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精品多篇范文

(作者:龙荥文时间:2023-07-24 09:49:04)

导语:教育研究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育研究精品多篇

教育教学研究 篇一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信任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发展需求。

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首先的一条是爱,一个不懂的爱孩子的人不配当老师,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把孩子当成孩子,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学会包容、原谅孩子,孩子在不断跌撞过程中体会到生命的意味,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就是要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放弃,更不要挖苦。

有些老师看不起差生,从语言、行为上,贬低嘲笑差生,首先这种行为和表现,就违背作为老师道德标准,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不是单纯让学生学会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自己,超越自己,更好的`做好自己,体会生命和人生的意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鞭策自己,激励自己。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思想道德模范,以思想唤醒思想,以生命影响生命,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

教育教学研究 篇二

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实验情境

在我们新课改之后的课本中增加了很多实验课来增强孩子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而这些实验课的成功与否则直接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质量,但是目前有很多学校都只是象征性的做一个实验,这样的话讲台下面的学生很难体会到整个实验的真正意义,不能进行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因为距离实验物体还有一定的距离,也无法更加细致的进行观察,像一些计量器具,例如弹簧秤、天平或者刻度尺的读数,这些实验距离远了无法有效细致的观察。但是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设备之后将实验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之后,讲台下面的学生就可以更加细致的观察到整个实验的过程,而且儿童对新奇事物有着天生的好奇心,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也更有积极性。例如在数学课中讲到《圆》这一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做出车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将出轮做成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多边形来观察车辆行驶时的状态,除了圆形外的其它形状车轮必然是出于高低起伏的状态,然后在把满足这些车轮条件的路面展示给学生看,通过这些动画来给学生讲解圆的一些性质,还可以通过一些著名的画作来说明圆的美感。另外,在小学一年级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时,多媒体教学也有着很出色的表现,例如简单的识数、简单的加减法可以通过多媒体用实物来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因为年纪太小,抽象想象能力不强而影响接受知识的速度,并且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视野的拓展也有很大的作用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学生的视野都不够广阔,因为小学生的抽象想象能力还不是很强,一些老师讲的新鲜事物都不能理解透彻,但是我们通过多媒体技术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就能够更好的来理解。例如老师在讲卫星的原理与功能一课时,学生没有见过卫星所展现出的强大功能,不知道卫星究竟能干什么,我们用多媒体来展示出卫星定位功能,学生亲眼所见之后就会对这一技术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样将其中的原理与作用讲解清楚,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去把这一技术应用到其他领域,这样学生也会非常活跃,如果理解不够透彻的话容易对学生的知识产生误导,但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就最大化的避免了这一现象。

3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人的'个性发展不仅依赖于人的先天素质和外部环境,还依赖于自觉意识和能动作用。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都会有偏科的现象,具体分析下来其实就是学生对不同学科感兴趣的程度不同。如今我们通过多媒体技术来讲课,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或者创建一个情景来对问题进行趣味性的讲解,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趣味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了提升,对知识的思考也会更加积极、活跃,这对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而且多媒体技术可以使问题明确化,具体化,可以更好的与之前的知识进行融合,将知识点更加生动的展现出来,对学生解决问题有很大的益处,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分析、想象以及表达,将填鸭式教学变为兴趣诱导式教学,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地球上有什么》一课中,原来只能用文字或者少量的图片来表达,有了多媒体技术后,我们可以在网络上下载大量的图片来对学生展示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物种,形成不同的气候和温度,这样可以很好的使用网络资源去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

4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信息易集成,易展示。在传统教育中,老师很大一部分时间都用在板书上,有时候一道数学题要写五分钟,这五分钟对课堂的宝贵时间来说是极大的浪费,这样就需要学生用课外的时间去夯实学到的知识,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加大了老师的体力消耗强度,如今我们合理利用多媒体的易集成和易展示的优点就可以避免这一现象,有的题只需要在多媒体上展示出一段图片或文字就可以让学生看到,各种解题步骤和思路也可以在多媒体中展出,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学生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就会产生更大的积极性。

5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实例问题,例如描述一个物体的快与慢、动与静、远与近、虚与实等状态,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很难通过老师用语言或静态图画的描述去理解问题,这对学生学习会造成很大的困扰,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开丰富的、典型的、具体的经验和感性材料,突出观察点,揭示现象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减少思辨的困难;丰富学生的联想,减少学生联想的困难;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解题正确率。将这些问题讲述的更加生动,便于学生思考,理解问题,降低学生的思维障碍,这样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结束语

我们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环境中,一定要对新鲜事物进行一些尝试,有很多新兴事物都可以解决从前很难解决或者很麻烦的问题,我们在小学生教育工作中对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就解决了课堂中板书时间长、语言描述小学生难以理解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所以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多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这不仅解决了一些问题,还可以更好的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以达到对知识深层理解的层次,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了就更容易与老师进行互动,增强课堂的活跃性,使我们的课堂不在是老师一个人的表演,而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舞台。

教育教学研究 篇三

摘要:为了使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真正适应社会的需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使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发展、创新,需要不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深入进行教育观念的革新,进一步提高音乐教育舞蹈教师队伍的素质,开辟多元化的教学空间,创设更多的教学实践机会,使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更具特色。

关键词:音乐教育;舞蹈;教学

高校音乐教育舞蹈专业教学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1981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舞蹈专业的第一个教学大纲,90年代初,中等教育舞蹈专业蓬勃发展,而舞蹈教学为了满足第二课堂的艺术实践活动,各高校在原舞蹈教学大纲基础上,对高校音乐教育舞蹈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时间都进行了改革和调整。时过境迁,34年过去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高校所培养的人才适应当今社会,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设置已经远远落后时代的发展需求。

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不足

1.课程设置的不足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音乐专业舞蹈教学大纲在教学时间上只有66学时,除去新生上课前军训的时间,舞蹈实践教学只有58学时,而相对于一个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仅有58学时作为身体运动综合性训练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舞蹈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学科,有它独特的教学方法,其中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舞蹈人才的重中之重,而教学时间的保证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首要条件。否则同学们技术能力很难得到提高,也就无法谈知识技能向专业能力的转化。舞蹈教学是在音乐和节奏中进行的,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空间的意识、力度的感悟以及内在情感的控制,表演技巧的掌握和创新意识的训练等各方面都需要时间来磨合。目前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时间无法保证充足的动作训练,还没能充分考虑舞蹈教学所具有的综合性教育的特点。

2.教学手段单一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舞蹈老师在实践教学中缺乏创新意识,偏重于以自我为主导的机械式动作训练和技能知识的灌输,教学过程简单,过多的强调言传身教和模仿再现,使舞蹈的。教与学缺少互动,缺少对人的主体意识的培养,这不仅使舞蹈教育难以培养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社会性的个体,也使其陷入无法拓展的境地。比如一些舞蹈教学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单一动作模仿和技能技巧掌握,很少把重点放在挖掘学生思维潜能上,而高师的学生舞蹈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进校前没有受过系统的训练,把大量的时间和工作精力都放在动作和技巧的训练上,收效不大,还影响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如果教师发挥高校学生的长处,让他们在创编理论和创编技巧上施展自己的空间,鼓励创新,鼓励走出课堂与社会接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和专业能力。

3.教材的选用不规范

教师在选用教材上随意性太大,全凭自己的喜好,这对提高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教材的选用不是越专业越好,难度越大越好,如采用北京舞蹈学院的教材去训练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显然不合适,培养演员和培养教师是有区别的,一个专业舞蹈演员的训练周期是9至10年,而高师音乐教育的学生大部分是进校后才接触舞蹈,除去大三或大四上学期选修和下学期实习,真正的实践教学课很少。用专业性很强的教材去训练高师音乐班的学生,不光达不到教学目的,影响教学进度,可能还抹杀了同学们学习舞蹈的兴趣,对未来舞蹈教师的培养很不利。

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

1.树立新型的人才教育观

作为一种教育活动,任何一种类别的舞蹈教学都有其共同之处。首先,“教学教学,有教有学”,也就是说,舞蹈教学总有教的一方和学的一方。因此,舞蹈教学体会实际上包括教的体会和学的体会。其次,教学作为一种活动,有其目的与方法,其方法既有一般教育原则,也有自身的独特品格。高校音乐教育舞蹈专业课作为一种教学活动,是音乐专业整个教学的一部分,当然也遵循一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原则,如启发式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教学相长、学用结合原则等。但未来舞蹈教师能力的培养,不只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继承者和实践者,而应是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发展者。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舞蹈教师队伍,不光要注重舞蹈基础知识能力的训练,还要重视全面素质提高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开辟多元化的教学空间,创设更多的教学实践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面对自己的同学讲课,体验教师角色,达到学为所用的目的。老师要改变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方式,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把学生毕业前的试讲提前纳入到舞蹈教学当中,让学生提前体会做老师的感觉,使他们顺利实现知识技能向专业技能的过渡。

2.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材教法

发展是硬道理,创新是生命力。在高师舞蹈专业的各类舞蹈课程教学中,面对舞蹈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在不同文化相互交流与交叉、接触与碰撞中,形成了多元格局文化,出现了一大批运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改革实验。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教学内容及教材教法,应在现代教学理论结合舞蹈教学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的舞蹈课程教学中不断改进,改革舞蹈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舞蹈的实践能力,不断移植、继承和创新,完善音乐教育舞蹈专业课程体系。教材的选用应在统一中体现多元多样化,既富有现代时代性,又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既吸收别人的优点,有融入自己行之有效的极具特色的东西到教材中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3.突出专业特色,加强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和舞蹈记载着人类灿烂辉煌的文明历史,两者共同担负着探索人生和指导人生使命与责任,音乐的旋律悦耳动听,舞蹈的构思和造型美轮美奂,音乐和舞蹈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教育工程,是学生通过舞蹈艺术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熏陶,是学生内在韵律和肢体动律的糅合,能构建人的审美心理,展示多彩的思想感情,达到陶冶心灵、整合人格的目的,在身心自美的过程中给人以美,是一种集内涵外延于一体的理想的美育形式。一个舞者要真正步入舞蹈的艺术境界,挖掘和探究其文化内涵,进而对舞蹈作品进行入木三分的表演,舞者的音乐感觉是非常重要的。舞者需要理解音乐的感情内涵,表现音乐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境界。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要认识音乐理论课的重要性,要知道音乐意识、音乐修养是职业所需,特别是节奏感,因为节奏功能的运用是舞蹈艺术对音乐艺术的直接反映。艺海无涯,舞者乐感的建立如同砍柴需要磨刀一样,如果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那么,知乐应该不误习舞工。

参考文献:

[1]黄明珠.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改革方案[J].舞蹈,20xx,(2).

教育教学研究 篇四

摘要:《学前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识。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让学生在掌握扎实理论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观念,形成浓厚的兴趣,发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教学

《学前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儿童心理发展相关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阶段的年龄特征以及如何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各方面健康发展等。学前心理学是学前教育学生最早接触的专业理论课程,此后的许多课程都会或多或少地涉及该课程。如何上好这门课,使其真正发挥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中的基础和核心作用,一直是高校学前教育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都将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幼教人才。“学以致用”,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都感到枯燥无味、晦涩难懂、到了幼儿园用不上。问题出在哪里?

一、先明确:目标是什么?

作为一门“理论课”,《学前心理学》教学中必然会包含大量的“知识”,使学生掌握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并掌握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但是,通过“知识”教学,我们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掌握了解儿童、研究儿童的基本方法,产生对儿童发展相关问题的兴趣,形成知道了儿童的“特点”、就会思考相应的“措施”的思维习惯,并能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分析、解决学前儿童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二、如何让学生“乐学”

《学前心理学》里包含大量的系统知识,且往往课时有限(大多高校都是每周2-3个课时)。如何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通过传统的讲授法,围绕学科的知识体系,直接将理论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这是目前大多数教师在进行《学前心理学》教学时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确解决了传授大量知识的问题,但由于学生为了“听懂”和“记全”而疲惫不堪,既难以真正体会这些知识对于将来专业成长的重要性,也难以真正由知识学习内化为需要、升华为理念,更难以转化为相应的实践能力。事实上,即使是知识的学习,也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法。比如“问题导入”,由学生或教师搜集儿童发展中的具体案例,先让学生思考、讨论,再由师生总结,最后由教师呈现结论,这种方法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学生思考上,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并且能引导学生建立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意识和能力,知识呈现既没有花太多时间、也做到了深入浅出。再比如可以结合“翻转课堂”模式,教师通过小视频、资料、课件等方式,让学生先在课外自学理论知识并发现问题,再将问题带到课堂内通过小组讨论、情境模拟等方式深入学习,课后还可以通过qq群等途径进一步讨论和延伸。总而言之,只有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才会“乐学”、“愿学”并“勤学”。

三、如何让学生“致用”

《学前心理学》要求学生最终能够在真正的教育实践中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研究儿童、帮助儿童。然而,我们看到大多数学生谈论起幼儿、到幼儿园面对幼儿时,仍是采取原有的“常识”来应对,《学前心理学》没有真正发挥促进学生专业化的作用。目前大多《学前心理学》教学都是在高校的课堂内完成的。学生们听着老师说的各种儿童特点,偶尔穿插几个“小明”、“小红”的案例,这种隔靴搔痒的方式难以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所学习的“特点”也难以和实际中面对的幼儿发生联系。既然《学前心理学》是以学前儿童为主体,那么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不能脱离学前儿童。事实上,上个世纪北师大教育系在这门课的教学中就已经采取了学习的同时让每个学生到幼儿园中持续一年追踪研究一个儿童的方法1,这种方法一方面使学生学习到的各种特点、规律立体化,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及时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然而这种方法到今天仍没有得到广泛运用。除了让学生追踪观察,教师平时还应注意搜集真实的案例,让“小明”、“小红”不再干瘪、平面化,让学生通过这些案例能够真正体会儿童的成长特点,让我们的教学不再是纸上谈兵。目前大多数高校学前教育的见习、实习都缺乏明确、具体的目标指导,只要是按时上下班、上几次课、形式化地完成几个教案和观察记录,就能完成见习、实习任务。但是,如果能够将见习、实习与具体课程相结合,比如,在《学前心理学》中学习了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之后,要求学生在紧接着的见习中结合所学特点观察幼儿的绘画、结构性作品、讲故事,这样便能及时使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践中对幼儿的观察和了解了。

四、评价:目标达到了吗?

目前《学前心理学》大多采用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的考核方式。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参照平时作业、考勤等表现,且平时作业多以有标准答案的题目为主;而期末考试则是以知识考核为主的闭卷考试,尽管包含客观题和主观题,但主观题也往往是按照“标准答案”来批改的。这种以“唯一答案”为指导、以“知识”为中心的考核方式,势必只能看到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看不到学生理解知识的深度、更看不到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对幼儿某个时期的观察和记录、和幼儿的某次聊天、平时阅读搜集各种资料的积极性、见习结束时是否能够提出儿童发展中的问题、问题思考过程中与他人探讨的态度等等,更加侧重考察学生能力的发展、态度的形成。总之,《学前心理学》是一门“理论课”,但所有的“理论”都只有落实到实践中才有价值。《学前心理学》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踏上专业道路的第一块基石。我们应该、也完全能够将这门“理论课”变成有趣、易懂、实用的“实践课”。

参考文献:

[1]冯晓霞。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1996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 篇五

摘 要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发展进入黄金期,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完善以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工具,科学的教材对提高职业教育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在介绍职业教育校本教材概念基础上,分析了校本教材建设的必要性,最后提出相关的教材建设建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本教材 必要性 措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教材的开发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因为职业教育本身的特殊性,校本教材的建设成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和载体,换句话说,校本教材的建设是未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和基本取向。但是,校本教材的编写要求较高,很多高职院校的办学时间不长,学校的校本教材开发者对课程的内涵、理念和开发原则等都不太清楚,开发经验不足,再加上传统的课程体制所产生的很多负面影响,使得我国很多职业院校的校本教材建设陷入困境之中,因此,如何有效解决校本教材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保证校本教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各所高职院校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本文在介绍职业教育校本教材概念基础上,分析了校本教材建设的必要性,最后提出相关的教材建设建议。

1 校本教材开发概念

所谓校本教材开发,强调的就是以学校建设为根本,也就是指教材的建设必须以学校的具体教学目标为指导,其内容必须体现学校治学的竞争优势,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下组织校本教材的编写和开发,校本教材必须符合学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形成规律,体现以技术应用为主线,符合学生未来工作过程中的系统化逻辑,具有鲜明的事业教育特点的教材。同时,校本教材的建设要求能够反映职业教育在相关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工艺,集中体现专业要求,以此作为教材编写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在专业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和创新意识,并以此作为推动力量,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因此,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建设成为了当前高职院校改革的重要内容,校本教材的建设有效地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为新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了可能。

2 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2.1 校本教材建设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需求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虽然较快,但是起步却很晚,很多高职院校还没有能力编写适合自己发展情况和特点的校本教材,因此不得不引进或者借鉴其他本科或者专科院校的教材,然而,这些教材往往更加偏重理论性,实践性较差,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由于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普遍不高,学生对引进的教材难以接受,学生反映难度较大,甚至一些中专升格的高职院校现在仍然沿用过去的教材,这些教材已经不能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要求。此外,一些高职院校的校本教材内容陈旧,不能适应当前职业教育教学的需求,不适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职业院校必须正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学生量身定做符合本校特点的教材。

2.2 校本教材建设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纵观中外大量的职业教育创建成功经验来看,特色的教材是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因此,我国高职院校的校本教材建设必须坚持一条基于学校现实特色化的道路,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正处在起步阶段,是否能够健康地发展下去,其关键就是各所职业院校自身的办学特点和专业生命力。目前,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处在了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和企业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实现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就必须打造出具有本校专业特色的高职毕业生,因此,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有助于职业院校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和发展定位进行科学的资源整合,提升院校的整体竞争力,促进职业院校的健康稳定发展。

2.3 校本教材建设是教师、学生发展的需要

传统职业院校教材存在偏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理论教学相比于实践教学具有严重的滞后性,因此,一套高效、实用的校本教材有利于充分反映职业教育教学的实际环境,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背景,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对于改善学生学习态度、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作用。校本教材建设培训相比于其他形式的培训具有明显优势,逐渐受到教师的喜爱,在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知识讲座学习、课后总结和教学经验交流,从而教师不再是培训的旁观者,而是主动参与者,因此,校本教材的建设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提高学生和教师参与校本教材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校本教材建设与教师、学生成长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4 校本教材建设是用人单位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专业性技术人才培养基地,高职院校在发展职业教育教学时,必须以为企业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必须改变传统多课程教学的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知识不够集中,针对性不强,过分注重理论学习而忽视了专业技能的实践培训。校本教材建设与传统的教材相比,恰恰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校本教材的目标更加明确,校本教材的内容更加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知识、技能和学习态度三个要素比例,抛弃了传统的以基础知识为主的课程设计模式,真正做到以学生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换句话说,校本教材淡化了传统意义上的理论工艺讲授,更加契合实际岗位工作任务需求。

3 加强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建设措施

3.1 准确定位校本教材建设内容

在校本教材建设过程中,必须科学定位其编写内容和程序,当前校本教材得开发应该满足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需求,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校本教材建设过程中,学校应该以一线教职工为主体,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取长补短,提高校本教材的质量,实现校本教材的预期的使用效果。校本教材的开发必须遵从国家教材规划和地方教材规划,在其相关规定基础上,科学地编写校本教材,为职业教育教学提供必要补充。学校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选用适合本校办学特点的国家教材和地方教材,由于现行教材中,相同课程的教材质量也参差不齐,学校应该进行严格的甄别,然后组织教师认真研读,根据这些教材,结合本校实际教学需求,科学编写校本教材。

3.2 利用模块式的课程标准为编写模块化教材

模块化是当前教材建设普遍使用的彼岸准,但是分析模块化教材建设现状可以发现,很多的模块化教材仅仅是按照课程自身内容,将教材分为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或者是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没有针对不同理论和实践课程,科学编写形式多样、类型多变的模块教材。尤其是在教材结构的设计上,很少会从学生的心理结构、发展需求考虑进行一体化的设计,对学习者的能力层次更少考虑。在现有的职业教育教材中,教材编写过于形式化,只是将过去的 “第一章”改为“模块一”,没有从实质上进行科学模式的编排。因此,在职业院校校本建材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模块化的编写标准,科学分类,保证教材内容的合理,促使教材能够达到本校专业教学要求。

3.3 不断优化编写队伍结构,发挥本校教材教学优势

(1)对校本教材编写队伍进行动态的考察,教校本教材的编写主要依赖的是一线教师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当前,基本上各个高职学校都有一定数量的双师型教师,而且这些教师的身份一般都是终身制,导致一些教师在获得双师型教师称号之后,因为教学任务加重,自己对教材编写产生倦怠,而且缺乏深入企业的'一线实践经验,疏于实践操作,因此,不可能真实地了解企业当前对人才的具体需求,这将不利于校本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对校本教材编写教师进行动态的考察,重点考察编写人员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技能,确保校本教材内容的科学性。

(2)积极吸收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到校本教材建设中。因为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具有较高要求,因此,在校本教材编写过程中,高校应该积极聘用各行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利用他们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确保校本教材的实用性,达到职业教育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求。

3.4 注重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建设必须注意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如果在编写校本教材过程中,只是过分强调科学性和规范性,那就会使得教材内容过于冗杂,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校本教材的编写必须注重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结合, 既保证校本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又保证内容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校本教材的优势。

4 结语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优秀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因此,必须强化校本教材的建设工作,采用科学的编制方法,促进校本教材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注释

① 余祖文。关于职业院校校本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10)。

② 许世华,曹军,谭会恒。关于校本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12(3)。

③ 张秀兰。高职教材建设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教育教学研究 篇六

一、当前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现状

通过很多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参与体育运动的情况都不是很乐观,发觉诸多存在问题的学生都拥有同样的共性,即运动意识不强,运动参与度不高。很多学生即使在初、高中教育中都不怎么参加体育活动,无论是运动会还是体育课的基础教学,甚至连间操都经常旷课。在此影响下,学生对体育的认知仅停留在自由活动之上,而其自由活动的项目多半是躲在阴凉角落乘凉,或者三五同学聊天,也并未真正投入到正常的体育运动里。首先,体育教学难以获得重视。在传统的教育当中体育学科一直处于一种被忽视的地位,由于教师和学校的认识错误,导致体育教育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在实际的学校教育中,为了能够让其他学科几块的完成教学任务甚至侵占体育学科的教学时间,这种现象在每个学期的期末都会经常看见。其次就是教学方法相对比较单一,不能有效的激发和促进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在实际的体育教育体操教学过程中,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就是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枯燥的运动讲解,或是以学生的互动方式,自由活动方式等,这种教学方式,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提升。最后,教学活动存在局限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不同的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但这些教学活动缺乏新意,因此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阳光体育运动”教学变革的开展势在必行,在教学中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中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途径

1.确立以阳光体育运动为主的教学目标

学校要树立阳光体育教学目标,并作为改革的主要方向,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在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改革进程中,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作为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重要指导思想,注重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还应该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化、人性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体育教学中积极充分的发挥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精神。

2.运用游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游戏教学法的目的是利用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对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难发现,在实际教学中过去更幼稚和传统游戏可以培养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不同的身体素质,通过运动可以培养学生在下肢,协调、组织和控制身体;捉人游戏是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执行能力。总体来说,虽然学生已经具备一定认知能力,但在繁重学习任务也使得学生压力增加,而“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所以采用游戏教学法,并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活动,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并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符合学生好玩的个性,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内化。

3.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模式扩展教学活动

体育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综合性以及趣味性等特征,因此,随着阳光体育运动模式的不断发展下,开展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为了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进一步提升了教学活动的内容创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体育活动感知。例如,在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可以采用“闯关比拼“的形式,难度设置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将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跑步、跳跃、伸展、弯曲等姿势融合到闯关项目之中,并设置相应的障碍物,针对不同学生的体育潜能进行合理分配,让学生的游戏活动之中培养体育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7]。

三、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中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建议

其一,加紧贯彻阳光体育运动活动思维入现代高校管理之中。阳光体育运动能否科学举办,长久举办,其关键在于高校管理者是否为阳光体育运动提供相应的物质支持与精神支持。对此,高校管理应贯彻并深度融合“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将培养学生身心素养放在教育教学真正的第一位上。其二,增加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的种类与形式。真正的阳光体育运动精神是借助运动来锻炼学生的体魄与精神。因此,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活动不应仅注重体育活动的开展,其可借助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高校民意普查,选取学生喜爱的活动融入到阳光体育运动活动之中,增加学生参与不同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于阳光体育运动活动中逐步意识到体育全民化、体育终身化,并在未来离开高校之后也会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身心与体魄。

四、结语

综上所述,阳光体育运动在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中的实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故此,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应结合阳关体育运动相关要求,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对体育重视,并借助阳光体育运动模式的开展拓展体育教学活动,以期不断提升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林锋。广州市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越秀区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xx,4:76-80.

[2]张海灵。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学实施阳光体育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对4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调查报告[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xx,12:113-116.

[3]黄汉升,季克异,方千华。继承、发展和创新——《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xx,5:649-652.

[4]金仓,纪媛媛。阳光体育背景下推广体育艺术类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团体操为例[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xx,4:113-115.

[5]王艳,王冬冬。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湖南省农村中学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xx,9:89-92.

[6]齐向前。体育师资实践能力培养的困境与破解——基于能力导向全程实践教学路径的构建[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xx,9:45-49.

教育教学研究 篇七

这几年的毕业班教学工作虽然很忙但一直心中有个信念―给学生们一个快乐的课堂,我一直在努力,在教学工作中我深深知道自己肩负的重任,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深入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时刻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为学生今后语言发展奠定基础作为目标。长期的努力,我在获取了一些教学经验的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仍有许多须提高和改进的地方。

一、多方面学习,丰富自己感染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相长就是说教与学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众所周知,要想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必须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为学生语言的运用提供真实的语境和创造机会。因此,了解并认真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开展英语教学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所以,在备课时,我力争将教材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认真思考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次上网搜资料时侯,无意中结识了一个英语老师—纪老师。她的录相课及对音标教学的方法我非常喜欢于是我和她成了朋友,并经常在一起探讨教学方法。她对音标教学及一些语法教学的光碟及她写的书都送了一套给我,我认真读后启发很大,于是也试用了一些知合我的学生的口诀法、自己又自创了一些联想法、故事法等法教授音标和语法。对于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在授课时我尽量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和枯燥问题趣味化,尽力去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分层次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否做到因材施教,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

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我在自己教学实践中亲身体会到了这一点。

二、做快乐的传播者,给学生快乐的学习氛围的同时做一个成功的驾驭者。实践证明,教师不但要充分地备课并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英语是一门外语,对学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要教好英语,就要让学生喜爱英语,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因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如尽量多讲一些有关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生活故事,帮助同学通过使用互联网来学习英语,为他们学习英语提供动力和激情。

三、做一个细心监督者,不让每个学生离开学习的包围圈。

学生在学习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没有忽视这一现象。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利用业余时间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在早读时,我坚持下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期中考和期末考是考察每位同学在本学期的。学习成果,因此应该予以重视。考试前我带领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考试后进行成绩的总结和分析。另外,还发现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不够强,所以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对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力争让学生轻松学习,熟练掌握。而考试结果证明,适当辅导差生对班的整体发展有很大帮助。

四、课堂笔记个性化。课堂笔记的记录吸收了江苏洋思中学的经验,加以细化、创新,每日笔记都记清日期,如此学生就可以感到每天都有所得,获取成就感。内容上分为:重点单词、短语、句型、语法几个板块,条理清晰、纲举目张。

五、背诵可以培养语感、促进交际、提高写作能力。在初中阶段背诵可谓必不可少。背诵要具有筛选性,我在班级中设立“语言银行”。英语教师当“行长”,课代表当“副行长”,组长当“营业员”,全班学生当“储户”。师生一起制作“语言银行”储蓄卡:包括封面、帐户登记、记分栏、储户须知等内容。要求“储户”在该组的“营业员”处背诵,背诵一次,营业员在存折上记下“日期、内容和积分”。“储蓄”分“定期”、“活期”两种。定期是让学生背诵课本要求背诵的内容,达到基础“背诵量”;活期主要是激发学生扩大语言积累,背诵课本中没有背诵要求的语段,或者是背诵在课外阅读中自己喜欢的语段。

总之,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不放弃可利用的分分秒秒学习、不放弃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当然更不能放弃每一个划过眼前的优秀教学设计。既然幸运的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职业就一定会全力以赴做好它。

教育教学研究 篇八

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经主管部门评审立项后,课题主持人会收到一份专门的文件---《课题立项通知书》。《通知书》除列明课题名称课题类别课题编号等课题基本信息外,还会提出及时组织开题(一般为接到立项通知书 3 个月内),并将开题报告电子稿发送到指定邮箱等要求。不少教师就会问:什么是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与课题研究方案有何不同?如何撰写开题报告呢?这就需要对课题开题报告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一、课题开题报告与课题研究方案的联系与区别。

对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而言,开题报告是研究者申报的课题被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批准立项后,在课题研究正式实施之前,由课题负责人(主持人)向课题组人员、课题研究指导人员(专家组)或其他相关人员进行的关于课题研究的书面论证材料。

开题报告与课题研究方案一样,都是对一项课题所作的论证及研究工作设想,其内容结构大体相同,但其区别也较为明显。

一方面,课题研究方案论证设计在课题立项之前,是对所选择课题的价值、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的思考和论述,主要是阐明课题研究的必要和可行,目的是为了能够通过立项而课题开题报告论证设计在课题立项之后(如果没有被批准立项,就不存在课题开题),是在选题论证的基础上,对课题研究的依据、价值、内容、方法等进行的更加具体和系统的思考与论述,是对研究过程、研究人员、研究保障等作出的科学规划和全面安排,是为完成研究任务、实现研究目标而进行的总体谋划和文本表述。可以说,开题报告是对课题研究方案的再设计、再修改,其内容相较于研究方案更加完善和充实,其论证和构想更加科学、全面和可行,研究工作安排更具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在课题研究方案论证设计之前,课题研究者要做的准备工作一般包括对教育教学问题的诊断,对教育经验的梳理,对学习所得的思考,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等等。而在课题开题报告论证设计之前,课题研究者要做的工作一般包括开展相关调研,对课题组人员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结构优化,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细化、优化和充实、完善,开展相关培训,等等。

应该说,从课题研究方案设计到课题开题报告论证,是一个从模糊到具体的过程,是对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怎么研究相关问题更加明确的过程,是由课题研究的初步设想转化为具体的研究操作的关键步骤。

因此,课题开题报告绝不是课题研究方案甚至是课题立项申报评审书相关内容的简单复制。作为课题研究者,既要明确二者之间的联系,又要弄清其在设计目的和要求等方面存在的不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课题研究,使课题研究思路和目标更加清楚,内容和方法更为适当,研究人员结构更加合理,以便更好地完成预期研究任务,达到课题研究的目的。

二、课题开题报告的内容与结构。

课题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开题报告题目、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课题概念的界定、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方法、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与表现形式、课题研究的组织和人员分工、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等。

开题报告题目常常采用课题名称 + 开题报告的形式表述,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必须与课题管理部门审批的名称(专家评审时会对个别申报的课题名称作必要改动)即《课题立项通知书》列明的名称完全一致,否则会被不予认可。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课题开题报告题目下面须署课题研究单位课题组名称,如学校课题组,一般不署撰写者个人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论证设计的负责。

在开题报告正文之前一般还应有一段序言。序言主要是说明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尽快入题,切忌面面俱到、不着边际。

接下来的正文部分不仅标志着课题组对所研究课题的理解、论证水平,细节处往往也显示出课题组成员的学术素养,因此,一定要观点鲜明、语言准确、语意清晰、逻辑性强、层次清楚、结构完整。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内容包括:课题研究的背景(历史背景、现实背景),课题研究的依据(理论依据、政策依据、实践依据),课题研究的现状(国内国外、省内省外的研究现状及问题述评),课题研究的目的(解决哪些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达到什么目的),课题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应用价值),课题研究的意义(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长远意义等)。语言表述要针对问题,适度、准确,既不能空喊口号,也不能漫无边际。

课题概念的界定主要是对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有时也包括对其他主要概念的界定。核心概念是关于核心问题的概念,其他主要概念则是相关的对核心概念起限定作用的概念。比如在小学学科学习策略实验研究课题中,学习策略就是核心概念,应着重对其在该课题中的内涵和外延作出科学界定,同时也应结合课题研究的具体对象和研究操作,对小学学科和实验研究作简要界定。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是对课题研究核心问题的细化表述,可以从不同维度分别列出。比如在小学学科学习策略实验研究课题中,可以从学科维度列出小学语文学习策略实验研究小学数学学习策略实验研究小学英语学习策略实验研究等内容,也可以从学习过程维度列出小学学科课前预习策略研究小学学科课堂学习策略研究小学学科课后复习策略研究等内容。研究内容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逐一表述,可适当展开,语言应简要、准确。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对课题研究所选用方法的具体表述。适合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较多,如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不同的课题往往会根据研究问题类型的差异,采用一种或几种不同的研究方法。比如小学学科学习策略实验研究,很明显是要采用实验研究法,当然,在实验过程中也有可能用到观察法而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研究则需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表述时不能只简单写明某种研究方法,还应适当说明如何运用这一研究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课题研究的步骤与计划主要是从时间维度上将研究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并分别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安排、主要研究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一般来说,可将课题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而实施阶段又往往要再分为若干环节。研究者可借鉴类似课题的研究过程,思考、确定自己所承担课题的具体研究步骤。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是对课题研究结果的预期。教育课题研究成果一般有研究报告、学术论文、教育教学专著等表现形式。阶段成果可以同时用多种形式呈现,省级以上课题还会要求在研究过程中至少正式发表一篇相关的学术论文;最终成果则一般要求以研究报告和研究专著的形式呈现,其中研究报告是必须有的成果形式。表述时要注明成果形式、成果名称及完成时间,可采用表格式呈现。

课题研究的组织和人员分工是对课题研究团队和任务分担的安排。应写明课题组人员的构成及年龄、学历、职称、研究专长、研究经验等结构特点,并详细说明每个成员承担的工作任务。

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是对课题研究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果所需条件的分析与承诺,主要包括研究基础、研究保障等内容。研究基础应写明课题组成员完成的相关研究课题及取得的成果情况,研究保障主要写明该课题研究所需的文献资料、设施设备、时间、制度、学习培训、学术交流及经费等条件和保障情况。

开题报告的结尾一般应写几句感谢、希望以及表态性的话语。主要是感谢曾经指导或参加过课题论证而又不在课题组的人员,希望有关方面继续给予帮助,表明研究者的态度,等等,语言要简明、诚恳。

完成课题开题报告的撰写并经课题组反复讨论定稿后,就可选择一个适当的时间召开课题开题会议,邀请专家对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评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无不妥,开题工作即告完成,课题研究就将进入具体实施的新阶段。

教育教学研究 篇九

课题名称:课题编号:

课题来源:审批经费:

委托部门:配套经费:

课题负责人:承担部门:

课题组成员:

根据《___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签订本合同。

一、研究内容和目标,以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二、提交成果的形式、数量、使用范围以及效益分析等。

三、经费概算及分年度使用计划。

合计费用:

其中:

┌────┬────┬────┬────┬────┬────┬────┬────┬────┐

│项目年度│图书资料│调研费 │版面费 │上机费 │成果打印│小型会议│文具费 │其它费用│

│ │费 │ │ │ │费 │费 │ │ │

├────┼────┼────┼────┼────┼────┼────┼────┼────┤

│XX-200│ │ │ │ │ │ │ │ │

│6 │ │ │ │ │ │ │ │ │

├────┼────┼────┼────┼────┼────┼────┼────┼────┤

│XX-200│ │ │ │ │ │ │ │ │

│7 │ │ │ │ │ │ │ │ │

└────┴────┴────┴────┴────┴────┴────┴────┴────┘

四、课题起止时间及年度计划内容。

五、课题负责人必须按时向教务处提交进展情况报告。

六、课题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必须到教务处办理有关结题手续,及时提交结题申请书、课题研究报告、课题成果鉴定书及合同规定的'研究成果。

七、由于各种原因课题不能继续进行时,课题负责人应向教务处提出报告,说明原因,终止该课题,并办理有关手续。

八、本项目的其他管理按《___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执行。

九、本合同一式三份,委托部门、承担部门、课题负责人各执一份。

委托部门:承担部门: 课题负责人:

(签章)(签章) (签字)

负责人(签字)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 篇十

1.研究对象的选择

研究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在学前教育科研中,一般以人作为研究对象。

选择研究对象,首先要确定是进行总体研究、抽样研究还是个案研究。

总体研究是对研究对象个体进行的研究。总体就是指全部研究对象,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总和。例如,“上海市区6岁儿童识字量的调查”。这个课题的总体就是上海市区全体6岁儿童,不包括郊县的6岁儿童,也不包括市区其他年龄段的儿童。总体的数量和范围不大时,可以进行总体研究,但是,当总体的数量和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抽样研究。

抽样研究是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部分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的研究。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研究对象称为“样本”。抽样研究的目的是根据对所抽样本的研究结果,对总体情况进行推论。抽样研究的前提是:样本必须要有代表性。所以,为了使推论准确,在抽样时要遵循随机原则,即抽样时要尽可能使在一定范同内的每一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均等。

个案研究是以一个人或几个人做样本,或者以一个群体为一个单位做样本,对某种教育现象或问题进行的研究。尤其适用于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的研究。个案研究虽然缺乏严格意义上的代表性,但普遍性总是存在于个别之中。

2.研究变量的界定

研究变量指研究者感兴趣的、所要研究与测量的、随条件和情境变化而变化的因素。变量就是会变化的有差异的因素。变量相对于常量而言,常量指在一个研究中所有个体都具有相同的特征或条件,而变量则是指在一个研究中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特征或条件。

在教育研究中,常量不是要研究的内容,研究要探讨的只是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一项研究往往会涉及多个变量及其相互关系。例如,教学方法的研究中,就被试验者(以下简称被试)来说,学业成绩、智力、动机、兴趣、能力等因素在质和量上都会发生变化,都有差异,而且这些变量的相互关系交织在一起。把它们都拿来研究是不可能的,因此研究者必须事先决定研究的主要变量,并理清变量之间的关系。

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是教育研究中最重要的、应用最广泛的变量。

自变量又称刺激变量,是引起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研究者操纵的假定的原因变量。

因变量又称反应变量,是自变量作用于被试后产生的效应,是研究者要测定的假定的结果变量。

无关变量有时也称控制变量,是指与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即除了研究者操纵的自变量和需要测量的因变量之外的一切变量,是研究者不想研究、但会影响研究进程的、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

通常情况下,研究要探讨的是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自变量是研究者要操纵的因素,是变化的原因,因变量是研究者要测定的因素,是变化的结果。自变量的变化能引起或影响因变量的变化,而因变量的变化依赖于或取决于自变量的变化。例如,在“儿童的智力与语言发展水平的研究”中,自变量是“儿童的智商”,因变量是“语言发展水平测验的分数”;在“幼儿园男女儿童体能各项指标的比较研究”中,自变量是“儿童的性别——男、女”,因变量是“体能测量的成绩”。

在一项研究中,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外,还可能有许多变量介入到研究过程中来,并且干扰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这些变量统称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是研究者要控制的因素,因为不排除这些无关因素的干扰,便难以解释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控制无关变量就是要排除这些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使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纯化”。

3.研究方法的确定

在设计方案中要确定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随研究课题,特别是研究目的而确定。

一般的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等。当然,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与局限性,采用单一的方法,往往只能获取部分信息,而遗漏许多其他有用的信息,难以做出全面准确的结论。因此,提倡使用综合的方法,或几种方法并用,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

4.研究假设的提出

研究假设指在研究实施之前,研究者根据事实和已有资料对研究课题设想出的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结论。

假设具有以下特征:

(1)设想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期望关系

一般一个假设只能涉及两个变量。如果涉及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把变量一一对应地组合成几组假设。例如,在《4~5岁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中,涉及到性别、活动类型等变量。可把告状行为、性别、活动类型三者的关系分为两组假设分别进行验证:

①4~5岁幼儿告状行为与性别有关。

②4~5岁幼儿告状行为与活动类型呈正相关。

(2)假设应当用陈述句形式简洁明确地描述

因为假设是研究者对研究问题预先的答案,而不是把问题转向他人,即不要用问句形式。当没有办法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描述假设时,可用虚无假设,也可用条件肯定或条件否定的方式描述。例如,4~5岁幼儿告状行为与性别无关。另外,假设的表述应尽可能简洁明了,假设要直截了当,不要隐含在文字描述之中。一般一个假设用一句话来表述。假设中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义模糊的形容词。

(3)假设应当是可检验的

无法被检验的假设只能算是猜测,一般不能作为研究假设。因为无法检验其有效性。假设可检验的条件是:假设中的主要变量以数量化的或以可操作的形式来重新表示。例如,4~5岁幼儿告状行为在不同活动类型之间的差异,其中的不同活动类型可分为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自由活动、生活活动等。当假设中的变量具体化到这种程度,这个假设便具有了被检验的可能性。

好的假设应符合以下标准:第一,科学性。假设应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应合乎逻辑,理由充分;第二,预测性。假设应具有预测性,假设的正确与否有待于事实的检验,对因果关系的解释是不确定的,即两个变量的关系非真则假,非此即彼,要么接受,要么拒绝,不存在中间道路;第三,新颖性。假设是对变量之间关系的大胆设想,具有创新意义;第四,可行性。假设涉及的概念、变量可操纵可测量,具有被证实或被伪证的可能性;第五,简明性。假设在表示上应简要明晰,易于理解。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教育研究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教育研究精品多篇范文,全文共有22138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教育研究精品多篇.doc》
教育研究精品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