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历史【精品多篇】范文

(作者:hhh时间:2023-07-24 10:55:13)

[摘要]黄河的历史【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黄河的历史【精品多篇】

关于黄河的历史知识点 篇一

黄河之名的由来

黄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史前旧石器考古时代开始,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存,孕育出了华夏辉煌灿烂的文明。

黄河之名由来已久,但从历史记载来看,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古人在命名河流时习惯称其为“XX水”。黄河也是一样,本来名为“河水”,在与其他地名或河流并称时有时也简作“河”。黄河之名的最早出现是在西汉初年。《史记》卷16《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有“使黄河如带”的记载。从此以后,“黄河”之名在历史文献中时有出现。大约到了唐代,黄河的名称普遍沿用起来,史书在讲到这条河流时也经常是“河水”与“黄河”并用。

黄河的名称由何而来?这还得从这条河的水文性质来解释。在我国北方有一片广阔的黄土高原,地跨青、宁、甘、陕、蒙、晋、豫七省区,面积占有整个黄河流域的近一半。黄土高原早在地质时期就已经形成,由于地面覆盖有数米到十数十不等的黄土,所以今人将其称为“黄土高原”。黄土质地干燥疏松,在没有植被保护的情况下极容易在流水侵蚀和风力的作用下大量流失到黄河中,致使河水变得混浊。

黄河中夹杂着从黄土高原上流失下来的泥沙,这是人类在这里生活后才逐步形成的现象,其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左传·襄公八年》:“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战国策·燕策》:“齐有清济(济水)、浊河。”到了西汉时,黄河中的泥沙含量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汉书》卷29《沟洫志》记载:“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河水也因此而变成黄色,黄河之名即由此而来。

关于黄河的历史知识点 篇二

历史上的黄河的改道

黄河是一条母亲河,但同时也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尤其是在下游地区。历史上黄河下游频繁的溃决泛滥和改道曾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带来无尽的苦难。

黄河的上中游行进于高原峡谷中,水流急迫,河谷深切,泥沙难以存积。因此,古今河道没有多大变化。黄河的溃决和改道只是发生在孟津以下的下游平原地区。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时,水流夹杂着大量泥沙汹涌而下,进入平原地区后,由于水流减速,泥沙便在河道中淤积,抬高河床,水位也因此抬高。水位越高,对堤坝的压力就越大。因此,每到汛期水量加大时,黄河极易溃决成灾,而每一次大的溃决,由于水量大,水势汹涌,黄河往往会在平原低洼地带冲决出一条新的河道,改道而行,流入大海。

自有文献记载以来,黄河决口泛滥和改道相当频繁。据195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的统计,历史时期见于记载的黄河决口泛滥总计有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在这26次较大的改道中,又有6次影响巨大的改道,所涉及的地区有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五省。

史书中有明确和详细记载的黄河第一次大改道是在王莽新朝始建国三年(11年),黄河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决口,经过60多年的泛滥成灾后才形成一条新的河道。这条河道于今河南濮阳由西汉旧河道分出,经过今山东省聊城、禹城等县,在山东利津县附近入海。

这条河道通行了几百年,一直没有大的变动。第二次改道是在宏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又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决口,河水泛滥后分为两脉:一脉北流合当时的永济渠至今天津市附近入海;另一脉东流在今山东省无棣县入海。直至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东流断绝,全河才都向北脉流去,形成了又一条新的河道。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宋人为了阻止金兵南下,在今河南省滑县西南决河,新河道经滑县南和濮阳、东明两县之间,再经山东省鄄

城、巨鹿、嘉祥、金乡诸县汇入泗水,由泗入淮,夺淮入海。这是黄河第三次大改道,也是有史以来黄河第一次南流夺淮入海。黄河第四次大改道是在元代初期。这次改道相比前几次而言,历时较久,分支也多。金国行将灭亡时,蒙古军攻归德府(治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在今商丘县西北决河,河水夺濉水入泗。稍后蒙古军又在今开封市北决河,河水夺涡水入淮。

就在这次改道后不久的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黄河在今原阳、中牟、延津、开封、杞县、睢县、陈留、通许、太康等县15处决口。据推测,当时黄河在原阳县内分成三股:一股经陈留、杞县、睢县等县由徐州入泗水;一股在中牟县境内析西南流,经尉氏、洧川、鄢陵、扶沟等县,由今安徽北部的颖水入淮;一股在开封境内折而南流,经通许、太康等县由今安徽北部的涡水入淮。这是黄河第五次大改道,也是历史上河道迁徙最大的一次。河水共侵夺四条河流(颖、泗、涡、淮)的河道入海。

泛滥的河水遍及今河南中部、安徽及江苏两省北部广大地区。黄河最近一次大改道是在清代咸丰五年(1855年)。这一年黄河在今河南兰考县铜瓦厢决口,冲成一条新的河道。这就是现今地图上所见到的河道。

由上面所说的黄河改道来看,黄河入海的最北地方在现在的天津市附近,最南是和淮水一同入海。如果以现在的河南孟津县和现在的天津市以及淮水入海的地方为三个顶点作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内绝大部分的土地都留下了黄河流浪的足迹。

关于黄河的历史知识点 篇三

黄河的历史故事

鲤鱼跳龙门的传说

该故事说的是小鲤鱼不畏险阻,纷纷跳跃这道通向成龙道路上的门关,能跃过去者,便能成龙。

只有那些百折不挠的小鲤鱼,最终才能成龙。

这个故事千百年来也激励着炎黄子孙顽强拼搏,奋斗不息。 古代人们对龙门峡这种自然奇观的形成,感到不可思议,便想象为大禹所凿开的一条峡口,因而龙门又被称为“禹门口”。

大禹治水的故事

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

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

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http:/ 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

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关于黄河的历史知识点 篇四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

黄河的古国遗址的建都

夏王朝,曾先后建都于安邑、阳城(在今河南省登封县东),斟寻阝在今河南省登封县西)商王朝多次迁都,国都较多,分别是 1.亳(河南商丘北、山东曹县南,在山东境内)

2、嚣(郑州西北、荥阳东北) 3.相(河南濮阳北、内黄南) 4.邢(河北邢台) 5.庇(山东郓城北、梁山西南) 6.奄(山东曲阜) 7.殷(河南安阳西)

周王朝 西周时都城在镐京,东周时在洛邑(洛阳)

秦朝 都城在咸阳

西汉 都城长安(西安)

东汉 都城洛阳

三国曹魏都城洛阳,蜀汉都城益都(成都),吴国都城建业(南京)

西晋 都城洛阳,东晋都城建康(南京)

南朝 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南京)

北朝 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公元493年,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东魏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西魏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北齐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周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隋朝 定都长安(西安),设洛阳为陪都

唐朝 都城长安(西安)

宋朝 北宋都城汴梁(开封)南宋都城临安(杭州)

金国 金共三个都城,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东南)是金朝第一个都城,完颜阿骨打于1115年建;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今北京西南)是为金朝第二个都城,称金中都;金朝第八位皇帝宣宗完颜珣于1214年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

元朝 都城大都(北京)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黄河的历史【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黄河的历史【精品多篇】范文,全文共有312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黄河的历史【精品多篇】.doc》
黄河的历史【精品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