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报告多篇范文

(作者:[db:zuozhe]时间:2023-06-12 07:28:48)

【引言】农业信息报告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农业信息报告多篇

【第1篇】推进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思考调查报告范文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当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热点之一。信息技术目前被广泛用在农业的各个领域,农业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思考调查报告范文

一、增强信息意识,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奠定思想基础

要进一步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卓有成效地开展信息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政府管理部门及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信息意识,提高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以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来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政府作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管理者,同时也是信息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其管理人员的信息意识对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对信息的重要性、严肃性、风险性、时效性的认识;基层科技人员作为农业基层科技的主体,要加深对农业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正确认识,找准自身的位置,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农业企业和农户是信息服务的最终用户的接受主体,要加大信息的宣传力度,扩大宣传领域,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刺激农民利用农业信息的欲望、动机,并积极引导其投入到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之中,使他们不仅成为农业信息所带来利益的享受者,而且成为农业信息的生产者。推进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思考调查报告范文

二、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业信息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高技术、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下,严格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使有限资金按需合理使用,真正发挥实效,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农业信息化建设又是一项新兴的事业,政府要充分利用计划和市场的作用,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个人、集体、企业和外商多方投资,形成多元化投资渠道,共同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同时要尽快建立农业信息化引导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以扶持农业信息技术业和农业信息服务业的顺利健康发展。不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快建成相对完整的县、乡、村三级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信息网站,建立和完善计算机局域网,加快信息网络软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加强各种农业适用数据库的研制与开发,加强并完善包括农业自然资源信息、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农业实用技术及科研成果等数据信息在内的各种类型数据库。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涉农信息资源,继续拓展实用性的信息资源的整合。在不断完善现有的信息资源的同时,应着手研发构建高质量的实用性农业应用系统。

三、强化组织和引导,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领导保证

政府部门特别是涉农部门要把推进农业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职能,把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四、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为推进农业信息化提供人才保障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三农”服务,人才是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要强化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组织开展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能力和自身的服务水平。可以通过培养培训一批、引进一批的方法,建立一支由政府部门信息管理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村信息员组成的信息服务队伍。以村组干部、农村经纪人、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经营大户等为重点,通过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建立农村信息员队伍,及时收集传播信息,发挥好政府与广大农户之间的信息“二传手”作用。有效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突破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制约瓶颈。“最后一公里”实际上是从乡镇到农民的信息传递问题,也是制约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的最大障碍。

【第2篇】荷兰农业信息考察报告

荷兰农业信息考察报告

应荷兰农业部(农业、自然管理与海业部)农业经济研究所、荷兰恩埃斯集团(n&sgroup)的邀请,以中国农业信息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农业厅办公室(信息中心)主任刘凤海同志任团长的中国农业信息考察团一行5人,与10月25日至11月7日,对荷兰进行了为期14天的考察活动。在荷期间,先后参观考察了荷兰农业部农业经济研究所、农业技术研究所、畜牧革新与实践培训中心、阿斯梅尔(arlsmeer)鲜花拍卖市场,麦哥奥(magual)花卉公司、瓦哥尼根(wageningen)农业大学、荷兰国际农业交流培训中心(iac)、植物检疫局。考察团先后就农业经济技术合作,农业信息体系、网络建设,信息加工、传递手段,信息的开发利用等专题,与荷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洽谈。考察时间虽短,但整个考察活动紧张而有序,所到之处,受到了荷方的友好接待,全团上下,团结协作,比较圆满地完成了考察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一、荷兰农业基本概况

荷兰国土面积41,863平方公里,为西欧一个小国,比丹麦略小,但大于比利时。现有人口1,550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其中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和乌特勒支市及其卫星城镇和市郊地区人口最为稠密。荷兰虽小,但从经济角度看,荷兰确是一个经济大国,经济强国。可以概括为“小中见大,小中见强,小中见特”。荷兰,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638亿荷盾,在西方发达国家列第八位,荷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万荷盾。荷兰是欧共体6个创始国之一,目前,欧共体已发展成为拥有15个成员国的欧洲联盟。荷兰还是国际经合组织(ofcd)、北约(na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近几年,荷兰经济年增长率为2.5%,高于欧盟成员国的年均增长率。是名符其实的经济大国,可谓“小中见大”。荷兰国土虽少,但海外投资总额逾1600亿荷盾,仅次于美国、日本和英国,居世界第四位。境外投资涉及房地产、金融、石油化工、水利、交通、家电、农产品加工等多种领域,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足见其强大的综合国力水平,可谓“小中见强”。荷兰农用土地只有249万公顷,且多数低于海平面,但就在这有限的土地上,荷兰农业却成为在世界上领先的产业,尤其在花卉、畜牧、蔬菜生产及食品加工等方面,创造了举世公认的奇迹。荷兰农业经济具有强烈的外向型特点,1995年农产品出口贸易额达67.4亿荷盾,仅次于美国和法国,雄居世界第三位。荷兰是当之无愧的花卉王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出口国和消费国,世界花卉贸易市场上有三分之二的鲜花由荷兰提供,其国内人均年消费鲜花亦超过50美元。我们参观的阿斯梅尔鲜花拍卖市场,占地80万平方米,拍卖花卉品种近2000种,年交易量达250亿支(盆),年交易额达100亿荷盾,仅这一个拍卖市场,其贸易额即占全世界花卉贸易总

额的50%,可谓,“小中见特”。目前荷兰农业已经超越了自然农业的阶段,并在高科技的支持下,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设施水平先进,可以说,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

荷兰农业不仅包括农作物生产、畜牧业生产、园艺和林业,而且还包括农业生产工业、贸易和辅助工业,如提供种子、无机化肥、动物饲料、技术设备、房屋和玻璃温室建设等。荷兰的主要农产品基本是小麦、马铃薯、甜菜、蔬菜、花卉、牛奶及肉蛋类。全国牧场面积133万公顷,耕地102万公顷,园艺用地仅15万公顷。1996年粮食产量158万吨,商品马铃薯481.1万吨,甜菜644.9万吨,饲料玉米252.7万吨,由于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国民粮食消费水平的降低(由30年前的37%降至18%),导致了谷物生产大量过剩,奶制品也不例外。荷兰虽拥有百万公顷的优良牧场,并通过实行机械化、推广科学繁育技术和采用高效饲料定量配给法,大幅度提高了奶牛的产奶水平,但同时也导致了欧共体国家内部牛奶过剩。此外,蔬菜生产和水果生产也不容乐观。由于蔬菜和水果的供应量过大,近年已出现了价格持续下跌的现象,引起了这一生产领域内的恐慌。为了帮助大田农场主和奶农摆脱效益下降,寻找新的出路,近年来,荷兰政府陆续推出了一些改革方案和激励政策,比如政府补贴发展新兴的、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生产项目;采取超额征税的办法,控制牛奶的总体生产水平;为花卉生产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等等。

荷兰农业的突出特点,一是注重提高产品质量。越来越多的农民正在有限的土地上,不断提高单产水平,同时采取先进技术,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并在同行之间认真组织协调,以使自己的产品不仅畅销欧共体各国,而且在潜在的外国市场上逐渐被接受。科研单位、农业院校、信息咨询服务及推广机构,为农民和市场园林工人取得最佳成果提供所需的几乎一切专业知识和技术信息。二是注重提高生产效率。到95年,整个农业从业人员为55万人,只占总人口的30%,主要是机械化使得这一产业的劳动密度降低。这一趋势还会因进一步引进新技术而继续下去。三是注重提高生产效益。荷兰有60%以上的农产品通过食品加工,实现增值,1994年,荷兰农产品加工,其附加值达到178亿荷盾,净附加值达到131亿荷盾。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荷兰的主要工业部门之一。

二、荷兰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状况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农业知识信息系统的形式和运作方式,是由该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市场条件以及农民的教育水平等多种因素所决定。荷兰的农业知识信息系统,是由包括农业教育、科研、推广、农民组织等诸多子系统组成。在荷兰,农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适用性研究,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荷兰的农业基础研究工作,主要由wageningen农业大学承担。在荷兰农业部领导下,有25个农业研究院,主要从事各学科的应用研究,同时也从事某些必要的基础研究工作。另外,还有11个专业研究站从事其它不同方面的适用性研究。各种农民协会在这些研究站中都有代表,他们可以对科研方向及项目的制定产生影响,政府部门在其中主要起协调作用。大多数适用性研究是在53个地区实验场所进行。农业研究院及研究站的研究成

果将在这些地区实验场进行试验,以便适合各地区的自然和经济条件。推广组织在国家和地区两极研究机构都有专家常驻,以促进、协调研究院(所)、实验农场以及推广组织之间相互合作和相互提供信息。

荷兰的推广组织虽然是在农业部领导下,但具有独立的地位。推广组织主要是服务于农民。推广虽是一种专业工作,但推广的作用并不限于推广技术。推广员主要是向农民宣传,解释政府的政策,但不是强迫农民服从于政策。教育农民,使农民提高自身决策能力。荷兰农民80%以上毕业于农业中专,基层推广人员,大多数毕业于农业学院,与农民很接近,乐于为农民服务。推广人员、科研人员、农民及政府间没有大的社会距离,易于交流。

荷兰农业知识信息系统的基础是有效的农民组织。荷兰农民本身就是重要的知识和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农民学习俱乐部是高度发展和完善的农民组织。这类组织是农民自己创办、自己管理的,可以帮助农民相互学习,同时也易于和有能力与科研、推广人员打交道,使农民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农民组织不仅对科研、推广组织有影响,同时对政府也具有很大影响力。政府制订一项新的农业政策,都会征求农民组织的意见,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大多在制订政策过程中得到解决,而不是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因此,荷兰的农业知识信息系统,具有很高程度的用户控制,荷兰农民在整个农业知识信息系统中,有很大的影响力。

荷兰农业信息知识系统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是信息投入多元化。在荷兰农业部,我们了解到,政府有关部门定期向农民发布经营政策、市场方面的信息,同时收取信息服务费用。在整个投入比例中,最初政府负担50%,另外50%由受益的农场或农民组织负担。目前,政府投资达到70%的比例,体现了政府对农业信息服务的重视与支持。由于有了这种支持,政府可以随时从1500个信息点上,获取代表9万个农场的各方面信息。

二是信息研究市场化。荷兰的信息研究部门,致力于同国际市场接轨,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侧重于农产品国际市场,即75%以上的信息采集来源于市场,服务于市场。

三是信息管理规范化。荷兰的农业信息收集、传递、加工、反馈,有一套完善的管理规范,自上而下,信息收集项目、类别、数据准确程度以及信息传输,都有明确要求,指标体系设定科学合理,不同的信息采集渠道职责明确。

四是信息服务社会化。荷兰的农业信息不仅服务于国内,而且面向整个欧盟国家以至于全世界,是个开放的系统。在阿斯梅尔花卉拍卖市场,可以随时浏览世界各地花卉市场行情。真正体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信息成果共享。

五是信息网络现代化。荷兰自上而下地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电子信息网络,并且全部加入国际互联网。信息收集迅速,信息传递快捷,信息反馈及时。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在沟通了用户之间架起了桥梁,满足了用户的要求。

三、对加强我国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几点建议

在实现农业“两个根本转变”,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农业信息的作用显得日益突出。如何学习借鉴荷兰等发达国家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经验,卓有成效地开展信息工作,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确立信息工作总体发展思路,不断增强工作主动性、创造性,进而推进信息产业的发展,这是农业信息工作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1、信息工作方式要转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信息工作,不论其内涵,还是外延,都与传统计划经济时期有本质的区别。全方位、多层次、快捷、高效的信息需求,要求从事信息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开拓意识、创新意识,不断拓宽工作思路,改变过去那种催收催种,上传下达,封闭僵化的工作方式,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工作运行机制。农业信息要围绕领导决策,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围绕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发挥纽带桥梁作用;围绕农民致富奔小康,发挥咨询引导作用。只有从根本上明确指导思想,才能为农业信息工作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2、信息服务质量要提高。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是一项艰苦而扎实的工作。必须突出以下四个环节:一是要拓宽信息的收集范围。由过去单一的收集生产信息,转变为多层次、全方位收集信息,充分发挥决策支持作用。要不断开拓新的工作领域。当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已成为农村工作的主旋律,农业信息工作要与产业接轨,尤其在提高科技含量,强化市场引导,推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上发挥作用;二是树立精品意识,在信息收集、加工、传递等技术环节上下功夫,提高信息质量;三是要提高信息工作队伍素质,坚持不懈地抓队伍建设,大力加强理论建设,开展学习研讨活动,提高理论思维水平,以此推动工作水平的提高;四是要推进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化电子信息网络建设。改善工作条件,当务之急是要抓紧建设省级电子信息网络平台,推进硬件配置及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的开发,提高工作的运行质量。

3、信息体系建设要突破。我国目前信息体系建设的核心是机构编制和资金投入,这是多年来困扰农业信息事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目前现实与需求矛盾的焦点。1996年3月全国农村经济信息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九五”期间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规划。明确了建设原则、建设目标,特别是建设资金投入渠道,投入比例。当前,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这次会议的精神,尤其要抓资金投入的落实工作,推进信息体系的发展。

4、信息工作职能要强化。从一定意义上讲,信息工作带有综合职能,信息工作者必须树立全局观念。站在较高层次,观察、研究、分析问题,善于博征旁引,举一反三。当前,结合我们农业信息工作的实际,尤其要注重理顺内部工作关系,实现信息与政务综合工作、信息与政策法规工作、信息与其它专业技术的有机结合。在信息工作内部理顺政务信息、农情信息、农业统计、农业基点调查、农业物价、农产品成本调查等信息渠道之间的关系,“集中供热”、资源共享,逐渐构筑完整而系统的业务工作体系。要充分发挥信息基点的作用,隔级布点、综合办点、点面结合、互为补充,实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局部与全部相结合,形成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相互协调,有机配合的业务工作格局。与此同时,要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增强自身活力,面向市场,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培育新的增长点,为推进信息产业的发展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

【第3篇】农业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本调研组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研和访谈调研等调研方法,对xx农业信息化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该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概括总结,以期为该地区农业信息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对策的同时,促进xx农业信息化建设。

一、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解决“三农” 问题尤为重要。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此进行全面阐述: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优化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要走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之路。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世界在信息化,农业也在信息化。因此,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并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学术界关于农业信息化虽然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农业信息化的量化指标尚未确定,对于农业信息化的涵义的认识还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时期。但普遍认为,农业信息化是指信息科学在农业上得到广泛应用,通过信息网络把农业生产、管理、农资及农产品市场等领域、环节紧密地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xx)将农业信息化定义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相关产业的总称。

虽然目前还不能就农业信息化的概念达成共识,但是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发现,农业信息化的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信息和知识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业成为整个农业结构的基础产业;

(2)农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

(3)农业信息化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五个领域:农民生活消费信息化,农业基础设施信息化,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

近年来,随着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关农业信息化的新术语相继出现,为农业信息化增添了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字农业、信息农业、精准农业、电脑农业、数字鸿沟等概念。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紧贴“三农”实际,加强信息体系建设,强化信息为农服务,必须坚持边建设、边应用、边服务,扎实有序地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xx市xx镇是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经济繁荣的千年古镇,具有1520年的县级建制史。该镇农业、工业发展并驾齐驱,农业以水稻、蚕桑、甘蔗、蔬菜、水果为主,工业以水电、制衣、甘蔗化工、秸项目、等为主。xx已初步形成了蚕桑、丰产林、笋竹、甘蔗等农业产业基地。自古至今都是xx市西、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地,历史地位十分突出,素有“未有xx,先有xx”之说。

对于这样一个千年古镇,我们此次调研就是要对xx市xx镇的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展开调研,具体调研当地网络铺设情况,电脑普及情况,“信息大篷车”、“信息直通车”开展情况,村民信息化意识,村民利用网络信息等情况,并做出我们的反馈和建议,以我们的实际行动服务农业信息化。

(1)调研对象:广东省信息产业厅、xx市科技局、xx镇政府农药店,

菜市场,电脑城,xx一中周边农村的养殖户、种植户(蚕桑基地,沙糖桔园等)以及散户。

(2)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研和访谈调研这两种调研方法。本次问卷回收100份,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为96%,问卷编制了13道题,其中单选8道,多选5道。数据采用电脑软件excel处理。访谈人数 7人 ,采用笔记及录音的方式记录访谈的内容。

(3)调研内容:本次调研根据农业信息化开展的步骤,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调研:

a.硬件设施:调查当地网络铺设情况,电脑普及情况,有线电视普及情况;b.服务平台:了解“信息大篷车”、“信息直通车”、手机短信服务开展情况;c.村民信息化意识:调研村民信息化意识,村民利用网络信息的情况。

【第4篇】农业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本调研组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研和访谈调研等调研方法,对xx农业信息化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该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概括总结,以期为该地区农业信息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对策的同时,促进xx农业信息化建设。

一、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解决“三农” 问题尤为重要。党在xx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在xx届三中全会对此进行全面阐述: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优化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要走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之路。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世界在信息化,农业也在信息化。因此,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党的xx大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并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学术界关于农业信息化虽然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农业信息化的量化指标尚未确定,对于农业信息化的涵义的认识还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时期。但普遍认为,农业信息化是指信息科学在农业上得到广泛应用,通过信息网络把农业生产、管理、农资及农产品市场等领域、环节紧密地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xx)将农业信息化定义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相关产业的总称。

虽然目前还不能就农业信息化的概念达成共识,但是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发现,农业信息化的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信息和知识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业成为整个农业结构的基础产业;(2)农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3)农业信息化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五个领域:农民生活消费信息化,农业基础设施信息化,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

近年来,随着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关农业信息化的新术语相继出现,为农业信息化增添了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字农业、信息农业、精准农业、电脑农业、数字鸿沟等概念。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紧贴“三农”实际,加强信息体系建设,强化信息为农服务,必须坚持边建设、边应用、边服务,扎实有序地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xx市xx镇是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经济繁荣的千年古镇,具有1520年的县级建制史。该镇农业、工业发展并驾齐驱,农业以水稻、蚕桑、甘蔗、蔬菜、水果为主,工业以水电、制衣、甘蔗化工、秸项目、等为主。xx已初步形成了蚕桑、丰产林、笋竹、甘蔗等农业产业基地。自古至今都是xx市西、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地,历史地位十分突出,素有“未有xx,先有xx”之说。

【第5篇】农业信息化调研报告

摘要:本调研组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研和访谈调研等调研方法,对浛洸农业信息化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该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概括总结,以期为该地区农业信息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对策的同时,促进浛洸农业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

一、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解决“三农” 问题尤为重要。党在xx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在xx届三中全会对此进行全面阐述: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优化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要走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之路。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世界在信息化,农业也在信息化。因此,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党的xx大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并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农业信息化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关于农业信息化虽然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农业信息化的量化指标尚未确定,对于农业信息化的涵义的认识还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时期。但普遍认为,农业信息化是指信息科学在农业上得到广泛应用,通过信息网络把农业生产、管理、农资及农产品市场等领域、环节紧密地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xx)将农业信息化定义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相关产业的总称。

虽然目前还不能就农业信息化的概念达成共识,但是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发现,农业信息化的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信息和知识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业成为整个农业结构的基础产业;(2)农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3)农业信息化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五个领域:农民生活消费信息化,农业基础设施信息化,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

近年来,随着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关农业信息化的新术语相继出现,为农业信息化增添了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字农业、信息农业、精准农业、电脑农业、数字鸿沟等概念。

三、浛洸农业信息化开展现状调查及分析

1、调研背景和目的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紧贴“三农”实际,加强信息体系建设,强化信息为农服务,必须坚持边建设、边应用、边服务,扎实有序地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英德市浛洸镇是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经济繁荣的千年古镇,具有1520年的县级建制史。该镇农业、工业发展并驾齐驱,农业以水稻、蚕桑、甘蔗、蔬菜、水果为主,工业以水电、制衣、甘蔗化工、秸项目、等为主。浛洸已初步形成了蚕桑、丰产林、笋竹、甘蔗等农业产业基地。自古至今都是英德市西、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地,历史地位十分突出,素有“未有英德,先有浛洸”之说。

对于这样一个千年古镇,我们此次调研就是要对英德市浛洸镇的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展开调研,具体调研当地网络铺设情况,电脑普及情况,“信息大篷车”、“信息直通车”开展情况,村民信息化意识,村民利用网络信息等情况,并做出我们的反馈和建议,以我们的实际行动服务农业信息化。

2、调研概况

(1)调研对象:广东省信息产业厅、英德市科技局、浛洸镇政府农药店,

菜市场,电脑城,浛洸一中周边农村的养殖户、种植户(蚕桑基地,沙糖桔园等)以及散户。

(2)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研和访谈调研这两种调研方法。本次问卷回收100份,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为96%,问卷编制了13道题,其中单选8道,多选5道。数据采用电脑软件excel处理。访谈人数 7人 ,采用笔记及录音的方式记录访谈的内容。

(3)调研内容:本次调研根据农业信息化开展的步骤,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调研:

a.硬件设施:调查当地网络铺设情况,电脑普及情况,有线电视普及情况;b.服务平台:了解“信息大篷车”、“信息直通车”、手机短信服务开展情况;c.村民信息化意识:调研村民信息化意识,村民利用网络信息的情况。

3、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硬件设施

图1 村庄网络铺设情况

在访谈中笔者得知,英德市对浛洸镇有硬件设施的资金投入,但鉴于当地地区实际情况,出现两种局面:镇区硬件设施建设较为完善,农村则将资金应用到解决村民的生活问题上,无法投入资金进行良好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图1的数据是从被调查者中得出的数据,从中可以看出浛洸镇大部分的村庄是没有铺设网络的。而从某村的支书口中得知,他们村的网络也是刚刚建好的。

图2 村民电脑配置情况

从图2可以看出,目前该镇只有27%的村民家配置了电脑,而大部分的村民家目前还没有电脑,由此看出,该镇的电脑普及率不高。

图3 村民使用电脑的情况

从图3得出,在拥有电脑的村民家庭中,电脑的主要使用者是他们的子女,村民本身使用电脑的频率比较低,其原因是农民不懂相关的电脑操作技术。而虽然有部分农民懂得使用电脑,但是主要用来娱乐或是看新闻,只有10%的农户会用于获取农业信息,由此可知,农民的农业信息化意识还比较低。笔者从访谈中得知,有些村民家有电视也很少关注农业信息,更何况是没有电脑呢。

(二)、服务平台

图4 村民有无听过“信息大篷车”服务平台

从图4得出,绝大部分的农民从来没有了解过信息大篷车,由此说明虽然信息大篷车深入农村开展活动,但是宣传力度还不够。也可能是,村民忙于自身的农活,并没有这种意识去了解这方面的信息,也不知道了解多一点信息对他们的农业生产会有好处。虽然有部分的村民听过“信息大篷车”,但是也只是听过而已,在后面问到“信息大篷车”来过几次时,没有人答得上来。而对于“信息大篷车”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服务,在所被调查者中,甚少人知道。

图5 村民有无听过“信息直通车”服务平台

图5显示,85.40%的农民并没有听过“信息直通车”服务平台,由此可见,“信息直通车”服务平台的宣传力度不够,并没有在农民群体中形成效应。

图6 “信息直通车”提供的服务

图6显示,信息直通车在提供服务的内容方面主要是有关的农业科技信息,在提供产品销售途径等方面略显不够。采访中,笔者了解到,浛洸镇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不了解电脑最基本的操作,例如:开关电脑。这方面也是与浛洸镇村民电脑的拥有量有关。

(三)、村民信息化意识

图7 村民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

从图7可以看出,村民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很多。其中有线电视所占比例最高,有21.70%,乡亲们互相传达这种途径占15%,图书报刊杂志占11.7%,别人示范占13.3%。村政府宣传占8.3%,而选项其他占了15%,从问卷中了解到主要是农科站、技术站。以上这些是比较传统取得农业信息的渠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通信用到了农业信息方面,从图中得知,这种途径也占到了14.7%,从中反映出了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此外,图中显示没有获取信息途径的村民还有存在,占0.3%。从采访中,笔者得知的确有些村民是信息封锁型的,对外界不闻不问,只管自己的农活,问及他原因,他则说外面的世界太乱了。

而有些村民选择跟公司合作的,其主要信息来源是公司,他们只负责养,价格技术方面的信息主要靠公司传达。

图8 镇上有无农业信息培训中心

图8显示村民对镇上的农业信息培训中心不了解,73%的被调查者中不知道有农业信息培训中心这回事,由此可知,村民对这方面的意识比较淡薄。笔者从访谈某村的一位村支书中得知,政府每年都有技术培训的,村委或居委向农民宣传什么时候有培训活动,一年都有十次八次。但是参加的人比较少,村民没什么兴趣去听,即使是给他们发补助,他们也不愿意去听。支书还说,村民不想参加的原因是村民没什么文化,学不进去,现场指导会比较好点。村民对农业信息方面的意识还是很不足的,而这种不足的原因又是根本性的,看来,普及义务教育对未来农村的发展是很至关重要的。

图9 村民参加农业信息方面培训的情况

从图9可以得知,被调查者中只有14%的村民接受农业信息方面的培训。上面已经提到,参加农业信息培训的村民所占比例少的原因,一方面是农民的意识不够,另一方面则是村民本身的文化水平不够,在被调查的村民中,有60%以上的村民的文化水平在小学水平下,甚至是文盲的。

图10 村民对农业信息的需求

从图10可以看出浛洸镇村民对农业信息的各方面都有需求。其中对于天气预报方面的信息居高,占了24.19%,说明村民比较关注天气方面的信息。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信息位居其二,占了20.97%,看来价格还是很受村民关注的。从图中,还可以看到被调查者当中有9.68%的村民希望获得外出务工的信息,可知这些村民有放弃务农的打算,主要原因可能是庄稼收成不好或者是市场不乐观。笔者在访谈中获知,部分村民不懂得如何种植,只是盲目地去种植,这样收成自然不好,再加上天灾,有时一年下来成本回收不了。

四、结论与建议:

农业信息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工程,对农村的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农村发展有重要意义。鉴于目前英德市浛洸镇农业信息化各方面较为落后的情况,为帮助浛洸镇加强当地人的农业信息化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们尽自己有限的能力给予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硬件设施

硬件环境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有了最基本的设施,其他一切工作才能开展。针对电脑拥有量低的特点,建议各村委免费为村民铺设网络,免费开放公用电脑,并让专业技术人员教予村民最基本的电脑操作。

2、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宣传力度

鉴于村民对于农业信息化的一些服务平台不是很了解,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我们给予的建议是村委干部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广播、走访村民、派发宣传单等方式,让村民了解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可在村务公告栏里粘贴最新的农业资讯。

3、开展农业信息培训,提高农民信息化意识

村民信息化意识不高,是阻碍浛洸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村委、相关的农业、种养业咨询公司应多给农民组织一些专业培训、发放农业种植小册子等等。最主要的是要争取逐步转变农民那种“靠天种养,靠自己摸索”的传统观念。

4、提高村民的基础文化水平

据笔者了解,浛洸的大部分种养业专业户是文盲。识字率低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资讯的沟通。所以,政府应该进一步地提高整个镇的教育教学水平,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来完善我们的教育事业,以教育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

5、鼓励青年一代加入农业生产中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目前的农民大部分都是五十左右的中年人,他们在几十年的种植活动中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种植方式,很难接受新鲜的资讯,而青年一代基本上都放弃农业生产,选择外出务工。其实,青年一代的知识水平高,掌握了相关的技能,应该鼓励其投入农业信息化建设中,让本地的农业走向科技化、信息化、规模化。

以上只是我们对于此次调研所反应的一些情况的建议,望能给予浛洸农业信息化发展有所帮助。

五、结束语

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是仅仅靠硬件的建设,服务平台的建设就能发展起来的,更重要的还是人们对农业信息化的意识。如果人们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即使硬件服务平台建设得再好,还是利用不起来。农业信息化的完善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俞守华,区晶莹,易雅馨,刘华. 广州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 农业网络信息,xx,(5).

叶赛,俞守华,谈大军,邓继忠. 广东省农业信息化问题探讨[j]. 农业网络信息,xx,(4).

[3] 石达祺.上海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xx,14.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农业信息报告多篇范文。

word该篇农业信息报告多篇范文,全文共有14543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农业信息报告多篇.doc》
农业信息报告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