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作总结(精彩多篇)范文

(作者:vivihgh时间:2023-10-11 00:00:42)

【导语】信息工作总结(精彩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信息工作总结(精彩多篇)

信息工作总结 篇一

今年以来,在省农业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的具体指导和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局系统广大信息工作者,克服了资金短缺等重重困难,通过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级交办的农业信息工作任务。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抓了如下几方面: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我局党委十分重视农业信息工作,为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今年我局专门成立了“仙桃市农业局农业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局长颜泽灿任组长,副局长王彦舟任副组长,市场信息与对外合作科科长及市直所有事业单位信息责任人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市场信息与对外合作科,信息科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为了强化信息工作的责任,局党委将农业信息工作纳入了各单位一把手年终考核的内容,并分别与局直各事业单位和镇办农技站、畜牧兽医站信息责任人签订了工作责任状。

二、建章建制,实行制度化管理。

为了确保我局农业信息工作落到实处,今年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实行规范化管理。

一是制定了仙桃市农业局“十五”农业信息体系建设规划,做到信息体系建设按步就班,有的放矢,不走弯路;

二是与所属各单位信息责任人签订了工作责任制,强化对信息工作队伍的管理;

三是制定了信息报送和发布的规范化管理办法,保证信息来源和发布畅通,从而提高信息的实效性。

三、狠抓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市委、市政府和市农业局党委十分重视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特别是今年把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的农业基础工作,不断增加投入,加大支持力度,全面推进各项建设,使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市有农业信息服务中心、镇办有农业信息服务站、村有农村信息员的上下相通、左右相连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一是以市农业局市场信息科为中心,网络城区XX个涉农部门、XX个产业化龙头企业、XX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业局所属XXXX个企事业单位,形成了市级农业信息服务中心。

二是在杨林尾、毛嘴、胡场、郭河、彭场等XXXX个乡镇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网络了所在乡镇的农业“五站”、所有中介组织及产业化龙头企业。

三是村级在种养殖大户、农业经纪人中大力发展农村信息员,目前全市村级农村信息员已发展到XXX名。

四、加强信息队伍建设。

我们在发展壮大信息队伍的同时,更加注重信息员素质的提高。在此,今年主要抓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举办了信息员队伍培训班。我们从上到下先后举办了三期信息员培训班,共培训信息员XXX多人,培训的内容涉及信息采集、信息发布、计算机网络基础等专业知识。

二是开展了信息员工作交流活动。十一月份我们举办了一次全市农业信息员信息工作交流座谈会,请信息工作出色的信息员在会上介绍经验,通过典型的带动作用,推动全市信息员队伍建设和信息工作的开展。

三是建立了信息员档案,加强规范管理。对全市每一个信息员自然情况和信息工作开展情况,我们都进行登记造册,由市农业局市场信息科集中管理,使农村信息员管理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五、创新信息服务方式。

为切实为“三农”搞好农业信息服务,今年我们不断创新信息服务方式,多途径地开辟信息渠道,多形式地开展信息服务。

一是开通仙桃农业信息网,开展网上信息服务。仙桃农业信息网于今年XX月中旬开通,开通近半年来,网站访问量达XX人(次)。

二是举办农业信息专栏。今年,我局继续在市电视台、市报社分别开辟了农业信息之窗专栏,累计发布各类农业信息*多篇、共XX万多字。同时,所建立的。五个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均在各镇的电视差转台开辟了农业信息专栏,在各自所辖的村开设了信息公告栏,转载市级发布的各类农业信息。

三是印发信息资料。全市信息资料以市农业局主办的《农业信息》和《仙桃植保》两个刊物为主,信息刊物由市级统一编辑、印刷,然后由市、镇、村三级信息工作人员逐级发行,直至到村到户。今年,全市印发《农业信息》XXX期、共XXX万多份,印发《仙桃植保》XXX期、共XXXX多万份。四是发挥中介组织作用。我市现有各类农业中介组织*多个,中介组织走南闯北,深购远销,在搞活农产品流通的同时,还能大量的双向传递各类信息,因此,我们积极动员各类中介组织成为我们的网员单位,在中介组织中大力发展农村信息员,同时各乡镇办农业信息服务站主动与中介组织联合开展各类农业信息的搜集、整理、发布和组织农产品网上销售等工作。

六、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是引导产销,调整结构的重要手段,否则,就会误导“三农”。因此,今年我们在信息服务中十分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不断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切实为“三农”搞好信息服务。

一是引导农民调整结构。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南渔北牧中蔬菜”的农业发展思路,依此我们在开展信息服务时,对农产品市场动态和价格行情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上,侧重于蔬菜、畜牧和水产品,促进了畜牧、水产和蔬菜生产的发展。

二是引导农产品销售。今年XX月份,我们组织部分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参加了全省农产品产销衔接会,签订农产品产销合同XX份。仙桃农业信息网开通后,我们积极动员和组织农民在网上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尤其是XX月份,我们组织全市XXX多个特色农产品参加了全省农产品网上展销会。这对引导农民运用现代营销手段,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是引导农民推新技术。今年,我们在《农业信息之窗》和《仙桃市农业信息网》上,向全市农民发布了《关于*年主要农作物推广品种的公告》和《关于XX年油菜主要推广品种的公告》,较好地引导了农民推广应用优质优良品种,实现增产增收。

四是为领导决策服务。今年,我们在搞好调查统计向省厅上报各项农业数据的基础上,还为全市各级领导提供了可靠的各项农业数据。特别是我们在收集部分乡镇引进大雁鹅养殖成功的典型后,通过因特网查找了大量的有关鹅养殖的信息资料,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发展大雁鹅产业可行性报告,为市领导决策我市大力发展鹅产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年过去了,我们在农业信息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离省厅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和兄弟单位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新的一年,我们将严格按照省厅的部署,扬长补短,进一步加大农业信息工作的力度,努力赶超先进,将农业信息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为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信息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二

同志们:

这次全国环境信息工作会议是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领导批准在上海召开的。为开好此次会议,*月*日*局长、*副局长、*副局长和总局有关部门召开了一次局长专题会议,专门研究全国环境信息工作及这次会议的有关情况。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总结“*”的环境信息工作,讨论如何推进“*”期间的全国环境信息化工作,部署今年全国环境信息工作。会议内容很丰富,也很重要,希望大家集中精力把会议开好。下面,我将根据总局领导的指示,以及与办公厅、总局信息中心商量的内容,讲几点意见:

一、“*”期间环境信息工作的基本情况

“*”期间全国环境信息化工作在国家环保总局的领导下,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环保局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进展。

1、环境信息化的能力建设初级具规模

“*”期间,国家加大了环境信息化能力建设的步伐,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建设项目。一是国家级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初步建成,国家环保总局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投入运行,并实现了办公网与因特网的物理隔开;国家环保总局信息中心计算机网络系统初步建立,确立了全国环境信息网络系统网络中枢的地位与作用;UNEP卫星地球站建成开通,实现了环境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全国环境信息卫星通讯专用网第一期建设任务基本完成,环保系统内部网已具备通讯条件。

二是省、市级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初步形成工作能力,全国省级环境信息网络(B-1项目)已初步建成,为系统开展环境信息化工作打下了基础;城市级环境信息网络系统正在逐步建成,20个城市环境信息网络系统(B-1扩项目)已建成并投入实际运行,日本政府无偿援助建设100个城市环保局环境信息网络系统第一期(39个城市)建设项目已完成,从而完成了近半数地级城市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任务。三是国家环保总局各直属单位全部完成计算机局域网络系统的建设任务,从整体上提高全国环境信息网络系统的基础能力;同时,各省、市环保局都加强了自身环境信息工作能力建设,扩大了环境信息化工作的范围。

2、组织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初见成效

“*”期间,各级环保部门以提高环境信息工作能力促进环境信息工作机构建设,培养环境信息工作专业队伍,取得初步成效。

提出了全国环境信息化组织机构建设框架──国家级、省级、城市级和县级四级组织机构体系,明确了全国环境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必须依靠健全的组织机构作保障的方针;在强化国家环保总局信息中心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的同时,促进省、市级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初步建立了一支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人才队伍。

3、环境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水平逐步提高

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环境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平,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环境信息支持和服务。“*”期间,各级环保部门,以能力建设带动环境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水平的发展。一是环境信息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有了一定基础,发布了《环境信息化“*”规划和2*0年远景目标》、《环境信息管理办法》(暂行)、《环境信息标准手册》(第一、二、三册);二是环境管理办公自动化得到了推广与应用,通过建立环境管理业务应用系统和开发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环境信息支持和服务的多媒体应用系统及数据库,促进了环境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了环境管理工作的效率;三是环境信息资源共享程度有了提高,通过在互联网上建立各级环保部门的主页等形式,向社会提供了各类环境信息,实现环境信息的交流与合作。

总之,“*”期间是我国环境信息化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可喜成绩的五年,以国家环保总局信息中心为网络中枢,以省级环境信息中心为网络骨干,以城市环境信息中心为网络基础,连接国家环保总局、各省环保局、各城市环保局以及其它单位和部门的环境信息网络初具规模,建立了环境信息专用传输通道;以环境管理办公自动化为起因,以环境信息数据库为基础,以环境管理业务应用系统为核心的环境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环境信息技术得到了普及与推广,提高了环境管理工作水平和人员素质,促进了领导方式、工作方式的转变;逐步建立了环境信息组织机构,培养了一支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人才队伍。环境信息化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为进一步建设和应用环境信息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期间环境信息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1、领导重视是关键

国家领导和总局领导对信息化都非常重视。朱指出:“积极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特别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快政府管理信息化进程,是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迫切要求,各级政府、各个部门都要把推进行政管理信息化作为一件大事。”总局于19*年就成立了全国环保系统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副局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的司局干部任成员,并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具体研究解决环境信息化工作问题。解局长每年多次到总局信息中心视察,对总局信息中心的工作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每次总局做工作安排时把环境信息工作作为总局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要求各省、市环保局要重视和加强。最近,解局长又明确指示:要抓紧实施信息化的形象工程,特别提出总局在环境信息硬件建设上投入已很多,但现在进度和效果不理想,要想尽办法使我们跟上信息化的步伐。

上海、河北、福建、山东环保局的主要领导亲自抓,把环境信息化当做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使环境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可喜进步。只有领导重视,才能加快和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2、机构队伍建设是基础

到去年为止,有三分之一强的省份成立了独立编制的环境信息中心,固定环境信息人员和明确开展环境信息任务的有20个省。环境信息工作开展较好的9个省份全部在这20个省中,多一半是独立机构的单位。上海、河北、安徽、福建、新疆、广东、江苏、山东、河南等省职责任务明确,人员固定,使环境信息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3、经济不断投入是保障

世行贷款建设了27个省级环境信息中心以后,大部分省后续经济投入不足,但有三分之一的省坚持经济投入不间断,保证有足够的经济支持开展环境信息化工作,上海、河北、广东省最突出。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要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保持对信息化的不断投入。逐步投入是跟上信息技术更新快速步伐的有效途径;也就是说,信息化的投入不仅是建设的投入,更为重要的是保证运行的投入,运行投入跟不上,环境信息化建设也就得不到保障。

4、共同参与是重点

环境信息化工作是各环境管理部门的共同任务。环境信息共享需要各环境管理业务部门的共同参与。互联网大家都有认识了,内容丰富都想上网,这是共同参与的结果。环境信息工作开展活跃的省份,最主要的经验是调动各业务部门都来参与,去年上半年安徽省带了个好头,下半年山东、江苏、浙江等省信息收集、共享初见成效。环境信息化工作是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参与。

5、发挥工作主动性是根本

充分发挥各级环境信息中心的主观能动性,对做好环境信息化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环境信息工作体制和信息渠道不顺的条件下,开展环境信息化工作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很多省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结合环境管理的需求,主动开展工作,提供良好服务,较好地完成了任务。如江苏、福建、河南、新疆、广东、天津在完成总局下达任务方面都较为突出。各省环境信息中心都承担了对省局机关内部网络的运行、维护及技术服务,以及对所辖城市、县(区)环境信息工作的技术指导等工作,此项任务既耗时又耗力,但各省环境信息中心克服了人员少,任务重的困难,尽职尽责,出色地完成了该项任务。如新疆、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福建、辽宁、吉林等地都建设了一批地市级网站,有效地推进了全省环境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上海、江苏、安徽、福建、广东、河南、海南等地在基础建设的同时,注重人员的技术能力培养,能自行设计、开发有关的业务应用软件,提高了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服务的质量,同时也使自身得到更为有利的发展。

三、目前环境信息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从整体上看,全国环境信息化建设还不适应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对信息化的要求,存在着一些问题。

1、部分省局领导重视不够,环境信息化工作进展缓慢

环境信息化工作必须加强领导,但有部分省局没有贯彻“一把手”负责的原则,领导重视不够,对信息化认识不足,加上对信息技术学习不够,掌握新知识的动力不足,环境信息化管理水平与信息化发展不相适应。此外,信息中心对领导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没有跟上,没有使他们感受到信息化的效果。致使有一半的省环境信息化工作进展缓慢。

2、环境信息化缺乏统筹规划,信息管理不够标准与规范

环境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网络平台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体系。环境管理业务应用没有形成统一的应用平台和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环境管理应用软件的开发使用缺乏统一管理和技术规范,后期技术支持不足。有些项目中软件开发只注重了上层的需求,与各省、市,特别是与基层的实际需求脱节。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信息系统建设应该按照总体规划进行,“*”期间制定了环境信息规划,一方面由于受当时对环境信息化工作的认识不足,加上对环境信息化工作的重视不够,环境信息规划缺乏有效的可操作性,环境信息化工作缺乏统筹规划,特别是在软件开发上,缺乏统一管理。加上各部门条块分割、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软件开发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各业务部门只强调自身的信息化建设,都要开发自己的信息系统,开发的软件单机运行的多,不能实现环境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和网络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

3、信息管理体制不顺,部门间信息无法交流

全国环境信息化组织机构建设还没有形成一个规范化体系,造成信息管理多头化。从整个环保系统环境信息工作情况看,存在信息办和信息中心为主体的两大系统。在机构方面有信息办、总局信息中心、监测总站信息中心、监测遥感与GIS实验室、环科院地球站,政研中心信息所等,各自都在做一块信息的工作,力量分散,没有形成拳头和合力,使整体环境信息化工作推进较为缓慢。

环境信息采集渠道和方法不规范,信息利用手段落后,信息资源不能充分有效共享,无法实现深度加工,造成环境信息资源严重浪费,没有形成标准统一的共享数据库系统和建立环境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大量的环境信息资源分散在不同部门和单位,部门与单位之间的信息很难流通,已建成的信息系统和网站因缺乏信息源而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环境信息持有者与需求者之间严重脱节,使信息可共享的特性无法发挥作用。虽然环境信息管理办法颁布了几年,还没有实现严格统一管理,一些部门靠着国家的投资把信息做为独享的资源,造成信息能力建设投入大,收效小,整体效益不明显,这与目前信息化浪潮的大背景很不相称,也与总局领导对环境信息工作的期望很不相称。

4、资金不到位,能力建设缺口大,前期投入发挥效率低

多数省投入明显不足,部分省环保局因B-1项目还贷的压力大,对环境信息中心建设的后续投入没有保障。有些省环境信息中心还需要自己去创收,几年中设备没有条件更新,软件也没有条件开发。基础业务部门的信息化能力建设水平低,业务过程还是传统的纸张报表,非电子化的文件、报表阻碍了信息的传输、加工和共享。。

全国环境信息网络系统正逐步建成,卫星通讯专用网络亟待投入运行。在环保卫星通讯专用网建成之前,有不少省信息中心主任一直在讲,我们建设一条专线需要钱,运行需要钱,与总局实现网络连接有困难。卫星通讯专用网建成之后,建设资金是总局投资,运行费由总局提供,与各省连接的SCPC专线24小时开通,可是有些省到目前仍然不能开展工作,其根本原因是这些省环境信息中心仍没有形成工作能力,网上没有内容,不敢上。

环保系统信息化的工作与全国各系统相比较,是最先进行建设的系统之一,仅“*”期间,全国环境信息化建设投入已近4亿元(含日本无偿援助项目),但是没有真正形成应有的工作能力;现在从形成全国网络的系统来看,我们与其他系统相比已落后了。比如与气象网、地震网相比,硬件的建设并不差,但从软件的建设、人才的培养来看,都有很大的不足,从而影响了我们前期的投入效益。解局长一再说:我们已经投入这么多的钱,不能真正的发挥效用,就是对人民的犯罪。目前这种状态,就是由于我们有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长此以往,信息中心就不能保证正常运行,环保系统的信息工作就很难搞上去。

5、机构队伍建设长期得不到解决,制约着环境信息化工作

全国三分之一的省份,环境信息工作只有二、三个人在对付,机构不健全,没有形成环境信息专业队伍,工作职能、任务不清,主要领导没把信息化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工作很少有人过问。有个省局三年前,外聘了个信息中心主任,工作开始有起色,没多久人不在了,事情就没人管,信息工作受到了很大制约。各级环境信息专业队伍都需要加强,现有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技术素质需要提高,加上人才流失严重、高级信息人才缺乏也使环境信息系统面临着巨大压力。内蒙古、湖南、四川等省人才流失,严重影响了工作。信息技术发展快,环境管理人员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和信息化水平低,缺乏必要的培训,不能满足环境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办公自动化的要求,限制了信息共享。管理制度不健全,人才队伍薄弱,严重制约着环境信息化工作向纵深发展。

四、*环境信息工作思路

“*”期间发展环境信息化的总目标:

加快环境信息化能力建设步伐,做到:“三网”畅通安全,“一库”可靠运行,“队伍”稳定提高。以环境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为重点,实现环保系统办公自动化和信息资源共享。

主要任务:

1、进一步提高各级环境信息中心的基础能力

国家环保总局信息中心应成为整个国家环境信息网络运转和指挥的核心中枢,环境数据的“图书馆”,软件的开发总部,重大决策的依托;承担对地方各级环境信息中心的业务指导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信息中心应成为本地区的环境信息收集、加工、维护的中心。同时也承担对地市级环境信息中心的业务指导工作,以保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关政策的上传下达。

所有地级城市环保局都要建立环境信息中心,有条件的县级环保局也要建立环境信息中心。地级市环境信息中心是数据采集、校验、录入、上传等工作的重要部门。

2、建立完善的环境信息化管理体制

加强环境信息中心机构队伍建设。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统一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级城市建立独立的环境信息中心机构,设专职主任,工作人员按要求到岗。形成一支思想品质好,有事业心,年富力强,即懂IT,又懂环境管理的环境信息管理与技术队伍。

进一步明确环境信息中心的职能和定位。各级环保局都要赋予各级环境信息中心对环境信息进行管理的职能,使之成为信息化的技术支持机构,真正体现信息中心的作用。国家环境信息业务管理与技术支持机构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信息中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划与财务司归口联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信息中心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直属事业单位,是全国环境信息网络与通讯中心、全国环境数据中心和信息技术中心,也是国家环境信息对外交流中心。各省环境信息中心要参照总局环境信息中心的职能定位,理顺环境信息管理体制,明确各自的职能,发挥相应的作用。

实行软硬件的准入管理。对目前环保系统使用良莠不齐的软件进行统一的改造升级。今后环境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原则上统一在各级环境信息中心的指导下,按规范化的要求进行;社会上开发的环境管理应用软件,也应严格按照环境信息标准和规范进行开发,否则不准在环境信息系统中运行。

3、加强信息标准化与规范化的管理

各级环保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环境信息管理制度,保证环境信息化顺利进行。制定和执行环境信息标准和规范,加强信息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建立一套完整实用的环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网络建设和管理的标准与规范体系,提高环境信息开发、传输和应用的一致性。执行网络安全和管理(保密)制度。按国家保密局的规定,实行内外网物理隔离的管理办法。

4、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

统一标准、统一数据结构、统一网络平台、统一软件,根据不同层次的规模和特点,分层建立各自的共享数据库。进一步挖掘对信息共享的需求,强化环境信息资源的应用建设。

建立分布式全国环境信息数据库系统,实现全国环境信息资源共享。完成全国性环境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及其网络化环境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包括环境办公自动化系统、环境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和环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等,提高环境信息资源的利用水平。

5、保证网络正常运行,发挥现有系统的最大效益

“三网”的运行,重点放在卫星网。通过卫星专用网系统,初步在国家环保总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100个重点城市之间,实现信息发布、文件收发等办文、办事功能的办公自动化。改造升级省环境信息中心的硬件和软件系统,为全面实现办公自动化提供可靠的专用网络平台。在保证网络安全运行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环境信息网络系统的运行效率,丰富网络内容,扩大网络服务对象。

6、提高服务意识,为各级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树立环境信息为环境管理服务意识,逐步把环境信息系统中的图形库、数据库、模型库和方法库相结合,实现环境管理信息的综合查询,综合分析,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为评价、分析、规划、预测等环境管理决策提供应用服务。

7、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

加强人员培训。制定环境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培训计划,通过培训、讲座和知识竞赛等形式,普及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国家级环境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受训率达到90%以上,形成工作能力的达到70%以上。环境信息中心专职技术人员每年培训1~2次。根据实际需要实施继续教育,逐步地提高培训要求,为管理人员不断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提高专业素质。根据国家总局在国家环境信息化“*”计划中提出的:“各级环保局要对环境信息中心实行政策倾斜,在职称、福利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引进优秀人才,稳定已有的环境信息专业队伍。”的要求,以现有人员自我培养、提高为主,引进人才为辅,加快专业队伍建设。

加强社会合作。各级环境信息中心应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合理调用社会IT公司的技术力量,选择技术力量较强、服务较好的IT公司做为各级信息中心的技术依托。

8、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资金投入

各级环境信息的投入都要纳入各级环保局投入的重点,与监测能力建设的投入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根据财政部关于政府收支改革方案的初步意见,环境信息的投入将纳入各级政府财政的正常支出,各级环保局应按照此意见的精神,保证环境信息的正常投入。国家环保总局在“*”期间,拟加大环境信息的资金投入,逐步更新完善省级环境信息中心的设备,支持地市级环境信息中心的建设,各级环保局要落实相应的配套资金,同时,还应确保各级环境信息中心运行管理的投入,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切实做好20*年全国环境信息工作

20*年全国环境信息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贯彻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和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要点,以提高环境信息的支持能力为基础,树立环境信息为环境保护工作服务的宗旨,加快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深化环境信息管理,保障环境信息网络通畅,提高环境信息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努力实现环境信息工作与环境保护工作同步发展,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环境信息支持与服务。

具体形象指标是:结合省级信息中心设备的更新改造,7月份完成各省办公网和互联网的物理隔开,8月份实现文件上网传输;年底完成全国统一排污收费、建设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并在省级推广应用,实现政务公开;保证卫星专用网的正常运行,各省均应在卫星专用网上建立主页,并确保每日更新。初步建立基于卫星专用网的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做好61个城市“日援”建设项目的准备工作。

(一)理顺体制,规范环境信息的统一管理

1、各级环保部门应加强环境信息工作的行政管理职能,使环境信息管理由多头管理向统一管理体制转变。总局已决定总局信息技术办公室并入总局信息中心统一管理,并由规划司统一负责全国环境信息工作,办公自动化工作由办公厅直接领导。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应参照执行。

2、根据《全国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工作会议》的有关指示精神,各省、市环保局在机构改革中,要加强环境信息化队伍与机构建设,强化基本职能,保证必要经费。

3、修改完善《环境信息管理办法》并公布实施,年底进行执行情况的检查;全面启动信息汇总、信息共享工作,建立环境信息规范化管理制度,加强环境信息工作的指导与监督。

4、加强环境信息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继续做好环境信息标准化手册的出版工作,强化环境信息软件统一管理,总局授权信息中心建立环境信息应用软件申报登记与准入制度。未经总局批准的软件,不许进入环保网络系统应用。

(二)、加快环境信息系统的硬件建设步伐

1、做好全国环境信息卫星通讯网络系统的二期建设工作,在开通省级卫星通讯网络系统的基础上,各省会城市环保局要负责尽快建立与省局信息中心卫星通讯网络的连接通道,保证各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上传。同时,要加快完成城市级环境信息卫星通讯网络系统和数据采集卫星子站的建设任务,并在年内发挥作用。

2、抓紧实施日本政府无偿援助建设100个城市环境信息网络系统第二期61个城市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建设项目。力争20*年一季度完成建设任务,并实现正常运行。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局要针对自身的实际需求,提出省级环境信息系统能力建设改造方案,采取国家与地方共同建设的方针,对部分省环境信息系统进行改造。

4、各省环境信息中心要加强对城市级环境信息中心的业务指导工作,督促各城市环境信息中心做好卫星项目和100个城市建设项目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围绕信息共享,强化环境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1、实施全国环境信息卫星专用网的应用方案,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卫星通讯网络系统的网络资源优势,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加快实施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卫星专用网的推广应用工作,8月份实现网上文件传输。

2、在总局信息中心组织下,重点抓好全国排污收费管理信息系统和全国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两大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年内实现试点运行和推广工作。

3、做好环境信息应用开发总体设计,各省、市环境信息中心要做好需求调查等配合工作,争取在20*年内开发出共享平台软件,建立共享数据库,到20*年,完成20*年以前的数据入库工作,实现部分环境信息资源的共享。

4、B-1扩项目20个城市和日本无偿援助项目39个城市要结合各自的应用需求,尽快发挥环境信息管理应用系统的作用。

(四)、转变思想、强化服务,提高支持能力

1、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原则,把工作重心逐步转向应用与服务。要确保环境信息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网络通讯畅通,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技术支持能力。

2、切实做好《中国环境保护》主页的开发与维护工作,全系统共同培养《中国环境保护》主页的网络资源与信息资源,开拓信息渠道,扩大信息量,提高技术含量,加快环境信息公开化步伐,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

3、继续加强各省环境保护主页的开发与维护工作,逐步开拓并建立环境信息源渠道。已经完成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的城市环境信息中心,也要尽快开展主页工作,开创环境信息发布新局面。

4、结合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需求,要创造性开展特色应用与服务,广泛采用数据库技术、GIS技术,以及计算机与网络通讯等先进技术和手段,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智能化、个性化和专题化服务。

5、各级环境信息中心要切实做好环境信息保密工作,以卫星通讯专用网络为传输通道的环境信息内部网必须与因特网物理分开,确保环境信息网络安全。

(五)、强化技术培训、加强队伍建设

1、继续加强技术培训工作,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信息技术为基础,结合环境信息管理工作的需求,开展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GIS与遥感技术、主页制作技术等方面的应用与开发技术培训,适应IT技术发展潮流,全面提高技术水平。

2、继续抓好《二国研修》技术培训工作,20*年完成三期系统与网络技术、数据库设计与应用技术培训班。各省、市环境信息中心要结合各自实际需求,开展多种内容与形式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普及培训工作。

3、20*年内举办第一届环境信息技术交流会议,广泛交流技术开发与应用经验,展示环境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成果及产品,促进环境信息应用技术的普及、推广与提高。

4、要抓紧人才队伍建设,在稳定技术队伍的基础上,培养优秀技术骨干,提高环境信息系统的战斗力。同时,各级环保局要加大对信息中心的投入,保证信息中心运行和开发经费。

让我们共同努力,在“*”期间,把我们全系统的环境信息化工作做得更好,争取走在全国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前列。

信息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三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通报和总结我市去年政务信息工作的情况,表彰去年政务信息工作成绩显著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研究和部署今年我市的政务信息工作。刚才,市政府分管信息工作的何敏汉副秘书长作了很好的发言,我完全同意。等一会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信息处的韦处长还要作指示。在此,我代表梧州市政府对韦处长光临今天的会议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对各县(市)区政府办公室、有关各部门对政务信息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到会的各位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市政府系统的信息工作人员致以亲切的问候!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提高对政务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信息是决策的基本依据,政务信息对政府工作密切相关,实为重要。《孙子兵法》中有句名言:“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所谓“知彼”就是要靠信息。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进入了新的信息竞争时代,谁能掌握信息,谁就能在异常剧烈的竞争时代中站住脚跟,取得有利地位,否则就会落伍,就会被淘汰。现在正在进行的美伊战争实际上也是一场信息领域的战争。从国内来说,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做好信息工作,对确保政府机关工作正常运转,搞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以正确应付各种情况,及时妥善处理紧急重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各种事业的健康发展十分关键。江曾经指出:“信息引导是政府主要职能之一。”这是我们党对信息工作在政府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的深化。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切实把信息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不断提高对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努力使信息工作更加符合新时期各级政府领导工作的需要,跟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增强责任感,紧密围绕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信息报送工作

(一)要加强紧急信息的报送工作。江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中专门强调了加强紧急信息报送工作的问题,国办发〔1999〕98号文件又对报送紧急信息工作提出了要求,我们在很多场合也一直强调要加强紧急信息报送工作。这几年,需要我们加强紧急信息的报送,以便市领导及时掌握各地动态,有效地处置紧急突发事件。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切实按照国办、自治区政府办的有关信息报送规定,务必加大紧急信息或本系统的重大突发事件、重大社会动态、重大灾情和疫情及其他紧急重大事件的报送工作。各县(市)政府系统要认真转变观念,务必大力加强紧急重大信息的报送工作,并明确职责范围,对迟报、漏报、瞒报信息造成重大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和领导的责任。因此,国务院办公厅和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一再强调要做好重大信息的报送工作,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对此,我们一定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把这项工作提高到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高度上来认识。

(二)要主动围绕于、服务于、服从于当前的中心工作。

这一条实际上是大家已明确了的,我们每年、每一阶段都有所要求,这里要注意两点:

一是要善于把握党中央、国务院以及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信息工作人员对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决策要有政治敏锐性,善于分析、研究国务院、自治区政府及市政府在各个时期信息需求的重点,要善于从有关文件以及会议精神中了解领导对信息的需求,善于从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中分析领导对信息的需要。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要比其他人对文件和会议的精神领会得更深、更透。

二是报送信息的内容要全面中有侧重。(l)党中央作出重大决策或重大工作部署后,各县(市)区要注意报送本县(市)区贯彻落实的安排和措施,广大干部群众的反映和意见;然后报送实施决策中取得的成效、出现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决策实施告一段落后,要报送总体情况。(2)上级领导对本县(市)区、本部门某些重大事项有过明确批示或上级领导在视察本县(市)区时特别关心的事项,需要及时报送贯彻落实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成效。(3)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领导比较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对这类问题,如果有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报送;如果是原有且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需要加强研究,挖掘问题发生的深层次原因。(4)有关社会稳定方面的情况和问题,属于紧急突发的尤其注意及时报送。(5)要善于开发一些特色信息。在坚持准确、及时、全面、原则的同时,还要善于抓一些特色信息。

(三)充分发挥政务信息工作的主渠道作用。各级政府贯彻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推进各项改革,维护社会稳定,指导各县(市)区、各部门工作,都需要及时掌握各方面的信息。现在信息渠道很多,有新闻媒体、信息中心、各种信息服务机构以及一些业务部门等等。在诸多信息渠道中,政府系统是我们报送信息的主渠道,所报送的信息应该最快、最准确、最权威。但是,现在这个主渠道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往往一个县(市)里发生了一个重大事件,最先报送信息的不是政府系统,而是新闻单位。自治区政府、市领导同志希望根据各级政府和部门报送的信息作出决策,但各级政府和部门的信息往往晚报或不报,影响到领导迅速作出决策。政府办公室及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应该是报送信息的第一责任人,要把向自治区政府、市政府报送信息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把报送信息工作做得如何作为检验我们是否讲政治的一个重要依据。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工作的主渠道作用。

要做好政务信息的报送工作,我想特别强调三点:一是要真实。信息的正确性、真实性很重要。好信息经正确分析后,就会有好的决策,一个信息若是错误的,就会传给领导一个错误信号,就会导致决策的错误,影响或耽误工作,造成损失。据了解,有些县(市)上报的信息有时存在不真实的情况,如所用的数据,例子有误或夸大其词,未经调查核实,也有些不代表本县(市)区,本部门的意见,而是个人或小集体的意见等,这是不行的,要注意纠正。二是要准确。上报的信息要进行认真推敲,反复核实,不能听风就是雨,谎报“军情”,也不能夸大、渲染问题。应该实事求是,有喜报喜,有忧报忧。三是要及时。要突出信息的时效性,特别是紧急重大事件,如果不及时上报,就会贻误时机,给党和国家造成危害和损失。当然,我们还要注意加强信息的综合分析工作,提高报送信息的全局性、综合性、系统性,减少零碎、肤浅的信息,对重大问题,特别重大的带有倾向性和苗头性的信息,要及时进行分析,实事求是地进行反馈。

三、建立健全和完善信息工作制度

各县(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和完善政务信息工作制度。如采编制度、审签制度、报送制度和领导批示文件的查办制度。按制度按程序上报信息,加强对信息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健全考核和奖励制度。凡制度不健全、网络不完善、措施不得力、管理不到位的,必须尽快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改进。现在有些县(市)区报的信息过于微观、零碎,对上级领导决策没有什么实际参考价值,有些是属于本县(市)区领导和部门了解和处理的,不需上报的,有些在报纸上凑一些新闻也上报了。这些信息之所以能上报,是没有经过严格把关的,信息的实用性和采用率就大大降低。因此,要完善各种制度。刚才,何秘书长也讲了今年我市将参照区政府实行计分办法,所以今年的报送信息的要求将会比去年更加严格。

四、切实加强对政务信息工作的领导

首先领导要重视。主要分管领导要亲自过问信息工作,分析信息工作的形势,把握信息工作的方向、支持和指导办公室搞好信息工作,政务信息工作搞得好不好,领导支持很重要,办公室要指定分管领导负责,明确职责。其次是要培养和建设高素质的信息队伍。要按照思想好、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效率高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信息队伍,把一些政治合格、业务素质高、勇于开拓创新、年富力强的干部充实到信息工作队伍中去。注意加强对政务信息人员的锻炼、培养,为他们了解领导意图,熟悉党的方针、政策,提高业务技能创造必要的条件。其三,领导要从工作上、生活上、政治上关心信息工作人员,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善于“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使他们能大胆地工作,积极地工作,放心地工作。这也是加强领导的具体体现。

五、努力解决信息报忧难问题

首先要充分认识报喜不报忧的危害性。从我市的情况看,多数县(市)区能够认真落实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政策,对信息工作是是高度重视的、认真的,在信息工作中较好地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有喜报喜,有忧报忧。为国务院、自治区政府、市委、市政府全面了解情况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也要看到,目前,在信息工作中多报喜少报忧的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县(市)区还相当严重。有的县(市)区只许报喜,不许报忧,或只许报需上级帮助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不许报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偏差和问题;有的地方不但不允许通过政府办公室信息渠道报忧,也不准其他渠道报,甚至连国办规定必报的紧急信息也压住不报;有的县(市)区虽然允许报忧,但对涉及的问题层层截留,级级过滤,使信息报到市一级政府就已是面目全非。时过境迁。有些领导同志还对反映问题的信息工作人员批评责难,施加压力,甚至给予不公正处理。个别县(市)区和单位的领导接到自治区党政府或者是我们市政府领导对忧信息的批示后,不是认真贯彻落实批示精神,妥善解决问题,而是先追查报送信息的工作人员的责任。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当地政府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对报忧信息在认识上有偏差。有的同志认为,上报自己管辖区域内出现的问题,是把矛盾上交,是给上级政府添麻烦;有的同志片面理解反映问题要全面、系统、完整,总想等问题解决后再报;有的同志过多地考虑本地、本人的利益和形象,认为反映问题是“家丑外扬”,会给本地“抹黑”,会否定自己的“政绩”,因此对报忧信息多方限制。 这种只愿报喜不愿报忧的风气,危害极大。一是会使上级政府掌握不到基层全面、真实的情况,了解不到事情的全貌,容易受到误导,作出错误的判断。二是会使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偏差得不到及时纠正,从而导致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矛盾变成大矛盾,小偏差变成大错误,增加解决的难度,有时甚至会一发不可收拾,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重大损失。三是会助长说假话、欺上瞒下的恶劣风气,败坏党风,破坏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带坏干部。此风不除,后患无穷。

二是要正确处理报喜和报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具有两重性,总是一分为二的。“喜”和“忧”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有“喜”必有“忧”,有“忧”定有“喜”,“喜”、“忧”是并存的。对客观存在的东西,我们只能正视它、认识它、反映它,而不能忽视它、回避它、掩盖它。因此。在信息工作中,我们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对工作中做出的成绩,创造的经验,要很好地总结、反映,以利于进一步推动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也要如实反映,使之得到及时解决。这不仅是一个方法问题、认识问题,而且是关系到能否真正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原则问题。

评价一个地方的工作做得好不好,也不能光看这个地方是报喜多还是报喜少。我们是唯物主义者,历来认为实际工作中,成绩和问题并存。只报喜不报忧,不能说明有喜无忧;善于报忧,也不能说明有忧无喜。一个地方如果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当然最好;但如果发生了问题,能如实上报,及时得到上级领导指示,并按上级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把问题解决好,同时能举一反三,吸取教训,避免此类问题发生,同样也说明这个地方的干部有驾驭局势、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问题发生后,一味掩盖,或自行其是,采取错误的办法处理,最后酿成大祸,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那损失就大了,不只是影响这个地方领导干部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怕“抹黑”,结果却真的抹了黑;怕影响“形象”,结果却真的影响了形象。

三是要下决心解决报忧难问题。解决信息报忧难问题,需要各级领导重视,需要广大信息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一是要大力倡导说真话、报实情的风气。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认真学习江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摒弃私心杂念和错误认识,把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对党、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从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的高度,支持信息工作人员全面、客观地反映真实情况,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对如实报忧的同志不但不能打击责难,而且要给予鼓励和表扬。绝不能报喜得喜,报忧得忧。

四是要建立重大信息迟报、漏报、瞒报责任追究制度。今后,无论哪个地方、部门和单位再发生迟报、漏报、瞒报重大紧急信息情况的,一定要追究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更要追究主要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市政府办公室要抓好这方面工作的落实。

五是要敢于报忧,又要善于报忧。信息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对客观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影响大局、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要敢于反映。当然,反映问题一定要实事求是,反复推敲核实,不能道听途说,捕风捉影,也不能以偏概全,以点代面。要一是一,二是二,使主观符合客观,同时要加强对问题的定量定性分析,努力提高为领导科学决策的服务水平。

六、进一步推进我市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工作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市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已成为全市各级政府机关转变管理职能,转变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环节。

虽然经过各县(市)、区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政府系统开展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主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全市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还不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行政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市政府办公室与各县(市)区,各部门尚未形成统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规范、应用平台和统一的数据库标准;二是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不够完善,应用软件低水平重复开发的现象依然存在;三是管理不规范,安全保密制度不健全,尤其是近年来国际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一些县市区和部门一方面擅自将本单位局域网与国际互联网混合联接,造成了人为的安全隐患,容易受到网上黑客攻击入侵和造成网上泄密,另一方面在互联网上使用的名称不规范,信息发布随意性很大,缺乏严格的审核机制,容易造成无意识泄密事件;四是系统建设发展不平衡,一些保障措施不落实,特别是投资没有保障,管理机构不健全,严重制约了办公自动化建设和应用的正常开展。

当前,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飞速发展,加快全市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和应用步伐,充分利用现代办公手段,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各县(市)区、各部门都要充分认识加快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自觉地从思想观念、管理方式等方面适应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发展的要求,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积极利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为了进一步推进并规范全市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和应用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xx〕36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区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工作的通知》(桂政办发[20xx]113号)的规定,以及《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20xx—20xx年规划纲要》(国办发[20xx]25号)等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市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和应用工作要继续遵循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共同建设,资源共享,安全保密的建设原则,网络建设、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开发并重,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要加快建设和应用工作的步伐,用3至5年的时间,利用我市政的广电或电信光纤网络,不断完善全市各县市区,各部门的电子公文政务交换系统和现在的市人民政府网,逐步建立面向社会的政府公众信息网和门类齐全、内容丰富、更新及时的政府系统办公业务信息资源数据库,最终建成以“三网一库”为基本结构的全市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网络,实现机关办公业务的电子化、自动化和网络化,共享政府系统办公业务信息资源,使政府行政管理、应急指挥和快速反应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高效率、高质量地为自治区和市政府宏观管理、科学决策服务。

七、进一步做好政府系统值班工作

值班和信息工作是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办公室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对于确保政府工作正常运转,搞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正确应付各种情况,及时妥善处置紧急重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直各单位加强对值班和信息工作的领导,狠抓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效率,为市领导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和科学决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有的地方和部门对值班和信息工作重视不够,机构不稳定,人员不落实,制度不健全。下班以后以及节假日没有安排值班,迟报、漏报、瞒报重大紧急信息的现象时有发生,贻误了对紧急重大事件的处置时机,给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和不良的影响。最近,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政府系统值班和信息工作的通知》,对加强政府值班和信息工作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希望各县市区和市各部门 一是要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高度,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政府值班和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值班和信息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不断提高值班和信息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努力使值班和信息工作更加符合新时期各级政府领导工作的需要,跟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二是要向上级政府和市人民政府报送信息,这是各县市区、各部门的重要职责。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办发[1995]53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务信息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桂政办发[1997]86号),在做好日常信息报送工作的同时,务必大力加强紧急重大信息的报送工作。凡是发生在本县市区、本部门或本系统的重大突发性事件、重大社会动态、重大灾情和疫情及其他紧急重大事件,各地、各部门认真做好处置工作的同时,必须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市人民政府,再由市人民政府向区人民政府报告,最迟不得晚于事发后4小时,并要跟踪掌握事态进展和处理情况,随时续报,直至事情处理完毕。三是要明确紧急重大信息报送情况工作责任,建立紧急重大信息报送情况通报制度。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搜集、处理、审核和报送制度;主要负责同志要对向市和上级人民政府报送紧急重大信息负责,并督促值班人员和信息部门认真做好具体报送工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除坚持每月通报采用各县市区、各部门信息的情况外,将建立紧急重大信息报送情况通报制度,定期汇总分析。各县市区、各部门向市人民政府报送紧急重大信息的情况,对做得好的地区行署,市、县人民政府或区直单位予以表扬;对迟报、漏报、瞒报信息,造成重大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和领导的责任。四是各县市区、各部门的办公室是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报送信息的主渠道,应紧紧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等问题,责无旁贷地做好信息报送工作。要坚持及时、准确、全面报送信息的原则,确保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完整性,实事求是,既报喜又报忧。要坚持以质量为中心,重视信息的整体开发和综合利用,努力挖掘信息的深层价值,提高信息的实用效能,努力为市人民政府领导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五是建立健全值班和信息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各县(市)区办公室以及市直各单位办公室从今年5月1日起,必须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度。今后,各县市区、各部门的突发性重大、紧急信息一律报送市人民政府总值班室,并同时抄送市政府办公室信息科,由总值班室呈报市人民政府领导并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总值班室;日常政务信息报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信息科,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加强对值班和信息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健全考核和奖惩制度。凡制度不建全,网络不完善,措施不得力,管理不到位的,必须尽快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改进。

同志们,目前,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正在为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0%的经济目标而努力奋斗。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这就对我们政府系统信息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县(市)政府系统的信息工作人员要增强做好信息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紧迫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报送大量真实、高质量的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更好的服务。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县(市)、各部门办公室和广大政务信息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政务信息工作一定会跃上一个新台阶。

信息员岗位职责 篇四

一、负责源项目的'接单工作。

二、负责导出承运清单及交货单,并根据出库相关数据录入制单。

三、负责发布租车信息。

四、根据交货单相关信息登陆老窖条码采集管理平台创建任务。

五、负责装车后整理各项单据并存档备案。

六、负责当天出库的交货单更新出库状态并认真填写出库日期及司机证件信息。

七、负责自提客户的电话通知提货并告知各项必要的提货手续

八、月末制做已出库和未出库明细表,并将上月未出库信息转存到次月出库表。

九、整理本月已回承运清单,排序后分别扫描并存至相应文件夹中。

十、其他与外发相关的辅助性工作

信息工作计划 篇五

一、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区教研组教研工作精神,加强教研组文化的关怀:即从教师成长、教学的幸福感、安全感去构建教研文化。以教研为工作重点,提高信息教学质量为中心,加快教研教改的步伐和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适应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转变观念,使教师认识到教师既是教学工作者,又是教学行为的研究者。

二、工作目标

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手段,尝试“长程两段式”教学策略。积极参加区教研活动,并帮助其他学科的教师掌握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配合其他学科搞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施工作。

三、具体措施

1、成立三人(李固学、郭小莉、邓镭)听课、集体备课小组,听随堂课、上研究课、教研课、集体备重难点课。

2、继续学习和贯彻新课程新理念,加深理解,要求每位教师至少有一篇关于新教材新教法的论文或教学体会。

3、以五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以“英特未来教育学生培训课程”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去学习其他学课,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4、加强竞赛培训教学的研究,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参赛水平,扩大学校的知名度。

5、利用学校网站,加强电子备课建设,搞好教学协作和“一帮一”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强互相听课、评课。

6、加强教学常规的监督和检查,认真搞好教学“六认真”工作,及时收集和整理教学资料和学生学习的成果(作品),做到一月一次。

7、认真研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四川教育》等书籍,提高专业能力。

8、认真组织期末考试和进行考试的质量分析、总结经验、制定改进措施。

四、教研活动计划进度安排表

信息工作总结 篇六

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医院信息科稳步发展,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较好的完成了各项任务。

1、在院长和分管院长领导下,负责全院的信息管理工作。信息科人员认真负责,能及时响应各部门的电脑、软件、硬件、网络、打印机的维护。尽可能的降低设备使用故障率,在其出现故障的时候,信息科人员做到了能在当地解决就当地解决,不能当地解决的也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了解决。并克服了设备老化,部分计算机、打印机已过保修期,备用机器不足等多方面困难,能自己修的自己修,为医院节约了大量资金。信息科常常定期下到各个科室工作站检查隐患,及时发现及时维修,从未因为机器的故障而影响到各个工作站的正常工作。

2、通过政府公开招标160余万元,完成新老院区两个机房的容灾备份项目(内含健康体检软件和桌面管理软件等项目及放射科医用竖屏)。此项目可解决当某一个机房设备出现故障,另一个机房可以马上接管,而不影响医院的正常医疗工作。

3、配合财务科跟徽商银行做深层次的合作,由银行出资通过公开招标给我院开发一套“智慧医疗”服务信息平台。此项目于12月28日正式上线。该项目包含下线银医自助机、线上微信和掌上医疗APP软件,解决了病人挂号、缴费时排队难得问题和自助打印检验报告单,可以让病人随时随地完成挂号、缴费的流程,减少排队时间。

4、完成了多项省市卫计委等上级单位和医保、农合的各种接口;配合医务科按时按量的做好重点专科病案首页的`上传工作。

5、克服了信息科人手少,还坚持节假日安排人员轮流进行值班。解决了以往节假日各科出现电脑、系统、打印机等各种故障无人解决或处理不及时现象,保证了临床一线的工作。

6、为了保障信息系统的运行通畅,每年都有2-3次在夜间利用临床一线不使用系统时,进行机房停机维护。

20xx年信息科虽然完成了各项纷繁复杂工作,也取得了一下成绩,但还有很多改进提高之处,特别是缺乏专业人才,碰到象系统集成、网络、存储设备等相关问题不能第一时间独立解决,这样往往会影响临床的实际应用。新的一年,信息科将继续提高各项工作水平,提升科室成员素质能力,规范化工作流程,完善工作内容,把信息科打造成领导的臂膀,并为各科室发展提供支持。

在信息工作会议上讲话 篇七

同志们: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村信息服务,是推进新阶段农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几年来,在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农业厅党组的直接领导下,我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列入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大了投资力度,各项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次信息工作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我省农业信息化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研究如何建设好全省农业信息体系,搭建好信息平台,办好《云南农业》月刊,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新贡献。下面我将回顾全省农业信息化工作,并就加快推进云南农业信息化步伐提出我的建议,请大家认真讨论。

一、我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近几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下,通过全省广大农业信息化战线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工作,我省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进展很快,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网络体系初步形成,信息和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不断扩大,信息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加大,为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农业信息的基础设施及信息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全省各级农业部门把农业信息基础建设当作一项适应形势发展要求、事关全局的工作来抓,不断完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强化农业信息队伍,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xx年机构改革以来,仅中央和省级两级对全省农业系统信息化建设投入就达186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65万元,省级投资1700万元,建成了省级信息平台、15个地州级信息平台、127个县级信息平台和30个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省、地、县三级农业信息平台已全部开通。全省农业信息员已达1756人,其中经过农业部认定1222人。通过几年来中央、省和地州三级投入,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全省的农业信息体系框架。

1、构建了以省农业厅云南农业信息网为龙头的、具有较强支持功能的综合信息网络平台。20xx年机构改革后我厅在原畜牧信息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云南省农业信息中心,中心人员编制22人,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中心成立以来总投资已近600万元,目前拥有60平方米的标准机房一间,设备包括防火墙、路由器、入侵检测系统、交换机以及多台服务器。20xx年5月25日开通了《云南农业信息网》,它全面介绍云南省农业的生产情况与管理科研教学和市场信息;20xx年4月28日就开通的《云南畜牧业信息网》,开展了畜牧业技术经济预测分析、报道农业活动新闻,提供可以在线检索的供求信息、实用技术、合作项目等数据库信息;20xx年5月19日《云南省农业系统内部信息交换网》进入试运行,提供了云南省农业系统的电子邮件服务,向省级农业系统提供个人公务邮件、向地县农业部门提供单位、部门的公务电子邮件,是实现农业系统上下级和平级部门之间传输、交换、共享信息资源的专用网,目前内网的建设正在完善中。20xx年,省农业信息中心以整合信息资源,扩大信息量为重点对现有的云南农业信息网进行了全面改版,完成了农业指挥调度卫星通信系统建设项目,同时结合省电子政务工程逐步建设和完善厅局域网的内外网建设。

2、各地州市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工作也有较大进展。自20xx年我省启动了“信息入乡工程”以来,中央和省共同投资在地县乡三级开始信息平台和信息网络的建设。现我省16个地州市级农业部门全部建立了局域网,15个建立了互联网站;全省127个县级农业部门均建立了互联网站,并在地级网站上建立了二级页面;全省达到“六个一”(一间房子、一套设备、一条上网电话专线、一至二名专职或兼职人员、一套组织或队伍网络、一套管理和服务制度)要求的乡(镇)有53个。玉溪市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投入580多万元,配合农业部信息体系建设试点项目高标准地建设了网络框架,完成了市级广域网、9个县区局域网、30个乡镇信息服务站、12个涉农龙头企业(种养、营销大户)信息点的软、硬件开发及系统集成建设任务,乡镇信息服务站建设覆盖面达50%。为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网络资源,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民增收,玉溪农网举办了永不落幕的“云南玉溪农产品网上展示展销会”,组织玉溪市内107家农业企业并诚邀国内外企业加盟参展,参展产品有22类326个品种,包括粮、油、糖、肉蛋禽、花卉、蔬菜、水果、茶叶、生物制药、水产品等传统及高新名优产品,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全球贸易环境,新型的营销方式,展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并逐步凸显出经济效益。另外,昆明市、临沧市经多方向农业部申报,被列入农业部20xx年信息体系建设试点市。其它地市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开展信息建设各项工作,也取得了可喜成绩。

3、基本形成了从省到地覆盖面比较广的农业信息组织机构体系和信息队伍。20xx年8月成立云南省农业厅市场信息处和云南农业信息中心后,全省8个地州市和部分的县成立了承担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的专门机构,大多数县以上农业部门都有了信息工作机构和信息工作人员,尚未设立专门机构的县(市)农业局也都明确了专人负责农业信息工作,经过几年努力,农业系统初步拥有了300多人的既懂计算机技术、又懂农业知识的专职信息管理和服务队伍。3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有专人从事信息工作,在互联网上有自己的网站和网页。同时,加大了对农村信息员的培训力度,全省已培训农村信息员1756人,其中农村信息员资格认定1222人,信息队伍有了长足的发展;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自1999年以来得到较快发展,先后投入1700万元,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全省的农业信息体系框架。

(二)《云南农业》杂志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按照中央对党政部门报刊要管办分离的要求,厅党组8月9日会议研究决定:今后《云南农业》期刊由农业厅主管,省农业信息中心主办,在信息中心增设编辑部。厅党组的这一决定使我省信息资源得到了整合,为《云南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云南农业》创刊于1986年1月,是我省农业战线公开发行的一份综合性省级农业科技期刊;是宣传党和国家以及省委、省政府有关农业、农村政策法规,宣传农业厅中心工作的重要媒介;是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的重要手段;是全省农业工作、科技交流的主要园地;是传递科技、市场信息的重要窗口;是农技人员交流学习和发表成果的平台,不仅有利于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为农业科技人员评聘职称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稳定农业科技干部队伍。十八年来,在省农业厅的领导下,在各地州市县农业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各级通联站工作人员勤奋工作,《云南农业》从内容到版面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发行量逐年扩大,先后荣获了农业部、省新闻出版局、省科技厅和省政府的四封设计奖、组织管理奖、内容质量奖和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云南农业》发行量和期刊质量都名列全省科技期刊前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进入了首届国家“双效”期刊方阵,是我省宣传农业科技的一面大旗,在全省农业战线树立了“品牌”,享有较高知名度。

(三)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应省情的农业信息服务路子

各地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充分利用网络和网络信息,强化网络与传统媒体的接合,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应省情的农业信息服务路子。可以归纳为“三个化”:信息服务方式多元化,即一是在网上发布信息,如生产、资源、政策、科技、市场、供求信息等。二是充分利用网上农业信息量大的优势,精选信息并通过在传统媒体的专版、专栏、专题等,向基层和广大农民发布。三是利用《云南农业》期刊和农业部门自办的简报、小报等向农民发布信息。信息服务内容多样化,即一是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农业信息网络使农业部门由过去主要发布农情、苗情、灾情、实用科技信息、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等生产、政务信息,向生产信息、政务信息和市场信息相结合、本地信息和外地信息相结合、国内信息和国际信息相结合、当前信息与分析预测信息相结合、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相结合、微观信息和宏观信息相结合的信息发布格局方面转变,各类信息的提供,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二是提供宣传阵地。《云南农业》和云南农业信息网络作为新兴的媒体,使农业部门有了自己的宣传阵地,农村政策、农业企业、农产品、科技成果等都可规范地得到有效宣传。特别是网络宣传具有方便、快捷、成本低廉、不受时间限制等特点,在提高农业社会地位、提高农产品知名度、拓宽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方面已显现出一定的效果,在引导农民调、指导农民种、帮助农民销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信息服务制度化。《云南农业》的各项制度相对已经健全,使其在政策性、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方面不断得到提高。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一些地方为了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的工作水平和效率,已经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的工作制度。

(四)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我省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形成集信息采集、加工、发布、服务和农业科技交流于一体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为各级政府及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提供了交流平台,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急需的农产品价格和技术信息,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乡镇企业发展,促进了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表现在:

1、及时提供省内外农产品供求信息,改善农产品卖难的局面。实施“信息入乡”工程的各地州在利用网络提供农产品产前、产中信息的基础上,更多地向农户、农业企业、中介组织、营销大户提供省内外、国内外农产品的供求信息,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产品卖难的局面。如新平县桂山镇的古城村,由于信息闭塞,当地盛产的生姜销路一直不好,自实施了“信息入乡”工程以后,通过在玉溪农网上发布消息,引入了广东、四川等地的商家,仅4个月的时间古城村就卖出生姜、辣椒几十吨,成交额达10多万元。腾冲县自实施“信息入乡”工程以来有效地促进了本县畜产品的外销,仅去年就外销1.3万头肉牛、2万只黄山羊、10万头猪、20万只土鸡。

2、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信息来源和决策依据。农民和农业推广技术人员通过查阅农业信息网上的政策法规,农产品供求,市场价格,实用技术,国内外农产品贸易等方面的信息,了解到了农产品市场的过剩和缺乏的品种、类型,掌握了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从而找准本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因势利导开发具有本地特色,营销对路和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参与市场的竞争,从而调整当地农业产业结构。我省“信息入乡”网点之一的通海绿丝宝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通过网上交易洋葱,获利100多万元,并及时把洋葱俏销的信息反馈给农民,帮助当地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去年共建了600多亩的洋葱基地,由公司负责收购,形成了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生产链。蒙自县农业局去年通过信息中心在网上发布10万亩优质石榴、2万亩本地小红枣、2万亩优质大枇杷、3万亩优质鲜葡萄、5万亩优质大米、1万亩茧丝生产成品销售的信息,与全国市场连成一片,促进了销售,全县增加农产值近1亿元,实现了农民增收,形成了新的农村经济支柱产业。

3、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做出了贡献。我省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建成以后,每天从省内外市场采集各种农产品供求信息,通过信息公告、免费上网查询信息等办法,及时为企业、农民提供准确的市场价格和农产品交易信息,企业、农民通过信息服务网络免费向外发布自己的供求信息和产品信息,使农副产品找到了广阔的市场,带来了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截止今年上半年,我省省地两级农业信息网访问量达239.18万人次,通过网络销售和农民经纪人实现农产品交易额18550.95万元,农民增收近20xx万元,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做出了贡献。

4、为农业信息服务开辟了新的经费来源。宾川县农业局农副产品营销服务中心,负责了农业信息收集、整理、发布,并利用简报、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工作方式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宾川农业信息网与国内各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进出口企业密切联系,并联系本地从事农产品营销人员及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人员230多人,在开展信息服务方面摸索出了一套办法,部分解决了信息服务站运转经费的问题。一是开展有偿信息服务获得的经费,补足《农业快讯》网刊印发费用。二是通过开展中介服务扩大本地商品外销额,并获取经济效益。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省的农业信息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省的农业信息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农业信息利用水平较低,信息化建设主要还局限于网络建设,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还很少,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到位”:一是认识不到位。目前,农业信息工作是“上面热、下面冷”,县以上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部门对农业信息工作十分重视,但基层和广大农户由于受环境、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信息化意识较为淡薄。二是工作手段不到位。各地信息工作的手段还很不完备,大多处于“硬件不硬、软件很软、运行较难”的状况,有的县农业部门甚至计算机还没有。同时,农业软件十分缺乏,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开发、发布能力落后。三是专业人才不到位。目前各地虽有了一支信息员队伍,但既懂计算机网络又懂农业信息的人才十分缺乏,而且,部分同志是兼职从事信息工作,时间、精力不能得到保证,难以适应信息化要求。大量信息资源没有整合、开发,信息处于离散、原始状态,缺乏对主要农产品生产、销售、贮存、加工动态进行分析、监测和预警预报等等。四是信息服务不到位。服务针对性不够,服务范围较窄,没有对农民的信息需求作深入的了解。一些地方还存在“上面推一推,下面动一动”的情况,主动性、开创性不够。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之后暴露出来的新矛盾、新问题,是发展中的矛盾、前进中的困难,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大胆实践,开拓创新,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三、下一步应抓好的几项工作

我省农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全面推进我省农业信息化,强化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办好《云南农业》月刊,增强信息服务功能,这是我们审时度势、转变职能的现实选择。我省的农业信息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宣传工作要“三贴近”的要求,准确把握 “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这个工作定位。要以“加强信息体系建设、增强信息服务功能”为工作重点,通过抓窗口、抓龙头、抓资源、抓延伸、抓队伍,形成依托云南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和《云南农业》月刊,形成上下贯通,横向相联,直达乡镇的农业信息网络格局,形成集信息采集、加工、发布、服务和科技交流于一体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使我省农业信息服务滞后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变。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提供决策支持,为广大农民提供信息引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体要在九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以国家实施“金农”工程为契机,加快网络建设

农业部计划今明两年实施“金农”工程一期项目。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是:建设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开发整合国内、国际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延伸到县乡的全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项目投资预算为12.3亿元,其中中央投资5.5亿元。项目对我省的投资预算为20xx万元,省财政按照西部地区“金农”工程一期项目建设资金由中央和省政府1∶1的比例配套地方资金的原则,已承诺配套地方资金20xx万元(其中:农业部门1962万元,粮食部门60万元)。各地要以国家实施“金农”工程为契机,以全面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农业网站为重点,继续抓好网站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全省县(市)级农业网站或网页建设。市县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延伸信息网络触角,积极推广应用农村供求信息联播系统(一站通),抓紧组织县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和乡镇经济信息服务站的建设,按照分配的代码上网注册,利用“一站通”开展查询、发布供求信息服务。加快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社、合作经济组织、特色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上网。按照农业部的要求,乡镇信息服务站要达到“六个一”标准,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二年内80%的乡镇达到“六个一”标准。

(二)坚持“三贴近”,进一步办好《云南农业》

《云南农业》月刊是我省农业科技工作、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方面的一个重要宣传阵地,始终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要认真贯彻中央“三贴近”的要求,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深化改革,调整定位,搞好栏目策划,进一步贴近农业生产,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生活。当前要认真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编辑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水平,深入基层采访和调研,深化改革,在服务中办出特色,尽可能满足“三农”的需要,在市场中选准自己的位置。二是各级农业部门要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云南农业》,为办好《云南农业》献计献策;三是各级通联站要主动为《云南农业》提供信息和线索,提供高质量的稿件,加强对《云南农业》的宣传推介工作,让农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让更多的农民群众认识和了解《云南农业》,喜欢订阅《云南农业》,切实做好《云南农业》的宣传发行工作。

(三)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是信息化过程中一项艰巨而复杂的长期性工作,也是发挥信息价值的一项最为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既是重点更是难点。各地一定要把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不断提高信息质量,扩大信息内容,提高应用系统的联网程度,推进信息资源共享。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各地要认真做好。一要抓好农业市场信息资源开发。切实做好市场信息及鲜活农产品价格行情的收集发布,要求各地(州市)、县(市)农业局要做好当地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主要农产品价格信息的上网发布工作,这项工作要纳入各地信息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二要组织好全省农业系统和种养、运销大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涉农企业的农产品信息上网工作,积极建设云南农产品网上展厅,力争今年我省农产品网上成交额有一个较大的增长。三要抓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开发。加大农业科技成果、科研动态、科技开发项目、农业栽培技术、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鲜等信息的资源建设力度,加速农业由主要追求数量向注重质量效益的根本转变。四要抓好农业经济信息资源开发。不断强化农业政务信息、贸易信息、生产信息、统计信息、资源信息、项目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等的资源开发,使云南农业信息网成为指导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五要加快建立农业数据库。把我省乃至全国全球的农业信息如农业资源分布情况、农作物分布状况、生长情况、病虫害防治情况、基地分布、加工情况、政策、市场行情等等,容纳到一个模型中去,以便通过模型及时了解当前的情况,便于我们决策。六要提高信息质量,增强农业信息服务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要不断提高信息的准确性,特别是要加强农业信息的科学分析、预测和研究工作,增强信息预测、分析和发布的能力,精选上网信息,为广大农民提供准确、可靠的权威性信息。

(四)加快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作的步伐

一要重视网络最后一公里的建设。加快营销大户、种养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上网步伐。二要推进电话、电视和电脑“三电合一”,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发布信息。农业部门要和广电、电信等部门紧密联系,利用传统媒体,向广大农民发布科技信息、市场信息和其它经济信息。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目前仍是农产品信息“进村入户”的重要途径。三要扶持中介组织向农民发布信息,因为他们更适应市场,提供的信息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四要利用农民集合的机会如集市、庙会、节日等向农民发布信息。五是创造条件,如召开农业信息发布会、搞“农民日”等,向农民发布信息,以加快信息“进村入户”的步伐。

(五)加强农业信息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我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网络设施是基础,信息资源的建设、开发、利用是核心,而信息技术人才是关键,当前的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支具有事业心和良好科学文化素质的农业信息技术队伍和农业信息员队伍。省厅负责对各地(州市)技术骨干的培训,各地州市、县(市)负责所辖县、乡(镇)技术人员的培训。今年全省农村信息员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任务是:省农业信息中心培训各地技术骨干100人;昆明、玉溪新培训认证200名农村信息员,曲靖、大理、临沧新培训认证150名农村信息员,昭通、楚雄、红河、思茅、保山新培训认证100名农村信息员,文山、西双版纳、德宏、丽江、怒江、迪庆新培训认证50名信息员。此外,各级农业信息主管部门还要加强对全省农业系统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普及计算机知识,增强应用能力的培训,这类培训采取分级负责的方式进行。

(六)建立专家咨询系统

在云南农业信息网上开设“专家在线”栏目,通过连线专家,进行在线解答。借鉴“电脑农业”的有效经验,开发专家咨询系统数据库,设立网上查询和语音信箱服务,并与电台/电视台合作,开辟相关专栏,使广大基层农业组织、农户、农业从业人员尽可能的多渠道的获得农业技术知识,得到技术支持。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信息工作总结(精彩多篇)范文。

word该篇信息工作总结(精彩多篇)范文,全文共有31368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信息工作总结(精彩多篇).doc》
信息工作总结(精彩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