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美文元宵节(实用4篇)范文
好范文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4篇《经典美文元宵节》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到更多与《经典美文元宵节》相关的范文。
篇1:元宵节的经典美文
也许是山沟的孩子孤陋寡闻,小的'时候,到了正月十五,我们这家家挂灯笼,户户放烟花,所以叫“灯花节”,不知道还叫“元宵节”。只知道那种圆圆的粘食叫汤圆,也不知道它还有另一个称呼——元宵。
那时候,在我的记忆里“灯花节”没有正儿八经地吃过汤圆。我们那虽然是农村,但因为是偏僻的大山沟,不产糯米,也不出产白糖和玫瑰,过节从城里捎2斤汤圆算是不错的人家,大多数用当地的大黄米包点加进糖的豆馅,煮出来就是汤圆了。
买不起“正儿八经”的汤圆,也不全是因为穷,离城100多里,交通又不像现在这样方便,谁能因为2斤汤圆花两天时间,还要在外住上一宿呢!
小时候元宵节吃不到元宵是极其普通的事。
虽然小时候没有成顿吃过真正的元宵,但还是尝到了真正元宵是啥滋味。那年正月,父亲往锦州一家商店送鸡蛋,回来买了2斤元宵,给我奶奶爷爷、二叔、三叔、老叔一家分点,家里剩下8个。妈妈小心翼翼地把8个元宵放到锅里煮熟,给我们4个孩子一人分两,说,趁热吃了,凉了馅凝上就不鲜了。城里的元宵皮儿薄馅儿多,吃上一口,满嘴余香。妈妈也从没吃过城里的元宵。我是大头顶,懂得了心疼妈妈,就把自己的另一个元宵送到妈妈嘴边。妈妈只咬了一点点就说:“真香、真甜,好吃!”就把我夹着元宵的筷子推回来
妈妈总是这样,顾孩子,顾丈夫,除非东西足够多,才舍得吃一口,这辈子我都忘不了。那时我就想,等我长大了,妈妈想吃啥,我就买啥,多多的买,省的舍不得吃。
那是在1976年,我从学校毕业,回家干了一年农活,就被抽到乡政府当文化站长。自己有了收入,就琢磨着今年的元宵节一定进城多买些元宵,让全家人吃个够。
我的想法没跟任何人说。虽然那时进城也没有现在方便,但公路已经修到村头,并且有了早晚两班公交车。正月十四那天一早,我只告诉母亲出去办事,就搭上了进城早班车。
那时城里卖元宵的都是饭店,品种也没有现在多。我以为元宵是用手工包的,这回长了见识,原来是用大笸箩骨碌出来的,怪不城里的元宵皮儿薄馅儿大。那时我每月只挣32快钱,还是狠了狠心,从汉民饭店买了5斤,回民饭店买了5斤,回到家时,天就黑了。村口猛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近一看,竟是母亲,抱怨我大正月不早点回家,一家人等着我吃饭呢。我告诉进城买元宵去了,以为买了这么多,她一定会责怪。没想到母亲笑吟吟的说:“也得这些,把你爷、奶、叔、婶、孩子都叫过了,你出息了,一家人乐呵乐呵。”
那个元宵节叫人永生难忘。当圆圆的月亮带着笑脸露出东山头的时候,小山村热闹起来,
家家户户亮起了灯笼。我们一大家20多口人都集聚到我家的院子里,母亲煮了一锅热腾腾的元宵,一碗一碗端到每个人面前。大家仔细地品尝着城里正宗的元宵,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的,今天想起来,好像还在眼前一样。
后来,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公路也铺上黑色路面,贫困、闭塞的山里人不在贫困、闭塞,
元宵节吃城里正宗的元宵也就不再是奢望。用黄米包豆馅代替糯米元宵的日子已经远离了山里人。
1998年,我调到城里工作,老婆孩子也进了城,父母随弟弟继续留在大山沟里。每到元宵节前夕,城里大街小巷,元宵的叫卖声彼此起伏,本地的、外进的,精制的、普通的,甜口的、酸口的,玫瑰馅的、枣泥馅的……,形形色色的元宵琳琅满目。我每年都要给乡下的父母买些送过去。现在元宵的花样更多了。可惜,10年前父母已经离世,二老再也吃不到儿子的元宵啦!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2017元宵节作文800字
2.元宵节的作文300字
3.2017年元宵节作文600字
4.2017年元宵节作文400字
5.2017小学生元宵节作文大全
篇2:元宵节的经典美文
翻开汉文化节典,寻找元宵节的味道,一曲远古的传唱,扯出字丽墨香,偷遛古院书斋,弥漫千古历时,烟薰我空下,随影古风长衫,披发持笛,酌酒独醉,低吟轻唱:“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这曲调虽有些空落、惆怅,然更有那人却在火阑珊处的惊喜,全然没有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诗里的那种忧伤之感。
我不知道,古人为何要落愁牵绊在元宵节,抖落那一抹情忧?难道情为何物即是凡间落尘。不惑的心绪在打结,心逐随节典指引,让思灵去看今朝一些古地的元宵节,以此来疏散自己的被染情怀。
轻步元宵闹街,穿梭各地灯会,花灯寄寓,元宵灯诗、灯联、灯谜、歌谣、传说氤氲上扬,看北京灯市、湖北胜芳灯会、安徽大邵村蛇灯、山西挂花灯、河南陕县社火表演、宁波石浦鱼灯、山东淄川放河灯、陕西秧歌、江苏武进“照田财”、杭州民间斋素诵经、江西新建竹灯扫墓、湖北云梦“照绝地蚕”、武昌“龙换酒”、湖南常德椒汤、四川元宵“四偷”(偷汤圆偷青偷檐灯偷红)、开县元宵对骂、福建邵武庙宇绕境迎香、南部儿童相互掷石、广东佛山过通济桥、佛冈民间互掷豆腐、贵州松桃苗族“滚龙”、云南云龙迎三崇神和立棚祭祀等等,好一派祭典去邪人欢祈福闹元宵景象。
张灯结彩、狮舞龙腾、彩扇翩跹热气沸腾,元宵姑娘、皮影相思、破镜重圆、燃灯七盏、双喜临门古味意长,而猜灯谜、玩杂技魔术、耍龙灯、踩高跷、跳秧歌、舞狮子、划旱船、吃元宵、祭门、祭户、逐鼠、送孩儿灯、迎紫姑、走百病等,直观感受古训、家训、乡规、民约,薰陶接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真是年味最浓是元宵。
篇3:元宵节的经典美文
“正月十五灯正新,满城灯火白如银。”元宵节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正月十五闹元宵,是中国的传统节目,也是新年里的重头戏。这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一盏盏孔明灯、绢灯、橘灯……各式各样的灯笼,把原本寂静的黑夜装点得五彩斑斓,绚丽夺目。
灯笼象征人丁兴旺,团圆喜庆。正月点灯笼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除夕元宵的.夜晚,更有小孩子打灯笼的民俗活动。记得小时候,年三十守岁刚刚结束,过了初五,母亲就张罗着要为我们姐妹们糊灯笼。灯笼的制作要经过扎,糊,写,画多道工序。要选竹节间距较长的竹篾,竹丝要剖得很细。
用这种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篾丝编成椭圆形灯笼庸子(坯子)后,再用柔韧的丝皮纸将灯笼庸子团团蒙上,还要用刷子把纸糊得挺括而舒展。然后在纸上多涂上几遍,使其均匀而透亮。我们姐妹看着母亲用一双巧手在上面画上八仙过海,吉庆有鱼、五谷丰登等图案,心里羡慕不已。母亲一边做,一边给我们讲她小时候在外公家过元宵节,学做灯笼的逸闻趣事,逗得我们开怀大笑,抱作一团。
灯笼做好后,还未到元宵节,我们就迫不及待地点上蜡烛,用竹竿挑着,高高兴兴去游灯。小孩子们互相比着手中的灯,看谁的好看、漂亮,因为母亲做的灯工艺细腻,图案精致,内容丰富,总会受到邻里的称赞,我真是得意极了,好像自己做的一般。回到家,兴奋地向母亲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
时光飞逝,我们姐妹先后都结婚、生子,母亲年事已高已不再做灯了。每到元宵节,我就牵着儿子的小手,为他点亮一盏灯笼,领着他走出家门,去游灯、观灯、看舞龙、放焰火。街道上游人如织,大家笑容满面,琳琅满目的花灯使人眼花缭乱,看都看不过来。舞龙、舞狮、跑旱船、扭秧歌,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节目让人目不暇给,也为元宵节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当一朵朵绽放的礼花腾空而起,点亮夜空时,孩子们又蹦又跳,“哇!好美的烟花!”一个个璀璨的礼花将夜空点亮,似彩球,又像绒花,一颗接着一颗冲上了天空,霎时,一朵朵五光十色的花蕊,瞬间绽放,犹如一位美丽的仙女,把希望的花瓣洒向了人间。红的,黄的,蓝的,绿的,紫的各种各样的颜色把天空点亮如同银河一般,光彩夺目,分外耀眼。整个人群沸腾了,游人们不时发出惊叹声和叫好声……儿子简直被迷住了,看得如痴如醉。这真是“火树银花千光照,清辉映月色斑斓。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啊。
如今,时间的流逝,观念的变化,那些热闹的老场景已经渐行渐远,那种默默地燃着蜡烛的纸糊灯笼也随之远去。现在到处都有买灯笼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欢欢喜喜过新年。旧时纸糊灯笼在今天的孩子们的眼里,也说不出是个什么样子来。但那份快乐却伴随着我们成长,成了我心中难忘的记忆……
写到这里,我眼前又浮现出元宵节成群结队的孩子们打着灯笼追逐的场景;耳边仿佛回响着那熟悉的童谣:“游、游灯笼,灯笼灭了回家睡……”
篇4:描写元宵节的美文
描写元宵节的美文
行色匆匆,岁月的车轮一圈圈碾过。回首,物是人非;凝望,所有的刻骨铭心都将变成明日的云淡风轻。
元宵,多么温馨而美妙的字眼,携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风风火火,如约而至,为多彩的春节锦上添花。记忆的线开始将我缠绕,并不断延长,延长,直至触及一个个端口——
还记得那条羊肠小道,沐浴在皎皎月辉之下,一只大手牵着一只小手,在地面上投下清晰的影子。远处,唯美的烟花尽情绽放。爷爷怕我看不见,索性把我抱起,我任性地趴在他的肩上,手舞足蹈。接着华灯齐放,万家彤红,明明华华,风光无限,陶醉的`星月生辉,银河落地,大地灿烂。红灯高挂上九天,就像浓浓的祖孙情,肆意蔓延。一股暖流袭遍全身。原来,元宵节是红色的。
在左等右盼中,黑夜才姗姗来迟。顾不得把晚餐吃完,就提着灯笼和同伴溜了出去。身后传来“记得早点回家”,却只当耳边风。大家都在炫耀自己的灯笼,有的说自己的造型有多么独特,有的说自己的图案多么精美,有的说自己的音乐多么好听。比着比着,索性打闹起来。接着,玩起了猫捉老鼠,盲人打灯。嬉笑声回荡在半空,和爆竹声一起构成了和谐的旋律。直到大人们匆匆找来,才知道时间已经不早,只好依依不舍地与同伴告别。一路上,提着灯笼,在地上投下金色的光环,像友谊般灿烂的金色,无知的稚嫩,纯真的透明。原来,元宵节是金色的。
如今的元宵节,只剩下一份浅浅的记忆,傻傻地安慰自己,已经长大了,当然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好想再牵住那双大手,好想再和同伴那样嬉戏,但一切,已经不可能了。取而代之的,是理性与成熟,淡淡的笑容掩饰了太多太多,只想让别人知道她很坚强,她不会哭,高中的寄宿生活让她有了恋家的情结。正月十五,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携着无数的期待,回到熟悉却又有些陌生的家,听一听妈妈的叮咛,奶奶的唠叨,此刻也是一种享受。仿佛经过那蓝色海潮的洗礼,心如明镜,折射出最初的最透明的影子。忘却了所有的烦恼和不悦,褪去黑色,只剩一抹蓝意。原来,元宵节是蓝色的,却也蓝得那般迷离,叫人难忘。
“玉宇无尘,月明碧玉三千里;银河散影,人醉春风十二楼。”又逢元宵佳节,内心涌过莫名的冲动,慨叹时光流逝太快,白驹过隙的弹指瞬间,又是一年春草绿。也许只是源于对过去的留恋吧,记忆中的元宵节掺着光阴的碎片顺流而下,红色、金色、蓝色,温暖着,灿烂着,醉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