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原文及赏析(精品多篇)范文
说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原文及赏析(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再别康桥》赏析 篇一
《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抒发的是什么呢?三句话概括:是一种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意是主观思想感情;境是诗内描写的客观景物。何谓意境?是人物的主观思想情感和客观景物完美的融合,且形成一副具有个性色彩的艺术画面,既称为有意境。当然我们欣赏徐志摩的诗和欣赏别的诗一样,需要调动对生活的积累,需要调动我们对知识的积累,然后我们一节节的讲这首诗。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句诗若分析的话,可用几句话来概括:舒缓的节奏,轻盈的动作,缠绵的情意,同时又怀着淡淡的哀愁。还有,还加上一句,作别西天的云彩,西天的彩霞给我们一个印象,就是为后面的描写布下了一笔绚丽的色彩,整个景色都是在夕阳映照下的景物。所以用这句话来概括,为这个诗定下了一个基调。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这句诗实写的是康河的美,同时,柳树在古诗里“柳“——“留“,留别有惜别的含义,它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的牵挂用“在我心头荡漾“,把牵挂表现的非常形象。当然他的手法是比拟的手法(拟人、拟物),与第三句话合在一起讲,“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一句诗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自由、美正是徐志摩所追求的。同时表现一种爱心,那水草好像在欢迎着诗人的到来。再次,我觉得它不是完全脱离中国诗歌的意境的,它和中国的古诗有相同的地方,就是物我合一。第二句是化客为主,第三句是移主为客,做到两相交融,物我难忘。这两句诗正好表现出徐志摩和康桥的密切关系。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三个方面:确定了理想,步入了诗坛,美妙的风光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三者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我们欣赏诗也是从形象入手,来逐渐接受诗人的心灵的。第四节是转折点,“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躁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句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是景物的描写,“虚“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一潭水很清澈,霞光倒映下来,“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一片红光,是实写。但是,潭水上漂了很多的水藻,挡住了一部分霞光,零零碎碎的,有的红,有的绿,好像柔水一般,非常形象。这个“揉“写的很好,同时也是自己梦想的破灭。那么这个梦引起我们什么感觉呢?这使我想起了闻一多先生纪念它的'长女夭折时写的一首诗。他用了一个比喻“像夏天里的一个梦,像梦里的一声钟“,大家知道梦时美好的,钟时悠扬的,然而是短暂的,所以彩虹似的梦似美丽而短暂的。1927年他的梦想破灭了,又与陆小曼不和,很消沉。
第五节,既然谈到梦,那么这次再来康桥,再回母校,是不是来寻梦的呢?“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处放歌。“这句诗是徐志摩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他在康桥生活的两年,悠哉悠哉。他那时有自己的理想,生活是充实的,对明天怀着希望。所以,他用“一船星辉“来比喻那时的生活,带有象征的意味。
最好的诗诗第三句诗。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回到现实仍然是哀伤,所以“悄悄是离别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句诗是情感的高潮,充分表现了徐志摩对康桥的情感,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这句诗就需要联系别的诗,包括古诗来理解。“悄悄是离别的笙萧“是暗喻的手法。例如,苏轼的《前赤壁赋》中描述了萧声是低沉的哀怨的,而笛声是欢悦的,所以“萧“来比喻“悄悄“来说明诗人的心境,因此,“悄悄“的动作带有诗人的感情,接着“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歌讲究精练,为什么一再重复“沉默““悄悄““轻轻“?这不是浪费语言,而恰恰是他的重点。
其实“沉默”是人的最深的感情。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语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再如苏轼的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他回忆他的妻子王弗死后的十年,回忆他们相见的时候“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此处无声胜有声”,还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使用反衬手法,三月春光明媚,白花盛开,可惜好友欲离我而去。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下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在言外,旨在象内”。“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往往用在评价诗,意思诗不说愁,却把愁表现得最为恰当,看着朋友走掉,长久孤立的站着,表现感情的深厚。如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即抒情”。所以“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很深长的意蕴,又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是这样的好诗词。说沉默时感情最深,就像生活中的例子,感情最深的表达时机、船都已走了,但送别的人伫立不动,若有所思。结合句中“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康桥尚且如此,诗人何以堪?实际反衬了诗人对康桥的感情非常深厚,因此,“悄悄”就带着诗人的主观感情了。
第七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云彩”有象征意味,代表彩虹似的梦,它倒映在水中,但并不带走,因此再别康桥不是和他母校告别,而是和给他一生带来最大变化的康桥文化的告别,是再别康桥理想。
《再别康桥》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新月诗派的“三美”,即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音乐美是徐志摩最强调的,其中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反复的,加强节奏感,且其中的词是重叠的,例如“悄悄”、“轻轻”、“沉默”,再者每句诗换韵,因为感情是变化的,所以不是一韵到底的。再是音尺,“轻轻的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徐志摩活泼好动的性格,再是压韵。所谓建筑美,一、三句诗排在前面,二、四句诗低格排列,空一格错落有致,建筑有变化;再者一三句短一点,二四句长一点,显出视觉美,音乐是听觉,绘画是视觉,视觉美与听觉美融通,读起来才会感觉好。再谈到绘画美即是词美,如“金柳”、“柔波”、“星辉”、“软泥”、“青荇”这些形象具有色彩,而且有动态感和柔美感。
再别康桥全文的意思 篇二
1928年6月,徐志摩起程赴日本、美国、欧洲游学。11月6日于回国途中的中国海上写下了著名诗作《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给我们的第一个触动,是该诗的标题。“再别”的意思是曾经告别了一次,这是第二次告别。既然是第二次告别,之前就必然有一个“再来”的动作。为什么再来呢?根据诗中内容的提示,是为“寻梦”。既然寻找到了梦想,为何要“再别”呢?这就是诗歌留给我们的一个思考。“寻找—告别—再寻找—再告别”组成一个情节,而首节与尾节的有变化的重复组织成一个环形结构,意味着这一过程可能再次重复,但每一次重复又会有变化。来自中国论文网就是说,人不可避免地会陷入轮回,我们总是在不断地寻找、告别、再寻找、再告别……《再别康桥》的因果是一种循环的因果结构,寻找的原因是曾经的告别,寻找的结果是再次告别,再别的结果是为了下一次寻找,所以再别就是下一次寻找的因。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诗歌结尾的时候,诗人说要“不带走一片云彩”,原来,把云彩留在西天,就是为了下一次寻找。为什么人会陷入这样一种永恒的循环圈呢?中国论文网免费论文下载大概解释是人总是不满足于已有,要追求生命的变化性和丰富性。即使生活于理想化的康桥,也是不满足的。诗歌写了康桥令人留恋驻足的特征:“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既然“甘心”,为何还是要走?因为纯粹的美与自由并不能给人的生命以丰富性。“夏虫也为我沉默,中国论文网教你如何写论文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既然满载星辉而归,放歌又是如此快乐,为何又要“沉默”?因为沉默意味着思考,思考意味着反思,反思的结果,就是不能在此独享快乐,人不能过早进入天堂,而是要去经历尘世的苦难。尘世的苦难与天堂的快乐对人而言都是必须的。
这样,《再别康桥》就给人的生命一种辩证的解释。寻找是肯定,告别是否定。人的生命是一个不断肯定和否定的过程。对每一个肯定和每一个否定,我们都不能轻率地、粗鲁地进行,我们对生命过程中的每一个变化、每一个选择、每一个放弃,都要小心翼翼、充满敬畏之心。这就不难理解为何要“轻轻的来”,又要“轻轻的走”了。这既是对生命的重视与珍惜,也是对自己的每一个选择与放弃的重视与珍惜。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徐志摩在林徽因另嫁他人之后仍然珍惜这段感情与友谊,成为极好的朋友;选择陆小曼之后虽经“浮言”打击,仍然珍惜这段婚姻;虽然与张幼仪“笑解烦恼结”却仍然将其视为亲人、朋友的人生态度了。
寻找与告别是人生的永恒主题。没有寻找,生命就没有了动力;没有告别,就不会有新的寻找。所以,《再别康桥》首先触动我们的,是关于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它不但告诉我们人生意义的结构与获得方式,也告诉我们在追寻人生意义过程中应持的态度。我们不必让“此情可待成追忆”,因为追忆的情境是可以重复的;更不会“只是当时已惘然”,因为每时每刻我们都是清醒的。能够有这样一种境界,关键是现代人有了“自由”。自由带给我们的,不是任性而为,而是更加沉重的责任感。正是因为“责任”,所以任何选择与放弃,都必须“轻轻的”,但又是义无返顾的。与寻找、告别相对应的。一组动作是“来”和“走”。我们固然可以把来定义为寻找,把走定义为告别,但是来和走又可以将意义引向更广阔的空间,它可以被理解为任何的来与走,例如生与死、爱与恨、入与出。《再别康桥》告诉我们,对所有这些,我们都要谨慎、敬畏、珍惜。但是,我们又不能留恋于任何一种状态,要果断、毅然地与之分别,不断地出入于这些状态之中。存在主义哲学以悲观的态度面对世界,把世界看成处处充满困境,中国论文网免费论文模板就像钱钟书《围城》所揭示的那样,人生处处是围城。然而在《再别康桥》中,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任何困境我们只要充满敬畏地直面,它也就是美的。即使是在康桥,“天上虹”也会被“揉碎在浮澡间”,作为美的象征的“彩虹”在康河里仍然可能被撕碎、沉淀,成为一个虚幻的“梦”。但是这并不影响康河的美,也并不影响它作为美的寄存地的品质。同样的道理,尽管现实会撕碎梦想,苦难会溶解幸福,生活会限制自由,但是这也并不影响现实、苦难、生活作为梦想、幸福、自由的寄存地的品质。生命的意义在于寻找,而寻找的地方,正是在生活的波涛之中,也在现实苦难之中。这可能是徐志摩重游康桥获得的重要启示,也是他再次告别康桥的原因之一吧。
《再别康桥》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寻梦”。既然有寻梦这个动作,就应该有寻梦的原因,也应该有寻梦的过程和结果,还应有关于梦的内涵。学界一般也把这个梦叫做“理想”,康桥梦也就是康桥理想。
诗歌的中间几小节,有一个寻梦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之所以要寻梦,是因为有梦的失落。从诗中内容来看,因为梦“沉淀”在康河里了,所以才需要寻梦。梦是怎么沉淀在康河里的呢?答案是“揉碎”在康河里的。就是说,梦想像天上的彩虹,美丽而遥远,拉近到现实中,就会被揉碎。但是再往前追溯,我们会发现,梦想其实又是在现实中培养起来的。河畔的金柳,在梦想中就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荡漾在心中即成梦想。这个美丽的梦想,正是在康河这个地方、这个现实中培养起来的。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徐志摩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了。就是说,康桥是梦想的初因,没有康桥也就没有梦想。一般逻辑是,有了一个梦想之后又得到这个梦想,就应该满足。所以接下来一节便说“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为什么我们“甘心”,是因为“青荇”在招摇,“招”有招呼之意,“摇”有拒绝之意,意思是说,“康桥梦”既呼唤我,又警示我,梦想是一把双刃剑,既是诱惑,又充满了危险。但是,我仍然愿意冒这个险,我心甘情愿为梦想而献身。为了梦想,可以义无返顾,这是主动的选择。选择是自由的,献身于梦想,梦想失落而寻找梦想,都是自由的,这正是对自由内涵的解释。
在现实中产生的梦想,其实并不在现实之中,而是像天上的彩虹那样遥不可及,像西天的云彩那样美丽而易逝。这是一个比喻,也是一个写实。梦想往往产生于现实之中,但是一旦产生,它就会离我们很远很远。一旦将其拉近映入现实,它就是易碎的、易沉的,因此《再别康桥》又写出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理想与现实不能互相结合,一旦结合,两败俱伤。中国论文网手把手教你写论文清泉变成了彩虹的幻影,彩虹被清泉揉得粉碎。现实成为理想的幻象,理想被现实撕成碎片。但是,被撕碎的理想,并没有消失,而是沉淀在现实深处。为什么呢?是因为彩虹、云彩仍然留在西天,任波浪如何蹂躏,也不能使之消失。这样,我们就找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原因。只要理想还在,任现实如何捉弄理想,理想也会沉淀在现实之中,现实中就包含了理想。这样我们就理解了徐志摩在经历了陆小曼的“浮言”事件后仍然不放弃婚姻的原因,他在这段已经破碎的爱情中浇灌了理想主义的精神,尽管千疮百孔,但理想的碎片早已深深地浸润于爱情深处。同时,我们也就找到了徐志摩“再来康桥”的原因。再来康桥,是为了坚定理想,重温理想,要让理想成为破碎现实的坚强支撑。应该说,徐志摩在此处为理想遭遇现实而破碎的结果之后找到了足够的坚持的理由。再做一个观察我们会发现,康河中彩虹的倒影之所以沉淀不见,其实是因为时间已晚,天上的虹消失了,西天的云彩消失了。所以,真正可怕的,可能还不是现实对理想的打击,而是那个遥远的理想本身已经不见。一旦理想丧失,我们甚至不能在现实中再找到理想的碎片,那理想就真正消失了。
然而,只要追梦的动机还在,哪怕只剩碎片或一点寻梦的精神,它也是可以寻找到的。
字词注释 篇三
⑴青荇(xìng):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黄色。
⑵招摇:这里有“逍遥”之意。
⑶篙(gāo):用竹竿或杉木等制成的撑船工具。
⑷溯(sù):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再别康桥 篇四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
软泥上的青荇⑴,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⑵;
在康河的柔波里,
甘心做一条水草!
————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寻梦?撑一支长篙⑶,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⑷;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全文的意思 篇五
一,再别康桥原文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
软泥上的青荇⑴,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⑵;
在康河的柔波里,
甘心做一条水草!
----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寻梦?撑一支长篙⑶,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⑷;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二,字词注释
⑴青荇(xìng):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黄色。
⑵招摇:这里有“逍遥”之意。
⑶篙(gāo):用竹竿或杉木等制成的撑船工具。
⑷溯(sù):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三,《再别康桥》赏析
《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抒发的是什么呢?三句话概括:是一种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意是主观思想感情;境是诗内描写的客观景物。何谓意境?是人物的主观思想情感和客观景物完美的融合,且形成一副具有个性色彩的艺术画面,既称为有意境。当然人们欣赏徐志摩的诗和欣赏别的诗一样,需要调动对生活的积累,需要调动人们对知识的积累,然后人们一节节的讲这首诗。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句诗若分析的话,可用几句话来概括:舒缓的节奏,轻盈的动作,缠绵的情意,同时又怀着淡淡的哀愁。还有,还加上一句,作别西天的云彩,西天的彩霞给人们一个印象,就是为后面的描写布下了一笔绚丽的色彩,整个景色都是在夕阳映照下的景物。所以用这句话来概括,为这个诗定下了一个基调。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这句诗实写的是康河的美,同时,柳树在古诗里“柳”——“留”,留别有惜别的含义,它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的牵挂用“在我心头荡漾”,把牵挂表现的非常形象。当然他的手法是比拟的手法(拟人、拟物),与第三句话合在一起讲,“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一句诗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自由、美正是徐志摩所追求的。同时表现一种爱心,那水草好像在欢迎着诗人的到来。再次,我觉得它不是完全脱离中国诗歌的意境的,它和中国的古诗有相同的地方,就是物我合一。第二句是化客为主,第三句是移主为客,做到两相交融,物我难忘。这两句诗正好表现出徐志摩和康桥的密切关系。这就是人们前面所讲的三个方面:确定了理想,步入了诗坛,美妙的风光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三者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人们欣赏诗也是从形象入手,来逐渐接受诗人的心灵的。第四节是转折点,“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躁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句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是景物的描写,”虚“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一潭水很清澈,霞光倒映下来,”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一片红光,是实写。但是,潭水上漂了很多的水藻,挡住了一部分霞光,零零碎碎的,有的红,有的绿,好像柔水一般,非常形象。这个”揉“写的很好,同时也是自己梦想的破灭。那么这个梦引起人们什么感觉呢?这使我想起了闻一多先生纪念它的长女夭折时写的一首诗。他用了一个比喻”像夏天里的一个梦,像梦里的一声钟“,大家知道梦时美好的,钟时悠扬的,然而是短暂的,所以彩虹似的梦似美丽而短暂的。1927年他的梦想破灭了,又与陆小曼不和,很消沉。
第五节,既然谈到梦,那么这次再来康桥,再回母校,是不是来寻梦的呢?”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处放歌。“这句诗是徐志摩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他在康桥生活的两年,悠哉悠哉。他那时有自己的理想,生活是充实的,对明天怀着希望。所以,他用”一船星辉“来比喻那时的生活,带有象征的意味。
最好的诗诗第三句诗。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回到现实仍然是哀伤,所以”悄悄是离别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句诗是情感的高潮,充分表现了徐志摩对康桥的情感,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这句诗就需要联系别的诗,包括古诗来理解。”悄悄是离别的笙萧“是暗喻的手法。例如,苏轼的《前赤壁赋》中描述了萧声是低沉的哀怨的,而笛声是欢悦的,所以”萧“来比喻”悄悄“来说明诗人的心境,因此,”悄悄“的动作带有诗人的感情,接着”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歌讲究精练,为什么一再重复”沉默“”悄悄“”轻轻"?这不是浪费语言,而恰恰是他的重点
其实“沉默”是人的最深的感情。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语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再如苏轼的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他回忆他的妻子王弗死后的十年,回忆他们相见的时候“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此处无声胜有声”,还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使用反衬手法,三月春光明媚,白花盛开,可惜好友欲离我而去。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下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在言外,旨在象内”。“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往往用在评价诗,意思诗不说愁,却把愁表现得最为恰当,看着朋友走掉,长久孤立的站着,表现感情的深厚。如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即抒情”。所以“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很深长的意蕴,又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是这样的好诗词。说沉默时感情最深,就像生活中的例子,感情最深的表达时机、船都已走了,但送别的人伫立不动,若有所思。结合句中“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康桥尚且如此,诗人何以堪?实际反衬了诗人对康桥的感情非常深厚,因此,“悄悄”就带着诗人的主观感情了。
第七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云彩”有象征意味,代表彩虹似的梦,它倒映在水中,但并不带走,因此再别康桥不是和他母校告别,而是和给他一生带来最大变化的康桥文化的告别,是再别康桥理想。
《再别康桥》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新月诗派的“三美”,即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音乐美是徐志摩最强调的,其中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反复的,加强节奏感,且其中的词是重叠的,例如“悄悄”、“轻轻”、“沉默”,再者每句诗换韵,因为感情是变化的,所以不是一韵到底的。再是音尺,“轻轻的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徐志摩活泼好动的性格,再是压韵。所谓建筑美,一、三句诗排在前面,二、四句诗低格排列,空一格错落有致,建筑有变化;再者一三句短一点,二四句长一点,显出视觉美,音乐是听觉,绘画是视觉,视觉美与听觉美融通,读起来才会感觉好。再谈到绘画美即是词美,如“金柳”、“柔波”、“星辉”、“软泥”、“青荇”这些形象具有色彩,而且有动态感和柔美感。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原文及赏析(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