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历史上失败的英雄人物故事新版多篇范文
[导语]关于古代历史上失败的英雄人物故事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历史故事:荆轲刺秦王 篇一
荆轲刺秦王,虽败犹荣,传为千古佳话。荆轲是战国末期卫国人,也称庆卿、荆卿、庆轲,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受燕太子丹之托入刺秦王,因为被夏无且(jū)的药囊击中,被秦王拔剑所杀,秦王杀他时连刺八下才停手,行刺失败被杀。
英雄人物故事 篇二
“南天一柱”冼夫人
纵观中国历史长河,英雄不计其数,他们像天上闪耀的繁星,一直闪烁到今天。能够在历史的长卷上留下自己名字的人,定有过人之处。其中,有一部分是在封建社会压迫下的女性,她们丝毫不比那些大丈夫逊色,在那些**的年代,成为安定天下的巾帼英雄。人称“岭南圣母”的冼夫人就是一位出色的女性。
冼夫人家境很优越,家族世代为南越的首领。冼夫人自幼聪颖过人,足智多谋。由于南越部落较多,在隋朝之前的**年代,部落之间常常爆发战争。冼夫人自幼没有女儿娇弱的性格,而是喜欢追随父亲和哥哥驰骋疆场。她似乎天生就有一股霸气,得到高人传授武艺和韬略之后,不但能够弯弓执刀与敌人战斗,而且对于行军布阵也很有自己的见解。经过几次部落之间的战斗之后,她深得同族的尊重和信赖,甚至南海的一些部落都望风归附。
苗裔首领冯融看中了冼夫人的才华,于是为儿子冯宝向冼氏求亲。冯宝新任高凉 郡太守,长得一表人才,又是官宦世家,冼氏自然是答应了这门亲事。冼夫人嫁于太守冯宝,辅佐丈夫,开始了她辉煌的一生。
548年,侯景在寿陽发动叛乱,梁朝计划在采石矾抵抗叛军渡江,以另一支精锐部队偷袭寿陽,使得叛军不能前后相顾,以此瓦解叛军。但是朝廷误命通敌的萧正德为平北将军,萧正德表面备战,暗地却资助叛军,于是侯景顺利渡江,梁武帝被围困在台城,梁朝岌岌可危。这时广州都督萧勃征兵火速救援台城,高州刺史李迁仕久蓄异志,谎称有病,迟迟不肯应敌。冼夫人看穿李迁仕推脱应敌,一定是有谋反之意,于是和丈夫假装去送军资,李迁仕中计,毫无防范地打开城门,冼夫人下令攻城,将李迁仕独守的空城一举攻下。进而与长城侯陈霸先在湖石会师,击溃叛军。
之后,陈霸先击溃侯景,趁机取代梁朝称帝,南朝瞬间更朝换代。在数年之中,长江流域烽火连天,岭南地区却安然无事,这是因为冼夫人的治理。这个时候,冯宝已经病逝,陈霸先顾念旧时和冯宝一起作战的友谊,特命冼夫人的儿子冯仆为陽春郡太守。570年,广州刺史欧陽纥谋反,陈霸先鞭长莫及,冼夫人就近联络百越酋长共同抗敌。欧陽纥诱扣冼夫人的儿子冯仆为人质,冼夫人不顾儿子的安危,立即发兵守境,助陈朝平定叛军。冼夫人功不可没,被敕封“石龙太夫人”。
陈朝经过三代皇帝,到了陈后主手中时,终被隋文帝所灭。南北朝时的对峙局面虽然得到统一,但是岭南地区尚未归附隋朝,岭南各族便推选德高望重的冼夫人为首领,维持地方安定,岭南地区俨然一个独立国家。此时冼夫人已经六十多岁,当地民众都称她为“圣母”。知道陈朝已灭后,为了避免干戈,百姓受苦,冼夫人深明大义,归附隋朝,从此南北正式统一。冼夫人被册封为“宋康郡夫人”。
岭南王仲宣不服隋朝,发动叛乱。冼夫人已经接受了隋朝册封,自然有救助朝廷的责任,于是派孙儿冯暄率兵平乱。可是冯暄战败,冼夫人又派幼孙冯盎前往,而且亲自上阵,很快就平定叛乱。从此南疆一片安谧,隋文帝大加赞赏,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谯国夫人虽然不是什么官位,但是隋文帝却授予冼夫人印信兵符,全权指挥岭南六州兵马,而且给予遇到紧急事故可以不先奏报朝廷而见机行事的特权。
冼夫人坐镇岭南,明大体、识大义,惩治贪官,招抚部族,使岭南的政务紧紧有条。冼夫人此时已经年逾古稀,但是仍然策马巡视。
南北朝是我国的大分裂时期,这个时期朝代更迭非常频繁,这样的历史环境造就了冼夫人这样一位雄杰。她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增进了民族之间的团结,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她的军事才华同样出众,一生经历大小战役无数,运筹帷幄,敌人闻风丧胆。
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冼夫人在混乱的年代脱颖而出,做成了许多男子汉也做不成的大事。冼夫人虽然经历了三个朝代,但是她始终忠于自己的部族,忠于自己的职守,使岭南地区安定繁荣长达半个世纪,对于一位女性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周总理曾称赞她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历史英雄故事 篇三
韩世忠激战黄天荡
韩世忠和岳飞一样,是宋朝有名的抗金将领。他英勇善战,在抗击西夏和金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韩世忠年轻时孔武有力,能拉开三百斤的强弓,能在飞奔的马上射箭。这些突出的本领使韩世忠更想投身于抗金前线。十八岁时,韩世忠参军。为救民于水火,他常常奋勇当先,身先士卒,屡立战功,其中最卓越的一次战役是黄天荡之战。
靖康之难后,金兵一路南下,烧杀抢劫,宋高宗一度入海避难。为了扭转时局,以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岳飞等为首的一批将领,承担起了挽救南宋的重任。
1129年,金军烧杀掳掠后北还 ,向镇江撤退,韩世忠得到消息,率领八千水军前去阻击。
韩世忠用兵如神,料到金兀术会带人到镇江金山庙侦察大宋的军情,事先就在庙里、庙外埋伏了一百多人。
天渐渐黑了下来,大家都焦急地等待着。果然,从远方隐约传来“咔嗒、咔嗒”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马走得很慢,像是怕被人听见。不一会儿,只见五个人骑着高头大马,往金山庙走来。
埋伏在庙里的宋军,一时高兴,忘了事先的约定,提前敲响锣鼓,惊动了这五个人。说时快那时迟,大家一哄而上,朝着这五个人就扑过去。一时间,锣鼓喧天,战马嘶鸣。五人情知不妙,连忙调转马头往回冲。黑夜混战中,俘虏两人,逃走三人。其中逃走的一人丢弃了绛紫锦袍和玉带。后来才知道,这个丢袍弃带的人就是金军元帅金兀术。大家一听,都捶胸顿足,为没有生擒金兀术而感到遗憾。
可韩世忠一点也不感到遗憾,他还 等着和金兀术大战一场呢。第二天,金山江面上,韩世忠率领水军八千人和金军十万之众对阵。双方展开激战,韩世忠夫人梁红玉亲自上阵,擂鼓助威,宋兵士气如虹,大败金兵。
金兀术派遣使臣送来书信,愿意归还 所有抢夺来的财物,希望韩世忠可以放他一马,让他北渡长江。韩世忠不为所动,严词拒绝。金兀术还 是不死心,又派使臣送来书信,如果韩世忠答应让他北还 ,他会献上战马五千匹,又被韩世忠一口回绝。
就这样,金兀术被韩世忠的宋军一路追击,最后逃入河道湮塞的黄天荡。黄天荡里沟河纵横、港汊密布,地形复杂,只有一个出入口。金兀术被韩世忠的水军堵住了出口,死死封在里面,前无去路,后有追兵,被困了长达四十天,处境艰危。
韩世忠水军中大多是车船,船体高大,日行千里,且稳定性好,作战威力强大。韩世忠特地命令工匠制作了许多带有铁链的大铁钩,让骁勇善战、年轻健壮的水兵用这种大铁钩来对付金兵的小战船,宋兵在大车船上居高临下,甩出大铁钩,钩住金兵的船舷,使劲一拽,金兵马上人仰船翻。
金兀术不禁感慨道:“宋兵驾船就好像我们骑马一样敏捷,怎么办呢?”无奈,金兀术只能再次低声下气祈求韩世忠放过自己。韩世忠态度坚定,说:“只要你放了我们的皇帝和太上皇,归还 我们大宋王朝的土地,那我们一定会保全你的性命。”
金兀术默不作声,回去后仰天长叹:“我从北方起兵以来,从来没有如此狼狈!难道我要死在这里了吗?”
这时,一个贪财的书生前来献计,建议在小船内装土,有了重量,船就更加稳定;再在土上铺一层木板,走起路来也(www.haoword.com)很平稳。这样,宋兵的大铁钩就无用武之地。等到一个无风的日子出击,用火箭射烧大车船上的篷帆。另外,可以开凿一条河渠直通到宋军的上游,这样,宋军的黄天荡之围就失去了作用。金兀术一听,喜出望外,采纳了他的建议。一夜之间,金军凿通了河渠。
最后,金兀术就是靠着这条计策,用火攻才得以逃脱,北渡长江返回老巢。
虽然金兀术逃回了北方,但是激战四十八天的黄天荡之围,却给了金军沉重的打击,从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战局。
韩世忠不仅作战勇猛,也敢于坚持正义,据理力争。岳飞蒙冤下狱,朝堂上下没有一个人敢为岳飞鸣冤,唯独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岳飞何罪?”当得到的回答是“莫须有”时,韩世忠愤慨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正是通过这件事,韩世忠看清了南宋统治者苟且偏安一隅的虚伪嘴脸,感觉自己北伐复兴中原无望,愤然上书祈求告老还 乡。从此,这位抗击金兵多年的民族英雄闭门谢客,不再过问政事。但他身上的英雄气概,一直激励着后人。
英雄人物故事 篇四
满门忠勇杨家将
在山西省代县县城里,有一座颇有气势的钟鼓楼,在其正面和背面,分别悬挂着“威震三关”“声闻四达”两块巨大的题匾。相传这是人们为了纪念杨家将的不朽功勋而建的。说起杨家将的故事,几天几夜 都说不完,满门忠烈,须眉巾帼皆是盖世英豪。
一说杨家将,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杨业了。杨业自小就善骑射,武艺高强,每次打猎他的收获总是比别人多一倍。他对同伴说:“我将来带兵打仗,也要如猎鹰追逐野兔一般。”杨业在年轻的时候因为善于领兵作战,所以很受北汉皇帝的信任,官拜侍卫新军都虞侯。当时,宋太祖赵匡胤已经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全国统一大局已定。杨业建议北汉皇帝刘继元投降宋朝,避免不必要的伤亡,遭到反对之后,他并未变节投宋,而是报刘氏知遇之恩,舍命保护北汉政权。后来北汉战败,杨业仍在城南与宋军作战。宋太祖的弟弟宋太宗觉得他是一员勇将,在将他收降之后,仍任命他为左领军卫大将军。于是杨业和潘仁美一起担负起防御契丹入侵的重任。实际上,潘仁美只是挂名的将军,重任都落在杨业一个人身上。
杨业没有辜负宋太宗的重托,980年3月,契丹十万大军来攻,杨业率部一路堵截奇袭,将契丹大军杀得片甲不留,契丹节度使萧咄李被斩杀,大将李重诲被俘虏。这一仗让契丹人魂飞魄散,从此,他们只要一见到“杨”字军旗,便吓得胆战心惊,不战自退,称杨业为“杨无敌”。
杨业驻守雁门关达八年之久,在此期间,契丹军始队终不敢入侵一步。杨业战功显赫,难免招来一些同僚的忌妒,有人秘密上奏诋毁杨业,但是太宗皇帝没有轻信,而是将密折交给杨业,表示了对他的信任。986年,宋太宗决定彻底解决契丹的騷扰,执意全面进攻契丹。杨业兵出雁门关,出师两个月就大获战果,但是由于其他几支部队溃败,如果杨业孤军深入敌部,非常危险。杨业本想保护百姓离开战地,然后再谋攻敌之策,可是主帅潘仁美坚决反对,他好大喜功,执意让杨业攻打寰州。杨业解释说这样会失败,监军王铣就陰险地说:“你不是号称杨无敌吗?手握几万大军却不敢和敌人正面交战,难道你有不可告人的打算?”杨业气愤地说:“我只是为了减少伤亡,好完成皇上交托的使命。”最后杨业被逼得没有办法,只好出兵前往。两场恶战之后,杨业寡不敌众,潘仁美和王铣竟然没有接应他突围,杨业虽英勇作战,但最后还 是受伤被俘。杨业铁骨铮铮,不愿屈服契丹,最后绝食而死。
杨业虽死,但是他的爱国血脉却留传了下来。杨业的儿子杨延昭即杨六郎深得父亲真传,智勇善战,军纪严明。杨延昭儿童时代就受到父亲的熏陶,喜欢做军事游戏。杨业常对朋友说:“这个孩子最像我。”杨延昭长大之后,父亲就带他上阵作战,很快他就成长为一名成熟勇猛的大将。986年,杨延昭随父亲在朔城激战,手臂被乱箭射中,却毫不介意,继续浴血奋战,大慑敌军。999年,契丹军又一次向宋朝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宋军节节失利,杨延昭奉命守卫遂城。在契丹围攻之下,遂城人人自危,杨延昭神情泰然自若。时值寒冬,杨延昭命士兵在城墙上浇水成冰,使契丹军无法攻城,契丹久攻不下,还 损失大半人马,只好去攻打别处。杨业死后,杨延昭守卫北方二十多年,屡败契丹军队,继承和发扬了杨家忠心报国的优良家风。
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也是杨家将里著名的英雄。他们祖孙三代,在当时的北宋几乎是家喻户晓,深得民众钦佩。
杨家将那种尽忠为国、浴血杀敌的爱国主义精神被历史长河涤荡得闪闪发光。至今,他们的英姿仍然留存在人们的心中。
历史英雄故事 篇五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江西吉安人,南宋民族英雄。
文天祥出身于书香世家,受酷爱读书的父亲的熏陶,从小也博览群书,尤其喜欢看忠臣烈士的英雄故事。文天祥十分敬佩杨邦乂、胡铨这些前辈英雄,立志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二十岁时,文天祥高中状元,从此走上了坎坷仕途。
当时的南宋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内有政治腐败,外有蒙古人频繁南下攻宋。文天祥在朝廷中权位低微,空有一腔报国之心却始终得不到重用。后被外放到地方,担任负责断案的官员,一直没有参与抗击外族侵略的机会。
1274年7月,年仅四岁的宋恭帝即位。蒙古人见南宋政权交替,内部动荡,便派二十万铁骑借机进犯南宋。南宋军队仓促应战,根本无法抵抗蒙古铁骑的猛烈攻击,城池相继陷落。蒙古铁骑很快便打过了长江,南宋都城临安岌岌可危。朝堂内外一片混乱,官员纷纷外逃,太皇太后紧急下诏,要求各地进京勤王。
然而,宋军将领都被蒙古军队打怕了,如此大的一个王朝,仅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响应。文天祥以一介文人的瘦弱身躯挑起了与蒙古铁骑斗争的重担。他捐献所有财产,并募集大量军费,组建了一支三万人的抗元军队,立即开赴临安。
但南宋政权已经腐朽不堪,丞相陈宜中及大部分官员都主张议和,连太皇太后都准备携年幼的皇帝投降。
文天祥对南宋政权彻底失望,他离开临安,赶往福建南剑州招募士兵继续抵抗元兵。之后,文天祥协同各地抗元义军,转战福建、广东、江西等省,一路收复了众多州县。
1278年冬,元军开始大举反攻,义军节节败退,文天祥战败被俘。
元军将文天祥关押在战船上,赶往崖山剿灭南宋将领张世杰。抵达崖山后,元军将领张弘範威逼文天祥写信劝张世杰投降。文天祥不由想起了惨死的家人和沿途破败的村镇,愤怒地说:“你也曾是宋朝的将领,投靠了蒙古人,为虎作伥,杀戮了多少百姓?你难道不感到羞愧吗?让我劝张世杰投降,休想!”张弘範听完,仍不死心,他再三威胁强迫文天祥就犯。
文天祥不予理睬,他凝望北方,悲壮地吟道:“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範听完文天祥的诗,不由被他那慷慨赴死的决心所打动,没有再为难他,将他押送到元大都,交给元世祖忽必烈处置。
元世祖忽必烈见文天祥忠贞不屈,更想将他招降。他派已投靠元朝的宋恭帝赵
来劝降。面对这位昔日南向而坐的年幼君王,文天祥心中再无往昔的尊敬。他眼中时而愤怒,时而悲悯,百感交集。最后,他朝赵
躬身拜了一拜,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忽必烈见文天祥誓不投降,十分生气,便下令给文天祥戴上沉重的枷锁,将他关进暗无天日的牢房,以此消磨文天祥的意志。就这样,文天祥在狱中一待便是三年。这三年中,他不仅没有消沉下去,而且不断写出大量的诗作来激励自己。流传千古的《正气歌》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
1282年12月,忽必烈召见文天祥,亲自劝降。当文天祥来到大殿之上,满朝文武已在两边垂手而立。面对着人人畏怯的元世祖,文天祥昂然不惧,只是躬了躬身,根本不行跪拜之礼。元世祖也不怪责,缓缓对他说:“只要你投靠朕,对朕忠诚,马上就可以做我大元朝的宰相,荣华富贵唾手可得。”文天祥回答:“我已是大宋的宰相,又怎么可以做元朝的宰相?没什么好说的,让我一死就够了!”元世祖见文天祥居然敢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顶撞自己,十分气恼,便下令处死文天祥。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被元兵杀死在柴市,终年四十七岁。文天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不惜牺牲自己,奋起反抗外族侵略,所表现出的浩然正气、不屈气节深深影响着后人。
古代人物历史故事:项羽 篇六
项羽二十四岁在苏南造反,二十七岁灭掉秦国,自号西楚霸王,号令天下,政由己出,三十二岁兵败垓下乌江自杀。一生仅有三十几个春秋,却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烽火连天、铁骑蔽日的雄浑篇章。他短暂的辉煌和凄惨无比的结局,历来是中国人凭吊抒怀的一大题材,就连刘邦这位最后的胜利者,在波澜壮阔的项羽面前,也只沦为了历史的配角。壮哉,项羽。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关于古代历史上失败的英雄人物故事新版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