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就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范文

(作者:曹学成2441时间:2022-05-15 16:43:07)

乡镇就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石桥镇位于南阳市区北部,距市中心约20公里,总面积39.73平方公里,耕地2.9万余亩。全镇下辖12个行政村,53个自然村,14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7万余人。是科圣张衡故里,中国月季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素有“银石桥”之称。石桥镇原有省级贫困村2个,在2015、2016年,小石桥村和龙窝村先后退出贫困村行列。全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55户523人,其中未脱贫户69户136人,已脱贫户186户387人。

按照区委、区政府和脱贫攻坚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具体安排,我们就业扶贫工作坚持以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实现稳定就业为核心,以建立就业脱贫信息系统、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岗位技能对接、鼓励群众创业就业为重点,强化措施,精准发力,全力推动就业扶贫工作有效开展。现就就业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三个到位,夯实就业扶贫工作基础

我们坚持把成立组织机构,开展调查摸底,广泛宣传政策作为就业扶贫工作的基础,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办公场所,确保就业扶贫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按照全区脱贫攻坚工作总体部署,及时成立了石桥镇培训就业扶贫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人社工作的副书记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人社所所长兼任,在全镇择优抽调5名年轻干部,开展就业扶贫工作。并落实办公地址,制定规章制度,配备专线电话,购置办公设备。就业扶贫办公室具体负责制定全镇培训就业扶贫计划、协调解决培训就业扶贫方面的各项问题。制定出台了印发了关于《石桥镇2019年就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就业扶贫联镇抓点制度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对全镇就业脱贫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引导作用。

二是调查摸底到位。年初,组织专人对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就业及培训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摸底,掌握了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就业能力和培训需求等情况,对我镇10个村和2个贫困村的“一库五册”建立情况,“十种情况”区别研判,对全镇贫困劳动力基本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三是广泛宣传到位。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利用多种形式,集中开展各种就业扶贫政策的宣传,印制了《转移就业手册》、《外出务工人员劳动及工伤知识问答》等资料,及时下发到 255户贫困户中,极大的提高了就业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同时,我们与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联合建立贫困劳动力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发布能吸纳贫困劳动力的企业的用工信息,定期发布各类扶贫政策。同时,通过电视台、网站等新闻媒体对就业扶贫政策进行了集中宣传。

二、开展三类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

我们按照“缺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积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培训就业脱贫一批的作用,大力开展各类培训。

一是积极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按照“重点突出、平衡推进”的原则,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现场教学、现场实践,开展针对性的送培训下乡、送岗位到户等特色培训活动,手把手的把实用技能送到田间地头。在创业培训中,由区人社局委派讲师,向学员传授创业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明确学员的创业方向,增强创业本领。近几年共培训332人,其中创业培训6期180人,培训贫困劳动力152人,创业12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创业5人,带动附近贫困劳动力50人就业,为贫困劳动力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大力开展菜单式培训。由区人社局牵头,联合区农牧、林业、教育、科技、旅游、果业等部门,组成七个培训讲师团,由各部门的专家老师为成员,深入村组,开展“菜单式”技能技术培训,这次培训覆盖了全镇12村,共培训缺技术贫困劳动力152人。

三是长期开展各类培训。人社、教育、果业、商务等职能部门根据自身业务,对全镇各类贫困劳动力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截止9月底,共培训果园管理、电子商务、养殖种植、计算机、家政等实用性强、涉及面广的专业412人次,其中培训贫困劳动力152人次。

三、做好三个结合,强化就业扶贫工作措施

在就业扶贫工作中,我们把劳务输出,促进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作为就业扶贫的有效措施,积极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各类就业岗位。

一是组织开展了以“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送政策”为主题的“疫情就业援助”活动。现场招聘活动变为网上招聘、进村入户走访发放就业手册和就业一封信,全面摸底并建立石桥镇劳动力信息台账,有组织劳务输出5400余人,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260户,帮助45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3人。

二是与就近就地专业相结合。在就近就地转移贫困劳动力就业工作中,我们结合实际,设计开发了就业扶贫“一图一册一群一平台一系统五位一体”工作体系,并将《转移就业拓展工程地图》和《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手册》发放到全镇1.1万户家中,其中贫困户255户。通过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发布用工信息9次4200条,共为区镇内28家企业、月季种植户招聘贫困劳动力87人,实现了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同时,我镇建立健全就业扶贫工作系统,能够详实的记录各包抓部门及包户干部的帮扶过程和效果,使帮扶过程透明有效,帮扶干部之间信息畅通,并将扶贫中遇见的困难准确提示,在此基础上,对全镇255户贫困户52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进行收录,实施动态管理。特别对贫困家庭劳动力底数努力做到“五清”( 即劳动力基本情况清、培训就业意愿清、转移就业意愿清、转移就业收入清、具体帮扶措施清),建立健全覆盖全镇12个行政村的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台账,并依据有关信息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进行跟踪服务,定期回访,确保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四、开发就业岗位,援助贫困劳动力托底就业

我们把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扩大公益性岗位,建立就业援助网络体系,确保贫困劳动力托底就业。

1、在全镇12村开发公益专岗。

按照省人社厅、省扶贫办统一部署,根据《2017年度卧龙区精准施策“有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宛龙扶贫〔2017〕12号)、《卧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卧龙区贫困家庭劳动力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宛龙政办【2017】9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结合我镇实际,我们连续印发了《关于下达公益专岗开发利用的通知》《石桥镇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等文件,向镇办各部门各村委下达了公益专岗招聘任务,提供公益专岗岗位,参加招聘会的贫困劳动力218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83人,目前已签订合同的167人,其中贫困劳动力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70人,保险宣传员97人。

2、规范管理。

一是公益性岗位开放坚持以下原则: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开发,分级负责;面向基层,总量控制;动态监控,突出绩效;鼓励就业,适度补助。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首先由贫困劳动力向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经村两委班子、村第一书记、包村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四方”会议研究同意,然后在村上公示三天,最后对公示无异议的拟安置人员向镇办上报,镇办汇总后向区人社局以正式文件上报。

二是建立贫困劳动力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考勤制度、考核制度,将考勤、考核情况作为支付劳动报酬的依据。镇政府安排一名副科级干部具体负责公益性岗位的日常组织管理和考核。

三是各村委(用人单位)要明确1名村级干部负责贫困劳动力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日常管理,并做好工作安排、日常出勤记录、劳务完成情况记录。建立健全贫困劳动力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人员个人台账,做到《石桥镇开发贫困劳动力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花名册》、《石桥镇开发贫困劳动力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审批表》、《石桥镇贫困劳动力从事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申请表》、《卧龙区贫困劳动力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聘用协议》、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补贴明细、个人奖惩等材料齐全、清晰。

四是各村委(用人单位)对从事贫困劳动力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人员承担的工作任务分配合理、具体。明确每个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上岗人员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和工作质量(达到工作标准和要求),制作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公示牌,公布监督电话,接受群众监督。贫困劳动力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人员要实行统一标志上岗,各村委(用人单位)应配备统一的服装标志、工作牌及必要的劳动工具、劳动保护用品。

五是贫困劳动力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劳动报酬以小时计算,每小时不低于本地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安置的贫困劳动力的岗位补贴,原则上对每人每月补贴680元左右。根据工作性质,原则上每人每月工作不少于20天,不低于40小时。在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对于日常考核过程中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并参加镇政府组织劳动的可在补贴标准上适当上浮,最高补贴标准原则上不得超过800元。对于日常表现较差的,根据工作完成情况核减人员补贴。

目前,全镇符合条件的167名贫困劳动力已全部上岗,公益性岗位每人每月680元、保险宣传员每年2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有效解决了“三无”人员的就业困难。

虽然我们在就业扶贫工作中做了一定的工作,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与贫困劳动力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的知晓率;二是建立和命名一批就业扶贫基地,鼓励企业吸纳更多的贫困劳动力,增加贫困劳动力的收入;三是加大就业资金在就业扶贫工作中的倾斜力度,让就业资金发挥最大的效应;四是打好“双业”攻坚硬仗助力脱贫。

word该篇乡镇就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范文,全文共有3831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乡镇就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doc》
乡镇就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