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重要性新版多篇范文
【概述】制度的重要性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制度的重要性 篇一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共同遵守的规定和准则的总称,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的体制基础,是员工的行为规范;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体制保障。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一定有它们规范性与创新性的管理制度做为支持,规范性地管理着日常活动,保证工作流程和效率。国内某著名企业集团的老总对企业的管理行为提出的“斜坡球体理论”,其中就指出“企业就象置于斜坡上的球体,要向上发展需要动力,动力来源于差距,要防止向下滑坡,需要止动力,止动力就来源于企业的基础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企业的发展壮大与成功都离不开一套系统、科学、严密、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亚泰水泥哈尔滨公司在改制重组后,为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加快公司制度建设步伐,本着科学系统、简明实用的原则,对原有制度体系进行了系统修订和完善。以集团公司管理制度为依据,以提升、规范公司管理为重点,结合公司管理实际,在20xx年制度建设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以《管理制度汇编》这一公司“根本大-法”的颁布实施为标志,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框架和中、远期建设目标。
制度建设要坚持严肃性、严密性、系统性原则
制度是指导员工行为的导向灯,制度规定的严密性、系统性是制度得以有效实施的保证,如果制度本身具有缺陷,制度涵义的执行必然不能得到有效贯彻。要制订合理有效的制度规定,首先要对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缜密调查,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亚泰水泥哈尔滨公司在制度建设初期,就制定了详细的制度建设工作方案,经过长期、系统的调研,确定了较完整的制度体系框架。对制度的编写根据公司管理需要和轻重缓急,按重要程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采取先重要后主要的处理方式,分清主次、按层级先后顺序拟定制度,重视制度与制度之间的联系;经过起草、修订、各专业部门初审、主管副总经理主持复审、总经理办公会审定等五个环节的工作,完成了制度汇编。汇编后管理制度分两册,第一册为《基本管理制度》,主要包括部门职责和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第二册为《综合及各专业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品质管理、设备管理、物资管理、工程管理、综合管理、安全保卫及党群工作,涵盖了公司10大方面共计142项管理制度,新的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及公司各项工作的管理程序和运行要求,进一步保证了公司各项工作的规范性和条理性,为公司健康、有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矗
制度建设要切合实际,制度内容要具有可操作性
制订的制度需要通过推行来规范管理,如果制度本身不具有可操作性,那么制度就仅仅成为摆设。制度的表述或表现形式与操作性有很大的关系,为了提高公司制度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按照公司制度建设体系,在主管副总经理的带领下,我们对起草、修订的制度进行了逐一审核,审核从制度的编写体例、章节设置、制度名称的确定、管理和业务流程的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叙述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审核。经审核,共计整合了其中的22项管理制度,例如:将其中的工艺事故、设备事故、质量事故、伤亡事故、火灾事故、环保事故等同一类别不同专业的事故管理规定整合为《事故管理细则》;将生产量库管理规定、大宗原燃材料、半成品、成品盘库管理规定整合为《盘库管理规定》,将安全检修管理规定、高处作业管理规定整合为《检修、作业管理规定》等。根据公司管理运行需要,在审核过程中发现管理上有盲点或制度不健全,重新建立和起草了26项管理制度,例如:《质量信息管理规定》《入厂粉煤灰接收管理规定》《拆除工程安全管理规定》等。充实了公司的制度体系,增强了制度的实用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在制度的制订过程中,我们坚持制度要有粗有细,粗的条款符合原则性管理要求,细的条款则符合操作性管理要求。基本管理制度的条款尽量是原则性的;具体管理规定、办法、细则等要细化到可具体操作。
要用完备的考核机制为制度保驾护航
健全的管理制度要有完善的考核做保障,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严格考核、奖勤罚懒,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员工自觉地围绕公司的经营目标完成本职工作。因此,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保证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
公司于20xx年初建立了《企业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对公司各部门的日常工作进行全面考核,细则涵盖了公司基础管理、成本、生产、质量、设备、安全管理等16大类270余款考核内容,做为公司日常工作考核、奖优罚劣的依据。每月由各专业部门根据考核内容对被考核单位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监督考核,以《统计表》形式进行反溃在20xx年公司的制度审核过程中,又将制度中涉及具体奖惩的内容全部纳入考核细则中,并要求各专业部门根据新的管理制度内容,结合日常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将本部门负责考核项目中与管理制度有冲突的、有矛盾的,需要调整或补充的条款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充实了考核项目及考核内容,保障了公司各项措施执行的政令畅通,为公司发展保驾护航。
要通过细致、严格、有效的培训为制度的推行提供有力保障
制度是公司管理的基础和根本,制度的推行、宣贯、培训是强化约束、规范管理的有力保障;是提升管理理念、推行管理办法、创造管理业绩的有效手段。细致、严格、有效的培训及宣贯能够营造遵章守纪、自觉自律的管理氛围,有力保证制度执行。
在公司《管理制度汇编》下发执行后,会同人力资源部系统的进行了制度的培训、学习工作。于7月初制定了《制度培训、学习工作方案》,方案中明确了各类人员学习培训范围、培训方式、时间安排和考试考核等内容,方案中根据员工类别,将员工分为中级管理、一般管理、生产岗位(班段、机台长,普通员工)、生产辅助岗位(班段、机台长,普通员工)、后勤服务岗位(班段、机台长,普通员工)等5个类别,根据员工岗位职责和工作需要及本岗位与其它岗位的关联性,对每类员工重点学习和掌握的制度进行分类,划定学习范围,明确了学习重点。通过抓好新制度的宣传和学习,使全体员工增强学习新制度、掌握新要求、改进工作质量的自觉意识,为制度的全面贯彻实施打下良好基矗
虽然亚泰水泥哈尔滨公司的制度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要巩固这个成果,提升制度建设工作,下一步公司将向 “一个中心,三个加强”迈进。即以公司《管理制度汇编》为中心,加强分公司制度建设,尽快形成完备的管理体系;加强检查、考核,提升制度执行力;加强制度修订、完善,使制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为公司增强竞争能力,打造“天鹅”强势品牌、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制度的重要性 篇二
强化制度意识
观念决定态度,思想决定行为。一个人只有内心尊崇制度、敬畏制度,才会有遵守制度的行动自觉,一个社会只有牢固树立制度意识,才会赋予制度以权威,制度才能在国家治理中更好地发挥化解矛盾、构建秩序、引导行为的积极作用。
强化按制度办事的规则意识。制度意识,首先是按制度办事的规则意识。制度是一种行为规则,是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规矩,有规矩才能成方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守规矩,根本要求就是自觉遵守制度、切实维护制度,其重要前提是牢固树立按制度办事的规则意识,只有思想上重制度、敬规则,才可能做到行为不越界、不逾矩。要加强制度教育,引导每一位党员、每一位公民强化规则意识,养成按制度办事的习惯,做制度的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要发挥制度的惩戒功能,让违反规则、破坏规则的行为受到应有的惩罚,增强全党全社会遵守制度规则的自觉性。
强化运用制度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实现国家有效治理,不仅要求全党全社会自觉遵守制度规则,还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群众善于运用制度解决面临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为开展国家治理提供了重要保障,为社会有序运转提供了基本规范,无论是党员和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要在制度轨道上想问题、办事情,注重发挥制度的积极功能。普通群众要学会通过制度渠道合理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善于运用制度解决利益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制度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推进各项工作的基本依靠和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善于运用制度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同样,各级党委和政府也必须强化运用制度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制度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
制度的重要性 篇三
1、激励意识比较落后
就现在而言,虽然激励制度的重要性大家都有所认识,但是激励措施在大量企业内得不到实施或者说实施的情况很差。特别是在中小企业内实施激励制度,因中小企业受到老传统的限制,他们并不相信激励机制对员工能起实质性的作用。只是口头传述激励对于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性,更没有实际的行动付出,因此,员工在这类企业不会有积极性。
2、对员工激励不重视
中小企业对于员工激励,每每开会就喊口号,但没有完成一个完整的行动。很多中小企业惯用的方法就是“画饼”,给员工开会说的是天花乱坠,让员工满心期待,可当时承诺的真正兑现的却少之又少。时间久了员工势必对这个企业的管理失去信心。这样不但起不到对员工激励的作用,反倒起了反效果导致人才的流失。人才离职,归根结底还是公司的老板,他们既舍不得掏腰包又不懂体恤员工,维系不了感情和人心。有一些小单位规模只有几人到10几人,人力和物力投资的都比较小,资金有限更谈不上有限的实施员工激励。
3、未及时了解激励对象的需要
现实中,不乏有些中、小企业想去激励员工。但不合理的激励方式,得不到被激励者的认可。企业没有及时或更深一步的去了解员工真正的激励需求,自认为对员工是正面的激励。盲目地实施员工激励起不到效果,也可以认为“欲速则不达”。其实每个人都有多个层次需要,比如:生活、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等的需要。所以企业对员工进行激励也应该考虑员工的需求,而不是对待所有员工都是同一种方式,从而使激励失去原有的价值。
制度的重要性 篇四
一、微小企业的定义
按经济规模划分微小企业,微小企业定义为每户年销售收入低于500万元的企业和个体户。国际上一般按照组织规模划分微小企业,如欧盟委员会从人员规模上把欧洲的企业分为五类,前三类可归入微小企业,第一类是没有雇员的企业,第_类是“非常小企业”,雇员人数1-9人,第三类为“小企业”,雇员人数为10-19人。从我国和各国的经济结构特征上看,微小企业资木运作和投入都较小,绝大多数所有权与经营权并没有分离开来,产权结构完全私有制,并且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微小型企业涉及各个领域如技术服务性行业、装配型制造行业、手工作坊和小型种植、养殖业,还包括家庭手工业、修理修配、图书借阅、旅店服务、餐饮服务、小饭桌、小商品零售、搬家、钟点工、家庭清洁卫生服务、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婴幼儿看护和教育服务、残疾儿童教育训练和寄托服务、养老服务、病人看护、幼儿和学生接送服务、洗染缝补、复印打字和理发、地摊商贩、街头游商等诸多行业。由于微小企业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微小企业的发展的好坏会在各个方面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定义: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各个业务部门或人员,在业务运作过程中行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种动态机制,它是具有控制功能的各种方式,是对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使用的措施及程序的总称。内部控制制度是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面高的,是企业的集中管理水平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保证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能保证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和战略发展计划得以充分实现的有效管理制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在企业各职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员之间进行相互制约和进行有效的监督,己满足自身发展的要求,以适应经济市场的生存之道,使企业在面临危机时可以坦然的、自如的应对。
三、当前微小企业内部控制面临问题的原因
首先,微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一般都不够全面,在总体上看微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没有覆盖该企业中所有部门和人员,并没有涉及到企业的各个业务部门和各个业务领域。特别在相应的财务部门,微小企业会计工作更显混乱,核算不准确面造成会计信息与真实不对称的现象非常严重。
但是存在养一些问题,一方面企业内部对会计的控制意识还没有认识上去。如我们黑龙江省的一些微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就很浅薄,他们总是肤浅的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一系列的财务文件和规章制度是死板的教条的,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不利于企业的灵活运转。有的人还认为微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实施的必要,并且不认真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造成有章不循,并且执法不严,在经济业务的处理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唯意愿所转移,使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并使相关制度的执行受到限制。另一个方面则在于,微小企业自身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有:第一,国家有关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的具体要求并不明确面且具体说到使用情沉是其操作性和可用性又不是很强。第_,有关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内容及要求存在分散化的情a5}十分严重,既没有体现出会计职能的完整性,也没有体现出会计职能的重要性。
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首先,会计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仍需提高。由于这些年经济体质的大范围的改革和迅速发展,要求会计人员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在原有水平上应有相应发展和提高,现阶段部分企业己经开始采用会计电算化等相关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软件和网络对企业的各个部门进行监管和控制,因此要求会计人员要掌握自己专业知识外还需掌握相应计算机的知识。
其次,微小企业负责人并不重视微小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也不在运用相关控制制度上起带头。或只对自己的员工严要求面不对自己的的行为和所犯的错误予以指止等众多错误做法。在当今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压力下,许多的微小企业更注重业务发展和追求更高经济目标的实现,所以经常忽视微小企业内部的建设,管理者们都希望建立一个与当前经济形式相适应的并且更为有力的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机制的相应制度。
另外,就是未能处理好发展与管理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有的微小企业管理人员,甚至还可笑的认为,内部管理机制的控制制度不但不能创造经济效益,反面还要占用人工编制,增加经营成木,使木来就不大的企业在开销上又增加了负担。止因为他们这些人的肤浅观点,使木来就缺乏管理机制的微小企业更加的涣散,使企业的发展受极大的限制,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涣散使违法和舞弊现象常常出现,并在有些方面不但没有减少开支反面则大大加大了开支。使企业在竞争中总处于劣势地位,使企业在面临重大风险的应对力有所下降了。
四、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一个完整的控制机制,必须将所有的程序的内容运用预算控制、实物控制、系统控制等手段。让每个环节都能紧密的联系起来,相互制约和相互牵制,达到对各个部分的运作合理性进行监管和}控制的目的。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方面,要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措施,要对参与经济业务事项全过程的业务人员建立起相互管理,相互制约,相互分离的监督机制的内部联系,并且要求不能由一个部门或一个人独立完成一项业务的全过程,面必须要由其他部门或人员参与,对前面己完成的工作的止确性进行检查和检验,以确保其合法和合理性。并要求明确相关各部门人员的工作业务所涉及的的程序和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使微小企业在制度上可以达到控制风险,防范舞弊行为,纠止差错的效果。并且要求各部「〕要严格遵守《会计法》、《审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法令,并加强规范会计工作。
制度的重要性 篇五
作业管理是教学常规管理中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作业管理。作业管理稀松马虎,要么造成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后练习的脱节,使“温故而知新”成为一句空话;要么使作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完善作业管理制度,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尤为必要。
值得关注的几种倾向
一是对作业不重视。认为课上得好就是教学水平高,作业布置不布置、布置多少都无伤大雅,因而在备课时对作业不加研究,作业布置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是对作业不研究。为什么要布置这些作业,作业的质与量对哪类学生合适,有没有实现作业对课堂教学延伸、补充和巩固的功能,有没有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有些教师心中无数,布置作业只是跟着感觉走。
三是不做“下水作业”。只有下得水来,才能知道水的深浅。教师只有做好“下水作业”,才能掌握题目的含金量,但部分教师直到批改作业时才对照答案匆忙扫一遍。
四是对作业数量不控制。这种倾向主要表现为滥发讲义、滥订教辅资料。作业数量过多、过滥,学生不堪重负,失去了对教学内容的反刍、内化时间,消磨了学习兴趣,遏制了他们个性化、创新性思维的发展。
五是新理念不落实。部分教师只满足于布置一些书面作业、短期作业、显性作业,而对于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与课程有关的实践活动、实验、调查等,置之一边,不加重视。
完善作业管理制度
第一,备课组长把关制度。在作业内容、数量、要求等方面,经过备课组成员集体讨论,由备课组长把关。这样不仅加强了教师对作业内容的研究,使作业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提高,还可以防止组内成员在作业数量上的互相攀比,防止作业过多、过滥。
第二,作业布置的常规检查制度。加强对作业的常规检查,对检查反映出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备课组和任课教师,以期有关备课组和教师调整好作业布置的质与量,协调好与其他备课组的作业布置关系,对学生作业总量有效控制。通过检查,发现备课组和教师在提高作业效能、减轻学生负担等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加以推广,使作业轻负高效。作业常规检查的主要形式有:学生座谈和问卷调查,班级任课教师的随机调查,定期搜集家长信息,期中、期末考试等重要时段的系统检查等。
第三,基础年级教师与毕业年级教师同步作业制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基础年级教师及时了解最新高考动态,加强思维训练,提高解题、制题能力,对整个高中学科教学有完整的把握。管理者的职责在于引导、组织和及时督促。常见的办法是一个月集中一次,做到一月一测。
第四,印发讲义资料的审批制度。讲义印发,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年级特征,有量的限制,建立必要的审批登记制度。这样管理者对备课组印发的讲义有总体把握,防止讲义发得过勤、过多,同时防止讲义偏少,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对于教辅资料的管理,一是在源头上控制,坚持一教一辅,对充斥于市场的资料做到去伪存真、好中选优;二是要求教师对现成的资料、试卷进行精挑细选、系统整合,为我所用,杜绝现成资料进课堂的现象。
第五,作业精编制度。学校的教学质量要上台阶,教学要有自身特色,必须在作业的编制上下足功夫。经验告诉我们,组织力量编制出一套符合本校教学实际、学生实际的高质量、有特色的作业训练系列,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第六,教师“下水作业”制度。凡是要求学生做的题目,教师必须先做一遍;凡是要求学生做的作文,教师必先做一篇。教师在下水作业的过程中,了解作业的难易程度、所需时间、规范格式、容易出错的地方和适合的学生群体,这样才能做到布置作业适量且具有针对性,切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第七,作业二次批改制度。作业的二次批改,就是将学生所订正的作业进行再次批改。这样做的目的,一是督促做错题的学生认真反思出错原因,把错题仔仔细细重新做一遍;二是教师通过二次批改,掌握学生的订正情况,决定全班讲评还是个别辅导,提高课时利用率。
第八,“软作业”评价制度。所谓软作业,就是一些需要学生思考、自学的作业,还有一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一时交不上来的作业,如社会调查、长篇名著阅读、实验性作业、研究性学习,等等。这些作业的高质量完成,对于增进学生的学科素养无疑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因为这些作业不是通常的纸笔作业,时间间隔又长,难以批改,容易为人忽视。所以管理者一方面要引导教师去研究、布置,同时还要分阶段去检查,通过对这些作业的文字描述、性质揭示、等第评定、赋予学分等不同方式,让这些作业由“软”变“硬”。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从引导教师研究作业、用好作业、查好作业等入手,不断完善作业管理制度。而最关键的是,学校的管理者应尽最大努力把这些制度落到实处、落到细微处、落实到有效处。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制度的重要性新版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