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立“一推一拉一带”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模式经验材料范文
创新机制育产业 凝心聚力促脱贫
——彭阳县小岔乡探索建立“一推一拉一带”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模式经验材料
近年来,小岔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战略思想,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落实“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要求,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形成组织推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提高产量;企业拉动,立足资源,面向市场,特色引领;“能人”带动,帮带结合,扩面提质,共同致富的“一推一拉一带”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思路,建立了一条带领全乡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一、组织推动,夯实产业发展保障
乡党委及各基层党组织作为发展产业的有力推手,从招商引资、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项目投资、政策扶持、宣传实施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农村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采取“支部+企业+贫困户”“支部+两个带头人+贫困户”等模式,搭建起企业与农户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一是引进和培育农业企业。创新地将招商引资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纳入脱贫攻坚同步规划,将乡、村党组织作为产业的有力推手,从沟通洽谈、项目落地、争取扶持政策、宣传实施等方面全方位推动,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升级。先后引进中药材种植、肉牛养殖、月子鸡养殖企业5家,培育市级生猪养殖龙头企业1家,发展合作社、家庭农场、家庭牧场25家。引领全乡发展中药材、万寿菊特色种植和生猪、月子鸡特色养殖产业。二是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农村“两个带头人”工程,依据产业规模、带动能力、年度收入等情况分类建立ABC致富带头人信息库,推广“1+2+X”点对点精准帮扶模式,共有20名致富带头人结对帮扶88户贫困户。建立第一书记工作日志、实绩考核、保障激励等制度,实行第一书记网格化、动态化管理。通过能人回归、定向培养、下派任职等方式调整选配村党组织书记、主任3名,采取“三推三考两培养”措施确定村级后备干部8名,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三是充实农村技术人才。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配备干部”的要求,把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变成检验干部能力和实绩的“大考场”,把农村经验丰富、业务水平强的干部选出来、派下去,担任驻村工作队员、包村干部、帮扶责任人,把农村产业发展好、技术过硬的党员群众选上来,担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切实指导广大群众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同时,邀请15名市县农牧、林业、科技等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深入基层一线、田间地头、暖棚圈舍开展技术指导、创业培训,建成中药材种植、生猪养殖、月子鸡养殖、手工作坊等3个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了“基地带动型”“人才助推型”产业扶贫模式。
二、企业拉动,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充分发挥企业自身资源、技术、市场、信息等优势,与养殖户签订养殖合同,为群众免费提供技术指导,订单收购产品,最大程度规避养殖风险,保证养殖效益,确保群众养的住、卖得出、能致富。一是招商引资,引领产业发展。积极对接洽谈,招商引进合力思生物科技(宁夏)有限公司,在全乡发展“恰恰吉”月子蛋鸡养殖,与彭阳县益斌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采取“企业+园区+农户+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对鸡苗给予补贴、订单收购、免费提供技术指导,拉动月子鸡产业发展,企业负责鸡苗育雏配送、养殖管理、技术支持,同时将利用互联网同步视频监控系统和电商平台进行产品展示及回收销售。从2016年起,三年来培育月子鸡养殖示范村1个,累计发展月子鸡养殖486户23万多只,创经济收入500多万元。二是扶持培育,助推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支农贴息贷款、农发项目、产业补贴政策等扶持,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15家,扶持培育了彭阳县海鹰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发展为市级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带动全乡发展生猪特色养殖,使全乡20-50头生猪养殖规模户达到30户,散户养殖生猪300户以上,全乡生猪饲养量达到1.5万头。三是集体先行,带动产业发展。抢抓脱贫攻坚机遇,利用扶持政策,创新村集体经济发展形式,探索建立了村党支部提供服务、企业或经纪能人承包经营、农户广泛参与的“村党支部+企业(经纪能人)+农户”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成立7个村集体股份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发展中药材种植、资金入股取得固定收益、扶持致富带头人发展手工作坊等形式,带动产业发展,助推脱贫致富。实现全乡种植中药材5000多亩,万寿菊2200多亩,玉米8000亩,小麦3000亩,小秋杂粮3000亩,牧草3000亩。养牛1200头,养羊2600只,生猪15000头,月子鸡86000只。每户群众至少有两项增收致富产业,常住人口产业覆盖面较高。
三、能人带动,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以“两个带头人”工程为抓手,鼓励支持致富带头人先行先试,帮助群众换脑子、学样子、找路子、鼓袋子。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模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率先实践,号召广大致富能手、返乡农民工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全乡规划建设能人创业示范园,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园,企业助推脱贫攻坚示范园,在脱贫销号村和整村推进村培育村级组织带头人兼致富带头人,做到产业发展有亮点、上规模、得实效、促脱贫。一是致富带头人率先发展做示范。为打消群众疑虑,新兴产业发展从致富带头人抓起,树立标杆做出示范。在月子鸡产业起步时,李渠村党支部书记、柳湾村民柳生怀、耳城村民赵红艳等带头发展养殖,户均养殖500只以上,收入2.5万元以上。在万寿菊种植得到质疑时,柳湾村党支部书记虎久宗、吊岔村致富带头人王斌、李渠村主任贺佩明等带头种植,使万寿菊种植在全乡得以推广,两年来共种植4000多亩,创经济收入260多万元。在生猪养殖、肉牛羊养殖、中药材种植等产业发展中培育“两个带头人”38名。二是建档立卡户紧跟发展做榜样。在各基层党组织的支持帮助,企业的带动扶持,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下,有发展眼光和内生动力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紧跟发展步伐,大力发展政府倡导的特色优势产业,涌现出了月子鸡养殖路生畔、路生勤,肉牛养殖蔡根炜、张登虎,生猪养殖马步仓、贺佩席,万寿菊种植贾德昌、陈永生,中药材种植惠金柱等一批脱贫光荣户,带头发展产业,树立了脱贫致富的榜样,激发了广大贫困户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