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旦《赞美》原文欣赏(精品多篇)范文

(作者:mini60时间:2023-10-27 00:00:53)

【编辑】穆旦《赞美》原文欣赏(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穆旦《赞美》原文欣赏(精品多篇)

穆旦赞美 篇一

——题记

阳光明媚,在阳光下漫步,看着自己的影子,不由得开心起来。他以为影子并不重要,看着镜子中没有自己的影子,别人害怕的眼神,原来丢失镜子中的影子是如此痛苦。

一个凉风习习但是个夏天的下午,我看了《丢失镜中影子的故事》这篇文章。我笑,这可能是什么魔法导致丢失影子吧。丢失影子又会怎样呢?文中讲述一位叫艾拉斯穆斯的人,他离家出走后,遇到了一位美丽的姑娘,他的影子就留给了她,艾拉斯穆斯就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影子,他非常烦恼和痛苦,总是想找回自己的影子。

我想,为什么艾拉斯穆斯能为了能和美丽姑娘在一起而放弃了影子,当初只挂念贤妻的他难道只是个好色之徒?或许他是被虚无缥缈的梦暂时迷惑,但有什么比自我更重要呢?

一个人可以孤独坐在角落里哭泣,可以叹息生活的烦闷,可以痛苦过生活。但一个人绝对不能丢失自我。你可以不用自己的杰作去给别人看,你可以画别人而不画自己,你可以赞别人而不怕别人奚落,但你迷失自我,以后怎么在生活的海洋遨游呢?难道要像一个失去双翼的小鸟那样么?

在生活中,小鸟婉转昂扬的声音,花儿绚丽多彩的笑容,阳光魅力四射的光芒……还有亲人亲切的问候,朋友的关心。上帝对每一个人都公平,他让一些人受难是为了让他们得到磨练,从而更成为生活的强者,迈向成功!一些人却在叹息生活,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幸福,找不着目标和自己的位置,朝三暮四,碌碌无为,虚度时光,荒废年华。他们在等什么?以为天会掉下金子吗?快乐并不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但你能只会而不实际行动去寻找目标吗?叹息生活吧,它是黑暗的,你周围都是黑暗的。你因此找不到自己的影子,你会怪责别人,是上帝的不怜悯吗?迷失自己哦,站在原地不知所措,是做梦吧,不可能失败,挫折不会发生在你身边,是你在做梦。因此你不再相信生活,生活只会给你带来烦恼。噢,是吗?你的亲人在哪里?他们忍得住看你碌碌无为,以泪洗面吗?你的朋友在哪里?他们的劝告起作用了吗?你还在干什么吗?是在犹豫还是沉沦?别犹豫了,跟着阳光走,总有属于你的一片蓝色天空,总有属于你的阳光草地!就在面前了,不要放弃!

穆旦赞美 篇二

因参加成都市社科联组织的评奖活动,得阅《成都市志·文化艺术志·春熙大舞台》(四川辞书出版社1999年):

民国19年(1930),从上海邀来一班演员于农历正月十五开业演出,每日早晚两场。除在报纸刊登广告外,有时还以鼓号队伴奏掮牌上街宣传。初期的主要演员有陆树田、蒋叔岩、刘凤霞、刘云霞、四盏灯、张彦堃、张鑫泉、赵奎官、伏大宝、娄外楼等。以后陆续邀来蒋丽霞、蒋福奎、徐剑鳌、陈麒麟、王丽云、白牡丹、茹秀臣、白玉凤等……

文中所言“刘凤霞”即绍诚大姨,“云霞”后名宾儒,即家母。白牡丹、蒋叔岩、蒋福奎、蒋丽霞、娄外楼,均家母曾携绍诚拜谒过之前辈。家仲翔叔曾言:“二哥接二嫂,李铁夫与五叔主婚,刘自乾证婚,有贺联曰:‘丽霞去云霞来,霞去霞来,霞光万道’。”也没记得全联。姑且置之,或遇缘能有所考。

数年后,省成中同学小聚于悦来茶园,话到戏剧,带出此憾事。陈稻心学长立即告我,此诗载于邓穆卿先生《成都旧闻》一书。其归家随即发来文本,云:

春熙路以前专演京剧的春熙大舞台(现天和银楼处),更名气不小。记得1936年,四大名旦之一的京剧名艺人程砚秋为赈川灾曾在该台义演三夜,第一夜演《宇宙锋》,第二夜演《汾河湾》。当年该台名京剧演员演青衣旦的刘云霞、花旦兼刀马旦的刘凤霞,曾令若干戏迷倾倒,五老七贤之一的刘豫波(咸荥)还赋诗赞美。诗谓:

此地飞来姊妹花,歌声簌簌赛京华。

梅郎固是云中凤,怎逮刘家有二霞?

(一作“北地”,家外祖母刘月舫工须生,率班由天津来蓉故。)

同馆刘奇晋世兄闻之,即发信录出原文,并挥毫书就,装框惠我。小女张德,初生及长,与婆婆相亲,一见即欲持归,以为传家之宝。爰复印墨迹分赠何老师、小舅李其泗、表弟相敬等亲友。当时打油一绝曰:

豫老吟诗夸凤云,锜兄濡笔展缤纷。

知音文字传三世,多谢穆公书旧闻!

(依排行,“晋”字前当为从金之“锜”。)

去年,同馆冯广宏兄欲写“七杀碑”,得李兴辉世兄赠之《成都旧闻》;因绍诚以稻心兄所惠电子文本支援,乃转赠此书。高兴之至,携归快读。然好书人见人爱,不久为好友借去不还,无可奈何!突忆“邓涛(邓老文孙)有存书”之语,再托兴辉兄乞赠。奇晋兄闻之,曰:“我愿以藏本为赠。”今春兴辉专程再送来一册。绍诚倍感幸甚!反复细读,深感穆卿老人(笔名尖兵,后悬壶济世)大作堪续蜀史。思绪难抑,中夜推敲,打油一首以颂邓穆老,并赞兴辉、奇晋、邓涛诸世交深情:

济世活人仁者愿,锦城耆宿赞尖兵。

赞美穆旦范文 篇三

穆小鹏供职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团,是秦腔界较有影响的文武小生演员,已有30年的艺术生涯。在近30出本戏里,他饰演过各类角色,如《王宝钏》中的薛平贵、《梨花情》中的钱友良、《杨七娘》中的杨肚儿、《周仁回府》中的杜文学、《鬼怨・杀生》中的裴瑞卿、《打柴劝弟》中的陈勋,《火烧草料场》中的林冲、《赵氏孤儿》中的程婴等等。

1986年5月我就看过小鹏的表演。那是他坐科六年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训练班结业,在西安西大街实验剧场为省委机关党代会的代表汇报演出,我因朋友赠票得以观赏。小鹏和同学李梅搭档演出折子戏《鬼怨・杀生》,李梅扮李慧娘,小鹏饰裴瑞卿。这出戏对李慧娘来说既是唱功戏又是表演戏,而对裴瑞卿来说,主要是功夫戏,动作幅度大,技巧难度高;身段表演讲究潇洒稳健,形体动作和绝活技巧交替出现,交错进行。然而十七八岁的穆小鹏无论是“大八字”、“小八字”和“平顶托云”的梢子功(甩发),还是身段水袖的表演都征服了观众,赢得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对李梅的表演特征我已在另文中作过描述)。正是从那个晚上,笔者记住了穆小鹏等演员的名字,且20余年来一直关注着他们的演出、成长和进步。

对演员来说,念、唱、做、打是基本功,只有这几个方面俱佳,才堪称优秀演员。小鹏在这几个方面都达到了“俱佳”。这里笔者想特别强调一下小鹏在艺术上的探索和创新。一是新版《王宝钏・回窑》一折中小鹏对台词的改编和对薛平贵人物形象的重塑。人所共知,传统的《五典坡》一折,薛平贵与王宝钏夫妻十八年未见,五典坡见面,双方为了考验对方的忠贞而长时间地反复相互斗嘴磨牙,甚至调侃骂俏,既不合人物性格,又失文雅。事实上,即使分别十八载的夫妻,也不至于相见许久还不认识,这是《五典坡》长期以来不合情理的地方。而新版《回窑》中小鹏塑造的薛平贵,为了与妻子很快相识,用“剃须”突破了传统表演程式,双方台词不多,但温文尔雅,入情合理,很快便使夫妻团圆,这种从台词到表演程式的全面创新,非常别致,甚至是对传统《五典坡》的“革命”。正因为如此,广大观众对新版《王宝钏》,尤其是《回窑》一折赞赏有加。固然,这种创新包含着剧本改编和导演的改革意识,但至少小鹏和李梅的表演实践圆满实现了编剧和导演的创新意图,从而呈现给观众一个鲜活生动的新薛平贵形象。二是《赵氏孤儿》的《绝亲》一折也不乏创新之处。前不久,笔者在省戏曲研究院剧场观看了由省文化厅和省戏剧家协会等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优秀青年演员个人专场大赛“穆小鹏折子戏专场”演出。他演出了《打柴劝弟》、《火烧草料场》和《绝亲》三出折子戏。这几折戏作为小鹏的代表作,无论唱腔还是表演都无懈可击,但笔者以为《绝亲》一折更富创新性,观后又有耳目一新之感。小鹏在此剧中的创新至少体现在三方面:一方面是他在继承和借鉴前辈艺术家表演程式的基础上,从台步到对白,再到唱腔,都有自己的创造和发挥,特别是程婴与夫人的一大段对唱和细腻表演,把所饰人物除奸保忠而义无反顾,绝亲失子而痛楚无比的内心世界表露得充分无遗,把程婴忍辱负重、坚忍顽强的性格以及崇高的气节、高尚的人格成功地再现于舞台,充分体现了剧中驱恶扬善的思想主题;另一方面小鹏在唱腔改革上吸收了京剧、越剧、昆曲乃至歌剧的一些音乐元素,加之他在演唱节奏的把握上当高则高,当低则低,分寸感极强,从而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和清新之感。小鹏也因此荣获优秀表演奖。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民族形成了一个共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其实,艺术事业的发展何尝不是如此,包括秦腔艺术在内。小鹏之所以深受西北五省区观众的喜爱,就在于他的表演总有自己的发展和创新。有了这种创新意识、改革精神,笔者相信他会在秦腔艺术事业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辉煌。加之他在众多剧目中担纲主演,谁能说他不是红花呢?

再道小鹏绿叶的一面。

首先,他做人低调,做事认真,大局意识(或者说组织观念)极强。圈内人都说,“小鹏这娃很好”,“小鹏这娃厚道”,其实都言他做人低调,做事认真,对角色的分配历来听从导演组、团里、院里的安排,从不“挑肥拣瘦”,争多论少。此点,笔者作为一名老观众亦深信无疑,因为他们团的几部重头大戏他都演“配”得不能再“配”的角色,如大型眉户现代剧《迟开的玫瑰》中,他饰乔雪梅的同学,没有一句唱词,台词也只有几句话;又如在大型秦腔现代戏《大树西迁》(原眉户剧《西部风景》)中出演一名普通教师,同样没有一句唱词,但他对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配角,他都演得很认真、很投入。俗话说“卖石灰的见不得卖荞面的”,“艺人相轻”,然而,从未见小鹏说过贬低同行的话,相反他乐道张三的优点,李四的特色。这虽是不足挂齿的小事,却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行。

其次,补人之台,成人之美。小鹏“补人之台”、“成人之美”各有一件事给笔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2001年5月12、13日,梅花奖得主李梅在人民剧院举行从艺20周年个人专场演出,头天晚上是清唱和折子戏专场,第二晚是大型秦腔古典戏《西湖遗恨》,提前发出的节目单《西湖遗恨》中裴瑞卿的饰演者是另一名当时较有名的青年演员,但不知何故,13日晚为李梅配戏出场的裴瑞卿改为穆小鹏。作为配角,小鹏的演出卖力而不抢戏,洒脱而细腻,配合李梅圆满完成了专场演出任务。姑且不论既定演员没有出场的主客观原因,单就小鹏很好地配合李梅,能及时“补人之台”的这种风格就很值得称赞了。

穆旦赞美 篇四

文/曹舒怡(人文院第二学生党支部)

穆旦的《诗八首》是爱情诗,是中国近代新诗历史上的佳作。《诗八首》也被公认为是最难解的现代爱情诗,用朦胧晦涩的笔法抒发对爱情的认识,从爱的发生到结束的过程,意象新奇,在阐释它的时候总是见仁见智的。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去分析穆旦的《诗八首》。

一、穆旦《诗八首》的艺术技巧

(1)语言十分深刻,常用矛盾修辞。你的眼睛看得见火灾,却看不见我,这是一种强烈的修辞效果,使得所表达的语义更强烈。我为你点燃了爱情,但你的眼里却是一场火灾,这组矛盾修辞形象生动地表现女性在情感渴望中怀有的恐惧或婉拒的一面,表现主人公的那份失落,对爱情的的热烈,到头来只会伤得更深。

(2)意义十分抽象,很难把握。用具体和抽象结合的方法来创造意象。在你我爱情表述之间,第一首诗中引入上帝意象,增加朦胧度,使得诗更加晦涩难懂。再如第二首诗中水流山石是暗示自然的意味,死底子宫是生存状态的感悟,象征一件事件包括爱情于一定的时间中孕育诞生,抽象可见一斑。

二、《诗八首》思想内容

第一首诗开门见山,写的是初恋,一方的爱的浓烈和另一方的冷静形成鲜明对比,说明爱情是每个人的人生历程上都会经历的生理欲求。主人公生理成熟却是单相思,对方眼里更是看不见自己,于是乎,他得出结论,我们如同相隔的重山一样,不是彼此的唯一,爱情只是必然会经过的生理欲求罢了

第二首诗承接着第一首诗,是初恋感情的加深,同时也有机智和情感斗争,喜欢用水来表示时间流逝,岁月更替,生命流变不息,我们在岁月的脚步声成长,但是这个时代却是不完美的,死底子宫表示战争年代,生命过程布满了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世间的任何情与事都不可能具有永恒性,无法无辜生命的长短大小,必须去爱,“我”全身心的去爱你,却又无法控制自己,最后两句颇有内涵,我们都不能控制自我,写出由本我到超我的蜕变,穆旦诗的哲理性可见一斑。

第三首诗是真正进入到爱情阶段,诉说了两个年轻的生命互相探知,由爱的本能和欲望使然,爱欲疯狂滋长 ,像青草贪婪吸收空气一般,渐渐地,它使你沦丧在温暖的黑暗中,然后女主人公却是被动,拘谨,放不开,这显然是不负责的浪费生命,我们的爱情像渲染的草场那般充满希望,尽管你犹豫不前,但是已经让我足够惊喜了

第四首同样也是热恋的描写,时间无法掩盖爱情瞬间的美丽,男女主人公已经彻底被爱征服了,比第三首更上了一个台阶,不同于卞诗的委婉,穆旦诗直接写出了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沦陷在爱情的陷阱里,沉浸其中的我们再也无法区分甜言蜜语的生与死,言语却又是两面性的我们想游离却又陷入更深的漩涡中。

第五首诗歌盼求使爱情的内涵多样化,点出爱情是历史的一部分,我们所做的是在一样和不一样中平衡。微风吹拂一样的希望的田野。心随景变,古老树木和屹立岩石表示我愿同时间静止,而爱情流露的美丽使我变得成熟。

第六首诗,写出了固定的思维和人事,机械般的日复一日打磨着对生活的热情,对爱情的激情,那么在经历了初恋和热恋后,还剩下什么?主人公表示除了在感情和理智中挣扎。怎样的爱才圆满呢?主人公和对方在恋爱中同亦有不同,必然存在差异,这差异间又透露着陌生,自己一个人在爱情陌生化的这条道路上走着,惴惴不安,他在听我的呼唤但是把我留在了孤独里,在上帝的秩序要求我们不断寻找的情况下,只能痛苦的往前,在爱情的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纵使我们求得了残缺的爱情,却失去了秩序。我们渴求稳定的爱情,但这稳定会被倦怠等诸多不和谐音符打败,两者不能达到一个统一,因而我们常常受着求异心理的侵袭。

第七首诗写出了我俩的爱情得到了升华。在时间在流逝中,我们经受了风暴和无数个孤独的夜晚,在时间的漩涡中记忆,我唯有在你的怀里才会得到安憩,而后,看到你那孤独的爱情笔立着,和我平行,注定我俩没有交集,而是只能默默叹息与孤独。

第八首是作者对爱情做出的总结赞美了升华的爱情,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情会积累到完美的境界,感情不用质疑,所有尘世间的不确定都会定型,然而爱情的生命却是有限的,等季候一到就要各自飘零,所有一切都会随风而逝去,在永恒的老根中化为平静。

分析:(1)《诗八首》是以爱情为主题的组诗,用朦胧晦涩的笔法抒发对爱情的认识,过程完整,从爱的发生到结束。表现一种爱而不得的痛苦的爱恋。

(2)透露着理性,理性之光闪烁在《诗八首》中,认识的理性,思想内容十分有深度,在哲学方面体现对爱情的看法,并包含着自己的体验以及思考。在如第一首中“那燃烧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着反映了诗人的判断过于理性,认为爱情的发生更多地归于生理的需要,而“自然底蜕变的程序”刚好与之呼应。而“相隔如重山”把诗人的理性认识抒发得淋漓尽致,对方式恐惧和婉拒,自己是冷静和思考,开始变预示着爱情的不顺快。

(3)结构严密,八首诗是内容和情感都紧密相连的整体,每首之间都有联系,诗歌的情感也是层层起伏的,像一曲交响乐一样,有内在的起伏、升腾、起承转合。

三、《诗八首》哲学与思考

(1)诗八首在哲学的层面上来抒发对爱情的哲理思考,写爱情的发展过程,初恋(一、二首),热恋(三、四首),沉思(五、六首),升华(七、八首),以及自己的一些体验思考。

(2)很强的哲学性和思想力度,诗八首不仅是爱情的启示录,也是生命沉思曲。如《诗八首》之二,“水流山石间沉淀下你我”用水流山石来表现生命的川流不息,已经注定了世间的任何感情与事物都不可能具有永恒。

四、《诗八首》对爱情理解

穆旦赞美 篇五

关键词: 豫剧 马金凤 创新 融合

一、豫剧分五派,马派树一帜

作为一名艺人,能在艺术表演形式上独创一派,是水平能力的象征,亦是功成名就的象征,是作为艺人追求的至高目标。这一目标往往追求者趋之若骛,但实现者凤毛麟角。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所以称豫剧。豫剧的流行区域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豫剧同许多戏曲种一样,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以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五大名旦为代表的表演流派,常派属豫西调,激昂奔放,代表剧目《花木兰》;陈派属祥符调,古朴典雅,代表曲目《三上轿》。马派属豫东调,刚健明亮,代表剧目《穆桂英挂帅》;崔派属豫西调,深沉含蓄,阎派细腻委婉,代表曲目《秦香莲》。流派的出现对豫剧来说有正面的激励意义,每一类派别的表演特色都是直接促进豫剧成长的重要因素。个人流派是戏曲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梅香自苦寒,汗水艺结晶

有一首歌唱道:“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的确是这样,在艺术领域,要想有所造诣,不经过一番刻苦的探索和磨练,是根本无法创造奇迹的。也就是说,提升艺术品质的过程,其实就是修炼人性品格的过程。当一个人品格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那么艺术品位自然会达到这个高度。

马金凤1922年出生在山东曹县一个苦艺人家里,原姓崔,小名金。其父崔合利是当时颇负盛名而又穷困潦倒的艺人,她艺名“花蛾子”,绰号“盖九州”,6岁随父学艺唱河北梆子。因她刻苦好学,聪慧过人,与父同台演出了《三义记》、《刘二姐赶会》崭露头角,被誉为“七岁红”。

1930年随父到河南开封拜豫剧名演员马双枝为师,改唱豫剧。9岁时曾被卖入开封卢殿元戏班,更名为卢金凤。被赎出后随继父姓,改名为马金凤。1939年到密县太乙新班演戏,曾向燕长庚、翟彦身学唱豫西调。14岁正式登台演出。在她少年时代,嗓子并不好,也没有忘记被戏霸踢下台头部留下的那块伤疤。为了练腔,她抱着水罐扣着脸高喊,天天如此,从不间断。天长日久,她的前额竟被水罐边沿磨破了皮,形成了一道深深的疤痕。就这样整整坚持了9年,终于练出了一副金嗓子。”马金凤不断自觉钻研探讨,广泛吸取百家之长,发展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解放后,马金凤与剧作家宋词合作,对梆子戏的传统剧本《老征东》进行整理,易名为《穆桂英挂帅》。1953年到上海演出时,曾得到梅兰芳的具体指教,并被梅兰芳收为弟子,送马金凤一凤冠。后对剧本和演出进行了多次认真的锤炼和加工。

1956年进京演出《穆桂英挂帅》轰动了首都剧坛,被誉为“真国色”的“洛阳牡丹”。她的嗓音明亮纯净,清脆圆润,音质坚实、柔韧,唱法上以假声为主,真假声结合运用;唱工以大段叙述性“豫东调”“二八板”为其擅长,吸收山东梆子的音调加以融化;唱腔结构严谨,旋律简练、朴实,节奏明快、舒展,技巧娴熟,造诣深厚。其特点刚健豪爽,深入浅出,蕴藉醇化。她演的穆桂英融青衣、武旦、刀马旦等表演程式为一炉,独具匠心地创造了适合剧情人物需要的“帅旦”这个新的艺术行当,成功地塑造了气宇轩昂、雍容大度、巾帼英雄穆桂英的艺术形象。该剧影响全国;至今盛演不衰。尤其那“五十三岁又出征”的成套唱腔,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三、人老艺不老,精益再求精

所谓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有些人之所以能成为一世楷模,皆因在有生之年不停努力与创新。常青的生命之体,同时也使他所从事的艺术常青。

马金凤不但有着精湛的表演艺术,而且练就和保护了一副“金嗓子”。她以高亢、清脆、甜美、朴实等特色,形成马派艺术而著称于世。作家老舍看这她的演出后,曾欣然赠诗赞美:“大众喜颜开,洛阳金凤来,打朝嘲笑谑,挂帅夺风雷。歌舞全能手,悲欢百练材。长安春月夜,鼓板绽红梅。”

马金凤之所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不仅仅是因为她有甜美的唱腔、高超的表演,更重要的是她有着与群众水融的关系以及一贯身体力行的戏德。50多年来她一直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在那里汲取丰富的艺术营养,体验生活,陶冶情操,在为人民演唱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着演出水平。

年逾古稀、儿孙满堂的马金凤,论地位,她任着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副主席、洛阳市政协副主席职务;讲待遇,她有着优厚的工资,是一般人所不可比拟的。她完全可以脱下戏装,轻轻快快守在儿孙跟前颐养天年了。然而,当豫剧五大名旦众姐妹相继退下舞台的时刻,她仍保持着充沛的热情和艺术的青春,把能为群众演出视为最大的幸福。

经70年的舞台实践和不断革新创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帅旦”艺术风格。其代表作《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等三出戏全部拍成了电影。剧中主要唱段以及《杨八姐游春》、《十二寡妇征西》等剧中的唱段多次灌制唱片和录制盒式磁带发行。并曾多次进北京和中南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被当代誉为“洛阳牡丹”,并享誉海内外,公认是20世纪舞台生命最长的豫剧表演艺术家。

总结

当一个人把自己的精神注入到他所从事的艺术形式中,那么这种艺术便有了鲜活的生命。所谓艺术,并不只是娱乐大众的工具,更是铸造人们灵魂的积极因子,因此,要想在艺术上创造辉煌,就必须在人格品质上不断升华。正所谓:品高艺自高。

参考文献:

1.《马金凤画传》 张珂瑜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6年

2.《豫剧音乐通论》 范立方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0年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穆旦《赞美》原文欣赏(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穆旦《赞美》原文欣赏(精品多篇)范文,全文共有8518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穆旦《赞美》原文欣赏(精品多篇).doc》
穆旦《赞美》原文欣赏(精品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