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原文范文
[寄语]资治通鉴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原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资治通鉴》阅读原文
史思明,宁夷州突厥种,初名窣于,玄宗赐其名。史思明猜忍好杀,群下小不如意,动至族诛,人不自保。朝义,其长子也,常从思明将兵,颇谦谨,爱士卒,将士多附之;无宠于思明,思明爱少子朝清,使守范阳,常欲杀朝义,立朝清为太子,左右颇泄其谋。思明既破李光弼,欲乘胜西入关,使朝义将兵为前锋,自北道袭陕城,思明自南道将大军继之。三月,甲午,朝义兵至礓子岭,卫伯玉逆击,破之。朝义数进兵,皆为陕兵所败。思明退屯永宁,以朝义为怯,曰:“终不足成吾事!”欲按军法斩朝义及诸将。戊戌命朝义筑三隅城欲贮军粮期一日毕朝义筑毕未泥思明至诟怒之令左右立马监泥斯须而毕。思明又曰:“俟克陕州,终斩此贼。”朝义忧惧,不知所为。
思明在鹿桥驿,令腹心曹将军将兵宿卫;朝义宿于逆旅,其部将骆悦、蔡文景说朝义曰:“悦等与王,死无日矣!自古有废立,请召曹将军谋之。”朝义俯首不应。悦等曰:“王苟不许,悦等今归李氏,王亦不全矣。”朝义泣曰:“诸君善为之,勿惊圣人!”悦等乃令许叔冀之子季常召曹将军,至,则以其谋告之;曹将军知诸将尽怨,恐祸及己,不敢违。是夕,悦等以朝义部兵三百被甲诣驿,宿卫兵怪之,畏曹将军,不敢动。悦等引兵入至思明寝所,值思明如厕,问左右,未及对,已杀数人,左右指示之。思明闻有变,逾垣至厩中,自备马乘之,悦傔人周子俊射之,中臂,坠马,遂擒之。思明问:“乱者为谁?”悦曰:“奉怀王命。”思明曰:“我朝来语失,宜其及此。然杀我太早,何不待我克长安!今事不成矣。”悦等送思明于柳泉驿,囚之,还报朝义曰:“事成矣”。朝义曰:“不惊圣人乎?”悦曰:“无。”时周挚、许叔冀将后军在福昌,悦等使许季常往告之,挚惊倒于地。朝义引军还,挚、叔冀来迎,悦等劝朝义执挚,杀之。军至柳泉,悦等恐众心未壹,遂缢杀思明,以氈裹其尸,橐①驼负归洛阳。朝义即皇帝位,改元显圣。 (节选自 北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①橐:tuó,通“托”
《资治通鉴》阅读题目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卫伯玉逆击 反
B.悦等以朝义部兵三百被甲诣驿 到达
C.悦等劝朝义执挚 逮捕
D.悦等恐众心未壹 统一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无宠于思明 悦等送思明于柳泉驿
B.则以其谋告之 以氈裹其尸
C.皆为陕兵所败 立朝清为太子
D.左右颇泄其谋 其部将骆悦、蔡文景说朝义曰
7.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史朝义“谦谨”的一项是(3分)
①朝义忧惧,不知所为 ②朝义俯首不应 ③诸君善为之,勿惊圣人
④不惊圣人乎 ⑤畏曹将军,不敢动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朝义虽不受宠,但因为人谦和,对士兵很关爱,将士们都很拥戴他。史思明扬言要杀朝义,部下便为朝义出谋划策,助他夺权。
B.史思明命令史朝义作前锋从北道发起进攻,朝义败战后不得不退兵驻守永宁。史思明认为他不能协助完成大业,要按军法斩杀他。
C.史朝义手下大批武装士兵前去捕捉史思明,史思明身边的人及时发现了,并报告给史思明。史思明跳墙来到马厩,打算骑马逃跑。
D.领兵驻扎在福昌的周挚,从许季常口中得知史思明被囚禁的消息后惊倒在地,史朝义班师回朝之后,骆悦便劝说朝义把周挚杀掉。
9.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4分)
戊戌命朝义筑三隅城欲贮军粮期一日毕朝义筑毕未泥思明至诟怒 之令左右立马监泥斯须而毕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史思明猜忍好杀,群下小不如意,动至族诛,人不自保。
②王苟不许,悦等今归李氏,王亦不全矣。
《资治通鉴》阅读答案
5.A(逆:迎接)
6.D(代词,他的。A前者:表被动;后者:引出动作或行为的处所,可译为“到”;B前者:把;后者:用;C前者:表被动;后者:动词,做。)
7.B(谦谨,恭顺谨慎,解答时要围绕题干史朝义“谦谨”这一关键性语句从文中选出与之相关的信息。其中,句①是因为史思明扬言攻破陕州后要斩史朝义,史朝义为此担忧。句⑤的前文交待了是驿站值宿的卫兵惧怕曹将军,不敢动手,与史朝义无关。)
8.C(“左右指示之”,史思明身边的人向骆悦指出了史思明的去向。文中并未提及下属向史思明报告。)
9.(1)戊戌 / 命朝义筑三隅城 / 欲贮军粮 / 期一日毕 / 朝义筑毕 / 未泥 / 思明至 / 诟怒之 / 令左右立马监泥 /斯须而毕。(每错、漏两个扣1分)
(2)①史思明生性多疑残忍,好杀无辜,部下稍微不合(他的)意,动不动就被诛杀九族,(因而)人人(都)不能保护自已。(小、动)(3分)
②您假如不允许的话,我们现在就归附李氏,(那么)您也不能保全了。(苟、全)(3分)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资治通鉴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原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