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说课稿精品多篇范文
【引言】七年级生物说课稿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七年级生物说课稿 篇一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七年级生物(上)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观察植物细胞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特别是对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归纳细胞结构要求很高,这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新课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对该课的学习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这对以后的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我选择了它作为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
对于观察植物细胞,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4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能力目标】记住临时装片制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情感目标】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2、难点: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
二、教材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使用显微镜的技能,这时要满足他们观察微小细胞的愿望,引导他们进行主动探究学习,同时由于学生没有看到过细胞,因此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制作较好的临时装片。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1)、复习上节课内容,创设情境导入。
(2)、讲授新课:如何制作临时装片。
(3)、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4)、练习。
(5)、小结。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2、教学手段:本节课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主,并采用复习、展示导入、教师演示与辅导为辅的教学手段。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与情境导入:
1、显微镜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2、显微镜的使用分哪几个步骤?
(二)、制作临时装片。
1、教师演示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1)准备:
擦:必须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目的是避免杂质出现于视野中。
滴:滴加清水时应适量:过多,水会溢出;过少,制片容易产生气泡。
(2)制片:
撕:撕取少量的洋葱鳞茎叶内表皮,不要将叶肉一起带下来。
展:充分将取下的洋葱表皮展开,避免重叠。
盖:盖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边缘,然后将另一侧缓缓放下(3)染色:
滴: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时适量:多了,会溢出来污染实验台;少了,染色不充分。
吸:吸水纸应有另一侧吸引,使稀碘液均匀扩散到盖玻片下。使染色充分。
2、学生练习制作临时装片
3、学生观察自制的临时装片。
(三)、学生动手制作,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让学生明确: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壁:保护和支持作用
(2)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的进出。
(3)叶绿体:含有叶绿素,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部位。
(4)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5)细胞质:内有液泡,液泡中含有细胞液。
(6)液泡:存在于细胞质里,有细胞液。
(四)、技能训练:绘画植物细胞结构图
强调绘图要领:
真实;大小、位置、点线结构;名称标注齐全。
(五)、课堂小结:
1、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2、植物细胞的结构。
(六)、作业布置:
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要求标注功能
生物说课稿 篇二
1.主要内容、地位及作用
这节课是以“交流资料”的活动为核心,探讨生物的多样性,是全书的开端章节,从情感上意在引领学生走进能感知的五彩缤纷的生命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以积极态度感受生命世界的精彩与美丽。从知识的角度看,从一开始就突出了生态学观点、人与生物圈的关系,也是贯穿全书的主线,通过学习,从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2、教学重点:生物的多样性
3、教学难点:
①遗传多样性
②组织好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和展示活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生物多样性,认识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内在联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引领学生走入生命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积极态度感受生命世界的精彩与美丽。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身边事物充满好奇,表现欲强,但信息来源和生活经历有限,为此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信息或获取信息的途径。
四、教法设计
教学方法:
角色游戏:引起学生兴趣,使他们尽快进入教师创设的情景中。
讨论交流和展示:突出重点,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愿望和能力。
谈话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尽量减少教师的“一言堂”。
教学手段:
多媒体的使用:节省时间、加大教学内容,加快教学节奏,体现教改的新理念。
五、学法指导
这节课主要围绕“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理念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课前准备格外重要,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活动,并进行课前培训,教师提供信息和途径,从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收集整理信息、获得新知识的能力,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个向全班学生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六、教学程序
[创设情景(角色游戏)] → [讨论交流展示活动]→ [提出问题、举具体实例]→ [学生描述]→ [师生谈话(关于三种多样性相互关系)] → [教师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遗传多样性
问题一:为什么同一个物种会有不同的类型?
生态系统多样性
问题二:为什么同一生物环境中存在不同的生物?同种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各种生物与它们生活的环境条件有什么样的关系?
题目:尝试收集我国濒危或灭绝的生物
资料,根据下列要求制作生命档
案册。
要求:
⑴本学期每组建生命档案5~10页;
⑵每页档案要求包含下表中项目;
⑶生命档案册要注意科学性和艺术性,做到图文并茂。
课后作业
生命档案册示例
物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存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濒危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致危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种多样性—活动:交流物种多样性的资料
生态系统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物的多样性
七、板书设计
说课完毕,谢谢!
七年级生物说课稿 篇三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
浙科版教材必修模块展现了从微观到宏观的不一样层次的生命系统——细胞、个体、群体、生态系统等,本模块主要揭示生物在种族繁衍、生命延续过程中,生物的遗传变异规律,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资料》这一节以第四章《生物的变异》为基础,从宏现上对生物界的进化作一个广度上学习,并且为第六章中人类遗传病的学习设下伏笔,是为构成正确的生物进化观,建立协调统一的唯物辩证观供给了素材。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教材资料以及学生实际情景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资料,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构成的原因。
(2)本事目标: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经过观察图片和阅读教材,发展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信息的本事,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表述及应用本事。
(3)情感目标:经过学习以达尔文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现代生物进化论,对学生进行进化、适应的生命科学观点教育,同时渗透生命物质不断变化发展,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
3、说重点
①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学生在初中仅接触过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界完整的进化进程欠缺系统性的理解,再加上学说本身理论性强,要求学生理解并用理论解释现象存在必须的难度。
②种群的基因频率。基因频率是在掌握了基因库的基础上从数学的范畴角度对基因作分析和归纳,从而使生物界的进化具体资料(表现)上升到理论实质的高度。即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能够说,能否正确理解基因频率,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生物进化论的实质性理解。
4、说难点
基因频率:基因频率是人们对基因库中的基因所做的一种统计和分析。由于基因库本身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增加了对基因频率学习的难度。
5、说突破重难点的关键
比较法,列举典型事例法,边讲边练法。
经过这些方法让学生进取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1、说学情
经过前面遗传学与自然选择学说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构成进化论的观点,明白了环境对生物进化的作用,同时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已具备必须的自学本事,掌握了必须的科学探究方法。所以本节课将采用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与探究、讨论、讲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将进一步运用科学学习方法如:阅读、思考、分析、讨论、探究等,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构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经过自我的主体活动,根据自身的反馈信息来构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本事,提高自身的获取信息素养。
2、说教法
根据教材知识及学生实际情景,本节课主要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适当地加以讲授,并与学生归纳、探究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进取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3、说学法
为启发学生学习的进取性,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的同时,着重让学生深入理解,并引导学生构成正确的生物进化观。在学法指导上我采用知识迁移法,逻辑推理分析方法等。
三、说教学过程
1、经过上节课资料以问题探讨的方式导入教学2、具体举例帮忙学生理解
3、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4、巩固与练习
本节课的引入,能够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的某些观点,与现代遗传学所揭示的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之间引发的问题冲突开始,经过问题探讨,使学生初步了解一种生物个体的有利变异的基因,仅有在该种生物的某一群体中才能传递、扩散,这个群体就是种群。
问题1:怎样的一群生物个体能够称为种群呢?一个生物“种”或“物种”与种群有何区别呢?
经过举例如“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是一个种群”,“一片草地所有的蒲公英是一个种群”,试着让学生去总结出构成种群的几个要素(①必须区域,②全部③同种),经过比较,使学生初步理解种群和物种的'概念。
问题2:种群内部的生物之间是处以怎样的关系?
学生讨论,初步认识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并认识到提出新的概念在研究中的意义。
问题3: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的传递有什么特征?
引导学生从基因的角度思考:种群在进化过程中即传种接代中→师生共同归纳①基因传递具稳定性→引出种群基因库的概念及稳定性。②基因传递存在变异性→基因库的可发展性。使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要提出并研究基因库和基因频率。使学生初步理解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
经过具体种群的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使学生学会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
从后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计算结果中,使学生发现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变化规律。
问题4:自然界种群的基因频率能世代不变吗?为什么?
使学生能够领会到自然界的种群发生变化是必然的。
问题5:影响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因素?
突变和基因重组,使学生了解自然选择作用,归纳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所以他们只是供给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1、指导学生阅读桦尺蠖种群变化和抗青霉素细菌的资料,依据这些事实明确提出问题,要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相联系,而不仅仅停留在适者生存的层面上。
2、做出假设。针对事实和问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提出假设。在那里,假设能够是:黑褐色的生活环境,不利于浅色桦尺蠖的生存,对黑色花尺蠖生存有利,这种环境的选择作用使该种群的S基因的频率越来越低,即自然选择能够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3、进行简单数学计算,加深理解。完成课本活动“用数学计算证明遗传平衡中的种群基因频率计基因型频率不发生变化”。能够将全班分成几个组,各组设定的比例不一样,但计算后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都不变,即完成总结归纳。
探究之后,教师应强调,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能够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第一课时可到此结束)关于“隔离与物种的构成”资料的教学,可直接使用教材中的引言,引出物种的概念。指出人们是如何定义物种,至于为什么如此定义物种能够不深究,()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依据物种定义,举例说明并区分物种。学生理解物种的概念后,教师能够在提出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虽然基因频率发生很大的定向变化,但并没有构成新物种的原因,并经过师生套路得出,只要物种的种群之间和种群内部个体之间,没有构成生殖隔离,基因交流就不会停止,遗传组成的差异就不会拉大,新物种就难以构成。什么因素能够阻止种群间基因交流呢?由此可引出隔离的概念。
学生初步理解隔离的概念之后,能够安排学生讨论隔离的各种可能的方式,教师归纳出隔离的类型。然后组织学生阅读分析教材中的“资料分析”,组织讨论“资料分析”中提出的几个问题。最终教师应强调,一般情景下,地理隔离是生殖隔离的先决条件,生殖隔离一旦构成,原先属于一个物种的两个种群,就成了两个物种。
关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构成”资料的教学,能够学生自学为基础,教师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使学生理解共同进化的含义,无机环境的变化、无机环境的复杂化和多样化、有性生殖的出现和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对生物多样性构成的作用。
最终,组织学生讨论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1、种群定义:必须区域同种生物全部个体
特点:彼此能够繁衍,并经过繁殖将各自得基因传给后代。
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包含的全部基因。
3、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特点:频率可变。
4、结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原因:
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结论: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第二课时
(一)隔离与物种的构成
1、物种的概念
2、隔离的概念及在物种构成中的作用
(二)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构成
1、共同进化的概念
2、生物多样性的构成
3、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初中生物说课稿 篇四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是人教版教材高二生物必修本第 单元第 节内容。本节内容前面承接本教材的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 这部分内容,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高中生物知识体系中也占据着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本内容包含的一些重要知识,是以后生物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样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内容结构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识记:
理解:
2、能力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接下来说说教学的重、难点在仔细研究了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本章的重点在于:只有掌握了 ,才能理解和掌握
XXX是本章的难点xxxxxxxx较抽象;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四、说教法
接下来,我简要地说说教法。
生物是一门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考虑到高一年级学生的知识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只有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自己的思辩能力。
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的三种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3、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由于本节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生产实践上存在的一些有相关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说学法
学法上
这节课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突出XXXX重点。各项活动的安排也应该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一部分、我们将花(3—5分钟)时间,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在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其次也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习的欲望。
第二部分、讲授新课:这部分将占去大约(30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需要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为学生分析教材的难点。
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动化和兴趣化。
此外还应该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课题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第三部分,课程最后需要留下(3—5分钟)、用于小结和强化认识。
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也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的素质差异,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拉开作业间的难度差异,进行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七年级生物说课稿 篇五
一、设计前的思考
我个人认为,不论是哪一章节,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都要以以下3点为依据:1、课程标准;2、学生的身心特点;3、现有的教学条件。课程标准可以给我们的教学设计提供方向;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现有的教学条件则决定了教学的可行性。
在进行教学设计前,要先整体考虑整个章节及与其他章节的联系。本章节光合作用是整个初中生物中很重要的一节。与后面环境保护、生态系统都有紧密的联系,也是高中学习的重点。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本节的具体设计及设计原因
本章节光合作用的主线是:“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的意义”,而本节是第4课时,着重解决“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的意义”这2点。在前3个课时,通过对光合作用发展史的学习和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定义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因此,本节应当对前3节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升。本节主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用一个个相衔接的问题将教学内容串联。
1、引入。本节可以采用通过复习的方式引入。对于较好的班级,可以直接向学生提问:通过对前3节的学习,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是?,并可请学生到黑板写出。如果学生水平不够,可以通过: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产物是什么?条件是什么?场所在哪里?将光合作用的反应式进行分解,然后再黑板上写出。
2、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的实质有两个: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变学生容易理解,因为前3节课的实验对学生已经进行了铺垫。因此,直接提问:光合作用中,有没有物质的变化?如果有,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反应式学生不难看出。但能量的转化学生理解起来会困难一点。因为能量的守恒定律学生要到初二学物理时才知道。因此,这里设计了一个活动,也通过问题进行:能量有哪些形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回答),学生一般都能答道热能、光能、电能、风能等等,知识面广一点的还能答道核能、化学能等。可以将学生的主要答案罗列在附板书处。接着再问:能量可以传递吗?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吗?问到这个问题时学生的回答有很多,有的认为能,有的认为不能。这是可以举例:如冬天时,比较冷的手放在暖手器上就能感到热,说明什么问题;打开灯,什么能转化成了什么能等,通过一些常见的生活例子,利用学生的直接经验,可以让学生明白:能量有多种存在形式,并且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有了这个知识准备后,在让学生回答:光合作用中,有能量的转化吗?这是学生再来理解光合作用中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就容易多了。
3、光合作用的意义 。如果学生理解了光合作用的实质,对光合作用有什么意义就很顺利成章了。这时可以提问:你认为光合作用有哪些意义?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地想,尽可能地举例。最后,将学生们的回答进行归类,总结出光合作用的三点重要意义。
4、光合作用的应用。可以利用这一部分检测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掌握情况。书上给了一个合理密植的例子,但还不够。因此,设计了3个问题:为什么要大力提倡保护森林、植被?为什么卡尔文要从植物中找石油?可以怎样解决航天员在长途航行时的基本生活问题?设计第1个问题的目的主要是考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并为以后的环境保护内容做铺垫。通过对光合作用意义的理解,学生不难回答这个问题。第2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因为在本章节最开始引入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上个世纪90年代,有一位叫做卡尔文的科学家带着他的研究队伍在世界各地的森林里找植物,找到一种当地的特有植物就带回实验室研究,有人好奇地问他们在干嘛,他们回答说在找石油。为什么会在植物中找石油呢?当时学生的回答是五花八门,但是我并没有给出正确答案。这个时候再次把问题提出,学生就容易想到原因了。第3个问题主要是来源于现在航天业中一个还未能很好解决的难题:就是以后如果要到其他星球,宇航员可能会在宇宙飞船上待几年,他们所需的食品和氧气的量是很大的,但光靠携带几年所需的食品和氧气是不现实的,因此请学生考虑解决途径。选择这个问题一是学生对航天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二是这个问题目前没有最终答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三是容易让学生联想到与光合作用结合,四是可以为以后学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做点铺垫。果然,在讨论第3个问题时,学生非常踊跃。
5、作业。可以将上段所提的3个问题作为课堂作业。如果时间允许,可以事先印制一张小提单,选择一些填空题和选择题,如填写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光合作用的实质等,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一个书面的总结。
三、教学反思
通过对本节课的设计和教学,绝大部分学生能完成教学目标。由于有了能量守恒定律的铺垫,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第2个实质:能量的转化变得容易了。由于本堂课基本以问题开展,学生回答很踊跃,整个课堂气氛很活跃。尤其是在回答最后3个问题时,学生想得很多,但很多学生都能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去考虑,可见学生能够运用所以知识去解决问题了。但是,由于学生非常活跃,所以在课堂上还需要进行适时的调控,避免课堂混乱。对于基础较薄弱的班级,可以增加5分钟左右的书面练习题,帮助学生进行总结。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七年级生物说课稿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