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新版多篇)范文

(作者:tg5299时间:2023-07-12 10:37:43)

[概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新版多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篇一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

床床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唐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 篇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鉴赏关键点】

①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叙写了大风破屋,群童抱茅,草堂漏雨如注,诗人长夜难眠,表露出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②语言通俗平易,灵活多变,兼用长短句,打破了“七言”的束缚,使诗人的感情自然倾泄出来。

③蓄势与陡转:在艺术构思上,诗人先以铺陈叙述的笔法逐层推进,极写个人的不幸;蓄势既足,陡然转笔,以抒情议论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愿望。全诗共四段,前三段逐层推进,每段内部又逐层推进。

【思想内容】

本文叙写了大风破屋,群童抱茅,草堂漏雨如注,诗人长夜难眠的情景,表露出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名句赏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表达作者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广夏”,都能安居乐业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中考链接】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②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③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7、解释诗中加点词:(2分)

俄顷: 何由彻:

18、将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壬俱欢颜”一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

19、填空:段③中的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 并渲染了特定的 ;二是烘托出诗人 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 的伟大胸襟蓄势。(4分)

20、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任意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3分)

参考答案:

17、一会儿;通(彻夜、通宵)(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18.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 19.时间;氛围、气氛;暗淡愁惨(悲凉、悲哀、凄凉);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习题:

3、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2分)

4、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如果有你朗读第一诗节中的划线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说你的理由。(2分)

5、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句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

3、唐代 杜甫

4、示例1: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怒号”,这儿子把秋风拟人化了,读之如闻秋风咆哮,风势极猛,声音极大。示例2: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卷”,“卷”有席卷、裹挟之意,突出了风力大而猛烈,极有气势。

示例3: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三重”,狂风卷起层层茅草,“三重”一词突出了被卷走的茅草之多,反衬出秋风的大和猛烈。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词语的含义占1分,表达效果占1分。

5、诗人希望眼前能突现这样的房屋,来温暖天下寒士,他宁可独受茅屋,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表达了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诗句大意占1分,诗人的思想感情占2分。

唐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 篇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品介绍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9卷第22首。这首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全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作者: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

床床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注释

⑴秋高:秋深。怒号(háo):大声吼叫。号:号叫。

⑵三重(chóng)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

⑶挂罥(juàn):挂着,挂住。罥,挂。长(cháng):高。

⑷沉塘坳(ào):沉到池塘水中。塘坳,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边低地。

⑸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忍能,忍心如此。对面,当面。为,做。

⑹入竹去:进入竹林。

⑺呼不得:喝止不住。

⑻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

⑼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为押韵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向,渐近。

⑽布衾(qīn):布质的被子。衾:被子。

⑾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坏了。恶卧,睡相不好。裂:使动用法,使‥‥‥裂。

⑿床头屋漏无干处:意思是,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屋漏,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

⒀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

⒁丧(sāng)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⒂沾湿:潮湿不干。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彻,通,这里指彻夜,通宵的意思。

⒃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shà):宽敞的大屋。

⒄大庇(bì):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俱:都。欢颜:喜笑颜开。

⒅呜呼:书面感叹词,表示叹息,相当于“唉”。

⒆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见(xiàn):通“现”,出现。

⒇庐:茅房。亦:一作”意“。足:值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品译文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眠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儿干的地方,但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创作背景

写作背景(一):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现在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现在甘肃成县)到了巴陵。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写作背景(二):唐肃宗乾元二年,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时下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时下甘肃成县)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

此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我们读这几句诗,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我们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节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里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怎能入睡呢?“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当我们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如果说读到“归来倚杖自叹息”的时候对他“叹息”的内容还理解不深的话,那么读到“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总该看出他并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吧!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因为在杜甫所作的诗多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的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著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绝句》、《望岳》等等。

名句赏析 篇四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表达作者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广夏”,都能安居乐业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唐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 篇五

聚焦社会底层,反映人民疾苦,心忧天下百姓,这是杜甫一生的艺术追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公元761年杜甫在成都创作的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著名歌行。诗歌从自己的茅屋被风吹破写起,写自己的痛苦遭遇,写自己的焦灼、苦闷,然后推己及人,发出强烈的呼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情真意切,爱意绵绵,感人至深。

诗歌一上来就造势:“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然而秋风毫不留情,怒吼而来,竟然卷走了层层茅草,使得诗人焦急万分。“怒号”既有神态,又有声音,让读者感受到了秋风的凶猛气势,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对秋风无情咆哮和肆意施威的无比愤怒。

面对大自然的猖狂和暴力,除了焦急和愤怒,势单力薄的诗人又能如何呢?知道大自然的力量抗拒不了,抵挡不住,所以诗人只好任其所为,眼睁睁看着自己屋上的茅草渡江而去。诗人那种无力、无助和无奈,读来真有一种沧桑凄凉之感。

紧接着,诗人把镜头对准了被大风吹跑的茅草:“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飞”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着诗人的心弦。“飞”状风之大,之猛,之汹。“渡江”写出了茅草飘飞之远,竟然刮到了江的岸边。茅草被强劲的秋风刮到了远远的江边,杂乱不堪,有的飞上了高高的树梢,有的无奈地沉入了水塘。这不单单是写风刮茅草的结果,更从另一个侧面写出了风的强大威力,写出了破坏之严重,同时也隐隐透露出诗人对恶劣天气的憎恨。

然而更无情的还不是大风,而是南村的那群孩童。大风带来的痛苦和气愤还没有消除,南村群童的胆大妄为又让诗人气愤不已:“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群童欺“我”——对面为贼,公然抱茅,口呼不得……怎不能令我失望,痛心,生气?顽劣的小孩子完全不懂得茅屋主人的焦虑——这刮走的茅草还是要拾回来的,还是要重新修缮茅屋的!可是这群无礼无情无人味的孩童不但不帮助主人收拾茅草,竟然在主人在场的情况下,“公然抱茅入竹去”。

群童公然抢茅,这是对诗人的一种无情蔑视! 这让年迈体衰的杜甫万分伤心,无比愤慨!如果说大风破屋是自然所为,那群童盗茅就是有意欺侮。孩子竟然是这么放肆,这么没有教养,当面抢劫,公然抱走!更令人气愤的是,“我”再三请求,声声呐喊,苦苦哀求,竟没有打动他们。小孩子都这样,大人可想而知,这是当时成都社会风俗衰薄的真实写照。面对这群孩子,诗人该是多么失望,多么痛心。相对于心忧天下的诗人来说,这些孩童们确实需要好好教育教育啦!想到这些,诗人就无所顾忌地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歌行,让后人看一看了那个世风日下的真实社会。

孩子毕竟是孩子,诗人毕竟是诗人。对于孩子的“欺侮”,诗人也只是无奈地呼喊。“唇焦口燥呼不得”一句,似乎让人们看到了杜甫那干裂的嘴唇,那焦躁不安的神态,似乎听到了杜甫那苍老无力的声音。

结果毫无结果。一个年老力衰的老翁,又能做些什么呢?一个文质彬彬的诗人,又能做些什么呢?只能叹息,也只有叹息。从诗人的叹息声里,我们仿佛听出了牢骚,听出了失望,听出了痛苦,听出了责备,也听出了愤怒。

诗人面对肆虐的大风,无能为力;面对“贼”一样的群童,也只能“倚杖自叹息”。一个“自”字,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诗人的孤独无助和可怜的身影。在大风面前,在群童面前,诗人是一个十足的弱者,是一个标准的受害者。无能无力的诗人没有得到孩童的同情怜悯,没有得到上苍的眷顾,这恐怕是最令诗人伤心的。

茅屋被刮走了层层茅草,会成为一个什么样子?茅草被群童抱走,这屋又如何修缮?想想这些,诗人怎不痛惜,怎不忧伤!

屋漏偏逢连阴雨!真正的痛苦是在天气突变之后。在诗人忧伤叹息的时刻,老天又有了重大变化:“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诗人用饱蘸浓墨的大笔,肆意渲染出一种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凄苦悲凉的心境。

这骤然变化的天气——那一块块如墨的乌云,那昏暗凝固的天空,不知给诗人带来多少担忧,多少惊恐,多少焦灼,多少折磨!从秋风,到群童,到乌云。出去收拾茅草未果,看到这突然变化的天气,回到家里看到床上的寝被,诗人内心怎不翻江倒海?

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的诗人,家境十分窘迫:“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家里那床破布衾,已经不知盖了多少年!实在是太穷了,实在是无法拆洗缝补替换,所以多年来只能将就着,凑合着。尽管“冷似铁”,不能带来半点温暖,但也只能忍受啊!看着这伴随了全家多年的破旧布衾,一种无奈和痛苦袭上心头。这就是最真实的现实,这就是诗人最真实的生活。诗人的生活竟然窘迫到了这种地步!由此,我们也似乎看到了当时广大劳动人民生活的情景。

而娇儿的“恶卧”让诗人有苦说不出。本来就已经多年未洗,已经很不结实,娇惯的孩子再随意踢踏,这布衾的里子肯定被弄得不成样子了。里子破了,会是一种什么情况?本来就凑合着,现在更没法盖了,所以诗人哀伤不已。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由于狂风破屋,茅草被刮,这茅屋肯定不避风日!破屋漏雨不止,床头上没有一个地方干燥,显然茅屋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更恼人的是,秋雨绵绵,下个不停!此时的诗人,被大自然折磨得痛苦不堪,遍体鳞伤。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诗歌从眼前的处境一下子扩展到了安史之乱所带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一下子扩展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

“长夜沾湿”如在水中浸泡一般,这哪里能睡觉?这哪里是睡觉?身体的折磨,内心的煎熬,心灵的痛苦,可想而知。本来,诗人被战争折磨得身心疲惫,已经很长时间没睡一个安稳觉啦,需要好好休息休息,调整调整心态。可又偏偏遇上了这样倒霉的事情,遇到了这样倒霉的鬼天气,这觉还能睡安稳吗?还能睡痛快吗?

“长夜”是作者由于自己屋漏因而更觉夜长,还因自己和国家都在风雨飘摇中挣扎而觉得夜长。“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诗人期盼着这样的生活早日结束,期盼着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期盼着这样的处境得到改变,期盼着……

想想自己的生活,想想社会现实,诗人忧心忡忡,焦躁不安,长夜难眠,长夜难明!诗人不堪忍受这痛苦的生活,也不知道何时才能摆脱这种困境。痛苦,茫然,惘然,诗人似乎看不到光明的未来,内心有一种绝望的痛苦和悲愤。然而,诗人并没有被自己的痛苦折磨得不能自拔,而是时刻保持着一种最现实最伟大的清醒。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许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推己及人,诗人不由地想到了大批天下和自己一样痛苦的寒士们,他们也许比自己更痛苦,因为杜甫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遭遇和不幸,了解他们的梦想和追求。

诗人多么希望天下的寒士们能够得到很好的遮盖庇护,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不像他那样遭受如此的折磨!多么希望天下寒士们住在那宽敞明亮的大屋里,风吹不动,雨淋不透,稳如泰山,永远没有惊恐!

这“广厦”永远屹立在诗人的心中,因为这是诗人的梦想,也是天下所有寒士的梦想。诗人由自己的忧愁想到了别人的忧愁,由自己的不幸想到了别人的不幸;由自己的痛苦想到了天下寒士的痛苦,由自己的遭遇想到了天下寒士的遭遇,由自己的梦想想到了天下所有寒士的梦想。忧己,忧国,忧民,忧天下。杜甫胸襟旷达,心里装的不只是自己,还有天下。所以他不由自主地从自己的遭遇想到了天下的寒士们。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一个心胸狭窄的人是不会有这种想法的。想别人所想,梦别人所梦,这就是心忧天下的杜甫,这就是胸襟旷达的杜甫,这就是伟大的杜甫!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中国古代大多数文人的精神追求。可是,杜甫不同于一般的诗人,不同于一般的文人,他超越了所有的文人,因为他在自己十分窘迫的时候能够想到别人,在自己并没有“达”的情况下能够兼济天下,这是了不起的,也是他傲然独立的根本原因。

面对现实,诗人还是比较清醒的。他似乎也明白自己这种愿望仅仅是一个美丽的梦,要想实现是多么艰难,也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上千年。所以在诗歌的最后,诗人用“安得”“何时”这类疑问词语,充分反映了作者对于实现这样美好的愿望空荡荡、渺渺茫茫。诗人的这种呐喊,也许是苍白的,无力的,但是能有这种憧憬,能想到别人,能自觉地为天下寒士呐喊,就已经难能可贵啦!

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在狂风苦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还有“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诗人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然而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已不足以表达,所以诗人最后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至此,诗人那种忧国忧民、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炽热情感已经不可遏制,全部迸发了出来,诗的情感陡然达到了高潮,诗歌也一下子进入了新的境界,跃升到了一个无与伦比的高度。

世上苍夷,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不愧为劳动人民心中永远的“诗圣”!

注释: 篇六

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 “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我们读这几句诗,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我们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节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是不是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呢?有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中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 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怎能入睡呢?“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当我们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如果说读到“归来倚杖自叹息”的时候对他“叹息”的内容还理解不深的话,那么读到“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总该看出他并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吧!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八月秋高风怒号①,卷我屋上三重茅②。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③。下者飘转沉塘坳④。

(此记风狂而屋破也。)。

①《楚辞》:“秋高而气清。”《庄子》:“万窍怒号。”②《楚辞》:“鸟次兮屋上。”③李善《选注》:罥,结也。④塘坳,水塘作坳垤形也。《庄子》:“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①。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②。归来倚杖自叹息。

(此叹恶少陵侮之状。)。

①玉勃诗:“对面即飞花。”《后汉·祭彤传》:“盗贼公行。”②《淮南子》:“唇焦肝沸,有今无储。”古乐府:“来日大难,口燥喉干。”此盖参用之也。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①,雨脚如麻未断绝②。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③。

(此伤夜雨侵迫之苦。在第三句换韵。)。

①庾信诗:“书卷满床头。”《新序》:“原宪蓬户瓮牖,上漏下湿。”②《齐民要术》:方言:“种麻截雨脚。”③秦嘉诗:“长夜不能眠。”彻,乃彻晓,即达旦意。

安得广厦千万间①,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②。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③,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末从安居推及人情,大有民胞物与之意。此亦两韵转换。此章,前后三段各五句,中段八句。)。

①《列子》:北宫子庇其蓬室,若广厦之荫。②《严助传》:天下之安,犹太山而四维之也。③【朱注】突兀见此屋,即广厦千万间也。白乐天诗:“安得布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即祖此意。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新版多篇)范文。

word该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新版多篇)范文,全文共有14191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新版多篇).do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新版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