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精品多篇)范文
【导语】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篇一
想弄清楚端午的来历,首先要分析端午的寓意。
所谓“端”,在古代是指“初始”,根据记载早在东汉时期,民间就已经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开展祭祀活动,但当时不叫“端午节”,而是叫做“端五”,从字面理解就是初五这一天。
“端五”是怎么变成“端午”的呢?
这事还得从唐玄宗说起。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按照古代的避讳规矩,不但要避开皇帝的姓名,还要避开皇帝的生日,当时的宰相宋璟以此建议(拍马屁)避“五”字的讳,把“端五”改为“端午”。
这一改从此就定下了千年的规矩,同时也让端午节的意思更加明确,农历以地支纪月,五月正对应午,“端午”用来描述五月初五实在再好不过了。
大多人认为,五月端午节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投江的楚国大夫屈原,缅怀他为国为民,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然而根据专家研究,实际上端午节很可能与屈原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而是另外纪念其他几位人物。
第一种说法,端午节是为了纪念道家天师张道陵。
说到张道陵,想必大家不会陌生,他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出生于东汉末年,是道教的开创者,也是五斗米教的创始人。因为是一代开山祖师,后世教徒都尊称他为“张天师”。
相传,张道陵是西汉开国名相张良的第八世嗣孙,其相貌伟岸,身高九尺二寸(二米五左右),浓眉大眼,相貌异于常人,法力无边,是所有妖魔鬼怪的克星。
五月在民间被称为“凶月”,所以人们在五月初五这一天纪念“张天师”,就是希望借助天师的名头禳福避邪,保佑一家安康。
第二种说法,纪念东汉孝女曹娥。
根据《后汉书·列女传》的记载,曹娥的父亲是个巫师,擅长歌舞走阴,在前往纪念伍子胥的途中不幸落水,数日不见尸体。
当时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把父亲的旧衣投入江中,跟着衣服漂流的方向寻找父亲,同时对天起誓,父亲如果活着衣服就会一直飘着。然而几天之后,衣服突然沉入水底,曹娥悲痛欲绝,认为父亲的尸体就在这里,跟着投江自尽。
更加离奇的是,五日后,曹娥的尸体居然真的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轰动一时。人们奔走相告,认为是曹娥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建立了一座寺庙慰其孝心。并把曹娥父亲落水的那一天,五月五日,作为纪念孝女的日子。
第三种说法,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
介子推本是晋国人,没有什么特别的神通本事,但为人忠心耿耿。作为晋文公重耳的亲随,跟随他在外流亡长达十九年,一直兢兢业业服侍鞍前马后,不敢有丝毫怠慢。
有一次重耳连着几天饿着肚子,只觉得头昏眼花,介子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二话不说,就把自己大腿割了几刀,切了一大块肉炖了一锅肉汤,献给了落难王子重耳。
重耳得知这碗肉汤是介子推的肉,不觉得恶心,反而感动得热泪盈眶,认为他是大大的忠臣,许诺将来当上君王,一定封官加爵,予以厚待。
谁知道,若干年后,重耳苦尽甘来真的成为了晋国大王,封赏有功之臣,唯独忘记了介子推。
介子推也没叫苦,带着老母选择激流勇退,归隐山林,隐居于绵山。
事后,经人提醒,晋文公又想起了介子推,为了不让其他人说他忘恩负义,亲自来到绵山想请介子推出山,作秀给人看。可谁知介子推坚决不愿意出面,于是在某些人的撺掇下,晋文公想出了放火烧山的歪招,想逼迫介子推出来,可谁知风助火势,这把火烧过了头,介子推抱着大树活活烧死。
无奈之下,晋文公为纪念这位不求名利的功臣,便定下烧山的这一天为清明节,五月五日为祭日,纪念这位大忠臣,介子推。
介子推虽然一生命运多舛,但死后,清明节,端午节都和他有关。这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独一份。
第四种说法,纪念春秋名将伍子胥。
相传,当年楚平王听信谗言,强占了自己的儿媳妇,逼走了太子,杀死了谏言的伍子胥的父亲和兄长。伍子胥一夜急白了头,愤然离开楚国,投奔吴国,成为一代名将,若干年后率领吴国大军势如破竹,攻破了楚国国都,将楚平王从坟墓里拉出来鞭尸,报了杀父杀兄之仇。
然而老话说的对,杀人者终被人杀,多年之后,吴王夫差继位,命运的作弄,让伍子胥也被谗言所累,屡次劝说吴王杀掉卧薪尝胆的勾践未果,悲愤之下,毅然选择了自杀,尸体被扔进了钱塘江。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就把伍子胥自杀的这一天,作为了端午节。
第五种说法,纪念传说中的生物龙。
这种说法最为离奇,出自闻一多的民俗研究论文《端午考》一文。
闻一多先生这样认为:
端午节日的活动项目中有诸多与龙有关的仪式,作为端午节发祥地江南吴越地区,这种风俗流行的历史最久、保存的色彩最厚,而且也是古代龙图腾部落的分布区。由此,不难得出一个推论,端午的起源与龙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还可以进一步推测,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族龙图腾部落举行图腾祭的节日,简单的说,端午节就是给龙过生日。
大自然中没有龙这种动物,它是古代先民想象出来的一种神兽。龙上可飞天播雨,下可遁海为王。作为一种祥瑞之物,天将有变一定会有龙现世征兆。龙是上天意志的代表者,而端午节给龙过生日,既是民间祈福的庆祝活动,也是充满浓重宗教色彩的祭天仪式。
当然,不管以上这五种说法,哪种说法才是真的。都足以说明端午节的历史十分悠久,而且规模隆重,举国上下同欢,至今风俗不衰,充满着安康和睦的气氛。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篇二
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古时的端午是祭祀诸神的节日,享祀者除了屈子,还有孝女曹娥、药王、蚕神以及善降鬼魅的道教人物张天师和钟馗等。
在民间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看法,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纪念屈原说何以深入人心?专家表示,这是因为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品格感人至深。因此,纪念屈原说就占据了主流。
端午节习俗
民俗活动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佩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sebi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挂艾虎
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中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宋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诗:‘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又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XX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佩长命缕
端午节时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此俗始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记当时风俗:“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
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其中唐宋时,更有宫廷赐大臣此种节物之事。史载唐代宗兴元元年端节,宫廷曾赐百索一轴。又《宋史·礼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入。”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