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绩效考核的意义新版多篇范文
【摘要】高校绩效考核的意义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高校绩效考核的意义论文 篇一
高校教师年度绩效考核是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基础,绩效考核结果是高校各项人事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准确、全面地对教师绩效进行评价,对激励和提升教师的工作绩效,促进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教师;绩效考核;考核指标;绩效反馈
当前,虽然已经有相当数量的高校对教师实施了绩效考核,但还存在考核流于形式、敷衍了事、轮流坐庄、考核的激励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绩效考核形同虚设。因此,如何有效地对高校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是高校人事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一、高校教师绩效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已陆续完成新一轮的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岗位聘任制,并伴随着相应的绩效工资制度改革,这为改进和促进高校的绩效考核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尽管绩效考核已在高校实施了很长时间,并且处在不断地完善之中,但尚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一)考核指标体系不科学
1、绩效考核指标不能完全反映教师的关键工作内容。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是教师自身素质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在教学科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复杂的,对教师绩效的考核应该是多-维的。但是究竟考核应包含哪些内容,哪些内容应该具体,哪些应该概括,我们却很少进行仔细的研究。有的高校在制定过程中,在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开展深层次调研上所下的功夫不够,这样势必造成指标层次偏低或偏高、考核标准不能反映实际工作状况等情况。
2、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缺乏可操作性。考核指标不明确、不具体,导致考核者不了解考核指标的真实内涵,理解上出现偏差,使得评价者难以准确地打分和评价。另外,考核指标过于复杂,在相对较紧的考核时间和较多参评者的情况下,可能会加大工作量和统计难度;考核指标过于简单,又可能造成评审工作的片面性。因此,很难在考核指标的全面性与可操作性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
3、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与考核环境不同步。在实际考核中,高校往往长期沿用一个指标体系,没有随着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有时,考核指标的制定虽然随着环境发展更新了,但还是与以往制定的指标差不多,不能与高校所制定的战略发展目标相结合。
4、绩效考核指标没有体现差异性。在实际教学和工作过程中,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文理科之间以及不同岗位之间,由于学科特点不同,岗位性质不同,导致科研成果的难易程度不同和科研要求不同,因而用同一指标体系去衡量,可能会造成考核的不公平。
(二)缺少考核前的培训和指导
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考核者不予以重视,不负责任地打分以及不知道该怎样打分和评价等情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作出的评价,其准确性和科学性以及公平性就可想而知了。其主要原因是在考核前没有对考核者进行绩效考核的动员、培训和指导,使得考核者不重视、不负责任、不能科学地做出评价。
(三)评价者方面的问题
在考核过程中,考核者的评价行为影响着考核的公平性和合理性。考核者经常会出现以下的一些问题。
1、晕轮效应误差。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bull www.haoword.com ;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即常常以偏概全。在绩效考核中,晕轮效应意味着考核者在对被考核者进行绩效评价时,把绩效中的某一方面甚至与工作绩效无关的某一方面看得过重,从而影响了整体绩效的评价。因此,晕轮效应会导致过高评价或过低评价。实际上,晕轮效应是用被考核者的某个特性去推断其其他特性,造成“一好百好,一差百差”,以偏概全的评估误差。在考核那些没有量化标准的维度时,晕轮效应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2、近因效应误差。一般说来,人们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印象比较深刻,而对远期发生的事情印象比较淡薄。在绩效考核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考核者对被考核者某一阶段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时,往往只注重近期的表现和成绩,以近期印象来代替被考核者在整个评估期的绩效表现情况,因而造成评估误差。当绩效考核周期较长时,因为前后信息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就越明显。
3、首因效应误差。在心理学中,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是“第一印象”的影响。在绩效考核中,考核者较多地受到被考核者的第一印象影响,忽视其在整个考核期中最普遍的行为表现,仅仅根据对其的第一印象做出考核,由此产生首因效应误差。
4、暗示效应误差。暗示是人们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是人们通过语言、行为或某种事物提示别人,使其接受或照办而引起的迅速的心理反应。考核者在领导者或权威人士的暗示下,很容易接受他们的看法,而改变自己原来的看法,这样就可能造成绩效考核中的暗示效应。
5、感情效应误差。即绩效考核也容易受到人际关系要素的影响。考核者可能随着他对被考核者的感情好坏程度对被考核者的绩效评估偏高或偏低。为了避免感情效应造成被考核者绩效评价的误差,考核者一定要克服个人情感因素,努力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力求公平、公正。
6、偏见误差。由于考核者对被考核者的某种偏见而影响对其工作实绩的评价而造成的误差就被称为是偏见误差。考核者的偏见既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偏见也往往是由于惯性思维造成的。
(四)缺少绩效面谈和反馈环节
缺少绩效面谈和反馈环节是高校教师绩效考核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目前,高校绩效考核经常存在的现象是:考核活动兴师动众,但考核结果出来后不了了之,无论教师绩效好坏,所获待遇一个样,或者差异很小。最终使得绩效考核敷衍了事、流于形式,其作用可想而知。 没有绩效反馈,教师就无法知道自己工作是否得到了上级的认可;没有绩效反馈,领导就不能有的放矢地指出教师的不足,更无法给问题教师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最终将导致教师的进步受到限制,管理水平将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由于种种无法言明的原因,领导们在绩效反馈面前都选择了回避,对绩效反馈避而不谈,考核结束之后就将考核结果束之高阁,使绩效考核沦为填表游戏,成为形式主义的代名词。
二、解决高校教师绩效考核问题的对策
绩效考核是为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是为了改进和提高个人及整体的绩效。为了更好地实现绩效管理的目标,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就需要对高校目前的绩效考核工作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改进。
(一)明确绩效考核的目的和意义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目的,一方面是对教师的聘任、晋升、奖励或者处分提供客观的依据,鼓励教师更好履行岗位职责;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教师不断成长,在业务方面和综合素质方面不断提高。绩效考核的这两个目的不仅要让主管考核的人员知道,还要让全体教师明白,以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
(二)对全体考核者进行培训
目前,各高校一般都是在运用360度的绩效考核方法,即全方位的进行考核。即由上级、同事、下级以及本人来担任考核者。对中层以上的领导进行评价可能还要由部门以外的人来进行评价。实际上,每一个人都将担任考核者,因此,有必要对全体教职工进行考核前的培训,一方面引起广泛重视,促使他们客观的、科学的、负责任的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使教职工掌握考核的技能,即怎样打分、填表等。
(三)科学地设计考核指标体系
1、考核指标体系的内容要贴切、合理。指标体系既要能全面客观地反映被考核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对他们的基本要求,又要符合各高校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因此,人事管理部门一定要将教师的各方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测评,着实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一般来说,绩效考核主要从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三个维度进行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如对教师的考核可以突出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素质、业务能力、教学科研成果等方面的考核。首先,要明确每一个指标的涵义,如职业道德的涵义是什么,怎样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其次,把每一个指标进行分解,也就是从哪些方面来考核这个指标,如职业道德包括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作风等二级指标;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文化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等二级指标;业务能力包括教学能力、课堂管理能力、教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等二级指标。教学科研成果指标包括论文著作、科研项目、获奖情况、技术鉴定和申请专利等。当然,要结合教师岗位的工作特点来设计考核的指标。只有这样,才能对教师的岗位职责履行情况进行系统的评价,才能反映考核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2、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数字总是更能科学地说明问题,一项指标落实到具体的数字上才能更客观、更有说服力、更加科学、准确地评价和反映出一位教师的工作业绩和工作质量。因此,在制定指标的过程中,应该更多的采取定量指标,对教师的出勤、工作量、工作业绩等采用定量的方法;而对于一些不易设置定量指标的,如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能力素质等,则采用定性的考核办法。这样使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以量化考核为主、以定性考核为辅的评价体系,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
3、科学的分配权重。一方面是指每一个考核的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权重,如职业道德占多少比重,业务能力占多少比重等;另一方面是指每一个考核主体在整体的评价中所占的权重,如系主任对教师的评价占多少比重,学生的评价占多少比重,同事的'评价占多少比重等。
(四)建立、健全绩效面谈和反馈制度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结果越及时地反馈给本人,对其工作改善越有效。所以要把绩效考核结果及时、准确、有效地反馈给教师本人,以实现正强化的效果。即建立、健全绩效面谈和反馈制度。 通过绩效面谈,实现上级领导和教师之间对于绩效考核结果的沟通和确认。通过绩效面谈,让教师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发扬光大。通过绩效面谈,让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与之共同制定相应的绩效改进计划,以弥补绩效的缺口,提高员工绩效水平。 总之,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是高校人事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其他工作(如工资晋升、职称评聘等)的前提和基础。要实现教师绩效的公平、公正、客观的考核,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要借助现代绩效技术的一些方法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实践与完善。科学、规范、合理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有利于形成一个教师发展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但使教师个人得到发展,而且也促进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教师绩效考核的意义 篇二
教师绩效考核的意义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在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教职工有着很明显的职业技能特点。首先是其相对较高的文化底蕴,阶梯性上升的学历层次。其次是行业的价值与意义,教师行业应该有着一定的荣誉感,并且有着远大的理想,才能够教育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最后则是物质上的满足意义并非绝对目标,精神层次的追求更加重要,标准也更高。在绩效考核的作用下,可以促进教职工更多的发挥个人能力和个人专业才能,保持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工作质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符合绩效考核的结果,甚至是超额完成绩效考核任务。在教师积极性被激发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助于推动高职学院的稳定快速发展。
(2)明确教师职业追求
纵观高职学院教职工的学历、年龄以及专业等等各层次的结构情况,采用差异化的绩效考核方式,能够有助于教职工积极主动的追求自我提升和科研工作,追求更好的个人职业发展与绩效提升,显然这样的效果能够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性实力。同时在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下,一些消极的教职工心理状态会发生微妙的变化,绩效的淘汰与评价机制,可以促使教师队伍的平等稳定发展,改善不良的心理和行为,有助于发展学院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进而促进整个师资结构的优化。
(3)改善教师消极行为
在绩效考核的实施下,整体的学校管理环境被强化,人才的竞争机制也被完整的建立。在这样的形势下,教师的一些消极行为被大大的改善,将消极的行为转化为积极的行为,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教职工产生竞争心理,营造积极、有效的良性竞争氛围。高职学院的开放环境,可以让教职工意识到工作岗位人员的流动性,并且在绩效考核的机制下,充分的认识到自我的不足,并意识到威胁的存在。正所谓一山还有一山高,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当高职学院认识到这一点,充分感觉到了竞争的压力,那么在绩效考核的体制下,便能够更深刻的意识到个人的不足,并针对考核的结果对自我进行完善,提高积极的工作意识,主动的熟练教学方法和方式,投入到科研项目当中,提高个人文化底蕴与教学能力。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高校绩效考核的意义新版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