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习俗的来历和由来介绍(精品多篇)范文
【摘要】清明节习俗的来历和由来介绍(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清明节的传统意义 篇一
一、孝思表达
墓前燃纸、洒酒、叩拜,成为清明这个节日的传统祭奠形式。鲜花拜祭、网络点歌留言也是现代清明节的一种补充形式。不管我们祭奠的是先贤烈土、先祖考砒,还是至爱亲人,清明节只为我们提供一个特定的文化时间。目的就是让我们永远铭记先人传给我们的当下生活,感谢先人曾经带给我们不少的人间欢愉。广东每年清明的特点是祭祀之风盛行,重孝念旧的传统不断得到倡导。广大民众、港澳台同胞、海外乡亲都不约而同赶回家乡祭奠先人的行为,及媒体重孝的舆论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代社会并没有远离孝文化。
清明祭祖的真正意义在于迫念先祖德泽、不忘自己的根源出处。当代社会中,传统大家庭的生活模式已经解体,加上人员流动性大,家族成员团聚的机会越来越少。清明祭扫活动既能体现对家庭的尊祟,又显现了对血脉亲情的认同,还能表达对祖先的感恩。
这无疑能促进个人与家庭的和谐,进一步带动社会的和谐。清明节让人们迫思先人、享受生活的同时,还有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亲情培育时机,让人明白更多的人生意义与社会责任。
清明还是一个直贯天地、通达古今的文化通道。借助这个独特的文化时空,我们可以实现家庭和谐与亲情凝聚,还能联结宗亲,维系族情。清明时节,回乡扫墓一来可以怀念已故去的亲人,二来能够激励后人不要忘本。这种年复一年的祭祀活动不是为了走形式,而是为了表达一种心情以及获得一种认同。
当然,清明祭祖形式上的轰轰烈烈与庄重肃穆并存,因为这些形式都是人们对故人的一种真情表露。清明节祭招先人的现象是道德信仰,是广大民众抒发与缅怀先人的诗意之举。民众于清明节踊跃祭组,不是因为相信阴间的真正存在,而是出于孝敬祖先的真实感情。逝者如斯,但大家却宁愿相信逝者能够领受自己的一番情意。
清明祭祖习俗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信仰习惯和文化精神,寄托着民众对生活的幢保,是代代相传的文化盛会。在清明节期间,城乡各处以同一种仪式来表达对先入的孝思与追忆。民众反复践行的墓祭仪式,使不少文化传统因而具有连续性,并绵延不绝。正是这种文化传统的同一性和连续性,在代际之间架起了贯通的桥梁。
人们选择清明节回家,就是为迫思而来,为寻根而来。人们怀着对先人的缅怀,带上一份心情。为先人或点上一支清香,或献上一束鲜花。大家虔诚地祭祖,就是要表达对他们的追忆,传递一种孝思。因此说.清明节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凝聚剂,对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家族孝道文化的传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清明节长期以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深厚民间根基的缘由所在。
清明节穿越时空、历经沧桑而盛行不衰。这也与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迫远的民族性格息息相关,体现了中国人重视孝道、不忘本我的道德情怀。这种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绵延不绝的基石。清明节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其孝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和谐精神内核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感恩文化
清明感恩文化的起源与祭祀文化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祭祀文化起源于原始宗教,感恩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和祭祀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同步的。清明节祭枢活动表达了民众对先祖功绩的怀念以及对先祖的感恩,感恩是清明祭祖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清明节就是中华民族的感恩节。作为由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融合而成的清明节,蕴含了先人对生命的理解。正因为如此,古人把生命看作两个层面,一是具体的、当下的、物质性的生命,二是抽象的、过往的、精神性的生命。民众清明祭祖、祭奠烈土,就是认为他们都是有生命的。事实上,烈土与先祖的自然生活已经远离尘世,但是他们的文化生活却是长存于世。清明节日是后人回顾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只要清明节日中所承载的祖先祟拜观念与墓祭仪式习俗依旧存在,孝道感恩这一文化意义就一定能得到延续。
清明节扫墓所蕴涵的感恩意识,表达了后世感激先人赐予生命、缅怀先人道德风范、实现先人理想追求的内在诉求。在侨乡广东,这种孝道教育更是根基深厚,且越来越得到发扬光大。因此说,广东侨乡文化在本质上就是一种重孝文化。近年来,海外乡亲的寻根访亲、捐钱赠物与清明返乡祭祖都是当地重孝传统在现代生活中的体现和延伸。华人华侨这种不忘祖宗、造福桑榨、报效祖国的思想行为实质上就是对传统感恩文化的一种践行。
清明节挂坟的由来 篇二
古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到这个时候,小孩子跟着家族的大www.好范文网baihuawen好范文网.cn人和堂兄弟姐妹们上山去“挂坟”。清明的时日在农历中并不固定,有时是在二月里,有的年份是在三月里。在水村,古时人们以清明作为“下种”的参照系,于是就有了古话,“二月清明迟下种,三月清明早下种”,就是说如果这年的清明是在农历的二月则下种宜迟,而如果是在三月份则宜早下种。据说这种说法已经不科学了,但清明人们仍然记得非常清楚。清明的时日在阳历却一般固定在一个时辰,四月五号,这有些奇怪,无考。水村人一般不会在四月五号这天去山上“挂坟”,而是提前两三天。
在新中国成立前,水村杨姓宗族内部有自己的几个基金组织,即“清明会”、“重阳会”、“学堂会”等,其中“清明会”尤其重要。“清明会”是专门为清明节宗族共同祭祀最原始祖宗“宗庙唐公”以及在宗祠里祭拜列祖列宗而成立的组织,由宗族族老组成,从族产中专辟一部分资产。到了清明节这个时候,宗族就开始筹备清明节事宜,主要有这些事:购买并宰杀生猪、组织成员上山祭祀祖宗、在宗祠里组织大型祭拜仪式和宗族成员大会餐。宗族有族田和山岭,把田土租出去收取租金,出卖山岭上的树木获取现金,这是宗族两大主要经济来源。清明节购买生猪有两大作用,一是要砍块“刀头”到祖宗坟墓前祭拜,这样的肉要砍成正方体,非常厚实,祭祀一般的祖宗有十厘米厚就行了,而宗族集体祭拜则要求更大的,宽度可能达到一尺左右。另一个就是宗族集体大会餐。水村杨姓宗族有三个房头,大屋里、平屋里住着大房和二房人,马公里住着的是马房人,每个湾都有自己的宗祠,总祠在大屋里。上山祭拜原始祖宗的人由各房头选出,马房人多则多派出人手,一般是老中青三代结合,以老人为主,老人和中年人都是村落里有影响有地位的权威人物,比如宗族的族老、村落里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家庭的当家人、有文化的男子以及大家族的管事。年轻人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他们与众不同,有特别的才能比如领导能力,是宗族重点培养的对象,以备以后接班之用。
这些人挑着数箩筐的“刀头”、草纸、香蜡、米酒和纸炮,用粪箕担石灰前往宗族始祖的坟墓前挂坟,而另外一批人则在家准备宗族大会餐的饭菜。挂坟回来的人还要组织在宗祠里的祭祀仪式,这是个宗族男女老幼都参加的活动,分别在各湾宗祠举行,有“八音班”奏乐、族老发言、烧香蜡、放鞭炮,整个宗族气氛和宗族情感在此时迸发,每个人都浸*在宗族哀思祖宗的严肃氛围里。只有在这里才能真正体验到涂尔干意义上的“社会”,宗族仪式在此刻使宗族成员脱胎换骨,每个人都直接与祖宗对话和会面,感受祖宗的威严,表达对祖宗的崇拜。仪式完毕,人们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开始享受宗族准备的大餐。宗族大会餐在宗族学堂草坪上举行,所有的宗族成员从各村落赶往学堂会餐。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族所有成员的聚会,这个宗族大会餐无论是在象征意义上还是在实际功能上都具有无可替代性。会餐后,宗族性的活动和仪式就结束了,接下来是各个家族(“屋里人”)组织上山挂自家的祖坟。
新中国成立后,宗族组织解散,族产被分到私人手中,“清明会”之类的宗族内部基金组织也同时消失,宗族不再有统一的祭祀和会餐。但以各个“屋里人”为基本单位的挂坟依然保留着。“屋里人”是四至六代人的称呼,亦称“唐公门下”,从自己往上数第四代或第六代是这个单位群体的共同祖宗(“唐公”),他是所有“唐公门下”之人都要祭拜的对象。因此以“唐公”为血缘起点和历史联结点形成了一个非常强烈的认同群体。“唐公门下”有个管事的,一般为第二代或第三代年纪为长的人,如果第二代到了七八十岁或都已过世,那么管事的则自然由第三代人担任,比如杨吉元的“唐公门下”,第二代男子20年前就不管事了,现由第三代为长、年近七十的杨书漾伯父主持门下事务。每到清明节前夕,“唐公门下”管事的就会通知门下各家各户在某天到山上挂坟。于是门下各家把“草纸”、香蜡和鞭炮准备好,至于米酒和“刀头”都由管事家准备,而石灰则谁家有就到谁家去担。上山那天,各家要去挂坟的人便拿着东西到管事家集聚,一同出发。如果要到远地方去挂坟,如有二十几里路,那么还得带上炊具和米菜,挂完坟之后就地开餐,这些东西也要由各家凑好。要去挂坟的人一般是家里的男子和小孩,妇女和出嫁的女儿不去。把挂坟的东西装在箩筐里,由年轻小伙子挑上,门下之人就浩浩荡荡地穿过村落出发。如果“唐公门下”比较“发人”,人丁兴旺,那么去挂坟的队伍就非常壮观、气派。我小时候跟在挂坟队伍里,总有种言不尽的庄严和自豪感。碰到这种场面,路边的人也会感叹,“一伙这么大的人家”,特别是到远地方经过陌生的村落,这个场面简直能把当地人折服。以杨吉元的“唐公门下”为例,因为是第三代人即他的父辈领路去挂坟,因此首先去的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唐公”,杨吉元这一代人称之为“祖公”。每挂一个坟,父辈就会告知后辈是谁的坟墓,让他们下跪给祖宗磕三个响头。挂得最隆重、最肃穆的坟墓是第四代人的“唐公”,基本上挑来的东西一半以上是用在这个坟墓上,并且其他坟墓可以不用刮掉上面的茅草、荆棘,但这个坟墓却要清理得一干二净,再撒上石灰。整个坟墓被修葺一新就如同新坟一样。
因为这个坟墓隔几年还要“填冬至坟”,所以它一般比其他坟墓要高大得多。
挂完了“唐公”的坟墓,其他的“小”坟就一扫而过,比较马虎。而如果是“唐公门下”第二代人的坟墓、第三代人的坟墓,且他们有后代的话,这些坟墓也不会挂得马虎,也得修葺一番,但比“唐公”的要小气,把握一个度,不能盖过“唐公”。
清明节的由来 篇三
清明节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节气,二是指节日。节气是一年时序的标志,由于它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来安排农事活动。清明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它的得名是因为“春分后十五日,一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草木萌芽,生机盎然,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季节。所以江南有“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华北也有“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和“惊蛰早,谷雨迟,清明春种正适时”的农谚。
那么,清明又是怎么演变成为节日的呢?据《荆楚岁时记》称,从冬至到寒食,中间相隔了105天,古人又说“冬至百六天为清明”,以此推算,寒食在清明前一天。由于寒食和清明日子相近,故古人往往将寒食中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就没有严格区分了。清明也就由农时节气变成了一个节日。
古时清明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禁火寒食,即不生火做饭,只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这种习俗,据说与春秋时晋国贤臣介子推有关。介子推是跟随晋国公子重耳一起流亡的臣属。君臣在流亡列国时历尽千辛万苦,重耳最后终于回到晋国做了国君,他就是历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做了国君之后,封赏了大批功臣,惟独将没有自我表功的介子推忘了,而介子推在流亡期间却有割股峡君的大功劳。当重耳想起这件事时,便急忙派人去请介子推。但介子推已携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为了将介子推逼出山,重耳就下令放火烧山,不料却将介子推烧死了。重耳很难过,就把绵山封给介子推,改名介山,这就是今天山西介休县东南的介山。他还规定每年在介子推被烧死的这天,要严禁烟火,吃冷食,以示纪念。
禁火寒食从春秋开始,先是一天,后为三天,到东汉发展成一个月,甚至一百零五天。这种习俗在三晋地区,尤以太原、上党、雁门、西河等地最为流行。因冷食时间太长对身体有害,故东汉末年改为三天。由于冷食不易下咽。人们在寒食节前儿天,纷纷做“甜饧”,即麦芽糖。有甜甜的饧浆伴着冷食吃,就比较容易下咽了。所以唐代寒食节民间吹箫卖场的小贩特别多,“粥香场白杏花天”、“包饧市喧箫吹”、“箫声吹暖卖场天”的诗句正是对这种习俗的真实描写。宋代,有钱人还用面粉和枣泥做成形似燕子的点心叫“枣锢飞燕”;用柳枝串着插在门媚上的则叫“子推燕”。
现在,虽然清明禁火寒食的习俗已经没有了,但介子推绵山焚身的故事却工’‘为流传。每当清明节到来之际、人们总是记起这位“上甘焚死不公侯”的贤臣。
清明节习俗的来历和由来介绍 篇四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北方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又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
《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北方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又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
《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
清明节习俗的来历和由来介绍 篇五
乌镇有句民谣:三月三、庙门开,乡下蚕娘出门槛,东亦逛、西亦颠,轧朵蚕花回家来。
古代人们养蚕靠天时,蚕农们为了祈求神灵的庇护,形成诸多的蚕乡习俗。许多地方的居民在每年清明夜开始设祭,进行襄白虎、斋蚕神等活动,期间要烧香祈蚕,抬着蚕花轿出巡,妇女、孩童沿途拜香唱曲,汇集普静寺,俗称“蚕花会”。
蚕花会在香市期间,赶香市时,农村妇女们烧烧香,祭祭神灵,或添置一些蚕具、农具和日用品,除此之外还有一项很特别的民俗活动,那就是在庙里烧过香之后,还要到土地庙前面的水潭里洗洗手,俗称“洗蚕花手”。据说,在那里洗过手以后,养起蚕来就特别顺手,蚕也会无病无灾。
蚕花节是一项传统民俗活动。每年清明,蚕农们都会进城参加蚕花会,期望桑蚕丰收。
清明节习俗的来历和由来介绍 篇六
清明节荡秋千的由来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伴随荡秋千的是踏青。每年仲春,春光明媚,桃红柳绿。旧时富裕、悠闲者多于此日携酒食到野外游玩赏春,称为“踏青”,祈求一年不生脚疾。此俗沿袭至今。荡秋千是清明时节时古老的游戏娱乐活动。关于秋千的'起源,一说是由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一项习武活动衍变而来。《古今艺术图》说:“秋千,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趟者。齐桓公伐山戎,流传中国。”
“山戎”也叫“北戎”,春秋时代居住在河北东部,与齐、郑、燕等国境界相接。另一说法源于汉武帝时代。汉武帝在后院祈祷千秋之寿,令宫女耍绳戏为乐,本为千秋,是祝寿之词,后世倒语称为“秋千”。与此说相关,明人陈卧子有诗句:“禁苑起山名万岁,复宫新戏号千秋。”
古时候,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才逐渐发展为用两根绳子加上踏板的秋千。《荆楚岁时记》记载,每年的春天,人们把长绳拴于高大的树叉上,女子穿着五彩缤纷的艳丽服装坐在上面,前后摆动,在空中起飞荡漾。唐宋时,荡秋千被称为“半仙之戏”,深受广大妇女的喜爱,清明荡秋千极为盛行。
清明节的来历 篇七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的起源,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据传是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由于与寒食节(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的时间很接近,到了唐朝,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关于清明节(寒食节)由来的传说:几年介子推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就是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为哀悼介子推文公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并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下令全国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禁止烟火,仅食寒食,并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节日“寒食节”。
第二年清明,晋文公率众臣到绵山下的介庙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烧林山坡上的被烧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以为柳树是介子推转化,他便赐柳树为清明柳。要求晋国百姓家家门上挂柳枝,扫墓栽柳,上绵山踏青,抒发思念之 情。并令寒食前一是为“炊熟日”,人们要做许多蒸饼,称作“子推蒸饼”;也有人家用面粉和枣泥做成燕子状饼,然后用柳条串起挂在门据上晾晒,称作“子推燕”。
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
清明节习俗的来历和由来介绍 篇八
从古至今,中国人在清明时节都有插柳的习俗。那么,插柳的民俗从何而始、源自何来?据说,插柳的风俗源于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炎帝神农氏的。有些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纷纷(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约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淡忘,只有插柳流行不衰。杨柳的生命力强,随插易活;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清明节春光明媚,绿树成荫。人们在这一天踏青、扫墓、上坟。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关于清明节有个传说与宋代大词人柳永有嵯。据说柳永生活放荡,常穿梭于花街柳巷之中。但由于生活不轨,柳永一生为世俗所不容,虽中过进士最后却于襄阳贫困潦倒而死。他的墓葬费用都是仰慕他的歌女筹集的。每到清明节,歌女都到他坟前插柳枝表示纪念,用柳喻之,以示永怀;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的习俗。其实这个习俗唐代即已有之。唐人认为三月三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不受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特别盛行,人们踏青游玩归来,在家门口插柳以摆脱虫疫。不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史籍典章的记载,清明节插柳总是与避免疾疫相关。春天天气变暖,各种病菌开始滋生,人们在医疗条件简陋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摇摇柳枝了。
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作用。受佛教的宣传,人们认为柳可以祛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普度众生。北魏商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当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到些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话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音近,以表示挽留之情。这种习俗最早源自《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达难分难离,不忍分别,恋恋不舍的心情。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予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折柳赠别”就表达了“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赠,也预示亲人离别去他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迅速地“生根发芽”,仿佛柳枝之随处可活。折柳枝把美好祝愿蕴含其中。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涉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云:“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曰:“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词有道:“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曰:“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离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别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含义,古人又赋予柳树诸多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在情理之中了。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清明节习俗的来历和由来介绍(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