治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一是7304轨皮顺揭煤后及时对采区煤层自然发火、煤尘爆炸性情况进行鉴定为生产期间灾害治理提供可靠数据支持。二是进一步完善630采区、430采区工作面注浆系统,定期调试、维护粉煤灰自动注浆系统,确保注浆系统正常运行。三是重点抓好6307、3312、3313工作面回撤,5306工作面缩面以及6307、3312、3313、6304放顶煤工作面、5306大采高工作面生产期间的防灭火工作,根据工作面回采情况在工作面隅角及打设防火墙,减少采空区漏风,并及时对面前面后架间遗煤喷洒防灭火材料,全面落实各项生产、缩面、回撤防灭火措施,根据现场实际利用注浆、注氮系统及时对采空区进行预防性注浆、注氮防灭火。

4、加强粉尘治理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强综合防尘管理,全面落实职业卫生有关规定,按照集团公司无尘化标准,高标准装备采掘工作面各类防尘设施,重点是完成采煤工作面支架随机自动喷雾、顺槽净化水幕、转载点自动喷雾的安装工作;在综掘工作面继续推行“长压短抽”湿式除尘系统,进一步完善气幕封闭、除尘风机吸尘净化方式,并对综掘机内喷雾进行研究改造,确保综掘机内喷雾系统趋于完善可靠;在所有掘进工作面尤其是普掘工作面采用大风量湿式除尘风机,提高除尘风机吸风量,保证迎头风量全部经除尘风机净化处理。

5、其它方面。一是2018年计划继续从通风系统优化调整、瓦斯抽放系统优化改造、采空区治理、节能减排等方面开展,把“创新”、“挖潜”作为战略重点,激发内生动力,降低灾害治理成本。具体实施的科技项目为矿井通风智能决策与远程控制系统、煤自燃多组分指标气体激光光谱动态检测技术研究、高瓦斯、高地应力易燃厚煤层采煤工作面复合惰气防灭火技术研究、基于压气制冷的高效环境营建技术研究、基于矿山固废的载/蓄冷相变充填材料研发及隔爆密闭挡墙构筑技术研究等科技项目,不断提升灾害防治理论和实际水平。二是加强火工品和井下爆破管理,杜绝火工品丢失、被盗及井下爆破事故的发生。三是根据《山东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验收标准及评分办法》加强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推进避难硐室优化工作;同时严格按照新版煤矿安全规程以及生产标准化要求规定不断完善系统管理制度,并保证各系统可靠运行。

(二)地测防治水方面

1、联系资质单位完善矿区测量控制系统,加设矿区控制点,恢复工业广场及南部风井的井筒十字基桩;采用无人测绘系统自主实现地形图更新、塌陷地治理评估及地表沉陷观测;开展矿井联系测量工作,完成井下830、1030采区控制测量,限制系统误差的累积,从而提高井下导线的精度和可靠性;组织人员完成井下水平主要巷道及采区重要巷道的施工导线联测,完善井下测量控制系统。

2、根据施工巷道的生产组织情况及时准确下达各类安全警戒通知书,严格巷道施工安全警戒调度管理,确保实现矿井安全生产。加强与施工单位的业务联系,做好掘进巷道中腰线管理工作,随时掌握掘进动态和中腰线控制情况,实现从测量给线、采掘施工至竣工验收的闭合管理。

3、对矿区开采沉陷治理进行研究,设置地表移动站,采取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制定合理的建下开采方案与地表移动观测设计,组织人员针对条带综放、矸石充填的典型建下开采工作面进行长期、不间断的观测、监测及技术总结,总结出适合矿井生产的开采方案,合理组织生产,维持矿区外部环境稳定。

4、继续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一是做好4303、4306、5307、6308、9302和7306工作面探放水工作;二是重点做好6304和5307工作面对沿空采空区积水探放确保工作面生产不受老空水威胁;三是做好济宁断层、F3-1、DF115和DF116等落差30m以上断层含导水性及断层发育情况探查工作,为生产提供可靠的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5、并着手开展930采区充填工作面顶板上“三带”发育及底板破坏深度研究,为矿井不同开采条件下上“三带”发育规律及底板破坏深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6、搞好雨季“三防”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及大到暴雨巡查制度,降大雨期间及雨后及时对运河河堤及水位、塌陷区积水和建筑物进行巡视和观测,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做到值班正副双岗,人工量雨与水雨情测报系统双系统。确保人员值班不空岗,确保监测系统运行可靠,确保数据实时上传,确保矿井安全度汛。

7、根据最新揭露的地质条件,及时分析并修改3煤底板等高线图,为技术部门提供可靠的底图。及时编制4307、3313、6304、4303、5307、9302和6308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4306和7306工作面顺槽掘进地质说明书,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8、继续进行矿区现有塌陷地积水及新增地形地物的情况调查;对开采影响区内主要建(构)筑物的变形变化情况进行巡视,根据各工作面的回采位置,对受影响区域进行巡视及测量,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汇报,确保开采沉陷安全。

9、对三年规划所涉及的430采区剩余工作面与南张中学、330采区剩余工作面与南张互通立交、730采区与安居街道三个区域的煤炭开采与地面保护进行充分分析,为搞好地企关系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实现煤炭开采的效益最大化。

10、进一步推进采煤塌陷地治理工作,认真贯彻集团公司文件精神,按照“边开采,边复垦”的原则,积极主动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对接,协商解决采煤塌陷地治理的相关环节,扎实推进采煤塌陷地治理工作,完成130、230采区塌陷地治理项目及集团公司下达的土地复垦目标任务。

(三)冲击地压防治方面

1、加强现场风险管控,保证安全高效生产。经过排查,330采区采掘活动接近矿井边界,同时受断层、孤立煤柱、采空区、推采速度等多因素影响,430、930采区埋深大、构造复杂,530、630采区厚煤层开采、工作面不规则布置,各采区均存在较高的冲击风险,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加强现场风险管控,严格落实防冲监测、解危措施,保证安全高效生产。

2、提高矿井防冲监测强度,实现精准防治。

(1)引进并自主开展主动CT探测技术。330采区辅助大巷煤柱西邻嘉祥断层区,中部受多条联络巷切割形成6块孤立煤体,东侧为多个采空区,且受工作面多次扰动影响,相邻矿井类似条件下也多次出现过问题。计划引进CT探测技术,通过全方位、立体扫描采场,准确预警反演区域内的冲击危险分布范围和级别,进一步掌握区域应力分别状态,为卸压解危工程提供准确参考。同时将该技术推广至930采区辅助大巷煤柱及430采区应用。

(2)实现矿井、采区多区域联合监测。利用唐口新河两矿区毗邻的天然优势,开展微震联合监测项目,优化微震台网布置,提高监测精度。同时开展矿区联合监测,在南风井安装1个16通道地面中心站,解决南部采区微震线路长、维护量大的难题,完成各采区、南北矿区之间的联合监测,提高监测精度。

(3)进一步推广应用冲击地压预警平台。在优化矿井监测系统布置、引进先进探测技术的基础上,继续完善预警平台功能,一是进一步细化冲击预警指标,更好地反映现场应力状态。二是将CT探测数据纳入预警平台数据库,增加平台参量,提高预警精度。加强与北科大合作,将预警平台打造成省内、乃至国内最先进、实用的预警平台,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行市场化推广。

3、深度开展技术合作,提高防冲装备自动化、智能化建设。一是引进自动化、大功率钻车,逐步淘汰部分气动钻车,升级为800型大功率、自动化气动钻车,增加设备的适用性能,避免设备多次转运造成的资源浪费,达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目的。二是加大与设备厂家的合作力度,充分发挥现场经验丰富、自主创新贴合实际的优势,改进并研发卸压解危钻车,配合电子产品及软件的开发,卸压解危设备向安全性、信息化、智能化升级,通过合作厂家销售网络和自主创新平台加快新产品推广,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

4、不断优化卸压解危工艺,进一步量化防冲技术指标

一是进一步推广以顶板卸压为主的应力转移减压模式,大力实施坚硬顶板爆破卸压和水力压裂工程,将应力峰值向煤壁深部转移,从根源上减少煤体应力集中,从而优化煤层卸压工程量,实现降本提效。二是开展卸压解危技术可靠性研究,通过建立采场力学模型、卸压前后监测数据对比等方法,提高采场安全系数,把现有防冲技术向定量化设计方向推进。

5、借力灾害防治中心建设,搭建防冲技术平台

借助公司灾害防治中心建设及集团公司冲击地压研究所项目政策支持,搭建防冲技术平台,建立专门研究实验室,配置专门负责人员,以此为平台,开展“数值模拟”、“煤岩物理力学测定”、“冲击危险指标校验”、“防冲监测仪器检测”等工作,提高冲击地压科学防治水平。

word该篇矿井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谱范文,全文共有10426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矿井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谱.doc》
矿井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谱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