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贯彻落实2019年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情况汇报范文
乡镇贯彻落实2019年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情况汇报
***区人民政府
2月2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工作大会。会议就全市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紧紧围绕“改革走前列,特色创一流,质量稳提升”的工作目标,遵循教育规律,深化综合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在全省具有一定影响的教育大市进行安排部署。会议召开后,***结合全区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安排,采取各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大会精神。现将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落实进展情况
(一)强化主体责任,完善机制措施,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一是持续推进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扎实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区教育党工委制定了《全区教育系统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方案》,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区教育系统党组织建设标准化工作培训会,各基层党组织相继召开了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研讨会。
二是着力构建党建工作体系。建立教育系统党工委领导联系片区、教育局机关党员干部具体联系党支部责任制。结合十五届区委三轮常规巡察,对49所学校基层党建工作记录及2018年度组织生活会材料进行调阅,进一步规范了“三会一课”记录及党内组织生活。2019年,教育系统调整学区、学校党支部45个;新调整任命学区、学校党支部书记和党务专干46名;选派26名公办幼儿园党员领导干部担任民办幼儿园党建指导员。将基层党建工作纳入教育系统监督巡查体系。
三是全面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不断提升党建队伍整体素质。2019年区教育系统按期转正党员28名,发展党员29名,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44名。制定下发《区教育党工委关于做好2019年6-12月主题党日活动的通知》。全区教育系统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活动组织开展“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做四有好教师”主题演讲比赛。划分8个片区,分不同层面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合格、党务工作者”应知应会知识竞赛活动。
四是全力促进党建与中心工作有效融合。全区各级各类学校通过组织党员承诺践诺、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开展教学竞赛、建言献策、党员名师讲堂、“五带头”等岗位建功活动,教育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争优秀。深入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支教、传帮带、爱心奉献、扶贫帮困、进社区、美化亮化“六个一”行动,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做新时代合格党员。教育基层党组织围绕中心任务创先进,积极培育和创建“红色领航提质量”党建工作品牌,开展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三亮三比三评”能力提升活动、“校园党旗红”活动、“五带头”五项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打造党建亮点。
(二)加大经费投入,落实项目投建,切实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一是教育经费投入逐年提高。2018年,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为 73618 万元;地方经常性财政收入108881万元,较上年增长13.25 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支出409468 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17.98%;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小学为10969元,初中为 15263元;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小学为1654元,初中为2459元;筹资5036万元,在全市率先落实1.06万名班主任津贴、1.7万名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培训经费,全区教师人均年收入达到 85000 元。
二是教育项目投建有效落实。“十三五”以来,通过争取项目、财政筹资、社会捐资,累计投入资金5.8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及幼儿园151所,新增校舍15.8万平方米。凤翔学校、凤翔幼儿园、永定第二幼儿园、南苑幼儿园南山分园建成招生;大城小学、公园路小学、交通路中学等学校完成扩建改造;盘活中和教育资源,中华路中学顺利搬迁;创办中华路小学、大城小学分校,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城乡教育资源布局更趋合理。2019年规划在新城区新建***关川学校,占地面积58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620平方米,总投资16000万元。全面落实市政府实事项目,投资2232万元,建设永定第二幼儿园和福台景园幼儿园,建筑面积5583平方米,新增学位360个,已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完成了新建2所城区幼儿园实事项目要求。投资380万元,实施巉口中学、团结初级中学等4所农村中小学温暖工程,设备已全部安装调试到位,完成了第十件实事项目要求。
三是教育信息化装备全面升级。近年来,全区利用“全面改薄”项目的实施,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投资4749万元,装备多媒体班班通设备961套,计算机2790台, 录播教室10间,阅卷系统设备5套,学情分析平台1套,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等专用教室的硬件建设达到基本配备要求。按照“全面布点、班均4兆”的标准,完成了宽带网络提速工程,全区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接入率达到100%。利用教学终端覆盖工程,实现了多媒体设备“班班通”、计算机教室全覆盖,“优质资源班班通”的目标。搭建***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师生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应用率达95%以上,学校虚拟公共服务平台开通使用率达92%以上,参与各类教育信息化活动的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总数96%以上。
(三)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待遇水平,有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优化师资配置。建立了中小学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坚持每年通过高校签约、公开招考等方式引进教师,并优先补充农村学校师资。“十三五”以来,全区共签约引进研究生、免费师范生11名,招录教师227名,选派65名教师到新建学校交流任教,安排231名城镇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制定《***教育系统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办法(试行)》,统筹推进 “五个四”人才引进工程,即:引进40名公费师范生、40名博(硕)士研究生、400名省部共建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40名区外在职教师、协议定向培养40名公费师范生。
二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新时代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行为十项准则及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定西市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行为十项准则实施细则》等精神内涵。持续开展师德师风集中教育、“立师德 铸师魂开学第一讲教师教育”、“新时代师德内涵”主题教育等活动,在全体教师中形成崇尚模范、争做标兵的价值导向。结合教育发展形势,对《***教职工年度考核细则(试行)》《***教职工管理办法》《定西市***校(园)长管理办法(暂行)》进行了重新修订,细化完善,提高了教师队伍管理水平。
三是注重培养培训 。制定了《定西市***教师培养培训发展规划(2019—2023年)》《***教育系统2019年培训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国培”、“省培”、“市培”项目的同时,依托民盟杭州市委会、民盟定西市委会及中国狮子会浙江钱潮服务队组织教师考察杭州市名校名园;依托东西部帮扶机制组织校长教师每年分期分批赴福州在岗培训交流;依托西北地区课改名校共同体,确定西安高陵一中、庆安初中、东城一小为教师研训基地,分批组织教师培训。2013年以来,区财政每年筹措专项经费100万元用于教师培训。区域内建立了21个城乡联盟研训共同体,大力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课堂教学达标竞赛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成立了15个“安定名师”工作室,遴选了400多名优秀教师作为工作室核心骨干成员和研修人员,形成了一支覆盖全区的专兼结合的研修骨干团队。
四是完善激励机制。全面落实班主任和校长岗位津贴。2018年全区落实班主任津贴补助经费和校长岗位津贴经费分别为174.325万元、51.12万元。按照最高1000/人元标准,为2997名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1060.875万元。建立落实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奖励制度,并逐年加大表彰力度。2019年教师节期间,区财政筹措110 万元,表彰先进集体 10个,表彰奖励先进个人190 名;推荐上报省农村骨干教师64名。
五是解决代课教师待遇。制定了《***解决中小学代课人员问题实施方案》《***中小学代课人员招聘工作实施方案》,一次性解决了2003年9月25日前区聘且一直在岗的26名代课人员,通过考核招聘4人、考试招聘21人、转岗聘用1人。
(四)坚持立德树人,突出特色办学,着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是健全课程体系。紧盯育人目标,在开齐开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健全 “大德育”、“大美育”、“阳光体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德育课程在落实国家德育课程的基础上,系列化设计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规范活动的课程化实施;美育课程增设舞蹈、秦腔、小曲、剪纸、皮影、陶艺等地方和学校美育课程,开展艺术类社团活动和各类实践体验类课程;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对阳光大课间活动、武术进校园活动、足球进校园活动和学校体育社团进行统筹规划、有机整合,实施一体化阳光体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落实新纲要,从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以及其它方式中选择相应的活动方式,落实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相关内容。
二是突出特色创建。围绕“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目标,制定《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促进学校品牌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积极创建各类特色化示范性学校。截止目前,全区有国家级“语言文字示范校”1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0所、“校园篮球特色学校”8所;甘肃省“快乐校园”示范学校15所、“文明校园”3所、“国防教育示范学校”1所、“语言文字示范校”11所;定西市“语言文字示范校”3所、“绿色学校”3所。东方红中学、友谊幼儿园分别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甘肃省示范性幼儿园”,西巩驿中学被评为 “甘肃省快乐校园示范学校”,福台高级中学被评为第三批“甘肃省普通高中特色实验学校”。
三是推进素质教育。全区各学校先后开展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活动、“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童谣征集评选活动、校歌大汇唱活动、“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班会、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等,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制定《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推动“体育艺术2+1项目”,深入开展经典诵读、书法、武术和艺术进校园“四项活动”。成功举办了四届城区中小学校师生武术展演活动、“体彩杯”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五届“英才杯”足球比赛、初中生篮球赛、小学生篮球赛、五届全区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各中小学都组建了摄影、书法、器乐、绘画、足球等艺术体育团队,创新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形成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的校园文化氛围,调动了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统筹结构布局,推动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各类教育水平
一是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制定出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2018年***“名园+民园”合作办园方案》,推行“名园+新建园”“名园+薄弱园”“乡镇园+村级园”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模式。进一步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2018年,***幼儿园永定分园和南苑幼儿园南山分园建成招生,增加幼儿园位660人。2019年秋季,***永定第二幼儿园开始招生,新增幼儿学位270名。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2017年以来审批设立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6所,新增幼儿入园园位2000多个。全区幼儿三年“毛入园率”达95.78%。
二是加快发展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通过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努力增加城镇义务教育学位、实施消除大班额计划,着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统筹城乡师资配置,极力完善控辍保学机制、确保随迁子女就学和留守儿童关爱,切实加大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力度,基本实现了区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的目标。
三是全面推进高中教育攻坚。认真落实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稳步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围绕重点大学、二本上线人数、上线率以及特长生培养,特别是应届生各类指标的增值情况,严把“出口”质量监控。2019年全区高考文化课本科上线率73.1%,重点上线率30.2%,分别较上年提升29.9、4.9个百分点;其中,应届生文化课本科上线率70.5%,重点上线率35.1%,分别较上年提升30.1、8.1个百分点。“十三五”以来,累计为高等院校输送本科生9600多名、专科生1.1万名,高考本科上线率由2015年的32.9%提高到72.2%,23名考生被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录取。
四是全面实施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制订《***教育工作质量提升“五年行动计划”(2019—2023年)》,坚持五提升(党建引领抓提升、强化内因抓提升、优化条件抓提升、合力育人抓提升、督导落实抓提升),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着力提升全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强化安全风险防控,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切实保障广大师生人身财产安全;持续优化办学条件,改进评价方式,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普通高中内涵建设;重视支持特殊教育发展,保障残疾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
五是全面落实帮扶资助政策。建立健全学生资助体系,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全面落实各项学生资助和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寄宿生生活补助”、“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政策。建立“教育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档案,落实“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滋蕙计划”、 学前教育一年资助等资助项目。2018-2019学年,全区共落实各类资助资金4039.51万元,惠及学生53358人。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离异家庭子女、单亲子女和后进生档案和38个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和残疾儿童入学权益得到保障。近三年全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生达2600多人,全区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4.1%。
(六)聚力精准扶贫,健全控保机制,加快推进教育公平
一是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制订下发《***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和《教育扶贫专责组2019年工作方案》,强化教育、扶贫、残联、公安等部门及各乡镇的协作配合,认真落实控辍保学工作责任。
二是做好摸底核查。区公安部门提供适龄儿童少年数据,由教育部门对适龄儿童少年就读情况全面摸底、建立台账,对户籍原因造成就读情况不明的,由公安部门做出户籍问题处理。对因残疾不在校的,由区残联、卫健、教育部门联合认定,开展送教上门活动。区扶贫办提供建档立卡户人口花名册,区教育局结合教育资助政策落实和建档立卡户学生台账建立工作,对全区建档立卡户学生全面摸底,把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户适龄人口作为重点一个不落的摸清其就读情况。
三是开展残疾适龄儿童送教上门。根据区残联反馈的残疾儿童数据,通过年初千人大走访活动,对适龄残疾儿童进行入户调查,在征求家长意愿的情况下进行认定评估,对未入学但能够接受送教上门的残疾儿童由教育部门建立学籍,开展送教上门。
四是强化动态监管。区教育局对辖区内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生通过学籍系统、控辍保学系统、学校定期报告、入校核查等措施加强动态监管,发现有疑似辍学学生,强化措施,进行劝返。将八、九年级学生作为重点监管对象,掌握每个学生的就读动态,强化教育教学管理,确保学生稳定就学。
五是健全控辍保学工作台账。根据冲刺清零工作任务,进一步强化控辍保学工作,加大义务教育适龄 人口的管理,区教育局逐步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花名册、建档立卡户适龄儿童少年花名册、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花名册和相关统计表、学籍信息花名册等台账,加大比对核查力度。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教育发展仍待均衡。全区省市级示范性学校主要集中在城区,城乡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差距较大,城区“择校热”和农村“空壳校”问题依然存在。学前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师资力量短缺,特别是村级幼儿园办园行为不够规范、保教水平较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滞后,村级学校和教学点管理不够精细。高中教育质量有待提升,区属高中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不强。职业教育基础薄弱、特色不明显、吸引力不强。
(二)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全区幼儿专业教师、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短缺;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矛盾突出,音乐、美术等艺术课教师缺乏,偏远学校教师年龄偏大,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民办教育还需规范。民办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师资队伍不稳定、办学行为不规范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部分民办园办园理念存在偏差、硬件不达标、办园行为不规范,影响了保教质量和办学水平,社会认可度不高。对民办学校的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今后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健全党政主要领导抓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党政领导深入调查、定期研究教育工作的制度,落实表彰奖励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采取财政筹资、争取项目、社会捐资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持续增加教育投入,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促进教育机制、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转变,构建体制完善、机制灵活、规范高效的教育体系,努力开创更加均衡、可持续的发展格局。
二是持续强化教育发展内涵。从进一步规范修订学校章程入手,把教风、学风、校风建设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把学校领导的工作作风转变、制度建设健全作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有力抓手,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加强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和业务能力提升两个关键,进一步提升教师职业素质和爱岗敬业精神。突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养成,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全面实施“三名”工程,制定标准,完善机制,确定一批名教师、名校长和名学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头带动作用,提升特色化办学水平,促进全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加快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教督〔2017〕6号)《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精神,进一步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创建工作。建立健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大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和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全面提高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力争到2021年底,努力实现县(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通过国家审核认定。
四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严格落实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开好三级课程。以有效构建“大德育、大美育、阳光体育”、综合实践课程体系为载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大力提升。持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优化评价机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落实督学责任区制度,加大专题调研督导力度,定期组织召开教育专题会议,着力解决制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有效提高全区教育整体水平。
2019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