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学术论文格式范本(通用多篇)范文

(作者:毓嫣沅时间:2023-07-06 08:41:21)

【引言】简述学术论文格式范本(通用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简述学术论文格式范本(通用多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篇一

摘要:近些年,我国连锁超市得到了很快发展,但是不可否认,我国零售业连锁超市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与国外零售业连锁超市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为此,需要对国外内外零售业连锁超市发展进行比较,并从中发现我国零售业连锁超市存在的问题及与国外的差距,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建议。本文首先对连锁超市基本理论进行了概述,这是本文进行比较的理论基础。接着文章分析中外零售业连锁超市发展与现状,在此基础上,文章对中外零售业连锁超市的有关情况进行了比较。最后,文章分析了中国零售业连锁超市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连锁超市发展经验,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零售业连锁超市发展的措施。

综述性论文范文:《试谈财务监控研究综述》 篇二

摘要: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由于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分离使得决策者和执行者权力和利益的分离,要达到协调制衡机制的有效运行,必须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机制问题。财务监控是提升内控制度执行力的重要手段,它与公司的财务目标高度统一,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之一,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变量。因此,对国内外财务监控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对公司加强公司治理力度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财务监控,综述

一、国外财务监控文献回顾与评述

西方国家对财务监控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企业活动的财务监控阶段,其财务监控主要围绕增加产量的生产活动进行。第二个阶段是多角度财务监控阶段。19世界末20世纪初国外的股份公司开始迅速发展,由于股权分散,出现经理控制董事架空股东的情况,为了保护股东利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委托代理理论应运而生。第三个阶段是以内部综合控制等为重要内容的财务监控阶段。这个阶段外部监管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外部监管并不能取代内部控制,所以通过外部进行监管的同时,仍强调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不同的阶段国外学者对财务监控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以Alchian和Demsetz(1972)、Jensen和Meckling(1976)为代表的企业产权理论,研究委托-代理的问题。Berle和Means(1979)指出,由于公司股权比较分散,股东未能对经理实施重要控制,这种状况使得经理趁机贪污、作弊等损害股东的利益。还有人总结的有关这方面是市场主导型的英美模式与组织控制型的日、德模式是西方公司财务监控的两种典型模式。他们有各自的优缺点,在不同的时期受到了不同的国家的推崇。以斯蒂格利茨为主要的代表财务论文,他拓展了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theory)。该理论认为广义上的公司“所有者”除了所有者和管理者外,还应考虑利益相关集团,包括工人、银行和地方政府,它涉及到了企业外部环境,包括法律体系,金融系统和竞争性市场等,也包括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情况。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对财务监控的研究都是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入手,对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的研究较多。

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出现了大量的财务舞弊现象,一些大公司相继出现经营失败,这些现象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的空前关注。为了研究经营失败及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原因,“反对虚假财报告委员会”(COSO)对财务舞弊事件进行了全而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大部分财务舞弊事件都是由内部财务监控失控造成的,COSO随即开始研究企业内部财务控制问题。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布了指导企业内部控制实践的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著名的COSO报告。它使许多美国公司的各层管理者能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有效履行其内部控制的职责,并为会计师行业对内部控制的评估提供了一个基础。该标准能力促公司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这为有效的公司治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1年12月,卡得怕瑞报告在英国产生,它被称作世界第一部公司治理原则文献。报告的题目是《公司治理的财务方面》(The Finance Aspects ofCorporate Dovernance),该报告着重突出了公司治理中财务的重要性,强调了董事会的控制与报告职能以及审计人员的角色。之后,同样强调董事会作用的Charkham(1995)提出,董事会应该建立专门的委员会,主要有审计委员会、报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这三大委员会对于保持董事会监控的独立性协和使董事会具有良好的监控信息有一定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末,外国学者已经开始关注财务监控对公司治理的作用财务论文,并将董事会的积极作用放在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位置。

之后,KathleenA. farrell与David A.Whidbee(2002)进一步的研究了来自财务媒介的监控与CEO接管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财务媒介监控的作用。Hartzell和Starks(2003)认为机构投资者在经理补偿方面可起到监控作用。他们对1992年至1997年间的1914家研究公司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机构股权集中与公司经理补偿对绩效报酬的敏感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这一阶段西方学者对财务监控的研究已经开始深入,从单纯的关注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监控的关系扩大到财务媒介、机构投资者等对财务监控的作用上。

西方理论界对财务监控的研究对财务控制理论发展起到了启示性的作用。但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显示,上述研究涉及较多的是与财务监控相关的基本理论研究、监控与公司治理机制关系的研究、监控机制模式研究等方面,其触角主要集中在财务经济学,而对纯粹财务管理学范畴重视不够,对财务监控的研究集中在金融控制和内部控制审计领域,对财务监控的内涵及外延未进行深人研究,也未建立完整的企业内部财务监控理论体系有待后人进一步深入探讨。

二、国内财务监控文献回顾与评述

(一)国内财务监控文献回顾

我国财务理论界对财务监控领域的部分问题已经有所研究,诸如财务监控的基本理论、财务监控的模式、财务监控配置权等方面但研究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目前看来这些取得的成果还很有限。应当说,这一研究现状基本上客观的反映了目前财务监控理论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的现实状况,财务监控权的配置、财务监控效率、财务监控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对财务监控理论体系的研究也还处于初步形成和探索阶段。另外,我国财务监控理论的发展受到自身企业的性质、管理制度及实务特点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在积极引进西方研究成果的同时,应该从多角度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1、财务监控基本理论研究

吴聪玉(2005)指出,财务监控是企业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等目的,在企业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措施,是确保企业自身能够持续经营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业务监控。企业财务监控是涉及事前预测规划、事中监督控制、事后归纳总结的全过程监控,具有基础性、专业性和经常性的特点。监控主体是企业自身。林忠高等(2005)为财务监控做出定义,指出财务监控是委托人通过预算控制、责任控制、财务风险控制等以一系列手段,并以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作为保障财务论文,在使代理人遵守财务法规、财务制度的前提下,挖掘潜力,融合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目标,努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活动。齐飞(2005)对财务监控做出了如下定义,财务监控是在产权基础之上,为确保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而实施的统一的财务政策与监管活动。孙宝霞(2008)在研究企业集团财务监控时,借鉴财务控制的概念将企业集团财务监控定义为,在出资人所有权及企业法人财产权基础上产生的,围绕集团发展的总体目标建立监控组织体系,并利用各种财务手段对下属子公司的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引导、控制和监督,其目的是使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符合集团发展的总体目标,维护集团的整体利益。上述定义不管是从什么角度做出的,我们都不难看出财务监控首先强调的是一种权力控制,所有者对经营者实施监控是基于出资者所有权,而经营者实施财务监控则是出于企业法人财产权。其次,财务监控强调监督,控制是核心,但控制是在有效的监督之下进行的。

汤谷良教授(2006)从财务管理而非公司理财的角度出发,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的要求,详细分析了对财务监控的主体、目标、客体和方式的定义。他强调研究财务监控必须致力于具体实施方式、系统架构和它们之间的融合,并提出了财务监控权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阎达五、宋建波(2000)认为,企业中客观存在两个主体,即企业所有者和受托经营者,双元控制主体构架下现代企业的财务监控必须以“协调”作为目标,设计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控制思路和方法,并建立多层次的监控体系。张双才(2001)将财务监控中的主体视野拓宽,不仅仅局限在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将委托代理冲突涉及到不同证券持有者之间。可以看处财务论文,财务监控理论研究的薄弱性。受网络环境影响,财务监控理论才逐渐兴起,财务监控主体、客体、目标、对象的研究很不成熟,缺少一个理论框架,因而财务监控的理论缺乏系统性。

2、财务监控模式研究

王砚淑(2004)在研究财务监控机制时提出,财务监控机制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上讲, 公司治理中的财务监控机制可以划分为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和外部财务监控机制两部分。公司内部的财务监控主要由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等监控主体来实施。与外部监控相比, 内部监控不仅成本最低, 而且可以弥补外部监控主体事后被动监控的缺陷, 能在事中、事前主动监控, 从全方位维护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 如果内部财务监控失效, 公司不良行为就会给各利益相关方造成巨大的损失。

韩鹏(2007)强调内外部财务监控的有机结合。他指出,内部财务监控主体基于委托代理关系、授权关系和责权利关系等按层级配置财务监控权,外部财务监控主体以强制性监控市场与竞争性财务监控市场为核心配置财务监控权。为了避免重复监控,实现监控资源优化,在强化内部财务监控基础上,整合外部财务监控资源,建立以国家审计为龙头、社会审计与银监会为核心、债权人财务监控为辅助的外部监控体系。

周立宁(2006)主张建立监事会主导的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她指出,公司内部多重财务监控主体进行统合很有必要,统合监控主体资源的目的,主要是现有的和潜在的资源相互配合和协调,使之达到整体优化。对公司内部现有财务监控机制不同主体之间进行统合与突破,建立一套以监事会为主导的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做到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等其他监控主体之间相互沟通,交换意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这是完善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的根本之道。

__国、张春雨(2009)利用实证分析对董事会对商业银行财务质量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董事长与CEO两职合一的银行可能发生银行财务风险的概率较小;董事会独立性对银行财务质量变化有一定影响,但其检验的结果并不特别显著;银行的总资产规模、资产质量和财务杠杆对银行未来一段时期的财务变化趋势有显著影响。

程新生(2002)通过研究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指出公司治理监控模式分为单层监控模式和双重监控模式。在单层监控模式中,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由董事会对经营者进行监控。双重监控模式是由董事会对经营者进行监控以及监事会对执行董事、经营者进行监控。

上述对财务监控模式的研究,明确了内部财务监控和外部财务监控的基本模式。但是对于内部财务监控中董事会、监事会、高层经理间财务监控权的配置学术界的观点尚未统一。从宏观层次讲,财务监控模式受我国经济环境、立法现状财务论文,政治背景的影响;从微观层次讲,财务监控模式又受到企业性质、公司治理结构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财务监控模式没有也不可能是唯一的、一成不变的。另外,由于财务监控是多主体协同作用下实施的,建立模型、数据以及资料的取得难度很大,因此,缺乏模型研究也是我国目前财务监控模式研究的困难之一。

3、企业集团财务监控研究

有关企业集团财务监控的文章数量较多,这些文章分别从公司治理、财务控制模式选择、财务控制系统设计、预算管理、人员管理、资金控制、业绩评价与激励、内部审计等方面对集团财务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中不乏具有独创性且影响较大的代表性观点。

于增彪等(2001)采用现场研究的方法,概括出了企业集团管理的资金预算管理整合模式和全面预算整合模式,并从技术、组织、行为和环境四个维度描述了集团公司预算管理系统的特征,从历史与现状、理论与实务等方面阐述了我国集团公司推行预算管理的重大意义。朱元午等(2004)主张,依据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尤其是耗散结构理论和博奔论的基本原理,在对传统全面预算管理赋予新摘要的资料和启示。

可见,目前理论界有关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管理模式己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而对于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活动,特别是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监控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但是企业集团的财务监控是现代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中国企业集团在发展中所暴露出来的规模优势未完全显现相应的内部管理机制与制度未真正建立起来有关集团发展与经营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尚不完善等严重制约着集团进一步发展的重大管理问题,或多或少地暴露在财务控制上,企业集团财务监控仍有很多问题等待专家学者的探讨和研究。

4、财务监控信息系统研究

傅元略(2003)的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方面进展很快,但对国外先进的公司治理实务和财务监控技术的引进相对滞后,提出加深对财务监控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积极将网络技术与先进的财务监控思想结合起来,创建适合我国企业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财务监控机制,并对适时财务监控机制的涵义、调控导向类型、类别和两层级监控结构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梅雨(2007)在网络全球化和知识经济高度竞争下,要不断提高中国的公司治理的效率和效果,更需要结合公司信息系统的变革和适时财务监控机制的重构财务论文,将适时财务监控与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并融合到公司治理的不同层级的监控中去。现代企业应该基于企业信息化系统,打通财务运营系统(包括日常资金结算与监控系统、流动资金计划与管理系统、投资和预算决策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等)与企业的其他业务运营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物流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等等)的隔阂,形成集成化的网络系统,从而在整个企业中实现基础数据的共享。

张杰(2009)指出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使财务监控的目标和对象发生了变化,对财务监控和人员产生了诸多影响,有必要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适时财务监控机制和建立基于价值流的财务监控系统。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信息流的价值管理比交易的现金流管理更为重要。企业的财务监控不再单纯关注本企业的财务活动,而要全面关注价值链中的各个企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只有它们之间相互密切配合,才能达到有效的价值链管理,实现财务监控的目标。

企业信息化的核心是管理上全面推广计算机网络化,包括充分开发信息资源,其目标是提高管理的效果。可以看出,当前对财务监控信息化的研究主要目的集中在解决如下的问题上。企业信息化下财务监控的定义、目标、对象的变化;企业信息化对财务监控的影响,如何建立新的财务监控机制;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下,财务监控怎样充分地利用企业的信息资源和建立创新的财务评价体系;财务监控机制重构应怎样与业务流程再造和企业信息系统设计的融合。对上述问题的研究虽然有所成就,但仍需进一步深入。

(二)国内财务监控文献评述

财务监控是财务管理的职能之一,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国内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虽然起步较晚,对财务监控理论与实务的研究也正处于探索阶段。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对财务监控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引进西方的内部控制和管理控制的研究成果;二是利用传统的控制(含预算控制)模式进行研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监控中财务控制在企业财务尤其是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地位。现有论著大多将财务控制视为财务管理的一个普通环节,并将其与财务预测、财务规划、财务决策等一并论述。财务控制的核心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其次,对财务监控的研究尚未形成一个结构严谨、内在联系紧密的体系。国内有关财务监控研究的专著和文章,绝大多数都是论述财务监控的某一方面,尤其是某一财务监控手段或方式,而没有从系统的高度进行研究,更没有很好地与财务实践相结合财务论文,转化为现实的管理生产力。

再次,缺乏对特殊主体的研究。比如,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其公司治理问题在2007 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又受到重点关注。商业银行的本质是金融企业,其公司治理能参考一般的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践。但同时,由于商业银行自身有区别于工商企业的许多特殊性,使得其公司治理有很多特殊性。虽然目前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已经有所成就,但是专门针对公司治理中财务监控问题的研究尚少,正处于起步阶段。

最后,部分研究内容仍需深入和完善。比如,如何理顺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的关系,使四者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如何建立模型对财务监控进行量化分析;如何加强对于公司财务人员、资金的管理;如何适应经理人员与普通员工的不同需求以制定激励措施,激发其积极性等。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于财务监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我国,针对商业银行的研究成果还不多。面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逐步深化、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今天,对商业银行财务监控的研究是极为迫切和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汪艳。对我国公司监督机制的思考[J ] 。现代管理科学,2 003 , (8) 1

[2]冯均科。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究[M]。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1

[3]欧阳芬。论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制度比较[J ] 。现代管理科学, 2003 , (8) 1

论文格式 篇三

小论文格式要求

一、学生要严格按照论文题目、作者及学号、单位、指导教师、摘要、关键词、正文、主要参考文献。

二、字体、字号规定如下:题目(黑体小2号居中);作者、单位(宋体4号);指导教师及其姓名(楷体4号间隔3空);摘要、关键词(黑体5号);摘要内容、关键词内容(楷体5号);参考文献(黑体5号)、参考文献内容(宋体5号);正文内容(宋体小4号),一级标题(黑体小4号),二级标题(小标宋小4号)。

三、论文的标题层次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如:一级标题1,2级标题1.1,三级标题1.1.1。编号左起顶格书写。

四、中文摘要150字左右,关键词3-7个。

五、参考文献只列文中引用的公开发表的文献(未公开出版的用脚注说明),按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出。其排列格式如下:

专著:作者名(包括前三位)、书名、出版社、出版年。

论文集:作者名(包括前三位)、文题、编著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 刊物:作者名(包括前三位)、文名、刊物名称、期(卷)。

如:

[1] 盛宝怀。 Ba空间中Kantorovich算子的饱和性。 数学杂志,1992,12(2):146-154.

[2] Wu Garidi. The Jackson theorem in Ba spaces. Approx. theory & Appl.,1996,12(2):60-69.

[3] 孟伯秦。 内插空间理论及其应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1, 183-192.

六、用蒙文撰写的论文的题目、单位、作者、指导教师、摘要、关键词必须用蒙文汉两种语言表达。

七、毕业设计(创作)要求录入作品名称(题目)、单位、姓名、指导教师、毕业设计报告书。

小论文格式模板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人才地域分布差异分析

xxx 学号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20xx级汉班

指导教师 xxx

摘 要 科技人才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先决条件和制约因素,本文根据内蒙古自治区xxxx年科技人才调查统计的数据,对内蒙古地区人才分布现状、差异及形成差异的原因和今后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人才、地域差异、人才优势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的北疆,地文人稀,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复杂多样,在这片土地上设有十二个盟市级行政单位,其中含有四个市八个盟,首府是呼和浩特[1].

1内蒙古科技人才地域分布差异

1.1 内蒙古各盟(市)科技人才地域分布差异

1.1.1 人才数量差异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丰富,但缺乏与之相适应的人才资源。 因此人才资源急需解决[2]。 解决的办法就是引进人才的同时,切实加强本地区的人才开发培养工作。

1.1.2 人才地域结构差异

(正文部分略)

2内蒙古科技人才发展战略

一方面要适当增加物质力量对科技事业的支持,加强教育投资,发送办学条件,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减少教育人才外流;另一方面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XXX老师多次精心指导,在此表示感谢。(本行可以不写)

参考文献:

[1] 盛宝怀。 Ba空间中Kantorovich算子的饱和性。 数学杂志, 1992, 12(2): 146-154.

[2] Wu Garidi. The Jackson theorem in Ba spaces. Approx. theory & Appl.,1996,12(2):60-69.

[3] 孟伯秦。 内插空间理论及其应用.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1, 183-192.

大学论文格式模板范文:民生科技与第六次科技革命 篇四

〔摘要〕近代以来,世界上大致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这五次科技革命具有一些规律性机理:发生领域从单个学科走向学科群,科学技术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动力来源于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其影响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并使世界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不断发生转移;其趋势越来越走向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一体化。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是重要动力,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及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与产业的一体化将成为重要趋势。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大力发展民生科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加强民生科技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需求的耦合,提高民生科技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等。

〔关键词〕 民生科技,第六次科技革命,机理,走向,重要维度,现实路径

关于科技革命,学界有三次说、四次说、五次说,比较能够达到共识的是五次说。 “第一次是近代物理学诞生,第二次是蒸汽机和机械革命,第三次是电力和运输革命,第四次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革命,第五次是电子和信息革命。” 〔1 〕 2011年以来,《科学时报》《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中国科学基金》《决策》等报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论文、调查报告和人物专访。根据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机理以及专家学者对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猜测,我认为民生科技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民生科技指涉及民生改善的科学技术,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换和科技服务。” 〔2 〕 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民生科技。

一、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机理及其走向

前五次科技革命的发生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把握科技革命发生的规律有助于预测第六次科技革命。

(一)科技革命发生的领域从单个学科走向学科群,科学技术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6~17世纪,是以日心说、牛顿力学等为代表的近代物理学革命,促进近代化学、生物学、地学等科学的发展,科学逐步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后期,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蒸汽机和机械革命,促进了当时英国冶金业、纺织业等产业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9世纪中后期,是以发电机、内燃机、电讯技术等为代表的电力技术革命,促进了汽车、无线电、航空等行业的发展;第四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是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促进了天文学、地学等学科的发展。前四次科技革命表征为主体科学技术在发生革命的过程中渗透或带动了与其相关科学或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从综合走向分化。

第五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后期,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包括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在内的学科群革命。第五次科技革命不同于前四次科技革命,它是以某主体学科为先导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学科群革命。从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轨迹看,科技革命不仅体现了从某学科革命走向学科群革命,而且体现了科学技术从综合走向分化,再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

(二)科技革命发生的动力来源于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科学革命主要来源于科学内部发展需要,技术革命更多来源于社会外部需求。“发达国家的科技需求与科技革命的关系更紧密。” 〔1 〕蒸汽机和机械革命来源于英国解决棉纺织品质量低劣、竞争力低问题,因急需采用新技术提高竞争力的需求而产生;电力革命起源于欧洲,发生于美国,“原因在于当时美国人少地多,劳力不足,需要发展节约劳力的机械技术。” 〔3 〕第五次科技革命来源于解放脑力劳动和解决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的能源、生态、环境等危机的需求。美国在20世纪中后期具有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成为第五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地。因此,科技革命是否发生需要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的推动。

(三)科技革命发生的影响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并使世界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不断发生转移。一般来讲,科学革命引起人类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变革,技术革命引起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两次科学革命产生了机械唯物观和辩证唯物观;三次技术革命实现了生产方式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生活方式电气化和信息化,使人类逐步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与此同时,科技革命促进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的转移路线基本是一致的,即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日本。

(四)科技革命发生的趋势越来越走向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一体化。一方面,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发生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不断走向一体化。第一次科学革命发生于16~17世纪,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后期,相隔近200年;第二次科学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后期,相隔仅几十年。另一方面,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越来越走向一体化。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于1763~1870年,第一次技术与第一次产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第三次产业革命发生于1946~1970年,第三次技术革命与第三次产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所以,从发展趋势看,总体上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走向一体化。

二、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

第六次科技革命什么时候发生?一些专家认为可能发生于2020~2050年。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约2020~2050年)有可能以生命科学为基础,融合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提供解决和满足人类精神生活和生活质量需要的最新科技。” 〔4 〕他提出三个方面原因,每次科技革命发生周期约70年,第五次科技革命从20世纪中后期到21世纪20~50年代近70年,此后将会发生新的科技革命;分子生物学从1953年诞生到2020年近70年的积累,有从量变到质变的潜能;还有2020年有可能是经济增长周期的一个拐点。中科院通过对300多名专家研究形成“面向2050年中科院发布科技发展路线图”指出10~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新的科技革命。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及综合考虑专家学者的观点,我认为民生科技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具有相应的动力机制,并对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讨论具有一定的“科学猜想”性质。 (一)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可能领域。从目前世界科技发展视角看,“许多科学家认为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许多国家对生命科学的投入比较大。” 〔1 〕生物学发展对人口健康等民生科技发展具有变革力。从我国科技发展情况看,2011年5月,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曾收回108位院士关于迎接世界第六次科技革命看法与对策建议。从统计资料看,“信息和仿生工程的支持率最高,达到72%;部分院士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体部分应包括: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防灾减灾科学等;有院士认为,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绿色能源问题。” 〔5 〕从面向2050年中科院发布科技发展路线图来看,围绕民生的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等有望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维度。所以,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以与民生直接相关的生物学为先导,包括健康科技、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防灾减灾科技等民生科技在内的学科群革命。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可能领域。

(二)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动力。从科学内部发展需要看,学术界多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可能主要发生在生命科学领域或者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领域。” 〔5 〕

从社会需求看,21世纪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把解决民生问题、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作为国家科技规划的重要选择。美国把“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健康”作为重要维度之一;欧盟把“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资源的管理”作为四个主题计划之一;日本把建设“人民安居乐业且生活质量高的国家”作为科技发展三个目标之一;我国《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把科技惠及民生作为本质要求,大力发展惠及民生的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绿色城镇关键技术等。《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与民众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能源科技、环境科技、人口与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等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信息科技、生命科学、能源科技、纳米技术和新材料科技,以及与公共卫生、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领域多成为各国重点发展的领域。而这些重点领域往往是多学科交叉的、有广泛影响的领域。” 〔6 〕

所以,从科技发展内部发展需要和外部需求看,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为己任的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环保科技等民生科技将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领域。

(三)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领域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及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从观念变革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观。18~20世纪科技发展的重点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21世纪的科技重点将是人类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和适应太空环境,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可持续性和适应宇航时代的需要” 〔1 〕,体现为以人为本,人类与环境、人类与社会、人类自身的和谐发展。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使人类生产方式走向人性化,生活方式走向休闲化和创新化,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引起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转移到何处?从目前国际发展趋向看,谁抓住机遇,抢占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有利位置和制高点,谁就有可能成为新的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1700~1950年期间中国从世界强国降为半殖民地国家,从发达国家降为欠发达国家。” 〔4 〕 1950年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不断提升,1978年中国GDP总值世界排名第15位,1980年第7位,2011年跃升为第2位。第六次科技革命使中国再次面临选择,我们是从第六次科技革命中抓住机遇获得巨大发展,还是付出高额代价,关键看我们的行动。我们只有主动解决民生问题,积极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才有可能创造新的辉煌。

(四)民生科技与产业的一体化将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趋势。从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机理看,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是交替发生的,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的。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实现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叉融合,并走各一体化。原因在于:其一,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产业化时间越来越短。电动机从发明到应用共用了65年,电话用了56年,真空管用了5年。科学与技术、产业的融合趋势,预示着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将走向一体化。其二,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围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而展开,它从一开始就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一旦有科学或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必然会很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总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一场围绕解决人类自身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而引发的,以生物学为先导,包括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人口健康科技等民生科技在内的学科群革命,并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等变革。

三、发展民生科技,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现实路径

从科技革命发展历程看,中国错过了前四次科技革命的机会,第五次科技革命收获不是特别多。所以,对第六次科技革命倍受学界关注。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创新民生科技发展路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科技观是引领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指示灯。蒸汽机革命和电力革命大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此期间产生了以人类中心主义为特征的科技乐观主义,科技发展以满足人类需求为价值取向,不惜以生态和环境破坏为代价。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资源危机、人口过剩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科技悲观主义越来越盛行,给世人以警示,唤醒了人们的忧患意识。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运动不断掀起。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进入21世纪,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成为科学技术发展应遵循的理念。首先,体现以人为本,即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以发展成果由民众共享理念来发展科学技术;其次,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从世界范围看,目前生态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大力发展生态环境科技和新能源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仍是未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进入21世纪,公共安全事件呈上升趋势,大力发展公共安全科技,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也是未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民众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实现人自身和谐发展也成为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念。总之,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 (二)加强民生科技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发展需求的耦合。从科技发展的内部需要看,近年来生物学得到了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中,生物技术被列入国家科技发展的五个战略重点之一。 在国家 “十一五”、“十二五” 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中也将生物学列入了重点支持领域。“2002—2012年(截止11月1日)10年间,我国发表的国际论文中有14个学科的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10位。其中,药学与毒物学居世界第6位,生物与生物化学居世界第8位,微生物学居世界第10位。此外,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居世界第12位,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居世界第13位,临床医学仍保持世界第14位,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居世界第16位。” 〔7 〕这些学科多是与解决民众健康等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生物学与医学领域。

从民众需求看,解决健康、安全、环保等民生问题成为民生科技发展的重要外部需求。“”以来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的民生科技越来越得到政府的重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对“十二五”期间我国重点发展的民生科技从资金、人才、管理、科普等方面进行规划,体现了民生科技对解决民生问题的支撑功能。从目前看,科技发展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需求是一致的,都集中于解决民众健康、安全、环保等民生问题相关的生物学、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等,二者的耦合有助于加快民生科技的转化与应用。

(三)提高民生科技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使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走向一体化。我们应创造条件加快民生科技与其相关产业的融合。一方面,在机制上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充分建立起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科研院所、大学与民众参与五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性,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功能;另一方面,在产业上加快环保、健康、医药卫生、安全等民生科技产业的布局,为民生科技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人才、制度等保障。目前我国民生科技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资金、人才和制度等支撑都比较缺乏,民生科技学科建设比较滞后,这些严重影响了民生科技产业化水平;再者,提高民生科技对传统农业、工业等改造力度,实现传统产业健康化、安全化、生态化发展。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存在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安全系数低等问题,要实现传统产业健康、安全和环保发展,必须加快民生科技对传统产业的变革,实现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四)加快民生科技对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步伐。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它将使人类从观念上越来越重视健康、安全、环保,人类观念的变革反过来会成为民生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民生科技的发展也会使人类生产方式更加注重健康、环保、安全,人类生活方式越来越走向人性化和休闲化。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往往反映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随着民生科技发展的不断深入,人类的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越来越来越人性化,不断走向健康、安全和环保,引领人类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总之,“科学革命是不同时代的发展的产物。” 〔8 〕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维度,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加快解决健康、安全和环保等民生问题,大力发展健康、环保和安全等环保产业,实现人类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何传启。第6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方向〔J〕。中国科学基金,2011(5)。

〔2〕科技部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意见》〔EB/OL〕。中国聚合物网,2011—07—21。

〔3〕张瑞民。世界科技革命的历史简介及启示〔J〕。社科纵横,2004(5)。

〔4〕金振蓉。我国面临第六次科技革命战略机遇〔N〕。光明日报,2011—08—06。

〔5〕叶 青,何传启。迎接世界第六次科技革命〔J〕。决策,2011(8)。

〔6〕李正风,邱惠丽。若干典型国家科技规划共性特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3)。

〔7〕我国生物医药领域国际论文“表现不俗”〔N〕。中国医药报,2012—12—19。

〔8〕苏玉娟,魏屹东。库恩与科恩科学革命观的比较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2009(3)。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简述学术论文格式范本(通用多篇)范文。

word该篇简述学术论文格式范本(通用多篇)范文,全文共有15835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简述学术论文格式范本(通用多篇).doc》
简述学术论文格式范本(通用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