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三字经全集【多篇】范文
【概述】百家讲坛三字经全集【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百家讲坛三字经 解读 篇一
百家讲坛三字经 解读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演讲人:钱文忠
讲师简介: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季羡林先生关门弟子,中国仅有的几位专业研究梵文、巴利文的学者之一。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文化学系,主修印度学,副修伊朗学、藏学。著作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门立雪》,译作《唐代密宗》、《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
内容简介: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在这段三字经中,讲述了孟母是如何教育孟子的,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还讲述了窦燕山的五个儿子为什么都能够考中科举,这就是五子登科的故事。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儒家思想十分强调父亲和教师的绝对权威。但是当父亲或教师有错误的时候,该如何对待?又该如何正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点呢?请继续关注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第二集。
全文:
《三字经》在教之道 贵以专以后,紧接着又是四句,哪四句呢?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昔孟母择邻处这样六个字,以另外一个名字而闻名:孟母三迁。孟母三迁出于西汉刘向的一本书叫《列女传》,讲历史上各种伟大的女性,而孟母这个故事也在里面。这是什么样一个故事呢?孟子小时候,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家境非常贫寒,所以住在一个破房子里头,而这个破房子还不能在城里头。古代也是一样啊,城中心的房价贵啊。住在城外,而且城外还不能在城外很好的地段,在哪里呢?在墓地旁边。那么经常有人出殡,办丧事,小孟子耳濡目染,天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他就受到了熏染。所以小孟子从小就学人家哭丧,他没事就哭,没事摔瓦盆,过去孝子摔瓦盆,学各种各样的丧仪。这当然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孟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办呢?竭尽所能搬家,从第一个住处搬到第二个住处,第二个住处搬到哪里呢?不巧,搬到了市集上,搬到一个商业街的附近,而隔壁恰好是个肉铺,肉铺当然天天要杀猪卖肉,天天要在那里剁肉。小孟子又没事干,学着肉铺天天也在那剁肉,然后讨价还价,学人家这一斤肉多少钱,这是后腿,这是前腿,这俩蹄子,这个下水,就变成了一个卖肉的孟子。那么孟母当然更着急,这当然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好的,更何况当时是看不起商人的。咬咬牙,再搬家。这对于一个生活很贫困的家庭来讲,是非常艰难的事情。这一次搬到哪里?第三个家,搬到了一所学校的附近,弦歌不绝,书声琅琅。孟子受到了学校的熏染,就从此开始学什么呢?学打躬作揖,因为这是师生之间的规矩。跟着耳朵听着在那儿背,读书念书,变得彬彬有礼。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什么?说明为了孩子的成长,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
文忠寄语:为了孩子的成长,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环境。
【童声】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那么接下来的故事“子不学断机杼”是怎么一故事呢?小孟子长大了,长大了要读书去了,但是呢,还是个孩子嘛,童心嘛,经常翘课。孟子读书也烦,经常逃课,不去上课。有一天啊,这小孟子又逃回来了,听着听着课没劲了,逃回来了。孟母正好在织布,因为孟母那个时候主要靠织布,靠卖布来维持生活。一看到孟子又回来了,说过孟子好多次的孟母这个时候一句话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机杼,就是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敲断了,这当然就意味着这一匹布,马上就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无数个夜晚的辛劳就白费了。孟子是个好孩子,他当然非常孝顺自己的母亲,就跪下来,就问妈妈,您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就告诉他,读书、学习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就像我织布,我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先一小段一小段的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它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才可以做被单,对不对?你这读书也是这个道理,你不能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像你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你怎么能够成才呢?那孟子受到了母亲的教育,从此以后,专心致志一心向学,后来成为了一代亚圣,成为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这就是三字经的孟母的故事,孟子母亲的故事。
简单吗?不简单,这里边蕴含着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宗法文化,以父亲为主,家长是男性,为什么讲到教育的问题,居然先把母亲放在前头呢?
解说: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父亲是一家之主,妇女的地位很低,甚至大多数妇女都不识字,那么教育孩子当然首先应该是父亲的责任。但是为什么《三字经》在提到教育孩子的问题时,却是先讲孟母如何教子,而不是先说父亲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呢?
我想这个解释还是可以解释的,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像我以前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是孟子一系的思想,所以到举例子的时候,总要从孟子那一系来举,就这个亚圣是怎么培养出来的。不巧,孟子从小父亲就去世了,孟子的父亲并没有对孟子的教育,孟子的成长产生多大的影响,孟子是在他母亲的教育之下开始了做学问,开始成为亚圣的这样的人生旅程,所以用孟母来做例子。另外一个,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在中国传统社会当中,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很少,大量的女性,甚至包括这些名门望族的豪门的女性,好多并不识字。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季先生的母亲就是不识字的,但是当回想起自己所接受的最早的教育的时候,季先生也好,胡适也好,很多大学者也好,都首先想到自己的母亲,也许自己的母亲并没有读过书,也许自己的母亲可能连字都不识,母亲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母亲是一个孩子最早的老师,更是一个孩子终生的导师。
文忠寄语:母亲是孩子最早的老师,更是孩子终生的导师。
母亲尽管在传统社会当中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但是母亲对孩子的道德的养成,对一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人格的养成,母亲的作用绝对是至关重要的。
解说:我们常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终其一生的,那么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童声】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那么三字经接下来的是比较冷僻的一个故事,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又是四句诗。窦燕山是五代时期的一个人,是历史上一个真实人物。
窦燕山,原名:窦禹钧,时代:五代后晋。籍贯:苏州渔阳,地处燕山。
他出生于富豪之家,非常有钱,但是窦燕山人不怎么样,他虽然很有钱,但是他经常恃“财”傲物,这个财不是才气的才,财富的财,还小心眼,还见难不救,反正这个人不怎么样,窦燕山在年轻的时候,所以就遭了报应,什么样一个报应呢?在中国传统当中这是天大的报应,年到三十,膝下无子,没儿子,这在中国是最大的报应。那么窦燕山有一天在梦里面梦见自己的父亲,自己的父亲就教育他,你现在这样的为人处事,这种做法行为举止是不对的,你应该改过,你应该乐善好施多做好事。醒过来以后,窦燕山在梦中接受了父亲的教诲,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仗义疏财,修桥铺路,济难扶困,变成了名甲一方的一个好人,一个善人,不久以后就有了五个儿子。那么按照传统的说法,年过三十才有子,在古代几乎就是中年得子了。而窦燕山牢牢记住自己的教训,呕心沥血地去教育这五个孩子。这五个孩子后来三个中了进士,两个中了举人,这就是五子登科这个成语的来历。五子登科讲的就是窦燕山的五个儿子中了科举,登科了。到今天,咱们的五子登科已经变了,变成娘子、票子、车子、房子、位子。咱们今天讲五子登科早就忘了这典故了,这个典故出于《三字经》,就在于此。
【童声】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三字经》觉得仅仅讲这么五子登科的故事还不够,那么接下来就是非常有名的六个字:养不教父之过。这里的养有两层意思,生养,养育的意思。你做爸爸的,你不能光把孩子生下来,你不去教育他,你只管生养他只管养育他,但你不去教育他,那是什么,是你父亲的过错,是你父亲的罪过,养不教,父之过。从历史上,可以找到一正一反的故事来解释这六个字:养不教父之过。我都举同时代的人,汉宣帝的时候汉朝,有叔侄两个人,一个叫疏广一个叫疏受,疏广是叔叔疏受是侄子。这叔侄两个人都当了比较大的官,什么官呢?太子少傅和太子太傅,就是教育太子的这个大官,官很大。那么他们把太子教育完成以后,叔侄两个觉得应该告老还乡了,回家了。皇帝当然要感谢这叔侄两个人对太子的教育,所以就赏赐了他们一笔钱,一大笔钱。这叔侄两个回到老家以后,按照常规应该怎么样?买田买地,留给子孙。你当了那么大的官,皇帝又赏了你一大笔钱,你又告老还乡了,你也有子有孙了,按照传统观念是不是应该这样?给孩子准备好多财富,留下好多钱,留下好多动产不动产。这叔侄两个很奇怪,怎么奇怪呢?回去以后没看见他们有这个动静。只看见他们两个人经常在村里举办宴席,请谁呢?请自己的一些亲友,请村里的孤寡老人,请附近的这些没有人去关心的比较贫苦的人来赴宴,来白吃白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皇帝赏赐的钱像流水一样在花,疏广和疏受都有孩子,看着不敢说,但是心里担心,你这么折腾的话你拿什么留给我们呢?就托人托族里的长老去跟这个疏广、疏受打个招呼,说你这么花钱孩子没钱,孩子将来怎么活?你这样花钱的话,你给孩子留什么呢?疏广、疏受就跟长老讲了这么一段话,我们做父亲的,怎么会不爱自己的孩子,我们怎么不知道该给孩子留点东西呢?但是我们疏家已经薄有田产,如果我的孩子勤劳一点,刻苦一点,向上的话,是不会比别人过得差的。我把那么多钱留给他们,只能使他们变得懒惰,变得依赖,从小锦衣玉食,消磨斗志,对他们恐怕没有什么好处。这个长老把疏广、疏受的话传给他们的子孙,他们的子孙一下子领悟到父亲深意所在。现代社会当中,我们经常考虑给孩子留点什么,孩子还很小,就琢磨着他将来要结婚,我先把房子给他买好吧。孩子刚刚进入大学,就琢磨着给他买个车吧。但是大家知不知道,在传统中国有一句话:遗子千金不如遗子一经。留给孩子千两黄金,我不如留给他一本经书。当然这个话你不能刻板地去理解,真留一本经书给他,他吃经书啊!不是这意思,而是留给他知识。与其留给他千两黄金,不如留给他一种安身立命的知识,给他创造一种受教育的机会,应该培养他一种学习的渴望和对学习的依赖,而不是对财产的依赖。
文忠寄语:应该培养孩子对学习的依赖而不是对财产的依赖。
父亲对于孩子的教育作用很大,和母亲一样,必须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职责。当然,父亲的教育功能和母亲的教育功能还是有所区别的。我相信父亲是一个孩子成长以后终究能够理解的榜样。
文忠寄语:父亲是孩子成长以后终究能够理解的榜样。
往往父子感情比较紧张,母子感情很亲近。但是,往往当一个人成长起来以后他会想起自己的父亲,这个时候,也许自己已经成年。
解说:父亲往往就是孩子无形中的榜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父亲都是合格的,也不是父亲所有的思想都是正确的。如果父亲的观点是错误的,那么孩子应该怎么办呢?
反面的例子也有,也是汉宣帝时候,也有一个当朝的大官,御史大夫,这也很大了,这类似于今天的监察部长,叫什么呢?叫陈万年。他也爱自己的孩子,也愿意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谨小慎微,溜须拍马,谁都不得罪,看到皇亲国戚,看到政要,竭尽讨好之能。这个陈万年做爸爸是这么样一个人,而他的儿子陈咸却是一个刚正不阿,仗义直言,执法如山的一个官员,也是一个官,当然没他爸爸那么大,经常得罪人,不避权贵。父亲也爱儿子,陈万年怎么会不爱陈咸呢?所以他也担心,你小子这么弄下去,将来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看你得罪那么多人,还好我老爸在,我人缘好,我位置高,我还能罩着你,我总有走的一天吧,我走了以后你怎么办?你不要被人整死吗?所以他有天晚上下定决心找他儿子谈谈。古人父子之间的规矩很严,陈万年年纪比较大,躺在榻上,汉朝的时候我们知道,还没有我们今天的床,我们今天的床是很晚才有的,他躺着。儿子恭恭敬敬站在屏风,要隔着一个帘,父亲在里面说话,有个屏风,站在屏风后面聆听父亲的教诲。这个陈万年就教育他,你应该像我一样,圆滑一点,变通一点,要明哲保身。这老爷子一番好心,唠唠叨叨,车轱辘话,陈咸站在那里晚了,也累了,累了以后,扑通,头就撞到屏风上。这把老爷子给惹火了,我好心好意那么累,通宵教育你,你在那儿打瞌睡,爬起来举起拐杖要去揍陈咸。古人有规矩了,小杖受,大杖走。你这个爹要打我,你打的不重我挨几下,你打的重我也是走的。小杖受大杖走也是儒家的规矩,我要跑的,这也是符合规矩的。儒家并没有说父亲要打儿子,儿子只能被打死,儒家没有这个说法。小小打一下你就熬一熬,如果要狠狠地打,儿子是有权逃的。那么陈咸就跑,跑的时候扭头扔下一句,说你这老爸,我为什么打瞌睡,你要说的话我都懂,无非是叫我像你这样溜须拍马嘛,老爷子当场厥倒。
这两种教育方法都是父亲教育儿子,这个父亲也都深爱着自己的儿子,可是哪种好呢?
解说:虽说养不教父之过,但是父亲到底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正确的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加尊重父亲,而错误的教育却只会使父亲失去自己的威信。那么教育孩子的责任除了父母之外,还有谁更加重要呢?
那么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你要离开父亲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那么这是谁的'责任呢?老师。所以《三字经》接下讲的是教不严师之惰。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惰,懒惰的惰,是一种疏忽,一种过错的意思在这里,并不是仅仅懒惰的意思。不是说教不严就是你老师偷懒,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教不严就是老师的过错。
教不严师之惰,如果我们要从历史上找出一个故事来说明的话,那太多了,我向我找一个最极端的,最狠的一个。怎么狠呢?我找一个皇帝家的老师来说这个问题,行不行?朱元璋夺取了元朝的天下,登基做了皇帝。朱元璋本身没受过什么教育大家是知道的,那个时候他当了皇帝以后就很关心自己皇子的教育,就满世界的找有学问的人来皇宫里面教他的这些龙子龙孙,找到了,叫李希颜,一代名儒,教书水平很高。朱元璋请进来,李先生,教书。这个老师那是非常严格地来教育这些龙子龙孙,完全以一种严格的态度来履行自己教师的职责。严格到什么地步?他揍龙子龙孙。就这些皇子啊,上课不好好听讲他也揍,戒尺啊,什么都上,打得这个皇子嗷嗷叫,受不了,这老师太野蛮了,我是皇子你还敢揍我,老师照打。打完了以后,有一个朱元璋非常宠爱的小王子就跑到父皇那里,说父皇,这书没法念了,这老师把我给揍的都快揍死了。朱元璋当然就火了,你还了得你,我给你脸叫你来当我的老师,居然你自以为,你还敢打我的孩子吗?就准备去治这个李希颜先生的罪。这个时候马皇后,就是朱元璋的这个原配,也没读过什么书,在旁边就劝朱元璋,说这是你不对。她就问那个孩子,老师为什么揍你?我不好好背书,那不你该揍吗。就跟朱元璋讲,李先生这是以圣人之道,以一种非常严格的态度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也是为了你的江山社稷考虑的,我们应该感谢李先生,怎么还能责怪他呢?朱元璋一下子,哎,马皇后的话有道理,不仅没有治这个李先生的罪,反而对他尊敬,非常尊敬,尊敬有加。当李先生退休的时候,朱元璋专门赏赐了红袍,因为李先生的官并没有那么大,并不见得可以穿这样的服饰,但是赏赐了红袍,赏赐了大量的钱财,让老先生告老还乡,千恩万谢。
解说:在封建帝王社会制度中,皇帝是最高权威,为什么一个教书先生竟敢责打皇子,而贵为皇帝的朱元璋为什么会对一个教书先生如此礼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的地位到底有多高呢?
在传统的中国,老师是什么地位?在传统的社会当中,孩子正式入学的第一天,要向孔子的牌位敬礼,要鞠躬,要磕头,因为这是至圣先师,还要为一个磕头,就是一个牌位,上面写着天 地 君 亲师,上有天,下有地,有皇帝,有父母,有祖父母,天地君亲,第五个就是师。这是老师的地位,在传统中国文化当中,过去19以前,因为1905年中国废科举,实际上,私塾门口一般都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四个字,哪四个字大家知道吗?溺爱免送。如果你要溺爱你的孩子,拜托,你别送来,我不教了。这是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就是在中国传统社会贵为帝王,都是懂得这个道理的。清朝,皇子入学就是用这个道理。大家如果看过溥仪,宣统皇帝的回忆录大家去看,为什么清朝的储君,清朝没有皇太子,他这个大阿哥去读书的时候,为什么要请亲贵陪,大家知道吗?他就会找一些同宗的人陪,就是让老师骂的。因为老师必须教训你,你不好好读书,你小动作不断,我要骂你。但是你将来是皇帝,不好骂,我总得指桑骂槐吧,我总得教训你吧,我怎么教训你呢?就找几个小皇子的叔伯兄弟,坐陪,但也都是亲王啊,都是贝勒,贝子啊,这就指着骂,但是他不敢骂溥仪,比如骂另外一个,你看你,那么不庄重,上课不好好听,动手动脚,言语轻浮,你像个什么样子啊?!其实是溥仪在动,那个叔伯兄弟并没有动,挺老实在听课,但是他得挨骂。这是一套制度,诸位,这也就是说明了在中国的传统当中,老师必须严格教学。
解说:教不严师之惰,不仅强调了老师的责任,同时也强调了老师的尊严,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师道尊严。但是这种师道尊严会不会使有些不合格的老师有恃无恐,误人子弟呢?
有些老师也不那么合格,的确是有的。鲁迅先生就讲过一个很好的例子,也是一个故事。说有一个老师教孩子读《论语》,读到一句叫都都平丈我,这个学生一下就晕了,什么叫都都平丈我?什么话,什么意思?那这个老师比较蛮横,你背就完了,我教你,你就背,你管那么多。这个学生很小心地就问,老师,您老人家是不是有可能记错了?老师怎么会记错,就是都都平丈我。是什么呢?郁郁乎文哉。这老师是个白字先生,水平不高,郁郁他不知道怎么看成都都,首都的都,乎看成了平,文看成了丈,之乎者也呜呼哀哉的哉看成了我。所以老师就把郁郁乎文哉一直读成都都平丈我。那么他也这么教学生,都都平丈我,那么这样的老师那毫无疑问是不合格的。
解说:儒家文化十分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但是为人师者未必都合格,那么我们现代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问题呢?传统中的师生关系是不是完全过时了呢?
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它的优缺点,它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还没有好好地反思过,长处在哪里短处在哪里。有些短处是很明显的,比如体罚,这个在今天是应该要予与批判的,不能遗传下来。现在老师绝对不能对孩子施以体罚,但是老师的严格教育是不是就不对了?是不是老师就可以纵容孩子了?我想时代进步了,老师应该用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把新的教学内容教给孩子,孩子还是应该以一种尊敬老师的心态,刻苦学习的心态,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从老师那里领受知识和教育。
文忠寄语:应该以一种尊敬老师,刻苦学习的心态领受知识和教育。
这个传统恐怕没有过时吧!现在好多教师对孩子,他不敢严格要求。也许好多家长也未必理解老师,严格要求委屈了我孩子,我家里就这么一个独苗,我就这么一个宝宝,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会对老师兴师问罪。当然我还是要强调,传统的教育有它的毛病,我们不能继承,但是传统的教育难道就一点道理都没有了吗?难道教不严师之惰不对吗?当然老师自己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一种敬业的精神来履行自己的职责。那么孩子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接受教育,珍惜教育,领悟教育?这是《三字经》要接下来讲的又一个重大问题,请大家听下一讲。
百家讲坛解读三字经 篇二
百家讲坛解读三字经
《三字经》一经问世,即广为流传,实际上成为全国通用的儿童教材,而在和《百家姓》、《千字文》合称的“三百千”中,只有《三字经》被尊称为“经”。为什么这样一本小书被历代人们奉为经典?钱文忠教授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解读这部传统启蒙经典?在看似简单易懂的字句背后,都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而对于今天的人们,《三字经》还有着什么样的启发意义呢?请听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系列第一集。
钱文忠:今天每到开学的时候,我们都会看见很多可爱的孩子背着一个很大的书包,里边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课本,沉甸甸的一个书包。这个课本分门别类,语文、数学、外语,印刷精良,由国家教育部门统一编纂、统一发放,这是现代的孩子。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传统的中国孩子们用什么东西来做教科书呢?用什么样的教科书来启蒙呢?毫无疑问当然是有的,只不过当时没有一种政府统一安排的教科书,启蒙的,没有。而到了中国宋朝以后,突然出现了一部《三字经》,来历不明。为什么说它来因不明呢?我们连它的作者是谁都不怎么知道,而这部书《三字经》,从宋朝开始一直到今天,流传不绝。这部书有什么特点呢?从内容到形式它都有自己的特点。从形式上看《三字经》嘛,三个字一句,三个字一句,琅琅上口,非常易于记诵,在古代是可以唱的。在中国宋朝以后流行的像这种传统的启蒙书里边,我们知道叫“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统称“三百千”,这都是孩子启蒙读物。那这里边大家一听这个排列,“三百千”马上会有一个感觉,为什么这个三字称经呢?为什么《百家姓》不叫《百家姓经》呢?为什么《千字文》不叫《千字经》呢?那就彰显了《三字经》的重要性。在我们传统文化当中,把一部书称为经,那这是至高无上的一种地位和荣誉,《三字经》就是这么重要的一部传统的启蒙经典。也许大家会说,既然是给儿童看的书,那它一定很简单了,有什么值得讲的呢?错了,这个看法,《三字经》的确非常简明扼要,但是也正因为它简明扼要,它以最简洁明快的方式凝聚了最深厚的文化传统,所以我们必须用心去阅读,用心去体会,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三字经》所经传达给我们的一种文化信息,我们才能理解《三字经》为什么能够流传到今天,我们才能理解《三字经》对于今天我们这些中国人来讲,特别是今天我们这些还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孩子们来讲,有什么不可替代的意义。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字经》。
[画外音]为什么一本儿童启蒙读物、一个儿童识字课本,被大家尊称为《三字经》,在看似简单易懂的文字背后,都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而钱文叫教授又会对传统经典《三字经》做出什么样的解读呢?“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钱文忠:“人之初”,人出生的时候,“性本善”,天性本就是善良的。就在这么貌似简单的六个字背后,就有非常丰富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讲了是一个人性论的观点。也就是说,人性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的本性究竟是善良的还是恶的?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化传统都绕不开人性论的问题。因为无论如何,我们必须首先认识我们自己,认识人。在中国传统当中,关于人性论的讨论非常地丰富多彩,在先秦的时候,就儒家传统当中就有三派说法,一派孔子的说法,我们后面还会讲到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说法是什么呢?就是接着《三字经》的后六个字,“性相近,习相远”,什么意思呢?孔子认为啊,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太大,由于后天的熏染,环境的影响,会变得差别越来越大,本性相距并不远,这是孔子的说法。换句话说,孔子并没有告诉我们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孔子置而不论,留个悬念。荀子,也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家,荀子甚至和法家有好多关系,荀子的看法是什么呢?“人之初,性本恶”,人的天性本来是恶的,这是荀子的看法。这个看法比较容易得到我们的理解,这不难啊,因为我们看一个小孩子生下来,呱呱落地,他饿了他要吃奶,他会管母亲很劳累吗?他会管母亲有没有奶汁吗?他会考虑母亲是不是在生病吗?不会的,他非要吃奶,而如果有几个孩子的话,可能几个孩子争先恐后地要求吃奶。那人的本性从这个角度来看,谈不上善良,对吧?那么,“人之初,性本善”究竟是谁的思想呢?是孟子一派的思想。亚圣孟子,孟子这一派的思想家,儒家思想是认为“人之初,性本善”的,大家不要小看关于人性善恶的这种分野,实际上中西文化就在这里开始了不同的发展轨道,我们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说明这个问题。在西方的文化传统当中,它认为每个人都是有罪的,人都是有原罪,只有上帝是无罪的,那也就是说,“人之初,性本恶”,正因为每个人都是有罪的,所以我谁都不能相信,我不能相信你,我不能把从管理上、社会管理运作上来讲,我不能把所有的权力交给某几个人,我不放心,因为谁都是有毛病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把管理的权力、运作的权力予以分散,相互监督,彼此独立,我创设出一套严格的制度来限制你,西方的文化传统就这样发展下来。而中国的文化传统的主流就是接着《三字经》开始的六个字,也就是说接着孟子的思想走了下来,“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相信每个人天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觉悟,所谓满街都是圣人,“人人皆可为尧舜”,那还需要制度吗?每个人都是自觉的嘛,每个人都知道不要横穿马路啊,不要在红灯的时候横穿马路啊,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不要随地吐痰,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不要去损害别人的利益啊,那主要应该是教育他,去引导他,去培养他,而不是用制度去规范他。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这六个字,这六个字里边的精义非常非常深。
[画外音]即使在中国儒家学派的内部,对于人性是善是恶的看法也并不统一,就有性善、性恶、有善有恶三种说法,而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这充分说明了人性问题的复杂。孟子以充分的理由来证明他的性善论观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四心说”,那么钱文忠教授对于“性本善”又是怎么看的呢?
钱文忠:孟子何以断定“人之初,性本善”呢?孟子这么说有什么理由呢?作为一个大思想家,孟子当然不会信口胡说,他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自然有他的道理。在《孟子》当中,他说人要有“四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就认为人必须有这四种心。恻隐之心,一种同情心;羞恶之心,一种觉得不好意思、害羞,觉得一种很自省的一种心;辞让之心,应该让,彼此谦让,彼此谦退;有是非之心。他认为人必须有这四个心,没有这四个心,那就称不上是人了。这是孟子的看法,比如讲“无羞恶之心,非人也”,这个我们比较好理解,人都有一种害羞之心,比如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比如讲我们都记得美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影星,玛丽莲梦露有一张照片,这个照片传遍了世界,她正好穿着裙子,在路上走,经过一个地下的出风口,地下的出风口突然上来一股很大的气浪,把梦露的裙子给吹起来了,梦露一个动作是赶紧捂着这个裙角,这是什么,羞恶之心,她觉得害羞,赶快把裙角给捂住。羞恶之心世人皆有,我们在历史上可以举出好多例子,来证明人性的问题很复杂。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曹操,大家都知道,曹操有四个儿子,当然历史学家好多人认为曹操恐怕不一定有四个儿子,但是历来的传统说法,都说曹操有四个儿子,曹植,才华横溢,文采斐然,为人忠厚,非常温良,曹植的才华高到什么地步呢?在曹植以后的几百年,有一个同样是大才子的人,谢灵运,谢灵运讲如果天下的诗才,天下写诗的才华,有一石的话,一石,这两个字读音都可以念,有这么多份量的话,曹植一个人占了八斗,这就是“才高八斗”这个成语的来历,剩下的两斗是谁的呢?谢灵运也不客气,我,一斗半,那么还有半斗谁的呢?全中国别的人来分。但是谢灵运那么高傲的人,有才华的人,都心甘情愿地认为曹植一个人占八斗,而曹植的天性,他觉得这个名位,自己能不能接他父亲曹操的班,是天定的,他不费尽心机去争,好,曹丕,曹丕这个人跟曹植是兄弟啊,都是曹操的儿子啊,可这两个亲兄弟这个人性、本性,相差可就太远了。曹丕也有文采,曹丕也有诗歌流传下来,但是跟曹植比恐怕差得太远了,他只能这一群人去分那个半斗,他那个兄弟一个人占掉八斗,他只能去分那半斗。但是他同时呢也好舞枪弄棒,曹丕啊,非常擅长剑术,在中国武术史上曹丕是有一席地位的。同时这个人占有欲非常强,比如攻下邺城的时候,曹军攻下邺城的时候,曹丕冲进去先干什么呢?他不是指挥将领,不是去安抚民众,也不是先去库房里看看有什么战利品,他没有,他先冲到袁熙的家里去,把袁熙的太太甄氏抢过来做老婆。因为甄氏很漂亮,他占有欲极强,这是曹丕,至于他后来怎么继承了曹操的位置,大家都知道,他跟曹植不相往来,亲兄弟啊。
百家讲坛之三字经 篇三
百家讲坛之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一本传统的儿童识字课本,为什么会被大家尊称为《三字经》?为什么它一经问世就广为流传?
父母都对孩子宠爱备至,但同时也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那么,究竟该如何教育孩子?怎样才能让孩子把学习变成自愿自觉的呢?
《三字经》作为传统教育的启蒙读本,是如何教育孩子认识与人类生存相关的事物的?又是怎样告诉孩子为人处世的?
人类的基本情感有哪些呢?在《三字经》中,为什么要把“仁”排在最前面?
不妨,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怀着现代人的激情,读一读《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潜心三年,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底重新解读《三字经》,融汇历史,贯通现代 ,将积淀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演绎成当今社会生活道德规范的宝贵镜鉴;并通过《三字经》,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认真、详细的梳理。精彩解读《三字经》,介绍它的文化价值,为何要讲《三字经》,以及《三字经》在当今社会的用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三字经》这样一本小册子所以能够被历代人们奉为经典而不断流传,一定具有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钱文忠先生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解读这部传统启蒙经典呢?在看似简单易懂的字句背后都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而对于今天的人们,《三字经》还有着什么样的启发意义呢?
【附录】
1.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都解错了哪儿?(中华读书报 / 杨光)
新年伊始,中央台“百家讲坛”播放《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听过钱文忠先生精彩讲述《玄奘西游记》,这次自然不肯放过又一难得的机会。我童年上私塾读过《三字经》,包本(所谓包本,就是从头至尾背下来)过。今天听钱先生说《三字经》,大家讲小书,深入浅出,精义迭见,不由神往。重温《三字经》,勾起我童年许多美好的回忆,感到格外亲切,格外温馨。钱先生讲课,汩汩滔滔,如壶口飞瀑,似钱塘大潮,很有气势,很有魅力。书出版了,我立即购得一册,再细细品味。这是一本好书,可惜得很,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今将我认为一些有疑义的地方提出来,向钱先生请教。
“断机杼”不是“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
第二讲:“接下来'子不学,断机杼’是什么故事呢?……有一天,小孟子听着听着课觉得没劲儿,于是就逃回来了。孟母正好在织布。那个时候孟母主要靠织布、卖布来维持生活。孟母看见儿子逃学回来,一句话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就意味着马上就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无数个夜晚的辛劳就白费了。”
“断机杼”是“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吗?
“机杼”,织布机上用于穿引纬线的梭子。《说文》:“杼,机之持纬者。”这种纺织工具,早在春秋时期就见于记载了:《诗·小雅·大东》:“小东大东,杼柚其空。”再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木兰诗》:“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但是,《三字经》中的“断机杼”却不当解作“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里,“机杼”用的是借代,一种修辞手法,代指织机上的布。“断机杼”是把织机上的布割断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钱先生说:“'孟母三迁’出于西汉刘向的《列女传》。”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列女传》卷一的有关记载吧:“自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孟母以刀断其织”,哪里是“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呢!
二、钱先生讲:“我经常参考顾静(金良年)先生注解的《三字经》(上海古籍版)。”那么,我们就来看看顾静先生的讲解:“孟子长大后,进了学校学习,但他不很用心,经常偷偷溜出来玩。一次,他找借口跑回家来,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当时,他们的家境很贫困,全靠孟母织布度日。孟母见到孟子无故从学校跑出来,非常恼火,当即就把将要织成的布匹割断了。孟子连忙跪下,问母亲为什么这样做,他母亲对他说:'你到学校学习,就好像我织布一样,日积月累,才能积少成多,纺成布匹。你现在不肯专心学习,将来怎么能成为有用之才呢?我今天把将要织成的布匹割断,就是要让你看看,半途而废的严重后果。’”这才是对“断机杼”的正解。
三、钱先生讲:“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就意味着马上就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其实,梭子断了,布不会毁的。旧时的织布机,我小时候,家中就有,趁大人不在,常偷偷登上织机模仿大人的动作投梭玩耍。梭子坏了也无妨,换只好的就行。下面讲个“投梭折齿”的典故。东晋名士谢鲲有桩风流韵事。邻家高氏有位漂亮的女郎当窗而织,谢鲲有一次在窗口挑逗她,冷不防一只飞梭打来,打落两颗门牙。此事在士林传为笑谈,说是“任达不已,幼舆折齿”。幼舆是谢鲲的字。可他毫不介意,仍悠然自得道:“折齿算什么,又不妨碍我啸歌。”
一个弱女子可以把梭子取下来当武器用,布哪里会毁掉呢?“切磋琢磨”是什么意思呢?
第三讲:“古人的'切磋切磋’是什么意思呢?切、磋、琢、磨,全部是古人玉器手工业上的用词。这四个字,全部是动词。采来一块玉石,外面可能是石头,先要把它切开,看里面有没有玉,有多少玉,这叫'切’。'磋’是指把玉和石头分离开来,把石头给磋掉,把玉给磋出来。'琢’就是把玉加以雕琢,让它形成一个大致的器具的样子。'磨’就是打磨,把这个玉器给磨光,最终形成一个作品,或者一个产品。所以,《诗经》里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段解读令我糊涂。这和古人训诂大相径庭。
《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郭璞注:“皆治器之名也。”“切磋琢磨”是器物加工的工艺名称。古时对骨器的用料加工称切,对象牙的用料加工称磋,对玉的用料加工称琢,对石的用料加工称磨。汉王充《论衡·量知》:“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用的。
《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汉毛亨《传》:“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道其学而成也,听其规谏以自修,如玉石之见琢磨也。”这里用来比喻君子研究学问和陶冶品行的精益求精。这种以多种事物作比的明喻,后人称之为“博喻”。又简化为“切磋”,比喻互相商量、研讨。
《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琢”,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贡引用《诗经》说明学问要不断切磋琢磨,得到孔子的赞许。不知钱先生的新解有何根据?
“辕固生”与“太子”?
第五讲:“她那个时候有一个儒生叫辕固生,也是一个大儒,在教育太子。大儒教育太子当然注重给太子灌输儒家思想,这就把老太后惹着了。……窦太后就把这个老先生赶到野猪圈里,让辕固生跟野猪搏斗。把大儒逼成斗猪士了。还好,太子一看,自己上了年纪的师傅跟野猪斗怎么斗得过,赶紧扔了一把剑进去。……”
何来“太子”?所谓辕固生“在教育太子”、“太子赶紧扔了一把剑进去”云云,于史无据,纯属杜撰。
看《史记·儒林列传》的记载:“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固生问《老子》书。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
上文既捏造出一个不曾出场的“太子”,又变父为子把“景帝”说成“太子”。这是在“戏说”历史了。皋伯通是“富商”吗?
第五讲:“后来,他们跑到了当时还比较荒凉的吴中一带,就借住在当地的富商皋伯通家里。在这个家里,梁鸿天天出去给人家种地,或者给人家舂米,干点力气活,孟光则在家里纺纱织布。每天,梁鸿很劳累地回家,孟光都会给他准备好非常简单的饭菜。他们不是很富有,但是饭菜准备整理得非常整洁、规整,按照礼仪放在一个案子上。这个案子实际是带脚的小桌子,每次把它举着齐眉,这是表示一种尊敬,妻子对丈夫的尊敬。……终于有一天,被富商皋伯通发现了。……”
这里讲的是“举案齐眉”的故事。东汉隐士梁鸿字伯鸾,其妻孟光字德曜,相敬相爱。文中一再说:“富商皋伯通”,“家贫而尚节介”的梁鸿会住在“富商”家里吗?
看《后汉书·梁鸿传》的记载:“遂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于家。”
原文是“大家皋伯通”。那么:“大家”能解作“富商”吗?
看《辞海》注:“大家①旧指高门贵族;大户人家。古乐府《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②古代宫中侍从对帝、后的称呼。《正字通·宀部》:'家’:'北齐、唐史宫中称太后及皇后之无太后者皆曰大家。③著名的专家。如:书法大家。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艺苑品题有大家之目,自论诗者推崇李杜始。’④众人;大伙儿。杜荀鹤《重阳日有作》诗:'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沉山且莫回。’⑤(gū)即'大姑’,古代女子的尊称。如:汉代班昭(曹世叔妻)世称曹大家。⑥(gū)婆婆,夫之母。《太平广记》卷一百二十二'陈义郎’:'大家见之,即不忘息(媳)妇。’”
“大家”何尝有“富商”义?“大家皋伯通”,“大家子”、“大家风范”、“大家闺秀”之“大家”是也。钱先生何以将皋伯通的身份改变了呢?
“情同朱张”,朱晖推荐“张堪”的儿子做官吗?
第七讲:“我在下面可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看一看古人是怎么看重这个'信’字的。这个故事实际上是一个典故:情同朱张。这是个什么故事呢?东汉的时候,河南南阳有两个人,一个叫朱晖,一个叫张堪。……朱晖在家乡是一个扶危济困、非常有公益心的人物,南阳太守早就仰慕朱晖的为人。那么,在古代怎么来褒扬?怎么来奖励呢?往往是一个办法,给他儿子一个当官的机会。到了这个当口,大家知道朱晖怎么做的吗?朱晖就去找南阳太守说:'谢谢您的好意,但是我的儿子才具有限得很,才华、本事都不太够,他在家里待着还不错,如果您要让他当官的话,我看恐怕不合适。我向您推荐一个人,他是我的故友张堪的儿子。他学习勤奋,非常守礼仪,是个可造之才。我愿意把我故友的儿子推荐给您,让他有一个去当官为民众服务的机会。’后来,张堪的儿子果然没有辜负朱晖对他的信任,非常廉洁奉公,非常勤奋踏实,为民众做了好多好事。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个典故'情同朱张’的来历。”
说实话,我对“情同朱张”的典故并不熟悉,第一次听钱先生这样讲。我觉得新鲜有趣,就找到原文来看。《后汉书·朱晖传》:“初,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尝于太学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晖少子颉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晖又与同郡陈揖交善,揖早卒,有遗腹子友,晖常哀之。及司徒桓虞为南阳太守,召晖子骈为吏,晖辞骈而荐友。虞叹息,遂召之。其义烈若此。”
原来朱晖向南阳太守推荐去做官的并不是故友张堪的儿子,而是另一位故友陈揖的遗腹子名叫友的。如果不查考原文,这样的“硬伤”,天下之大有几人能知道呢?钱先生之读书,何其粗疏啊!
也说“吹牛皮”
第七讲:“我只问大家一件事情,吹牛皮到底是什么意思?大家一般认为吹牛皮是说大话,那牛皮能吹大吗?那么厚一张牛皮怎么把它吹大呢?为什么不吹一个更有弹性的东西呢?为什么非要去吹牛皮啊?实际上吹牛皮的本意不是这个,而是跟八音相关。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泰山不是垒的。牛皮是敲的。牛皮是鼓嘛,难道去吹鼓啊?所以,吹牛皮的意思是不搭调,就是讲那事跟这个没关系,是否夸大倒在其次。当然,我们现在都忘了,所以老说吹牛皮。”
自问:“那牛皮能吹大吗?”自答:“牛皮不是吹的。”这种说法值得商榷。
“吹牛”现在有夸口、说大话等意思,可它最早的意思,却与浮夸无关,指的是西北人的一种渡河工具。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在《史林杂识·吹牛·拍马》一文中作过考证:吹牛一词最早是西北方言,源于陕甘宁和内蒙古一带。西北河流湍急,难以行舟,本地人遂就地取材,用若干牛皮或羊皮袋吹成气囊,做成皮筏子,作为渡河的工具。牛皮筏子相连,可以承载数千斤的重物过河。据说,元世祖忽必烈就曾把它用于战争,并获大捷。他曾率军到达金沙江西岸,命令将士杀死牛羊,塞其肛门,“令革囊以济”,渡江进入丽江地区,并大败大理守军。现在昆明著名的大观楼长联中提到的“元跨革囊”,指的就是这个典故。
以上这段话摘录自《问吧2——再问中国文化的101个趣味问题》(中华书局版)。我也是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吹牛皮”的来历。
“伯牙”姓“伯”不姓“俞”
第七讲:“知音的故事牵涉两个主人公,一个叫俞伯牙,一个叫钟子期。大家应该都知道,俞伯牙是春秋时代楚国的顶级音乐家,从小聪明,酷爱音乐,尤其弹得一手好琴。……”
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凡粗通文墨的人差不多都知道。至于“伯牙”姓“伯”不姓“俞”,知道的人就很少了。
其人名曰“伯牙”,而不是“俞伯牙”,有以下古籍为证:
《荀子·劝学》:“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高注:伯,姓;牙,名,或作'雅’。钟,氏;期,名;子,皆通称。悉楚人也,少善听音,故曰为世无足为鼓琴也。”
《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峩峩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淮南子·说山训》:“伯牙鼓琴,驷马仰秣。”
以上古籍记载都叫“伯牙”。
有人会问:说他叫“俞伯牙”也不是没有根据的。见《警世通言》第一卷《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话说春秋战国时,有一名公,姓俞名瑞,字伯牙,楚国郢都人氏,即今湖广荆州府之地也。”这该当如何解释呢?
回答:有人已经研究了这个问题。王昕《漫说“三言”“二拍”》(人民文学出版社版)中《高山流水》一篇中说:“'三言’中写得不让元曲笔墨的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个故事的来源只有《吕氏春秋》的《本味篇》里伯牙鼓琴、钟子期听音,一段几百字的文字。……'伯’是姓,'牙’是名,或者也写作'雅’;'钟’是姓,'期’是名。'子’是通用的敬称。所以主人公的名字就是伯牙、钟期,而非俞伯牙、钟子期。”
几部大型辞书如《辞海》、冯其庸主编《中国艺术百科辞典》、张(扌为)之等主编《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都有“伯牙”词条,这就是结论。
赵孝争死日,非当顽童时
第八讲:“我首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兄友弟恭的故事。这个故事过去的名字叫'赵孝争死’。这是一个很悲烈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叫赵孝的人争着去死。这是怎么样一个故事呢?汉朝的时候,有一对兄弟,哥哥叫赵孝,弟弟叫赵礼。有一年,天下饥荒,社会动荡不安。有一天,兄弟两个正在家里玩耍,强盗破门而入,在家里乱翻。……兄弟俩岁数都不大,一看强盗冲进来,吓得就直往门外跑。当然,弟弟赵礼跑得比较慢,强盗一把就把他抓住了。抓住了以后就打算把他给吃了。……哥哥赵孝本来已经跑得很远了,发现弟弟没跟上来。回头一看,弟弟被强盗抓了。哥哥就跑回来,跪在这些凶恶的强盗面前,哀求道:'我弟弟有病,身体瘦弱,身上也没多少肉,而且他的肉也不好吃,你们把他放了。只要你们把我弟弟放了,我身体好,我也比较胖,你们就吃我吧。’……赵礼就在旁边说:'是我先被你们抓住的,我如果被你们吃了,那是我命中注定。我哥哥已经跑了,他有什么罪过,你们为什么要吃我哥哥呢?’……强盗被他们兄弟友爱之情所打动,就把哥俩都放了。”
这个故事很悲壮,很感人。但是谁会想到人物年龄以及主要情节都是不真实的呢?请看:
《后汉书·赵孝传》:“赵孝字长平,沛国蕲人也。父普,王莽时为田禾将军,任孝为郎。每告归,常白衣步担。尝从长安还,欲止邮亭。亭长先时闻孝当过,以有长者客,扫洒待之。孝既至,不自名,长不肯内,因问曰:'闻田禾将军子当从长安来,何时至乎?’孝曰:'寻到矣。’于是遂去。及天下乱,人相食。孝弟礼为饿贼所得,孝闻之,即自缚诣贼,曰:'礼久饿羸瘦,不如孝肥饱。’贼大惊,并放之,谓曰:'可且归,更持米糒来。’孝求不能得,复往报贼,愿就亨。众异之,遂不害。”
这才是真实的历史。而在钱先生笔下,除人物姓名之外,有哪一点是真实的。呢?
尴尬的“下雨天留客”
第八讲:讲有关句读的有趣故事。有一个穷秀才到一个富有的朋友家做客。富人想赶穷秀才走,留下字条:“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古人没有标点。富人的断句:“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意思是就算是老天要留你,我也不留你。秀才的断句是:“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秀才说:“我怎么好意思走,你那么客气。”
上面的断句,无论是富人的还是秀才的,都是讲不通的。富人的断句:“下雨天,留客天?”“下雨天”自然是“留客天”,为什么要用问号呢?秀才的断句:“天留人不?留!”“天留人”而不是“人留人”,秀才为什么厚着脸皮不走呢?
问题出在哪里呢?字条原本10个字:“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富人的断句为:“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秀才的断句为:“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钱先生却写作11个字,错就错在多出个“天”字。一字之差,扞格难通了。
坐在电视机前听钱先生讲这个“有趣的故事”,我心里却是“无趣”的。
孔子年龄最大的弟子是谁?年龄最小的弟子是谁?
第九讲:“年龄最大的弟子子路,是孔门的大弟子,只比孔子小九岁。……年龄最小的弟子则是子张,比孔子要小四十多岁。”
此说不能成立。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弟子中最大的秦商,最小的是公孙龙,一说是叔仲会。
秦商字子丕。《索隐》:“《家语》:'鲁人,字丕慈,少孔子四岁。其父堇,与孔子父纥俱以力闻也。’”他的父亲秦堇父,与孔子的父亲叔梁纥都是以勇力闻名。《论语》无秦商。再说,颜回的父亲颜无繇(《论语·先进》作“颜路”)比孔子小六岁,冉耕(《论论·雍也》作“伯牛”,《论语·先进》作“冉伯牛”)比孔子小七岁,他们都比子路的年龄大。
叔仲会字子期。《索隐》:“郑玄云晋人。《家语》'鲁人,少孔子五十四岁。与孔璇年相比,二孺子俱执笔迭侍于夫子,孟武伯见而放之’是也。”叔仲会与孔璇年龄相仿,孔子将他俩当做小孩子看待。他俩在孔子身边负责抄写记事,轮流侍立左右。孟武伯见到孔子询问过这两个孩子的学习情况。《论语》无叔仲会。
公孙龙字子石。比孔子小五十三岁。此人与作“坚白之谈”的公孙龙同名,但不是同一人。《索隐》、《正义》以为同人误。《论语》无公孙龙。
子张比孔子小四十八岁。他不是孔子年龄最小的学生。
“易之失,贼”,“贼”是“贼头贼脑”吗?
第十一讲:先引《礼记·经解》:“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对《易经》的解读是:“'易之失,贼’。《易经》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知识,自然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可是,有些人的路数经常会有点问题,什么路数呢?过分地看重、机械地认识《易经》里面神秘的算卦。所谓掐指一算如何如何,这就难免有点贼头贼脑的。……而是讲传统中国有这么一种思想,贼头贼脑肯定没有什么用。”
“易之失,贼。”“贼”是什么意思呢?
《说文》:“贼,败也。”用作动词,是残害、伤害、败坏的意思。如《论语·先进》:“贼夫人之子。”(害了人家的儿子)《孟子·梁惠王下》:“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特指残害、杀害。《左传·宣公二年》:“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易之失,贼。”“贼”是动词,解作“害”,这句是说“《易经》的流弊在于迷信害人”。而“贼头贼脑”是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易之失,贼”的“贼”如何能这般解释呢?
这是犯了望文生义的毛病。
“管叔”是周公的哥哥
第十二讲:“虽然周公如此鞠躬尽瘁,尽心尽力辅佐自己的侄子成王,可是周公有两个弟弟,一个叫管叔,一个叫蔡叔,出于嫉妒心和各种各样的心理动机,就在外边散布谣言,说周公暗藏野心,觊觎王位。……”
管叔、蔡叔都是周公的弟弟吗?
周公平定武庚及管蔡叛乱,《史记》的《周本纪》、《鲁周公世家》、《管蔡世家》都有记载。至于武王的同母兄弟,见于《史记·管蔡世家》:“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冉季载最少。同母昆弟十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乃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武王同母兄弟十人,伯邑考最长,所以加“伯”,诸中子皆言“叔”,以载最少,故言季载。文王长子伯邑考,质于商,为纣御。纣囚文王于羑里,烹伯邑考为羹,赐文王食。武王立,他此前已死了。
上文提到的三兄弟:
管叔:文王第三子;名鲜,武王之弟,周公之兄。封于管。
周公:文王第四子,名旦,辅助文王、武王成大业,成王初期摄政当国。
蔡叔:文王第五子,名度,武王、周公之弟。封于蔡。
“周公有两个弟弟,一个叫管叔,一个叫蔡叔”,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自《周礼》吗?
第十二讲:“随便跟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平时都挂在嘴上,今天还经常可以在报纸上读到的一句话就出自于《周礼》,就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周礼》的本意是什么呢?'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本意是,礼法、礼仪不应该排斥平民,刑法并不能优待大夫。但是,我们后来理解这句话时,把它理解成为对老百姓不用讲礼法,对官员不可用刑法,把这个'下’和'上’这两个动词理解错了。”
对“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的解释,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但是这句话并不出自《周礼》,而出自《礼记·曲礼上》。钱先生弄错了“平时都挂在嘴上”的这句话的出处。
“大腿上没毛,小腿上也没毛”,是描写墨者的吗?
第十五讲:“在《庄子》里面有一句描写墨子的话,非常有趣而有名,庄子盯着墨者的腿看,看了大腿再看小腿,发现只要是墨子的门徒,大腿上没毛,小腿上也没毛。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经常卷着裤腿,要么抗击洪水,要么就在从事农业,这样的人腿上的毛自然都没了。”
《庄子》里有两篇记“大腿上没毛,小腿上也没毛”,都不是描写墨者的。
一篇是《在宥》:“尧、舜于是乎股无胈,胫无毛,以养天下之形。”“股无胈,胫无毛”是用来描写尧、舜治理天下时的劳苦。
一篇是《天下》:“墨子称道曰:'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腓无胈,胫无毛”出自墨子之口,墨者也都以大禹精神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它究竟是用来描写禹治理洪水时的劳苦的。
邓析是被谁杀死的?
第十五讲:“邓析是郑国的大夫,这个人经常好辩明概念,常跟子产这样非常重要的大官辩论。因为他会诡辩,所以子产辩不过他,经常被他辩得张口结舌。于是,子产急了就把他给杀了。邓析没有什么学问传下来。”
这段话说邓析被子产杀死,不十分可信。
邓析之死有两说:一说被驷歂杀死。《左传·定公九年》:“郑驷歂杀邓析,而用其《竹刑》。君子谓子然于是不忠。”杜预注:“邓析,郑大夫,欲改郑所铸旧刑,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书之于竹简,故言《竹刑》。”一说被子产杀死。《荀子·宥坐》、《吕氏春秋·离谓》、《淮南子·汜论训》、《说苑·指武》、《列子·力命》皆言子产杀邓析。此说人多疑之。张湛注《列子》云:“此传云子产诛邓析,《左传》云驷歂杀邓析而用其《竹刑》,子产卒后二十年而邓析死也。”邓析与子产并不同时。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奇猷案:《左传》定九年云'郑驷歂杀邓析而用其竹刑,君子谓子然于是乎不忠’,则子然为驷歂之字。疑此上文'子产’皆当作'子然’。”《辞海》“邓析”条说他“为执政者驷颛所杀”。(“驷颛”当作“驷歂”)怎么能断定邓析是被子产杀害的呢?
再说,子产杀邓析,仅仅“因为他会诡辩,所以子产辩不过他,经常被他辩得张口结舌。于是,子产急了就把他给杀了”。看看,作为郑国执政的子产,不毁乡校,作风开明,因而受到孔子称赞,他能这样胡乱地杀人吗?要是这样,子产就不是子产了。
错认“母嚚”作“母嚣”
第十九讲:“他的父亲叫瞽叟,就是眼睛瞎了的老人,所以舜的父亲是个盲人。而舜的亲生母亲很早去世,这个瞽叟又娶了老婆。这个继母,又生了儿子叫象。舜生活的环境,按照古籍的说法叫'父顽、母嚣、象傲’。父亲非常顽劣,脾气不太好;继母非常嚣张,非常暴烈;异母弟弟非常悖傲,非常狂傲。”
“母嚣”?不对。
请看古籍的说法。《书·尧典》:“父顽,母嚚,象傲”。《史记·五帝本纪》:“舜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舜。”
两书的记载都是“母嚚”。
“嚚”读yín,愚,恶。《广雅·释诂》:“嚚,愚也。”《一切经音义》二二引《苍颉》:“嚚,恶也。”“父顽,母嚚,象傲”,是说舜的父亲顽固不化,继母愚蠢蛮横,同父异母的弟弟象也借着父母的威势,傲慢无礼。
“'母嚣’,继母非常嚣张。”此解,字错了,读错了,也讲错了。
错读“妺(mò)喜”作“妹(mèi)喜”
钱文忠先生在中央台“百家讲坛”上多次读错字音,也就是念白字。就先从误读“妺喜”说起吧。
今年3月28日播放第二十讲:“夏桀宠爱一个妃子,名字叫妺喜。”“妺(mò)喜”却误读作“妹(mèi)喜”。“妺喜”在这一讲和下一讲中共出现7次,统统都读错了。
臧克和《中古汉字流变》:“妺mò,莫葛切。妺喜,桀妻也。”妺喜,有施氏之女。夏桀攻有施氏,有施氏就把妺喜嫁给桀,为桀所宠。见《国语·晋语一》。《楚辞·天问》作妺嬉,《吕氏春秋·慎大》作末嬉,《荀子·解蔽》、《史记·外戚世家》、《汉书·外戚传》作末喜。“妺”只在“妺喜”中作人名用字,仅此一见,常被人们误认作“妹”,也就不足为怪了。
3月29日,播放第二十一讲,讲商纣王“活剖比干”。把“比干(gān)”误读作“比干(gàn)”。“比干”的“干”不是简化字,只读gān。“幹”简化作“干”,才读gàn。
2月15日,播放第九讲:“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论语》的“论”读lún,一律误读作lùn。
2月22日,播放第十一讲,讲《周易》时,举例说孔子的学生问老师:“您也相信这个占卜啊?”“占(zhān)卜”误读作“占(zhàn)卜”。“占卜”、“占卦”、“占课”、“占梦”、“占星”的“占”都读zhān。
2月28日,播放第十二讲,讲周公说服召公站在自己这一边,平定了武庚的叛乱。“召(shào)公”误读作“召(zhào)公”。召,音shào,古地名。周初召公奭的封地。
走上中央台,就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读错字。(平时上讲台也不能读错字)要不读错字,就要常翻翻字典。
从“不耻”与“不齿”说起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一书中尚有一些错字。先看一个最常见的例子:
第52页:“在过去,如果老太太跟着女儿住,假如有儿子的话,这个儿子是抬不起头的,这个儿子是不耻于人类的。”这里该用“不齿”,而误用“不耻”,这是一个常见的错误了。“不耻”与“不齿”,记住两个要点,就可辨析清楚:一是词义不同。“不耻”的意思是“不以……为耻”。“耻”,意动用法。“不齿”常见的意思是“不与同列”,表示鄙视。“齿”,并列,引为同类,为引申义。二是感情色彩不同。“不耻下问”是不认为向比自己学问少、地位低的人请教是羞耻的,这是褒扬。常见的词语有“不耻相师”、“不耻最后”、“不耻禄之不夥”。“不齿于人类”是说不与人类同列,甚至说“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这是贬斥。
下面再略举一些例子。第9—10页,三次出现“人之出,性本善”,“出”系“初”之误。第36页,“黄香,字文”,“文”后脱“强”字。第54页,“十一岁的小吉翂,为了救父亲,赶到京城,不顾生死,到皇宫门口击鼓鸣冤。”吉翂,母亲死时十一岁,击鼓救父时已十五岁。见《梁书·吉翂传》。第138页,“腹有诗出气自华”,“出”系“书”之误。第149页,周幽王,“姓姬,名宫湦”。“湦”系“涅”之误。第179页,“王通,写成一部书,叫《续诗》。”《续诗》当作“《续六经》”。王通作《续诗》、《续书》、《礼论》、《乐论》、《易赞》、《元经》,合称《续六经》。《续诗》仅是其中一种。第182页,“《三字经》中的五子,都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代表人物”。“先秦”两字应删。五子中的扬雄是汉朝人,王通是隋朝人。第185页,“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乐”系“说”之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记住上句用“说(悦)”,下句用“乐”,就不致错了。
“无错不成书。”这再一次得到证明。当然,上面有些错误出版社亦有责任,不能全怪钱文忠先生。
《三字经》是国学初级读本,过去是儿童的必读书,今天仍不失为青少年的优秀课外读物。这本书言简而意丰,文约而义奥,儿童琅琅成诵,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未必完全读懂。时代的呼唤,青少年的需要,于是《钱文忠解读〈三字经〉》横空出世了。这本书在中央台热播,便受到普遍而热烈的欢迎。然书中却存在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我不自量力,为文加以评析,管窥蠡测之见,或有偏颇不当之处。如能对广大读者阅读这本书有些须帮助,对钱文忠先生修订这本书有些须帮助,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泓水之战”中宋国的大司马是“公孙固”还是“子鱼”?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下册)第二十三讲:“楚兵开始过河,宋襄公这边在河对岸等着,宋襄公身边有个叫公孙固的大臣就跟他说:'楚军白日渡河,等他们渡河渡到一半的时候,……’等楚军已经渡过来布阵的时候,公孙固又劝宋襄公:'主公啊,他们河都渡过来了,……’”
这里讲的是春秋时宋楚之间的泓水之战。宋襄公坚持“仁义”,不听大臣劝谏,导致大败。可他身边劝谏的大臣是公孙固吗?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夏宋公伐郑。子鱼曰:'所谓祸在此矣。’……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阵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杜预注:“大司马固,庄公之孙,公孙固也。”“司马”下注:“子鱼也。”杜注“大司马”、“司马”分别为公孙固、子鱼。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认为“大司马”、“司马”同为公孙固一人。
郑天挺主编《左传选》则认为“大司马”、“司马”同为子鱼一人。他在“大司马固谏”文后注曰:“固谏,劝阻切至。”“固”不是人名。而是副词,坚决。此注甚确。这与司马迁的记载相同。《史记·宋微子世家》:“十三年夏,宋伐郑。子鱼曰:'祸在此矣。’秋,楚伐宋以救郑。襄公将战,子鱼谏曰:'天之弃商久矣,不可。’冬,十一月,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楚人未济,目夷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已济未陈,又曰:'可击。’公曰:'待其已陈。’陈成,宋人击之。宋人大败,襄公伤股。……”子鱼,名目夷,时任大司马。《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子鱼”词条,都注他是“泓水之战”中的人物。这是史学界的共识。
公孙固取子鱼而代之,既不出自《左传》(杜注二人),更不出自《史记》(无公孙固),而出自《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四回。所谓“公孙固”,所谓制一面绣着“仁义”二字的大旗,都在这部小说里。人们要问:小说家之言,可信吗?
向秦穆公推荐百里奚的是公子挚吗?
第二十四讲:讲秦穆公羊皮换贤。公元前655年,秦穆公派公子挚到晋国代自己求婚。晋献公把大女儿许配给秦穆公,陪嫁奴仆中有一个人叫百里奚。百里奚是一个被灭掉的国家的大夫。途中,百里奚逃跑了。公子挚也不当回事,心想一个奴隶看那么重干什么?百里奚跑到楚国给人养牛,楚成王知道了又派他到很远的南海去牧马。后来,秦穆公派使者带五张上等的黑羊皮到楚国把百里奚赎回来。秦穆公拜他为相国。
“五羖大夫”的故事脍炙人口。但是,向秦穆公推荐百里奚的是公子挚吗?
《史记·秦本纪》:“[缪公]四年,迎妇于晋,晋太子申生姊也。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傒,以璧马赂于虞故也。既虏百里傒,以为秦缪公夫人媵于秦。百里傒亡秦走宛,楚鄙人执之。缪公闻百里傒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傒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随许与之。当是时,百里傒年已七十余。缪公释其囚,与语国事。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缪公曰:'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固问,语三日,缪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
《吕氏春秋·慎人》:“百里奚之未遇时也,亡虢而虏晋。饭牛于秦,传(通“转”)鬻以五羊之皮。公孙枝得而悦之,献诸缪公,三日,请属事焉。缪公曰:'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焉,无乃天下笑乎?’公孙枝对曰:'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请贤而下之,臣之忠也;君为明君,臣为忠臣。彼信贤,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谁暇笑哉?’缪公遂用之。”
《文选·陆士衡〈演连珠〉》“禽息碎首”注引《韩诗外传》曰:“禽息,秦人,知百里奚之贤,荐之于穆公,为私而加刑焉。公后知百里之贤,乃召禽息谢之。禽息对曰:'臣闻忠臣进贤不私显,烈士忧国不丧志。奚陷刑,臣之罪也。’乃对使者以首触楹而死。以上卿之礼葬之。”
《史记》讲了“五羖大夫”的传奇故事。《吕氏春秋》说是公孙枝推荐的,《韩诗外传》则说是禽息以死推荐的,都没有提到公子挚。公子挚之说是没有根据的。再者,《吕氏春秋》记百里奚饭牛而秦以五羊皮赎之,《史记·商君列传》又载穆公举之牛口之下,那么,楚成王派他到南海牧马之说,也是没有根据的。
项羽“就在垓下拔剑自刎”吗?
第二十六讲:“公元前203年底,楚汉重新开战,此时,刘邦兵力已十分强大,他率军将项羽重重包围在垓下,也就是今天安徽灵璧县东南。……项羽一听,四面楚歌,以为自己的江山都被刘邦攻下了,实际上那个时候并没有。项羽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就在垓下拔剑自刎。”
这段话有两个问题。先说第一个问题:垓下在什么地方?这像是明知故问。人尽皆知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难道有什么问题吗?我经过认真研读《史记》,有了新的看法,愿借此机会提出来,供史家研究。《史记·项羽本纪》:“韩信乃从齐往,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至垓下。”“城父”,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注:“父音甫。寿州寿春县也。城父,亳州县也。屠谓多刑杀也。刘贾入围寿州,引兵过淮北,屠杀亳州,城父,而东北至垓下。”“垓下”,《正义》注:“按:垓下是高岗绝岩,今犹高三四丈,其聚邑及堤在垓之侧,因取名焉。今在亳州真源县东十里,与老君庙相接。”这两条注解可作为坐标,确是“垓下”的地理位置。今安徽涡阳西北四十里之义门镇,即唐之真源县。《涡阳县志》:“玄帝庙在县西北四十里义门集北,今废。有明亳州同知李先芳撰记。李先芳《重修玄帝庙记》:据旧志,义门集即唐之真源县,以近老子天静宫故也。”《辞海》(1999年版)“老子”条注:“一说为今安徽涡阳人。”具体地点即老君庙(今已重修)。我们来看,韩信、刘贾军并行屠城父,东北至垓下。亳州东七十里即城父,城父东十里即真源(今义门),真源东十里即垓下,东与老君庙相接。与《正义》两条注解悉相符合者,只有安徽涡阳西北。提出新说,不是我要标新立异,康代的《史记正义》注释如此,只是未为世人重视罢了。
第二个问题:项羽在什么地方自刎?根据《项羽本纪》的记载,项羽于乌江自刎。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说项羽“就在垓下拔剑自刎”,明显是错误的。
王莽“是被汉兵杀了”吗?
第二十七讲:“以绿林军为主体,刘秀也在其中,乘胜攻入长安,放火烧了未央宫的大门。王莽逃到了宫里的渐台,所谓渐台就是四面环水的台,但是最后还是被汉兵杀了。”
王莽被杀,《汉书·王莽传》记载甚详。这里姑举《后汉书·天文志上》的记载来看:“是时莽遣二公之兵至昆阳,已为光武所破。莽又拜九人为将军,皆以虎为号。九虎将军至华阴,皆为汉将邓晔、李松所破。进攻京师,仓将军韩臣至长门。十月戊申,汉兵自宣平城门入。二月己酉,城中少年朱弟、张鱼等数千人起兵攻莽,烧作室门,斧敬法闼。商人杜吴杀莽渐台之上,校尉公宾就斩莽首。大兵蹈藉宫廷之中。”
公元23年,汉将邓晔、李松率军自宣平城门攻入长安。这个时候,城中市民朱弟、张鱼两个青年担心众人家室被抢,他们数千人先行组织起来,和进城的汉兵联手攻打皇宫。他们放火烧了未央宫的便门,王莽在大火中逃到未央宫沧池中的渐台上。商人杜吴首先上前,一刀刺死了王莽,一校尉名叫公宾就的抢上前去割下王莽的脑袋邀功请赏去了。这次汉兵攻入长安,刘秀并不在其中,杀死王莽的也不是汉兵,而是商人杜吴。
始末颠倒的“八王之乱”
第二十八讲:“公元306年,傻皇帝吃饼中毒而死。各地的诸侯王为了争夺帝位,展开了残酷厮杀。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
这里说,晋惠帝之死,引起“八王之乱”。这符合历史事实吗?
八王之乱,是西晋皇族争夺政权的变乱。晋初大封同姓子弟为王,握有军政大权。朝小野大,为祸乱之源。晋惠帝是个十足的白痴,皇后贾南风与辅政的外戚杨骏争权。永平元年(291年)贾后杀骏,以汝南王亮辅政,复使楚王玮杀亮,旋又杀玮。元康九年(299年)贾后害死太子,群情怨愤。永康元年(300年)赵王伦起兵杀贾后,废惠帝自立,激起诸王反对。齐王冏起兵讨伦,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举兵响应。赵王伦被杀,惠帝复位,齐王冏以大司马辅政专权。不久长沙王乂攻杀冏,河间王颙又与成都王颖攻杀乂,颖镇邺,专断朝政。东海王越奉惠帝北上攻颖,败于荡阴,颖俘惠帝至邺。幽州刺史王浚与并州刺史司马腾讨颖,颖败,挟惠帝投颙于长安,颙独占朝政。东海王越再起兵攻颙,克长安,颙、颖相继被杀,迎惠帝返洛阳。光熙元年(306年),越毒死惠帝,另立怀帝,掌握大权。
“八王之乱”从永平元年(291年)至光熙元年(306年),前后十六年。钱先生却说,公元306年,傻皇帝被毒死,为了争夺帝位,引起“八王之乱”。这不是始末颠倒吗?
齐后主如此“性开放”吗?
第二十九讲:“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北齐》,就形象地描写了齐后主和冯小怜的荒淫无耻:'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由此可见,齐后主宠幸冯小怜,直至不理朝政、国无政令是北齐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诗中的'玉体横陈’又是怎么回事呢?齐后主在朝廷上跟大臣议事的时候,居然经常让冯小怜公开坐在他的腿上,或者躺在他的怀里,弄得大臣们满面通红,语无伦次。他还下令,让冯小怜裸体躺在朝堂上,让大臣们同来观赏。这就是'玉体横陈’这一成语的来源。”
今国人常谈论西人的“性开放”,要是西人读了这段文字,知道早在一千四百三十多年前的齐后主让宠妃“裸体朝堂”,怕是会瞠乎其后的。
但这是误读。“玉体横陈”是用典,找到这个典故的出处,才能真正弄懂它的意思。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北齐二首》集注:“朱注:宋玉《讽赋》:'主人之女为臣歌曰:内怵惕兮徂玉床,横自陈兮君之旁。’释德洪《楞严合论》引司马相如《好色赋》曰:'花容自献,玉体横陈。’”李商隐借用这个典故,极写高纬宠爱冯小怜的猥亵丑恶。此为内丑,内丑不可外扬。《诗·鄘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中冓,宫闱,宫廷内部。而“裸体朝堂”之说太离谱了,一个头脑正常的人能让自己的妻子赤裸裸的让众人观赏吗?回答只能是:不可能。
朱全忠称帝前就被喊作“陛下”了吗?
第三十三讲:“有一年的六月,天都很热了,朱温就带着一群幕僚——里边当然有不少读书人,到一棵柳树底下去乘凉。朱温抬头望了望柳树,说:'这棵柳树长得真好啊,正好用来做车毂。’什么叫车毂?就是车轮中间圆的,当中连着车轴的东西叫车毂。”旁边有几个读书人直拍皇帝的马屁:'对对对,您说得真对,陛下,正好做车毂。’没想到朱温勃然变色:'你们这些书生,随口戏弄人,什么东西,你以为我不懂啊,车毂要用榆木做,怎么可以用柳木做?来人,把这几个书生乱刀砍死。’一幕惨剧又发生了。朱温最后是在病中,被儿子朱有贵带人刺杀身亡的。”
这段话有自相矛盾处:说朱温是皇帝吧,他带着一群幕僚,将帅手下称“幕僚”;说朱温不是皇帝吧,有人拍他的马屁,称他为“陛下”。
还是看看史书上的记载吧。《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唐纪八十一·昭宣帝天祐二年(905)》:“全忠尝与僚佐及游客坐于大柳之下,全忠独言曰:'此柳宜为车毂。’众莫应。有游客数人起应曰:'宜为车毂。’全忠勃然厉声曰:'书生辈好顺口玩人,皆此类也!车毂须用夹榆,柳木岂可为之!’顾左右曰:'尚何待!’左右数十人,捽言'宜为车毂’者悉扑杀之。”
朱温,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背黄巢归唐,赐名全忠。天祐四年(907年)代唐称帝,改名晃。国号梁,史称后梁。此时朱全忠不是皇帝,怎么能说他是“皇帝”,称他为“陛下”呢?他杀的也不是幕僚中的读书人,而是同在柳树下乘凉的游客。朱温只做五年皇帝,912年被儿子朱友珪带人刺死。史载“友珪仆夫冯廷谔刺帝腹,刃出于背”,死得很惨。上文说他的儿子叫朱有贵,名字错了。
周世宗灭佛在历史上只是被诟病吗?
第三十四讲:“周世宗柴荣做了许多好事,人们一般都不记得,却记得周世宗灭佛。他的灭佛被人牢记在心,进而在历史上被诟病了整整1000年。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四次大规模的灭佛事件,历史上称之为'三武一宗’,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后周世宗柴荣。将柴荣跟'三武’并列,客观地说有点不公。……柴荣灭佛主要是因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一种战略的考量。他发现僧人太多,寺院占的土地太多,而国家的土地就减少了,免税的人口增多了,国家的兵源也少了。必须把寺院减少,让僧人还俗,他是从政治、军事角度去考量的。”
柴荣灭佛,历史上是怎样记载和评价的呢?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二·后周纪三·世宗显德二年(955)》:“帝以县官久不铸钱,而民间多销钱为器皿及佛像,钱益少,九月,丙寅朔,敕始立监采铜铸钱,自非县官法物、军器及寺观钟磬钹铎之类听留外,自余民间铜器、佛像,五十日内悉令输官,给其直;过期隐匿不输,五斤以上其罪死,不及者论刑有差。上谓侍臣曰:'卿辈勿以毁佛为疑。夫佛以善道化人,苟志于善,斯奉佛矣。彼铜像岂所谓佛邪!且吾闻佛在利人,虽头目犹舍以布施,若朕身可以济民,亦非所惜也。’”
周世宗灭佛,乃毁佛铸钱,和钱先生的说法不同。这样做,正是佛法教义所提倡的;这样做,有利于国计民生。司马光对此极为赞赏,给予高度评价:“臣光曰:若周世宗,可谓仁矣,不爱其身而爱民;若周世宗,可谓明矣,不以无益废有益。”
周世宗灭佛“在历史上被诟病了整整1000年”吗?
“烛影斧声”的出处
第三十五讲:“宋朝有个僧人叫文莹,他写了一部流传很广的笔记叫《湘山野录》,曾经记载了烛影斧声的故事。笔记里讲,赵匡胤听了一位算命人的话,觉得自己气数已尽,没有几天可活了,就把自己的弟弟赵光义请进宫,安排后事。当时赵匡胤患病已久,他把宦官和宫女撤走,单独与赵光义谈论后事。喝完酒已经是深夜了,赵匡胤就拿出一把玉斧。皇帝身边的斧子一般都是起礼仪的作用,但是也可以砍死人。赵匡胤拿玉斧就在地上砍,嘴里说着'好做好做’,不知道什么意思。……当夜赵光义留宿在宫中,而第二天天刚亮,就发现赵匡胤死了。那么,赵光义就受了遗诏,在灵前继位。”
“烛影斧声”不出自《湘山野录》,而出自《续湘山野录》:“上谓生(指道士)”:'我久欲见汝决克一事,无他,我寿还得几多在?’生曰:'但今年十月廿日夜,晴,则可延一纪,不尔,则当速措置。’上酷留之,俾泊后苑。苑吏或见宿于木末鸟巢中,止数日不见。帝切切记其语。至所期之夕,上御太清阁四望气。是夕果晴,星斗晴灿,上心方喜。俄而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周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后人因以“烛影斧声”指帝位传授不正常的疑案。
《湘山野录》与《续湘山野录》是宋释文莹所作记载北宋见闻杂事的一部随笔。上文有些关键性的细节,如“但遥见烛影下”、“帝引柱斧戳雪”,没有讲或没有讲清楚。关系到赵匡胤生死的天气变化一点没讲。“柱斧”误作“玉斧”。“柱斧”不是玉斧,而是水晶制的小斧。《朱子语类》卷一二八:“祖宗时,升朝官出入有柱斧。其制是水精小斧头子在轿前。”
岳飞冤狱何时昭雪?
第三十五讲:“秦桧诬岳飞谋反,把岳飞下了狱。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公元1142年1月27日,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在临安**亭,当时岳飞还不到40岁。岳飞的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时被害。一直到宋宁宗的时候,岳飞冤案才得以昭雪,被追谥'武穆’。”
岳飞冤案昭雪的时间,所记不实。
《宋史·岳飞传》:“桧死,议复飞官。万俟禼谓金方愿和,一旦录故将,疑天下心,不可。及绍兴末,金益猖獗,太学生程宏图上书讼飞冤,诏飞家自便。初,桧恶岳州同飞姓,改为纯州,至是仍旧。中丞汪澈宣抚荆、襄,故部曲合辞讼之,哭声雷震。孝宗诏复飞官,以礼改葬,赐钱百万,求其后悉官之,建庙于鄂,号忠烈。淳熙六年,谥武穆。嘉定四年,追封鄂王。”
直到高宗死后,孝宗为鼓士气,平民愤,才追复岳飞官职,将其遗骸迁葬于西湖栖霞岭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谥武穆,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追封鄂王。
上文所讲岳飞冤案的昭雪,全都错了。
贺人龙是“李自成的叛将”吗?
第三十九讲:“崇祯三年,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声势明显壮大后,明王朝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局面。但是,崇祯皇帝居然密令,在崇祯十五年杀了贺人龙。贺人龙不仅跟李自成是同乡,两人还有点亲戚关系。他是李自成的叛将,对李自成的情况很了解,他投靠官兵,对李自成的打击是很大的。”
贺人龙(?-1642)明陕西米脂人。初以守备隶属延绥巡抚洪承畴,镇压农民军,累迁至总兵。崇祯九年,从孙传庭擒闯王高迎祥。十三年,从左良玉破张献忠于玛瑙山。初督师杨嗣昌许贺人龙进平贼将军,既而食言。人龙大失望,遂不奉约束。崇祯怒,诏夺职,戴罪视事,不久授意督师孙传庭以计杀之。《明史·贺人龙传》:“贺人龙,米脂人。初以守备隶延绥巡抚洪承畴麾下。”说贺人龙“是李自成的叛将”,那是钱先生记错了。
李自成的叛将另有其人。见《明史·高杰传》:“高杰,米脂人。与李自成同邑,同起为盗。崇祯七年闰八月,总督陈奇瑜遣参将贺人龙救陇州,被围大困。自成令杰遗书约人龙反,不报。使者归,先见杰,后见自成。比围城两月不拔,自成心疑杰,遣别部将往代,杰归守营。自成妻邢氏掌军资,每日支粮仗。杰过氏营,分合符验。氏伟杰貌,与之通,恐自成觉,谋归降。次年八月遂窃邢氏来归。洪承畴以付人龙,使其游击孙守法挟以破贼,取立效为信,自是杰常隶人龙麾下。”李自成的叛将正是高杰。他拐走了李自成的老婆邢氏降明。如果是说他与李自成“两人还有点亲戚关系”,这是什么亲戚关系呀!高杰南明弘光帝时封兴平伯,为江北四镇之一,驻瓜洲,受史可法节制。此是后话。
人名之误何其多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下册)编校不精,错字较多。
这里只说人名错误。人名,特别是古代的人名,今人多不熟悉,如果写错了,不经过查考,很难发现。如第75-76页,“拓跋成”凡三见,当作“拓跋澄”。见《魏书·任城王澄传》。第78页,“北周武帝宇文邕,……小名叫弥罗突”,“弥”系“祢”之误。见《周书·武帝纪》:“高祖武皇帝讳邕,字祢罗突。”第85页,“隋文帝还有一个鲜卑族的名字,叫普六茹”,“普六茹”不是名字,是姓氏。见《隋书·高祖纪》:“皇考从周太祖起义关西,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隋国公。”他应该叫普六茹坚。第90页,“隋文帝的罪恶,也是深重的。”“隋文帝”系“隋炀帝”之误。第103页,“魏征,字直成”,“直成”系“玄成”之误。第113页,“驸马陈昌义”,“陈昌义”系“程昌裔”之误。第115页,“王献芝”当作“王仙芝”。第117页,“[朱温]随母亲投到萧县叫刘从的地主豪强家里”,“刘从”当作“刘崇”。见《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昆仲三人,俱未冠而孤,母携养寄于萧县人刘崇之家。”第129-130页,“王普”凡四见,系“王朴”之误。见《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第143页,“建康留守杜冲不战而降”,“杜冲”系“杜充”之误。见《宋史·杜充传》。第172页,“刘三武”系“刘三吾”之误。见《明史·刘三吾传》:“懿文太子薨,帝御东阁门,召对群臣,恸哭。三吾进曰:'皇孙世嫡承统,礼也。’太孙之立由此。”
其他方面的错字尚有,这里就从略了。
这是一本主要写给孩子们读的书。内容兼具真实性、故事性、趣味性,孩子们才爱读。这本书的故事性与趣味性,不用说是非常出色的。而列在第一位的真实性则相对较差,讲史多有失实处,这是这本书的致命伤。我自知学力不逮,勉力为文指出,不为贤者讳,钱文忠先生该不会责怪吧?“玉不琢,不成器。”我们相信,这部书经多方“琢磨”后,将更加焕发光彩。
百家讲坛三字经观后感 篇四
听爸爸说在《百家讲坛》里有很多好东西,看了之后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只要看懂了一点,就可以让你受用一生,于是我便去瞧了一瞧《百家讲坛》里钱文忠讲的《三字经》,刚开始听他这这一讲还有许多的趣味,还融入了一些动漫式的讲谈方法(很新颖)。
以前就听老师说有《四书五经》、《增广贤文》、《三字经》、《二十四孝》、《四库全书》、《唐诗宋词》、《东周列国志》、《乐府诗集》……等等,还有现代诗经之类的书。读了都会对自己有好处,会学到很多好东西。讲座虽然不长只有二。
三十分钟,但是很明了,不难听出其中的道理,也不免对我的生活加一对比。从小就听家长说,不要与坏孩子玩、学习不好的玩,其实人交朋友首先要想,自己配交什么样的朋友。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有和朋友一同进步的人,那才是真正的好朋友。
这才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是最重要的啊!
百家讲坛三字经解读:子不学,非所宜 篇五
百家讲坛三字经解读:子不学,非所宜
《三字经》列举了大量典故、故事,阐述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导尊敬师长,宽厚待人的,有颂扬勤劳节俭,清正廉洁白,有劝诫谨慎持身,悔过改错的,内容非常丰富。
演讲人:钱文忠
讲师简介: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季羡林先生关门弟子,中国仅有的几位专业研究梵文、巴利文的学者之一。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文化学系,主修印度学,副修伊朗学、藏学。著作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门立雪》,译作《唐代密宗》、《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
内容简介: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这些传统文化的经典,穿越了历史的沧桑,至今仍然在教育孩子方面起到了警示的作用。那么孩子究竟多大的时候学习的效果是最好的,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哪三个方面抓起,如何才能让孩子把学习变成自觉自愿的呢?请听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系列第三集。
全文:
今天我接着为大家讲《三字经》,接着上面两讲,接下来的《三字经》是什么呢?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这字面意思是非常清楚的,就是孩子小的时候,如果不学习的话,非所宜,肯定是不合适的,是不应该的。幼不学老何为,你年轻的时候不学习,小的时候不学习,老了还能干什么呢?岳飞,我们伟大的一个历史上的一个英雄人物岳飞曾经有一首大家都知道的一首词《满江红》,里面就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这样的词句。岁月蹉跎,时间一混就混过去了,一不小心,揽镜自照,拿铜镜一看,两鬓华发早生,已经开始两鬓发白,这个时候你后悔没意思,来不及。
在北朝的时候,中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学者叫颜之推,颜真卿的颜,这个人写了一部书叫《颜氏家训》,这书里面讲的大量的是他怎么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怎么对当时的孩子的学习情况,教育情况,他做什么样的评论。颜之推有好几个孩子,他非常重视孩子小时候的教育,他让孩子很小就开始读书。大家知道几岁吗?3岁。颜家的孩子3岁开始读书,大家千万别忘了,古人的3岁恐怕(折合)咱们今天2岁,甚至有时候2岁都不一定到达,也就是说孩子可能路还没走稳呢,先得开始跟着他爸爸(读书)。孩子嘛,大家都能理解,读书觉得累,因为主要是背诵。就跟爸爸说,爸爸,难道我们非要读书吗?您看现在不有好多人也没读过什么书,也是高官厚禄,锦衣玉食,我们干什么非要读书呢?颜之推就教育他孩子,是的,确实有那么一些人,靠着祖上的福荫当了大官,过上了好日子,生活也许比你们还好,但是每到紧要关头,每到有大事的时候,这些人都是束手无策,毫无办法,为什么呢?就因为他们没有读书,他们没有知识。那么孩子听了这个话,又去问爸爸,说爸爸,那我知道了,应该读书,但是能不能稍微晚点让我们读书,等我们再长大一点我们再读书呢?颜之推又告诉孩子,读书应该只争朝夕,应该趁小的时候记忆力好,趁小的时候吸收知识的条件更好的时候,抓紧读书,尽早去接触圣贤之书,这样对你们将来长大以后的读书,或者长大以后为国家服务,都有很大的好处。那么我们都知道,按照传统的一个教育理论,多大岁数以前是最佳的学习年龄?13岁,13岁以前念书效果是最好的。为什么呢?因为13岁以前的记忆力最好。古人非常强调记诵的功夫,孩子还小,好多道理,深奥的道理,先别跟他说,说了以后孩子也琢磨不清楚,先让他记住。读书百遍,接着什么,其义自见。你读书百遍,把书读得滚瓜烂熟了,自然会触类旁通,把好多道理自个儿就悟出来了。或者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他小时候背的东西突然会在某一个人生时刻激发他的联想,他由此真正地领悟了精义。所以古人认为13岁以前是学习的黄金时候,千万不能放松。
解说:在现代中国社会,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所有的父母也都望子成龙,但究竟应该怎样做才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呢?古人教育孩子的方法,对我们现代人能不能有所启迪呢?
我们现在父母家长都很喜欢孩子文武双全,最近大家发现没有,现在孩子当中,有一个名字起得非常普遍叫“贇”,上面是文武“斌”,下面是宝贝的'“贝”,这样一个字,现在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做孩子的名字。每年大家去看报纸,考进大学的学生名录,经常会看到这个字,这个字好多人不知道怎么念,这个字过去不怎么用的,现在用得很多。也就是说父母首先认为孩子都是宝贝,然后希望孩子文武双全,这是对的。怎么让孩子文武双全,怎么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将来具备为社会服务的技能?我们还是应该回到历史中,回到古人身上去看一看,这样肯定是没有坏处的。我们可以举一个(习)武的例子。岳飞小时候,他的师傅是一个武林高手,叫周侗,名字留下来了。岳飞跟他好几个朋友,岳飞是有师兄弟的,王贵、张显、汤怀,这都是他的师兄弟,跟着周侗习武,都是岁数很小的时候。这几个人刚开始差不多,岳飞和他的师兄弟基础是差不多的,但是为什么后来岳飞会脱颖而出,而他另外的师兄弟相对的默默无闻?从一个故事就可以看出来:有一年的冬天,天特别冷,北方呼啸,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岳飞和他的师兄弟还都是孩子,当然都贪恋热被窝了,谁肯爬起来,爬起来不被冻死啊!都不愿意早晨练武。这个时候只有岳飞把热被窝掀起来,出去练武,在雪地里舞剑。他的师傅周侗就看在眼里,当时他师傅就有一段话,他认定在他的徒弟当中,岳飞将来成就最大,最有出息,这个事实当然后来就是如此。当然,岳飞后来还激励了他的师兄弟,他这些师兄弟后来也成为一些将军,都带兵打仗立有战功,但是跟岳飞都不能比。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从小开始打下学习的基础,形成学习的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文忠寄语:从小开始打下学习的基础,形成学习习惯非常重要。
也许好多父母会讲,孩子那么小,还是让他玩一玩,让他多一点童年的乐趣,这么说对吗?没有什么错。但是这觉得不等于你就可以不抓紧孩子的学习,孔子就曾经讲过,在《论语。宪问》:爱之,能勿劳乎。什么意思啊?你爱他的话,能够让他不吃点苦吗?这是孔子的话。大家想想,对我们今天的父母,或者对我们今天的孩子有没有启发意义呢?毫无疑问是有的。
解说:少年是一个人学习的关键期,这个时候打下的深厚基础,会在孩子成年后充分地呈现出来。那么当孩子还年幼时,父母究竟该如何教育子女呢?
接下来,《三字经》就用比喻来讲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讲这四句话,再次说明。接下来的《三字经》是哪四句呢?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字面意思很清楚,一块玉石,如果不经过雕琢,它是成不了器的,也就是它不能成为一件玉器,它只是一块玉石。人不学不知义,人如果不学习的话,是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是不合适的。我在这里依然来举例子说明这个问题:还是举岳飞,岳飞已经是手握重兵的大将,他这个时候就有意识地去培养他的孩子岳云,也就有意识地去雕琢他,去琢磨他,希望能够把岳云培养出来,成为一代名将。他是怎么培养岳云的呢?他把年仅12岁的岳云编入军队,编到岳家军里面,而且规定岳云:一,不许穿丝绸,虽然你是大将之子,你不许穿丝绸。第二,不得进酒肉,你不许喝酒,不许吃肉,每天跟着骑兵一起练习骑术。那么有一天,岳云跟着比他大好多的那些将士在练习骑术,一不小心,在过一道沟的时候,没注意,摔下去,连人带马摔到沟里。放在今天会这么样?放在今天肯定又跑过去了岳飞,儿子,你是不是这儿摔一个疙瘩,是不是那儿骨头给摔坏了,要不这儿怎么给摔青了,岳飞没有,他巍然不动,而且不许旁边的将领去把岳云扶起来。他是怎么处置的呢?喝令旁边执行军纪的这些军官打岳云军棍。12岁的孩子,旁边的将领当然是劝阻了,那么小的一个孩子,他跟着骑兵来练习这些本领已经为难他的,他不小心摔了一跤,将军您还要打他军棍,很多人说情,可是岳飞不为所动,坚持用军棍责打了岳云。这也就是一种心态,希望孩子岳云是一块美玉,但是我要他成器,我就必须从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细微的部分来雕琢他,来培养他。果然岳云后来成了一代名将。
【童声】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玉不琢不成器,出于《礼记》的《学记》。《三字经》里边好多句子是现成的,从古代的经典当中给摘出来的。玉不琢不成器就是出于《礼记》,另外一部中国儒家非常重要的典籍。那么我们也许会问,为什么用玉来做比喻呢?这里边有道理:中国是人类大概唯一一个有漫长悠久的玉文化的国家,过去的讲究是,君子每天都要佩玉的,玉无故不得离身。为什么我们会形成这样一个漫长而悠久的玉文化呢?我们中国古代有个说法,叫做“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拿玉,美玉来体现,来展现,或者来比喻君子所应该拥有的品德。所以古人经常用琢玉来比喻自己完善自己的修养,他使自己的修养越来越完善,就像雕琢这个玉一样,所以《三字经》用玉不琢不成器来做比喻。另外一点我们应该知道的是,大家都知道今天我们挂在嘴边的话:切磋,说咱俩切磋切磋,现在咱们讲的切磋切磋,基本上是电视剧里面的武打小说了,就两个武林高手碰到一起,来,咱们切磋切磋,那接下来就应该动手了。古人不是这个意思,古人的切磋切磋什么意思呢?切、磋、琢、磨,全部是古人玉器工业上的用词,这四个字,全部是动词。你采来一块玉石,外面可能还是石头,你先要把它切开,看里面有没有玉,有多少玉,这叫切。磋是指把玉的部分和石头的部分分离开来,把石头给磋掉,把玉给磋出来。琢就是把玉加以雕琢,让它形成一个大致的器具的样子。磨就是打磨,把这个玉器给磨光,最终形成一个作品或者一个产品。所以《诗经》里面有话叫“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我们就可以看到,《三字经》所倡导的是一种什么呢?倡导的是学习是一个过程,它像制玉一样,必须经过切、磋、琢、磨这样一个过程。
文忠寄语:学习像制玉一样,必须经过切磋琢磨的过程。
解说:俗话说,严是爱宠是害,即使是美玉,也要下功夫雕琢。我们常常听说有的孩子天资聪明,被人们誉为神童,但是很多神童长大后,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这是为什么呢?
在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小孩叫方仲永,他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家,所以方仲永从小不仅是书没有读过,他连书都没有看过,没有看到过。但是这个孩子的天资实在是惊人,为什么呢?村庄里毕竟还有那么几个非常底层的读书人,经常在那里诗云子曰的,在念书,方仲永打小就听在耳朵里。忽然到了四、五岁的时候,方仲永在家里突然哭了,大哭,那么父母当然就要去问他你干嘛哭啊,你要什么啊,你是要吃的呢,还是要喝的,他不,他要什么?他要笔墨纸砚,就是方仲永突然要笔墨纸砚,那父亲觉得很滑稽,你这孩子,家里从来没这东西,你要这干嘛?赶紧就从邻里的读书人那里借了一套笔墨纸砚,借回来以后就问方仲永,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你打算拿它干嘛啊?方仲永说,我要写诗,那当时就把父亲给吓楞了,你还写诗你。谁知道方仲永拿起笔就写了四句诗,而且还给这个诗起了个名字很高雅。旁边的读书人一看,这是一首好诗啊,你四、五岁的孩子,从来不知道笔墨纸砚,从来没有见过书本的人,居然能够写这么好的一首诗。大家一致认为,方仲永是天才。那方仲永的父亲种了一辈子地,忽然有了这么一个儿子,有神童之名,当然很自豪,也很高兴。实际上有点什么呢,有点咱们北方话讲的“显摆”,就叫儿子,来,给叔叔做一首诗,给伯伯做一首诗,方仲永都是出口成章。慢慢地方仲永的名声传到了县城里,县城里好多富人,好多这种乡绅,就叫方仲永的爸爸把方仲永带来,来作诗给他们看,都很棒。这些人也是出于好意,就开始资助方仲永的父亲,你家出了一个神童,这是我们这一方乡土的荣耀,好好培养他,将来能够给我们这个地方争光。谁知道方仲永的父亲就认为方仲永既然是天才,那没什么必要再去进行培养了,天才,所以就忙不迭地就一直带着方仲永走街串巷,去展现自己的本领。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方仲永依然还能作诗,但是这个诗和同龄人比起来已经没什么差距了。到了二十岁的时候,方仲永还是能够写诗,但是他的诗歌已经远远不如同龄人。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就算是天才,也需要后天的进一步培育和教育,否则天才只能被磨灭,只能被浪费。
我想这两个故事都很好地说明了《三字经》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明白了这一点以后,《三字经》就告诉我们,你应该怎么开始着手学习。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你应该特别注意哪些东西。
解说:古时候孩子的启蒙教育都是从哪三个方面着手的,而这些传统的教育内容在当今社会中,是否还有保留的必要?
《三字经》接下来讲的是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孩子小的时候,应该特别注重三个方面,亲师友,亲近良师益友;习礼仪,学习应对,学习礼貌,懂规矩。《三字经》告诉我们,应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来开始一个孩子的学习。
【童声】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在春秋的时候,郑国有一个乐师叫师文,他听说鲁国出了一个了不起的音乐大师叫师襄,于是师文就远远地跑到鲁国去拜师襄为师。谁知道这个师襄眼界很高,轻易不召弟子,一再地回绝。这师文,当然一再地坚持,希望拜他为师,终于感动了师襄,收他为徒。但是过去了两三年,这师襄突然发现很怪,为什么很怪呢?这师文很勤奋,经常在那弹奏,在练琴,那照说这没什么不好,刻苦练琴。但是师襄发现,这师文从来都不弹奏成曲子的东西,就都是弹几个乐章,弹几个片段,从来不演奏整篇的乐曲。师襄看着这个跟自己很亲近的弟子,就觉得很纳闷啊,你跟我那么亲近,你学了两三年,你居然连完整的曲子都不会弹,看样子你是没什么天分啊。得了,您回去吧,就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了。师襄就把这个跟师文说了,师文怎么回答?师文说,老师,我并不是不会弹完整的曲子,而是我知道,如果我一旦能够演奏完整的曲子的话,老师您就会认为我满师了,您就要让我走了,我就不会再有机会亲近老师了,所以我故意不弹。师襄一听,你这学生还有这么回事,你弹一个来听听。哪知道师文马上就演奏了一曲,非常完整,师襄终于认识到这是什么样一位学生。师襄破格的同意师文先慢点出师,你愿意跟着我还是跟着我,师文就接着亲近他的老师,接着细细地琢磨老师的技巧,师徒两个后来成了齐名的一代音乐大师。这是一个亲近老师的故事。
那么亲师友,怎么去结交朋友?在你刚开始学习的时候,除了有良师以外,你怎么去结交朋友?怎么能够找到益友?这里面有很大的学问。我们知道古人是极其重视,极其强调朋友的重要性。儒家的学说一向认为朋友叫什么,什么是朋友?朋友是建立在一种共同的理想基础上,共同的道德追求的基础上,共同的人格基础上的一种友好关系。这种友好关系是超越血缘的。
文忠寄语:朋友是建立在共同理想,共同道德,共同追求基础上的一种友好关系。
中国古代有太多太多关于交友的故事,最有名的桃园三结义,最有名。我在这里也给大家讲一个交友的故事,不像桃园三结义那么有名,但是好多人可能也听说过,这就是我们有一个成语的来源,就是一个典故,叫什么?割席断交。汉朝的时候,有一对好兄弟,两小无猜,一起长大的:管宁,华,一个姓管,一个姓华歆。两个人非常要好,要好到什么地步呢?坐在一张席子上一起读书,天天如此。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就等于咱们今天同坐一条板凳了。因为古人没有床,也没有今天这样的椅子,汉朝的时候都席地而坐,非常要好的小哥们儿。有一天,两个人都在埋头读书,突然听到外面声音很响,很热闹。管宁依然读书,不受所扰,充耳不闻。而这华歆一下跳起来,跑到门外面看热闹。回来告诉管宁,兄弟,外面太好看了,太热闹了,新官来了,我们这个地方来了一个新的官,正好在游街,你不去看看吗?管宁拨出随时携带的刀子,一下子把他们共同坐的那张席子划开,割席,也就是说我从今不跟你坐一块儿了,这就是在古代就是意味着断交。管宁就跟华歆说,我们两个不是一类人,你太好那些浮名虚节,外边有一个新的官来,到我们这边来就任,鼓吹热闹,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啊?咱们现在应该一心读书,所以我看啊,咱们断交。临分别的时候,管宁再一次跟华歆讲了这个道理,华歆也听不进去。后来的结果华歆是被杀的,因为他趋炎附势。而管宁后来流落到了辽东,但是到了辽东以后,管宁就用仁义道德教化当地的百姓,得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在历史上留下了不俗的名声。这就是割席断交的故事,也就是说古人把选择朋友看得是多么严肃,看得是多么重要。
解说:除了尊师择友,我们的古人还非常重视礼仪,把这三项内容看成是儿童必备的启蒙教育。而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一样重视礼仪,提倡讲文明,懂礼貌,所以中华民族一直都有礼仪之邦的美誉。那么这种传承了千年之久的“礼”,它的实质究竟是什么?
亲师友,那么还有一个习礼仪。《三字经》告诉我们,孩子从学习的一开始就应该学习礼仪。人应该怎样来体现自己对礼仪的感悟呢?《礼记》的第一句,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有部非常著名的典籍就叫《礼记》。第一句是什么?勿不敬,俨若思。你千万不用不敬,就你做什么事情,见什么人,都应该心怀敬意,应该尊重对方,应该有敬畏之心,勿不敬,不要不敬。俨如思,你要非常端正颜色,不要轻佻。像什么样子呢?经常像有些事情在想。所以我们古代的小孩,好多像小大人。这当然我们今天可以去讨论,是不是把孩子的童趣都给消磨掉了,孩子都非常恭谨,俨若思,非常俨然,像老有事情在想,(总是)心里有放不下的事叫勿不敬俨若思。古人也再三提出,千万不要把礼仪庸俗化,这也是今天的我们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我们今天非常讲究礼尚往来,但是是不是就掌握了中国传统礼仪的真谛呢?未必。孔子就讲过,在《论语。阳货》篇里面讲,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孔子的话,礼啊礼啊,难道就是讲的玉帛吗?玉,古人非常珍贵的礼物,是玉币,送人的时候要有块玉币,用玉作为礼品送人。帛就是很好的丝织品,古人是作为贵重礼物来送的。所以孔子就哀叹,发现当时好多人,已经把礼仪给庸俗化了,把礼仪等同于礼物。孔子看不惯了,孔子就发出这样的浩叹,也是一种告诫。礼云 礼云,玉帛云乎哉。所以在现代社会,我们要讲礼仪,要真正把握中国传统礼仪的精神实质。
文忠寄语:我们讲礼仪,要真正把握中国传统礼仪的实质。
接下来《三字经》讲的就是教学的内容与次第,孩子应该怎么样一步一步接受教育,应该按照怎样的轻重程序来学习知识,这就是我们在下一讲要讲的内容。谢谢大家。
百家讲坛三字经全文 篇六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三字经》这样一本小册子所以能够被历代人们奉为经典而不断流传,一定具有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钱文忠先生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解读这部传统启蒙经典呢?在看似简单易懂的字句背后都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而对于今天的人们,《三字经》还有着什么样的启发意义呢?
《三字经百家讲坛全集》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钱文忠
1966年6月6日出生于上海市,祖籍江苏省无锡市。吴越国王钱缪之后。,受人引荐,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任教。现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儒藏》精华编编纂委员会委员。
三字经全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幼。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究。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载,国祚废。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彼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百家讲坛之三字经 篇七
百家讲坛之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一本传统的儿童识字课本,为什么会被大家尊称为《三字经》?为什么它一经问世就广为流传?
父母都对孩子宠爱备至,但同时也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那么,究竟该如何教育孩子?怎样才能让孩子把学习变成自愿自觉的呢?
《三字经》作为传统教育的启蒙读本,是如何教育孩子认识与人类生存相关的事物的?又是怎样告诉孩子为人处世的?
人类的基本情感有哪些呢?在《三字经》中,为什么要把“仁”排在最前面?
不妨,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怀着现代人的激情,读一读《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潜心三年,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底重新解读《三字经》,融汇历史,贯通现代 ,将积淀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演绎成当今社会生活道德规范的宝贵镜鉴;并通过《三字经》,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认真、详细的梳理。精彩解读《三字经》,介绍它的文化价值,为何要讲《三字经》,以及《三字经》在当今社会的用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三字经》这样一本小册子所以能够被历代人们奉为经典而不断流传,一定具有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钱文忠先生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解读这部传统启蒙经典呢?在看似简单易懂的字句背后都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而对于今天的人们,《三字经》还有着什么样的启发意义呢?
【附录】
1.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都解错了哪儿?(中华读书报 / 杨光)
新年伊始,中央台“百家讲坛”播放《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听过钱文忠先生精彩讲述《玄奘西游记》,这次自然不肯放过又一难得的机会。我童年上私塾读过《三字经》,包本(所谓包本,就是从头至尾背下来)过。今天听钱先生说《三字经》,大家讲小书,深入浅出,精义迭见,不由神往。重温《三字经》,勾起我童年许多美好的回忆,感到格外亲切,格外温馨。钱先生讲课,汩汩滔滔,如壶口飞瀑,似钱塘大潮,很有气势,很有魅力。书出版了,我立即购得一册,再细细品味。这是一本好书,可惜得很,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今将我认为一些有疑义的地方提出来,向钱先生请教。
“断机杼”不是“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
第二讲:“接下来'子不学,断机杼’是什么故事呢?……有一天,小孟子听着听着课觉得没劲儿,于是就逃回来了。孟母正好在织布。那个时候孟母主要靠织布、卖布来维持生活。孟母看见儿子逃学回来,一句话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就意味着马上就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无数个夜晚的辛劳就白费了。”
“断机杼”是“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吗?
“机杼”,织布机上用于穿引纬线的梭子。《说文》:“杼,机之持纬者。”这种纺织工具,早在春秋时期就见于记载了:《诗·小雅·大东》:“小东大东,杼柚其空。”再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木兰诗》:“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但是,《三字经》中的“断机杼”却不当解作“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里,“机杼”用的是借代,一种修辞手法,代指织机上的布。“断机杼”是把织机上的布割断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钱先生说:“'孟母三迁’出于西汉刘向的《列女传》。”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列女传》卷一的有关记载吧:“自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孟母以刀断其织”,哪里是“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呢!
二、钱先生讲:“我经常参考顾静(金良年)先生注解的《三字经》(上海古籍版)。”那么,我们就来看看顾静先生的讲解:“孟子长大后,进了学校学习,但他不很用心,经常偷偷溜出来玩。一次,他找借口跑回家来,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当时,他们的家境很贫困,全靠孟母织布度日。孟母见到孟子无故从学校跑出来,非常恼火,当即就把将要织成的布匹割断了。孟子连忙跪下,问母亲为什么这样做,他母亲对他说:'你到学校学习,就好像我织布一样,日积月累,才能积少成多,纺成布匹。你现在不肯专心学习,将来怎么能成为有用之才呢?我今天把将要织成的布匹割断,就是要让你看看,半途而废的严重后果。’”这才是对“断机杼”的正解。
三、钱先生讲:“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就意味着马上就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其实,梭子断了,布不会毁的。旧时的织布机,我小时候,家中就有,趁大人不在,常偷偷登上织机模仿大人的动作投梭玩耍。梭子坏了也无妨,换只好的就行。下面讲个“投梭折齿”的典故。东晋名士谢鲲有桩风流韵事。邻家高氏有位漂亮的女郎当窗而织,谢鲲有一次在窗口挑逗她,冷不防一只飞梭打来,打落两颗门牙。此事在士林传为笑谈,说是“任达不已,幼舆折齿”。幼舆是谢鲲的字。可他毫不介意,仍悠然自得道:“折齿算什么,又不妨碍我啸歌。”
一个弱女子可以把梭子取下来当武器用,布哪里会毁掉呢?“切磋琢磨”是什么意思呢?
第三讲:“古人的'切磋切磋’是什么意思呢?切、磋、琢、磨,全部是古人玉器手工业上的用词。这四个字,全部是动词。采来一块玉石,外面可能是石头,先要把它切开,看里面有没有玉,有多少玉,这叫'切’。'磋’是指把玉和石头分离开来,把石头给磋掉,把玉给磋出来。'琢’就是把玉加以雕琢,让它形成一个大致的器具的样子。'磨’就是打磨,把这个玉器给磨光,最终形成一个作品,或者一个产品。所以,《诗经》里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段解读令我糊涂。这和古人训诂大相径庭。
《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郭璞注:“皆治器之名也。”“切磋琢磨”是器物加工的工艺名称。古时对骨器的用料加工称切,对象牙的用料加工称磋,对玉的用料加工称琢,对石的用料加工称磨。汉王充《论衡·量知》:“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用的。
《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汉毛亨《传》:“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道其学而成也,听其规谏以自修,如玉石之见琢磨也。”这里用来比喻君子研究学问和陶冶品行的精益求精。这种以多种事物作比的明喻,后人称之为“博喻”。又简化为“切磋”,比喻互相商量、研讨。
《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琢”,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贡引用《诗经》说明学问要不断切磋琢磨,得到孔子的赞许。不知钱先生的新解有何根据?
“辕固生”与“太子”?
第五讲:“她那个时候有一个儒生叫辕固生,也是一个大儒,在教育太子。大儒教育太子当然注重给太子灌输儒家思想,这就把老太后惹着了。……窦太后就把这个老先生赶到野猪圈里,让辕固生跟野猪搏斗。把大儒逼成斗猪士了。还好,太子一看,自己上了年纪的师傅跟野猪斗怎么斗得过,赶紧扔了一把剑进去。……”
何来“太子”?所谓辕固生“在教育太子”、“太子赶紧扔了一把剑进去”云云,于史无据,纯属杜撰。
看《史记·儒林列传》的记载:“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固生问《老子》书。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
上文既捏造出一个不曾出场的“太子”,又变父为子把“景帝”说成“太子”。这是在“戏说”历史了。皋伯通是“富商”吗?
第五讲:“后来,他们跑到了当时还比较荒凉的吴中一带,就借住在当地的富商皋伯通家里。在这个家里,梁鸿天天出去给人家种地,或者给人家舂米,干点力气活,孟光则在家里纺纱织布。每天,梁鸿很劳累地回家,孟光都会给他准备好非常简单的饭菜。他们不是很富有,但是饭菜准备整理得非常整洁、规整,按照礼仪放在一个案子上。这个案子实际是带脚的小桌子,每次把它举着齐眉,这是表示一种尊敬,妻子对丈夫的尊敬。……终于有一天,被富商皋伯通发现了。……”
这里讲的是“举案齐眉”的故事。东汉隐士梁鸿字伯鸾,其妻孟光字德曜,相敬相爱。文中一再说:“富商皋伯通”,“家贫而尚节介”的梁鸿会住在“富商”家里吗?
看《后汉书·梁鸿传》的记载:“遂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于家。”
原文是“大家皋伯通”。那么:“大家”能解作“富商”吗?
看《辞海》注:“大家①旧指高门贵族;大户人家。古乐府《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②古代宫中侍从对帝、后的称呼。《正字通·宀部》:'家’:'北齐、唐史宫中称太后及皇后之无太后者皆曰大家。③著名的专家。如:书法大家。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艺苑品题有大家之目,自论诗者推崇李杜始。’④众人;大伙儿。杜荀鹤《重阳日有作》诗:'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沉山且莫回。’⑤(gū)即'大姑’,古代女子的尊称。如:汉代班昭(曹世叔妻)世称曹大家。⑥(gū)婆婆,夫之母。《太平广记》卷一百二十二'陈义郎’:'大家见之,即不忘息(媳)妇。’”
“大家”何尝有“富商”义?“大家皋伯通”,“大家子”、“大家风范”、“大家闺秀”之“大家”是也。钱先生何以将皋伯通的身份改变了呢?
“情同朱张”,朱晖推荐“张堪”的儿子做官吗?
第七讲:“我在下面可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看一看古人是怎么看重这个'信’字的。这个故事实际上是一个典故:情同朱张。这是个什么故事呢?东汉的时候,河南南阳有两个人,一个叫朱晖,一个叫张堪。……朱晖在家乡是一个扶危济困、非常有公益心的人物,南阳太守早就仰慕朱晖的为人。那么,在古代怎么来褒扬?怎么来奖励呢?往往是一个办法,给他儿子一个当官的机会。到了这个当口,大家知道朱晖怎么做的吗?朱晖就去找南阳太守说:'谢谢您的好意,但是我的儿子才具有限得很,才华、本事都不太够,他在家里待着还不错,如果您要让他当官的话,我看恐怕不合适。我向您推荐一个人,他是我的故友张堪的儿子。他学习勤奋,非常守礼仪,是个可造之才。我愿意把我故友的儿子推荐给您,让他有一个去当官为民众服务的机会。’后来,张堪的儿子果然没有辜负朱晖对他的信任,非常廉洁奉公,非常勤奋踏实,为民众做了好多好事。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个典故'情同朱张’的来历。”
说实话,我对“情同朱张”的典故并不熟悉,第一次听钱先生这样讲。我觉得新鲜有趣,就找到原文来看。《后汉书·朱晖传》:“初,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尝于太学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晖少子颉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晖又与同郡陈揖交善,揖早卒,有遗腹子友,晖常哀之。及司徒桓虞为南阳太守,召晖子骈为吏,晖辞骈而荐友。虞叹息,遂召之。其义烈若此。”
原来朱晖向南阳太守推荐去做官的并不是故友张堪的儿子,而是另一位故友陈揖的遗腹子名叫友的。如果不查考原文,这样的“硬伤”,天下之大有几人能知道呢?钱先生之读书,何其粗疏啊!
也说“吹牛皮”
第七讲:“我只问大家一件事情,吹牛皮到底是什么意思?大家一般认为吹牛皮是说大话,那牛皮能吹大吗?那么厚一张牛皮怎么把它吹大呢?为什么不吹一个更有弹性的东西呢?为什么非要去吹牛皮啊?实际上吹牛皮的本意不是这个,而是跟八音相关。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泰山不是垒的。牛皮是敲的。牛皮是鼓嘛,难道去吹鼓啊?所以,吹牛皮的意思是不搭调,就是讲那事跟这个没关系,是否夸大倒在其次。当然,我们现在都忘了,所以老说吹牛皮。”
自问:“那牛皮能吹大吗?”自答:“牛皮不是吹的。”这种说法值得商榷。
“吹牛”现在有夸口、说大话等意思,可它最早的意思,却与浮夸无关,指的是西北人的一种渡河工具。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在《史林杂识·吹牛·拍马》一文中作过考证:吹牛一词最早是西北方言,源于陕甘宁和内蒙古一带。西北河流湍急,难以行舟,本地人遂就地取材,用若干牛皮或羊皮袋吹成气囊,做成皮筏子,作为渡河的工具。牛皮筏子相连,可以承载数千斤的重物过河。据说,元世祖忽必烈就曾把它用于战争,并获大捷。他曾率军到达金沙江西岸,命令将士杀死牛羊,塞其肛门,“令革囊以济”,渡江进入丽江地区,并大败大理守军。现在昆明著名的大观楼长联中提到的“元跨革囊”,指的就是这个典故。
以上这段话摘录自《问吧2——再问中国文化的101个趣味问题》(中华书局版)。我也是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吹牛皮”的来历。
“伯牙”姓“伯”不姓“俞”
第七讲:“知音的故事牵涉两个主人公,一个叫俞伯牙,一个叫钟子期。大家应该都知道,俞伯牙是春秋时代楚国的顶级音乐家,从小聪明,酷爱音乐,尤其弹得一手好琴。……”
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凡粗通文墨的人差不多都知道。至于“伯牙”姓“伯”不姓“俞”,知道的人就很少了。
其人名曰“伯牙”,而不是“俞伯牙”,有以下古籍为证:
《荀子·劝学》:“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高注:伯,姓;牙,名,或作'雅’。钟,氏;期,名;子,皆通称。悉楚人也,少善听音,故曰为世无足为鼓琴也。”
《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峩峩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淮南子·说山训》:“伯牙鼓琴,驷马仰秣。”
以上古籍记载都叫“伯牙”。
有人会问:说他叫“俞伯牙”也不是没有根据的。见《警世通言》第一卷《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话说春秋战国时,有一名公,姓俞名瑞,字伯牙,楚国郢都人氏,即今湖广荆州府之地也。”这该当如何解释呢?
回答:有人已经研究了这个问题。王昕《漫说“三言”“二拍”》(人民文学出版社版)中《高山流水》一篇中说:“'三言’中写得不让元曲笔墨的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个故事的来源只有《吕氏春秋》的《本味篇》里伯牙鼓琴、钟子期听音,一段几百字的文字。……'伯’是姓,'牙’是名,或者也写作'雅’;'钟’是姓,'期’是名。'子’是通用的敬称。所以主人公的名字就是伯牙、钟期,而非俞伯牙、钟子期。”
几部大型辞书如《辞海》、冯其庸主编《中国艺术百科辞典》、张(扌为)之等主编《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都有“伯牙”词条,这就是结论。
赵孝争死日,非当顽童时
第八讲:“我首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兄友弟恭的故事。这个故事过去的名字叫'赵孝争死’。这是一个很悲烈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叫赵孝的人争着去死。这是怎么样一个故事呢?汉朝的时候,有一对兄弟,哥哥叫赵孝,弟弟叫赵礼。有一年,天下饥荒,社会动荡不安。有一天,兄弟两个正在家里玩耍,强盗破门而入,在家里乱翻。……兄弟俩岁数都不大,一看强盗冲进来,吓得就直往门外跑。当然,弟弟赵礼跑得比较慢,强盗一把就把他抓住了。抓住了以后就打算把他给吃了。……哥哥赵孝本来已经跑得很远了,发现弟弟没跟上来。回头一看,弟弟被强盗抓了。哥哥就跑回来,跪在这些凶恶的强盗面前,哀求道:'我弟弟有病,身体瘦弱,身上也没多少肉,而且他的肉也不好吃,你们把他放了。只要你们把我弟弟放了,我身体好,我也比较胖,你们就吃我吧。’……赵礼就在旁边说:'是我先被你们抓住的,我如果被你们吃了,那是我命中注定。我哥哥已经跑了,他有什么罪过,你们为什么要吃我哥哥呢?’……强盗被他们兄弟友爱之情所打动,就把哥俩都放了。”
这个故事很悲壮,很感人。但是谁会想到人物年龄以及主要情节都是不真实的呢?请看:
《后汉书·赵孝传》:“赵孝字长平,沛国蕲人也。父普,王莽时为田禾将军,任孝为郎。每告归,常白衣步担。尝从长安还,欲止邮亭。亭长先时闻孝当过,以有长者客,扫洒待之。孝既至,不自名,长不肯内,因问曰:'闻田禾将军子当从长安来,何时至乎?’孝曰:'寻到矣。’于是遂去。及天下乱,人相食。孝弟礼为饿贼所得,孝闻之,即自缚诣贼,曰:'礼久饿羸瘦,不如孝肥饱。’贼大惊,并放之,谓曰:'可且归,更持米糒来。’孝求不能得,复往报贼,愿就亨。众异之,遂不害。”
这才是真实的历史。而在钱先生笔下,除人物姓名之外,有哪一点是真实的。呢?
尴尬的“下雨天留客”
第八讲:讲有关句读的有趣故事。有一个穷秀才到一个富有的朋友家做客。富人想赶穷秀才走,留下字条:“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古人没有标点。富人的断句:“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意思是就算是老天要留你,我也不留你。秀才的断句是:“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秀才说:“我怎么好意思走,你那么客气。”
上面的断句,无论是富人的还是秀才的,都是讲不通的。富人的断句:“下雨天,留客天?”“下雨天”自然是“留客天”,为什么要用问号呢?秀才的断句:“天留人不?留!”“天留人”而不是“人留人”,秀才为什么厚着脸皮不走呢?
问题出在哪里呢?字条原本10个字:“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富人的断句为:“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秀才的断句为:“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钱先生却写作11个字,错就错在多出个“天”字。一字之差,扞格难通了。
坐在电视机前听钱先生讲这个“有趣的故事”,我心里却是“无趣”的。
孔子年龄最大的弟子是谁?年龄最小的弟子是谁?
第九讲:“年龄最大的弟子子路,是孔门的大弟子,只比孔子小九岁。……年龄最小的弟子则是子张,比孔子要小四十多岁。”
此说不能成立。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弟子中最大的秦商,最小的是公孙龙,一说是叔仲会。
秦商字子丕。《索隐》:“《家语》:'鲁人,字丕慈,少孔子四岁。其父堇,与孔子父纥俱以力闻也。’”他的父亲秦堇父,与孔子的父亲叔梁纥都是以勇力闻名。《论语》无秦商。再说,颜回的父亲颜无繇(《论语·先进》作“颜路”)比孔子小六岁,冉耕(《论论·雍也》作“伯牛”,《论语·先进》作“冉伯牛”)比孔子小七岁,他们都比子路的年龄大。
叔仲会字子期。《索隐》:“郑玄云晋人。《家语》'鲁人,少孔子五十四岁。与孔璇年相比,二孺子俱执笔迭侍于夫子,孟武伯见而放之’是也。”叔仲会与孔璇年龄相仿,孔子将他俩当做小孩子看待。他俩在孔子身边负责抄写记事,轮流侍立左右。孟武伯见到孔子询问过这两个孩子的学习情况。《论语》无叔仲会。
公孙龙字子石。比孔子小五十三岁。此人与作“坚白之谈”的公孙龙同名,但不是同一人。《索隐》、《正义》以为同人误。《论语》无公孙龙。
子张比孔子小四十八岁。他不是孔子年龄最小的学生。
“易之失,贼”,“贼”是“贼头贼脑”吗?
第十一讲:先引《礼记·经解》:“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对《易经》的解读是:“'易之失,贼’。《易经》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知识,自然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可是,有些人的路数经常会有点问题,什么路数呢?过分地看重、机械地认识《易经》里面神秘的算卦。所谓掐指一算如何如何,这就难免有点贼头贼脑的。……而是讲传统中国有这么一种思想,贼头贼脑肯定没有什么用。”
“易之失,贼。”“贼”是什么意思呢?
《说文》:“贼,败也。”用作动词,是残害、伤害、败坏的意思。如《论语·先进》:“贼夫人之子。”(害了人家的儿子)《孟子·梁惠王下》:“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特指残害、杀害。《左传·宣公二年》:“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易之失,贼。”“贼”是动词,解作“害”,这句是说“《易经》的流弊在于迷信害人”。而“贼头贼脑”是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易之失,贼”的“贼”如何能这般解释呢?
这是犯了望文生义的毛病。
“管叔”是周公的哥哥
第十二讲:“虽然周公如此鞠躬尽瘁,尽心尽力辅佐自己的侄子成王,可是周公有两个弟弟,一个叫管叔,一个叫蔡叔,出于嫉妒心和各种各样的心理动机,就在外边散布谣言,说周公暗藏野心,觊觎王位。……”
管叔、蔡叔都是周公的弟弟吗?
周公平定武庚及管蔡叛乱,《史记》的《周本纪》、《鲁周公世家》、《管蔡世家》都有记载。至于武王的同母兄弟,见于《史记·管蔡世家》:“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冉季载最少。同母昆弟十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乃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武王同母兄弟十人,伯邑考最长,所以加“伯”,诸中子皆言“叔”,以载最少,故言季载。文王长子伯邑考,质于商,为纣御。纣囚文王于羑里,烹伯邑考为羹,赐文王食。武王立,他此前已死了。
上文提到的三兄弟:
管叔:文王第三子;名鲜,武王之弟,周公之兄。封于管。
周公:文王第四子,名旦,辅助文王、武王成大业,成王初期摄政当国。
蔡叔:文王第五子,名度,武王、周公之弟。封于蔡。
“周公有两个弟弟,一个叫管叔,一个叫蔡叔”,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自《周礼》吗?
第十二讲:“随便跟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平时都挂在嘴上,今天还经常可以在报纸上读到的一句话就出自于《周礼》,就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周礼》的本意是什么呢?'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本意是,礼法、礼仪不应该排斥平民,刑法并不能优待大夫。但是,我们后来理解这句话时,把它理解成为对老百姓不用讲礼法,对官员不可用刑法,把这个'下’和'上’这两个动词理解错了。”
对“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的解释,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但是这句话并不出自《周礼》,而出自《礼记·曲礼上》。钱先生弄错了“平时都挂在嘴上”的这句话的出处。
“大腿上没毛,小腿上也没毛”,是描写墨者的吗?
第十五讲:“在《庄子》里面有一句描写墨子的话,非常有趣而有名,庄子盯着墨者的腿看,看了大腿再看小腿,发现只要是墨子的门徒,大腿上没毛,小腿上也没毛。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经常卷着裤腿,要么抗击洪水,要么就在从事农业,这样的人腿上的毛自然都没了。”
《庄子》里有两篇记“大腿上没毛,小腿上也没毛”,都不是描写墨者的。
一篇是《在宥》:“尧、舜于是乎股无胈,胫无毛,以养天下之形。”“股无胈,胫无毛”是用来描写尧、舜治理天下时的劳苦。
一篇是《天下》:“墨子称道曰:'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腓无胈,胫无毛”出自墨子之口,墨者也都以大禹精神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它究竟是用来描写禹治理洪水时的劳苦的。
邓析是被谁杀死的?
第十五讲:“邓析是郑国的大夫,这个人经常好辩明概念,常跟子产这样非常重要的大官辩论。因为他会诡辩,所以子产辩不过他,经常被他辩得张口结舌。于是,子产急了就把他给杀了。邓析没有什么学问传下来。”
这段话说邓析被子产杀死,不十分可信。
邓析之死有两说:一说被驷歂杀死。《左传·定公九年》:“郑驷歂杀邓析,而用其《竹刑》。君子谓子然于是不忠。”杜预注:“邓析,郑大夫,欲改郑所铸旧刑,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书之于竹简,故言《竹刑》。”一说被子产杀死。《荀子·宥坐》、《吕氏春秋·离谓》、《淮南子·汜论训》、《说苑·指武》、《列子·力命》皆言子产杀邓析。此说人多疑之。张湛注《列子》云:“此传云子产诛邓析,《左传》云驷歂杀邓析而用其《竹刑》,子产卒后二十年而邓析死也。”邓析与子产并不同时。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奇猷案:《左传》定九年云'郑驷歂杀邓析而用其竹刑,君子谓子然于是乎不忠’,则子然为驷歂之字。疑此上文'子产’皆当作'子然’。”《辞海》“邓析”条说他“为执政者驷颛所杀”。(“驷颛”当作“驷歂”)怎么能断定邓析是被子产杀害的呢?
再说,子产杀邓析,仅仅“因为他会诡辩,所以子产辩不过他,经常被他辩得张口结舌。于是,子产急了就把他给杀了”。看看,作为郑国执政的子产,不毁乡校,作风开明,因而受到孔子称赞,他能这样胡乱地杀人吗?要是这样,子产就不是子产了。
错认“母嚚”作“母嚣”
第十九讲:“他的父亲叫瞽叟,就是眼睛瞎了的老人,所以舜的父亲是个盲人。而舜的亲生母亲很早去世,这个瞽叟又娶了老婆。这个继母,又生了儿子叫象。舜生活的环境,按照古籍的说法叫'父顽、母嚣、象傲’。父亲非常顽劣,脾气不太好;继母非常嚣张,非常暴烈;异母弟弟非常悖傲,非常狂傲。”
“母嚣”?不对。
请看古籍的说法。《书·尧典》:“父顽,母嚚,象傲”。《史记·五帝本纪》:“舜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舜。”
两书的记载都是“母嚚”。
“嚚”读yín,愚,恶。《广雅·释诂》:“嚚,愚也。”《一切经音义》二二引《苍颉》:“嚚,恶也。”“父顽,母嚚,象傲”,是说舜的父亲顽固不化,继母愚蠢蛮横,同父异母的弟弟象也借着父母的威势,傲慢无礼。
“'母嚣’,继母非常嚣张。”此解,字错了,读错了,也讲错了。
错读“妺(mò)喜”作“妹(mèi)喜”
钱文忠先生在中央台“百家讲坛”上多次读错字音,也就是念白字。就先从误读“妺喜”说起吧。
今年3月28日播放第二十讲:“夏桀宠爱一个妃子,名字叫妺喜。”“妺(mò)喜”却误读作“妹(mèi)喜”。“妺喜”在这一讲和下一讲中共出现7次,统统都读错了。
臧克和《中古汉字流变》:“妺mò,莫葛切。妺喜,桀妻也。”妺喜,有施氏之女。夏桀攻有施氏,有施氏就把妺喜嫁给桀,为桀所宠。见《国语·晋语一》。《楚辞·天问》作妺嬉,《吕氏春秋·慎大》作末嬉,《荀子·解蔽》、《史记·外戚世家》、《汉书·外戚传》作末喜。“妺”只在“妺喜”中作人名用字,仅此一见,常被人们误认作“妹”,也就不足为怪了。
3月29日,播放第二十一讲,讲商纣王“活剖比干”。把“比干(gān)”误读作“比干(gàn)”。“比干”的“干”不是简化字,只读gān。“幹”简化作“干”,才读gàn。
2月15日,播放第九讲:“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论语》的“论”读lún,一律误读作lùn。
2月22日,播放第十一讲,讲《周易》时,举例说孔子的学生问老师:“您也相信这个占卜啊?”“占(zhān)卜”误读作“占(zhàn)卜”。“占卜”、“占卦”、“占课”、“占梦”、“占星”的“占”都读zhān。
2月28日,播放第十二讲,讲周公说服召公站在自己这一边,平定了武庚的叛乱。“召(shào)公”误读作“召(zhào)公”。召,音shào,古地名。周初召公奭的封地。
走上中央台,就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读错字。(平时上讲台也不能读错字)要不读错字,就要常翻翻字典。
从“不耻”与“不齿”说起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一书中尚有一些错字。先看一个最常见的例子:
第52页:“在过去,如果老太太跟着女儿住,假如有儿子的话,这个儿子是抬不起头的,这个儿子是不耻于人类的。”这里该用“不齿”,而误用“不耻”,这是一个常见的错误了。“不耻”与“不齿”,记住两个要点,就可辨析清楚:一是词义不同。“不耻”的意思是“不以……为耻”。“耻”,意动用法。“不齿”常见的意思是“不与同列”,表示鄙视。“齿”,并列,引为同类,为引申义。二是感情色彩不同。“不耻下问”是不认为向比自己学问少、地位低的人请教是羞耻的,这是褒扬。常见的词语有“不耻相师”、“不耻最后”、“不耻禄之不夥”。“不齿于人类”是说不与人类同列,甚至说“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这是贬斥。
下面再略举一些例子。第9—10页,三次出现“人之出,性本善”,“出”系“初”之误。第36页,“黄香,字文”,“文”后脱“强”字。第54页,“十一岁的小吉翂,为了救父亲,赶到京城,不顾生死,到皇宫门口击鼓鸣冤。”吉翂,母亲死时十一岁,击鼓救父时已十五岁。见《梁书·吉翂传》。第138页,“腹有诗出气自华”,“出”系“书”之误。第149页,周幽王,“姓姬,名宫湦”。“湦”系“涅”之误。第179页,“王通,写成一部书,叫《续诗》。”《续诗》当作“《续六经》”。王通作《续诗》、《续书》、《礼论》、《乐论》、《易赞》、《元经》,合称《续六经》。《续诗》仅是其中一种。第182页,“《三字经》中的五子,都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代表人物”。“先秦”两字应删。五子中的扬雄是汉朝人,王通是隋朝人。第185页,“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乐”系“说”之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记住上句用“说(悦)”,下句用“乐”,就不致错了。
“无错不成书。”这再一次得到证明。当然,上面有些错误出版社亦有责任,不能全怪钱文忠先生。
《三字经》是国学初级读本,过去是儿童的必读书,今天仍不失为青少年的优秀课外读物。这本书言简而意丰,文约而义奥,儿童琅琅成诵,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未必完全读懂。时代的呼唤,青少年的需要,于是《钱文忠解读〈三字经〉》横空出世了。这本书在中央台热播,便受到普遍而热烈的欢迎。然书中却存在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我不自量力,为文加以评析,管窥蠡测之见,或有偏颇不当之处。如能对广大读者阅读这本书有些须帮助,对钱文忠先生修订这本书有些须帮助,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泓水之战”中宋国的大司马是“公孙固”还是“子鱼”?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下册)第二十三讲:“楚兵开始过河,宋襄公这边在河对岸等着,宋襄公身边有个叫公孙固的大臣就跟他说:'楚军白日渡河,等他们渡河渡到一半的时候,……’等楚军已经渡过来布阵的时候,公孙固又劝宋襄公:'主公啊,他们河都渡过来了,……’”
这里讲的是春秋时宋楚之间的泓水之战。宋襄公坚持“仁义”,不听大臣劝谏,导致大败。可他身边劝谏的大臣是公孙固吗?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夏宋公伐郑。子鱼曰:'所谓祸在此矣。’……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阵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杜预注:“大司马固,庄公之孙,公孙固也。”“司马”下注:“子鱼也。”杜注“大司马”、“司马”分别为公孙固、子鱼。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认为“大司马”、“司马”同为公孙固一人。
郑天挺主编《左传选》则认为“大司马”、“司马”同为子鱼一人。他在“大司马固谏”文后注曰:“固谏,劝阻切至。”“固”不是人名。而是副词,坚决。此注甚确。这与司马迁的记载相同。《史记·宋微子世家》:“十三年夏,宋伐郑。子鱼曰:'祸在此矣。’秋,楚伐宋以救郑。襄公将战,子鱼谏曰:'天之弃商久矣,不可。’冬,十一月,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楚人未济,目夷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已济未陈,又曰:'可击。’公曰:'待其已陈。’陈成,宋人击之。宋人大败,襄公伤股。……”子鱼,名目夷,时任大司马。《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子鱼”词条,都注他是“泓水之战”中的人物。这是史学界的共识。
公孙固取子鱼而代之,既不出自《左传》(杜注二人),更不出自《史记》(无公孙固),而出自《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四回。所谓“公孙固”,所谓制一面绣着“仁义”二字的大旗,都在这部小说里。人们要问:小说家之言,可信吗?
向秦穆公推荐百里奚的是公子挚吗?
第二十四讲:讲秦穆公羊皮换贤。公元前655年,秦穆公派公子挚到晋国代自己求婚。晋献公把大女儿许配给秦穆公,陪嫁奴仆中有一个人叫百里奚。百里奚是一个被灭掉的国家的大夫。途中,百里奚逃跑了。公子挚也不当回事,心想一个奴隶看那么重干什么?百里奚跑到楚国给人养牛,楚成王知道了又派他到很远的南海去牧马。后来,秦穆公派使者带五张上等的黑羊皮到楚国把百里奚赎回来。秦穆公拜他为相国。
“五羖大夫”的故事脍炙人口。但是,向秦穆公推荐百里奚的是公子挚吗?
《史记·秦本纪》:“[缪公]四年,迎妇于晋,晋太子申生姊也。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傒,以璧马赂于虞故也。既虏百里傒,以为秦缪公夫人媵于秦。百里傒亡秦走宛,楚鄙人执之。缪公闻百里傒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傒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随许与之。当是时,百里傒年已七十余。缪公释其囚,与语国事。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缪公曰:'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固问,语三日,缪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
《吕氏春秋·慎人》:“百里奚之未遇时也,亡虢而虏晋。饭牛于秦,传(通“转”)鬻以五羊之皮。公孙枝得而悦之,献诸缪公,三日,请属事焉。缪公曰:'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焉,无乃天下笑乎?’公孙枝对曰:'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请贤而下之,臣之忠也;君为明君,臣为忠臣。彼信贤,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谁暇笑哉?’缪公遂用之。”
《文选·陆士衡〈演连珠〉》“禽息碎首”注引《韩诗外传》曰:“禽息,秦人,知百里奚之贤,荐之于穆公,为私而加刑焉。公后知百里之贤,乃召禽息谢之。禽息对曰:'臣闻忠臣进贤不私显,烈士忧国不丧志。奚陷刑,臣之罪也。’乃对使者以首触楹而死。以上卿之礼葬之。”
《史记》讲了“五羖大夫”的传奇故事。《吕氏春秋》说是公孙枝推荐的,《韩诗外传》则说是禽息以死推荐的,都没有提到公子挚。公子挚之说是没有根据的。再者,《吕氏春秋》记百里奚饭牛而秦以五羊皮赎之,《史记·商君列传》又载穆公举之牛口之下,那么,楚成王派他到南海牧马之说,也是没有根据的。
项羽“就在垓下拔剑自刎”吗?
第二十六讲:“公元前2底,楚汉重新开战,此时,刘邦兵力已十分强大,他率军将项羽重重包围在垓下,也就是今天安徽灵璧县东南。……项羽一听,四面楚歌,以为自己的江山都被刘邦攻下了,实际上那个时候并没有。项羽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就在垓下拔剑自刎。”
这段话有两个问题。先说第一个问题:垓下在什么地方?这像是明知故问。人尽皆知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难道有什么问题吗?我经过认真研读《史记》,有了新的看法,愿借此机会提出来,供史家研究。《史记·项羽本纪》:“韩信乃从齐往,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至垓下。”“城父”,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注:“父音甫。寿州寿春县也。城父,亳州县也。屠谓多刑杀也。刘贾入围寿州,引兵过淮北,屠杀亳州,城父,而东北至垓下。”“垓下”,《正义》注:“按:垓下是高岗绝岩,今犹高三四丈,其聚邑及堤在垓之侧,因取名焉。今在亳州真源县东十里,与老君庙相接。”这两条注解可作为坐标,确是“垓下”的地理位置。今安徽涡阳西北四十里之义门镇,即唐之真源县。《涡阳县志》:“玄帝庙在县西北四十里义门集北,今废。有明亳州同知李先芳撰记。李先芳《重修玄帝庙记》:据旧志,义门集即唐之真源县,以近老子天静宫故也。”《辞海》(版)“老子”条注:“一说为今安徽涡阳人。”具体地点即老君庙(今已重修)。我们来看,韩信、刘贾军并行屠城父,东北至垓下。亳州东七十里即城父,城父东十里即真源(今义门),真源东十里即垓下,东与老君庙相接。与《正义》两条注解悉相符合者,只有安徽涡阳西北。提出新说,不是我要标新立异,康代的《史记正义》注释如此,只是未为世人重视罢了。
第二个问题:项羽在什么地方自刎?根据《项羽本纪》的记载,项羽于乌江自刎。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说项羽“就在垓下拔剑自刎”,明显是错误的。
王莽“是被汉兵杀了”吗?
第二十七讲:“以绿林军为主体,刘秀也在其中,乘胜攻入长安,放火烧了未央宫的大门。王莽逃到了宫里的渐台,所谓渐台就是四面环水的台,但是最后还是被汉兵杀了。”
王莽被杀,《汉书·王莽传》记载甚详。这里姑举《后汉书·天文志上》的记载来看:“是时莽遣二公之兵至昆阳,已为光武所破。莽又拜九人为将军,皆以虎为号。九虎将军至华阴,皆为汉将邓晔、李松所破。进攻京师,仓将军韩臣至长门。十月戊申,汉兵自宣平城门入。二月己酉,城中少年朱弟、张鱼等数千人起兵攻莽,烧作室门,斧敬法闼。商人杜吴杀莽渐台之上,校尉公宾就斩莽首。大兵蹈藉宫廷之中。”
公元23年,汉将邓晔、李松率军自宣平城门攻入长安。这个时候,城中市民朱弟、张鱼两个青年担心众人家室被抢,他们数千人先行组织起来,和进城的汉兵联手攻打皇宫。他们放火烧了未央宫的便门,王莽在大火中逃到未央宫沧池中的渐台上。商人杜吴首先上前,一刀刺死了王莽,一校尉名叫公宾就的抢上前去割下王莽的脑袋邀功请赏去了。这次汉兵攻入长安,刘秀并不在其中,杀死王莽的也不是汉兵,而是商人杜吴。
始末颠倒的“八王之乱”
第二十八讲:“公元3,傻皇帝吃饼中毒而死。各地的诸侯王为了争夺帝位,展开了残酷厮杀。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
这里说,晋惠帝之死,引起“八王之乱”。这符合历史事实吗?
八王之乱,是西晋皇族争夺政权的变乱。晋初大封同姓子弟为王,握有军政大权。朝小野大,为祸乱之源。晋惠帝是个十足的白痴,皇后贾南风与辅政的外戚杨骏争权。永平元年(291年)贾后杀骏,以汝南王亮辅政,复使楚王玮杀亮,旋又杀玮。元康九年(2)贾后害死太子,群情怨愤。永康元年(3)赵王伦起兵杀贾后,废惠帝自立,激起诸王反对。齐王冏起兵讨伦,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举兵响应。赵王伦被杀,惠帝复位,齐王冏以大司马辅政专权。不久长沙王乂攻杀冏,河间王颙又与成都王颖攻杀乂,颖镇邺,专断朝政。东海王越奉惠帝北上攻颖,败于荡阴,颖俘惠帝至邺。幽州刺史王浚与并州刺史司马腾讨颖,颖败,挟惠帝投颙于长安,颙独占朝政。东海王越再起兵攻颙,克长安,颙、颖相继被杀,迎惠帝返洛阳。光熙元年(306年),越毒死惠帝,另立怀帝,掌握大权。
“八王之乱”从永平元年(291年)至光熙元年(306年),前后十六年。钱先生却说,公元306年,傻皇帝被毒死,为了争夺帝位,引起“八王之乱”。这不是始末颠倒吗?
齐后主如此“性开放”吗?
第二十九讲:“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北齐》,就形象地描写了齐后主和冯小怜的荒淫无耻:'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由此可见,齐后主宠幸冯小怜,直至不理朝政、国无政令是北齐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诗中的'玉体横陈’又是怎么回事呢?齐后主在朝廷上跟大臣议事的时候,居然经常让冯小怜公开坐在他的腿上,或者躺在他的怀里,弄得大臣们满面通红,语无伦次。他还下令,让冯小怜裸体躺在朝堂上,让大臣们同来观赏。这就是'玉体横陈’这一成语的来源。”
今国人常谈论西人的“性开放”,要是西人读了这段文字,知道早在一千四百三十多年前的齐后主让宠妃“裸体朝堂”,怕是会瞠乎其后的。
但这是误读。“玉体横陈”是用典,找到这个典故的出处,才能真正弄懂它的意思。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北齐二首》集注:“朱注:宋玉《讽赋》:'主人之女为臣歌曰:内怵惕兮徂玉床,横自陈兮君之旁。’释德洪《楞严合论》引司马相如《好色赋》曰:'花容自献,玉体横陈。’”李商隐借用这个典故,极写高纬宠爱冯小怜的猥亵丑恶。此为内丑,内丑不可外扬。《诗·鄘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中冓,宫闱,宫廷内部。而“裸体朝堂”之说太离谱了,一个头脑正常的人能让自己的妻子赤裸裸的让众人观赏吗?回答只能是:不可能。
朱全忠称帝前就被喊作“陛下”了吗?
第三十三讲:“有一年的六月,天都很热了,朱温就带着一群幕僚——里边当然有不少读书人,到一棵柳树底下去乘凉。朱温抬头望了望柳树,说:'这棵柳树长得真好啊,正好用来做车毂。’什么叫车毂?就是车轮中间圆的,当中连着车轴的东西叫车毂。”旁边有几个读书人直拍皇帝的马屁:'对对对,您说得真对,陛下,正好做车毂。’没想到朱温勃然变色:'你们这些书生,随口戏弄人,什么东西,你以为我不懂啊,车毂要用榆木做,怎么可以用柳木做?来人,把这几个书生乱刀砍死。’一幕惨剧又发生了。朱温最后是在病中,被儿子朱有贵带人刺杀身亡的。”
这段话有自相矛盾处:说朱温是皇帝吧,他带着一群幕僚,将帅手下称“幕僚”;说朱温不是皇帝吧,有人拍他的马屁,称他为“陛下”。
还是看看史书上的记载吧。《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唐纪八十一·昭宣帝天祐二年(905)》:“全忠尝与僚佐及游客坐于大柳之下,全忠独言曰:'此柳宜为车毂。’众莫应。有游客数人起应曰:'宜为车毂。’全忠勃然厉声曰:'书生辈好顺口玩人,皆此类也!车毂须用夹榆,柳木岂可为之!’顾左右曰:'尚何待!’左右数十人,捽言'宜为车毂’者悉扑杀之。”
朱温,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背黄巢归唐,赐名全忠。天祐四年(9)代唐称帝,改名晃。国号梁,史称后梁。此时朱全忠不是皇帝,怎么能说他是“皇帝”,称他为“陛下”呢?他杀的也不是幕僚中的读书人,而是同在柳树下乘凉的游客。朱温只做五年皇帝,9被儿子朱友珪带人刺死。史载“友珪仆夫冯廷谔刺帝腹,刃出于背”,死得很惨。上文说他的儿子叫朱有贵,名字错了。
周世宗灭佛在历史上只是被诟病吗?
第三十四讲:“周世宗柴荣做了许多好事,人们一般都不记得,却记得周世宗灭佛。他的灭佛被人牢记在心,进而在历史上被诟病了整整1000年。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四次大规模的灭佛事件,历史上称之为'三武一宗’,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后周世宗柴荣。将柴荣跟'三武’并列,客观地说有点不公。……柴荣灭佛主要是因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一种战略的考量。他发现僧人太多,寺院占的土地太多,而国家的土地就减少了,免税的人口增多了,国家的兵源也少了。必须把寺院减少,让僧人还俗,他是从政治、军事角度去考量的。”
柴荣灭佛,历史上是怎样记载和评价的呢?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二·后周纪三·世宗显德二年(955)》:“帝以县官久不铸钱,而民间多销钱为器皿及佛像,钱益少,九月,丙寅朔,敕始立监采铜铸钱,自非县官法物、军器及寺观钟磬钹铎之类听留外,自余民间铜器、佛像,五十日内悉令输官,给其直;过期隐匿不输,五斤以上其罪死,不及者论刑有差。上谓侍臣曰:'卿辈勿以毁佛为疑。夫佛以善道化人,苟志于善,斯奉佛矣。彼铜像岂所谓佛邪!且吾闻佛在利人,虽头目犹舍以布施,若朕身可以济民,亦非所惜也。’”
周世宗灭佛,乃毁佛铸钱,和钱先生的说法不同。这样做,正是佛法教义所提倡的;这样做,有利于国计民生。司马光对此极为赞赏,给予高度评价:“臣光曰:若周世宗,可谓仁矣,不爱其身而爱民;若周世宗,可谓明矣,不以无益废有益。”
周世宗灭佛“在历史上被诟病了整整1000年”吗?
“烛影斧声”的出处
第三十五讲:“宋朝有个僧人叫文莹,他写了一部流传很广的笔记叫《湘山野录》,曾经记载了烛影斧声的故事。笔记里讲,赵匡胤听了一位算命人的话,觉得自己气数已尽,没有几天可活了,就把自己的弟弟赵光义请进宫,安排后事。当时赵匡胤患病已久,他把宦官和宫女撤走,单独与赵光义谈论后事。喝完酒已经是深夜了,赵匡胤就拿出一把玉斧。皇帝身边的斧子一般都是起礼仪的作用,但是也可以砍死人。赵匡胤拿玉斧就在地上砍,嘴里说着'好做好做’,不知道什么意思。……当夜赵光义留宿在宫中,而第二天天刚亮,就发现赵匡胤死了。那么,赵光义就受了遗诏,在灵前继位。”
“烛影斧声”不出自《湘山野录》,而出自《续湘山野录》:“上谓生(指道士)”:'我久欲见汝决克一事,无他,我寿还得几多在?’生曰:'但今年十月廿日夜,晴,则可延一纪,不尔,则当速措置。’上酷留之,俾泊后苑。苑吏或见宿于木末鸟巢中,止数日不见。帝切切记其语。至所期之夕,上御太清阁四望气。是夕果晴,星斗晴灿,上心方喜。俄而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周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后人因以“烛影斧声”指帝位传授不正常的疑案。
《湘山野录》与《续湘山野录》是宋释文莹所作记载北宋见闻杂事的一部随笔。上文有些关键性的细节,如“但遥见烛影下”、“帝引柱斧戳雪”,没有讲或没有讲清楚。关系到赵匡胤生死的天气变化一点没讲。“柱斧”误作“玉斧”。“柱斧”不是玉斧,而是水晶制的小斧。《朱子语类》卷一二八:“祖宗时,升朝官出入有柱斧。其制是水精小斧头子在轿前。”
岳飞冤狱何时昭雪?
第三十五讲:“秦桧诬岳飞谋反,把岳飞下了狱。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公元1142年1月27日,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在临安**亭,当时岳飞还不到40岁。岳飞的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时被害。一直到宋宁宗的时候,岳飞冤案才得以昭雪,被追谥'武穆’。”
岳飞冤案昭雪的时间,所记不实。
《宋史·岳飞传》:“桧死,议复飞官。万俟禼谓金方愿和,一旦录故将,疑天下心,不可。及绍兴末,金益猖獗,太学生程宏图上书讼飞冤,诏飞家自便。初,桧恶岳州同飞姓,改为纯州,至是仍旧。中丞汪澈宣抚荆、襄,故部曲合辞讼之,哭声雷震。孝宗诏复飞官,以礼改葬,赐钱百万,求其后悉官之,建庙于鄂,号忠烈。淳熙六年,谥武穆。嘉定四年,追封鄂王。”
直到高宗死后,孝宗为鼓士气,平民愤,才追复岳飞官职,将其遗骸迁葬于西湖栖霞岭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谥武穆,宁宗嘉定四年(12)追封鄂王。
上文所讲岳飞冤案的昭雪,全都错了。
贺人龙是“李自成的叛将”吗?
第三十九讲:“崇祯三年,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声势明显壮大后,明王朝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局面。但是,崇祯皇帝居然密令,在崇祯十五年杀了贺人龙。贺人龙不仅跟李自成是同乡,两人还有点亲戚关系。他是李自成的叛将,对李自成的情况很了解,他投靠官兵,对李自成的打击是很大的。”
贺人龙(?-1642)明陕西米脂人。初以守备隶属延绥巡抚洪承畴,镇压农民军,累迁至总兵。崇祯九年,从孙传庭擒闯王高迎祥。十三年,从左良玉破张献忠于玛瑙山。初督师杨嗣昌许贺人龙进平贼将军,既而食言。人龙大失望,遂不奉约束。崇祯怒,诏夺职,戴罪视事,不久授意督师孙传庭以计杀之。《明史·贺人龙传》:“贺人龙,米脂人。初以守备隶延绥巡抚洪承畴麾下。”说贺人龙“是李自成的叛将”,那是钱先生记错了。
李自成的叛将另有其人。见《明史·高杰传》:“高杰,米脂人。与李自成同邑,同起为盗。崇祯七年闰八月,总督陈奇瑜遣参将贺人龙救陇州,被围大困。自成令杰遗书约人龙反,不报。使者归,先见杰,后见自成。比围城两月不拔,自成心疑杰,遣别部将往代,杰归守营。自成妻邢氏掌军资,每日支粮仗。杰过氏营,分合符验。氏伟杰貌,与之通,恐自成觉,谋归降。次年八月遂窃邢氏来归。洪承畴以付人龙,使其游击孙守法挟以破贼,取立效为信,自是杰常隶人龙麾下。”李自成的叛将正是高杰。他拐走了李自成的老婆邢氏降明。如果是说他与李自成“两人还有点亲戚关系”,这是什么亲戚关系呀!高杰南明弘光帝时封兴平伯,为江北四镇之一,驻瓜洲,受史可法节制。此是后话。
人名之误何其多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下册)编校不精,错字较多。
这里只说人名错误。人名,特别是古代的人名,今人多不熟悉,如果写错了,不经过查考,很难发现。如第75-76页,“拓跋成”凡三见,当作“拓跋澄”。见《魏书·任城王澄传》。第78页,“北周武帝宇文邕,……小名叫弥罗突”,“弥”系“祢”之误。见《周书·武帝纪》:“高祖武皇帝讳邕,字祢罗突。”第85页,“隋文帝还有一个鲜卑族的名字,叫普六茹”,“普六茹”不是名字,是姓氏。见《隋书·高祖纪》:“皇考从周太祖起义关西,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隋国公。”他应该叫普六茹坚。第90页,“隋文帝的罪恶,也是深重的。”“隋文帝”系“隋炀帝”之误。第103页,“魏征,字直成”,“直成”系“玄成”之误。第113页,“驸马陈昌义”,“陈昌义”系“程昌裔”之误。第115页,“王献芝”当作“王仙芝”。第117页,“[朱温]随母亲投到萧县叫刘从的地主豪强家里”,“刘从”当作“刘崇”。见《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昆仲三人,俱未冠而孤,母携养寄于萧县人刘崇之家。”第129-130页,“王普”凡四见,系“王朴”之误。见《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第143页,“建康留守杜冲不战而降”,“杜冲”系“杜充”之误。见《宋史·杜充传》。第172页,“刘三武”系“刘三吾”之误。见《明史·刘三吾传》:“懿文太子薨,帝御东阁门,召对群臣,恸哭。三吾进曰:'皇孙世嫡承统,礼也。’太孙之立由此。”
其他方面的错字尚有,这里就从略了。
这是一本主要写给孩子们读的书。内容兼具真实性、故事性、趣味性,孩子们才爱读。这本书的故事性与趣味性,不用说是非常出色的。而列在第一位的真实性则相对较差,讲史多有失实处,这是这本书的致命伤。我自知学力不逮,勉力为文指出,不为贤者讳,钱文忠先生该不会责怪吧?“玉不琢,不成器。”我们相信,这部书经多方“琢磨”后,将更加焕发光彩。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百家讲坛三字经全集【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