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的美文【新版多篇】范文
[前言]乡愁的美文【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乡愁的散文 篇一
在我心里,乡愁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
家是乡愁的原点。故乡的一切,一棵老树、一处宅子、一个鸟窝、一眼水塘、一口水井,都是我们的精神慰藉。
中国人对于家的理解无与伦比。家是什么?家是我们心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一只小鸟,也是最容易得到满足的一只雄鹰。当我们带着所有这些去飞的时候,发现自己身后的尾巴竟是那么长。白居易一首《邯郸冬至夜思家》的诗,把他与家彼此牵挂的情绪描绘得淋漓尽致:
邯郸驿思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生。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做中国人不容易,做中国人也很幸福。过去读过的一些句子,我今天仍然记得,比如“背井离乡,卧雪眠霜”,“背井离乡随主出,可怜举目少亲人”。一个“井”字,在中国文化中写出了浓郁的乡愁,井是繁衍我们的故土啊,这种物化的情结,把中华文化演绎得栩栩如生。在古代社会背井离乡就意味着失去土地,失去家园,还有比这更惨的吗?人们扛着行囊远行的时候,眼里的泪水止不住地流,向着故乡的方向跪拜,这口井沉沉地压在中国人的心口上。
乡愁柔软,像温水浸过的身体,每一个毛孔都张开着兴奋的疲惫,这种柔情的舒坦让我们感到一种幸福的滋润。
我的大洋洲老乡彭锡命寒窗苦读,中了明朝万历十五年的进士,对一个农民的儿子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华丽转身的机会,可是他却隐退回乡,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2014年11月29日,我专程去他的家乡甘泉村访问,彭家人为我打开了彭氏族谱,对于彭锡命的生平族谱的表述为家贫、嗜学、有才、孝顺,具体事迹没有介绍,后人也说不清楚,至于他归隐的原因和最后的归宿,族谱上的说法是,他之所以归隐回乡是出于对父母的孝,最后死在清江寺,也没向万历皇帝报告。彭家人让我看解缙为他写的诗,我没有做声,稍稍瞧了几眼,我想死人给活人写诗是不可能的,一笑了之。彭锡命的坟墓不知还在不在,但是墓碑却存放在族人的家里,上面写着: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彭锡命立,皇明万历十五年丙戌岁秋八月吉旦。没有墓志铭。一个精英来自草根,最后殒落在草丛之中,我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种乡愁?在读书优则仕的古代社会,读书的目的是明确的,我不理解的是当这个人的目标要实现的时候他为什么归隐回乡?我知道,一般从官场归隐下来的要么受到打击,身心疲惫急流勇退,像彭锡命这样刚人仕则隐退者,恐怕历史上也没有几人。他放不下父母兄弟,为何又要走上读书求取功名的道路?
还是说说大洋洲商代大墓中的那位国王吧。在他的坟墓里人们看到了象征权力的鼎,看到了国王生前用过的青铜器,而最让人不解的是在他的坟墓里人们还看到许许多多青铜农具。专家说,大洋洲商代大墓埋藏器物中的青铜器不成套路,至今发掘的最高统治阶级墓葬一般看不到青铜工具(包括农具),这与商周时期高级贵族的随葬品有较大差异。统治者不事农,他要这么多农具陪葬干什么呢?这样的墓葬制度到底说明什么呢?
或许,大洋洲王国国王驾崩前,想到了他的人民,他不甘心死亡?或许他知道当未来的人们打开他的墓葬的时候,能够知道他曾经拥有的王国是多么的强大?或许还有别的什么?今天的人们无从揣测。是否还有一个极为朴素的理念生长在这个国王心里?没有农业他的食器和酒器哪怕再美也会是空的,当他的人民食不果腹的时候,象征王国权力的鼎也会崩塌。如果真是这样,大洋洲王国这个国王是多么明智,他不需要牲畜殉葬,更不需要女人殉葬,他带着他精美的青铜器和农具上路了,他相信有了这些他还会在另一个世界建立起强大的王朝。舍不下人民,舍不下王国,这样柔软而绵长的乡愁深沉哉,大伟哉!
我不知道乡愁竟是这样的绵长,这乡愁里埋藏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乡愁的散文 篇二
按照苏南人的习俗,石榴花红、栀子花开的农历五月初五前,家家户户都是要包粽子的。除了藉以缅怀先贤,调剂家人口味才是真正的动因。
心细如针的母亲会提前买回生长于太湖边翠绿清香又宽厚的原生态芦苇叶,回家后分五六张一小把扎好,挂在阴凉处备用。包粽子前,先将粽叶拿到河埠去洗刷干净,再放到大锅内蒸煮,用清水漂洗后,置于大木盆里待用;糯米自然是要选用优质上品的,预先淘洗清爽,沥干水即可使用;粽子的馅,那要根据家人的口味喜好,除了有用酱酒卤好的块肉,还有咸鸭蛋黄、红枣、蚕豆瓣、红豆、豌豆等。母亲是个普通劳动妇女,在当时家庭经济比较拮据的情况下,心灵手巧的她总是想方设法弄些各花式的粽子馅,穷尽心思也要为家人制造些惊喜。
看母亲包粽子,是件很享受的乐事。
正因如此,每次我都会乖乖地搬个小凳子,静静地坐在母亲身旁欣赏。偶尔帮着打打下手,倒倒茶或剪剪麻线什么的。只见母亲用灵巧的双手从盆里捞起两片粽叶,夹于左手中指和食指间,在右手的帮衬下,凌空轻轻一旋,粽子的外壳霎时便成型了。细心专注地装进糯米、馅心后,用另一片粽叶将开口处封严,母亲便利索地拽来备好的麻线,一端用牙咬住,一端用手抓着在粽子上来回绕几圈,扎实捆牢,打个活结,一只有棱有角硬邦邦的小脚粽子顷刻就诞生了。母亲包粽子的手势之灵巧、速度之迅捷、动作之精准,半点不亚于纺纱织女。母亲包的小脚粽子,形态纤秀,坚紧饱满,再怎么蒸煮也不会泄漏,可谓功夫不凡,实力深厚,每每都能赢得街坊邻居和亲朋好友的赞美。包的枕头粽子、菱形粽子也有模有样,不同形状的粽子,主要是用来区别粽馅的,譬如红豆、豌豆或豆瓣粽,肯定是包尖脚粽;而鲜肉粽,那必然是枕头形的;至于咸鸭蛋黄与红枣粽子,一般包成菱形的。
家里人多,消耗量大,母亲包的粽子肯定不能少,所以每回都要包上二三十斤糯米,通常情况在吃罢午饭便动手了,一直包到傍晚,整下午坐着累得腿麻背疼直不起腰,可母亲总是笑呵呵、乐陶陶地操劳着,从未听到过半句怨言牢骚。不善言辞的我,只能投以母亲充满感激之情的眼神。
粽子包好后,烧煮的任务就落到了父亲的肩上。在此之前,父亲早已备好许多晒干的树枝、木棍等硬柴,整齐地堆码在灶头旁。烧粽子是项有技术含量的活,没点功底是难以烧得好的。首要的是肉粽、蛋黄粽必须与其他粽子分开烧煮,以防串味;其次需勤观察、常添水,始终保持锅里的水位超出粽子,不使粽子露出水面而致米粒、馅心夹生。再之,便是火候的掌控。大火将锅里的粽子烧开后,就得用不温不火的文火慢烧细煮。烧一大锅粽子,够父亲忙碌三四个钟头的。硬柴烧下来的炭火后劲十分大,即便熄火了余温也很有力道,所以一般都会将锅内加满水让粽子焖在锅里,以充分利用热能,将粽子煮透烧熟。焐到次日的粽子,晶莹微黄的脂膏都已经流出来了,粽子外围的米都已黏连在了一起,吃起来特别软糯香酥。
袅袅炊烟冉冉升起来了,千家万户烧粽子散发出来的馨香,弥漫在故乡桃溪的大街小巷上空,一种莫名的兴奋感会油然而生,壮观而又诱人。
在资源奇缺、物质匮乏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能品尝到粽子绝对是令人羡慕的奢侈事情。所以当我清晨吃过粽子背起书包去上学时,浑身流溢着幸福之感,心情也像五月的天气晴朗而透明。放学回到家后,放下书包,便急不可耐地拿起红豆或豌豆粽子,蘸上些绵白糖,津津有味地啃着,心里像灌了蜜似的舒坦。
后来,我离开故乡,到外地读书、工作,便很少吃到那浸透着亲情、饱含着爱意的独特滋味了。
乡愁的散文 篇三
最近枞阳文联,寻找乡愁,家乡的味道。一直想写些东西,提笔又放下。
因为我离家乡并不远,乡愁并不浓。对于家乡的记忆,熟悉又陌生。毕业之后,九月份在家乡的乡镇里当一名语文教师,初入茅庐,经过流水似的培训。主要说的教师礼仪以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一群人在会议室天天看视频,在大会议室里聊天。记得第一次来学校报到时,找了半天才到学校,一路走,每当三轮车从我身边开过,我满怀热情的说声,老乡,带我一程。当我上了电动三轮车,车速感觉不行了。不过老乡还是很坚持带我到学校,开头几次的放假,很不适应从学校走到街上,晴天还好点,下雨天,泥泞的道路让我越陷越深。
刚去工作,学校由于在山坡上,夏天蚊子多且大,我就不明白,学校食堂的菜那么差,我们身上的血的营养成分不高,也不知道它们那么大。学校的生态环境好,有蛇,有老鼠,有各种小东西,来这里,给我普及动物方面的知识,用水的问题,时有时没,每次感觉水都有点问题。各种槽糕的事,莫名的心烦。自己也是农村里出来,或许是精神上的陌生,再也找不到似曾相识的感觉,儿时的伙伴的逃离,农村文明的渐行渐远,城市里给我带来的浮躁。无法去在宁静的农村里去寻找存在感,刚来一段的时间,一种无聊,存在感,以及跟自己想象无法去融合在一起。还好遇到一些同事,大家刚来的情绪应该差不多,一群年轻人总是在逆境自嘲中渡过。总觉得,外面的世界好大好大,为什么我们相聚在这里?或许也是缘分吧。
由于学校没有网络,手机信号又不好。现在我在想是怎么去渡过的曾经,渐渐的,同事之间的相互的认识,年纪相仿,生活或许是枯燥,乡下的学校,总是那么的安静,都是风声,小河的流水声,坐在河边,去静静看夕阳,夕阳下去了,我们去散步,一条小河,我们总是来来回回,走了一次又一次,看别人在小河上垂钓。街上一直是我们向往的地方,汤沟街虽说是百年的老街,总感觉它的街道小且曲折,各种小弄堂。女老师一听说谁要去上街,那么这个上街人是学校最热门的人,不需要宝马,一辆电动车就可以俘获女老师的心。我们会把要带的东西,写一张纸条,让那个上街的人带,各种早点,水果,菜等之类的东西。
看出我们对外面的渴望,学校就像围城,围住了我们对外面的渴望。总是在枯燥生活寻找情趣,有些女老师养起了花,有些女老师脱掉娇气的外套,研究了厨艺。有些老师,把城市的时装收起来,放到箱子里。自黑自己,让自己接地气,乡土的气息越来越浓厚。我的兴趣,打打篮球,夜里打牌,偶尔早上跑步去街上买早点,去学校周围陪老师们散步,聊聊天,自己学生也给我生活带来一些生气,生活慢慢变得有点颜色,在乡村里,一种慢生活的节奏,去河里看荷花。外面的世界让我渐渐跟同学失去了联系,每次回到市里,我感觉我的脱节。每当打开空间,看到同学在城市里身影,或许很辛苦。自己在青春中腐朽,心情忽远忽近,一直在思考这问题。
跟同事们一直欢快的渡过了一年多,太多的事,太多的欢乐。或许我们都不见得回去,那里有我们走过的路,有我们的学生,有我们的印记,有我们的欢乐,有我们的抱怨。有工作的青涩。还有我带的娃。那人,那水,那青春。远了,近了,消散了,不变的颜色。此文纪念我们曾经的同事,虽然现在都在不同地方工作。
乡愁的美文 篇四
经过连续三天的高温,将近中秋,蓉城终于凉快起来了。入夜,窗外下起了绵绵细雨,夹杂着清新的尘土气息,别有一翻沁馨的味道,“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发小从杭州打电话来,说杭州的街道已弥漫起中秋的气息,处处店铺都满盛着包装精美的月饼,寝室窗外更是月上柳梢,一片静好。我说这就好啊,又有月饼吃了。电话那头却沉默无言,良久才道,“再美味的月饼,没有家人陪伴也是食之无味,真怀念小时候团团圆圆的过中秋啊……”我想,这应该就是成长的代价吧。
聊了很久,发小突然问我听过《明月千里寄相思》这首歌没有。我想了一下,还真没听过。挂断电话,上网,马上就找到了歌词,然而强大的网络搜索系统却始终不能找到这首歌的播放文件。
“夜色茫茫罩四周,天边新月如钩。回忆往事恍如梦,重寻梦境何处求。人隔千里路悠悠,未曾遥问心已愁。请明月代问候,思念的人儿泪常流。月色朦朦夜未尽,四周寂寞宁静。桌上寒灯光不明,伴我独坐苦孤零。人隔千里无音讯,欲待遥问终无凭。请明月代传信,寄我片纸儿为离情。”
可惜只能欣赏这段优美的文字,却不能感受在独特乐律下串联起来的那番意境。对门的小群看我盯着这一段文字发呆,也凑过头来看。“这不是《明月千里寄相思》的歌词吗?”他告诉我他手机上有这歌,我几乎是抢来他的手机,开蓝牙传到我手机上。音乐,瞬间在耳畔飘荡开来。
一个人,在宿舍里听着这首近乎飘渺而又遥远的曲子。摇曳的音乐,似诉似泣的音律,仿佛在诉说着一个远去的故事。只感到一股久违而又澎湃的思绪从心底油然而起,向着四周扩散,一轮一轮,飘向很远很远的地方。
习惯了各种流行的音乐,不知怎的,突然觉得整个世界的人都忙碌起来,耳旁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还有或稀奇古怪另类或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或声嘶力竭不知所唱的所谓的音乐……好像所有一切在燃烧,热腾腾地冒气,我的心却似涂上了一层层油漆,渐渐麻木了,一加热却又粘粘的——我知道那便是浮躁的感觉。
“夜色茫茫罩四周……”蔡琴淳厚的声音拂过我的耳边,像条小溪蜿蜒着流进我的心田,那一瞬间我真真实实地感觉到一股久违了的宁静,就像小时候那纯粹的中秋,一家人三世同堂,围着餐桌其乐融融,共享天伦,而我在欢笑声中美美地吃着月饼……这声音是从心灵深处升腾而起,和着似有若无、隐隐约约的乡愁在夜色中弥漫开来,仿佛穿越了时间的隧道回到古代,临风起舞,举头望明月……
明月千里寄相思,这古典的情怀是否唤醒了天涯尽头那些被牵挂的'人呢?刚才打来电话的发小也正在回味明月的相思吗?听了两遍,思绪总忍不住飘向过去的记忆。
那是一个属于孩童的记忆,并不总是精彩却满载着温馨。直到现在,虽说移居蓉城已有十多个年头,可却始终无法在脑海中把这儿转化成故乡,心目中深处的故乡,还是那同姥姥姥爷共度,承载着我所有儿时欢笑的温馨小城,每逢中秋,祖孙三代都会齐聚一堂品佳肴,赏明月。可如今,随着日渐成长,离姥姥姥爷却越来越远,乃至短短三天的中秋假期都不足以陪伴二老共享天伦……
记得在高中语文的一次课上,老师要求我们每一个同学“团圆”下一个定义。有人说团圆就是亲属团聚,骨肉团圆;有人说团圆就是在你最想念的时候家人出现在你身边……老师微微点头,轮到我时,看着老师的目光,我说团圆不光是身与身的贴近,更是心与心的交融,是洗去满身归尘后毫无杂质的一声问候,是血脉相连间牵念的柔柔眼神,是斑白华发下的慈祥笑脸。它应该像是一把钥匙,昔日紧锁心扉深埋记忆中的朝朝暮暮,都可以在团圆的时候得以开启释放。当我平静地诉说完这段话,班上异常安静,良久,在老师第一个鼓掌后,全班喝彩……
站在阳台,才发现雨已停了,向遥远的杭州方向眺望。午夜了,月应该已升中天,该是最亮最圆的时候了吧。发小的声音还回响在我的耳畔,儿时的一幕幕此刻清晰地在脑海里回放。
“请明月代传信,寄我片纸儿为离情。”
乡愁的散文 篇五
秋天的清爽,让人向往、让人留恋,有清凉的秋风陪伴,更是秋天风景里的一缕惬意。中秋的月儿,悄悄的向我们招手,情不自禁的想起、北宋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仲秋的月儿快圆了,中秋节也渐渐临近,中秋、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团圆节,也是让不能回家的游子,思乡落泪的时候;有些人虽然身在异地,但是故乡是心里永远的挂念,人们对家乡的依恋,不仅仅是对家乡的一草一木,还是家乡的美景,或者是在一起成长的小伙伴,然而、最让人思念的还是父母亲人。
夜深邃,星朦胧,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你也许是守护在边防的战士,也许你在异乡为人民服务,或许是在海外漂泊的游子,也许你是离乡背井的农民工;即使是节日,也会有些人被迫留在他乡,团圆节不能回家,少不了尝尽乡愁的滋味。即使不能回魂牵梦绕的家乡,也不要忘记在遥远的故土,还有对你浓浓思念的亲人;所谓的乡愁,还是对恩重如山的父母、念念不忘的牵挂,月圆之夜、更不要忘了给父母打一次电话,道一声祝福,告诉他们不回家的原因。
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在异国他乡地人、常念的诗句。谁都会对生养自己的故乡,有依恋、有思念。你可以在他乡生意兴隆,你也有可能在他乡高官厚禄,你给含辛茹苦把你养大的父母,打过几次电话,又回家探望过几次。天下父母心,就是天下第一情,没有父母的辛酸,我们就不会长大成人。当你在他乡风光的时候,也许白发苍苍的父母眼含热泪,在暮色里、站在你回家的路口张望。你在和朋友聚餐欢歌时,父母也可能跑几里的山路,正在为准备你回家的团圆饭。
人生匆匆,年华总易老。有多少个春秋,经得起荒废,身在外地工作的人,又能和父母团圆几次。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水月光下,有多少被思乡之情缠绕的儿女,就有多少父母眼含思念的泪水,在苦苦等待远方的儿女回家。丢下乡愁,绽开笑容听一听‘常回家看看’那首歌;如果有条件回家的,不要让乡愁折磨自己;尽量给自己一个与家人团圆的机会,就回家探望情深似海的父母,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要等到,欲孝而亲不在,给自己留下终生地遗憾。
乡愁的散文 篇六
上海是公公婆婆的故乡,也是我们现在生活的地方。
四八年就离开了上海的公公婆婆,在异乡生活了六十四个春秋,是上海最早的一代“回乡族”。尝足了回家的艰幸。那时的火车速度很慢,回一趟上海要二十四小时,而且很难买到卧铺票。
六十年巨变,上海再也不是滿目沧桑的黄浦江了,已经成为了世界的金融中心,是全球人口流动的长河,黄浦江边再也没有了“租界”,很多外国人都选居在上海的弄堂里,和我一样操起一口洋泾浜的上海腔,外地人还把阿拉当成了上海人。
上海再大的改变,也改变不了生活在外乡的上海人的“乡愁”。支援内地的上海人,还有当年上山下乡到外地的上海人,现在都老了,有的老得再也不能回故乡了,婆婆感觉这已成了她的遗憾。
每当我想起婆婆坐在阳台上,一边晒太阳一边轻轻地唱“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的歌声时。心里就酸酸的,那歌词就像我此时此刻思念故乡的心情。所以每年春节我们都要回去和公公婆婆一起度过。
每当春节来临,我和先生都会携手立在心中的彩虹桥头,叩首遥望。故乡就在前方!眼底涌出温温的浪潮,扳着手指计算着回家的日子,盼望回家扑向父母的的怀抱。
赶往人潮如海的取票窗口时,才知道电话订票也已成泡影,心头涌现了无限的失望和惆怅,我的心在失望中呼唤,故乡啊!请你告诉我,怎样才能找到回家的路?怎样才能回到父母的身旁?
忽然间,好像听到悉悉索索的QQ声,赶忙打开QQ的视频,窗口竟然岀现了公公和婆婆的笑容,我以为是在做梦,是婆婆爽朗的笑声让我醒过来。
啊!真的是婆婆!上次在家时,你要我教你上网玩视频,我还以为是你逗我玩呢。难道你真的学会视频了吗。当时我不想教你,我还笑话你“九十岁的老太君学视频会要上新闻!”你反驳我说“人活到老学到老,这难道还稀奇吗”后来听弟弟说他在教婆婆。
九十多岁的公公是老年青光眼双目已失眠,九十岁婆婆的双耳已失聪,虽已再也无法像宋祖英的歌词里唱的那样“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背上背着小娃娃”回故乡了。
但公公婆婆要上电脑学视频的决心谁也阻拦不了。学习的过程很艰难,一人听一人看,两个人合起来才能算一个人。通过半年的学习终于可以独立上网了,婆婆第一次和她在上海九十五岁的姐姐视频时两人高兴得在网上哭了很久。
当我们告诉她沒有买到火车票时,婆婆竟然说他们从网上已经早知道。从一票难求的新闻报道中已猜到了。婆婆说“今年你们不要回家了,我们上网过年吧”。
在婆婆的指挥下我们利用网络过了一个神奇而快乐的除夕之夜,婆婆和在四个不同城市的子女家庭同时打开视频,将音量调到最大,吃年夜饭时,大家从不同的。城市,共同举起了酒杯,祝父母身体健康!春节愉快!
网络拉近我们亲人之间时空和距离,我们在视频中相互问候,聊天,好热闹,好温馨,一点都沒有感觉到是分离,一直持续到零点后大家还向父母拜了年。婆婆说这个春节我们过得既轻松又节约,大家约定明年还在网上过春节。
婆婆在视频中高兴的跟我说“真的好幸运,想不到九十岁了还能享受到网络给我带来的方便,足不出户就可随时在网上见到想见的亲人,足不出户就可回故乡,感谢网络给我带来了晚年的快乐。真的好幸福!好滿足!
原文 篇七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乡愁的美文【新版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