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新版多篇范文
[前言]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可能会毁掉孩子的一生的错误教育方法: 篇一
1、从孩子婴儿时期开始,就对他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从来不会拒绝孩子的要求,长大后会变得自私且不懂得体谅父母的劳动成果。
2、孩子从小时候起要用多少零用钱都照给不误,不要让自己干活挣钱,也别叫他节省,何如让他和父母当年一样受苦受累呢?长大后会变成啃老一族,不思进取。
3、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这是绝大部分家长的通病,当家长经常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的时候,孩子也会认为自己无能,从而丧失自信,走向自卑。
4、孩子不令自己满意时贬损他、责罚他。其实孩子不能让父母满意的时候已经很内疚,这个时候父母再责骂他,会让又愧疚变成反感再到破罐子破摔。再不然就是暂时隐忍不发作却埋下了心理疾病的引子,随时可能爆发。
5、从不批评孩子避免对孩子说他犯了错误,怕孩子会感到内疚。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将来出去偷东西,或者因为其他原因犯罪而被逮捕的时候,会感到全世界都在同他作对,他反倒成了受害者。
6、不信任孩子。不认为孩子有控制能力,不认为孩子其实可以做到,彻底毁灭了孩子的自尊和上进心。培养孩子成“才”,应该先让孩子先“成人”,否则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只会越来越多。
家长教育的方法 篇二
第一种:多商量 少命令
比如提醒孩子该做作业了,可以这样说:“到时间了,你是不是该做作业了?”而不要直来直去地说:“别看电视了,快去做作业!”这样,孩子就会感觉你很尊重他,愿意听你的话。
第二种:多引导少训斥
其实家长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会越自尊,越会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更加赢得别人的尊重。当然,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对待,对于孩子的坏品行、坏习惯等,父母不必要委婉,但也不可采用训斥的方式,而是要平等而又严肃地与他谈话,指出其危害性,要求其改正,并订出一些惩罚措施。
第三种:多交朋友 少窥探“隐私”
很多孩子都特别反感家长翻看自己的书包,偷看自己的日记。实际上,家长应和孩子交朋友,平时多抽时间和孩子聊聊天,问一问孩子学校的事情,人际关系情况,对一些事物的看法等等。
这样,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尊重和信任,他们也会越来越信任父母,就会把父母当成倾诉对象,而不是保密对象了。
此外,家长教育孩子时,还须重视反面教育
大多数家长都相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实际上,让孩子只接近“赤”,而不接触“墨”是不可能的。家长最多只能营造一个“赤”的家庭小环境,但孩子最终还是要走向社会,难免不接触反面现象。
因此,只注重正面教育,忽视反面教育,显然难以使孩子适应复杂的社会另一半。家长应该像重视正面教育一样重视反面教育。具体讲反面教育有何作用呢?
1、通过反面教育,孩子会知道做事情很少是一帆风顺的,人们正当的合理的要求也不是总能实现的。这能使孩子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生活中的一些反面现象,如好心得不到理解、美好的事物受到挫折等,这往往能使孩子产生同情心和责任感。
3、反面现象能使孩子看到不该发生事情发生了,从而使孩子在感到同情、惋惜和愤怒和同时产生一种克服反面现象的心理需要。
4、如果始终生活在单纯的环境里,孩子就很难“长大”。这样的孩子将来肯定是脆弱的,而且也很难提高辨别能力。让孩子知道社会还有反面现象以及体验一些逆境的滋味,对加速孩子的社会化进程大有好处。
拓展 篇三
浅谈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在孩子的教育上,每个做家长的都有自己的一套管教方法,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聪明、健康的人,长大成为一名有用的人才。然而,有些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读书成绩不好或某种过错,当着亲朋好友或其他同学的面数落孩子“聪明面孔笨肚肠竹或讥讽、斥责孩子,以为这样也是在教育孩子。其实,这种教育方法是不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反而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难以抹去的痕迹,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甚至发生心理障碍,影响身心健康。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孩子当然也不例外,也有自尊心。自尊心,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是向上的内在动力。孩子的自尊心是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因素。有了自尊心,就会充满信心、积极向卜;相反,丧失了自尊心,就丧失了前进的动力和勇气。处于童年时期的孩子就已开始有了强调自己尊严的愿望,爱要面子,希望自己受到别人的重视和尊重。如果我们做父母的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经常在外人面前批评或讽刺孩子,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和偏执心理。孩子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缺乏良好的心理感受和积极进取的态度。有的孩子则表现为固执己见,总觉得别人是故意挑自己的刺,用消极或敌对的眼光看周围的人和事,缺乏安全感。自尊心较强的孩子;因自尊心受损而变得内向寡言,行为孤僻,害怕遭到别人拒绝而不愿意主动接触同伴,对父母、对他人不信任,严重的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将自己对父母做法的不满情绪发泄到别人身上,以求得自己的心理平衡。
因此,我们做父母的在批评孩子时要给孩子留面子,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尽量避免采用挖苦、命令、责骂等损害孩子自尊心的教育方式,而要以关怀、说服、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教育孩子。在平时生括中,父母要和孩子做象征“平等”的活动,让孩子心中感受到,在大人心目中完全有他的位置,深感家长爱他,又尊重他,信任他。让孩子沐浴在尊、信、爱的环境中,消除自卑,确立自信、自尊,享受幸福的童年,开创辉煌的前程。
爸爸教育孩子的方式 篇四
一则:饮水机在家中,儿调皮常拧开关,妻怕烫孩,反复叮咛,儿无所谓。一日,我则在饮水机加热时,用手试过微烫,但不至于烫伤,叫孩来玩,果然,热水出,孩子手本能缩回,面露痛苦之情。我则对孩子说:这还没烧热呢。烧烫的时候,还会掉皮呢。要不试一试?自此,儿一遇热水,则小心谨慎。
二则:妻唤儿吃饭,连呼三遍,儿不应答。我对妻子说,“不要唠叨!说第一遍他不听,说明他听力有问题;第二遍他不听,说明他腿脚有问题;第三遍他不听,说明你俩智商都有问题。”儿笑,匆忙落座。自此,儿学会了父母唤,应勿缓。
三则:儿两岁。某日,头撞桌角,长一包,大哭。一分钟余,我走向桌子,大声问:“桌子呀,是谁把你撞疼了?哭得这么伤心?”儿止哭,泪眼看我。我抚桌,冲儿问:“谁呀?谁撞疼了桌子?”“我,爸爸,我撞的!”“哦,是你撞的,那还不快向桌子鞠个躬,说对不起!”儿含泪,鞠躬,说:“对不起”。自此,儿学会了责任和担当!
四则:儿三岁。某天因为不愿吃白粥躺到了地上。我们全家该干嘛就干嘛去,当他空气。妻则开始了扫地,当扫到儿躺的地方时,对他说,“来来躺过去一点,这儿我要扫地,别挡着,我扫玩了你再躺回来”。于是儿挪地继续躺着哭,一会又说,好了,我把这儿扫干净了,你可以躺回来了。”他居然真的又躺回原来的地方来哼哼唧唧。我们全家都躲了起来狂笑。当了半小时空气的儿终于发现别人的成功案例在他身上成功不了,爬起来讨好的说,我觉得其实白粥也是很好吃的,说完自己P颠P颠跑去把白粥吃了个干净。至今,儿18岁,很少任性和妄为!
五则:儿5岁。傍晚,牵儿散步经小桥,桥下碧水见底,暗流汹涌。儿仰头看我:“爸爸,小河好美,我想跳下去游泳。”我一愣:“好吧,爸爸跟你一起跳。不过我们先回家,换一下衣服。”回,儿换衣毕,见一盆水在面前,困惑。“儿子,下水游泳得把脸埋进水里,这你懂吧?”儿点头。“那我们现在就先练习一下,看看你能埋多久。”我看表,“好!”儿把脸埋进水里,豪气冲天,仅10秒:“呸呸,爸爸,呛水了,好难受。”“是吗?等等跳到河里,可能会更难受些。”“爸爸,我们可以不去跳吗?”“好吧,不去就不去了。”从此,儿学会了谨慎而不冒失,三思而后行。
六则:儿6岁,好吃。某晚,放学经麦当劳,驻足:“爸爸,麦当劳!”垂涎欲滴。“嗯,麦当劳,想吃?”“想吃!”“儿子,一个人想吃就吃呢,叫狗熊;想吃而能不吃呢,叫英雄。”接着问:“儿子,你要做英雄呢还是做狗熊?”“爸爸,我当然要做英雄!”“好!那英雄想吃麦当劳时会怎样呢?”“能不吃!”很坚定!“太棒了,英雄!回家吧。”儿流着口水,随我回。从此,儿学会了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经得起诱惑。
七则:儿8岁,顽皮,与大同学打架。伤痕累累,回,大哭不止。“委屈?”“委屈!”儿泣答。“愤怒?”“愤怒!”儿嚎啕。“你打算怎么办?”再问,“需要爸爸为你做点什么?”“爸爸,我要找块砖头,明天从背后去砸他!”“嗯,我看行!爸爸明天为你准备砖头。”继续问,“还有呢?”“爸爸,你给我弄把刀,我明天从背后去捅他!”“好!这个更解气,爸爸这就去准备一下。”我上楼,儿渐平静。约20分钟,我从楼上搬一大堆衣服及棉被。“儿子,你决定了吗?是用砖头,还是用刀呀?”“但是,爸爸,你搬那么多衣服被子干吗?”儿困惑。“儿子,是这样的:如果你用砖头砸他,那么警察就会把我们带走,在监狱里大概只要住一个月,我们就带些短衣薄被就可以;如果你用刀子捅他,那么我们在监狱里至少3年回不来,我们可要多带些衣服被子,四季都要带齐?”“所以,儿子你决定了吗?爸爸愿意支持你!”“要这样?”儿惊愕。“是这样的,法律是这样规定的!”我趁机普法。“爸爸,那我们就不干了吧?”“儿子,你不是很愤怒吗?”“嗨嗨,爸爸,我已经不愤怒了,其实我也有错。”儿脸红。“好,爸爸支持你!”自此,儿学会了选择和代价。
八则:儿9岁,四年级,数学不及格,闷闷不乐。“怎么了?考试不及格,还给我们脸色。”“因为数学老师很讨厌,她的课不爱听。”理直气壮。“哦,怎么个讨厌法?”我很感兴趣。儿说了很多,“总之她也不喜欢我。”“哦,别人喜欢你,你就喜欢她;别人不喜欢你,你就讨厌她。这说明你是个主动的人还是被动的人?”“是个被动的人!”
“被动的人像镜子,别人是啥,他学啥;主动的人像太阳,普照万物人敬仰。你的表现像太阳还是像镜子?”
“像镜子”儿答。
“那你想当太阳还是想当镜子”?
“当太阳!”儿子回答。
“为什么?”我问
“镜子一摔就碎,太阳却让人心醉。”孩子重诉着学过的那篇课文中的一句话。
紧接着,他说:“爸爸,我知道了:无论老师喜不喜欢我,我都可以去喜欢她,尊敬她,主动影响她,做一个强者。”翌日,开心上学,数学从此优秀,并知道了何为大人,何为小人。
九则:儿10岁,玩游戏。妻屡教,子不改。“儿子,听说你每天玩这个?”我指着电脑。“嗯。”承认,低头!“每次玩完之后,什么感受?”“茫然,空虚,没劲,自责,看不起自己。”“那为什么还玩呢?把持不住自己,是不?”“是的,爸爸。”儿很无助。“好!爸爸帮助你!”我搬来电脑,给儿子一小锤,“儿子,砸了它!”“爸爸!”儿惊愕!“砸了它,爸爸可以没有电脑,但不能没了儿子!”儿流泪,亲手砸了电脑!从此,儿懂得了什么叫原则。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给孩子“心理玩具” 篇五
心理玩具,这也是我随口发明的词。心理学家在做提升幸福感的干预实验时,有一些看似很普通、有点幼稚的做法,比如,记录下来当天发生的好事,并解释为什么你感觉不错;写下能展现你好的一面的事情,每天去温习。据调查,每天写下三件让你感觉好的事,这个做法效果很好,效果的持续时间也长。
我们自己也可以这样做,也可以引导孩子这样做。我们可以在情绪有些低落时,把这些好事当作心理玩具,拿出来玩味。我们也可以每天睡觉前或在其他空闲时间里,没事就在脑子里整理自己的这些好事。大家可以试试。其实这就是在训练我们转念的能力。
我们可以抽空跟孩子一起想好事。我们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漂亮的本,专门记录他的好事。或者给他准备一个小白板、做个展示墙,随时记录。或者给孩子准备一个好事宝盒,把能引起美好回忆的东西或照片,都存在里面,有空就倒出来看看……
这个心理玩具除了好事,还可以是让自己看到全局、看到宏观的一面,看到thebigpicture。比如,当你为孩子的一点小事生气时,你可以跳出来想:总的来说,他是个好孩子,我是个好妈妈,我工作还不错,生活各方面都基本满意……然后再看刚才的事,就能比较冷静地看待了。
培养感恩、同理心、宽容等品格以及乐观的思维习惯
我们家长自己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真是很大的。有时我感觉女儿会有点抱怨,我趁她还没说呢,就自己开始感慨好的一面,表示很知足,她的想法也被带过来了。其实我觉得更多的时候,小孩倒是比大人更乐观,更少消极的评判。有时大人会以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孩子本来还没有任何不满情绪呢,听大人这么一说,马上就消极了。所以家长言行要慎重,别急于评价下结论,多等等,多观察。
我们自己评论的话里多一些感恩、同理心、宽容和乐观思维,这就是好的教育了。
我经常会在睡前跟孩子一起回顾这一天的事情,其中除了总结她的进步,再就是想想有哪些好事,哪些我们要感到知足、感恩的事,然后展望美梦,再开开玩笑。
对于大一些、上学的孩子,我们可以让他偶尔写感恩日记、写好事日记(让自己开心、自豪骄傲的事)。不必天天写,那样他会反感,不好坚持,可以一周写一两篇。或者让他自己每天睡前回顾这一天值得感谢的事、让自己自豪骄傲的'事。我想,做这些远比批评他的缺点更重要。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新版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