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新版多篇范文
前言: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全汇总 篇一
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的技巧
(1)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题的方向等。
(2)辨识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分析重点文意。
(3)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
二、答案来源
A.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诸如抓住议论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辞句、文段中的关键形容词和动词)。
B.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三、友情提示:
1、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
2、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书写规范。
3、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四、文体知识备忘录
说明文阅读
1、明确说明对象
辨析说明对象可以:a.看文章题目;b.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2、概括说明内容
事理说明文说明内容一般可概括为:本文主要说明(说明对象)的构造、形态、性质、特点、变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视具体说明对象的哪些内容而定)。
3、明确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事理说明文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
4、明确说明方法:
(1)说明方法
(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a、先指明所用的说明方法;b、再联系说明内容分析该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征。
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规范
答:不能删去,“__”表示……,去掉后就变成了……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过于绝对化)
6、明确说明文的结构(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
常用的结构模式: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议论文阅读
1、找准论点
标题、开头、篇末、不明显需精练概括。还可以通过分析论据来找论点。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或者分析题目,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证话题,作者对论题的看法就是中心论点。
2、分析论据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考点:补充一个论据。(要紧扣论点,选取真实典型的事例)
3、明确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道理论证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论据的,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对比论证一般须找出正反两方面的论述。
考点:分析论证的作用
1、指明所用的论证方法;
2、分析该论证方法证明了作者的哪个观点。(一般是本段的中心句(段首)或所采用论证方法的前一句)
3、论证结构:
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沦--结论)。
4、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概括性)。
5、议论文一般开头由某件事、一则名言、寓言故事等生发议论。
所以它们的作用是:作为引子,引出论证的话题。
6、议论文常用设问句作过渡,反问句式以示强调。
(1)设问(手法)句的作用:吸引读者注意,启发读者去思考,发人深思。(2)反问(手法)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强调作者的观点,发人深思。
记叙文阅读
文体知识:
1、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
倒叙作用:倒叙一般是为了突出中心、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使叙述有波澜、或为了造成结构悬念,引人入胜。
2、记叙的线索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某物、地点的转换、感情的变化、“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3、记叙的人称: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展开叙述)写法的作用: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使故事显得真实(作为故事的见证人)、自然、有亲切感。
(2)第三人称写法不受任何限制,写起来开阔充分。
(3)第二人称记叙,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4、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说明、议论
5、描写方法:
分两类: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人物描写细节描写
(2)环境描写的作用
(3)侧面描写:用他人的反应、与其他人物对比表现人物。
6、以写景抒情为主的记叙文,要理清写景的顺序,找出观察点(定点观察或移步换景)。
(1)观察角度:平视(远视)、仰视、俯视。
(2)观察的手段: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
(3)感受的形式:形、色、声、香、味、光、感。
7、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一般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8、品味艺术特色
一般指品味文章(包括品位小说)的构思、布局、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回答时看它的构思是否新颖巧妙;情节是否跌宕起伏;是否运用对比、讽刺、夸张、烘托、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象征、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
9、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指结构,神指中心意旨。
写作手段: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10、当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有何作用时可从三个方面考虑
(1)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
(2)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
(3)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11、标点符号的作用:
引号:(1)表引用(2)反语,表讽刺否定(3)表强调(4)特指
破折号:(1)表解释说明(2)表意思的递进或转折(3)表声音延长(4)表插说或中断。
省略号:(1)表内容的省略(2)表静默或思考(3)表语言的中断(4)表说话断断续续(5)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12、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
小说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13、常见写作方法;
14、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15、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6、语言特点评价用词:准确、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富有感染力等。
17、围绕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或感受
答题模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2-3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讲道理、若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结合亲身经历。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 篇二
1、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一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是行之有效的。
2、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3、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是速读,重点是理解文章的体裁。答题时切忌还没完整的阅读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做初中阅读理解时,先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4、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答题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鉴赏古代诗词
1、把握诗词内容,细读标题和注释;分析意象;品味意境;联系作者。
2、弄清技巧:把握形象特点;辨析表达技巧;说明表达作用。
3、评价内容观点:概括主旨;联系背景;分清主次;全面评价。
三、“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初中语文阅读解题技巧 篇三
1、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变式:请梳理文章的线索】
策略1:采用标题填充法,在标题上扩充“谁干了什么”,或是“什么怎么样”。
策略2:采用六要素法,讲清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变式策略:先从文章中找到所给的线索对应的部分,然后再看剩下部分对应段落,最后用所给线索同样的表达形式概括。
2、赏析句子。
策略:角度+内容+情感
角度:修辞手法的角度【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描写方法的角度【人物的描写方法,环境描写】,词语运用【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内容:即是这句话写出了什么。
情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词语的含义。
含义:从词语本意及语境意两个方面去思考。
4、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含义: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说句子的含义。
作用:从内容上和结构上两个方面去思考。
5、段落的作用。
策略:内容上+结构上作用。结构上作用要看所问段落在文章中的具体位置,如果在开头那么总领全文,在中间就是承上启下过渡,在结尾就是总结全文。
6、跟文章中心主旨有关的题目。
去文章中找主旨句,结合主旨句来回答。
7、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含义:一方面,去文章中找到与标题字样相关的段落概括其主要内容;另一方面,结合文章主旨概括其深层含义。
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文章线索,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等等。
以上讲述的是记叙文的各种题型,如有遗漏请留言,将为你详细解答。还有说明文及议论文的各种题型接下去为你解答。
说明文中的各种题型:
1、开头第一段的作用:引出说明对象,概述说明对象的特征,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果用诗歌那就增加了文章的典雅美。
2、从说明方法角度说划线句的作用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引用等
作用:找到划线句所在段落的中心句说其作用或是就近原则。
3、加点词语可否删去,为什么?
策略:不能删。加点词意思。说明了……【此处将加点词意思替换加点词,抄写一遍】。如果删去就与原文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议论文中的题型:
1、第一段的作用。
引出文章的论点,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作为文章的事实或道理论据。
2、论证方法及作用。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作用:找到所问段落的中心句分论点,或是就近原则,进一步证明文章中心论点。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新版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