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精品多篇范文
概述:新编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幼儿园个案分析 篇一
本来什么都会做的小家伙偏偏长了一根懒筋,一切的一切都赖到了抚养人头上,仿佛比同龄宝贝小了很多。宝贝过分依靠抚养人会带来一些什么问题又该如何改变过分依靠的宝贝呢
典型表现1:生活功能退化性依靠家人
果果其实很能干,什么都会,可是,果果在家可懒得出奇,给他喝的奶伸手够不着,他就懒得去够,情愿不喝,非要保姆喂到嘴边才肯喝。平时家人只敢嘱咐保姆给他吃流质或者半流质食物,因为他咀嚼功能比较差,难嚼一点的食物,嚼几下就吐出来,根本不往下咽。
到了3岁,果果快上幼儿园了,一家人紧逼慢逼地,他总算在吃的方面稍微好一点了,可是还是吃得极慢。如果是冬天,一碗饭吃得结上冰碴都吃不完。到了幼儿园,他这依靠的毛病也是一点没改,做个手工吧,他会央求别的小朋友帮忙;早上起床吧,刷牙洗脸穿鞋着衣,全是保姆的事,他连配合一下的动作都没有。
典型表现2:生活上过于依靠某个特定的人
豆豆在爸爸妈妈面前表现还不错,但在奶奶面前就不一样了,不清楚的还以为是完全来自两个不一样家庭的小人儿呢。只要奶奶在身边,豆豆就变得异常地不能干,甚至搭个积木都要抓着奶奶的手去搭,更别说别的了。每一天上下幼儿园,那都得奶奶抱着,奶奶不抱着他决不自我走半步;到了晚上,豆豆总是精神得不行,夜里12点了,还得奶奶抱着在小区里转圈,都成了小区一道独特的风景了。
典型表现3:情绪上过分依靠特定的人
阳阳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做生意很是赚了些钱。因为忙,他们没有时间照顾阳阳,就把他寄养在省城一个亲戚家,并请了专职的保姆负责照顾他。尽管阳阳父母为他付出了很多,可是因为不能亲自照顾他,他们的心里总是觉得异常内疚,所以对阳阳也就百依百顺。
直到阳阳3岁了,该上幼儿园了,父母才把他接回家。可是阳阳的脾气性情可就变化大了,他异常怕妈咪离开,几乎一刻也不敢离开妈咪。到了幼儿园,阳阳死活不肯进去,非要妈咪陪着进去。几乎每一天,阳阳都是被教师硬拉进去,然后哭声震天地闹上至少半个小时才会平息下来。阳阳其他方面自理本事很强,就是不能离开父母。
宝贝依靠行为4成因
1、为宝贝供给了过于优越的环境
一些经济条件不错的家庭,父母总是为能给宝贝供给优越的生活环境而引以自傲。于是宝贝生活被照料得极其精细,凡事都有保姆管着。他们认为,这些生活小事,宝贝将来会不会也没关系,只要让他具备成就大事或者赚大钱的本事就足够了,就这样,宝贝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依靠习惯。
2、父母给予宝贝情感上的照顾比较少
父母过于忙碌,没有时间照顾宝贝,或者宝贝很小就被寄养在别人家,导致宝贝总是担心父母要离开自我,情绪比一般的孩子更为不稳定,较少有安全感。缺乏安全感的宝贝会更加强烈地在情感上依靠父母,试图经过这种方式来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
3、家长本身对孩子的情感依靠过于严重
有的家长习惯于伺候宝贝,如果不给他伺候宝贝的机会,他内心反而会十分难受。宝贝被这样的家长宠惯了,就会很聪明地见人下菜碟,专门拣软柿子捏,只要一到最疼爱他的家长面前,就会变得异常依靠,而在别的家长面前,却表现得比较独立。
4、不正确的引导导致宝贝过分依靠某人
有的父母,尤其是有的妈咪觉得自我带孩子很辛苦,可是当看到宝贝对并没有那么辛苦地带他的其他人表现出更多热情的时候,内心难免有些酸溜溜的感觉,于是,会嫉妒其他宝贝爱着的人。为了让宝贝属于自我,她们可能会更多地争夺照顾宝贝的权利,结果人为地导致宝贝过分依靠自我。
宝贝依靠行为4危害
1、影响宝贝的智能发育
宝贝的依靠行为如果不能得到纠正,将来就不仅仅是依靠父母这么简单的事情。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有人代劳,宝贝就不需要做,不需要说,不需要思考,时间长了,语言本事、行动本事、思维本事都会严重退化,进而影响宝贝的智能发育。
2、导致宝贝出现心理问题
过分依靠的宝贝上了幼儿园会一向哭闹;上了学,会逃学,甚至窝在家里,死活不肯进入学校这个不能让自我享福的场所;到了20多岁,还赖在父母身边,被动地等待父母给他找工作,或者找了工作又怕苦怕累,最终又缩回父母的保护圈,继续过着“吃”父母的舒心日子。慢慢的,他就会与社会格格不入,严重的还会出现心理问题。
3、影响亲子关系
很多亲子纠纷都源于孩子过于依靠父母,导致父母不堪重负,继而心力憔悴,并将一腔怒火转嫁到宝贝身上。比如,有的宝贝不能离开父母,只要父母离开他的视线就哭闹不休,或者任何事情都要他依靠的人去做,别的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结果被依靠的人就没有了自由,完完全全被宝贝的哭声控制着,时间长了,就会烦躁不堪,最终忍无可忍,对宝贝大发脾气,发完脾气又后悔不已,转而去哄宝贝。如此反复,进入新一轮的恶性循环,让宝贝更加无所适从。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 篇二
观察时间:
六月份第一周
观察地点:
小一班教室
观察对象:
韩诗彤
观察老师:
韩丽
观察记录:
“老师,老师,帮我提一下裤子吧!”我停下手中正在填写的常规记录表,抬头一看,原来是韩诗彤上厕所出来我给她提裤子。(这个孩子是刚来的,在我们班年龄是最小的)见此情形我说:“老师教你提裤子吧,你都3岁多了,可以学着自己做了。”哪知我的话音刚落,诗彤立刻就拒绝了,连连摆手,嘴里喊道:“老师,我不会,我不会!我妈妈说了,自己提不上就找老师“。不会老师可以教你啊,只要学会正确的方法,多练几次,自然就学会了。让妈妈也看一看我们诗彤宝宝是很能干的,自己学会提裤子”,诗彤听了后,低着头一言不发,而且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看来,我的鼓励并没有激发起诗彤学着自己整理的兴趣,我只好先帮她整理了。
午餐时,为了配合锻炼诗彤的独立能力,我把以前老师分小碗、勺子,改成了让几个能力强的小朋友来分,当然也叫到了韩诗彤,当我叫到她的名字时,诗彤坐在椅子上犹豫着,我便便鼓励她说:“诗彤好棒啊!会帮老师分餐具!”诗彤从小椅子上站了起来伸手去拿碗,可能是有点紧张,也有可能是独立活动的能力有点弱,只听见“咣”的一声,诗彤把碗掉在了地上,我没有责怪他,并叮嘱她小心一点,把碗拿好后慢慢地走,并告诉她没关系的,刚刚只是个小意外,诗彤听了一个劲的点头。
令人惊讶的是,接下来的几天,诗彤竟然自己主动学着提裤子了,有时见她没整理好,我就帮着整理一下,诗彤竟然还不让老师帮忙,自己有模有样的整理,实在是太棒了。
分析措施:
其实韩诗彤是一个非常聪明、利落的孩子,动手能力也不错,也喜欢动手。可见孩子自立愿望还是很强烈的,很多事还是想自己去干,我和诗彤的妈妈进行了沟通交流,可能是在家锻炼的机会少,家长怕孩子遭受委屈而过度的呵护,所以,一切都有父母包办,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了依赖他人的习惯。我和诗彤的妈妈进行了沟通交流,而作为教师,我们既是孩子的教育者、引导者、援助者,应该给孩子创造环境、创造条件,指导她们去克服困难,只要是在孩子能力之内的事情,我们都要鼓励她们自己去尝试 ,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锻炼孩子的能力,久而久之让孩子摆脱成人的照顾,一点一点向独立自主迈进。
幼儿园个案分析 篇三
场景实录:
这天中午起床,我又像往常一样门口检查孩子的穿鞋状况,果不其然又有几个孩子穿反了鞋,如果是以前我会直接对孩子说:“宝宝你的鞋穿反了,快换过来吧!”但是这天我突然灵机一动,故作惊讶的指着蒲玉的鞋说:“哎呀,宝宝,你的鞋宝宝怎样在吵架呀?你看它们两个正歪着头生气呢!”蒲玉听后立刻低下了头左看看右看看,笑着对我说:“呵呵,鞋子宝宝真的生气了!”于是我之后她的话说:“哎呀,鞋子宝宝这么好的好朋友,它们怎样会生气的呢,你赶快帮帮她们,让她们别生气了呀!”只见蒲玉蹲下身子,坐在床边脱下了鞋子,把它们换了过来,其他的小朋友看见了,都低下头去检查自己的鞋子有没有吵架,穿反鞋的小朋友就通过这样个比喻把穿反的鞋子都给换了过来,没想到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却比我每一天纠正他们的错误来得有用,从那天以后,我每一天起床后发现他们把鞋子穿反了就会提醒他们:“快看看你的鞋宝宝又在吵架了呢!”孩子们会立刻自己检查并把穿反的鞋倒过来,有的孩子穿好了还会开心地说:“我的鞋宝宝不吵架了。”
分析:
1、班级幼儿现状分析:
我班幼儿由于父母的工作忙,大部分孩子都是由家里老人带大的,可想而知爷爷奶奶对孩子的娇惯程度,在家里什么事情都是由爷爷奶奶一手包办,就算是孩子能做的事情他们也担心孩子会做不来,久而久之使得孩子的自理潜力越来越差。
2、幼儿年龄特点分析: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活动资料的组织应充分思考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游戏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蕴涵着教育契机,就拿穿反鞋这一件小事为例,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只用说教来让孩子认识左右是违背了幼儿的年龄特点的,但如过只靠老师的关注和帮忙,又错失了孩子很好的学习的机会。
3、采用教育措施的分析:
小班的幼儿对很多现象都喜欢拟人化,他们觉得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有生机的,他们会对小花、小草说话;会对积木、玩具对话;会把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具当成好朋友。两只穿在脚上的鞋子再老师的口中变成了宝宝还赋予他们吵架的情节,帮忙孩子在情节中关注到鞋子是分左右的,只有穿对了鞋子宝宝才会开心。。所以对小班孩子的教育要依据他们的年龄特征,顺着他们的喜好,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园个案分析 篇四
案例描述:
案例一:紫豪带来一辆遥控汽车,并告诉我说:“刘老师,这辆遥控汽车是我带来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的”。自由活动时,紫豪很兴奋地拿出自己的遥控汽车,但他只愿意让小朋友看,不准小朋友摸他的车,更别提玩了。我说:“紫豪今天真乖,把这么好的玩具带来和小朋友分享,你让别的小朋友玩一下好吗?”紫豪不同意。过了一会,东树带来一辆遥控飞机。飞机很大,吸引了紫豪的注意。紫豪主动和东树套近乎,想和他交换玩。东树同意了。紫豪很小心地把玩具递给东树,并和他商量好彼此的玩具不给别的小朋友玩。
案例二:可儿手上拿着两个苹果,金老师逗她说:“可儿,把苹果分给我一个好吗?”她很爽快地给了金老师,然后一直注意金老师接下来怎么做。过一会儿,她见金老师仍没把苹果还给她,就说:“给我!”金老师说:“你刚才不是已经答应送给我了吗?为什么现在又不给我吃了?”可儿始终是两个字的回答:“给我!”可儿的奶奶告诉老师,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每次都是以哭闹来解决问题。
案例分析与反思:
通过对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幼儿已经萌发了分享的意识,但其认知和行为严重脱节,幼儿在行为中还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分享。如何把小班幼儿尚处朦胧状态的分享认识转变成内化的自觉行为,以下是我的归纳和今后的做法:
1、发挥不同区角的功能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
语言角:投放一些关于分享的故事,供幼儿欣赏、讲述。
分享角:可以设置一个分享角让幼儿在家中带一些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其他幼儿交换玩。
表演角:在表演角里让幼儿表演一些关于分享的故事,如:孔融让梨等。
2、为孩子提供分享的机会(分享日)
可以再一星期中定个半天为玩具分享日。
3、榜样示范
教师和同伴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激发幼儿去模仿和学习。
4、言语指导
教师可以帮助幼儿一起协商分享中出现的问题,渐渐地让幼儿学会自己协商学会分享。
5、巩固幼儿的分享行为
幼儿早期的分享行为,主要来自于家长、老师等人的提示和鼓励。在一段时期内,孩子尚不能把它变为自己的自发行为。因此我们必须要经常的提示孩子,让他能时刻想到自己应该怎样做。如:玩沙时,小桶和铲子等工具总是不够用,有的幼儿就会喜欢独占,于是我们老师就应该提醒他“想一想别人是不是也需要它?如果你和别人分享,别人会非常高兴的。”另一方面我们成人也要言行一致。很多人都鼓励孩子与别人分享,如,好吃的东西分给大家一起吃,可当孩子真的给你时,你又笑着说“谢谢你,我们不爱吃,你自己吃吧!”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把这样的分享当作一种令大家高兴的游戏来玩,反而无法面对真正的分享,因此孩子与你分享时,我们必须要接受!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 篇五
幼儿园小班案例:幼儿交往个案的分析
案例描述
1、晨间,老师发画册给幼儿讲故事,朋朋根本没有翻书,把书卷起来当话筒玩,惹得旁边几个孩子也跟他模仿,偶尔翻到走迷宫的那一页,指指画画。该收书了,他把书交给小桌长阳阳,突然抬脚踢了阳阳的胳膊。阳阳疼得哭起来,我责问他“为什么踢阳阳”他却回答说:“我踢老虎的!”书上走迷宫那一页的确有老虎,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2、一天早上,朋朋看到王浩搭出一列新火车,他想要,上去就抢,王浩生气地叫喊、哭起来,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赶紧说“对不起”。火车拿在手上才征求人家的意见:“借给我,好不好”在他搭积木时,连续三、四次出现这样的行为。
3、班上找好朋友玩袋鼠妈妈的游戏,没有一个人愿意和他做朋友,平时有玩具也不愿意和他一齐玩。
分析诊断
朋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懂交往规则,有打人、抢东西之类的攻击性行为,不被同伴接纳。我们透过家访、对孩子的观察分析,了解到孩子存在交往问题的原因:
1)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
朋朋爸爸在外打工,他跟奶奶和妈妈在家生活。爸爸偶尔回家后教育孩子时,也是非打即骂,朋朋十分怕爸爸。奶奶很重视对他的教育,教这教那,但管不住,有时急了也动手打他。这样,到幼儿园后,老师给他讲道理、说服教育,很难发挥作用。不少心理学家的研究认为,儿童早期的同伴交往行为,几乎都是来自于更早些时候与父母的交往。
2)不懂交往的规则
向别人借东西要主动协商请求,征得别人同意后方可借用。朋朋不懂这样的交往规则,不懂协商也不会协商。
3)自制力差,认知与行为脱节
朋朋情绪冲动,调皮好动,容易产生一些破坏性、攻击性的行为,自制力差。当同伴生气、愤怒时,他才意识到行为的不对,连声说对不起,却不把东西还给人家以改正自己的行为,发生认知和行为脱节的现象。
4)缺少交往的机会
此刻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缺少玩伴,加之朋朋的一些负面行为,不被同伴接纳,缺少互动的机会,更加不能获得交往的经验,增强这方面的潜力。
指导方法
1、与家长沟通,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
这天幼儿园活动安排画热带鱼,朋朋奶奶看到先来的小朋友在画画,便催促朋朋快点画。朋朋东看看西瞧瞧并没有动手,奶奶有点急了,举起手要打朋朋,朋朋吓哭了。我赶紧走上前拉住她奶奶,对朋朋说:
“赶快画好了我们去玩球。”朋朋一边抽泣一边画。奶奶看孩子画好了才放心。我与她谈心,告诉她孩子的不良表现,可能就是他们平时教育方式不正确,严格要求不必须非要动手打,奶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悔不已。我对她说“如果你当着那么多孩子打朋朋,他多没面子,你要多了解孩子,多想好方法教育他。”
2、利用同伴及班群众的力量对朋朋实施影响。
透过教师引导、同伴约束、家长说服帮忙等,强化朋朋认识到“不能打人”,控制不良行为。
这天第一节群众活动,老师让小朋友把竖排由竖排调为四横排。阳阳和欣怡很快搬到前排坐下来,朋朋本来应坐在她们中间,他把椅子搬过去,向我报告说不好坐了。我要求她们让开空档,给朋朋坐。她们怎样也不肯,都说朋朋打人。看来他们对朋朋还有成见,有所戒备,我借机教育朋朋说:
“你还打人吗”
“不打了!”朋朋直摇头。
“他不打人,你们给他一次机会!”阳阳和欣怡还是不做声。
“这天旱上,朋朋还帮忙发接送卡的,给他一次机会吧!”我及时举例让她们看到朋朋的闪光点。
“如果你再打人,他们真的不让你坐前面了!”我再次提醒他。
朋朋最后坐在了第一排。他也比较争气,整个数学活动,一向坐得端正,认真听讲,一点都不要老师提醒,还主动举手到黑板前做作业,我特地给他机会,他果真做对了,我带领小朋友送掌声表扬他。朋朋激动得脸都红了。
教师的表扬或批评,教师对儿童所表现出来的信任程度,会影响儿童在同伴中的地位和受欢迎程度。当同伴排斥孩子时,教师及时帮忙,引导他们看到朋朋的闪光点,让孩子处在理解、宽容和谐的同伴关系中;教师创造并抓住教学契机,给朋朋表现的机会,使大家看到他的进步,用语言表扬或掌声鼓励孩子,增强自信心,利用班群众的力量激励孩子的学习,树立他的威信,让其他孩子愿意和他交往,同样受到感染和鼓舞。
3、顺势利导,在实际活动中指导孩子进行正确有效的交往。
(1)强化认识,预防为先,规则约束,适时引导。
给幼儿带给充足的游戏活动材料,尽量避免争抢之类的破坏性行为。为了防止幼儿的争抢,我给班上增加了几箱积木,搭积木之前我先强调,大家一齐玩,谁抢就取消他的游戏资格。
一天早上,小朋友又一齐搭积木,搭出各种各样好玩的车子。朋朋走在活动室里转来转去,盯着人家的东西看,我问他想不想借辆玩一玩他回答说“想!”我趁他动手抢之前提醒:“先问人家好不好别人同意了,才能拿。玩好还给人家,要说谢谢!”
我先带朋朋向练练借一辆吊车,指导他说:“把你的吊车借我玩一下好吗我玩一会儿就还给你!”练练愉快地说“好的!”我又让朋朋说“谢谢!”
朋朋很开心地玩了一会儿。为了巩固练习交往,我推荐他把车子还给练练,再去向阳阳借赛车,他更开心了,借到之后还和阳阳两人一块玩。
活动之前,明确交代规则,进行约束。活动中洞察孩子的心机表现,在孩子产生不良行为前,适时引导,学习商量征求别人意见,在借玩具、搭积木等实际活动情境中练习,巩固交往行为,体验成功,积累交往经验。
(2)利用相关性促进幼儿的学习、交往。
在日常生活、学习和游戏活动中潜力较强,表现主动、用心,受到多数同伴的接纳、喜爱,在同伴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孩子的学习和交往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成功的学习、交往相互促进。我们利用这种相关性,如朋朋当小老师指导伙伴订正作业,一方面促进学习进步,另一方面增强交往潜力。
(3)利用孩子喜爱的游戏、操作活动培养自制力,促进交往合作。
朋朋十分喜 www.haoword.com 欢游戏和操作活动,发放材料时我们经常要求他坚持一分钟,在活动中鼓励他耐心完成作业,培养自制力。在主角游戏表演游戏中扮演喜爱的人物、动物,丰富语言表达,加强交往合作。指导效果
经过我们几位老师和家长的不懈努力,两个多月之后,朋朋有了明显的进步。
当他看到小朋友打闹时,他会说:“打人家,眼睛会红!(意思是会把人家眼睛打伤)把人家打伤了,要送人家去医院!”“打人要被110抓去。”小朋友跌到了,他主动去扶起来,帮忙檫眼泪,安慰伙伴。在一日活动中基本没有攻击人的现象。
朋朋在活动中更加专注,学习进步明显,好几次做数学作业,完成速度都在班级前几名,手工作品多次参加展出。
他会与老师小朋友商量、征求意见“老师,我也想搭积木。”、“分给我一些积木好吗”、“我和你一齐玩呼啦圈好吗”等等。
他主动要求当值日生,发放接送卡,整理玩具图书等,小朋友们越来越喜欢和他一齐玩。
反思
1、本研究主要关注幼儿的交往表现。我们的预期目标是存在交往问题的孩子能尽快趋于正常,到中班基本能和其他幼儿一样遵守常见的规则,妥善解决问题,与同伴友好交往。目前,朋朋也喜欢表现自己,能够帮忙别人,期望受到关注、肯定和夸奖,小朋友不再排斥他。但他在群众生活中规则意识还要增强,有时还需要老师的提醒和督促,处于他助到自助的过渡期。我们认识到对孩子的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他的点滴进步都让我们对他充满期盼和信心。同时,需要我们用更多的爱心、耐心以及高度负责的精神去帮忙和等待。
2、朋朋的不良行为还有反复的现象。偶尔有拉别人衣服、摸辫子等骚扰行为。假期返校刚开始的时候,表现更为明显。我们还发现孩子身上有伤痕,及时与孩子谈话,了解到家长有时还有暴力或体罚的过激行为,导致朋朋产生了逆反心理,表现出对立情绪。我们与家长做了深入细致的交流,指导他们统一所有家庭成员的教育观念,保证幼儿园有效的做法向家庭延伸,同时要求家长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一对一的优势,更有效的指导帮忙孩子。
3、朋朋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活泼好动,他在玩玩具、玩沙、搭积木、做游戏、玩打击乐器等活动中个性专注,我们有针对性的安排,让他参加到喜爱的活动中,少有空闲去攻击别人,减少破坏的机会。
4、交往潜力与孩子很多方面的发展都有关联,朋朋在拍球、画画方面动手潜力较差,缺少兴趣,坚持时间不长。我们和家长共同努力,发展动作协调性,培养自制力。和孩子一齐看书,引导他观察,给孩子讲故事,指导他回忆,持续一段时间的安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孩子生理心理素质的整体提高。
5、对朋朋的关注和指导,我们很重视,但并不表现出刻意地去做,而是渗透在一日活动的环节中。不在同伴面前过分强调他的缺点,也不让他自己和同伴感觉到特殊,适时当众表扬进步,增强信心,树立威信。关注帮忙但不包办,逐步放手,让他走向独立,纳入普通正常发展的轨道。
6、如今的朋朋已上中班,我们还将利用专门性的社会活动《我是班级小主人》、《我们都是好朋友》,加强对孩子的交往教育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篇六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霍星宇 男孩 5岁
观察地点:幼儿园“淘沙堡”
观察日期:2011.5.20
观察目的:幼儿如何自创多种沙子的玩法。
观察过程:
早上做完早操,我带孩子们来到幼儿园的“淘沙堡”。因为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区是新建成的,孩子们一直都没机会来玩一玩。今天天气好,孩子们终于可以来体验一下了。来到淘沙堡,孩子们立刻兴奋地蹲在沙池里这挖挖,那挖挖。霍星宇一开始就是站在一边看着别人挖沙,没出一分钟就嘻笑着蹲下来,抓了满满一把沙子,看着沙子从他的小指缝中流出,边看边轻轻地笑出声来。然后把手张开,看见满满一把沙子只变成了手心里的一小堆。然后又抓了一把。这样重复了十余次后,他开始不满足于只是抓沙子。他开始挖,用两只手向外挖,足足挖了半掌深的一个洞。然后开始往回填。这时,王觊瑞加入了他的行列,可他似乎很不愿意别人来打扰他。抓了一把沙站了起来,看着沙子又一次从指缝中流出,也看见沙子落在了王觊瑞的头上。王觊瑞来告状了,他很不以为意地转过身,发现了“淘沙堡”旁边的戏水池。他又抓了一把沙,这回他没让沙子很快流出手掌心,而是走向了戏水池,将手中的沙子“哗”地扬向了水池中,他听见了沙子落水的声音,像是受到了鼓励,小跑回‘淘沙堡’,快速抓起一把沙子,用力地扬进水中。这个动作他往返了数次。扬沙的动作从快速扬出去到慢慢洒进池子。之后,他突然发现了围栏边上有一个空的矿泉水瓶。于是,他开始用水瓶运沙子。先是在沙池里,一把一把抓沙子往水瓶里装,然后拿着半瓶沙子来到水池边上,往水池里倒。吃间餐的时间到了,我组织全班幼儿回班级。霍星宇看了我一眼,转身从戏水池回到淘沙堡,装作没听见,想再玩一次。直到我叫到他的名字,他才恋恋不舍地站到队伍里。 观察分析:
霍星宇在班里是比较好动的男孩子,他很少有静下来的时候。从进入淘沙堡到离开共二十分钟左右,他一直很专注地在玩沙子。在玩的过程中,他从最初的好奇到乐于看到沙子的不断变化,进而不断发现新的玩法。我想能吸引他这么长时间的注意力,大概是由沙子的特性决定的。沙子本身既是固体的,又是流体的,它变化无常又易被掌握,它那无穷尽的形态和用之不尽的玩法,从本质上满足了孩子内心的需求和操作中的创造性。
措施及效果分析:
措施一:在淘沙堡内投入沙滩玩具组合。
效果分析:利用这些铲子、钯子、锹、盆„„玩具,会激发幼儿更多玩沙的灵感。 措施二:在安全范围内,允许幼儿将淘沙堡和戏水池结合起来玩。
加上水,既能让沙子固化,又能让沙子液化,和沙一结合,会使沙子变得更加奇妙无穷。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新编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