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农委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专项工作情况汇报(精选多篇)范文
第一篇: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专项工作情况汇报
接通知要求,现将我委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专项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包河区作为合肥市农村面积和农业人口第一大区,约有100多平方公里的农村区域和近10万农民。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合肥滨湖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为统揽,以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城市化转型为方向,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逐年加大农科教培训力度,全力推进农民“阳光工程”培训,为农民创业者努力搭建创业、就业平台,提供创业培训和跟踪服务。今年以来,累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2期,培训农民达50000多人次,逐步形成了以培训提升素质、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格局。
二、主要做法
1、明确创建思路,广泛宣传创业政策
按照包政办(2014)63号文件精神,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环境着手,结合实际,在“开展回流农民工的创业培训,短期、中期农业实用技术和二、三产业技能培训,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上下功夫,在“优化创业环境、提供创业培训,搭建创业平台”上下功夫,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土地流转,不断减轻农民负担,激发农民工创业激情,鼓励鼓励更多的城乡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
2、开展创业培训,全面提升创业能力
今年以来,共开展科普技术赶集5次,举办农民工就业培训班3期,各类技术培训班60多期,田间课堂1000多场,培训农民达10000多人次。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3887人,超额完成全年3300人目标任务,培训合格率100%,就业率超过80%。
3、优化创业环境,逐步减轻农民负担
自去年开始,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我区农业生产性水电费中的排涝水电费(农民负担监督卡内项目)不再向农民收取,而由区财政全额承担。今年,区大圩镇、义城镇、烟墩镇也相继实行了此项规定,实现了我区农民“零负担”。同时全区全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面推行财政涉农资金补贴“一卡式”发放工作,向所有享受各类财政补贴的农民发放了财政补贴资金专用存折,及时将补贴发放到位,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全年共发放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直补、大户补贴、油菜补贴、购机补贴等各类补贴422.73万元,累计处理、调处、复查了土地纠纷27起141人次,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优化了创业环境。
4、搭建创业平台,全力推进农村改革
(1)深入开展土地流转。一是大力宣传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政策。编印了《包河区农经工作资料汇编》xx余份,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专门会议、送政策下乡等多种形式,将政策精神原原本本地向镇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民传达;二是积极引导规范管理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行为。在5月份召开了由区政府分管领导、各镇街、村居负责人参加的全区土地流转专题会议,对土地流转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动员部署。要求各街镇、村居积极引导农户在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更多内容请访问首页www.HAowORD.coM)偿的原则下流转土地,规范签定流转合同,并报发包方备案;三是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流转权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无擅自盘剥、截留、扣缴农民土地流转收益的行为;四是新建了区镇两级土地流转信息平台。投资10万元,建立健全了区、镇两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平台,并与市农委相应网站联网,发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五是建立了包河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在大圩镇、烟墩镇依托为民服务中心建立了土地流转平台服务窗口,并配置了大屏幕电子显示屏、电脑、打印机等必要的办公设施。自7月份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建立以来,区镇两级已累计接待服务来自省内外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等规模投资经营主体120余人次,接受群众咨询和为农民提供流转信息、流转合同等服务xx多人次。全区土地流转总面积已达5.3万亩,占全区总耕地量的58.89%。
(2)积极成立农业合作社。全区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2个(其中专业合作社23个,省级示范合作社3个,市级示范合作社5个)。具体工作中,一是强化指导。年初,我区召开了一次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为各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也推进了企业之间的交流;每月对农业龙头企业项目建设情况作一次统计,随时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向企业传达政府扶持政策、市场信息等情况。二是强化服务。两次组织人员深入企业、专业合作社调研,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力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资格,指导帮助了5家企业申报市区固定资产投资奖补、22家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申报了市级示范合作经济组织专项奖补资金;三次组织了20家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参加上海农展会、首届中国(安徽)农产品交易会、农产品进超市对接会。三是强化培训。组织开展了两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训班。组织了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外出考察学习。组织农业技术人员经常性地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开展技术培训。(3)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为进一步提升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近年来,我区以引导农民流转土地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积极为外来投资者提供环境保障和奖励政策。烟墩镇今年成功引进首家农业开发公司——安徽园欣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驻安徽滨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成立了5个村的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首批流转土地达2938.51亩。义城镇塘西村也引进合肥银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包了400多亩流转土地开发大棚蔬菜和设施农业。大圩镇也将全镇14个村中的10个村,分片规划,引导发展,广招农业项目。目前已有1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和外地能人成功进驻,如:华泰集团在磨滩村承包500多亩土地发展苗木花卉,合肥战友农业开发公司在磨滩村承包200多亩土地发展双孢菇,合肥佳佳龙虾养殖有限公司在沈福村承包xx多亩土地从事龙虾生产,安徽徽王食品有限公司在慈云、圩西村承包200多亩土地试种蓝莓。这些企业在建设项目同时,又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使得周边土地已流转的农户除了获得稳定的土地租金外,还可以“在家门口”打工,月收入近千元,实现了“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打工收入已成为全区农民增收的主要增长点。
三、下一步打算
1、以都市农业继续引领农业结构调整
以现代都市农业为方向,结合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对大圩镇东大圩以发展无公害瓜果菜基地为重点,上圩以发展蔬菜瓜果为主,中圩重点发展林果苗木,下圩突出发展莲藕、茭白、菱角等水生蔬菜。烟墩镇牛角大圩结合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绿色设施园艺种植业和高端服务业,着力建设苗木、花卉、湿地、蔬菜、林果、作物、水产和旅游服务等8大功能区。淝河镇马圩以绿色港湾公园建设为龙头,建设集人居、度假、游憩于一体的生态水岸公园。义城镇大张圩以万亩速生林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林种林养经济,深度开发农业旅游资源,着力建设市民休闲度假的天然氧吧。
2、以政策扶持继续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我区共争取上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土地开发整理资金、国债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以及吸引社会各类资本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亿多元,区财政也每年拿出100万元都市农业发展资金,重点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以奖代补,大力实施“土地整理、农田改造、设施配套、生态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业项目建设,东大圩等农业生产主要区域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基础格局。
3、以招商引资继续扩大创业就业平台
以引导农民流转土地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提升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深入推进流转土地,在让农民获得稳定的土地租金收入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创业和就业平台。
4、以城乡统筹推进一体化发展
以市政府城乡统筹意见为指导,研究制定包河区实施办法,积极开展体制创新,认真落实保障措施,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二篇:平房区教育局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情况汇报
平房区教育局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工作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哈尔滨市政府关于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的实施意见》(哈政发[2014]12号文件)及《平房区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哈平创办发?2014?1号文件)精神,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教育局积极行动,迅速开展工作,努力搭建平台,培育中职学生创业,营造教育创业环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平房区教育局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过程进行系统设计,逐步建立和完善由创业知识教育、创业实践培训和创业实践活动构成的相互融合的创业教育体系。加大中职学生创业帮扶力度,为学生创业提供咨询服务,搭建学生创业平台,努力实现了创业增加财富、带动就业、构建和谐,全力为我区配合哈尔滨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目标贡献力量。
(一)组织领导体系建设情况。建立平房区教育局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主管局长为组长,党政办公室、督导室、德育办、基础教育科、哈十八职业学校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协调推动我局的创建工作。
(二)创业培训体系建设情况。一是积极发挥职业教育学校的培训主体作用,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树立中职学生专业学习的正确认识,加强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多元技能的培养,积极开展工学结合,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见习机会,增强感性认识。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开展学科竞赛和岗位技能比赛、练兵活动,以活动促学习,以活动促技能,以活动促发展。努力为社会培养“实用、管用、好用、耐用”的综合型蓝领技术人才,为学生创业打好基础。二是加强创业指导,提高创业实效。邀请企业家、企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及政府工作人员组成创业服务专家队伍,开展创业指导服务,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和见习服务,指导制定项目计划书、协办开业登记。三是坚持典型引路,发挥带动作用。积极开展“十佳创业校友”、“十佳创业之星”、“青年创业之星”等评选活动,分层分类树立各类创业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激励、技术指导作用,提高中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
(三)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为学校创业教育提供实践基地,为学生创业提供帮助与指导。主要包括:提供学校和政府对学生创业相关支持政策咨询服务;对学生自主创办企业进行咨询服务。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创办、经营商业企业或科技公司;提供专家咨询服务,组织各方面有关专家对创业项目或产品进行诊断;按照市场经济原则、以优惠方式提供学校科技资源服务。包括场地、仪器设备、技术、科技情报检索、咨询服务;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及管理培训班和科
技活动,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组织中职、高职学校优秀学生创业企业、项目参加有关交流活动。通过各种宣传平台向社会推介中职、高职学生创业成果。
(四)工作考核体系建设情况。将创建目标任务逐级量化,责任到人,纳入教育局目标管理体系。实行目标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每季度考核一次,考核结果定期向全系统公布,并作为各学校一把手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把目标责任制贯穿创建工作的始终,确保了创建工作的推进。
二、具体做法
(一)积极规划建设职业教育园区,为早日实现我区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创业打好基础。积极推进哈南工业新城建设,抓紧建设面积达2平方公里的职业教育园区,积极洽谈和引进省内知名高等职业院校,现已有5所高等职业院校与我区签约。
(二)巩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我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创业铺好路。主要是规范哈18职高的教育教学行为,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除为哈南新城入驻企业提供蓝领人才外,进一步满足部分中职学生创业发展的需求。
(三)加强中职学校内涵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积极推进哈18职与我区哈飞、东安、东轻等大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鼓励引企入校、送校进企,把
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引进学校,把学生实践环节放到企业,缩小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的差距,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就业、创业竞争能力。
(四)做好技能鉴定工作,为学生打开创业之门提供钥匙。积极发挥我区在黑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中的优势,全力开展中级工鉴定工作,为学生持证上岗、持证创业提供一切便利条件,使在校学生95%通过本专业技能鉴定,30%的学生通过第二专业技能鉴定。我们提出的口号是:艺不压身,多一份资格证书,多一份创业能力,多一份创业机会,多一份创业实力。
(五)参加技能比赛,锻炼创业能力。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结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及专业特点,积极参加职业技能比赛活动。在市教育局和市教育研究院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活动中,我区共派出7名同学参加了钳工和数控专业的竞赛,6人获得奖项,其中田昊同学以全市总分第一的好成绩获得钳工竞赛一等奖。参加技能比赛,锻炼了学生创业的能力,为今后的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取得实效
我局在配合区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方面,工作积极,取得一定实效。组织领导体系初步成型,政策支持体系趋于健全,创业培训体系日臻完善,创业服务体系有效运转,特别是中职毕业生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初步显现。我局充分发挥现有创业培训机构的平台作用,广泛开展创业培训“进校园”
活动,引导和鼓励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积极开办创业教育,开设创业指导课程。加大师资培训力度,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加强创业培训机构管理,按照规范要求组织教学,提高创业培训质量。使中职院校学生具有毕业即能实现创业的能力。
虽然我局在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市里和区里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要严格按照《哈尔滨市政府关于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的实施意见》(哈政发[2014]12号文件)及《平房区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哈平创办发?2014?1号文件)精神,全力发挥教育局在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等方面工作的优势,加强对创业培训学员的后续服务和跟踪指导,把培训的重点向建设中的职业教育园区的大中专(技)院校学生和返乡农民工倾斜,帮扶他们不断提高创业就业技能。逐步完善培训操作办法,逐步加强创业服务质量,确保全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顺利开展。
第三篇:2014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九庄镇创建国家级创业型
城市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阳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意见的通知》(筑府办发)[2014]85号和《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息烽县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意见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镇积极开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镇开展此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有关工作, 成立了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领导小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劳动保障所。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创建工作的规划编制、方案的制定、政策宣传、协调指导和督查落实。按照责权明确、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管理规范的原则,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为推进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二)积极落实扶持政策,加大创业支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降低创业门槛,注册登记、税费优惠、资金扶持、创业培训、综合服务等政策措施,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对九庄镇2014年登记注册的40户创业实体每家每户进行了摸底调查工作,同时宣传资金扶持、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目前有152户个体工商创业实体正常营业,带动105人实现就业。
(三)九庄镇紧紧抓住2014大量农民工返乡的有利时机,大 1
力开展创业政策宣传,鼓励、引导、扶持返乡农民工返乡创业。
(四)整合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实现创业培训全覆盖,将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劳动者全部纳入创业培训范围。农村返乡农民工有创业意愿者和城镇劳动者个体工商户为创业培训重点,开展syb创业培训,提高创业成功率,截止目前有124人参加培训,其中有57人属返乡创业,40人自主创业当上个体老板,部分工商户在经营过程中及时改进经营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增加了市场经营竞争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返乡农民工中部分人员不具有特殊技能,年轻人员文化较低,无思路寻找创业方向。
三、下一步的打算。
1、继续开展多形式的创业政策宣传,有针对性的对创业意愿较大人员提供政策扶持帮助。
2、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解决创业者在政策帮扶过程中的困难,增强创业者创业信心,为全镇经济发展环境目标服务。
3、针对年轻劳动力无工作经验,无特殊劳动技能者宣传动员其参加syb创业培训,使劳动者有一定的创业方向。
九庄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2014年12月8日
第四篇:关于对上栗县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督导情况反馈
关于对上栗县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
督导情况反馈
上栗县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12月17日,由市政府办督查室卢江萍主任带队的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督导组,对上栗县开展创建工作的五大体系整改情况和五大指标模拟测评情况进行现场督导。现督导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反馈如下:
一、五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领导体系
1、存在评估要求和县区提供的材料文不对题、乱页,导致查询不便。
2、考评体系要求所发文件基本上是以县政府办的名义下发,未能体现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
3、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纪要、工作简报缺失,需要进一步完善。
4、社会舆论氛围方面资料不完整,需要进一步补充。
5、创业典型人物宣传、资料不详细,需要进一步补充。
6、工作机制体制创新方面缺少典型案例、文件。
(二)政府支持体系
1、缺少以县政府名义下发的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的相关文件。
2、缺少开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的相关会议记
录、县政府有关领导对创建工作的讲话材料和工作督导情况。
3、缺少财政部门扶持创业的资金拨付情况表。
4、应补充人民银行出台的有关解决融资瓶劲的政策文件。
5、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中,要提供相关部门的有关文件和统计报表。统计报表要求有填报人和部门负责人签章,同时要求加盖公章,以示统计报表的严肃性。
6、县人社部门以及各社团组织要补充有关提升创业能力、加强创业服务的相关文件、资料。
7、补充2014年、2014年小额贷款发放情况的相关报表;
8、补充小额贷款担保基金规模增速的相关文件和报表;
9、补充2014年和2014年全县申请小额贷款的人员名单和实际发放人员名单;
10、补充2014、2014年对享受规费减免和税收优惠的申请人数和实际享受人数;
11、缺少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激励政策的创新。
(三)创业培训体系
1、在创新培训体系建设中,乡村工作文件中未体现,资料图片缺失。
2、社团参与创业培训的资料不全;培训补贴无政策文件依据、社团补贴说明不够详细;未能充分说明社团在创建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3、在培训计划中,基层单位的执行情况效果不明确,要进一步补充完善。
4、开展创业实训的产业培训基地数量不足,需要进一步搜集补充。
5、培训质量统计报表缺失09年以前的,无法进行有效比较。
6、培训创新工作资料缺失,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
(四)创业服务体系
1、需补充成立劳动保障事务所、站的文件,补充1-2个劳动保障所、图片资料。
2、需补充县编委关于成立上栗县创业指导中心的文件,补充2014年和2014年创业指导中心。
3、补充2014年和2014年创业专家资料。
4、补充创业项目汇总表或目录。
5、补充2014年与银行签订合作协议,起草协调机制的文件。
6、补充创业孵化基地的材料和图片。
7、补充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文件和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的图片,补充工作开展情况的文字资料。
8、补充县团委、工会促进公益行动的文件、宣传事迹材料;
9、补充成立花炮协会的相关文件;
10、创新成果1:8没有文件、协议。
(五)工作考核体系
1、实施下发文件的日期与上报的相关文件材料日期要相对应;
2、要补充创建办及创建办工作人员分工、工作地点、集中办公、工作安排的相关文件资料。
3、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需补充将创建工作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政府督办事面,以政府办发文,形成一个督导文件,并补充有关创建工作督导情况的汇报材料。
4、出台上栗县对开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的有关奖惩办法。
5、补充召开创建工作会的照片和文字资料。
二、工作建议:
建议:上栗县创建办要按照西安会议精神,尽快组织召开相关成员单位会议,布置五大指标测评的办法,基础数据的采集,按时上报五大指标相关数据,为全市做好五大指标的模拟测评工作做准备。
以上情况,请你县在12月29日前抓好整改落实,并将整改意见在12月30日前报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第五篇:发改委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总结汇报
发改委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总结汇报
是我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开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市发改委认真履行职责,力促经济回升和社会协调发展,努力为我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提供经济动力和社会保障。
一、抓好基础产业项目,夯实创业设施基础
荣乌高速荣文段、青荣城际铁路、威海机场国
际航站楼及综合服务设施、威海港客运中心及航运服务中心、石岛核电、大唐风电、华能风电、华能威海电厂三期等一批重要的交通能源项目获得国家、省核准,工程建设陆续展开,为全市经济发展和创业就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环境支撑。
二、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创业结构层次
以科技创新产业化、产业结构升级和节能减排为切入点,争取拓展公司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威高集团医用植入器械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获批,确立了企业在国内相关领域的领军地位;争取三角集团高性能子午胎和新北洋打印机及相关产品两个省级工程实验室以及北洋集团光纤传感器等5个高技术产业示范项目;争取华东数控金切机床制造基地等18个重点产业振兴、能源装备制造、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项目。在获得国家无偿扶持资金2亿多元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我市产业结构层次,加快了我市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为高水平创业工作的开展打造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三、抓好服务业发展,优化创业服务领域
建立重点产业项目推进机制,全面推进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21个市级重点服务业项目全部开工,实际完成投资6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44%,全市服务业投资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0%以上,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服务业项目上级引导资金争取、本级引导资金管理及项目融资工作规范开展,城区、园区和企业三大载体的统计监测稳步推开,在全省服务业三大载体考核中,威海市区获得优秀中心城区奖,荣成市、文登市获得先进城区奖,家家悦、西霞口获得优秀重点企业奖。服务业的持续发展,为创业就业提供了重要的服务平台。
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增加创业投资机遇
重点项目建设是保增长促发展的主抓手,保持适度的社会投资增量,能够有效增加创业、就业产业空间。一年来,发改委立足本职,建立健全配合联动、协调推进、稽查督导和考核约束四项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对市级重点项目的调度管理,确保项目运作规范、管理有序、进展顺利。百项市级重点工程总投资871亿元,97项开工建设,当年完成投资350亿元,华泰汽车、黄海造船、蓝星玻璃等一批过亿元投资项目竣工投资或部分投产,成为拉动投资增长、刺激经济复苏,促进创业、就业的强劲动力。
五、抓好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一是坚持“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终生学习有基础”的培养思路,突出招生计划的源头引导作用,会同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努力做好普通高、中等学校和技工学校招生计划的编制和争取工作,在全省招生计划比上年缩减1.5%的情况下,争取省下达我市招生额度增长11%。二是跑项争资,搞好我市中等职业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学校实训、培训能力,形成系统、规范、实用的创业培训机制。威海工业技校利用国家扶持资金200万元新建数控实习车间及购置部分设备项目全面完成,实训工位达到400个,年培训规模达到4500人次以上;争取文登高级职教中心实习车间及宿舍楼项目列入中央投资中等职业教育储备,申请中央扶持资金800万元,建设实习车间8000平方米、学生宿舍30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年非学历培训可达4000人次,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六、抓好农村民生项目,改善农民创业致富条件
通过提供技术和产业扶持,鼓励农民开展规模种植、养殖等创业活动,推动创业型新农村建设。一是争取专项资金1.5亿元,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动物防疫、苹果非疫区疫情检验检测水平等,有效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农民创业致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争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资金余万元,大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民创业增收提供强力支持;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基地2.3万亩,年增产粮食100万公斤、花生40万公斤、果菜36万公斤;建设小麦、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各2万亩,年增产小麦良种50万公斤,年产优质出口花生良种560万公斤;推动黑鸭保种及选育、奶牛生猪良种改良及标准化规模养殖,良种改良达到100%,奶牛产奶年均提高0.5吨以上,生猪出栏年增加8800头。
七、抓好项目审批,提高创业服务效率
进一步规范和简化审批手续,将创业项目纳入“绿色通道”,实行一个窗口办理,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对符合政策、手续齐全的项目,审批时限不超过2个工作日。对手续不全或政策不明的,实行上门服务、提前辅导、“一口清”。积极推行并联审批服务,推行协调督办制度,不断提高对创业项目的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