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建设教育强县经验材料(精选多篇)范文
第一篇:抢抓机遇建设教育强县经验材料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教育列为民生之首,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口号,把教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全县上下正在深入开展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县教育局将“推进科学发展,建设教育强县”作为学教活动的主题,带领全县7000多名教师,不断解放思想,抢抓发展机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建设教育强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坚定建设教育强县的信心
1、国家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为建设教育强县提供了物质保障。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学生的学杂费、书本费,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贫困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切实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加快中小学校舍改造建设,实施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学校寄宿制工程和初中标准化建设工程等,投入我县学校建设资金近3亿元,校舍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我县中小学办学条件。此外,由中央、省市县拼盘筹资900多万元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大大促进了全县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为实现教育强县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我们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建设教育强县提供了师资保障。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县教育局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从xx年开始,我县选招10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使我县教师队伍更加知识化、年轻化。从xx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师德建设活动,通过师德建设年、师德建设提高年、师德建设巩固年等活动,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打造了一支道德高尚、作风优良、业务精湛、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同时,每年组织大批教师参加各级培训活动,启动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组织了100名中小学班主任参加全国班主任远程培训,并评为“全国十佳项目团队”。全县中小学教师素质稳步提高,为建设教育强县,提供了师资条件。
3、我们强化中小学常规管理,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为建设教育强县提供了质量保障。xx年出台了《**县中小学常规管理工作方案》,以“依法治校、以德治校、从严治校、规范管理”为原则,要求学校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修订了《**县中小学教育教学综合评估方案(试行)》,建立了以常规管理和质量管理的评估制度,实现了“四个转变”,推动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全面转轨,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本科达线连续三年突破3000人大关,居全市八县第三位,步入安庆高考第一方阵;中考成绩与先进市县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小学教育质量水平整体不断提升,促进了全县教育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4、我们深化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激活干部队伍管理,为建设教育强县提供了机制保障。根据上级有关改革精神,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体制的通知》,决定撤销各乡镇中心学校,各乡镇成立义务教育学区管理小组,恢复原中心学校所在初中名称。本次改革精简了中心学校22个,精减人员160名,最大限度减少了教育的中间环节,理顺了中小学管理关系,激活了学校干部队伍,推动了我县教育向更好更快的高度迈进。同时,严格规范学校干部管理,制定《**县学校领导干部外出请假报告制度》等文件,严格实行请假制度,为校长专心治校,用心治校提供了制度保障。
此外,社会各界的大力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全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信心,抢抓机遇,趋势而上,奋力实现**教育的崛起和赶超,实现**教育的跨越和腾飞。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破解制约我县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瓶颈,加快建设教育强县步伐
我县是一个拥有80多万人口的大县,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教育起点低,底子薄。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引导和全社会的强力支持下,县教育局团结全县7000余名教职工辛勤耕耘,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取得了显著令人瞩目的骄人成绩。xx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十佳效能单位”、xx荣获全市师德建设年活动组织奖、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优秀奖,2014年荣获全市基础教育发展优秀奖、市中小学危房改造先进单位。目前,我们建设的教育强县已初现端倪,但我县教育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客观地审视和面对:
1、在思想观念上,还存在科学发展理念不牢、思想观念不够解放等问题。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但教育干部队伍中少数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等问题突出,思想不解放、要求不严格、工作不踏实等现象严重,发展理念落后、发展思路不清、发展视野不宽等问题比较普遍。
2、在发展内涵上,还存在优质教育资源偏低、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虽然,县教育局加大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教育资源的整合,我县优质教育的覆盖率不断提高,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但部分学校基础设施薄弱、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育收费不尽规范,社会反映的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择校较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较难、教师师德师风不高等问题比较突出,教育公平难以兼顾,群众意见较大,反响强烈。
3、在工作作(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首页wWw.haoword.com)风上,还存在宗旨观念淡薄、服务意识落后的现象。少数干部和教师说多做少、敷衍应付、好大喜功,工作的责任意识不够、大局意识不强、服务意识不浓等问题突出,甚至出现工作纪律松懈、办事效率拖沓等现象。
4、在体制机制上,还存在教育持续发展活力不强、办学效率不高等问题。目前,我县教育是在改革中前进,探索中发展,不可否认,我县现存的管理体制仍不够全面,评价机制不够科学、奖惩机制不够健全等;在执行政策规定中还有偏差、教师的激励机制乏力等等都同样影响了教育的良好形象,束缚了教育的持续发展。
我们一定要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建设教育强县”主题,抓住社会对教育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切实整改到位,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为实现教育强县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六大教育”板块,奋力实现教育强县宏伟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六大教育”板块,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打造教育品牌,建设教育强县”的战略目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1、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要正确认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深刻全面地领会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制定和完善素质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深入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大力推进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积极研究新课程实施后的高、中考改革思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体育、美育和卫生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实施“育人教育”。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育人观念,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把德育放在各项教育工作的首位。科学确定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加强诚信教育、安全自护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大力推进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培植文明健康科学的校园文化氛围,创建安全和谐校园。
3、坚持依法治教,实施“法治教育”。依法治教不仅是法制社会的主题,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常规管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教师依法从教行为。要积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县现代教育管理体系,实施依法治教,使我县基础教育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正规化的发展轨道。
4、加强师德建设,实施“名师教育”。要狠抓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倡导广大教师敬业爱岗和无私奉献精神;要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培训教师,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深入推进“四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及时充实教师队伍,调整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定期举行优质课评选和“教坛新星”评选等活动,尽快推出一大批骨干教师和名师。以名师构筑名校,以名校构筑教育强县。
5、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现代教育”。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络,共同分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缩小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进一步实施校校通工程,搭建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校本研修;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高信息的交互性,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
6、均衡协调发展,实施“和谐教育”。在继续巩固和发展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积极扩大招生规模,以县职教中心为依托,建设一至两所名牌职业高中。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民办办学机构积极创造条件,做大做强品牌。进一步鼓励引资举办一所规模较大的中等职业学校,协调发展各类教育,为实现教育强县目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抢抓大机遇修建小康路(公路建设经验交流)
抢抓大机遇修建小康路
义和镇位于应城市西南部,四面环水,总人口2.5万人,辖21个村民委员会,91个自然湾,在应城市有“湖蔸子”、“水袋子”之称。2014年以来,我们抢抓国家扶持乡村公路建设政策的机遇,把通村公路建设作为兴办实事工程、改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克服湖区修路存在的路基软、施工难度大、配套工程任务
重、投入大等种种困难,大力兴建通村小康路。三年来,全镇共投入资金近600万元,共修建通村公路10条35公里,其中水泥路8条18公里,沥青路2条17公里。公路配套工程完成土方14万方,修建过水桥涵108处,开挖沟渠50多公里。通达自然湾66个,通湾率达72.5。通村公路通村率100,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彻底改变了公路交通的落后面貌,我们各级组织都充满了成就感。我们的主要作法是: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长期以来,交通条件落后,一直是制约我镇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由于道路交通不便,农民种的优质粮棉以及特种水产品等农副产品运不出去,卖不到好价钱;由于道路交通不便,路难行、人难进、客商难招。“要改变义和落后面貌,必须首先解决交通问题”,成为镇委、镇政府一班人的共识。我们先后召开了村支部书记会议、党员会、群众代表大会和专题座谈会,传达贯彻上级有关公路建设会议精神,宣传建设通村公路的有利政策和现实意义,给他们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帐,让他们形成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共识。为加强领导,我们成立了通村公路建设指挥部,由镇主要领导作指挥长,分管领导为常务副指挥长,各驻村领导、镇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和受益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统一组织领导和施工。
二、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搞好科学规划,立足实际分步实施,是搞好通村公路建设的基础。为此,我们一是抓全局,科学规划。结合全镇各村现有公路的基础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实际,在交通部门的指导下,于2014年4月制定了《义和镇通村公路建设规划》,规划建设里程41.3公里,交通部门核定32.4公里,计划在三到五年内完成。二是抓典型,示范带动。我们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先选择各方面条件比较好的季伟等5个村,引导他们多方筹资70万元,于2014年7月率先启动7公里的李季沥青公路建设。工程完工后,我们又及时在李季公路上召开了全镇公路建设现场会。2014年,全长10公里、连接新村等5个村的季(季伟)铁(铁塔)沥青公路兴建完工。今年全市三级干部会议后,乌岭、陶柳、西二、李大、老集、柴咀、丁咀等村总长18公里的通村水泥路相继动工,全镇出现了争先恐后修公路、你追我赶抢进度的局面,掀起了通村公路建设的高潮。
三、广泛动员,多方筹资
突破筹措资金难题,是搞好通村公路建设的关健。目前,我镇通村水泥公路每公里造价,包括公路路基、路面以及渠涵配套一共是18万元,沥青公路每公里是16万元。全镇修建35公里通村公路,除国家政策补助和孝感市、应城市的奖励资金可到位310万元资金外,尚需自筹290万元,单靠镇级财政补贴通村公路建设,是力不从心的。为此我们因地制宜,广泛动员,采取“捐”、“筹”、“扶”、“助”、“奖”等措施,广辟筹资渠道。
一是在外人士“捐”。通过宣传倡议,鼓励各村在外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对家乡有感情的“四有”人士支持家乡建设。武汉汉正街的义和籍经商人士比较集中,镇主要领导六下武汉,与汉正街应城商会联合举办联谊活动,共商公路建设大计,寻求他们的援助。陶柳村有近500人在汉经商,得知家乡要修公路,我镇在汉工商业者党支部书记柳长发在妻子因脑溢血住院花去医药费10多万元的情况下,率先捐资1万元,在他的带动下,陶柳村在汉经商人员踊跃捐资26万元。汉正街应城商会秘书长曹建华,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武汉人,也慷慨捐资5000元。在汉正街应城商会的牵线搭桥下,在汉经商人士为支援家乡公路建设捐资达50多万元。老集村丁正江在西安从事仿古建筑业,得知家乡修路的消息,主动捐资3.5万元。据统计,近三年来,全镇在外“四有”人士捐款近80万元支持家乡通村公路建设。
二是村级出让集体经营土地“筹”。充分利用村级“四荒”资源,采取出让经营权的方式,用资源置换来的资金弥补通村公路建设资金的不足。今年,乌岭村、西二村通过出让850亩“四荒”土地和村级基地的三年经营权,获取租金26万元,用于修建长3公里的乌岭通村公路和长2.5公里的西二通村公路。据统计,近三年来,全镇通过出让村级集体经营土地经营权筹资近50万元,极大缓解了通村公路建设资金不足的压力。
三是市驻村小康工作队“扶”。今年,以市委宣传部为首的五个小康工作队帮扶资金8万元。
四是整合老区扶贫等项目资金“助”。充分利用上级相关项目支持,将扶贫资金、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向通村公路建设倾斜,共筹措建设资金近50万元。
五是镇级财政
“奖”。为激励各村修建通村公路,镇委、镇政府出台了奖励政策,即对每公里通村公路,镇级财政予以奖励1万元。仅此一项,前两年镇财政在运转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拿出17万元资金进行了奖励兑现。今年的奖励资金也已全部到位。
四、群众积极参与,齐心协力攻关
通村公路建设质量的好坏,既是通村公路的生命,更是检验通村公路是否是“富民工程
”和“民心工程”的重要标准。为此,我们充分发挥村级“两会一组”(民主监事会、议事会和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让人民群众参与通村公路建设的全过程,这样既调动了群众参与公路建设的积极性,又消除了群众对干部的怀疑,还了干部一个清白,更确保了公路建设的质量。首先是严把资金管理关。镇委、镇政府要求每条在建公路的自筹资金,都必须设立专户,由各村民主理财小组统一管理,专款专用,确保不出现挪用公路建设资金的现象。其次是严把施工监督关。公路施工采取招标方式选择承建方,在招标过程中,镇纪委以及驻村领导全程参与监督,市交通部门提供技术指导,保证了全镇通村公路建设施工都按规范的公路标准操作。同时,村民主监事会主动参与,从路基平整、开挖排水沟、混凝土的配比及浇筑过程中的厚度、宽度控制到路肩培土等各个具体环节进行监督。老集村在修建通村公路中,村民主监事会成员丁咬松、丁双伢参与监督,他们起早贪黑,与施工队一起上工、一同休息,随时将施工中发现的问题与施工队进行协商解决,确保了施工质量,施工队称他们为“黑包公”。其三是加强领导,齐心协力攻关,确保施工进展顺利。修建通村公路,必然会涉及占压土地、砍伐林木、房屋拆迁等十分棘手的问题,如若处理不当,不但会影响公路建设进度,而且会影响社会稳定。对于这些问题的处理,我们坚持大员上阵的同时,充分发挥村级民主议事会的作用。陶柳村在修公路中需要占压邻村徐邓村的8亩多土地,涉及五个村民小组三十多个农户,当时正在开展土地二轮延包工作,土地占压补偿工作难度很大,在镇领导进行协商调解的同时,村民主议事会成员积极介入,采取占多少补多少的方法,逐组逐户拨转,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乌岭村在修路中,由于原有路基狭窄和线路调整,需重做路基,不仅工程任务重、施工难度大,而且涉及占压群众的土地和房屋拆迁,村民主议事会主动配合村“两委”,积极上门做工作,使得问题迎刃而解。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可以说,一条路够写一本书。三年来,全镇在修建通村公路中,拆迁房屋5处、占压土地30余亩、砍伐树木1000多株,没有出现大的矛盾纠纷和群众上访现象。
五、改善交通条件,建设和谐义和
通村公路建设的大力推进,促进了全镇各项工作的开展,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均呈现高速发展态势。一是通过修路,促进了经济发展。道路畅通后,不少到外地打工的农民纷纷回乡,利用所学技术,发展当地经济。原来在陶柳村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一条烂路到陶柳,车不能行,人不好走,水淹陶、天干柳,一年到头无积蓄,人们只好离乡走。现在,以柳旭明、柳中发为首的外出经商人员表示要把在汉的拉链、印花、服装加工企业逐渐迁回家乡,形成生产基地在陶柳、销售市场在武汉的格局。勤劳致富后的陶柳人又新编了一句:小康大道通陶柳,汽车开到家门口。这语气中充满了骄傲与自豪。道路的畅通,也推进了我镇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据调查,今年,全镇五大湖垸利用机械收割中稻的比率达到90以上,全镇新增大型农业机械20余台套,河蟹、黄鳝养殖面积达到5000亩。二是通过修路,连接了民心,促进了和谐义和的建设。我镇季伟片的6个村是1987年乡镇区划调整中划入的,当地以张姓人家为主。原来由于道路不畅,季伟的群众很少到义和,在当地只知天鹅、不知义和的大有人在,这既不利于党的政策落实,也导致了一些宗族矛盾的发生。现在道路畅通后,开通了季伟到应城的客运班车,群众到义和办事非常便捷,最远的村庄到义和也只有20分钟的车程。拿当地群众的话讲:原来我们是天鹅人,现在我们是义和人。三是通过修路,凝聚了民心。道路的畅通,树立了镇委、镇政府亲民务实的良好形象,提高了党委、政府的威信,增强了村级“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
在通村公路建设中,我们深切感受到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义和籍在外人士的鼎力相助。虽然我们在通村公路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如建成后的通村公路管理和养护工作,需要我们去积极探索创新;如通村公路建设的平衡推进问题,我镇还有25个自然湾未通水泥公路,需要我们再加力度,再加措施,抢抓机遇,力争实现“湾湾通”,把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惠及全体人民。
农村公路越修越长,小康之路越走越宽。路通财畅,四通八达的通村公路,将有力促进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向前发展。我们相信,勤劳朴实的义和人一定能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快速走向富裕路,向更高水平的小康迈进。
第三篇:建设生态强县经验交流材料
生态资源是××最大的财富,也是××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品牌。××要实现赶超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打响生态品牌,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之路,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强县。
一、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县之路,是现实的战略选择
无论从××的发展基础、发展优势来认识,还
是从××的发展目标、发展举措来分析,坚持生态立县均具有重大意义。
1、坚持生态立县是发挥资源优势的需要。近年来,××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大力推进山区综合开发,生态资源更加丰富。悠久灿烂的人文景观和秀丽迷人的自然风光,构成××独特的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一是山水纯清。××是南方重点林业县,全县山林面积204万亩,占土地面积的87.9%,森林覆盖率达87.4%,居全省之首。境内水资源充足,水质优良,全县43条河流均发源于境内,不受外界侵染,水能蕴积量达9.19万千瓦。二是大气纯净。××四季分明,生态环境优越,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6.2度,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达7万个/cm3,被誉为“天然氧吧”。 三是古迹纯真。作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所在地和领导中心,××在中国革命道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现有历史名胜古迹20余处,革命纪念地8处。
2、坚持生态立县是发挥“后发”优势的需要。××经济总量虽比较小,但在发展质量与效益上创出了自己的特色。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没有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这正是××的后发优势。“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和谐共存,使××在自身的未来发展定位上更具选择性和主动性,在产业布局和调整上拥有更为开阔的发展空间,可以从容选择优势产业,促进本地经济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
3、坚持生态立县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需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有利于改善城乡环境,促进城乡绿化、美化,为创建全省绿色生态县和园林城市打下良好的生态基础;有利于提升农村环境,促进农民群众的价值观念向环境良好、社会和谐的生态文化转型。
4、坚持生态立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建设被摆上了重要位置。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国家、省先后制定出台了生态建设规划,发展生态经济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坚持生态立县,有利于营造一流的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融合,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用于生态建设方面的投入近3亿元,出台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农村沼气、生态移民等政策,逐步建立起了生态补偿机制。
二、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县之路,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山区县,发展任务非常繁重,既不能为了当前发展而牺牲环境,又不能为了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根据××的县情,高起点、高标准制定生态规划,统筹城乡生态建设,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优化人口布局,搞好功能分区,切实加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按照生态经济的要求,全力培育富有××特色的生态产业,引进和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尽快将××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努力实现绿色发展、长远发展。
2、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强化“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理念,在充分挖掘山区资源、开发生态项目的同时,注重对资源的保护,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循环经济链,坚持做到不利于生态建设的规划不出台,不利于生态建设的项目不立项,不利于生态建设的开发不上马,扎实打牢环境基础,不断改善生态条件,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
3、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大力推广节约型生产模式、消费模式,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现有木竹加工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行强制淘汰。科学规划利用土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土地复垦,确保耕地总量占补平衡。充分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综合手段,坚决遏制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实现资源的有序利用。结合生态林业村创建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以道路绿化为框架,以庭院绿化为基点,开展“沿路建绿、场院植绿、拆墙透绿、
见缝插绿、村镇环绿”活动,突出抓好改厕、改水、改房、改灶、改路和绿化、净化、美化、亮化等工作。
三、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县之路,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强县
1、以生态项目建设为抓手,打造全国生态有机农业县。坚持走高端农业、品牌农业和绿色农业的路子,通过3-5年的时间,把××建设成为全国首个整体生态有机农业县。一是抓组织保
障。成立以县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生态有机农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严格考核奖惩。二是抓标准化生产。聘请专家制定全县生态有机农业区划及发展规划,对生态环境好、无有害残留的山林农副产品,直接进行有机申报论证;对含有残留的耕地、山地,在规划转换期内,采取水旱轮作、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绿肥轮作以及山林放养畜禽等科学发展模式。三是抓技术保障。建立县、乡(镇)、村三级有机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定期聘请ecocert、bcs、中绿华夏等认证机构技术培训与指导,组建××县生态有机农业科研中心,并聘请有关专家进行科研攻关。四是抓商标注册。保护建设“四无”(即无粉尘、无毒气、无污水、无疫病)生产区,降低化肥、药物、添加剂使用量,注册保护有机水稻、有机蔬菜、有机水果“××”系列商标15个以上。五是抓龙头带动。按市场经济规律,着力培育有机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3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个以上,促进“种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逐步提高农民组织化、农业集约化、农产品商品化水平。六是抓质量论证。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监测农产品的药物残留,开展绿色食品论证工作,创建15个以上欧盟有机论证产品。七是抓生态改善。全面推进生态林业试点村建设,抓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突出抓好武吉高速公路连接线、上铁线、铜大线可视范围内林相林貌建设和保护,加强对饮用水源和修河源头保护区的监管。
2、以工业集中区建设为抓手,打造生态“工业强县”。坚持资源型工业与非资源型工业并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建立与生态相适应的工业强县。一是抓工业集中区打造。抓好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引导新招引的企业和现有工业企业实施扩建进入工业集中区。二是抓技改提升。重点推进工业集中区内木竹加工企业的技改。三是抓项目引进。着力引进低能耗、高科技、环保型工业和有机农业、畜禽等相关的工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大力扶持无公害蔬菜、草食牧业、果品开发、花卉苗木等一批“绿色”龙头企业。四是抓特色发展。按照“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以木本、草本和菌类为主要品种的中草药材,对种植中药材的农户在技术、资金、税收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和扶持。五是抓企业节能减排。强化“绿色gdp”理念,认真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对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不正常运转治理设施、超标排放、不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造成重大环境破坏等违法行为,从严查处,限期整改。
3、以整合旅游资源为抓手,打造赣西北旅游休闲后花园。坚持抓重点、建精品,分步实施、突出特色的原则,高标准规划建设旅游景点,高层次推介旅游项目。一是抓精品打造。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把××打造成武汉、南昌、长沙地区旅游休闲后花园。继续完善以毛泽东化险福地为龙头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创建“aaaa”级景区;开发建设九龙湖并申报省级风景名胜区,创建“aaa”级景区;争创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二是抓文化挖掘。对特色景点进行文化包装,增设文化墙、文化石和雕塑,突显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福文化、鼓文化;运用市场手段,开展好“鼓”文化节、客家联宜会等节庆活动。三是抓要素整合。大力开发“吃在××——吃客家美食、住在××——住生态居所、购在××——购‘××’工艺品、娱在××——客家民风民俗”,带动和促进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四是抓市场营销。推进与南昌、长沙、武汉等城市景区景点战略合作,开展联合营销,拓展旅游市场。五是抓基地开发。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把××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老年养生基地和会展会务基地。六是抓乡村旅游。结合新农村建设,着力抓好客家风情、自然赏观、休闲垂钓等乡村旅游,利用1-3年时间,在县城郊区建设数十家“朝吸氧离子,夜听蛙鸣声,前有鱼塘垂钓,后有林果采摘“的农家小乐院,促进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与生态家园建设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4、以城镇经营为抓手,打造山水园林生态城。一是抓科学规划。以建设“山水园林生态城市”为目标,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完善县城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推进休闲、娱乐、商务、人居一体化发展。二是抓城镇经营。通过以存量换增量、以资产换资金、以资源换项目,吸引多元投入城市建设。实施土地市场化规模经营,切实提高土地经营收益;进一步完善城镇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将街道和路段的冠名权及广告权等公开出让。三是抓城建城管。切实抓好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科学划定街道功能分区设置,强化城建、城管的规范化、系统化,积极争创省级园林城,努力把××县城建设成为“可进入、可游赏、可停留、可回味、可定居”的生态人居城市。四是抓环境治理。建立县城环境管理长效机制,用市场化的手段管理县城,开展“整脏治乱”专项行动。五是抓特色镇村。抓好环境优美乡镇和文明生态村建设,特别是抓好以排埠镇为主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幽居村、坪田村等特色旅游村建设,着力构建以县城为核心、中心镇为骨架、中心村为基础的全县生态城镇网络体系。
第四篇:抢抓机遇
抢抓机遇,谋求发展,坚持内涵发展道路
美术学院2014年工作思路
1、抓学科建设
联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相结合,积极准备申报专业学位硕士点,关注国家政策,积累成果,充实支撑材料,力争在近两年有所突破。
2、抓质量工程建设
在现有质量工程基础上,一方面加强平台内涵建设,另一方面积极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动画创作”,国家级精品课程“包装设计”,省级特色专业“艺术设计”。
3、抓教学管理
完善教学质量考评制度。督促鼓励教师开设公开课,加强教研活动的有计划有秩序的开展。
4、抓师资队伍建设
外引内培,外引有实力的专家、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同时引进优秀的博士来加强理论方面的支撑,根据美院现有实际情况,配合人事部门,争取校内美术副教授评审权,积极鼓励老师申报职称。
5、抓科研,重质量
以学术创新为目标,提升科研水平,提高发表文章的核心期刊比例以及论文在各类学术检索系统的收录率,关注学术前沿与行业动态,加强学习,深化对政策的理解,积极组织老师申报各级纵向项目,争取在纵向课题立项方面有所突破。
6、抓对外交流
努力办好新西兰项目,加强国际型人才培养。目前学院已与泰国清迈大学达成意向,将于2014年建立师生交流学习等合作,并将在此基础上推进项目合作。此外,2014年学院还将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交流学习。
7、助力专业建设 提升学生就业力
依托文化创意大专业平台建设,构建美院学生素质发展与提升的“145”体
系,启动创新力培养评价体系建设,建立学生就业指导委员会,构建全员育人机制,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要抢抓机遇
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为,务实创新、加快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中心任务,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坚持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打造中原经济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和高素质人力资源培育基地,实现综合实力迈入全省前列,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指数,建设中原经济区强市,在中原经济区中率先崛起。一是大力实施引资项目双带动战略。中原经济区建设最终要落实到项目上,要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为 经济发展、中原经济区强市建设提供支撑、增强后劲,尤其是要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支柱产业、现代农业、第三产业和城乡建设等方面的项目建设。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新乡不乏创新精神,要坚持这一好的传统,打造中原经济区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积极探索推进城乡一体化制度改革,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村改革发展积累经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抓好自主创新体系与创新平台建设,加强政府引导,推进产学研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科学化水平,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以制度创新来加强对重要部门、重要岗位权力运行的监管约束。
一是要成立机构,专门研究政策,争取政策,抓机遇,引项目。要明确目标,分解任务,积极主动做好衔接、对接。用足用好政策。《指导意见》含金量高、政策性强,要逐条进行梳理,真正研究透政策,从政策里找机遇、找项目,提出任务分解落实意见。相关部门要找准位置、细化量化、抓好落实。要立足一个“早”字,紧紧围绕《指导意见》中各项政策措施,找时机、找理由、找政策、找抓手,尽快与省有关部门进行衔接和对接。三要及早搞好谋划。要把任务的分解落实与明年工作的谋划结合起来,与推进“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与落实市六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及早谋划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
二是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强化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实干意识,始终保持蓬勃旺盛的创业激情,敢于先行先试,敢于挑战困难,敢于奋勇争先,将《指导意见》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来。要维护来之不易的团结、稳定、发展局面。
三是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要认真开展全市优化发展环境专项整治活动,提高行政效能,树立良好形象,为 建设中原经济区强市创造良好的环境。
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好三化大文章。做好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大文章,就要突出科学规划,形成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做好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大文章,就要突出功能配套,完善互动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决定城镇的承载力;城镇功能的现代化,体现城镇的现代化。做好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大文章,就要突出产业支撑,增强互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做好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大文章,就要突出改革创新,构建互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过程,就是冲破传统观念束缚的过程,就是革除体制弊端、创新机制的过程。加快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进程,提高城镇科学发展水平,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拓展郑州等十八省辖市的产业发展空间,形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聚集、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力争再造一个“产业中原”。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刻不容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赢得竞争新优势刻不容缓;解决发展不均衡问题、提高统筹发展水平刻不容缓;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刻不容缓。 中原经济区建设十八辖市当先行。城市是发展工业、做强产业的载体和依托,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努力做大城市,实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联动推进、协调发展。要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城市建设规划,注重基础设施和功能布局,形成科学的城市交通网络和明确的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建设要充分利用不断完善的交通条件,充分考虑产业发展的需要,城市的拓展、新城的建设要围绕交通条件和产业发展来进行,为产业发展留足空间,
同时配套建设完善的商贸和公共服务设施,努力建设城市新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硬任务,满足不断增加的住房需求,帮助进城务工农民尽快融入城市。要加强城市管理,落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要求,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城市绿道,提升城市风貌品位,不断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要引进和培养抓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人才队伍,以优秀人才促进和保障“三化联动”加快推进。没有工业化,城镇化不能持续;没有城镇化,工业化没有依托。如果原是一座工业城市,城镇化率一旦达到61%,那么“产城一体”的发展便要全面推进,更加坚定通过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做强产业、做大城市的决心。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中发挥着带头作用,它可以充分延展产业链条。“产城一体”的最大动力是创新。打破现有利益格局,打破发展的路径依赖,打破传统的发展理念,必须靠深化改革和大胆创新。产城发展脱节,城乡发展脱节,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脱节,大都源于体制机制不适应。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城一体”,必须通过改革开辟道路,通过创新实现升华。
综上,指导意见下所实施的中原经济区区域发展其支点主要把握好这几个方面: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发展格局。 指导意见凸显的科学内涵表现为:一是突出特色搞规划。树立建设精品区域发展的理念,突出特色个性,科学谋划区域未来。二是围绕特色抓建设。坚持不求大、力求精,加快建设特色区域发展。三是创新机制强管理。积极探索创新,建立长效机制。四是市场化运作,按照“建管分离、权责明确、市场运作、集中管理”思路。五是制度化管理,进一步理顺区域建设的管理体制。五是营造出全民参与、双向互动的浓厚氛围。
各级各相关部门一定要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认真对待当前各项工作,不折不扣完成好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各项任务;要充分注重工作细节,把任务细化、实化,责任到人,把每一个工作环节摸深、摸透,把各项工作做到精益求精;要加强合作,紧密配合,科学调度,消除隐患,保证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张九萍还通报了近期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她指出,安全生产工作重如泰山,各级有关部门要高度警觉,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思想上重视、措施上到位。要强化责任,强化政府的监管主体责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为吕梁市经济社会创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杜善学强调,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找准工作定位,掌握工作方法,明确工作内容,真正把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贯彻落实好党代会精神,关键是要将广大党员干部力量凝聚到实现“两个加快”上,要把党代会精神落实到推动经济发展上,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构建和谐社会上,落实到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上,落实到转变职能,提高效率上。
近年来,法库县始终以强烈的发展意识、科学的发展理念、扎实的发展举措推进工作,各项事业齐头并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积蓄了强大的发展潜能,步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前不久成功召开的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沈阳今后五年发展的战略举措。深入贯彻市党代会精神,把实现全面振兴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全市上下的重要任务。法库县一定要认真领会市党代会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坚定不移践行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完成“五大任务”、实现“三大目标”,以及建设实力沈阳、活力沈阳、宜居沈阳、文明沈阳、和谐沈阳的决策部署上来。特别是要全面落实做强县域经济的有关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以更新的思路、更大的气魄谋划推动区域发展,为全力冲刺全国百强县奠定坚实基础。在更高层面审视发展,以更高标准开展工作。在这一过程中,要着力抓好规划制定,切实把自身发展放在全省乃至全国县域发展的大格局中去思考、去推进,着眼于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和主攻方向,引领区域发展步入科学化、规范化轨
道。要着力抓好空间建设,在坚持科学有序开发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配套、优化布局,为建设功能性项目、发展高端化产业创造良好条件。要着力抓好改善环境,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下大力气加强城乡环境治理,全力以赴保护好自然生态,切实以不断提升的环境质量,增强区域对发展的承载力。要着力抓好人才引进,紧密围绕发展所需,积极吸引更多高端人才、紧缺人才加快聚集,为法库县实现更长时期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曾维强调,事业发展,关键在人。要坚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坚强保证。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自觉加强学习上下工夫,通过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筑牢理论功底、打牢思想根基,通过广泛涉猎科学文化知识增长能力才干、提升综合素质,并注重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和推动振兴发展的具体思路举措,切实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在锤炼坚强党性上下工夫,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高尚的精神追求、良好的个人修养和特有的人格魅力,全面树立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在埋头苦干实干上下工夫,把全部身心奉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始终坚持深入基层一线狠抓工作落实、解决具体问题,切实用惠民生、促发展、打基础、利长远的实际行动,全力助推法库县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跨越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