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欢乐谷导游词【新版多篇】范文
导读:深圳欢乐谷导游词【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导游词 篇一
各位游客们:
大家好!我姓林,大家可以叫我林导游,我是一名很有经验的导游。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游览五颜六色的九寨沟。
美丽的九寨沟位于四川省九寨沟县境内,是一个风景如画的自然风景区。湖泊棋布,山谷幽静,简直是人间天堂啊!九寨沟的山高耸入云,秀峰挺立,好似一位画家画的一幅名画一般,九寨沟有“人间仙境”的美称。
游客们,你们有没有听到响彻云霄的水流声呢?我们很快就要到达诺日朗瀑布了,我们顺着这条路走上去,便是你们最期待的诺日朗瀑布了!你们看,美丽的瀑布就像一条条美丽的轻纱,风一吹,就像是一道道白色的雾一般。这么美的地方,你们千万不要乱扔垃圾哟!也不能去太靠近瀑布的地方玩,不然就会给水当做“早饭”哦!
游客们,九寨沟还有很多美丽的美景,真是说不尽,道不完啊!接下来,大家可以自由参观,最后,我祝大家旅程愉快。
关于导游词 篇二
大家好!我是你的导游。我叫文锦军。你可以叫我文导。今天我们打算去参观中山公园,它是汕头的八大景点之一。
中山公园建于xx年,xx年对外开放。它是汕头最古老的`公园,中山公园的九曲桥和假山最有名。我给你介绍一下!
假山是公园里必不可少的。假山高三层,占地1700平方米,全部由石头和被海水侵蚀的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其间有夷亭、梅亭、许方亭、德岳亭、月梅亭、祁县亭、摘星亭等七个亭。是中国南方典型的景观。因为《石头记》怪诞、空洞、贯通;路径设计曲折,墙洞有隐有现;山路盘旋,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看不见。所以走路爬山,别有一番滋味。爬到山顶往外看,只见青翠的竹林,高低不平的岩石相互交错,给我一种攀爬伸展的感觉。海风吹来,感觉很凉爽。所以,老人愿意整天在这里流连;有的大面积唱潮剧;有的在山洞里唱潮州歌。人们一边享受凉爽,一边尽情享受。
中山公园有很多美景,我就不一一介绍了。我希望游客们玩得开心。
导游词 篇三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前来游览长城,我是你们的导游远,我高兴地带领你们来游览长城。
在参观之前,我想提醒大家,带小孩的大人,请你们照顾好自己的孩子,注意安全;还请大家不要乱扔垃圾,以免这里的,祝愿大家游玩得愉快!
好了,闲话不再多说,现在我们已经来到长城脚下。
长城是我们祖国的伟大建筑,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全长有一万三千多公里。我们所在的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长城高大坚固,是我们的祖先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修筑成的。外城墙的垛子上方设有供士兵瞭望和射击的瞭望口和射击口。
关于长城有好多有趣的故事和传说,“孟姜女哭长城”就是其中之一。当年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派人四处民工,范杞梁——孟姜女的丈夫也被抓去了。范杞梁离开家乡一年多了,没有一点消息,孟家女就千里寻夫,等她找到长城脚下,获知丈夫已经病累而死的消息,便放声痛哭,她的哭声惊天动地,把长城都哭倒了一大截。这充分显示了老百姓在封建经历的。
关于长城的名人诗词有很多很多。古时候的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都有很多描写长城的诗词佳句。明朝有位诗人名叫徐渭的,他写了关于八达岭长城一带的一些景象:八达高坡百尺强,迳连大漠去荒荒。颂了长城的高大雄伟,描写了长城以外的荒凉大漠。
我们中国的也写过关于长城的诗词。1935年长征时,写了一首词,题目是《清平乐·六盘山》,词中有这样的句子: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描写了的艰苦,颂了者必胜的。现在,的“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诗,还刻在八达岭长城的石碑上。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长城我就介绍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尽情地游览吧!
谢谢各位!
旅游景点导游词 篇四
各位游客:
欢迎大家来到吐鲁番。提起吐鲁番,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西部歌王”王洛宾,他那“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美妙的歌词,动人的旋律,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吐鲁番,共同去感受一下它的神奇魅力吧!
吐鲁番的地理特点→气候特征
“最热、最低、最旱、最甜”,这是人们对吐鲁番的形象描述,也准确地概括了吐鲁番的地理和气候特点。
游客们,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吐鲁番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吐鲁番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部,东面与哈密接壤,西、南面与巴音郭楞接壤,西北距乌鲁木齐市183、公里,北面与昌吉毗邻。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约240公里,面积6.四万平方公里,占全疆总面积的4.2%。地形特点是两山夹一盆,博格达山和库鲁克塔格山南北夹峙,中间是吐鲁番盆地。地区下辖二县一市,即都善县、托克逊县和吐鲁番市。总人口约52万。主要民族有维吾尔、汉、回、哈萨克、满、俄罗斯等。
吐鲁番盆地是天山东部一个东西横置的形如橄榄状的山间盆地,四周环山,北高南低,西宽东窄。由于距今约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塑造了奇特多样的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北面有常年覆盖着皑皑白雪的海拔5445米的天山博格达峰,中部有横卧东西绵延100公里的赤热的火焰山,还有火焰山脉中闻名天下的7公里长的葡萄沟,最奇特的是低于海平面154米的盆底艾丁湖,是我国最低的盆地,在世界上也仅次子低于海平面391米的约旦死海,为世界第二低地。吐鲁番盆地集雪山、河谷、沙丘、湖泊为一体,犹如一幅巨型的风景画卷,让人驻足流连。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吐鲁番成了中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每年6—8月,这里平均气温为35℃一37℃之间,极端最高气温达49.6℃,而地表温度超过70℃,所以人们形容这里“沙窝里能烤熟鸡蛋,石板上能烙熟大饼”。当我们的汽车行驶穿梭在村庄里时,还可以看到这样新奇的现象,即家家户户的床都放在屋外,当地的居民就是这样来度过炎热的夏季的。因此从古到今人们把吐鲁番称为“火洲”也是恰如其分的。不过,尽管这里绝对温度很高,但昼夜温差较大,外加盆地中常刮大风,即使白天酷热难当,一旦太阳下山,夜幕降临, 气温也会逐渐凉爽下来。特别是春秋两季,温差更加明显,早 晚和中午,俨然两个季节,“早穿皮袄午穿纱”是吐鲁番盆地气候特点的真实写照。
吐鲁番干旱少雨,这里全年中几乎有10个月不见雨雪,年平均降水量为16.6毫米,但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降水的季节,主要集中在夏季。由于雨量小、雨点粗、降水时间极短,因此,人们常以“干燥无雨”来形容吐鲁番盆地的气候。作为降水量一部分的降雪量在吐鲁番盆地更是稀少,市内冬季降雪平均不足2毫米。然而博格达峰的终年积雪却为盆地提供了无尽的水源,当地的人们通过开挖坎尔井,将雪山融水通过地下潜流引向地面,灌溉良田,孕育了生机盎然的沙漠绿洲。
封闭的盆地,稀薄的云量,强烈的太阳辐射,极高的气温,形成了丰富的热量资源。天高云淡的吐鲁番盆地,年日照时数达3000小时以上。丰富的热量资源,为瓜果、棉花等喜温作物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如驰名中外的吐鲁番葡萄就有2000多年的种植史,品种多达300余个,经检测,吐鲁番葡萄的含糖量高达22%一26%,超过含糖量最高的美国加利福尼亚葡萄(含糖量为20%),是世界上最甜的葡萄。
游客们,在介绍了吐鲁番的地理概况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它的历史:
吐鲁番,古称高昌、西州、火州,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成了西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著名重镇。当地车师人所建的车师前国曾在此称雄一时,两晋时这里是西域都护府所在地,建立了“高昌郡”。麴氏高昌王国灭亡后,唐朝在这里设置了“西州”。宋代漠北 回鹘人大举西迁,又建立了高昌王国。元明两代改设“火州”、“和州”。清设吐鲁番直隶厅。民国2年(公元1913年)设置吐鲁番县。1985年撤县设吐鲁番市。
吐鲁番还是新疆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自汉唐以来,对外交流就十分频繁,来往于中原和印度、波斯、地中海沿岸的商人、僧侣、使节络绎不绝,给吐鲁番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
游客们,来到吐鲁番,仿佛翻阅了一幅厚重的历史画卷。 这里有饱经战争沧桑的交河故城、高昌故城,还有精美绚丽的柏孜克里克干佛洞壁画,以及被誉为地下博物馆的阿斯塔那古墓群,伊斯兰风格古建筑苏公塔等……它们向人们展示着不同时代的历史风貌。
历史给吐鲁番留下的不仅仅是遗址,还有悠久的文化,这里的民俗风情浓郁多彩,这里的人们热情奔放,能歌善舞。倘若入夜在吐鲁番宾馆葡萄架下一边品尝瓜果,一边欣赏“麦西莱甫”晚会,一定会使您暑气尽消,心旷神怡。
游客们,吐鲁番的概况就向大家介到这里。或许有的游客要说,讲了半天,我还没有把“吐鲁番”三个字的汉语意思表达出来。是的,吐鲁番是突厥语,意为“富庶丰饶的地方”,听了名字的翻译再对照前面的介绍,您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呢?但愿吐鲁番这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能给您的旅行增加更多的乐趣。
经典导游词 篇五
西栅全部景点行程:摆渡安渡坊码头 → 参观草本染色作坊 → 昭明书院 → 过雨读桥经洪昌弄参观 → 三寸金莲馆 → 老邮局 → 乌镇大戏院(听评弹、欣赏地方戏曲) → 恒益堂药店 → 厅上厅 → 升莲广场、白莲寺塔 → 文昌阁、关帝庙 → 观桥里桥(仁济桥、通济桥) → 过泰安桥参观乌将军庙 → 乌将军庙码头公交船至灵水居 → 欣赏灵水居园林风光 → 参观茅盾纪念堂等名人展馆 → 水上集市→ 亦昌冶坊 → 叙昌酱园 → 过通安桥回安渡坊
三寸金莲馆
展馆共展出历史中国不同各地的缠足鞋825双,还有众多的图片及缠足用具,并配有详实的文字说明。现代人可能没办法想象,几百年前,中国的妇女判断自己是否美丽,最主要的不是美丽的容貌、丰满的身材,而是自己的脚够不够小,够不够迷人,那时的三寸小脚就是最美的标准。“金莲”名字的起由一说得名于南朝齐东昏侯的潘妃步步生莲花的故事。东昏侯用金箔剪成莲花的形状,铺在地上,让潘妃赤脚在上面走过,从而形成“步步生莲花”的美妙景象。
关帝庙
关帝庙内供奉着关武大帝的青铜像,威风凛凛,在关公两侧供奉着是关公的大将周仓,关平。周仓是关帝爷的侍卫,日常为他持护青龙偃月刀,上马为将,下马为侍,忠心耿耿;关平是关羽在征战途中收的义子,随着关帝爷南征北战,战功显赫。
草本染色作坊
手工环保印染晾晒大型工坊。晒布场地以青砖铺就,竖立着密密麻麻的高杆和阶梯式晒布架,规模相当庞大。草木本色染坊除了以蓝草为原料浆染制作蓝印花布工艺外,还有独特的彩烤工艺流程。彩烤色彩丰富,是从当地的草木原料中提取的,像茶叶、桑树皮、乌桕树叶都是提取色彩的原料,所以这个染坊在当地叫做草木本色染坊。
厅上厅
朱家厅是乌镇一个朱姓大户人家的宅院,乌镇人都喜欢称其为“厅上厅”。在乌镇,有许多大户人家的厅堂宅院,像东大街的徐家厅、赵家厅等,这些房子建筑风格别致,厅堂雕刻精美。朱家厅不仅汇集了这些大宅院的特色,而且也是乌镇独一无二的一个厅,它的特点就是“厅上有厅”。
白莲塔寺
乌镇素有“一观二塔九寺十三庵”之说,一观是指东栅的修真观,二塔中的其中之一就是白莲塔寺。原位于乌镇十景塘的北面、天井巷西面,当地老百姓都喜欢称呼它为西宝塔,这是由于它与东栅的寿圣塔遥相呼应,故在乌镇有东西宝塔之说。
桥里桥
西栅有一座通济桥和一座仁济桥,一呈南北方向,一呈东西方向,两桥成直角相邻,无论站在哪一座桥边,均可以透过桥洞看到另一座桥,如同井中观月,因而博得“桥里桥”的美称。“桥里桥”是乌镇最美的古桥风景,它和其它地方的双桥相比,无论是气势还是造型上都首屈一指。
水上集市
西栅的水上市场人称“水市口”。清晨,晨雾还没散去,水市口就熙熙攘攘热闹起来,八方来船已挤满了河道,两边的水阁里,茶馆、肉铺、小吃店、豆腐摊也早早的卸下了门板开张了,水乡的一天拉开了序幕。傍晚,暮色笼罩了小镇,水阁窗棂间、门缝中透出了点点灯光,水市口两侧的茶座、夜宵、烧烤店又热闹起来,人们在这儿享受一天工作后的逍遥自在。
叙昌酱园
叙昌酱园前店后坊,自产自销。创立之初,主要经营豆瓣酱、酱油、酱菜等。酱品采用传统手工酿制法,每年春秋,酱园收购邻近村镇的优质黄豆、蚕豆、小麦等原料,利用竹匾制曲,经过长达半年的自然晒露、发酵酿制。所产酱品行销嘉、湖等地区。
导游词 篇六
美丽的玉龙湖在泸县立石镇,一片片土地被湖水隔成了许多小岛,玉龙山庄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小岛。
当下午火辣辣的太阳照耀大地时,我就乘着车向玉龙湖出发了。我穿过了很多个乡镇、很多个村庄,终于来到了玉龙湖。蓝蓝的天空飘着棉花似的白云,碧绿的湖水泛着亮光。在远处已泛滥成灾的白鹭清晰可见,有时在岸边捉鱼,有时在天空展翅高飞,有时站在树林中高声鸣叫。光秃秃的树枝已没有了叶子,显然是被太多的白鹭给破坏了。
当我坐着船驶近玉龙山庄时,一个很大的岛就出现在了我的眼前。走上山庄,绿树环绕,大多为四季常青的松树,地面上开着许多的紫色小花,别提多美了。再看看湖水,风一吹动,波光粼粼,湖中游着许多的鱼儿,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当你吃完晚饭散步时,肯定能听见水中不时传来叮叮咚咚的声音,那是鱼儿在跳水比赛。玉龙山庄的夏夜很安静,只有青蛙的叫声伴你着走进梦乡。
一早醒来,玉龙山庄就很热闹了。许多小鸟在林子里欢快地觅食,偶尔也飞来几只白鹭在湖边戏水,青蛙在荷叶上呱呱呱地叫着,像是给人打招呼。早饭后,我坐着快艇观赏了一番玉龙湖的美景。湖面又宽又大,风吹在脸上非常凉爽。往后看,全是船经过时所留下的波浪,船的边缘有撩起的水花,用手摸一摸,冰凉刺骨,尽管天气炎热,但我很凉爽。放眼望去,四周的小岛都是一片葱茏,草木茂盛。驾驶员还不时表演特技,一会儿把船往右倾斜,一会儿像坐帆船一样一抖一抖的,吓得我魂飞魄散,风来得更猛烈了。水中不见一只鱼儿,哈哈,它们被我吓跑了。
尽管依依不舍,但我还是走了。玉龙湖,我会记住你的美!
经典简短导游词 篇七
各位游客:
你们好,很开心认识你们。今日,就由我带你们去“人间天堂”——苏州观赏园林。
在车还没到古典园林之前,我先为你们介绍古典园林吧!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据记载,苏州城内大小园林将近200处。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同时被称为苏州古典园林的“四大名园。”
我们已经到了今日黄金游的第一站——留园。留园位于苏州是园林路,它应用了分和,明暗等比较手法。你们可以好好去观赏了,不过也要注意卫生,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留园不留我们,那我们就去狮子林吧。狮子林变化多端,值得一览。
穿过狮子林,出去约五千米,就可以看见寒山寺了。说到寒山寺,你们一定自然的想起《枫桥夜泊》里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吧?因为唐初有一个寒山的和尚在这里住过而得名。现在在寺内存碑一方,上面还刻着《枫桥夜泊》一诗呢!
好了,寒山寺到了,现在你们可以仔细观赏寒山寺了。
各位朋友,我们在“人间天堂”——苏州度过了美好的一天,我们明天再见!
经典导游词 篇八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去大观楼观光。请大家往车子左边看,这里有处河湾,这个河湾自清代始称为“篆塘”。“篆”为汉字形体行草隶篆的篆,塘就是水塘的“塘”字。在这里,“篆”同“转”谐音,意思就是流水转湾处。车行的左边,我们沿河而行,据传,这条河是在清康熙年间,吴三桂统治云南时,疏挖了自滇池沿岸晋宁、昆阳、呈贡等地运粮到昆明的河道,古称西门河(因在昆明明清古城小西门外),俗称“运粮河”。今称“篆塘河”或“大观河”,是一条人工河道。;
大观楼公园座落在昆明城西南郊的滇池之滨,与苍翠连绵的太华山隔水相望。公园碧水涟漪、长堤垂柳、夏荷秋菊、楼外有楼、景外有景,是一个风光秀丽之湖泊公园。更因为有孙髯翁的“古今第一长联”而闻名遐迩。
元明以来,不断开挖海口河,滇池水位下降,水域缩小,现在大观楼一带,才渐渐露出水面,成为小岛。因与太华山隔水相对,故名“近华浦”。
据徐霞客《游太华山记》载:“出省城,西南二里下舟,两岸平畴夹水。十里田尽,崔苇满泽,舟行深绿间,不复知为滇池巨流,是为草海。草间舟道甚狭,遥望西山绕臂东出,削崖排空,则罗汉寺也。”由此看来,近华浦在明末仍是芦苇沼泽,与滇池草海连成一片,尚未形成风景名胜区。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湖北籍和尚乾印在近华浦结一茅底,讲《妙法莲华经》,听者常千人。后来,善男信女募化将茅庵修为观音寺,游客逐渐增多,便成了城郊名胜。
大观楼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云南巡抚王继文看中这里的湖光山色,在此大兴土木,挖池筑堤,植花种柳,建楼二层。此楼因面临滇池,观远浦遥岑,风帆烟树,擅湖山之胜,遂命名“大观楼”。后来又相继建华严阁、催耕佰、观稼堂、涌月亭、澄碧堂等,成为昆明的游览胜地。
清道光八年(1820_年),云南按察使翟锦观将大观楼由原来的二层改建为三层。咸丰三年(1853年),皇帝询问滇池形势,兵部侍郎何彤云历陈大观情形。咸丰帝听后,御书“拔浪千层”匾额,颁赐大观楼。以后,大观楼曾先后遭兵燹和大水而被毁灭。光绪九年(1883年),云贵总督岑毓英命住持性田和尚重新修建,保存至今,就是今天的大观楼。
当年大观楼建成之后,由于秀逸之湖光山色,甚至有人将其称为“省城第一名胜”。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每于良辰佳日,登楼赏景,或欢宴宾朋,或弹歌相庆,或饮酒赋诗,可谓盛极一时。两三百年来,大观楼留下了许多诗文楹联,但多为吟风弄月、离情别绪之作。就在乾隆年间,一位寒士出类不群,一扫俗唱,写出了具有深广社会内容的“海内第一联”,一时惊动儒林。请问诸位,在座有人知道这是一副怎样的对联,作者是谁吗?
看来我们车上博学多才、学富五车者大有人在,这位客人说对了,那正是我们今天要去观赏的主要内容——大观楼长联,作者孙髯翁。长联因景抒情,借史述怀,有如一篇辞采灿烂,文气贯注的抒情散文,不少人为之赞赏叫绝,将其称为海内长联第一佳者。
这里,我们先说一段题外话。前边不远,我们看见大观河与公路上有一条铁道,一条公路。这条公路一直可以通到大理、保山、瑞丽,最后可到达缅甸,就是著名的抗日战争时期开通的中国运输生命线——滇缅公路。这条铁路呢,是1958年动工,1970年7月1日建成通车的成昆铁路,全长1083千米,沿途高山深涧连绵不断,工程之艰巨令人惊叹,全线共凿隧道427个,架桥梁653座,是目前我国铁路线中隧道最长的一条铁路。
大观楼公园到了,请大家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和相机、胶卷;各位请注意,集合时间是一小时后,喜爱摄影的朋友也请注意时间,及时返回集合地点,前面就是停车处,请大家记好我们的车号。
这里诗园大门,门额的“大观楼”三个字是清代呈贡书法家孙铸(铁舟)所书。大观楼在民国七年(1920_年)由云南督军唐继尧辟为公园,如今直呼其名“大观楼”或叫“大观公园”。
大家请到这边来。请看,这是大观公园的导游图。从图上可以看出,大观公园大致可分为三个片区:这是我们要去的近华浦,大观楼主景区,著名的大观楼长联就挂在大观楼前,公园主要的亭台水树也大都集中在这一片,我们重点观赏这个景区。我们现在进入了垂杨夹道,荷池分列的主游路。大家请看,在右边荷塘的柳树丛之外,有一片非常别致的建筑,它们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请大家猜猜,这些建筑属于公园的哪一部分?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的公园导游图中没有标出呢?原来,它本不属于公园,只是和公园相邻的“金孔雀宾馆”。它虽与公园无墙垣之隔,仅以一小溪流划出双方的分界,但这群建筑,与公园周围的环境、色调都非常和谐,几乎和公园景致融为一体。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景观现象,在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构景手段中称为“借景”。这里互为相邻,互为相借,是“邻借”的一种。这一借,在空间上扩展了游人的视觉和联想,使公园的有限变得无限,使酒店的环境平添了幽趣,真可谓相邻相映,互惠互利。
每当盛夏,那路两旁的荷花、荷叶或浮或立,密密层层,微风徐来,清香四溢,更给人以快意。林荫道两旁,还有高大的龙竹、飘香的桂花、海棠、垂柳。若是遇上秋天菊展,大观公园更会以数不清的缤纷色彩,看不尽的千姿万态来恭迎佳宾。
迎面不远跨一小桥,便是琉璃飞檐的“近华浦”亭阁。前面我已经说过,近华浦就是接近太华山的水滨之意。刚才进门,有的朋友买到《大观楼简介》的小册子,请大家看封底,从清末昆明画家杨应选画的《滇池大观图》的扇面画看,当时的大观楼还是一个小岛,岛上有亭台楼阁,还有围墙长廊;绿树簇拥,碧波回环,山水空溕;远处太华山恰似睡美人,近处还有一些沙滩、小岛,大致景观和我们看到的相当。所不同的是,那时要去大观楼,还需用船摆渡,如今小岛同陆地连接起来,可直接进入大观楼景区。
现在大家请看门两侧的这副对联:“曾经沧海难为水,欲上高楼且7白舟。”此联集化古诗而成,现在我要请教大家,这副对联所用的古诗和古诗作者是……已经有朋友脱口而出了。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是唐代诗人元稹《离思》中的句子。原诗是写爱情,作者作此诗以表达自己对亡妻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巫山之云。其意又出自《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也就是说曾经观过沧海的人,看其它水就觉得难得称得上水。上联在此把滇池之水比作“沧海”之水,评价是相当高的。下联则化用唐代另一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下联之意是呼唤人们:要想登楼,就请在此停舟上岸吧!停舟登楼干什么?饱览滇池美景,追思历史,抒发人生感慨。
大家知道,中国自然山水式园林独树一帜,享誉世界。其特点之一就是顺其自然、布局灵活、变化有致。眼前的大观公园是一个利用天然水滨加以人工改造而成的自然山水园林。布局上采用不规则的平面,利用周围自然环境创造了开阔的空间,以大观楼牌坊、近华浦亭阁、假山、游路、东园、曲廊、桥堤将水面分隔成若断若续的几部分,使湖面显得深远而有层次;当人们漫步其间,感到左右顾盼有景,曲折变化有致;而园外渔舟乡舍、田园山水、谷黄稻香、驻步远眺,使游人心旷神怡、顿生自然野趣。这园林郊野混然一体,真可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其特点之二为小中见大,大中有小,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园林空间总是有限的,而园林风景却给人以“无限”感觉。园林的空间处理,大小不同,明暗开合,高低参差对比,东园、鲁园、庾园、楼外楼、近华浦,各具特色,步移景异,大园包小园,小园见大园,使占地有限的园林层次丰富异常。另外,借景也是小中见大的处理手法。邻借我们已给大家作了介绍。远借必登高眺望,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临大观楼,极目远望滇池、西山之景,远望田园风光之景,远望渔舟唱晚之景,这些为远借。俯视轻舟荡漾、湖光倒影、观鱼游跃,却是凭栏静赏的俯借美景;而观碧空、白云、皓月、明星、飞鸟翔空,是为仰借。
特点之三是曲径通幽,处理手法含蓄。当进了大观公园门楼,粉墙花圃、荷塘柳堤,视觉为之收敛;到近华浦之前,左右顾盼倒有几分园林建筑和景致,略见小片水面;进了主景区,山石参差,藤萝掩映,堂轩廊馆,深邃莫测,却也看到水面渐阔;小桥长堤看似还有去处,但游路已尽,假山横卧在你眼前。园内丰富的层次使你感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特点之四是空间的流通与对比。我们进了大观公园,就感到一个空间接着一个空间,又隔又连,围而不隔,隔而不断,虚虚实实,有开有合。;;;;
;特点之五是诗情画意。这又正是中国古典园林最具特色之处。古代造园者善于运用文学上形象思维的艺术魅力美化园林。匾题楹联,为园林增光添色。大家知道,我们今天的重点就是要去欣赏大观楼长联,到时我们仔细去体味吧。
大观楼很美,一年四季,都有自己的特点。春天的大观楼是花的世界,黄的迎春、红的山茶、紫的辛夷、白的玉兰,争艳斗妍,溢彩流光。人们漫步于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展”,仿佛在花海里游泳,浑身都沉浸着春的气息。夏天的大观楼,杨柳堤岸,轻风习习,碧绿的水面上,点缀着红荷翠叶,泛舟湖中,看楼阁倒映,又是一番情趣。秋天的大观楼,历来就是赏月的佳处,每当中秋之夜,天上皓月,人间灯火,交相辉映,堤外银波粼粼,堤内歌声笑语。秋菊迎宾,丹桂飘香,使人心旷神怡。冬天的大观楼,售赏梅花和雪景的好地方,每当瑞雪初霁,纵目四望,远山近堤,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腊梅、红梅、绿梅在寒风中竞放。自从红嘴鸥到昆明越冬以来,这里也是海鸥的栖息场所。此时到大观楼来,观水天一色,看繁花似锦,赏人鸥相嬉,不禁让人产生几分物我两忘的感慨。这些也正是中国园林艺术中的“应时之借”。
右边我们看到的这个花坛中,有三株玫瑰是1986年10月17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偕爱丁堡公爵伉俪访问昆明时所赠,以表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之花长盛不衰。近旁还有棵纪念树,看,就是那棵高大的按树,那是1920_年朱德委员长在昆明所植,如今已是这样地挺拔高大了。
在我们前面,好像已经没有去路,挡在眼前的这一座假山叫做“彩云崖”。穿过“彩云崖”的石洞,使人顿生“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这园外有园,山外有山,欲扬先抑,豁然开朗之境,才使得中国园林更具艺术魅力。这种造景手法谓之“抑景”。
眼前一片空阔疏朗。大观楼前的碧波中有三个葫芦型白石塔墩,这是40年代从昆明原状元楼移到这里来的,加以环堤为带,垂柳如丝,颇似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湖对面“楼外楼”景区为大观公园园中园,右拢三潭印月,左挹草海,前面为滇池,后有长堤同东园相连,风景绝佳。二层楼的主楼同石肪联袂:远看就像是一艘古代楼船悠然启航。更为绝妙之处,大观楼与楼外楼互为“对景”,无论站于何方,相互观赏,相互烘托,别有情趣。沿堤漫步,清风徐来,看沉睡的西山,听波浪的拍岸声,更是令人心旷神怡。
右边正面临水,背靠园林,气势雄伟的高楼,便是“大观楼”。大观楼为三重檐四方攒尖顶建筑,琉璃黄瓦,底层面阔17米,进深10米,占地170余平方米。底层正面六抹隔窗门一堂八扇,两边开洞窗。正面门楣之上“大观楼”三个字金光灿灿。二楼之上,可见咸丰帝所题“拔浪千层”愿额。门框两边,蓝底金字,正是举世闻名的大观楼长联,这便是我们今天观赏大观楼的重中之重。好,让我们从作者讲起吧。
长联作者孙髯(?—1774),字髯翁,号颐庵,祖籍陕西三原,是康乾之际昆明的一个寒士。他自幼聪颖,喜习古诗文,胸有奇志。少年时应童试,目睹考生被搜身后才放人考场,认为这是“以盗贼待士也,吾不能受辱”掉头就走,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因而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始终是一个“布衣”诗人。然而他博学多识,年青时诗赋便“名重一时”,常与当时名士聚首,互相酬唱。他除了创作大观楼长联外,还著有《金沙诗草》、《永言堂诗文集》,辑录过《国朝诗采》、《滇诗》等,曾修《云南县志》,他关心国计民生,寻求根除昆明水患的良方;还时时关心百姓的疾苦,为他们呼吁减租免税。晚年他生活困苦,在圆通寺咒蚊台卖卜为生,但他坚毅乐观、傲然不屈,喜种梅花,自号“万树梅花一布衣”。他锐敏地感受到末代封建王朝危机四伏,大厦将倾的时代气氛,并将这深刻的感受融注在这副长联中,以苍烟落照中的断碣残碑,以几杵疏钟、一枕清霜等自然景物,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统治必然没落。后来诗人前往其子所在弥勒县,并在那里去世,今弥勒县城有孙髯墓。
大家请看,这就是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共180字,全文如下: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译成好范文网,其内容如下:
五百里浩渤的滇池,在我眼前奔涌,敞开衣襟,推高冠戴,这茫茫无边的碧波,多么令人欣喜啊!看吧:东方的金马山似神马奔驰,西边的碧鸡山像凤凰飞舞,北面的蛇山如灵蛇婉蜒,南端的鹤山若白鹤翱翔。诗人们,‘何不选此良辰登上高楼,观赏那螃蟹似的小岛,螺蛳般的沙洲;薄雾中的浓树垂柳像少女梳理秀发一般摇曳;还有那漫天的水草,遍地的芦苇,以及点缀其间的翠绿的小鸟和几抹灿烂的红霞。尽情观赏吧,切莫辜负了滇池四周飘香的金色稻谷,明媚阳光下的万顷沙滩,夏日婀娜的莲荷,春天依依的杨柳。
数千年的往事,涌上我的心头。举起酒杯,仰对长空感叹,那些历史长河中诸多的英雄,而今还有谁在呢?试想:汉武帝为了开辟西南到印度的通道,在长安挖凿昆明湖操练水军;唐中宗派兵收复洱海地区,立铁柱以鸡;宋太祖手挥玉斧,面对版图,将西南划在界外;元世祖率大军跨革囊及筏渡过金沙江,统一了云南。这些伟业丰功,真是费尽了移山的心力啊!但是朝代更替之快,有如傍晚的雨,早晨的云一样的短暂,连幕帘都来不及卷起就很快消失了;就连那鸡的残碑断碣,也都倾颓在夕阳暮霓之中。到头来,只留下几声稀疏的钟声,半江暗淡的渔火,两行孤寂的秋雁,一枕清冷的寒霜。
这位朋友问,下联中的四个典故有何来历?现在我们对涉及云南历史的这四个典故作一解释。
首先是“汉习楼船”一句。当时,西汉武帝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在大夏国(今阿富汗)发现有一条西南通往印度贩运丝绸的古道。汉武帝派人寻找这条古道,结果在云南洱海一带受到昆明族的阻挡,未能找到。于是他下令在首都长安挖一人工湖,名为“昆明池”,操练水军,准备攻打昆明族。这便是“汉习楼船”的典故。至于北京颐和园中为什么有个昆明湖?这是因为清代的乾隆皇帝敬仰汉武帝开疆拓土的功绩,便把北京西湖更名为“昆明湖”。
再就是“唐标铁柱”的出典。公元8世纪初,唐朝与吐蕃在洱海地区争夺统治权。720_年,唐中宗李显派御史唐九征率兵人滇,拔除了吐蕃的据点,从而恢复了对洱海地区的统治。于是唐九征便立铁柱以鸡。
“宋挥玉斧”指的是北宋太祖赵匡胤在平定四川之后,手持玉斧(文房玩物)沿地图的大渡河一划,说:“此外非吾有也。”意思是宋朝再不要大渡河以外的地方了。有的朋友听到这里,不禁要问:“自古帝王开疆拓土都雄心勃勃,为何宋太祖要将云南划在界外呢?”这是因为北宋不像汉唐那样国力强盛、疆域辽阔,自己国势贫弱,已无力再进攻云南;加之他错误地总结唐朝扶持南诏而南诏叛唐的教训,因此将云南划在域外。
还有一个典故是“元跨革囊”。革囊即羊皮囊(也有用牛皮做的)。可用单个革囊缚在身上作漂浮器材渡江,当地人称之为“皮馄钝”;也可多个皮囊连缀为筏子。1253年,蒙古大汗派忽必烈率军攻云南,计划先灭大理,对南宋形成包围态势,最终灭之。忽必烈率十万大军来到金沙江畔,就是用了革囊以及皮筏渡过金沙江,灭了大理国,将云南归于元的统治之下。
孙髯翁长联既出,因其社会内容深广,一扫他人俗唱,轰动一时。昆明名士陆树堂以行书将其写出刊刻,挂于大观楼前,闻者莫不兴起,冀—登临为快。
孙髯翁长联,“上联”以写景抒情为画龙之笔,紧扣“大观楼”,写登楼所见滇池景色的壮阔浩渺,抚媚秀丽,一句一图,有声有色。作者巧妙地将历史神话和现实景物的描绘结合起来,使景物描写变得神奇富丽,它既不同于波涛汹涌的东海,也不同于其它平原湖泊,而是处处闪射“着高原明珠所特有的光辉,引人心往神驰,油然”而生热爱乡土热爱祖国的豪情。“下联”则以叙楼事议论为点晴之笔。援引史实,事事关乎云南历史,站在滇池之畔,回想云南往事;由有关云南的历史事件,进而把几千年来的正统皇朝看作是“暮雨朝云”,不能持久;把封建统治者创造的伟烈丰功,看做是“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对那些所谓“滚滚英雄”的封建统治者进行了大胆地否定。
孙髯在长联中对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提出大胆的怀疑,敢于把所谓“至高无上”的封建统治者视为粪土,从“康乾盛世”看到了封建统治的没落,这充分表现了他不同凡响的胆识和可贵的反潮流精神。这也是长期以来长联被人传诵,孙髯受人尊敬的一个重要原因。
长联脍炙人口、驰誉海内。统治阶级也嗅出了它的叛逆气息,道光年间,云贵总督阮元、浙江巡抚程月川就曾对长联大加篡改。阮元曾明白地说:“孙髯原联,以正统之汉、唐、宋、元伟业丰功,总归一空为主,说到我朝(清)?”故将“北走蜿蜒、南翔缟素”改为“北倚盘龙,南驯宝象”,隐含他效忠北方清廷,以“驯”云南人民之意,还将“伟烈丰功”改为“爨长蒙酋”,把原指的封建帝王偷换成地方首领,使长联主题思想由反封建而变为维护封建统治(即所谓“扶正消逆”)。其余的如将“披襟岸帻”改为“凭栏向远”。“梳裹就风鬃雾鬃”改为“衬将起苍崖翠壁”’“心力”改为“气力”等等,极大地削弱了原联的思想和艺术性。阮联悬挂出来之后“滇中人士,颇多烦言”,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软(阮)烟袋(芜台为阮元的字)不通,萝卜韭菜葱,擅改古人对,笑煞孙髯翁。”当阮元任满调走之后,大观楼又换上了孙髯翁的原联。浙江巡抚程月川所改之联,也因为思想、艺术上篡改得十分拙劣,无人传诵。应该说,这些达官贵人篡改长联不是出于不通文墨,而是政治立场所决定的。
咸丰七年(1857年)大观楼与长联同时毁于兵燹。同治五年(1866年),大观楼重建,光绪十四年(1888年)云贵总督岑毓英让赵藩重新将长联楷书,以自己的题名刊刻挂出,一直保存至今。
长联的创作,表现了孙髯翁勇于脱出前人窠臼,另辟蹊径的独创精神。首先,孙髯翁长联首创了融骈赋诗词于一炉的创作方法。在写作体例上,大胆突破五至十一字的陈规,’以诗词入联,以骈体散文入联,以歌赋入联、句式长短相间,灵活自如,对仗工整、辞采艳丽,全联长达180字,气势磅碍,古来少见,极大地丰富了对联的创作手法。孙联一出,对联的面目为之一新。仅此而言,孙联在对联发展史上已占据了一个不可移易的重要位置。
其次,孙髯翁长联扩大了对联创作的视野。此联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体,以广阔的社会生活入联,驰骋想象,纵论古今,写得诗意浓郁而又风光流转,态度鲜明强烈,感情沉郁顿挫,给对联创作开拓了新境界,扩大了对联创作的新生面。;;;;;
其三,孙髯翁的长联在结构上也独具匠心。上联以景展开广阔的空间;下联用史跨越漫长的时间。作者驰骋于时空之中,整联情景交融、气宇轩昂,文字对称、首尾贯注,用典精当、意境相反;读来令人神思飞扬,回味无穷,体现了作者构思的精妙。
再者,孙髯翁长联还善于贴切地融化前人诗词佳句入联。如“风鬟雾鬓”是李清照《永遇乐》词中的名句,而孙髯用在这里形容湖畔浓树垂柳在薄雾中摇曳的姿态,效果极佳,几有胜兰之妙。其它如“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也都是融化的佳例。
最后,孙联遣词造句的精炼圆熟,音韵节奏的铿锵流美都臻于炉火纯青的境地,几乎不可改易一字。这一点已给大家谈过了。
各位朋友,以上几点,便是“海内第一联”,孙髯翁大观楼长联的几个主要艺术特点。
经过历史的风雨沧桑,长联受到越来越多的称誉和赞扬。清人吴仰贤高度评价:“铁板铜琶鞋鞑声,髯翁才气剧纵横。楼头一百八十字,黄鹤题留万古名。”道光年问,楹联学家梁章矩说:“胜地壮观,必有长联始称,然不过二三十字而止,惟云南省城附郭大观楼楹联一帖,多至一百七十余言,传颂海内。”近代刘润之则赞扬:“孙髯翁大观楼楹联,大气磅礴,光耀宇宙,海内长联,应推第一。”
1958年3月_到成都参加中央工作会议。会议期间曾借阅楹联书10余种,内有梁章矩《楹联丛话》。在此书中他看到大观楼长联,十分欣赏,能背诵如流。书中梁氏在肯定长联同时又评价说:“(此联)究未免冗长之讥也。”对此,_旁批:“从古未有,别创一格,此评不确。”对梁文所言长联“一百七十余言”,_旁批纠正:“一百八十字。”还对书中收录阮元篡改的长联十分讨厌,旁批:“死对,点金成铁。”1959年10月董必武游大观楼后曾作《游昆明大观楼》诗,前四句云:“昆明大观楼,一揽湖山胜。髯翁长联语,今古情怀罄。”1961年1月郭沫若在《登大观楼即事》诗里热情赞颂道:“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此诗手迹今悬于大观楼三楼,已脍炙人口。陈毅1963年12月泛舟滇池,也曾作:《船舱壁间悬孙髯翁大观楼长联读后喜赋》;“滇池眼中五百里,联想人类数千年。腐朽制度终崩溃,新兴阶级势如磐。诗人穷死非不幸,迄今长联是预曰。
孙联之后,仿作叠出,长联竞相问世。但是至今尚未有与之比肩者,大观楼长联依然堪称“天下第一”。
我们先看上联,“千秋怀抱三杯酒”,意为:千万年来的悠悠往事,一齐涌上心头,满盈于怀抱之中。让我们举杯漫饮,慢慢去评说千秋功罪,消融那无尽的感慨吧!;;
下联“万里云山一水楼”,说的是:云覆青山,山拥白云,云山万里,直接苍天。在浩渺的滇池之畔,有一座凌波拔起的高楼。登上高楼,凭栏远眺,指点江山。
作者将酒、云、山、水、楼等实物和景观加以排比,又让千秋、三杯、万里、一(座)等悬殊的数量,相比又相联系,将大观楼长联进行了高度的浓缩和概括,既描绘出宏伟而又秀美的景象,又抒发了强烈而又深沉的感情,在思想上,格调上与大观楼长联有共通之处,艺术上可以和长联相辉映。
此联字体为行书,飘洒俊逸,原为宋湘所书,后毁。同治年间马如龙补制并落上自己的名字。
欣赏完此联,让我们登楼一观。各位朋友,不同的时间登上大观楼,虽然同样欣赏远借之滇池与西山,然而有不同的感受。清晨登大观楼,可见山在水中,水在雾中,如一幅水墨山水画。中午登大观楼,五百里滇池尽收眼底,碧波万顷。黄昏登大观楼,晚霞尽染,白帆点点,渔歌声声,充满了诗情画意。这又是“借景”效果的“应时而借”。
现在我们已登上三楼,请看这就戍沫若先生1961年1月游大观楼时亲笔所题诗句:
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
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
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
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
这首诗既以雄健浩大的气势赞赏了大观楼壮丽的景色,又对孙髯翁及其长联给予了高度评价。
大观楼因孙髯翁长联而声名远播。今人由云龙有联云:“与岳阳黄鹤相衡,一样雄奇,各有大名垂宇宙;揽昆海碧鸡之胜,同来眺赏,莫将佳月负春秋。”此联将大观楼与岳阳楼、黄鹤楼相提并论。随着大观楼声名日盛,“中国四大名楼”之说的形成已是不争的事实。滕王阁与滕王阁诗并序、黄鹤楼与黄鹤楼诗、岳阳楼与岳阳楼记、大观楼与大观楼长联,名楼名篇相映增辉,并共同辉映中华。
好,我们今天的观光就到这里,请大家拍照留影,准时上车。
导游词 篇九
苏州是一座拥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能把苏州城与这天堂相比,可见这座城市的非凡魅力了。
其实早在春秋吴越时期,苏州就已经形成了城市的格局。可是,在苏州民间却还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先有平江路,后有苏州城”。那么,这条平江路与古城苏州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亲缘关系呢?我带着满满的好奇心,来到这条位于苏州古城东北角的老巷一探究竟。
说到平江路,在苏州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那可是相当的重要的啊。一位在平江路上生活了七十多年的老阿姨告诉我,早在宋、元时期,这苏州府原本叫做平江府。而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平面图——《平江图》,就是800多年前苏州古城的城市地图。所以啊,在地道的苏州人心目中,平江路才是老大,这苏州城啊只能算得上是老二。
走在平江路上,踏着一块块被苏州古老历史细细打磨的青石板,真不清楚这老街上的一砖一瓦到底留下了多少故事传奇,我真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啦。
最先来到的就是连接临顿路和平江路的悬桥巷。悬桥巷本是条极为普通的小巷子,却因为与明朝万历年间的大宦官魏忠贤扯上了关系而被人们熟知。根据《吴县志》的记载,悬桥巷本名叫做迎春巷、员桥巷。后来,魏忠贤在巷内建了真馆,出于安全考虑修了座悬桥,小巷也就跟着更名为悬桥巷了。别看这悬桥巷只是短短的一段,这巷子里的建筑几乎都是以明清时期为主的。更值得称道的是,除了魏忠贤之外,悬桥巷的历史还与住在这里的另外几个名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先让我故弄一下玄虚,答案马上揭晓。
悬桥巷21号、23号、25号就是一代名医钱伯煊故居,25号门口悬挂的镏金招牌上赫然写着“钱宅”两个字。
有人说:“苏州状元、御医多”,也有人说:“吴人疗病多神异”,这些赞美之词都说明了“吴门医派”如同“吴门画派”一样誉满天下。钱伯煊就是这样一位吴中名医。钱伯煊是二十世纪下半叶在全国颇具影响的妇科专家。据说这位钱大夫曾经治好了一位东欧某国外交官夫人的不孕症,因此成就了一段佳话。
我们所在的这座钱宅历史悠久,确切的始建年代已经无从考证了。整个老屋都是在明代住宅基础上逐年改建而成的,其中最为古老的要算是主轴线上的第二进大厅了,无论是构架还是局部构件,至今仍然保持着明代建筑的特征。厅前庭院敞亮,砖刻门楼古朴典雅,上面题写着“世德流芳”四个字。
老宅当年曾经用作诊所。钱大夫在1982年离岗退休后,就回到了这间老屋颐养天年,直至去世。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深圳欢乐谷导游词【新版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