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课程(新版多篇)范文

(作者:wobupa时间:2023-07-15 11:38:57)

概述:金融专业课程(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金融专业课程(新版多篇)

金融专业课程 篇一

摘 要:【内容摘要】 北京经贸职业学院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始设于20xx年,为校企深度合作项目。为切实提高学院金融保险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准,提出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特色专业建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目标。本文对一般院校金融保险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现

关键词:金融保险论文

【内容摘要】北京经贸职业学院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始设于20xx年,为校企深度合作项目。为切实提高学院金融保险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准,提出“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特色专业建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目标。本文对一般院校金融保险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现状比较分析,找问题,求完善;结合江泰企业“走出去”战略需求,提出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金融保险专业“2+1”五模块课程设置并尝试构建以实训教学为中心的内容体系。

【关键词】“2+1”;双证融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金融保险

一、高职金融保险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以“2.5+0.5”三分课程模式最为普遍。即理论教学2.5年,实习0.5年;全部课程设置成基本素质课程模块、职业基础课程模块、职业实训实践课程模块。我国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课程设置已将专业实践课单分出来,其主要目标是为了突出了对高职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但通过对一系列相关专业院校的走访和调研,发现在具体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亟待改革和创新。(一)课程教学与金融保险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在江泰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前提下,学院金融保险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四级或以上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协助投保人和保险公司交易磋商能力、独立填制保险单证的能力。但现在绝大多数高校金融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沿用本科保险学系课程体系,或仅有金融保险专业理论教学,缺乏实训实践,更缺乏本行业英语教学;或金融保险专业理论教学和本行业英语应用不匹配。专业课教师对金融保险行业英语的不熟练或缺乏系统化研究和实践,公共英语教师对风险管理、人身保险、财险等金融保险知识缺乏。(二)职业基础课与实践课教学间联系不紧密。在传统“基本素质课程模块、职业基础课程模块、职业实训实践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模式下,高职学生难以通过职业基础课程模块的学习顺利走上实践课这一平台。而且实践课的内容仅限于专业论文写作和短短3个月实习。(三)已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不符合金融保险行业企业毕业即能上岗的技能型人才需求。如很多高职院校模仿本科保险专业开设精算师课程作为金融保险专业核心课程,这一课程本属于企业高端管理型人才的核心课程,根据普通高职院校的学生学情,一般难以驾驭。(四)许多院校普遍缺乏既符合企业岗位能力培养又符合高职教学的金融保险专业核心课体系选择与实训课教材。由于我国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开设时间短,目前缺乏基于企业工作流程的核心专业教材;适合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实训课教材和综合实训教材几乎空白。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普遍借用普通大学保险学教材,这样很难真正提高高职学生的金融保险专业素养和岗位操作能力。

二、保险行业企业对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专业技能的要求

通过奔赴平安保险公司、信诚保险公司、北大资源风险投资公司及翰亚资本投资等28家企业调查,大多企业表示应届生虽已具备一定理论基础,但由于工作经验积累不足、上手不快、企业岗前集训长达2~3个月方见成效。企业所需的金融保险人员中,一线保险营销人员需求最大(目前大多数学历水平低,诚实信用等行业道德法规素养欠缺),保险代理保险经纪和专业精算管理人员也占一定比例(目前对此类高素质高技能金融保险专业人才需求旺盛,供不应求)。而且随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保险及金融保险行业企业要想走出去跻身国际行列,目前缺乏派驻国外的双语型(尤其是小语种)高端国际化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将成为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瓶颈。

三、“2+1”五模块双语系列高职金融保险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一)“2+1”五模块课程体系内涵。“2+1”五模块课程体系指的是2年校内学习,1年企业顶岗实习。2年校内学习主要包括职业素质、专业基础、核心理论、知识拓展及短期见习参观考察等理论实践交互渗透式学习,具有“双重基础”(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双向选择”和“双证结合”(如就高从“保险经纪人资格从业证书”“保险代理人从业资格证书”“保险公估人职业资格证书”等选一或就低如英语B级证书)“双语教学”(中英文或中日文)的四大特征,原则上要求学生考取至少两个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二)“2+1”五模块课程体系的特点。一是“2+1”五模块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职业基础、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综合能力创新型金融保险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而设。要求学生除了熟练掌握金融保险职业基本能力外,还必须通过3选2选修课形式(如创新创业课程、保险会计、保险营销等),完成金融保险职业岗位能力和创新创业原理学习和实践项目任务,以培养“┻”高级创新应用型人才。二是“2+1”五模块课程体系是根据金融保险专业所对应的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群)需求,在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围绕职业资格证的考证核心知识体系,会同江泰公司并根据保险行业协会要求编写9本核心教材和1本企业核心价值观,直接采用融考证和合作企业工作流程为一体的企业教材和校本实训教材,构建以实训教学为中心的内容体系,且能与企业职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三是“2+1”五模块课程体系紧紧抓住了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解决了企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匮乏的难题,同时将专业核心课程选择设置融于考证。通过校企双方教学资源和实训资源的有机整合和通力合作,在顶岗实习的同时对金融保险专业的毕业生通过包含WorkingExperience,Trainingprograme在内的practice模式下的综合职业培训和岗前集中培训,提高上岗后的操作能力。四是“2+1”五模块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实现校企人才“无缝对接”式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对传统“2.5+0.5”三模块课程体系的科学整分,实现了从基本素质的形成到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课内实训的渗透及长达为期1年的江泰企业顶岗实习后,80%的毕业生顺利进入江泰公司就业。(三)创新型“2+1”五模块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目标。以保险行业尤其是江泰企业职业岗位能力要为基准,立足首都,面向京津冀,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金融保险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实干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型金融保险专门人才。

四、“2+1”五模块课程体系要求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2+1”五模块课程体系要求毕业生应具备以下3大类9项能力:专业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综合能力。方法能力:独立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决策能力。社会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公共关系能力、职业道德能力。具体细分为35个标准:专业基础能力包括市场判断和懂得市场规则;基本财务管理、会计操作和基本融资操作;操作和应用计算机;阅读行业英语技术资料和简单口头交流。专业核心能力包括保险实务操作;风险判断、评估和管理;具备保险行业从业的基本素质;运用保险经济相关知识工作。专业综合能力包括基本组织管理协调;沟通谈判和组织协调;运用语言表达和书面工作。独立学习能力包括独立学习和创新;独立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信息判断处理。获取新知识能力包括收集信息、查找资料;解决实际问题;评估工作结果。决策能力包括掌握工作计划制定的基本方法步骤;制定工作任务一般计划。人际交流能力包括与人和睦相处;熟练客户;团队合作;运用语言表达能力;协调各种人际关系,上传下达。公共关系能力包括树立企业形象,塑造自我形象;拥有服务公众和真诚互惠意识;善于洞察别人心理;自我控制和灵活应变;会进行冲突管理,化解危机;熟练掌握政策、理论。职业道德能力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和睦互助;奉献社会;勇于竞争。

金融专业课程 篇二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诞生与发展对金融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对于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教育而言,要想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行业之需,就需要针对该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以确保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能够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基础。本文首先对互联网金融产生的背景进行了阐述,其次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环境给高职金融专业所带来的影响,最后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为高职金融专业如何实现课程体系的完善搭建与实施提出了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高职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1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基础与发展动力

互联网金融是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在此过程中,随着支付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的发展,促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具备了扎实的技术支撑基础。基于传统金融结构市场下,相应的金融机构会以信息垄断的方式来实现垄断利润的获取,而这对于非金融机构而言,在参与行业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要想谋求到立足之地,则可以技术优势来实现对交易成本的控制与压低,而也正是借助技术领域的不断发展,促使互联网金融能够在金融领域中立足,并提升了交易信息的透明度,且相应交易成本低且交易过程简单便捷,为从根本上提升这一交易的效率与综合效益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在普惠金融理念提出与贯彻落实的过程中,促使金融服务质量随之得到不断提升,而相应服务对象群体的范围在逐渐扩展,在确保人人享受到金融权利与服务的同时,促使互联网金融凭借自身的优势吸取了大量的投资理财群体,同时还为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问题提供了新途径。此外,信息数据来源广泛,为提高互联网金融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奠定了基础。基于传统金融模式下,信息的不对称问题一直以来是融资过程中的一大阻碍因素,而要想获取真实信息则需要投入相应的成本,而互联网金融则能够借助电商平台,通过用户群体交易评价等信息内容,来实现真实可靠信息的获取。

2互联网金融给高职金融专业课程带来的影响

2.1课程体系所受到的影响

以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为例,当前其主要是以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两部分组建而成的,而对于互联网金融这一教育内容而言,当前高职院校则是将其纳入到了公共课程体系之中,在强化对相关专业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弥补当前该专业课程体系所存在的不足,同时还能够打造独属于本校特色化专业。与此同时,对于互联网专业课程而言,其会基于当前行业发展实际以及专业发展需求下,对该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其中,不乏一些院校将该专业与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进行了融合,进而彰显出该专业课程的技术性特点,为更好地应对互联网金融给该专业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奠定基础。

2.2给该专业课程内容结构带来的影响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承担着培养复合型技术性人才的重任,对于金融专业教育而言也不另外,其在进行该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的过程中,强调对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具备专业技能以应对行业市场对人才所提出的高要求。以该专业课程下的银行实务类课程为代表,从这一课程内容的结构上看,主要是围绕传统银行业务来展开的实务技能教育,而基于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影响下,相应课程教学内容也因此需要实现与之相适应的变化。基于互联网金融下,相应产品的推出则使得整个利率市场随之发生了变革,同时基于传统银行业务模式下的支付结算以及融资投资等市场垄断地位被打破。而越来越多的客户在选择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基于利益角度出发而转向选择了互联网金融平台,丰富的产品与高质量的服务能够很好地满足客户之需。因此,对于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而言,则就需要对课程内容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以满足当前金融服务业务下所提出的各种新要求,实现对这一挑战的有效应对。

2.3相应课程业务流程所受到的影响

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对于传统金融领域而言,其在发展业务的过程中,也逐渐向电子化方向转变,借助网络业务的开展来践行普惠思想。以事务类课程为例,基于商业银行的综合柜台业务中,相应业务流程逐渐被简化,将贷款审批流程缩短,以提升服务效率与客户满意度,并实现对客户信息的综合性整合。而基于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影响,需要将新兴的业务进行融入,如通过手机以及网络银行等业务模式的开展来实现业务范围的拓展,进而实现对业务流程的不断优化。

3基于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高职金融专业搭建相应课程体系的对策

3.1指导思想的定位

基于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则就需要实现对金融专业课程进行优化与调整,将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全新内容进行融入,通过全新课程体系的搭建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行业发展之需。基于此,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在面对互联网金融所带来冲击与挑战的过程中,要针对课程体系的搭建之需,首先明确定为相应指导思想,即基于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态势下,结合该专业教育所呈现出的特点以及行业对人才所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对如上各要求的定位与融合,将其作为当前高职院校构建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具体而言,要求在实际践行这一内容的过程中,要确保金融专业能够凸显出互联网金融所具备的特点,实现特色课程体系的。搭建,将传统金融课程体系与互联网金融课程体系进行融合,通过两个模块的搭建来进行专业课程具体内容的设置与划分。在此基础上,要求要实现如下三个模块的构建,即职业基础、核心技能与职业综合,进而来确保该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具备扎实专业理论与实务技能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进而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这一课程体系的搭建与模块的划分,能够在实现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素质培养与提升的基础上,满足当前学生个性化发展之需,并为促使学生日后步入工作岗位后实现自身的职业规划目标奠定基础。

3.2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搭建这一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基于相应指导思想下,实现公共素质、职业基础、职业核心技能以及职业综合与拓展这四个模块的构建,以在完善该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适应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实际发展之需。

(1)公共素质模块的搭建。该模块的搭建主要是为了实现对该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需要融入入学军训、军事理论、思政课程、信息技术、高数、英语以及体育等,同时还需要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等,并针对各个课程的学时以及学分进行明确规定,促使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初,能够通过公共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职业基础模块的搭建。该模块主要的教育功能在于将这一专业学生引入到金融专业领域中,通过对金融行业的宏观了解与专业知识的简单接触来促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金融素养。在学生了解到不同领域知识后,具备一定的金融感知观念,促使学生能够在日后专业教育中对专业知识的高效吸收。在实际对该模块课程进行设置的过程中,需要将金融理财基础、金融法以及财务管理实务等课程内容进行有机融入,同时合理定位相应课程的教学课时与学分。

(3)职业核心技能模块的构建。该模块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实现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了银行会计、国际金融等,同时需要针对金融产品营销来实现教实一体化,并基于互联网金融下,融入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这一课程,并促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相应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训操作来掌握相应的业务流程,并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同时,要以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的融入来促使学生能够明确各项金融业务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而能够实现对风险的规避;此外,要以银行业务模拟实训以及网络支付与结算实训课程的开展来促使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在此过程中,针对各个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相应学时与学分的合理制定。

3.3课程体系的实施

(1)实现课程体系评价方案的科学制定。为了实现对这一课程体系实际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并实现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评价,就需要以相应评价方案的完善制定为基础。评价主体应由学生、老师以及企业共同组建而成的,基于各评价方出发的角度不同,所以难以以统一的标准进行该评价方案的制定,所以要求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实现综合性评价体系的搭建,并要针对实际评价反馈来实现对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与完善。

(2)实现课程调解机制的建立。面对当前金融行业市场整体发展环境,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融入,促使整个课程体系的变动性极大,而要想确保该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建立相应的课程调解机制,以适应金融行业的动态变化,确保该专业课程体系下能够为支撑教育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

4总结

综上,基于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对于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教育而言,为了使用金融行业的实际发展趋势,应对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金融行业发展之需,就需要实现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完善。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要在明确搭建这一课程体系指导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四大教学模块的搭建来组建成全新的课程体系,并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建立课程体系调解机制、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以确保该课程体系的搭建能够为高职金融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金融专业课程 篇三

所有的商学院和经济学院的学生必须完成核心课程,以及主要专业领域的要求。

所有金融专业的必修课

两门基础课程

FIN 323:投资

FIN 328:公司金融政策

深度课程要求(选择三门选修课):

FIN 324:安全分析和投资组合管理

FIN 330: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FIN 333:全球金融

FIN 334:衍生品与风险管理

FIN 335:高级主题—财务管理(各种主题)

FIN 336:房地产金融

FIN 377:高级主题—投资(各种主题)

广度课程要求(从以下六个专业方向选择,每个方向至少2门选修课):

专业方向1:财务分析(6学分)

ACCT 315:财务会计

ACCT 316:财务会计II

专业方向2:金融营销(6学分):选择以下2门课程:

MKT 312:市场调查

MKT 319:新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

MKT 320:全球市场营销

MKT 325:/ECO 325:通过数据分析洞察消费者

MKT 332:销售管理

专业方向3:分析财务(6学分):选择以下2门课程:

IE 316:优化模型与应用

IE 339:随机模型和应用程序或MATH 310:随机过程及其应用

MATH 205:线性方法或MATH 242:线性代数

MATH 231:概率与统计或MATH 309:概率论

专业方向4:金融经济学(6学分):从每个组修读1门课程

ECO 209:比较经济学系统

ECO 322:竞争对手及市场分析

ECO 328:电力系统

ECO 333:商业决策经济学

ECO 336:商业与政府

ECO 353:公共财政联邦

ECO 203:小额信贷:穷人的金融包容性

ECO 303:经济发展

ECO 339:国际贸易

ECO 340:国际金融

专业方向5:房地产估价(7学分):必修读所有3门课程

IPRE 301:房地产价值创造的案例研究

IPRE 347:房地产实习I

IPRE 348:房地产实习II

专业方向6:扩大金融(6学分):除了深度要求外,必须修读额外的2门金融选修课

FIN 324:安全分析和投资组合管理

FIN 330: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FIN 333:全球金融

FIN 334:衍生品与风险管理

FIN 335:高级主题—财务管理(各种主题)

FIN 336:房地产金融

FIN 377:高级主题—投资(各种主题)

金融专业课程 篇四

金融学专业主要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金融中介学》、《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学》、《金融工程学》、《国际金融》、《公司金融》、《中央银行学》、《保险学》、《证券投资学》、《金融统计分析》、《投资银行学》、《国际结算》、《市场营销》、《金融法》、《资产评估》、《项目评估》、《期货与期权》等。

金融专业就业前景

金融学专业近年来一直是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金融学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前景好、收入高,是吸引众多考生报考的重要原因。该专业也被人们戏称为最有“钱”途的专业。

在薪酬最高的专业排名中,金融毫无疑问位居榜首。不管是在哪个口径统计出来的薪酬数据中,金融行业都位居前列。

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转型,资本的力量会在今后越来越凸现出来。而长袖善舞的金融业人士,无疑会成为人人羡慕的高薪阶层。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金融专业课程(新版多篇)范文。

word该篇金融专业课程(新版多篇)范文,全文共有8286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金融专业课程(新版多篇).doc》
金融专业课程(新版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