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经营的报告多篇范文
【概述】调研经营的报告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调研报告
内蒙古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系统参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调研报告
根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内蒙古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对全区供销合作社系统参与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
一是龙头企业经济实力有了明显提高。各级供销合作社以社属企业为依托,围绕自治区六大主导产业,依靠当地资源优势,特色产品,重点在农资、羊绒、羊毛、乳业、粮油、蔬菜、马铃薯、烤烟、桑蚕、中药材等产业,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具有一定经营规模,辐射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流通、加工型龙头企业。全系统现有盟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0个,其中,符合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标准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5个;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个;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系统重点龙头企业13个。
二、参与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做法
四是通过改造经营服务网络,完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各地供销合作社紧紧抓住国家启动农村市场的良好机遇,大力推进农村牧区流通网络建设,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完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服务体系。包头市供销合作社在参与和推动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加大经营服务网络建设力度,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了农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目前市社共建设基层供销合作社(中心社)40个、村级综合服务社381个、专业合作社35个、组建各类农畜产品行业协会30个,以包头新合作公司为依托,改造新建110个农家店和100个新合作配送网点。乌兰察布市各级供销合作社在改造经营服务网络建设中,将承认供销合作社章程,愿意加入供销合作社的个体经营者及原基层社职工重新组织起来,挂供销合作社牌子,作为供销合作社配送农资商品、收购农畜产品的基层网点,目前通过这种形式新建基层社66个、专业合作社117个。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各地供销合作社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条件不同,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不尽相同,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层次不同。二是龙头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带动力不强。目前,全系统共有旗县级以上社有企业340个,其中,经济实力强、带动力强的企业很少,多数企业只是勉强维持经营,且企业生产方式落后,技术水平落后,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低,效益不高,距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三是国家、自治区扶持力度不够,严重影响制约了供销合作社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主要的困难是国家、自治区对供销合作社没有扶持政策,供销合作社在争取农牧业产业经营、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等项目以及扶持专项资金等方面难度很大,相关的优惠政策基本享受不到。四是资金短缺,严重制约供销合作社正常的业务经营和发展。农业银行一般情况下不给供销合作社提供贷款;信用合作社贷款额度小,不能满足供销合作社业务经营的需求。
四、对策和建议
一是围绕优势产业,尽快引进、改造、培育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各级供销合作社应当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充分利用现有存量资本和经营设施,采取引进、租赁、改造等多种形式,吸纳农牧民入股、参股,整合有效资源要素,开展多方面联合与合作,尽快培育发展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重点发展以当地农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业,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加工产业链条,最大限度地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让农牧民不仅得到出售农畜产品的收入,而且还要得到加工增值的收入。
二是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各级供销合作社要围绕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目标,新建改造基层供销合作社,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有计划地兴建一批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加快组建农牧民各类专业协会,培育和壮大农牧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牧民在经济上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带动、引导、帮助农牧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市场优势。不断完善“龙头企业+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农牧户”的产业化模式。通过与农牧民签订产销合同、发展订单农业、设立农牧业抗风险的保险制度、实行利润返还等形式,与农牧民建立稳固的利益联接机制,开放和开发各种生产经营要素,参与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三是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各级政府应大力支持供销合作社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多年来,各级供销合作社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社宗旨,在深化企业改革,培育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有了新的进展。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使供销合作社在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步履艰难,进展缓慢。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扶持政策,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扶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快速发展。
四是切实加强社属企业经营管理,用现代经营理念和科学管理方式,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社属企业是供销合作社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要进一步深化社属企业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明晰产权关系,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不断提高社属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通过资产重组、联合和并购等手段,对社属企业布局结构进行调整,使社有资产向产业化经营领域、有竞争能力的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集中,全面提升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能力和水平。
【第2篇】对粮油产业化经营的调研思考调研报告
所谓粮油产业化,可以定义为:围绕粮油或多个相关的农副产品项目,组织众多主体参与,进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活动,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新的产业体系的过程。其中,经济利益是各方主体追求的共同目标。在相互合作参与过程中,各方结成了较紧密的经济利益关系,这是粮油产业化最为本质的东西。因此,粮油产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企业、经合组织、农户等的共同参与和协调配合,才能建立、巩固和发展。下面结合我市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有利条件
(一)交通运输区位优势。眉山市区北距__60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50公里,南距乐山65公里;境内的成昆铁路、国道213线、省道103线和106线、成乐高速公路形成一横四纵的交通网络。仅粮食部门就拥有铁路专用线223米,有效长度192米;散粮中转设施接收能力720吨/小时;发放能力680吨/小时。商品运输方便、通畅、快捷,完全能保障粮油及其产品的进出需要。
(二)粮油原料充足。眉山是粮食主产区,我市粮食年均总产量约160万吨左右,其中:稻谷92万吨、小麦28万吨、玉米18万吨,薯类19万吨;油菜籽7万吨。“十一五”期间,我市粮食年均总产量仍约为160万吨。其中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年均总产量约为135万吨。具备为大型粮油加工企业和以粮食或杂粮为主的粮食转化企业提供原料的能力。
(三)有初具规模的粮油加工业。20__年末,全市有计入统计范围的粮油加工企业44家,其中大米加工业28家、小麦粉加工业5家、挂面生产企业8家、食用植物油加工业3家。其中具备一定规模的粮油加工企业35家。一是大米加工业,日处理原料100吨以下的企业24家(粮食部门有2家列入),日处理原料100-200吨的企业3家、日处理400吨的企业1家;二是小麦粉加工,日处理100吨以下的企业1家、日处理原料100-200吨企业2家,日处理原料250吨的企业2家,三是食用植物油企业2家,均为日处理原料100-200吨的企业。从具有一定规模企业的加工能力看日可以处理稻谷1000吨左右,年处理稻谷25万吨左右;日处理小麦500吨左右,年处理小麦12.5万吨左右;日处理油菜籽250吨左右,年处理油菜籽6.25万吨左右。仅从粮油加工能力看基本能满足我市粮油产品的加工。这些粮油加工企业,是我市发展粮油产业化经营的基础。
(四)丰富的粮食购销网点。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我市粮食部门仓房设施遍布全市广大农村,粮食部门有一支具备一定科技文化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和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基础设施,是实现粮油产业化经营的前沿阵地。能为产业化经营提供收购、销售和储存服务。
二、不利条件
(一)粮油加工业实力不强,精深加工差,无核心竞争力。20__年实际生产大米84866吨,折加工稻谷12万吨;生产小麦粉50136吨,折加工小麦8.4万吨;生产菜籽油2200吨,折加工油菜籽约7000吨。但所加工的大米、小麦粉、菜籽油基本都属于初级产品,基本无精深加工,大量产品无品牌价值,没有形成拳头产品,无核心竞争力。其加工的原料来源,大部分属企业自主购进,大都没有和农民签订购销合同,没有实现“订单收购”,更没有实现“二次返利”、“二次结算”,因而,我市农户没有得到粮油加工环节的利润,这些加工企业对我市粮油的生产也没有起到带动作用,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
(二)龙头企业没有起到带头作用,农民没有从中得到实惠。20__年末省局核批我市粮食龙头企业5家,分别是__昌大米业有限公司、__城关省粮食储备库丹阳精米厂、__眉山星星米业有限公司、__仁寿碧海粮业有限公司和__科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5家龙头企业设计生产能力16万吨(大米、小麦粉),20__年实际生产大米、小麦粉近5.4万吨,仅占设计生产能力的34%。部分龙头企业同农民签订了粮食“订单合同”,但基本都属于松散型的合同,合同履约率不高,农民基本是按市场价自由出卖自产的粮食。油菜籽全市没有实现“订单收购”,属市场自由买卖。由于粮油加工业没有形成规模和品牌效益,单纯的粮食初级加工使企业不能获取多少利润(有的企业仅仅只能赚取加工费),有的出现亏损。据调查个别企业已准备转行,而不再涉足粮食加工。我市的广大农民由于缺乏“龙头”带动和必要的服务载体,生产技术水平低,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差,增产增收缓慢。
(三)对粮油产业化经营的认识还不高。制约当前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农民分散经营,成本高而效率低,对市场变化反映迟钝。要改变农业落后面貌,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能够使千家万户的家庭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对接,在市场的引导下科学配置农业生产要素,从根本上解决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能够有机调动各生产要素的潜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抛荒,农业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能够让农民获取规模效益并分享到加工、销售领域的利润,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奠定农村繁荣稳定的基础。而粮油产业化在农业产业化中占有绝对的权重,决定了粮油产业化在“三农”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要搞好粮油产业化经营,首要的是要解决认识问题,只有认识提高了,思想统一了,才能有正确的方法和措施,才能真正迈开产业化经营的步伐,才能逐步实现我市的粮油产业化经营。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政府调控力度,营造粮油产业化的环境。1998年以来,我省粮食部门提出并组织实施了以粮食产业化经营为核心内容的“川粮优化工程”,对全省及我市粮油产业化经营起到一定推动的作用,但总体讲收效不大。因此,个人认为我市粮油产业化经营尚属于发展初期,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粮油产业化在它的初始阶段,需要人们给予精心的培育和扶持,尤其需要各级政府为她的成长创造出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在推行产业化经营中,政府的职能不是去干预“龙头”企业的经营活动,而是发挥服务职能,在规划、指导、扶持、管理上多做工作。
规划,主要是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立足本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规划地方产业发展方向,使各地有一个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发挥地方优势,发展“名、优、特”产品,避免重复雷同。
指导,主要是传递市场信息、技术信息,指导和协调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帮助改进生产和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扶持,产业化经营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给予扶持推动。主要应从增加信贷和减轻税赋上给予扶持。尤其应增加对市场前景好,内部结构合理的龙头企业的信贷投放。
管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粮油产化经营的规范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应制订一些不同类型的粮油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示范章程和合同文本,帮助粮油产业化经营组织加强内部管理,明确内部各方面的责权利。这样也可以减少权益纠纷,有利于纠纷的仲裁,从而促进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
(二)整合资源,构建粮油产业化经营平台。要实现我市粮油产业化经营,整合资源,做大做强粮油加工业,构建粮油产业化经营平台是关键。要实现我市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首先应整合现有的粮油加工业资源,通过企业改组、改制、联合等多种方式实现粮油加工业向规模化、精细化的现代企业转变。其次要注重延伸产业链,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在注重粮油精加工,创造品牌价值的同时,应花大力气发展粮油深加工和粮食转化企业,开发营养健康的粮油食品,延长产业链。我市既是粮食主产区,又是红薯主产地,应大力发展马铃薯、红薯在内的食品加工业,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构建一批既有粮油初级加工又有粮油精深加工和粮油转化企业的企业集群,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我市粮油产业化创建基础平台。
(三)加快粮食部门职能转变,舞起粮油产业化的龙头。97年从乐山划出成立眉山市后,仅有的几家国有粮油工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都相继转让或倒闭。近年来,由于粮食部门改革滞后,职能转换步子缓慢,与当前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多元化的形势不相适应,大批职工下岗,企业处于歇业半歇业状态,基础设施大量闲置,技术、人才浪费严重。当前,我市国有粮食企业绝大部分国有资产属粮食部门管理和使用,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有权对这些国有资产进行合理的处置,我们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力推进企业存量资产的优化重组,通过企业并购、产权转让、股权置换等方式,提高存量资产的运营质量和效益。要鼓励国有粮食企业与民营和个体企业产权的相互参与,通过跨地区、跨行业的合作,发展多元化的混合所以制经济,实现股份联合。要在全市粮食系统开展打一场“整合资源、盘活资产、转变职能”的攻坚战的活动,鼓励和支持粮食企业大胆创新,大胆尝试。我们应以非常之策、非常之为、非常之力,尽快将粮食部门的企业改造或创建成为粮油产业化的“排头兵”,千方百计舞起粮油产业化的“龙头”,重振粮食企业雄风,使其与农民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联合体,服务农业生产,带动农户闯市场,在服务农业中壮大自己,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实现新的飞跃。
(四)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构建粮油产业化经营机制。粮油产业化必须坚持市场化,必须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一是在确立主导产业上要面向市场,粮油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其联系市场与农户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善于捕捉市场信息,敏锐观察市场动向,市场需求什么就生产什么,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在市场的引导下,准确及时地带动农户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二是创办和改造“龙头”企业要引入市场机制,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必须建立和完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不能重蹈旧体制的覆辙。三是粮油产业化经营应以公司加农户为主要模式。在“公司加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中,构建公司企业和参与农户认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始终是粮油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的基础。从理论上说,合理的尺度是各环节参与 主体都得到产业投入的平均利润率,粮油产业化经营采取多种利益联结方式,体现着龙头企业与参与 农户之间不同程度的共同利益关系。参与农户分享到一部分加工、销售利润,是以公司与农户相互需要为基础的共同利益必然。粮油产业化经营的利润是多元参与主体共同创造的,不能看成龙头企业独家的利润,因而“风险应当共担,利益应当共享”,这是正确理解和把握龙头企业与参与农户的相互关系,正确理解和把握粮油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四是农户投入到“龙头”企业的土地、房产、农机、劳务、资金等都要折股分红。五是龙头企业要成立有农户代表参加的董事会、监事会,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制定公司章程,建立严格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
粮油产业化经营,虽不是发展粮食经济壮大粮食企业的唯一途径,但它确不失为是转变粮食工作职能,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开创粮食工作新局面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三农”的一条好路子。粮油产业化的目标在于引导农民群众走集约经营道路,发展生产力,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粮油产业化经营的主体是农民群众,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自觉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切实保障让农民群众从中得到实惠。要按照示范、引导、启发、教育的工作方针,坚持典型引路,逐步推进。只要我们把积极进取的工作热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周密组织、正确引导、精细工作、大胆创新,坚定不移地带领农民走“产业化”道路,就一定能实现我市国有粮食企业的新突破,实现我市粮油产业化经营健康快速的发展,实现我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
【第3篇】企业学习实践活动调研报告:关于搞活经营的对策研究
谈 笑 听 君 音
根据xx公司党委关于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的统一部署,我来到xxxxxx公司联系点,通过深入职工群众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广泛征求职工群众和党员干部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认真梳理后,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xxxx公司是xx公司经过三轮整合后四家周转材料归并起来的单位,主要经营建筑周转材料的租赁。现有职工77人,其中女职工9人,患大病的6人,职工平均年龄为48.7岁,下设两个生产单位和两个附属单位。班子成员由7名同志组成,下设4个党小组,党员总数29人,占职工总数37%。周转材料拥有量:钢管4500吨,扣件50万只,截止目前,库存钢管1500吨左右,扣件12万只左右,xx公司内部市场占17%左右,外部市场占83%左右。年固定成本471万元,变动成本253万元,合计年成本费用724万元,平均每月发生成本60万元左右。若按现有的周转材料100%出租率计算,每个月的收入55万元。今年以来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民建和工建项目大幅减少,周转材料市场能力过剩,需求矛盾突出。公司再次整合后,人多,可用资产少,成本压力大。
二、制约经营的主要因素
1、内部市场萎缩,矛盾突出。随着“两板”工程和新区建成投产,xx公司承担集团公司内部的土建工程越来越少,使原本为保障xx公司施工需要而集中起来的周转材料没有了出路。即使xx公司有少量的内部工程,由于各施工队和项目部也都以外包的形式进行运作,使得这一块的周转材料的使用趋于社会化,周转材料供大于求的矛盾相当突出。
2、外部市场竞争激烈,且风险大。周转材料租赁是近几年来兴起的朝阳产业,本市共有40多家规模不等的国有和民营企业从事这个行业。随着本市一些大项目的完工以及金融危机导致房地产业的下滑,大量的周转材料处于库存闲置状态。为了在极度萎缩的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加上建筑市场一直处于无序的竞争状态,使得外部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不择手段,租赁价格一直在低价位徘徊。同时由于外部建筑市场施工队伍鱼龙混杂,诚信度下降,拖欠租金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甚至收不回来成为坏帐,市场存在一定的风险。
3、体制机制不活,竞争能力低。国有企业体制决定了企业现行的运行机制,程式化的管理模式使国有企业失去了市场竞争的优势。现在的市场稍纵即逝,当某一个项目需要某一模数的材料而家里没有库存时,民营企业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解决,而作为国有企业无论是添置新材料还是转租都必须层层报批,当拿到批文时,市场已被别人抢占。在员工的管理上,国有企业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激励机制,管理者对员工管理的权限十分有限,失去了人力资源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4、业务过于单一,缺少发展后劲。xxxxxx分公司目前从事的主业仍然是周转材料的出租,从原xx公司划分过来的租赁站虽有少部分小型机具出租、维修和提升设备的安装、拆除,但每月不到2万元的收入,而划过来的人员月工资达到8万多元。由于目前周转材料的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制约着市场的发展前景,单纯的依赖周转材料使公司做大做强起来,的确存在很大的悬念。另一方面,由于现有正式职工77人,每月工资及附加达到33万多元,而钢管和扣件的维修量均不超过总拥有量的15%,按照民营企业的同等规模,只需20人左右即可完成收、发、存、修的任务,人力资源过剩,成本压力大。
三、解决矛盾的办法和发展方向
1、坚持开拓市场为第一要务。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开拓市场是它永恒的主题。有了市场,才有出租量,才能获得经济效益。这是企业全部工作的落脚点,任何时候丝毫也不能放松。xxxxxx公司当务之急,就是要使周转材料库存量减少到最低程度。在xx公司内部市场低迷的时候,扩大外部市场的份额不仅成为眼前的当务之急,也是今后开拓市场的主攻方向。一是要加强营销队伍的力量,将企业内部具备材料租赁行业能力的相关人员充实到营销队伍中,同时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让他们在搜集信息、跟踪项目、履行合同中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二是发挥自身材料资源的优势,使特殊规格的材料做到人有我精,人无我亦有,抓住市场短缺的机遇满足用户需求。三是坚持“三个为主”:以xx公司内部市场为主;以民用建筑工程为主;以老客户为主。同时加强同民营企业的横向联合,拓展外转租市场的份额,弥补自身资源的不足。四是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对材料人员的管理,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意识。通过对材料的定置管理,为用户提供快捷、方便的工作。同时注重材料采购、维修质量,确保用户租用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2、在“双赢”中树立品牌。在当今的市场经营中注重品牌意识,通过树立自己的品牌,展示企业的形象,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xxxxxx公司在目前材料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坚持“双赢”的经营理念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通过实施“双赢”,在用户的心中树立起诚信、公道、实惠的形象,有利于巩固老市场,开拓新市场,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一是实行灵活的价格体系,根市场情况制订价格标准,施工淡季与旺季不同的取费标准;长期与短期不同的取费标准;大租用量与小租用量不同的取费标准。利用灵活的价格杠杆实现同用户互惠互利目的,提升材料出租率。二是在清欠中实施“双赢”的策略,对于一定大额的且拖欠时间久的租金,可根据债务人实际支付能力给予适当的让利,以求达到让利不让市的效果。及早回笼资金,确保资金链不断,有利于企业生产正常运行,及时收回租金,同时也规避了市场风险。
3、优化内部运行机制。练好内功,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一是用创新的思路做好周转材料的科学管理,钢管根据工建和民建的模数的需要,定尺、定量、定置码放,既方便了用户选料,又优化了施工现场,展示了企业的窗口形象。二是抓住成本控制的牛鼻子。xxxxxx公司的效益是通过一分一厘、日积月累起来的,控制变动费用的发生,特别是非生产性开支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要从一点一滴抓起,节约一滴水,一滴油,一度电,一张纸,把费用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时要认真做好材料的收发工作,把好验收关,加大索赔力度,避免材料的非正常性损耗。三是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在做好员工的思想教育的同时,做好建章立制,要从严格劳动纪律入手,规范员工的行为,建立一个良好的生产工作秩序。要加大厂务公开的透明度,让职工参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认真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在维护企业大局的前提下维护员工的个人利益。特别是要认真抓好二次分配,通过经济杠杆的作用,达到奖勤罚懒,多劳多得,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加强他们的工作责任感。
4、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采取“主辅结合”的方针,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主业除了经营现有周转材料租赁外,尽快启动砼搅拌站。建立砼搅拌站既符合xxxxxx公司的长远利益,也符合xx公司自身长期发展的需要。作为xxxxxx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砼搅拌站的建立对于提升工作量、缓解当前的成本压力无疑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解决了人力资源过剩的问题,让一部分员工专业技能有了用武之地。辅业就是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安装、维修资质和技术力量,承揽一些与其相关的任务,如内外市场的行吊、塔吊、井架等安装和维修,弥补主业任务的不足。
总之,要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开拓市场、搞活经营、促进发展”这根主线,采取灵活、务实的经营思路,大力拓展内外市场,增大创收空间,实现资源转化增值,就会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实现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把学习实践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调研经营的报告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