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文化的建设(精选多篇)范文
第一篇:试论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内部共同的价值观念,它表达了企业成员对整个集体的认同感,有助于增强组织的稳定性。在较深的层面企业文化代表着企业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念,其外在表现则体现出企业的行为规范或经营风格。科特认为企业文化产生的必要条件在于企业成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相互间交往,并且无论从事何种经营活动均获得了相当的成就;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的沟通过程的积累,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不会成功,一个成功的企业才可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如何构建企业文化? 首先应当从制度化建设开始,制度化建设是企业文化产生的序幕,制度的完善和执行才能保障企业领导者的思想转化为员工统一的行为。海尔集团最初只有十三条制度,却是海尔文化建设的基石。企业文化既然是建立在制度化的基础上的,企业就必须不断的优化制度、维持制度来延续企业文化的发展;如果制度体系失效了,文化也就成了无根的浮萍,流散与粗疏的管理之中。企业的创始人对企业的早期文化影响巨大,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往往使领导者的习惯、嗜好成为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有时企业文化鲜明的反映创业者的性格:进取心强、有竞争精神是比尔盖茨的性格,正如人们描述中的微软。同样的还有索尼的盛田昭夫、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维尔克的理查德.布兰森……企业文化一旦形成,便成为企业深层次的“性格”,并通过自身的机制保持和发展下去。有远见的领导者会甄选与企业的价值观相一致的人做管理,因为能够胜任工作的人不止一位,只有个人的价值观与组织的价值观相一致,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而这样的一群人在一起才易于合作达成企业的目标,才能实现企业的价值、延续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对新员工的招聘也有同样的要求。当然,在生产型的企业里,招聘从事简单工作的车间工人时没有必要考虑价值观的问题。如果是为了充实核心人力资源,就必然要考虑被招聘者的价值取向,而求职者发现自己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相冲突,大多也会退出候选人之列,另谋高就。如此一来,筛选掉那些可能对组织的核心价值观构成威胁的人,维系了企业文化。一个迅速扩张的企业,因大量招募员工会对企业文化渐而冲淡。新员工难以完全适应企业文化的要求,会干扰企业已有的观念和习惯。使员工适应企业文化的过程是社会化过程,如果不能加强对新员工社会化过程的培训和管理,一旦超出了企业文化的张力,造成的损失在财务报告上看不到,但会使整个企业的发展产生迟滞。企业文化是时间的积淀,是企业长期运作过程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自然标定成一条条的准则,把企业的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雕塑成型。
第二篇:试论企业文化建设
试论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科学地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探讨构建优秀企业文化的方式 ,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 意义;构建;优秀; 措施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整合企业生产要素,引导企业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构建和谐企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国有企业更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一、科学地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目前,企业文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得到长足发展,企业文化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已成为现代管理从物质的、制度的层面向文化层面发展的趋势,被称为自古典管理以来管理理论发展的第四个阶段。
企业文化之所以对企业经营管理起作用,是靠了其对职工的熏陶、感染和引导。企业文化中所包容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作为一个群体心理定势及氛围存在于企业职工中。在这种企业文化面前,职工会自觉地按照企业的共同价值及行为准则去从事工作、学习、生活,发自内心地为企业创造财富,这种作用是无法去度量和计算的。
企业文化又是一种信念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心理的力量。这三种力量相互融通、促进,形成了企业文化优势,这是企业战胜困难,取得战略决策胜利的无形力量。特别是在当它的力量十分雄厚的时候,能够产生较强有力的经营结果,无论是在市场上的竞争,还是为客户提供服务,或是激励职工共同奋斗,企业文化均可以成为企业的指导思想。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二、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
(一)优秀企业文化的标准
任何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满足4个标准:基于个性、基于战略、基于最根本的商业准则、基于人性。
首先,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是基于个性的,个性是企业文化的生命。这里所说的个性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企业家精神个性,即企业领导者的追求、思想和理念;另一个是企业组织个性,即企业独特的经营理念、制度和行为方式等,这两种个性就构成了企业文化的整体个性。如果一个企业的文化不能充分体现这两种个性,那么,这种文化就很难说是优秀的。 其次,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是基于企业战略的。更准确一点说,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充分体现对战略的全面支持功能。一个企业的文化只有充分体现对其战略的全面支持功能,才能确保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的提升功能 再次,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是基于商业准则的。基本商业准则,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基本游戏规则,例如诚信、公平竞争、双赢或多赢、职业化等。企业一旦违背这些游戏规则,就会受到市场的抛弃。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讲诚信的企业或没有职业化精神的企业,怎么能获得顾客的忠诚和信
信任,社会公众的认同和尊敬,而这样的企业又怎能成功和持续发展?
最后,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是基于人性的。换言之,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尊重人性。一个企业的文化只有基于人性本原,才能获得终极性的认同和尊重,进而才会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如果背离了人性,那么,这种文化就是一种扭曲的文化,一种缺乏包容性的文化,一种不可能被员工、被社会公众所认同的文化。
(二)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
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将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观念提炼出来,并且把这种精神观念具体地体现和落实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制度、行为、物质和企业形象建设等各个层面之中。
1、提炼“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企业特有的理念,体现企业的个性。例如铅冶炼厂的熔炼老大哥精神,这是几十年来传承下来的它不仅是一种工作精神,更是一种生活精神,这一精神充分体现了澜沧公司创办以来的创业理念和生活信念。
2、创新“制度文化”。
每个企业都有一套规章制度,它也是一种文化。例如我司去年执行的干部述职考评办法,不仅能对干部进行客观正确的评价,同时也对干部工作起到了监督促进作用。现在,形势发展较快,一些新的人本管理模式和学习型组织,都需要新的规章制度,这就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形式,保证企业有序运作。
3、倡导“行为文化”。
企业精神不能“嘴上说,纸上写,墙上挂”,应当落实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要落实到企业员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行为上去。要树立企业的模范榜样,使员工行为更加优秀。另外,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活动,让企业员工经常感受企业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4、完善“物质文化”。
企业的物质形态也能反映企业特点和企业形象。因此,要营造绿化的环境、整洁的厂容厂貌,现代化的设施和先进的办公条件等,这样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为使企业科学、可持续地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融合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培育形成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和途径主要有:
(一)企业领导者必须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企业文化从某种特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企业家”文化,因为企业是由领导者进行管理的,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企业领导者应该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有深刻的认识,对建设本企业文化有独到的见解,对本企业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思考。要亲自参与文化理念的提炼,通过长远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和影响职工发挥最大的潜力,推动企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管理相互融合。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抛开制度管理。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形成一种规范和理念,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企业文化对
管理的现实指导意义就在于挖掘文化管理的本质,丰富文化管理的内涵,提高文化管理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优势是:可以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加强职工的自我控制;能激励职工工作激情,提高生产效率,形成创业动力;有助于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产生极大的凝聚力;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扩大企业影响。通过文化对管理的先导作用,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共同目标,使企业不断提高品位,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企业文化必须得到企业全员的认同。
要增强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职工形成同一的理念,并且贯彻落实。通过在职培训等形式,增强职工对企业文化系统的认识,让职工人人参与在其中,用文化理念指导个人行为,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长期建设和不断创新。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长期性,在于它伴随着企业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要使文化理念化为职工的自觉行为,必须有长期“作战”的准备。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批批、一代代的企业家和员工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去营造、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春花.《高成长企业的组织与文化创新》[m].中信出版社 2014.
【2】 王 驰.《当代企业文化导论》[m].湖南出版社.2014.
【3】 祝慧烨.《发现企业文化前沿地带30家中国企业文化优秀案例》[m].企业管理出版
社.2014
【4】 庄培章.现代企业文化新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
【5】 王云高.文化通自然[j].中外企业文化,2014(9)
第三篇:试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
论文摘要:企业文化作为经济发展战略中公司长远发展的精神支柱和软实力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重视,提升公司的企业文化,对公司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激励作用,并提高自身在经济市场的竞争力。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其企业文化的构建有着一定的必然因素,企业文化的成熟有利于适应当今经济全球化经济潮流的发展,并提升其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思考,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论文关键词: 企业文化 经济发展 精神 经济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企业的观点看法也有了改观,不再单单从盈利方面来看一个企业,更是从企业文化方面来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有活力,能否长时间存活。公司内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经济市场下,提升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对提升其竞争力,培养其创优创先能力,使其永葆活力,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从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对策三个方面,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思考。
1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1.1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在全球化的市场条件下,企业的竞争表现为其软实力的竞争,如知识、文化等方面的竞争,国有企业面临国内外两个市场方面的竞争,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的构建有着一定的必要性,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提高其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国际化和产业化升级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上国际舞台,如中国石化集团、中国石油集团等国有大企业,已经不是当初简单的国内竞争,而是全球经济下的竞争,在企业跨国经营的大环境下,加强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成为必要。二是企业的长远发展,随着世界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力量高于其他发展成本,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对人文精神的重视,提升企业文化实力,有利于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创新性和主动性,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
1.2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文化如人的灵魂一样,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支撑作用,使企业更加具有灵性和发展潜力。对国有企业进行企业文化构建,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
(1)宏观方面。对国有企业进行企业文化的构建,有利于提升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竞争力,拉近在跨国合作中的文化距离感,有利于合作的顺利进行,促进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2)微观方面。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激励、导向、约束、凝聚作用,对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构建,有利于提高其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企业内部凝聚力,为企业的长远有序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内部环境。
2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在我国社会主义体制下,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文化的建设,过程是比较曲折的,从企业没有自主权下的高度集中的企业文化,改革开放政策下的改革与体制下的企业文化,发展到现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企业文化也随之发展。整体
看来,企业内部更加具有凝聚力,员工之间更加注重合作创新,整体协调性提高,虽说部门间仍有小范围内的竞争,但公司内部的整体合作性却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会只看到局部利益而不顾整体效益。虽说我国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如企业文化在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大多确定了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得到了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大力推行和饯行,形成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体系,为企业的发展塑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企业软实力得到一定的提升。但在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的良好发展态势下,其所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也应该得到企业的重视,并对其进行思考。在我国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对企业文化认知存在不足
“企业文化”一词,是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而逐渐兴起的新名词。我国古时的商业精神被狭隘的认为是企业文化的代言词,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一种精神,是随着企业的发展渐渐形成的,是不需要培养和规划管理的,是一蹴而就的,认为其存在是可有可无的,只要把产品做好就可以了。再有就是过分信赖企业文化,通过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对外国企业有了认识,不考虑自身企业的实际,几乎就是照科全搬,一味相信企业文化能够起死回生,过分夸大了企业文化的作用,对其过分依赖。总的来说,当今国有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比较狭隘,存在着一面倒的倾向,只有在企业面临危机时才会想到这些,对企业文化认知存在不足。
2.2企业文化出现趋同化,缺乏创新精神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文化软实力的源泉之一,应当拥有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而当今的国有企业只是注重了形式而没有真正践行到实际工作中去,照搬先进企业的企业文化的框架,换汤不换药,打上自身企业的标签,以此来提高自身知名度,在实际工作中则是反其道而行,依然我行我素,没有使企业文化真正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内心深处。纵观当今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大多是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如各类的口号、标语等,只是在早会、晚会等各类会议中才能见到,员工对其背后所预示的企业精神则一无所知,没有结合企业实际制定符合自身的企业文化,过重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非其内涵,大多属于“大空假”,没有实际效用,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是无足轻重。
2.3在管理方面,企业文化与管理相分离
在现今管理制度下,企业文化被视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与企业的经济持续发展以及长远有效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但在现今的国有企业的管理中,大多实行的还是建国以来的领导制,没有将企业文化真正融入到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中来。而新时代的企业管理,依托企业文化,发展企业的凝聚力,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动力。企业文化作为现今企业管理的有效依托,与管理相分离,使其失去了应有的效力和作用,没有达到企业文化制定时的目的,企业文化最终成为了摆设,一纸空白。
2.4在执行力方面,“雷声大雨点小”,没有深入理解企业文化
在国有企业文化中,大多都是在制定时高度重视,可在执行的时候却又是可有可无,使企业文化成为纸上谈兵,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如在企业中,大多企业都根据自身的企业文化,选择了合乎自身的口号或标语,以口号或标语代替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在会议上的集体宣读成为理解企业文化的主要甚或是唯一途径。在执行方面,对企业文化的深入人心实行单一化的管理,没有把企业文化的精髓传达到每一个员工的内心深处,没有使他们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加深对企业的归属感。
3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企业文化在当今企业的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企业进行企业文化的构建是必须,针对现今国有企业文化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点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3.1端正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在认识到企业文化于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之外,国有企业应当端正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不能实行一刀切的学习方法,理性认识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价值观以及发展理念方面,是企业内部进行沟通交流的桥梁,促进企业内部的和谐稳定,员工间良好的协作关系,为员工的精神方面提供精神食粮和工作动力的一种激励机制。企业文化的效果是潜移默化的,应加大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培训工作,如成立专门的企业文化部门,用以负责本公司的企业文化运作,这样可以保证企业文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建立一定的培训机制,定期对公司内部员工进行培训指导,使其深入理解企业文化内涵。
3.2制定良好的运行机制,保证企业文化的创新性
社会是运动的,不断发展的,企业文化的制定也应当遵循运动发展的观点。经济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国有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同时要及时的对企业文化进行更新,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做到与时俱进。在企业文化的运行机制,可以动用企业内部的固有资源,建立从上到下的贯彻机制,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合、现代化信息技术等,奉行从企业文化到企业价值观,再由此到员工的行为等的方方面面,确定企业文化的良好运行。如定期对公司内部人员进行考核,以确定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并对提出针对公司文化发展具有针对性建议的员工进行表扬与鼓励,保证企业文化的创新性。
3.3贯彻企业文化的执行力
企业文化的制定与出台应当有一定的制度做后盾,以保证企业文化的深入人心,有执行力才会有效果,企业文化的建立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国有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的任务,应当认真落实企业文化,保证企业文化的深入贯彻,以达到企业文化的目的。在保证执行力方面,可以动用企业内部各方的资源,利用宣传版面、宣传手册、员工交流会等,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向员工解释企业文化的内涵和作用,使企业文化深入到员工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如团结协作、创新实验、终身学习等理念,不断提升员工的素质,提(请收藏好范文 网:WwW.HAOWOrd.cOm)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发挥先进员工或团队的示范带头作用,实行从点到面的覆盖,达到企业文化深入员工的目的,使企业文化的效果得以表现出来。
3.4加强对员工的重视,将其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体系的主体中来
企业文化作为当今企业管理的主要手段,员工作为其体系下的个体,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价值观的体现,只有在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相同或相符时,才能使员工在企业中具有归属感以及自豪感,对企业形象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有利于企业良好信誉及口碑的获得,最终提升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企业文化的建设,归根到底是员工的建设,员工作为决策参与者和行为执行者,树立以员工为本的理念,针对员工需要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文化理念,切实解决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达到其归属感的增强。加强对员工的重视,这是尊重员工的前提,只有重视与尊重,才能够涉及文化的培养与教育工作,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员工才能够心服于企业,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对企业文化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其实,尊重我们的员工,给予员工之所需,也是企业文化的一个方向。
除了把握人和外,还应该注重产品,企业应该对公司产品的质量实行严格把关,保持公司的良好口碑和声誉,使员工具有自豪感,做到企业文化与员工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4总结
企业文化作为当代管理的主要手段,在企业的发展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得到了广大企业家的认可和支持,国有企业进行其企业文化的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提高其企业形象,构建和谐良好的公司内部合作机制,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创新力,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激励、导向、凝聚和约束作用,最终提升国有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
第四篇:试论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
试论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
[摘要]企业文化的力量是长期逐渐显现的,有意识地培育企业文化和没有意识地建设企业文化的区别只有在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才能显示出来。打造百年企业、培育企业文化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可通过自身的文化建设,使内外素质都得到巩固和提高,使其能从长远的目标来设计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从而为生产力的提高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企业长远发展 价值观企业是一个社会经济系统。企业的行为绝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文化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 。企业文化旨在培育员工的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因而企业文化在企业竞争与发展过程中具有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功能,具有引导和规范员工行为的约束功能,具有指明共同努力方向的目标导向功能。以及促进全体员工为了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团结奋斗的凝聚力功能。
然而,实际上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绝不是直接的。有没有意识建设企业文化、同样在商场上纵横驰骋取得重大成功的企业并不鲜见,现实中我国很多企业是在取得很大成功后才开始有意识地培育自己的企业文化的。这说明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绩效不是短期直接有效的,是长期发挥作用的。也就是说,企业文化的力量是长期逐渐显现的,有意识地培育企业文化和没有意识地建设企业文化法律论文发表/fllwfabiao/的区别只有在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才能显示出来。打造百年企业、培育企业文化是至关重要的。总的来看,企业可通过自身的文化建设,使内外素质都得到巩固和提高,使其能从长远的目标来设计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从而为生产力的提高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如果一切从眼前的利益出发,本着能兼则兼,甚至能骗则骗的经营思想,虽然可能会取得一时的经济效益,但这样的企业不可能长久。现在,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企业生生死死的现象,除了客观因素之外,不重视企业本身的文化建设,忽略了企业自身质量的锻造,一但市场发生了变化,竞争者增加或增强,就会被别人远远地抛在后面。这样的教训已非常多了。
树立超越利润最大化的价值观是企业的精神文化基础。“以人为本”、“以顾客为中心”、“努力服务社会”、“平等对待员工”、“倡导团队精神”等是企业的行为准则。在 文化的中,制度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制度作为一种文化,与一般意义的文化不同,制度是有形的,往往以责任制、规章、条例、标准、纪律、指标等形式表现出来,制度文化是在有形的制度中渗透的文化,通过有形的制度载体表现出的无形文化。制度文化能够超越企业家个人的 寿命,从而保证了企业持续经营与长远发展。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有注意以下三个原则,一是要继承:重视对原企业文化中优秀内容的继承和发扬,尤其是要继承和发扬企业文化中被证明正确的核心的价值观,这些观念被认为是保证企业长期稳定经营的基础,应该继承下来并保持下去;二是要吸收其他企业先进的企业文化。在学习吸收其他企业先进的企业文化。在学习移植先进的企业文化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学习,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但是绝不能盲目照搬;三是要创新:注意将历史文化传统与当今 经济背景有机的结合起来,将自身企业的独有特色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的连贯起来,进而汇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推动员工的创造性,引导企业员工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企业文化是企业所依赖的一种文化价值观。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中无不充满着企业文化气息,文化的价值观始终主宰着企业的一切营销活动和它的经济价值观。企业文化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溶入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有了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公司例如追求用户满意为目标实施质量创优工程,以用户的关注焦点和要求确定质量执行标准,提出了“真诚服务,满足用户”、“忽视质量,丢掉市场;不要质量,饭碗打光”、“用户满意是我们永远的追求”的质量理念,即可以在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体现中起到很好的效应。
企业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力量。培养公司员工“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态度决定高度、理念造就差别”思维方式,并全面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之中,全方位拓展企业文化理念,使企业理念展示在环境中,渗透在制度里,体现和融入在全体员工的思想行为上,使企业文化在公司科学管理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不断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强化文明行为的养成,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也使企业员工之间关系行为更为融和和顺畅。
最后,浅谈一下笔者对当前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几个误区,供有意者参考:一是急功近利,注意形式,忽视内涵。企业文化是公司员工共同认可和共有的企业核心理念。它指导公司员工基本的思想行为模式,论文发表并逐渐演变成共同确认的潜规则。世界着名企业的文化理念甚至是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建立起来的,而我们有的企业还没有这种长远发展的基础,只想凭几幅标语、几个口号就认为自己有企业文化了,这实际上只是一种忽视企业文化建设似的浮浅现象,这种现象在国内中、小型企业中较为多见,值得我们注意。
二是将企业文化视为管理条文,在管理中直接应用。如制定一些标准模式的制度,罗列一些迎合时尚的标语,搞一些上墙上报的东西渲染一番,看似轰轰烈烈,实际千篇一律,大致相同,毫无个性特点与创新风格。其实,每一个企业由于产品结构的划分,其发展经历不同,所处的行业不同,地理位置及市场竞争状态不同,人员结构不同等诸多特点,都具有各自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完全可根据自身的人文历史状态以及发展历史背景,创造出自己独有的企业文化模式,反映自身精湛的个性特色。这样才能建立起独立的企业文化体系来。
第五篇:试论企业文化建设与erp之关系
试论企业文化建设与erp之关系
长江
湘潭钢铁集团公司erp办公室
从理论上讲,erp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实质上就是一种企业文化。按照企业文化的理论学说,企业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而erp系统的硬件网络、岗位职责、绩效考核体系,以及erp理念中所涵盖的流程服从,以顾客为导向、创新的思维和开放的意识都具备了企业文化的基本属性且构成一种全新的企业文化。
那么,是否建立起erp系统,全新的企业文化就能自然形成呢?笔者不以为然,笔者认为要保证erp的顺利实施和系统的正常运行且建立起优秀的企业文化,除必备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外,还得从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入手,作进一步的思考。
一、现有的文化与erp文化须有机地融合。
我们知道,由于不同国家和地质的性质不同,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不同,erp所构建的企业文化带有明显的西方色彩,它与国有企业这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企业文化虽有着许多共同的属性,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集权与分权的观念,稳定平衡与戏剧性变化的观念,因循守旧与变革创新的观念等等。更深更具体一点分析,erp所建立起来的管理系统和组织架构明显打破传统的企业边界和等级金字塔结构,不管你是什么等级,相互间不是谁大谁小的问题,而是一种服务与支持的关系。领导不是凌架于员工之上的管僚,系统界限趋于模糊,组织结构趋向网络化,在整体利益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下,强调员工的团队精神和部门之间的协作精神。在我们国有企业中,由于科层制等级森严,企业管理的执行通常是上级下达任务,除最高管理层外,企业中的大多数员工都处于被动完成上级指派任务的地位,考核个人的业绩的好坏带有领导的主观色彩,并在此基础上决定下属的升迁。这样,企业内部的人性关系很容易造成人为的亲疏,个体竞争激烈,但不是凭知识、能力、业绩、而是凭关系。在这种旧制度和旧文化中,不少人为了获得个人的优先地位而不得不牺牲道德人格。集权制的泛滥和一些人的打击、排斥另一部分人的情况经常发生,因此很难形成真
正意义上的团队精神。同时不难发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哲学方面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比如,西方国家的企业比较强调“理性”管理,注重规章制度,管理组织结构、契约等的作用,而东亚国度则更强调“人性”的管理,如强调“人际关系”,“人的主体意识”,主体潜能的发挥等作用。换句话说,在是以理性为本,还是以情感为本,以物为本,还是以人为本的问题上,西方企业的管理文化和东亚企业管理文化形成了明显的差异,面对如此的差异性,(可视为现有文化与erp文化的差异)我们只有在尊重国情的基础上,以市场法则为准绳,弘扬和培育先进的文化,摒除落后的文化,并将两者优秀的文化有机地融合,树立起真正适应市场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构建起先进的管理运营的组织体系,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也只有这样,erp系统方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企业方能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
二、企业文化与erp系统的互动中将形成内驱力。
人是企业的主体,企业的一切存在都是由人来创造的,是企业众多资源中最重要、最富贵的资源,这应是不争的事实。erp项目的实施,erp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系统和持续不断改进都是由人来进行和完成。而且整个过程对人力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诚信和责任感,高素质且富有创新思维成为系统的重要支撑。从已实施erp项目的企业的经验和我们正在实施中的实践告诉我们,实施的风险绝大部分也是来自于人,实施中和运行后遇到的阻力和困难也同样出自于人。其中包括bpr阶段的个人利益的调整和权力的再分配所涉及到的观念转变,系统切换阶段的涉及到的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系统上线运行后流程监控、数据录入中涉及到的诚信和责任心,系统维护和二次开发中涉及到的人力资源的匮乏等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则正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身课题和根本内涵,作为以“人本管理”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支忠于企业,具有市场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的,既掌握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又具有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团队,这种培养和造就的过程涵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人本管理中,即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注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通过企业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善、营造一个吸纳人才和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激发广大职工以高昂的士气,自觉地为企业,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发奋工作,这
也就是所谓的“自律”性。从erp文化的角度看,它倡导的是建立学习型组织,强调的是创新的思维和开放的意识,这正迎合了我们正大力培育和弘扬的“善于学习,不断创新,争创一流”的湘钢精神。近几年生产经营实践中,依靠这种精神,我们战胜了不少困难,克服了不少的阻力,在今后的erp实践中,大力弘扬这种精神,也一定能战胜不少的困难,克服不少的阻力,(湘钢精神与erp理念相吻合)就能降低实施风险,增加成功的因素。
另一方面,从erp系统来看,利用系统本身设计的岗位职责、岗位绩效体系等,包括系统自身的监控功能,达到约束员工的行为和岗位间、流程间的制衡,这就是所谓的“他律”性。通过“自律”和“他律”的相互结合,使管理达到更高层次,进入更高境界。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只要我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erp系统自身建设的互动性(erp建设也是一种管理文化的建设),就能产生较为强劲的文化力,这种文化力无疑就是erp系统建设和运行的内驱力。
三、企业文化的全面建设能形成erp系统运行的外推力。
人们不难发现,知识经济的迅猛之势,将给人类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带来一场革命。但是,知识经济的巨大威力只有在一种新的企业中才能发挥,这就是既有着优秀企业文化,又与社会和谐融为一体的企业。笔者感到,在当今的企业管理层中,还有一些人没有全面理解和把握“知识经济”的内涵,他们只重视知识经济中自然科学知识或技术手段与市场的连接问题,即只考虑建立技术手段以及由此所关联的应用机制,却很少关注以文化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与市场化的连接问题。企业文化对市场的渗透已起到了越来越明显的作用,这方面,国际知名的ibm、松下,国内的海尔、联想等企业就是最好的例证。作为erp这种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孕育和成熟起来的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我们在强调系统设计与配置的同时,也决不能忽视了对企业文化的关注和思考。一方面,erp的转变促成因素中,技术因素并不是最大的问题,即使解决了所有的技术问题,最后也不一定能确保成功。这里主要的还是人的问题,在此不再赘述。另一方面,erp并不能解决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说,epr系统要充分发挥其功能,还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多年来生产经营实践告诉我们,对企业影响最大,无时无刻不在强烈作用企业,影响企业发展是企业的外部环境问题,这种
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意识环境等。我们的erp建设相对来说处在同行业的前列,在省内更是如此。公司外部的意识环境,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的意识都不可能完全达到这一层次,或多或少会存在着一些偏见和不相融合之处。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又不可能不与这些客观存在相联系。因此,如何在这样一种相对不利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这就不单纯是erp系统能解决的问题。人们常说,在市场经济的背后,存在一只看不见的手是经济规律,同时还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也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文化,因此我们要发挥企业文化这只手的功能来解决以上这些问题,还有诸如企业的形象问题、员工形象问题,质量意识、服务意识、产品的品牌与客户及供应商的关系问题(未形成供应链体系前),等等诸如此类问题,都是目前erp系统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只有通过企业文化的全面建设来解决,这样来减少erp运行的外在阻力,为erp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必要的支持,从而最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