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品多篇)范文
[寄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篇一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一学期来,我校十分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一面就这方面工作做简单总结。
一、以人为本,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学生的人格健全。
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以及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无疑给教师的心理和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如何帮助教师应对社会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新挑战,排除消极心理,优化心理状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已经成为学校必须重视和关注的问题。我校提高了认识、更新了观念,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健康常识,指导教师树立自我保健意识与学会调适良好的心态,并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关注教师的心灵世界,注重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积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努力为教师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提供支持性的心理环境。
同时,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和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突破口,着眼于每个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开发,不断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创造条件,努力开展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虽然我校资源条件差,但我们充分认识开展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我们迎难而上,立足学校实际,建立心理咨询室,注意贴近学生生活,盘活教育资源,发挥学校优势,争取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全方位、分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求在范围上有所拓展、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努力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如本学期将完成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举办专题心理辅导讲座、设计主题教育、优化班级心理环境、活动课,并利用学科教学、班队会、家长会等途径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与宣传。随着我校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推进以及校园网的逐渐完善,校园网络正以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时空,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绿色通道,我校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三、不断探索,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整合。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心理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而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无论从问题的特性、内容,还是从产生源头上看都不是一类问题,它们既有区别,又常常交织在一起。实践证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拓宽思想道德教育的渠道,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因此,我校树立“以心育心、以德育德”的教育理念,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突破口。
同时,逐步完善心理辅导室建设,充分发挥参加各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专兼职教师的作用,面向全体学生,定期开放,加强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及时对有心理障碍的个别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帮助他们排除心理困扰,并积极做好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在本学期里,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同时,鉴于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提高是以个体健康的心理为前提的,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我校组织教师围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整合”这个课题进行研讨、并做好了相关记录。
四、加强学习,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工作。
我校积极参加上级组织开展的专题师资培训、活动课观摩、案例论文评选、经验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围绕新课程改革这个中心,以新课程环境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为主要内容,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加大实验与研究的力度,积极探索切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努力构建良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机制。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篇二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四、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如说谎、无理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上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总之,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三
小学生心理健康
十年的生本教育实验,让我深有感触。生本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自然真实,轻松和谐,就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简简单单教语文,踏踏实实学做人。生本教育提出,“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儿童潜能无限”。学习既是儿童的本能,也是儿童的需要。做母亲的不用刻意去传授语言,婴儿就会牙牙学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表达,学会了交流,这是内在学习动力的外在表现。郭思乐教授反复强调,要让学生广泛、自主阅读,大量进行语言文字活动。形成学生的个性语文。语文能力就附着在他们的语言表意上。这不过是与生俱来的像吃饭睡觉那样自然的能力。关于这种能力,人类千万年的发展已经在基因中有了全套的丰富的库存,它虽则不是具体的语言材料,却是学习语言的基本框架,是学习语言的本能。
所以,我们以教材为载体,利用教材与学生共同感悟学习中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进而学会生活、学会发展。课堂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现,诱发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质疑,鼓励学生在阅读欣赏中感悟。让学生在体验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
一、“有困难找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突然接到通知,说过两天要执教一节全国的生本公开课例,我第一个反应就是“有困难找学生”。回到教室,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上公开课的通知,不说不知道,一说不得了,同学们竟说是大好消息,还大呼“我们的课我们做主”。经过一阵热火朝天的七嘴八舌,一番争先恐后的各抒己见,同学们最后竞选定了《墨菲定律》作为公开课内容。当时,我真有点傻了眼,直埋怨孩子们选得怪。要知道这一定律不太好理解,真不知该从何人手?但同学们却觉得这课有说头,还美其名日:“就是因为知道的人太少,所以选择它来做学习示范,让更多的人知道墨菲定律。”
同学们句句有理,声声坚定,我无话可说,虽有些心虚,但还是点头同意。同学们又是一阵欢呼,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热情满怀。这时,我唯一的感觉就是:给学生最需要的,真好!心虚的感觉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温暖的感觉。
无论对于执教者还是学习者,这种温暖来自“一切依靠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相信学生”的生本理念。生本的民主与平等,使备课变得那么简单。记得当时学生用了一节课时间,把初读感知的课文内容概括得有条有理,并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探究的话题,诸如墨菲定律的真正含义,其运用的积极意义,科学家们的新发现等。孩子们的质疑和思考,足可以成为他们课外阅读和主题研讨的依据。
有困难找学生,以学定教,不教而教,就这么简单!它尊重了学生实际理解的水平,也见证着学生是丰富的教育资源。这种教学双边的雪中送炭,本身就是一种和谐,一种默契,更是一种教学的充实!
二、学生自定步调——高度尊重学生。
可谓“四两拨千斤”,生本的课堂学习过程线索清晰,学生上课得心应手。曾经有人取笑说:生本的课堂从来就是三步走:“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学完课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也许我们真是这样走过来的,学生们也都约定俗成:学一篇课文,首先得整体感知,了解内容,查阅相关资料;接着是重点品味,体会思想;然后是阅读拓展的交流、运用与延伸。教师抓住主线适时加以点拨,可以让课堂学习牵一发而动全身,教与学产生共鸣,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这种和谐来自“学生自定步调”的“自调节教育”。其实,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实践过程。强调生本并不弱化教师的作用,更不是无师自通。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实时学习动态。进行无痕的引领、有针对性的诱发和有创意的调控。所以,我们的课堂是鲜活生命的体现。只要遵循学生天赋的学习本能,就能达到教学的水到渠成。长此以往,教学就变得简单而轻松。
三、教师“不现自我”——充分展示学生。
郭思乐教授认为,相对于学生生命体,教师应该是一个“牧者”。教师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过去所认为的“灌满一壶水”。我们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满堂灌,而是教师点燃激情,让课堂成为学生燃烧学习热情的舞台。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是生本教育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
在《墨菲定律》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尽展学习的风采,他们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从别人讲到自己,从远古谈到今天,从过去说到现场,从怪诞悲观论述到积极乐观。他们上下互动,取长补短,相互纠正,相互完善,和谐有序,时不时来一阵热烈的讨论,时不时又是一番掷地有声的论说。作为教师,我此时只是个专注的旁观者,充当及时点拨、组织、参与、配合的角色,促使课堂学习各层面实现超越与突破。我个人认为,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不需要太多的求全求美。只要把握好学生学习热情的导火索,就能引起教学的共鸣。
2.以读引读、读说结合,读写相辅是生本语文的重要策略。
生本教育的独特魅力就在于,以学定教,不教而教,引领学生自觉热情地投入学习,学会阅读,学会感悟,学会品味,获得道德品质与学习能力的相应提高。因此,教师无需预设太多,只需要以学生的知识储存和认知水平为起点,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恰如其分地诱导。学生在真实反馈自身阅读感悟的同时,自然会理解、内化、迁移,无声地积淀人文品质。
在低年级,语文课的重要内容是识字,尤其重在激趣。结合形式多样的识字游戏,让儿童自主自觉地与文字打交道,鼓励想象、联想、创编、表述,培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鼓励他们遨游书海,泛舟拾贝。
在中年级,讲究以读引读,重在积累。比如读着《论语》,就去了解孔子及其弟子丰富的言论;读着《我爱花城》,就能叙说广州悠久的历史与风土人情;读着《生命的掌声》,就能抒发为别人鼓掌喝彩的情怀„„
到了高年级,更多的是读有所悟、读写相辅,力求全面的提升。从小广泛地读书,是儿童丰富思想的重要保证。思想丰富了,发表见解时就呼之欲出、滔滔不绝了。这是生本语文教学倡导从独立自主地大量识字到积极主动地广泛阅读。再到轻松自如地发表见解。最后情不自禁地执笔写作的美好境界,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例如,《兵马俑的个性》让学生深深感受中华民族悠悠几千年的历史;《请现在就付诸行动》,使学生真切体会起而行动总比坐而论道要强得多;《泪的重量》引发学生为奥运夺金而激情澎湃,为汶川地震而泪流满面„„凝聚的思想,让学生下笔成文,同学们争着诉说阅读感悟的收获,他们的习作流泻着学习生活的情趣,记载着童年纯真的印记。
四、静待花开——教学评价和谐简单。
教学本身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关注的是学生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收获与生成,所以我们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错,并营造空间引导学生凭借自身学习经验进行互相评价、更正错误并找出预防再次出错的方法。于是,“评研”就应运而生了。
所谓评研,就是评价、研讨,由学生自行发现学习上的问题,通过小组内自主合作的交流、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每个单元的课文学习后,学生都要针对自己的学习弱项,自行出题,与同学交换做题,相互评改,自行建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乐此不疲地充当老师与学生的双重角色。他们既是接受考评的学生。又是考评别人的老师,这种角色的并存,让应试教育“谈考色变”的紧张焦虑转化为生本评研的乐此不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种对学习评价的喜好就是学生发展的源头活水!
作为教师,再也不用挖空心思去出题考倒学生,更不用在题海中带领学生艰苦跋涉,只要做个旁观者,关注学生的评研过程,学生就能自觉地在评议中识别学习的优劣,在研究中学会取长补短。
评价走向生本,和谐又简单。我们不求高分,但求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等待。华阳小学第一届实验班有一个“小金哥”,从小学习懒散,作业不做,专爱看书,特好讲话,小学六年的成绩中下,有时还不合格,到了初中,时好时坏。然而,这位小伙子秉承了生本教育的个性张扬,他博览群书,标新立异,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中考时以高分被广州市一所著名高中录取。在华阳小学生本实验班里,这样的例子很多。生本教育让简单的无为成就了和谐的大有作为。
每一种花,遗传基因的不同,决定她是国色天香的牡丹,还是清香怡人的茉莉;是常开不败的三角梅,还是转瞬即逝的昙花。每一朵花,承受的阳光雨露不同,决定她的花期或长或短;或盛开于春夏,或怒放于秋冬。
是花,总有盛开的时候。即使花季已过。也会在合适的时机绽放一生最明艳的美丽。同样的道理,只要是正常人,总有开窍的一天。因此。不要急于拔苗助长,只需提供足够养分。然后静静等待,就像守候一朵花悄然开放„„耐心地静候花开,更能体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篇四
本学年我校心理咨询室在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上个学年的工作经验及总结基础上本着务实、创新、进取的工作作风,有计划、有重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工作,开拓进取,总结本学期我们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总结上个学年的基础上,以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为指导,努力培养学生自知、自尊、自制、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灵,并真正成为身心健康的新一代。
2、学校领导十分关注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发展心理品质和预防心理问题为主、心理问题矫治为辅的基本原则,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同时发挥心理辅导的作用。
3、继续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各科教师在教学中贯彻兴趣原则、和谐原则和成功原则,营造积极健康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的进取心。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关注学生的心理现状,有目的地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活动;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尤其要鼓励有心理困难的学生认识和超越自我。同时也在德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班主任的辅导作用,开展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的主题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3、继续开展学校个别心理咨询辅导活动。我校心理咨询室树立为全体学生服务的理念,与全体学生沟通,认真开展咨询服务,和每一个学生做真诚的知心朋友。个别心理辅导制度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它在解决部分学生心理问题,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营造全校健康心理氛围发挥重要作用。发挥专职教师的作用,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本学期坚持每天中午时间对学生开放,安排好学生预约工作,解决了许多学生的心理困惑,甚至是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为我校心理安全工作画上圆满的句号。
4、利用好本学期的家长会,向家长宣传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在平时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形成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5、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用启发法使学生形成自己符合社会要求的有价值的人生目标体系,追求人生理想,有责任感、进取心又乐观豁达,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以形成健康的人格。本学期重点对高一各班级新任心灵委员进行培训,使其架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桥梁,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6、把心理健康教育也渗透到了学校的日常工作中,利用充分利用班团活动,板报,宣传栏,学校广播站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有计划、多渠道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总之,在一个学期以来我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于全体,以发展性为目标,促进师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与成长。不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注重个别学生的辅导与咨询,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心理的自助。在咨询中,我们贯彻心理成长的思想,也就是说问题、困惑本身也是学生成长的一次机遇,善于把握这次机遇,帮助学生实现心理的成长,体验超越自我的成功感。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五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健康的一半是心理上健康,不久前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小学生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心理健康将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昌盛、民族的振兴,让孩子们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们的神圣职责。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孩子们缺乏生活经验,对生活没有正确的认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模糊,缺乏处理问题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极容易走心理“弯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意味着,老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还应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
作为一名小学一线教师,我就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尝试和体会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教师自身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言行、举止都会给学生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要求教师不但要拥有较高业务知识,还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在教育教学中时刻以“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身份深入学生的心灵进行教育。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无私地对学生倾洒爱的甘露,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学生只有在教师真心、真情、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
二、关注学生心理,营造一个良好课堂心理环境
作为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还必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虽然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知识,但还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心理,大多数教师认为小学生心理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迎刃而解。其实,小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殊心理,他们的心理要比成人敏感、脆弱。工作中一些老师遇到“问题儿童”时,首先想到的是家庭原因,把问题移交给家长,而不是蹲下身子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这样往往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自信,变得沉默、孤僻,从而直接导致学生心理出现问题。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不但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还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保障。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思想得到认同,心灵得到沟通,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规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得懂、学得好。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只有学生主动走近老师,和老师成为朋友,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
三、满足学生合理需要,从小树立正确人生观念
合理满足学生正当需要,是小学生形成和保持健康心理的基本条件。小学生的合理需要主要包括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需要、安全需要、交往和爱的需要、尊重信任的需要等,小学生合理的需要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就会影响其正常的成长,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理。因此,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尽可能地为小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遇,满足其需要,在小学生满足需要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积极引导,使之基本能对事物的善恶、美丑、是非进行判断、甄别。小学生由于缺乏判断力和自制力,很容易在满足需要的冲动驱使下,受到不健康或不正当诱因的影响,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和途径求得满足,从而导致错误行为,这就要求我们从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都能根据有关方面的知识,善于识别,及时发现,及时有效地给予调节、治疗和引导,让学生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健康成长。
四、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多层次、全方位追踪学生心理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很有必要。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可依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定,涉及的内容包括学生的性格、智力、学习适应性、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家庭情况、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并可预防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学生自己也可通过心理档案更好地了解自己,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好地挖掘自身的潜能,扬长补短。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但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们付出真心、真情、真爱,一切“从心”做起,我们就能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日益横行,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这一切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冲击,也波及到了校园,波及到了学生。加之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受家庭的宠爱、社会的宠爱等种种原因,造成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其中存在心理异常甚至心理疾病的学生已占了不小比例。近一段时间在我校周围就发生了几件令人震惊的事件:
第一件事发生在湖南省常德市临沅小学。刘某,一个13岁的学生,因觉学校伙食太差,愿意为同学们作出牺牲而吊死在自家房中。第二件事发生在天津市河东区某小学。该学校一名六年级的小男孩,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班主任发现后,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将其家长叫来,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做了介绍,要求家长督促学生学习。在交谈时,孩子跑出了学校,在学校一公里左右的顺驰桥(距地面10米高)上跳下,当场死亡。
除此之外,如果我们用心观察,会发现我们的周围有许多这样的学生:他们有的性格懦弱、孤僻,缺乏进取心,意志薄弱,没有自制力,胆小怕事,沉默寡言,做事没有信心,心理欠缺,怀疑同学看不起他,别人在一起说笑,他怀疑在讥讽他,议论他。可又有的专门找别人的缺点、挑别人的毛病,讥笑别人,从不思考自己的短处;有的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他事漠不关心或蛮不讲理,从不考虑他人,平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而遇事迁怒于别人,归咎于社会,产生一种反社会性的人格,颇具攻击性,一旦受到外界的激发,便会爆发出来,做出正常人认为不可理喻的事。又有的则生性激动,对所见所闻极易做出过激行为;有的学生孤僻离群,沉默寡言,自我封闭。又有的则异常活跃,常常不分场合过分地表现自己;有的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自暴自弃。可又有的则过于追求分数、名次,以至于心理失去平衡,表现考前焦虑不安、苦恼失眠,甚至在考场上因过分紧张而晕场等;还有些学生对于任何人、任何事都大大咧咧,满不在乎。又有的则凡事斤斤计较,生性多疑,过于敏感。以上类似的还有许多。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任他们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他们的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子?这里有一个很明显的例子:马加爵,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大学生。只因打牌时被疑作弊,而将同宿舍其余同一专业毕业班四名大学生杀害。其15岁时曾因父母吵架而想杀了父亲。在与奶奶看电视争台后,在笔记本上还写“恨!恨!恨!”。这一切不能不令我们为之担忧。因此,从小抓起,从启蒙教育阶段抓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世界卫生组织把人的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精神病学者麦灵格是这样定义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只是要有高效率,也不只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俱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也就是说,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的社会适应能力,乃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志。这也表明只讲生理卫生是不够的,对学生还必须注意心理卫生。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常言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最初也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出生后,首先接触并受其影响的就是家庭环境。在孩子的发展历程中,家庭环境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品质都或多或少的烙着家庭的印记。一个和睦、温暖、重感情、守信用、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的家庭,可能铸就孩子健康的心理。反之则极有可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弥补的创伤。因此,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也对孩子的父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要求父母应具有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去感染孩子;其次,要求父母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必须严格要求,决不能失信于孩子;此外还要求父母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不能过于顺从溺爱,也不能过于严厉甚至专制,要有民主的作风。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使孩子形成任性、自私、骄横、烦燥、抑郁的心理,造成心理压力过大,甚至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一般情况下,家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学校教育则是有意识、有计划的。教学着重学生智能的发展,如果忽视了教学心理卫生,学生智能发展不但受到影响,其身心健康也会受到损害,仅就负担过重而言,引起的学生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后者。长期疲劳就会造成学生视力减退、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血压升高、失眠、心情忧郁、情绪不安、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严重的还会引起学生精神失常,甚至轻生。学校教育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及日常管理中去。这就对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不同的教师所带的学生也存在不小差异,教师正是用自己的一切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首先教师自己要能够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对前途有信心;具有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认知能力。有独创性,能运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有健全的人格,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如尊敬、羡慕、信任、赞美等)多于消极态度(如畏惧、怀疑、憎恶、嫉妒等)。教师的心理常态应是不卑不亢,不愠不哀,宽严适度,既有激情,又很理智。教师无论处于何种状态下,都必须表现出心理状态的稳定性。教师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大大超过学生,要做“宰相”,豁达大度,心胸宽广,气量宏大,能容人之过,甘当人梯,喜欢学生超过自己。举止大方,态度端庄,不论何时都不忘记为人师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教师要对每位学生的态度保持均衡,不能凭自己的好恶感,偏袒、庇护和鄙视、冷淡学生。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的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厚 此薄彼,要和每个学生的心理距离应是一致的、等距的。教师自己也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注意自我心理的完善。如果学生眼中看到的是一名能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的教师,看到他自尊但不自傲、自重但不自夸、自信但不固执,能正确对待挫折、乐观向上、尊重自己的事业、尊重他人、言行一致,可以想象他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会怎样。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模仿性很强,这样的教师一定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巨大的、深远的影响。所以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我们教师应首先拥有同样健康的心理。教师拥有了健康的心理,还需要良好的教育方式。心理教育的方法很多,象组织活动、典型事例分析、经验交流、谈心、心理问卷测试、观察实验、心理暗示、表扬鼓励等都可以作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低年级的教育方法主要是各种游戏。有入学时的“自我介绍”游戏(我叫某某,我住在某处,我是某校一年级某班学生,我喜欢干什么),内容虽然简单却能帮助孩子学会介绍自己,了解别人,有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还有“镜中的我”游戏,通过学生自己照镜子,学会自我观察、自我描绘,进行自我评价;“文明用语”游戏,通过学生的表演,使学生学会日常文明用语,无形中规范了孩子的日常行为;“称赞”游戏,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称赞,使学生明白,应当看到别人的优点和特长,知道称赞别人,懂得尊重别人,从而使他们的情感交流及社会适应能力得到锻炼。另外还有互助游戏、性格培养游戏、日常行为习惯游戏及益智游戏等等。使学生通过观看演出、参与演出,进行讨论,从而掌握了良好的心理品质、道德修养、学习方法和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确立学习的榜样。
高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则体现出方法的多样性,除了上述一些必要的游戏、活动外,增加了阅读材料、心理问答、谈心、交流等内容。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学习良好的心理品质;通过心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组织谈心、交流。比如,在学生答卷时发现焦虑的不良心理,为了让学生掌握调节、缓解焦虑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答卷情况,介绍一些好的方法,象“意识调节法”、“注意转移法”等等,也可以组织这方面较好的学生介绍经验;为了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组织学生介绍经验之外,还可以整理一些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的学习方法、技巧及学习习惯等,通过学生阅读分析,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为了缓解学生的考前紧张,可设计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学生自己比较、分析,再请一些学生介绍经验,最后教师总结一些基本应考策略;为了增加学生人际交流经验,可以设计“接受建议”的自查问卷,通过自查及教师引导,培养学生善于接受合理性建议的能力。还可以设计一些正反事例,使学生学会一些“拒绝对方”的合理方法。以上无论是问卷调查,还是材料分析、谈心等等,都是建立在高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恰好弥补了低年级游戏活动的缺点。
总之,小学阶段是人生长发育初期,这一时期生理发育很快,而心理则几乎从零开始,尽管孩子入学前受到家庭的一些影响,但是这与学校教育阶段相比,则显得微乎其微,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必将奠定孩子的心理健康基础,一个人的性格、情绪、意志品质、人格、兴趣爱好及各种技能等都将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人的潜能(想象力、创造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等)也将初步得到开发。我们只有从小抓起,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初步形成健康的心理,才能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
上清中心学校
冯木新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荣誉送给老师,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期待。它既强调教师在工作中对学生精神的塑造和智力的开发,也肯定了教师在教书育人活动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维护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之自尊火花,真实地发挥教师的职责性能,帮助他们学会自尊,使他们在生活和生产中逐步做到自强、自爱、自律,教师正确地培养孩子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教育的核心。
一、赏识学生 扬长避短 增强凝聚力
教师所教育的对象是具有心灵思想的人,他们也是具有个性特点的,在日常工作中,让每个学生充分感受到尊重,对学生赋予期待,让每个学生体验满足和成功的喜悦。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尊重,关心,爱护等情感,使他们团结在教师周围,统一的集体中,长此以往,这种凝聚力逐步形成学生学习生活上的需要,同时,他们的自尊心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
二、心理暗示 语言富于变化 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在工作中,教师熟练掌握不同年龄的孩子特有的心理反应,善于运用应变的语言艺术,暗示学生,小心翼翼地维护学生稚嫩的自尊心。学生都是好奇的,易出错的,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大多数教师会失望,采取责问、训斥的方法强制学生“必须这样,那样就错”,尤其碰到调皮的学生违反纪律时,更是大动肝火,怒斥一通,这样的结果使得学生不再犯错,可能会改正缺点,但是小学生并不成熟的自尊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条件反射式的排斥心理使他们干脆对任何事任何人保持冷漠。冷漠是带着面具的愤怒,常常是经验和学习的结果”因此讲究语言表达艺术,必须是教师熟练运用的技术手段。小心的运用语言变化,换一种口气,换一种角度,换一种场合,将学生幼小的心灵之花在教师的尊重中得到呵护,扶助孩子们以正面学习,形成自尊心。
三、教师的教育艺术要注意积累,不断提高运用水平。
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勤于思考,勤于分析,及时扑捉教育新理念,新信息,对问题做出正确的抉择。教师的教育艺术,尤其是教师的语言表达艺术更为重要,时刻应具有精心操作的技术意识,技术手段和技术标准。讲出充满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的语言,卓有成效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小心谨慎地对待小学生童稚的心灵,教师的长期的耐心,崇高的爱心。为他们走上健康的心理素质之路而捧出“尊重的火花”点亮学生人格之殿堂。
讲究艺术、维护自尊,是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完善学生人格的重要的一环,如何进行培养,就在课堂上下切夫。
四、日常教学过程是建立完善人格的主要阵地。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三维目标的完成,在此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中树立学生人格,无不是在每一节课上完成的。二十一世纪教育所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我们教育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三维目标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三维目标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其意义也是深远的——旨在建立完善的人格。作为教师,我们在转变自己教学观念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主动去探究学习,促进认识、情感、个性、行为全方位发展与提高,形成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价值观,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和创造性,形成学生的独立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谈几点体会:
1、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不应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更重要的是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的关系,转变观念,调正位置,做好教师角色的转换,即:学生的严师、朋友、组织者、伙伴(参与者)、引导者、与学生一同建立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创设良好的条件,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机会,在生活中体验、激发促成学生情感、行为的转变,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主动参与,在交流研讨中参与学习过程和提高分辨能力,转换角色、培养学生主动采纳于的兴趣,在求变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合作中使学生知道同伴之间的互动能提高学生成绩和社交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人格。
3、拓展教学内容,延伸参与的空间,重视引导学生对周围的环境、人、事进行不同方位的观察,拓展学生获得理解和认识的渠道,拓展实践活动的内容,延伸参与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4持之以恒,紧抓细节,形成习惯,在教与学的习惯中教师“以奉献的精神塑造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高雅的气质影响人”,以文明滋养文明,以和谐繁衍和谐。将学生的人格教育作为教师职业的终极目标,擦亮学生的每一点火花,点亮学生人格之殿堂。
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带渐宽终不悔
————小学班级管理之点滴
光华门小学
马艳艳
在小学班主任这方百花争妍的教育领地,我辛勤耕耘、播种,付出了不少艰辛和汗水,也收获了丰盈的果实。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充满信任,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及各种教育活动的得力助手,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现将本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体会表述如下:
一、成立班委会,培养班干部
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班干部的配合,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最直接而全面管理的作用,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任务。
在每学期开校初,我都要组织学生选举班干部,班干部的产生途径有许多,我曾尝试过各种班干部产生的办法,如演讲竞选法、班主任指定法、民主推举法、班长轮流制、值日班长等,但到目前为止,我认为适合我们本地农村小学班集体的班干部产生的途径还是民主推举法,因为学生对和他们朝夕相处多年的同学很是了解,他们推举出来的班干部肯定是他们最信赖的、最有本事的,同时,通过其它方式产生的班干部,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有可能流于形式,而对班级管理起不到一定的作用。因此,近两年来,我一直采用民主推举法来产生班干部。
班委会成立后,我要培养班干部,以便他们更好的帮我管理班级。首先,我要大力表扬班干部的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其次,我会鼓励班干部大胆工作,对班内存在的问题能够放心大胆地指出并给于纠正,同时我还要严格要求班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然后,我要培养班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既要各负其责,又要团结一致,让他们带动整个班集体的发展,形成班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最后,我会制定一个班干部职责,让班干部按照职责去管理班集体,做到班干部管理有章可循。
虽然在每学期的开校初我都忙于指导班干部,但在培养好班干部后,我会在班级管理的工作中变得很轻松,因为,我拥有几个得力的小助手。
二、制定班级目标,进行常规训练
有目标才有动力。每学期初,我都要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拟定班级奋斗的目标。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我知道,目标的制定不是目的,如何通过努力去实现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目的。因此,我在制定目标时,注意了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发展能力,将近期目标与学期目标很好的结合起来,不能好高骛远,以免丧失孩子的信心。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会扎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许多方面。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集体主义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的能力,保证整个班级“活泼有序,严谨务实 ”的良好班风班貌。
三、树立榜样,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
每个班内总有一部分做事认真,学习优异的学生。我在班级管理中,充分运用这些做事认真和学习优异的学生,将他们树立成其他学生的榜样,要求其他学生在做事和学习中学习他们,有了这些身边的“参照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就有了一种有形的行动准则和学习动力,使班级形成一种凝聚力和向上力。同时,我利用班会和语文课堂,经常向同学们介绍古今中外一些成功者的励志勤学、自强不息的人生经历,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争取后来居上。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在班内,无论是优秀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我都会想尽办法激起他们的竞争意识,在班内掀起一种激烈、持久、友好、互助的竞争活动,争取使所有学生取得共同的、更大的进步。比如,我在班内设立了“学习之星”、“文明之星”、“劳动之星”、“纪律之星”、“卫生之星”、“进步之星”,每周都要在班会上评选这些“星”,促进学生的竞争意识。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部分,班级是否进步,是否存在问题,就要看是否与学校的管理一致。因此,我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很注重与其他班级进行对比,为了能使自己的班级管理更出色,我经常会激发本班学生与外班学生的竞争意识。从集体活动的表现、班级荣誉的争取、留给老师的印象以及个人获奖情况等多个方面激发全班由整体到个人与外班的竞争意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四、调动积极性,唤起自信心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学习质量的好坏是评价一个班集体的重要依据。如何使自己的班级学习成绩能出类拔萃或有所进步呢?我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注重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的学习态度变被迫、被动为自觉、主动。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还经常有意识地告诉学生“你有这方面的能力,相信你能成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我会接纳曾经做过错事的孩子,容忍孩子的一切过错,并告诉学生,“老师相信你能
改变”,用自己的诚心去唤起学生的信任;我还会及时鼓励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主动与学生谈心,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加倍努力。
我班有一位同学以前经常不交作业、逃学,还时常离家出走,给老师的印象极差。经我调查发现,该生因父母离异,由父亲照管,而父亲脾气暴躁,只要孩子不听话就拳打脚踢,久而久之,该生就产生了厌学情绪。我经常找他谈心,利用他爱好画画的特点,请他帮我画一些教学上用的画,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认识到自己还是有优点的,于是变怯学为好学,并且在各方面转变很大,再无逃学、不完成作业现象发生,学习成绩也逐渐上升。
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使学生对校园生活、对班集体生活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有兴趣才能做好、做出色。因此,我努力发现学生的特长,使得每个同学的个性特长、专长得以充分发挥,唤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为班集体争荣誉。
五、树荣辱,知礼仪,促德育
荣辱与礼仪是德育的最基本要求,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我国现行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通过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养成知荣辱、知礼仪、树新风的习惯。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通过品德课和班会课来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中华文明的礼仪观,促进他们思想道德的正确发展。
时代要求我们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我知道,荣辱观的树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久之事,需要从小就培养学生的荣辱观意识。怎样培养学生的荣辱观意识呢?通过近两年的尝试,我认为单凭思想品德课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班会课和少先队活动课来完成,比如,我利用少先队活动课,多次进行一些“知荣辱、树新风、促成长”的演讲比赛。在演讲中,学生们以生动的语言和感人的事例,表达了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愿望和行动,充分展现了他们知荣明耻、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
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礼仪教育实质是培养人的教养,是教人如何尊重人,如何与他人相处。它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教育,健全人格的教育。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主,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别人,有时显得智力有余而教养不足、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而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最需要的恰恰就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注重了对学生教养、礼仪的培养。首先,我认为《品德与社会》课在学校文明礼仪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有意识地将文明礼仪内容结合到相关的思品课程教学中,通过我的情感教学,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起到先导作用。促使学生自发自愿地形成文明礼仪,以便指导日常行为。其次,我校在礼仪养成教育中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对校园环境做到布局有科学性,布置有教育性,整体有陶冶性。教室正前方有国旗悬挂、教室有名人名言、图书角、黑板报、阅报栏、学习园地、卫生角,在教学楼大厅悬挂整容镜,在楼道张贴“请使用礼貌用语"宣传牌,在醒目的地方悬挂名人、伟人画像及警句,并狠抓教室环境布置。整个校园显得整洁、清新、优美,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在说话。紧紧抓住舆论宣传,利用每周一的升旗、周三的小雏鹰广播等大力弘扬文明礼仪精神风貌,我利用校园优良、文明的环境熏陶,积极的舆论宣传,促进了礼仪规范的养成。第三、我会组织学生通过活动实践,进行礼仪教育。在上学年,我设计了“文明礼仪教育月”活动,并提出了“从点点滴滴做起,争当文明小天使”的口号,每周制定了一个主题:第一周“文明用语大家说”,第二周“文明行为大家做”,第三周“室内环境大家美”,第四周“文明天使大家争”。并有制定了礼仪教育规范。其中包括学校礼仪:主要包括升降国旗礼仪;进校离校礼仪;上课礼仪;课间师生交往礼仪;集会礼仪。家庭礼仪:包括孝敬长辈礼仪;兄弟姐妹相处礼仪。社会交往礼仪:包括交通礼仪;公共场合礼仪;打接电话礼仪;待人接客礼仪等。自我形象礼仪:包括仪态礼仪;语言礼仪等。还制订了学生在校一日文明行为常规。通过一段时间,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深入人心,校园里随处都能听到礼貌用语,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较大的改变。
六、将爱心融入班级管理
一个好班主任首先要热爱孩子,要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名好学生,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一个爱的微笑,一句爱的话语,都可能激起学生潜在的能量,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因此,在工作中,我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绝不偏心。在与学生亲密的交往中,我发现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独特可爱的闪光点,我抓住每一次机会,向他们奉献自己的爱心。当今社会,由于家庭和社会原因,独生子女的性格表现、行为习惯令人担忧,同学之间为小事而争吵,吃了亏决不罢休,非占到便宜不可。于是,我利用班会课,向他们灌输宽厚待人,热情助人的思想。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向他们讲述中外伟人名人的故事,帮助他们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班队活动课上,让他们把平时发生的互不相让的事用小品的形式表演出来,让大家评论是非,在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
在我们的每个班级里,都有一些学习差,品德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被我们老师所忽视,其实他们更需要我们老师的爱心和帮助。因为这些学生所承受的压力要远远高于其他学生,他们每天面对的是老师父母的指责,同学们的奚落。我刚毕业的那一年,因为年轻气盛,缺乏管理经验,每当那些学习差的学生犯了错误,或者作业不按时完成,我总会狠狠地把他们斥责一顿,但效果并不见好。后来,有一名学习较差的学生在上课回答对了一个问题后,我不经意地对他说了一句表扬的话,这个学生显得特别高兴,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发现,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纪律、劳动方面,这个学生都表现得相当积极,更加勤奋学习了,更加遵守纪律了,也更加卖力劳动了。从此,我受到了一个启发,那就是善待差生,用自己的爱心去换取他们的信任和信心。以后,对待差生,我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我加强对他们学业上的辅导,经常抽空,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耐心地、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解,直到他们弄懂为止,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我注重从情感入手,从生活和学习上
多关心他们,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原则,用自己的爱心转化他们的思想,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
随着农村进城务工的人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多,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家教,在成长方面往往会出现偏差。他们有的在校不思进取、学习成绩低下,有的不务正业、打架斗殴,有的性格孤僻、不善交际,有的自由散漫、花钱大方,所有这些,若不及时纠正、引导,必将会使这些孩子走入歧途。我在每学期开校初,先摸清本班留守儿童的情况,例如家中是父母一方在外打工,还是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孩子现在与谁在一起生活,孩子的父母在什么地方打工,委托谁在照看孩子,孩子父母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等等都要详细地弄清楚,以便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开展教育和及时处理在班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对这些孩子进行长期观察,利用闲暇时间对存在问题的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法制、道德品质等教育,教会他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面对挫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然,在教育他们时,我处处充满了对他们的关爱,我觉得应该用一份爱心去关心每一位留守儿童,让他们不觉得寂寞、无助。我要让孩子感到自己就是他们的亲人,要鼓励孩子有事要及时对老师说,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以填补孩子的亲情饥渴,使孩子感到自己就是他最可信赖的人。
总之,我觉得班主任要充满关爱地看待每一位学生,从关爱与理解出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每一位学生,不能抱着与学生斗的心理,要有个健康的心态对待学生,班主任不能过分自尊,要适时放下架子,要以平等心对待学生,要走近学生的心灵,与学生交朋友,要能将心比心,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班主任要与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我们敢说,敢于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爱心,如一缕春风,吹进孩子们心灵,如丝丝春雨,滋润孩子们心田。在爱的教育管理下,一个个学习标兵如雨后春笋般的破土而出,一张张纯真笑脸如雨后山花般烂漫开放。
今天,我写完这篇文章时,我的感受是:班级管理若作于细,则难事必成于易。我从小事做起,于悄无声息处悄悄地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灵。每当看到孩子们的变化,我的心中都有丝丝的感动。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在班级管理方面,我将追求着,探索着。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篇六
本学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__区心理辅导室创建为契机,以做好学校心理咨询常规工作为主,贯彻省教育厅《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以学校“发展每一位学生”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抓好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工作,营造学校良好心理氛围。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创建新的“心理辅导室”
本学期初,我们就根据__区教育局有关心理辅导室检查的文件精神,异地重新设置了小学部的“心理辅导室”。
我们在新的“心理辅导室”中,添置了必要的座椅、沙发,配备了电脑,便于存放相关心理辅导的档案。相关的制度规范也贴到墙上,让心理咨询师能有一个舒心的工作环境,也让接受心理疏导的学生有一个舒心的环境。
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根据需要进一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和环境。
二、加强“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
本学期,我们继续加强“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一支强大有力的师资队伍是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本学期,我们队学校的两名年轻的心理咨询师李佳斌和邱依晴进行了专门的会议培训,希望他们利用所学的专长,为我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出力。
会议上,吴__副校长对他们提出了要求,一是要为每个心理有偏差的孩子做好档案记录;二是要坚持不懈做好心理辅导的工作,发现情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三是做好照片记录和辅导记录,要在规范上下功夫。
接下来学校要继续依托__区教师发展中心,进行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工作。争取心理辅导师达到6人以上,为每个年级的学生配备心理辅导师。
三、落实既定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5、建立学生相关档案。
四、心理健康教育有成效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开学初即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采取多种教育方式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受教育的全面性和选择性。
(1)心理课辅导。每个月的最后一周班主任教师利用班会课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开展心理活动课。
(2)心理咨询室。开放“心语小屋”,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心理咨询室有专任教师负责,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
(3)办好“心灵信箱”,以便个别学生羞于启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和学校的心理老师进行沟通、预约咨询,一般的问题由心理老师转交班主任回复,特殊的由心理辅导老师进行个别咨询。
(4)以“点”带“面”,利用学校宣传阵地。行知廊宣传橱窗、各班板报、学校广播站是我校学生熟悉的宣传阵地,本学期充分利用现有的阵地宣传心理知识,在阶梯教室进行讲座,对个别案例进行解析,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常的心态。
(5)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主持与家长合力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电话联系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地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6)指导小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小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A、学会放松。使小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B、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C、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这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3、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明显。
本学期,我们学校对三到六年级学生都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上心理咨询师的辅导,我们__学校(小学部)心理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100%。
我们的心理辅导师还为超过10人的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为身心发展困难学生进行辅导超过20次。
本着“成长比成绩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的理念,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全心投入,重视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