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残疾人励志故事(精品多篇)范文
【引言】简短残疾人励志故事(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残疾人励志事迹 篇一
高XX,男,汉族,1974年生,视力残疾,山西省吕梁人,现为太原市盲童学校音乐教师。6岁时因手术失败导致双眼失明,13岁随民间学艺,18岁成为太原市盲童学校插班生,28岁考入中国戏曲学院。他集写词、作曲、演唱、演奏于一身,至今已创作数百首歌曲,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近百家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过报道。
高XX出生在吕梁山区兴县,6岁时因手术失败双目失明。8岁那年,他让妹妹拉着他的手到学校门外听课,被老师发现,让爸爸把他领回了家。爸爸摸着他的头说:”孩子,你跟人家不一样,爸爸教你拉二胡吧!“从那天开始,他踏上了音乐旅途,在自己心灵的舞台上演绎起不灭的火焰和无尽的执着。高XX11岁时,二胡水平就已超过了父亲,当他得知了”阿炳“的故事后,便下定决心要做一个盲人音乐家。他”摸“懂了《二泉映月》,也在音乐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他跟着鼓乐班的师傅们沿九曲黄河一路苦学,学会了各种民间小调、晋剧曲牌,学会了唢呐、笙、箫、笛子等鼓乐班的全套乐器。15岁那年,父亲为他买了8件乐器,让他组建了自己的鼓乐班。从此,这位少年盲班主带着一伙明眼人,开始在陕西、内蒙古一带的农村闯荡。几年下来,他挣下的钱,不但贴补家用,建了新窑洞,而且还为两个哥哥娶了媳妇,供妹妹读完了初中。在外闯荡的高XX第一次听说在太原有一所盲校,他心中又开启了一扇窗户,独自一人去太原市盲校求学。在省残联领导的`帮助下,他成为太原市盲童学校的一名大龄插班生。
在盲校学习的两年间,每到星期天,志鹏便抱着吉他、二胡到街头卖唱,挣学费和生活费;上课时间又以饱满的激情,投入于学习和创作中。1994年,他创作的歌曲《心声》,在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升华奖“新歌征集中,荣获词曲创作一等奖;歌曲《满天繁星属于你》,在全国第二届盲聋学校学生艺术汇演中,获得一等奖及创作奖。当中残联主席邓朴方把奖杯送到他的手中时,他感到茫茫黑夜中有了繁星般的点点希望。
如今,高XX的心中有了一个”神州万里行“的计划。他准备用两年时间,走访全国百所高校,为高校师生免费演奏自己的音乐作品,分享他捕捉到的照亮人生的音符。
残疾名人的励志故事 篇二
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也是命运最糟的一个。其实,贝多芬的童年是在泪水浸泡中长大的。因为家庭贫困,父母失和,造成贝多芬性格上严肃、孤僻、倔强和独立,在他心中蕴藏着强烈而深沉的感情。于是他从12岁开始作曲,14岁参加乐团演出并领取工资补贴家用。等到了17岁,母亲病逝,家中只剩下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和已经堕落的父亲。后来,贝多芬得了伤寒和天花,几乎丧命。但是贝多芬简直成了苦难的象征,他的不幸是一个孩子难以承受的。 就算如此,贝多芬还是挺过来了。因为他对音乐酷爱到离不开的程度。他的作品中,有着他生活的影子,既充满高尚的思想 ,又流露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还有对美丽的大自然他有抒发不尽的情怀。 我们说贝多芬命运不好,不光指他童年悲惨,实际上他最大的不幸,莫过于28岁那年的耳聋。先是耳朵日夜作响,继而听觉日益衰弱。当他去野外散步,再也听不见农夫的笛声了。至此,他孤独地过着聋人的生活,全部精力都用于和聋疾苦战。但是贝多芬活在世上,能理解他的人太少了,而唯一能给他安慰的只有音乐。在他作曲时,常把一根细木棍咬在嘴里,借以感受钢琴的振动,他用自己无法听到的声音,倾诉着自己对大自然的挚爱,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而他著名的《命运交响曲》就是在完全失去听觉的状态中创作的,是贝多芬最杰出的一部作品,它的主题是反映人类和命运搏斗,最终战胜命运。这也是他自己人生的写照。 这是第一乐章中连续出现的沉重而有力的音符。贝多芬说:“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他坚信“音乐可以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顽强地战斗,通过斗争去取得胜利 。”这种思想贯穿了贝多芬作品的始终。
1827年3月26日,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音乐巨人与世长辞,那时他才57岁。贝多芬一生是悲惨的,世界不曾给他欢乐, 他却为人类创造了欢乐。贝多芬身体是虚弱的,但他是真正的强者。
残疾名人的励志故事 篇三
十二岁,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
贝多芬的正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 。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
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很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称谓。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讯速。
海顿一生备受ling辱,他虽也偶而被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丝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
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贝多芬在波恩时期(1782-1792)的创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这一时期可以说他还只是处于创作的准备阶段。他在维也纳最初十年(1792-1802)的创作,比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伤》、《月光》和《克罗采》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
但在这期间,他对社会与政治诸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识到他要努力探寻的目标。1802-1812年,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这段时间后来成为他的“英雄年代”。
贝多芬创作活动的成熟过程表面看来是相当迟缓的,但实际上却非常稳固。他三十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而在象这样年纪的莫扎特已经写了四十部左右的交响曲了。
贝多芬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由于欧洲正经历着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即梅特涅的反动统治特别的猖獗的时期,他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3-1817)。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1818一1827),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恶化和生活贫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枢,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1791-1872)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
贝多芬的作品有“月光曲”、“欢乐颂”、“第一交响曲”、“奏鸣曲”、“命运交响曲”、“庄严弥撒曲”等等,这些都是摆脱古典主义、展现自由、热情奔放的美丽乐章。
残疾人励志事迹 篇四
舞蹈是要用双脚来跳的,一个舞蹈演员演出时是在用肢体动作向观众传达自己的感情,因此,人们都认为没有双腿的人根本无法跳舞。可是有一个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的弱小的年轻女子却做到了,她是四川绵竹的一位舞蹈教师,叫廖XX。
这不是天方夜谭。在中央电视台的《我要上春晚》节目中,没有双腿的舞蹈演员廖XX"站"在了舞台中央,跪在鼓上的她表演了一出叫《鼓舞》的舞蹈。红绸飞舞,失去双腿的廖XX用自己残缺的身体在一面大鼓上旋转翻滚,做出各种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这是一场震撼人心的演出,现场掌声雷动,观众无不满含泪水地看完廖XX这场令人难忘的舞蹈演出。几位资深评委在点评廖XX的演出时,一个个感动得热泪盈眶,哽咽得话都说不下去,这就是一个没有双腿的舞蹈演员带给人们的巨大感动。
廖XX是四川绵竹市汉旺镇人,本是一位教学生跳舞的舞蹈教师。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时,正在家中的廖XX和自己十个月大的女儿及婆婆一起被埋在废墟里,被埋二十六个小时后,廖XX被救出,女儿和婆婆却不幸遇难。廖XX活了下来,可膝盖以下的小腿及双脚都被截去,她成了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轮椅的。残疾人,这一年,她刚24岁。
一个一直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舞蹈演员突然间没有了双腿,这样的打击对她来说比失去生命更为残酷。可是仅仅在截肢后一个月,还躺在病床上的廖XX为了安慰邻床养伤的小朋友,就在病床上跳舞给小朋友看。她突然有了想法,没有了双腿也一定要将自己的舞蹈事业继续下去。就是这个信念,支撑着廖XX一直走到现在,成就了一个没有双腿的舞蹈演员在舞台上的辉煌成就。
我们见过只有一条腿的残疾人演员跳舞,但很少看到失去双腿的人能够在舞台上一展风采。要知道,一个没有双腿的人想要跳舞何其困难,实现这个目标几乎就是在创造奇迹。然而,在众多好心人的支持和鼓励下,廖XX终于站在了义演晚会的舞台上。那晚,廖XX与搭档表演的是双人舞《走向希望》,她穿一条红色舞裙,男舞伴穿一件白色舞衣,两人在舞台上精彩起舞,谁也看不出这个美丽的女孩双腿被截去了。台下有观众心生疑惑,廖XX的腿不是好好的吗?此时,音乐进入高潮,廖XX被舞伴猛地举过头顶,她双手抓住右脚,把一只假腿取下来扔在地上,红色的裙褶就像鲜血一样,垂直下搭。顿时,全场鸦雀无声,片刻之后,所有观众均欷歔不已,泪水直流,他们都被廖XX坚强不屈的精神感动了。
廖XX的《鼓舞》更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这些成就的背后,廖XX为舞蹈所经历的苦难,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廖XX曾说,在经过汶川大地震这场生死劫难后,她开始明白一个词——珍惜。如果没有那场地震,廖XX应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是一位幸福的年轻妈妈,女儿如今也该有三岁了,她也依然在舞蹈学校里教学生跳舞。是可怕的地震让她失去了一切,失去了亲人,也失去了自己用来跳舞的双腿。可廖XX没有就此沉沦下去,她珍惜生命,笑对生活,坚强地活下来,期待自己的又一个辉煌,这就是她的信念,她成功了。
此刻,没有人否认没有双腿的舞蹈演员廖XX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她用自己瘦小的身躯撑起了一片天空,用廖XX自己的话说,那就是"四川在雄起,灾区在雄起"。
残疾人励志事迹 篇五
于国兴,男,1971年出生,大唤起乡人,视力一级残疾,创办了围场益康盲人按摩中心。
从一出生就是失明,但他并没有丧失生活的`勇气。经介绍,他到北京学习按摩技术,经历三年苦学。学业学成后,他回到家乡开始创业。他自己跑办相关手续、找场所、准备资金,克服各种困难。因为服务态度好技术水平高,客户多了起来,按摩中心也一点点扩大了。自己创业成功后,他尝试帮助残疾人,招收条件具备的残疾人学徒,传授给他们按摩技术,对家庭困难免除学费并给提供食宿。这几年,共招收残疾人学员18名。现大部分学员独立创办按摩店,也将爱心进一步传给他人。
他不仅帮助残疾人,还到敬老院给老人免费按摩。在汶川地震后他主动捐款。他常说,我虽然看不见蓝天,但我心中总是拥有不灭的太阳,它时时激励着我向上、向上,永不停步,我的帆船就要在黑暗中起航!
残疾人励志事迹 篇六
他是“xx省自强模范”。他凭着刻苦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顺利地实现了大学梦。他从xx化工学院(现xx科技大学)轻工工程系工业发酵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在xx县酒厂,负责生产工艺和品酒勾兑。1999年,xxx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国有企业工作,来到了滦平县大屯乡窑上村,走村串户、考察立项,克服重重困难,开始筹建滦平县热河春酒厂。
一场意外的车祸使他胸部以下截瘫!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同命运之神顽强搏斗着。经过3次大型修复手术,他的大腿竟然奇迹般地有了知觉!20xx年,他建立xx康熙酒业有限公司,注册商标为“澹泊敬诚”。20xx年,贮存到期的“大黄米酒”出厂上市后受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供不应求。20xx年,公司有员工60名,其中残疾人6人,年销售额达到20xx万元,利税800万元。20xx年澹泊敬诚白酒文化博览园项目区动工,设有酒文化长廊、酒博馆、体验馆、酒银行等,新增3000平方米贮藏酒洞。
残疾名人的励志故事 篇七
张海迪被誉为身残志坚的一代楷模,自学成才的著名作家,出版了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天长地久》,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我的德国笔记》等,翻译了《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丽贝卡在新学校》等外文著作。她现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
她用顽强的意志粉碎了医生对她生命长度的预言,她用积极的态度努力过好每一天,不断拓展生命的宽度。在上世纪80年代,她坚韧不拔的精神,让全国年轻人看到了奋斗的力量,鼓舞了一大批中国青年。她就是被誉为“八十年代新雷锋”与“当代保尔”的张海迪。
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张海迪,1955年9月出生于济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快乐而活泼,成天蹦蹦跳跳跑来跑去,似小燕子般到处飞翔。可惜,蹦蹦跳跳的时光是那样短暂。1960年一个明朗的早晨,玩具室里刚上完一节“课”,她与小同伴们嘻笑着朝门外跑去,忽然跌倒了。从此,双腿丧失了知觉,张海迪也丧失了关于腿的记忆。
张海迪当年不知道自己患的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复发作,非常难治。五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后高位截瘫。这样,原来天真活泼的张海迪,只能整天卧在床上。当年,医生们一致认为,像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
看着伙伴们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校,终于有一天,张海迪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可是因为自己的生活不能自理,所有的学校都不接收。
病魔是无情的,每当病痛折磨她时,坚强的张海迪没有流泪,疼得实在厉害时,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己的头发,打算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渐渐地,她揪下来的头发,都能编成一条辫子了!
对张海迪来说,家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个特殊的学校里,聪明、好学的张海迪学拼音,学查字典,学一个又一个生字。她趴在床上,用胳膊支撑着身体抄书,学完了一本又一本小学课本,没有人催问,没有人检查督促,更没有考试与考试中的竞争,全靠着自学。努力是加倍的,成功的喜悦也是加倍的。于是,她的学习自觉性、学习乐趣与生活的意志,还有思维能力,便随着知识一起增长起来了。通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她还练素描、学写生、临摹名画、学会了识简谱与五线谱,并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
1970年 4月,张海迪跟着带领知识青年下乡的父母,来到没有电灯与自来水、生活也十分艰苦的农村生活。她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课余还帮助学生组织自学小组,给学生理发、钉扣子、补衣服。
当看到当地群众缺医少药带来的痛苦,张海迪便萌生了学习医术解除群众病痛的念头。她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来了医学书籍、体温表、听诊器、人体模型与药物,努力研读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书。为了认清内脏,她把小动物的心肺肝肾切开观察,为了熟悉针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画上了红红蓝蓝的点儿,在自己的身上练针体会针感。
起初,她在白菜疙瘩上、在萝卜上扎。在白菜疙瘩上进了几天以后,就在她自己身上进针,她觉得医生就是要这样,首先要自己感觉。曾有人问她,海迪是不是你的腿没有知觉,你的胸以下没有知觉,你在自己身上扎针不痛苦啊?她说:“恰恰相反,我最开始针灸的时候,是扎自己最疼的地方,比如脸上的穴位,包括印堂穴,扎了以后是什么样的感觉,我要知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掌握了一定的医术,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病与多发病,在十几年中,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
天才在痛苦中诞生
后来,她从保尔·柯察金与吴运铎的事迹中受到鼓舞,从高玉宝写书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决定走文学创作的路子,用自己的笔去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启迪人们的心灵。她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写日记、读小说、背诗歌、抄录华章警句。认准了目标,不管面前横隔着多少艰难险阻,都要跨越过去,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便是张海迪的性格。
1981年,张海迪的事迹开始受到媒体的关注。当年12月29日,《日报》的头版头条报道了张海迪身残志坚、勇斗病魔的事迹,她那坚韧的斗志像火一样迅速点燃了人们的激情。随后,当地共青团组织、妇联、党报都纷纷报道她的事迹,各级单位也力邀她去座谈。
1983年2月28日,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的胡,亲自主持召开“首都新闻单位听取张海迪同志事迹介绍会”;3月1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刊发了《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一文,再次重点报道了张海迪自强不息的感人事迹;3月7日,共青团中央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全国妇联授予她“三八红旗手”称号。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向张海迪学习”的旋风。
在鲜花、掌声与赞誉的包围中,张海迪面临人生道路上新的抉择。经过深深的思考,她认为:生命的最终意义是要努力实现在精神上的追求。
1985年,张海迪拿起笔来义无反顾地投入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的创作之中,这一写就是五年。由于长时间坐在轮椅上,导致她身体多处长了褥疮,长时间用胳膊支撑身体,她的衣袖磨破了一只又一只,肘关节的老茧掉了一层又一层,右胳膊也因长时间支撑身体导致血管变粗而残疾。
夏天的济南,有“火炉”之称,没有知觉的下身排汗本来就困难,小电扇吹出的又都是热风。为了降温,每隔一会儿,她就将头发用自来水浸湿,再坐到电扇前猛吹;一到冬天,房间里又冷得像冰窖一般,就是穿上厚棉衣,每年也要冻感冒几次,而她一感冒就要发烧好几天,甚至还有可能危及生命。对此,张海迪从不后悔,反而认为,寒冷能让人头脑更清醒,增加更多的人生感悟。
1990年,《轮椅上的梦》出版后全国发行。紧接着,张海迪又进行了第二部书《生命的追问》的文学创作。为了满足读者的购书欲望,这本书连续印刷了十次。张海迪感慨道,“作为一名作家,还有什么比读者喜爱你的作品更能让你幸福的呢?”于是,她又笔耕不辍,创作出了长篇小说《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等,同时翻译了多部国外优秀文学作品。
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
2008年11月,张海迪当选为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她说:“我要振奋精神,让自己的精神飞翔。我也希望在困境中的残疾人兄弟姐妹要有信心,生活正在改变,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与很多同志都会尽最大的努力,为残疾人拥有更好的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直在为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不懈努力的张海迪,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残疾孩子唱歌,在世界妇女大会上呼吁关爱残疾女童,她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看望孤寡老人与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与温暖。她以自己的事迹与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多次为残疾人的社会福利与保障撰写提案。在2004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她提交了《关于残疾人驾驶汽车的提案》,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张海迪多年来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与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与孩子们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与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与活动,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这些事迹让人们记住了张海迪,记住了那个说过“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的“灰姑娘”,记住了那个数次打破医生对她生命期限的预言、昂头笑对人生的“弱女子”。“爱美爱笑爱生命,至情至性张海迪”,这是一位采访过她的记者的感言,也是对她最精到的描绘。
年过五旬,当年的“海迪姐姐”已不再年轻;时过境迁,如今的“80后”、“90后”对她的事迹可能不再耳熟能详。我们重温海迪的故事,是为了见证一个道理:成功不是“中彩票”,人生梦想需要汗水与心血的浇灌。从这个意义上说,张海迪依然“年轻”,“海迪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历程评述:
在今天的一些青少年看来,奋斗、磨炼、挫折,这些成功前的环节最好通通省略,最好自己走在大街上,能被大导演、大星探一眼看中,最好能凭借一部片子、一场“选秀”一夜成名……
张海迪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这样的梦。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与世界语,后来还攻读了大学本科与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与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与恒心与疾病作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验证了风雨之后终见彩虹的真理。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简短残疾人励志故事(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