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材教法多篇范文
[导读]小学英语教材教法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小学英语教材教法 篇一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差异;探索;措施
一、中小学英语的主要区别
从本质上来讲,中小学英语均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交际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中小学英语都强调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重要性。但是中小学英语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同,其中,最为明显的是以下几方面:
1.中小学英语教材内容的差异
目前的小学英语知识大多数是以人物对话形式出现,教材几乎全部选用插图,其特点就是:生动活泼地为学生展现英语的日常交往功能,比较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比如,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很多插图对话。这种插图对话安排很容易让学生理解并且很快地学会运用,此时学生不需要知道这些句子是怎么构成的,语法是什么等。但中学英语教材就显得比较复杂了,教材中虽然也有插图,但主要的还是大篇幅的词汇、语法、句子。学生就需要下功夫学习语法的结构以及句子的构成,还需要自己学会举一反三地运用在日常的生活中。
2.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差异
在教法上,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多数偏向重视学生口语的学习,学生达到会读即可,轻视了语法知识的贯穿。中学课堂却被大量的单词、语法结构、句子成分等充斥着,学生一边要花时间记忆单词,一边下功夫背诵语法知识,另一边还要死记硬背一些句子用于短文的写作上。例如,常见中学课堂:老师在教室中来回走动,学生姿态万千地使劲背诵,这两种情况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也不能够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的。
二、针对当前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有效措施
目前,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说,小学开设的英语课程水平不同,对进入初中后学生的适应能力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对教材中某些章节的某些知识点,有的学校要求学生深入掌握这节课的知识,不仅让学生知道句子是什么意思,还会要求学生自己找出其中的语法知识。但有的学校只要求学生会背,知道意思就行,并没有深入贯彻给学生更进一步的知识。这就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差异。而进入初中后,对语法知识有一定掌握的学生会学得快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较大的麻烦。所以,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其中主要有:
1.教师要做好教材内容上的衔接
由于初中的英语教材大多数的词汇都是小学阶段接触过的,并且多数的语法知识在小学阶段已提到,所以,教师应该做好内容上的衔接,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巩固,还可以让学生较快地接受中学的英语知识。此外,初中英语教师要深入了解小学英语教材,了解小学英语的授课模式,然后找出其相通之处,从而找到衔接点,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出学生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并进行补偿训练。比如,语音是多数学生的薄弱环节,很多小学生都不具备准确拼读单词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这部分知识进行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听音和辨音的能力,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并通过变换语调来表达相应的意图,具备一定的拼写能力。
2.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做好教学的衔接
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好奇心比较大,对新知识的渴望比较强烈,而中学生因课程任务的加重和学习生活的大幅度变化,再加上进入青春期后特有的身心特点,往往在英语的学习中,多数依然停留在原来的学习方法之上,不能够突破自我,从而造成成绩下降,不愿学习的结果。为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例如,在小学教学时可以带领学生多进行互动、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快速地掌握;在中学的教学中不要“填鸭式、满堂灌”地进行讲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讲解。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综合以上的分析探讨,对于当前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组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另外,教师要帮助学生完善学习的方法,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并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争取在探索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实践、合作与创新能力,切实保障小学教学向初中教学的平稳过渡。
参考文献:
[1]廖小萍。浅谈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3(06).
[2]韩漠婷。谈小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2(01).
小学英语教材教法 篇二
【关键词】文本再构 英语教学 教材再构 教学目标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一切教学活动都以教材为载体,教材使用效果好坏直接决定着课程教学质量高低。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地区学校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适应实际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文本再构恰好为英语教材创造性使用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在这样背景下,如何结合基于教材和学生特点进行文本再构已经成为小学英语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文本再构的内涵与作用
文本再构是指教师对现有教材的语言内容进行改编、改写或整合,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或群体。从本质上看,文本再构以教材、学生为基础,充分考虑了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需要,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教材语言内容再构,而是基于学生需要的一种文本再构,体现了学生是教学中心、课堂主体的现代教学思想。因此,课堂教学中使用文本再构教学方法,不仅实现了教材的创造性使用,还切实践行了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思想,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二、文本再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充分挖掘教材原有的资源,使教材得以丰富。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热萆杓频然疃都以教材为依据,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只要充分了解教教材,积极动脑,适当的调整或更换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就可以实现对教材的再构,使教材内容得到进一步丰富。对于教师而言,只有充分了解教材,才能做到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为此,教师必须认真研读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分析它的内容特色、课程构成,充分利用教材原有的童谣、绕口令等素材,根据学生特点和需要适当进行文本再构,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
如,教材中有很多的板块,以往教学中教师经常独立进行各板块教学。在文本再构指导下,教师可以对各板块进行适当调整,将相关联的板块整合在一起,打破传统的教师使用观念,灵活的使用教材。教材板块整合时,要以教材内容、编排顺序等为依据,针对教学需要做适当的取舍,达到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效果。
2.结合学生需要,适当进行文本再构。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渠道是课堂,然而不少小学生课堂上不敢说英语,害怕自己说错,伤害自尊心。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在于小学生缺乏口语运用环境,不能锻炼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为此,教师要创造更多的口语表达机会,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设置课前“Talk show”环节,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演讲、编故事等,使英语口语表达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敢于用英语与别人交流。
3.联系生活实际,活化英语教材。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应用英语语言,生活中可以熟练用英语交流。生活是语言的沃土,缺少了具体的生活实践,英语教学会变得枯燥、抽象,学生学起来较难,难以掌握英语语言。为此,小学英语教学中要联系实际情况进行文本再构,提升英语教材的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四年级上)中的“How many”句型时,教师设计“发水果”活动,在水果发放过程中引导学生说“How many”句子。首先,教师为学生做示范,具体是:I have many apples,do you wangt any apples?How many apples do you have?提示学生上台取水果。然后,让学生模仿自己发放水果,对学生进行提问,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熟练应用“How many”句型。
4.借助思维导图,深化学生对教材的记忆与理解。根据心理学相关研究显示,形象识记的记忆效果一般高于文字识记。为了帮助学生理顺英语教材,深化对教材的记忆和理解,教师应当多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教材文本再构。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几乎每页都有插图,尽管如此依然有不全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语言样板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图示方式展示语言样板中的语篇内容,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便于学生更好的解读语篇内容。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文本再构教学方法,可以从教材板块整合、学生学习需要、生活实际联系、思维导图借助等几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对教材进行文本再构,创造性使用英语教材。进行文本再构时,教师要树立“用教材教”思想,充分了解英语教材内容、特点、构成等,基于教材和学生需要进行文本再构,真正的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全面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盈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本再构策略[J].英语教师,2012, (12):2-10.
小学英语教材教法 篇三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对话训练的必要性
小学英语的对话训练指的是在课堂教学的课程中对学生的说英语的能力,提升其对话的技巧,进而学会如何有效的驾驭英语这一能力。在当下苏教版的小学英语教材中设计了大量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话题和具有创造性的情境,给师生提供了良好的互动平台。小学英语课堂中对话训练的运用可凭借有趣情境的设计以及简单实用的表达方式和句型,结合与教材有关的内容与话题,尽可能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对话交流的热情,增加其英语口头表达的信心,推动其由学习态度“不得不说”变成“主动去说”,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对话训练的操作步骤
1.设定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对话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因此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也应增加对话训练的趣味性,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情境的有效设计不仅能够导入对话,同时也为英语课堂的教学增加乐趣。如苏教版的英语教材,它在内容的编排上比较贴近现实,因此其对话的内容和学生平常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紧密的联系,而教学情境设置有助于将学生的思路引入虚实交错的英语环境中,进而拉近教材内容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增强英语对话具有的实用功能。例如,教材中出现“-Can you borrow me a pen? -Of course,here you are.”之类的对话内容时,要设置相关借东西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对话练习,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联想,以教材中的简单对话为基础再将对话的内容进行拓展。此外,在情景设定的前提下,教师还可依据各单元的对话训练的内容和目标的特点来选择相应的对话引入方式,常见的如设疑导入式对话、师生问答引入话题等。
2.对教材进行分段解读,鼓励学生扩展对话
小学英语教材中设计的对话通常都具有很强的连续性,许多知识点经常都聚集在其中一篇课文里,而这样的课文的篇幅一般都比较长,课文内容也比较复杂,还具有一定曲折性和情节性。以小学生的英语基础和理解力来讲,要将一长段对话所涉及的知识点一次性的掌握是具有难度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将课文划分成段落,再逐段进行讲解。此外,如果划分之后的段落篇幅过短或者内容较简单,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将其合理的扩展,并引导学生在扩展对话中了解和回顾更多的知识。就以苏教版小学英语教材2B中第7单元较简单的商店买卖情节为例,可将整个对话分成三个段落进行。第一段,售货员接待顾客、顾客说明自己的购买意图。“What can I do for you?Can I help you?”等则为顾客接待用语,而“I want...”则是较常见的意图表达用语。通过这种对话式的练习方式帮助学生将新知识学会、学活。第二段,顾客对商品进行选择的过程,这个段落就需要借助对话的扩展来复习有关型号、尺寸以及颜色等词汇,询问价格等必备的表达句式,比如“I want a red cup.”“I think the large one is better.”“how much?”“It’s so expensive”等。第三段,侧重于对道谢、道别等对话进行训练。常见的“Thank you.”“You are welcome.”以及“Not at all.”“Goodbye”等都是最常见的句式。
3.对教学内容进行实际应用,强化教学效果
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较普遍的误区,老师往往只要求学生将文章内容准确的背诵,忽视了将对话举一反三和实际应用的练习。死记硬背的教法不仅局限了学生的思考方式,而且也对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提高无益,所以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较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在文章分段解读进行对话训练之后,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本堂课所涉及的对话形式,设计相关情境以及对话的内容,灵活的运用各种句式。如此,不但能够巩固课堂上的新知识,同时还可通过有效的实践训练来提高对话训练在英语教学中的成果。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今小学的英语教学逐渐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单纯地依靠书本知识的传授很难让学生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小学的英语教学中,要充分考虑课程要求以及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逐渐优化和加强对话训练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提高学生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其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小学英语教材教法 篇四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 英语教学 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73-01
小学和初中是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两个时期,从小学阶段到初中阶段,从参加考试的学科来说,从3科增加到了9科,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一个具体学科来说,英语从小学3年级到9年级,是分为两个阶段学习的,这6年的英语学习是学生们开始系统学习英语的开始,尤其要强调连贯性,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
1.教材编写理念带来的衔接问题
人教PEP版英语教材,从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使用,配有精彩的动画故事和童谣歌曲,以生动地展现语言情境,让孩子看得愉快、学得轻松。整套教材是在趣味学习的理念下编写而成的,这很符合孩子们的特点,但是否符合英语学习的正确思维方法呢?
到了初中阶段,人教版英语教材的编写理念发生了变化,以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词汇部分占了整套教材的55%,语法占37.5%,语音占10%,语篇占10%,英语文化方面占0.25%,从这一系列的比例来看,初中英语教材的编写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具体的学习过程来看,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中,听和读占85%,说明本教材重视输入;而说和写是占15%,说明初中英语教材轻输出。小学阶段的英语教材是以具体的对话为主的,这就是说小学阶段强调的是说的能力,而到了初中阶段强调的则是读的能力。
2.教师教学理念差异带来的衔接问题
首先是教学时间的影响。在小学阶段,主要以语数外的学习为主,但到了初中阶段,课程量大增,学生们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这无疑会压缩英语的学习时间。英语的学习贵在坚持,而坚持就是要求学生们在学习过程蔗农保证时间的投入。英语的学习最好以每天三个小时为主,但在初中那么多课程的压力之下,英语的时间有时候得不到保证,尤其是学生们的课外学习时间无法具体化。
其次,具体的小学老师和初中老师教学方法的不同。由于两套教材的编写理念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这要求教师们调整教学的具体方法,但英语的学习是最强调连贯性的,在教学的过程中便出现了一些矛盾。当学生们进入中学阶段后,初中的英语老师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要让孩子们也转变过来,但这也破坏了语言学习的所必需要求的连贯性。
二、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基本对策
1.教材编写者要加强沟通
人教版的英语教材,是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统一要求下,却在不同部门和组织者中单独进行编写的,这直接导致了教材的编写理念出现了差异。出版社应该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加强小学教材编写者和初中教材编写者的沟通,在正确的英语学习理念下编写出具有年级特色的教材。
小学教材的趣味学习理念,和初中阶段的以掌握知识的理念,看起来是两种不同的理念,但从初中教材中语篇只占10%的比例来看,初中教材在理念上并没有形成最好的理念。语言的学习,最关键是要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以及思维习惯,这些都需要通过语篇文章来展示,词汇是单独的没有生命的一个死的语言,不是活的语言,要从文章从学词汇,而不是由词汇学文章。
2.初中英语老师和小学英语老师要加强沟通
在信息时代没有来临之前,不同阶段的老师进行沟通是比较困难的,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本来组织沟通。但自从我们进入信息时代,尤其是互联网大量普及到智能手机之后,人们的沟通已经不存在太多的技术上的问题。小学英语老师和初中英语老师的沟通成为了可能。
在学生进入初中之后,初中英语老师在最初需要了解班级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具体情况,这种情况通过每个学生不同的分数是难以表现出来的。例如学生在词汇方面的把握程度和在说英语上的流利程度,还有英语学习的热情方面,这需要小学的英语老师为初中英语老师提供相关的感性材料,以利于在进入初一后,学生们能够比较快速地进入到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状态当中去。
三、小结
英语学习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但在我们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存在一个断裂的情况,解决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好英语这们语言是英语教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问题的产生不仅仅在教师,也有教材编写理念的差异带来的问题,这需要社会上许多部门的参与,首先解决教材的衔接问题。在一个正确的英语学习理念之下,教师的教学方法虽然有所不同,但不会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转换学习方法的阵痛。
参考文献:
[1]叶丹。新课标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叶莲芳。浅谈影响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的因素与对策[J].江苏教育研究,2012,02:34-36.
小学英语教材教法 篇五
关键词: 中小学英语衔接教材 教法 分层教学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任教过几年初一英语,初一新生的特点是:上课气氛活跃,发言踊跃,课堂气氛好,师生感觉都很好。可是,随着知识的深入,问题就出来了:语音、语调较混乱,拼写错误多,语法概念模糊,课堂用语贫乏,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等等。为此,怎样教好这些学生,使初中新生顺利完成学习过渡,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了解教材、教法的异同,搞好教学衔接。
以前,初中英语是起始教学,一切从零开始,教师只要熟悉中学教材,钻研中学教法就行。现在由于小学已开始教学英语,教师必须对小学英语教材、教法有所了解。所以,首先,我专门去小学参加了听课等教研活动,发现小学英语教学过分强调学生的口语,而忽视了学生语法知识的发现;过分强调课堂活动的形式,而忽视了活动的效果;过分强调课堂的习得,而忽视了课后的巩固。同时,我找来了小学英语从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全套教材,认真学习钻研。发觉从教材编排体例来看,小学英语教材侧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上。而进入中学后,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此,我又认真学习小学及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详细研读并分析小学及初中英语教材的内容,查找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来确定衔接点,制定措施,具体落实各项教学衔接。
1.强化语音训练,做好词汇衔接。
语音是语言的基础,我提前专门安排音标教学,讲解发音要领,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发音部位发音,逐个模仿练习,纠正其不正确的发音习惯和方法。在正音的同时,归纳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并按读音规则将小学所学过的词汇进行归类,编印《英语词汇表》。同时还注意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在初中教材中即将出现的新词汇,在归类中有机地复现,使学生在练习发音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读音规则,记住了单词,还了解了词的基本用法,从而为进入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2.归纳选编课堂用语,做好听说训练的衔接。
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初中以讲英语为主的课堂教学,我归纳、总结、选编一些课堂用语,印发给学生,供他们练习、运用。这些教学用语均按教学的需要,精心筛选,由易到难,逐渐增加。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尽可能多说英语,学会用英语表达,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听懂,学会这些课堂用语,从而为他们尽快适应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扫清障碍。
3.用观察、比较法找规律,做好语法教学上的衔接。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掌握了较多的句子,已接触了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等,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根据初一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并且观察力、概括力有所发展的情况,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语言现象、通过句子比较等,让学生找出语言规律和语法特点,这比直接教授学生语法知识要深刻得多。
二、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培养主动学习方面进行衔接。
古今中外教育家无不主张“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外语教学更是如此,因为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就是交际性原则。刚刚小学毕业踏入初一的中学新生,他们的英语程度参差不齐。如果教师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授课,要求学生做同样难度的作业,这样既伤害了后进生,又耽误了优秀生,渐渐地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才是最佳选择。我在班级中制定多层次教学内容,实行多层次教学。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制定知识点和基本技能较高的内容和要求,以交际法组织教学,设计教学情境,借助多种媒介辅助教学,培养他们的四项技能。对于基础较弱、接受和模仿力较慢的学生,课堂教学内容适当降低难度,要求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我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不同的问题,做不同的要求,留不同的作业……使学生都觉得各有所学、各有所获,激活了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创设了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他们在英语课上踊跃发言,大胆实践,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均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三、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自信心。
初中生的心理还不健全,自尊心极强。教师应该理解、尊重学生情感,做到:不急躁,不训斥,多鼓励,多表扬,加强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一种伴随知识的输入而融入了人的情感的一种教育方法。只有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我在授课时,表现得自信、热情,努力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处在生长期的学生,不仅渴望知识的输入,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在平时生活中,我关心爱护学生,在2011年年初为每一个学生设立了一份个人档案,内设学生姓名、生日、爱好、习惯、家庭成员等,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久而久之,和学生产生了感情。学生把老师当成良师益友,自然对英语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哪怕是细微的进步,我也毫不吝惜地进行表扬。
四、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小学生课业负担较轻,记忆力、模仿力都很强,加之初次接触英语的好奇,很快便能适应英语老师及其教学方法。只要在老师的教导下勤奋努力,绝大多数学生不难达到大纲要求的程度。而初中学生则与之不同,他们正处在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逐渐转化的时期,面对初中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的转变、中学与小学老师教学方法的差异、学习科目的增多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再靠机械记忆、单纯模仿、无意识学习已无法适应中学学习生活,无法完成中学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我常常通过谈心、作业辅导、家访等方式,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努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英语教材教法 篇六
关键词:六年级 七年级 英语 衔接
小学生毕业进入中学后,英语学习既是小学英语的终点,又是初中英语的起点。如果中学英语教师不顾及小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特点,不给他们留下一定的时间过度和适应,而直接按照中学的上课模式授课,这势必会给他们学习英语造成一定的困难,影响这些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一、抓好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和教法的衔接
英语教师要熟悉中小学英语教材,以便融会贯通,达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中小学英语教师都要相互熟悉这两个学段的英语教材和课程标准,了解教材中每一课的重难点,以便有设计可行性的英语教学方案。中学英语教师要熟悉小学英语教材,熟悉小学英语教材教法;要掌握小学英语教学规律,教学方法,上课模式,明确小学六年级英语与中学一年级英语的相同相异处,以便找准衔接点,使七年级新生,能够迅速适应中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同时,小学英语教师要熟悉中学英语的教学方法,在六年级时候就要融入中学英语的教学方法,以便六年级学生进入七年级时候减少适应过程。
二、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
英语教师应保留部分好的小学英语学习的习惯。例如,积极举手发言、学唱英语歌、做英语游戏、轮流在黑板上做练习的习惯等。但是英语教师更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中学英语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课前预习,找出问题;课内认真听课和做笔记(特别是做英语笔记,这是学好英语的关键的一步。)积极思考,积极提问的习惯;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完成家庭作业;早上朗读,晚上(有效的记忆时间)默读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语法规则,独立归纳语法规则,自觉运用语法规则进行真实情景下的言语交流的习惯。
三、抓好学生英语学习技能和学习兴趣的衔接
小学生独有的年龄特征表现出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好问。进入七年级后,他们依然天真浪漫,有正义感,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七年级英语教学过程中认真把握好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利用各种直观教具营造生动的语言交流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英语,体验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技能基本上是机械模仿,书写字母和单词,是一种被动的技能培养。学生学习只凭一时兴趣,缺乏主动性,视、听、说的活动多于读、写的活动。所以,学生进入初一后,教师应当设法使学生的语言积累、语言的扩展和使用转化为以听说为主,逐步向视听说领先,读写及时跟上转化;从简单英语学习向内容较复杂的英语转化。
四、抓好教学评价内容和形式的衔接
教师要组织难易适中的诊断性英语考试,包括词汇测试、综合测试、听力测试等。通过测试,教师可以了解全体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增进教师对学生的进一步了解,为教师备课、上课提供可靠的教学依据,促使学习差的学生知己知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学习计划以弥补学习上的不足。七年级第一学期的英语考试要求不宜过高,可以沿用小学时期的部分题型,以小学英语为基础,稍微增加初一学过的内容,避免过难、偏易,加重学生的负担。考试形式既要考虑基础知识的训练,又要考虑能力培养的训练;既要考虑小学学过的内容,又要考虑中学刚刚学过的内容;既要考虑笔试,又要考虑口试。分值尽量合理,考分不宜偏低,否则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心
五、加强中小学的联系,构建相互交流的平台
构建中小学相互交流的平台,让中小学教师进行经常性听课相互交流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教研活动,很有必要。这样就能让中小学教师有更多的机会相互感受一下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参考。这对解决衔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将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英语教学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小学教师深思。七年级是中小学衔接的最关键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特别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教学上采用平缓渐进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适应初中教材特点,改变学生学习被动的习惯,养成适应中学阶段的自主、独立的学习习惯。实现从六年级到七年级的顺利过渡,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初中英语教学入门环境,这需要我们每一位六七年级英语老师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英语教材教法 篇七
关键词:小学 英语教材 教学方法
《人教版小学PEP英语》教材非常有特色,它将每个单元分A、B、C三个部分,而且都是围绕一定的话题展开活动。教材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体现了分层次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从而改变了以往教材上“一刀切”的状况,扣紧了国家新《课程标准》中五个总体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的每一方面。因此有必要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1、根据教学主题确定学生能力发展目标
该教材是以主题单元的方式呈现,如Family,Animal等,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则有不同的词句要求。在编排上是按照词、句、篇(歌曲、故事)的方式进行,一些教师就采取一课时单词、一课时句型、一课时歌曲、一课时故事的模式进行教学;有的教师尽管不是这么编排,但由于长期受语法分析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影响,也认为学生必须掌握了单词才能说句子,学会了词和句才能学篇章。这样的教学设计虽然课堂上也给学生很多说的机会(但大多是机械地重复说单词或句子),然而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不能提高。
我认为,教学设计应该根据教材所提供的教学主题来确定学生能力发展的目标。例如在教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一课时,教材中要求掌握的单词是“spring, fall, summer, winter, hot, warm, cold, cool,swim, skate, make a snowman, plant trees 等等”;句型是“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I like spring. Why? Because I can plant trees.”。根据这样的教学主题,我把第一课时的学生能力发展目标定为能说出每个季节的特色(给出几幅图片,学生能猜出图中是什么季节,并能用英语口头描述图片上的景、物);第二课时的目标确定为能描述自己喜欢的季节――要求能从季节的景色和人们的衣/食/运动等各个方面说明为什么喜欢这一季节。
从上述例子不难看出,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首先要确定本课的学生能力发展目标,这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所有的教学活动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要与之呼应,都要为达到该目标服务;而教材的各部分内容也自然而然地被有机地整合到这些活动之中。同时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师生对话”的 “实时双向言语互动” 的有效方式。通常情况下,“师生对话”是作为邻座学生“俩俩对话”的启发和示范。比如,在教Which season do you like这一单元时,可以先展示四幅有关季节的图画,并对几位学生进行示范性提问,然后再让邻座学生俩俩进行看图问答。
实践证明,这样安排既大大降低了学生参与言语交际的门槛,又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练习听、说的机会,所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
2、充分发挥TPR活动的优势
我们知道爱玩是小孩的天性,每个小孩都喜欢玩游戏,因此课堂上老师可以设计各种各样的游戏方式,可以玩单词接龙、玩play word ping-pong,这样不但让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也让他们真正地体会到在玩中学的乐趣,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而TPR活动更受儿童喜爱。轻快的节奏和动作能刺激大脑皮层,激活记忆,使学生在对各指令的反应中自然习得语言,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中TPR活动内容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节奏,自己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把一些重点掌握的句子或词汇设置于TPR节奏中进行操练:在操练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节奏的快慢,逐渐加快节奏速度,使活动更具挑战性和趣味性。
3.“亲其师而信其道”
兴趣是学习之母,小学生的好奇心都从兴趣出发,有兴趣就爱学,就学得好。我曾作过调查,发现100%的小学生在三年级时对英语十分感兴趣,但学习三年之后,很喜欢英语的学生只有60%左右了。要改变这种局面,要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更有助于学习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跟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喜欢一位英语教师,也往往会喜欢他/她的英语课,并能主动接受这位教师所传授的英语知识。所以我认为,激发和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长期兴趣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对你这位英语教师感兴趣。
4、利用真实的交际语境设计听说活动
小学英语教材教法 篇八
【关键词】基础知识 人文性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更多、更大。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在全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习英语可以更好地与世界各国交流,融入大地球村。在我国英语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都受到非常的重视,初中英语在整个英语教育体系中,肩负着奠基的作用。作为英语教学的载体英语教材的编写,更是格外受到关注。教材的编写理念,基础知识的设定,语法修辞的确定都影响着教学效果的提高。由于时代的发展,英语教材也在不断地更新,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为例,就已经有过几次改革了。最近一次的改革是2012年,之前的2003年~2011年的初中英语教材在2002年又做了一次更新。下面,笔者就结合这次更改,谈谈对七年级上册新旧版本教材基础知识的安排的理解和思考。
一、正确认识教材版本更新的意义
英语教材是英语教学的蓝本,是师生用于教学实践相互沟通的纽带。教材作为教学的理论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初中英语教学的效果。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学生采用的学习方式,都和教材设计的内容有密切的关系。认真研究新旧版本教材的不同点,对于教师掌握教材、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通过新旧版本英语教材的对照,可以明了英语教材在设计和编写时所体现的优劣,并能够在教学中尽量完善和弥补,发扬优势弥补不足。通过比较新旧版本的教材在教法上的不同,可以有效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改进,从而改变教学方法。通过对教材的对照、比较、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高屋建瓴地进行教学的总体构思,树立大英语教育观。
二、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新旧两版教材基础知识的共同点
英语和语文都是语言学习的学科,属于工具型课程。但是英语学科作为一门外来语教学,与所有学科都有本质的区别。这是一个新兴学科,是前人没有教学经验的学科,需要教师不断探索的学科。因此新旧版本的教材都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安排,注重了跨语境学习的特点。注重了英语以词内部形态的变化来体现语法的特点。新旧版本的教材都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提升学生英语语言的运用和交际能力。另外,对于中国的教育而言,复员辽阔的国土面积,使得很多学校处在农村,这里的师资薄弱,小学虽有开设英语,但是基本属于不规范阶段,初中英语才可以算作基础教学。因此,新旧版本的英语教材都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安排和教学设计。不管是词汇、修辞、语法都比较适中,都注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掌握。
三、新教材的内容更加注意人文性
新人教版英语教材在原有教材内容基础上更加体现了英语教学的人文性。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和汉语一样,都承载着使用者的文化。英语教材中的人文性贯穿在每个单元,这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没有人文性的语言学习将会是没有意义的。新教材更加注意了对学生进行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助人为乐等品质的培养。在文章中有很多的内容都是这方面的。比如:七年级上册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在这个单元学习中,教材首先是注重了基础知识点教学,要求学生学会单词和句型等基本知识,而且还着重强调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培养。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培养学生为他人着想,热爱公益事业,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同时教材内容让学生在开阔视野、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增强祖国意识。比如Unit 2 This is my sister.通过谈论人物介绍,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句型,以及单词语法,同时要让学生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等人文知识。使学生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所具有的文化习俗。培养学生尊重不同习俗的习惯,使学生形成更多的良好兴趣。这就是新版教材的优势,注重基础知识也注重人文思想的教育。
四、单词量的差别
新版教材中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很多的小版块,设计了很多学生的活动,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让学生参与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新人教版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单词,这是以往没有过的,突破了以往的临界状态,生词量大使老师和学生都觉得有些难度。但是可以强化学生对单词的记忆,积累丰富的词汇。比如Section A和Section B中的阅读材料,其语言结构相对复杂,但是语言使用起来则显得很灵活,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生活化和口语化的语言,表面看似不够规范,但是这些看似难点的教学恰恰是英语语言的本质特点,即口语性、交际性、工具性和文化性的特点;同时这样编排教材内容也反映了语言学习的本质,多学、多记、多积累,只有大量的词汇积累,才可能灵活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大量的语音、词汇、结构和话语材料等的积累是学习英语的最基础的内容。旧版教材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人文思想教育这方面,不如新教材的力度大,单词量也不如新教材多,这是一个创新。
五、新教材更注重学生能力的体现
基础知识的内容改革,从一个侧面反应出教材编写者的意图,那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强化单词的记忆,让学生提高词汇的运用能力。另外新教材在每个单元都安排了大量的任务型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影响和促进。基础知识的安排也体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求,更加注意运用已经学到的英语知识进行交流,能够用英语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同时新版英语教材具有前瞻性。比如七年级上册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学的是用介词谈论物品的位置, Unit5 和Unit6主讲一般现在时,而 Unit 7到Unit 8 则延伸和扩展。Unit 9 当中的Section A主要是学习和操练与话题有关的基本词汇和句型,活动形式以听说为主。Section B部分主要是学习和操练与话题相关的扩展词汇和句型,活动形式有听、说、读、写。
总之新版教材和旧版教材各有优势,但是新版教材的优势更大一些,更加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是新教材的侧重点,大量的单词强化积累也是一个主要的特点。所以把握好新教材的特点,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是教师的一个备课内容。
参考文献
[1] 杨婷。 两套小学英语教材比较分析及其调查研究[D]. 赣南师范学院 2010
小学英语教材教法 篇九
【关键词】学生特点 学习状况 教材差异 衔接途径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是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用的基本上都是外研版的英语教材。这个时候的学生对英语比较感兴趣,毕竟作为一门新的语言,加上小学的英语课时也相对较少,学生对此有种新鲜感。教师若能好好把握课堂,适当的开展英语课堂小游戏,让同学们大胆参与并给予肯定和奖励,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英语所学的语法知识甚少,学生只要上课能认真听讲,基本能掌握本堂课所讲内容,考试也易得高分,这同时也会反过来激励学生们继续努力学习。小学生普遍会有一种得到肯定的心理,也希望自己会得到老师更多的赏识,因而老师只要稍加留意,平时上课多鼓励和嘉许,定能提拔一部分中等生,培养优生。而进入初中,学生首先在认知上会有误区,认为自己在小学能拿高分,初中亦然。但经过一两个月的学习,发现自己考的分数和理想的分数差之甚远,进而会产生一种迷茫情绪,不知自己在哪里差了;另一部分同学是因为小学的基础就较差,进入初中以后就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老师讲的也不愿意去听和思考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还有少部分不想升学的学生认为自己学英语根本毫无用处,因而也放弃英语学习;绝大部分同学还是因为考试而学,并不是因为自己感兴趣而学。
目前全国大多数地方都能普及义务教育,当然小学生也逐步接触英语,但小学生接触到的英语毕竟有限,上课老师并不是很重视,小学普遍只抓语数两科,英语课时相对较少,加上有些地方教学资源缺乏,师资短缺,存在非专业老师教小学英语的现象,这对初学者以后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地方小学三年英语教学频繁换老师,学生要不断适应各个老师的教学风格,迫使学生没有形成自己的有效学习英语的方法,掌握的知识也是零散的,没有形成系统的框架结构。进入初中后,首先学生要适应新教师的教学方法和个人风格,这需要一段时间。另外,初中教材更注重语法知识、英语发音、单词拼写、阅读、听力、写作等综合能力的训练,使得学生学起来感觉比较吃力。课程量的增多,作业相应增加,所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层面加深等等都使得一部分学生倍感吃不消。英语单词记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英语单词又是学习英语必备的条件之一,学生普遍存在单词记忆不牢,记不住等问题。初中英语语法也是必修课之一,语法知识讲解时又单调乏味,使得平时爱学习的学生上课也精力不集中。以上就是中小学学生英语学习状况。
在中小学教材选择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小学选用的是外研版教材,此教材注重的是语法单词训练;而进入初中以后,选择就多种多样,有北外出版的,有人教版的,也有外研版的等等多种教材。当然各种教材都有其优劣,若要更注重中小学教材衔接,那么建议初中继续使用外研版教材。只是在多数农村学校中,外研版所学知识难度更大,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和高中接轨,语法知识增多,相对农村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学习外研版的教材会更吃力,要求老师和学生所花费的精力也更多。而初中人教版教材在知识编排上更注重英语应用,学生自己操练部分增多,语法知识减少,内容减少的同时考试却没有变,仍是考语法和词汇较多,交际运用偏少。因而人教版教材需要任课老师付出更多的心思去补充考点,同时也要注重英语的实际运用,让同学们在生活中用到英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小学英语的教学无论从学生特点、学生英语学习状况、以及教材的选择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那么如何衔接好中小学英语教学呢?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衔接途径及方法,以及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和达到预期的效果。
1.习惯成自然
从初学英语开始就逐渐培养他们说英语,练习英语的习惯。有英语早读的就尽量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英语单词及课文,可以挑选成绩好的同学领读或教读。小学的课时有限,那么就要充分利用课堂上几十分钟,让学生们多说英语,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同学之间相互操练。这样做是希望学生能逐步养成这种语言意识,培养他们的英语语感。
2.认知决定学习态度
要学会分析学生学习心理,了解他们的想法,同时老师也要不断劝导学生让其尽量用简单的英语表达意思。要逐步消除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恐惧以及厌恶,抓住初学者对英语学习的新鲜感,教会其记忆单词的方法和要领,让学生学会学英语。
3.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学习状态
首先学校大环境最好能有一个最佳的学习英语的环境,尽量安排专业英语老师授英语课,学英语要从语音开始。在学校内部,可以不定期的组织英语沙龙,供学生之间交流英语,同时也锻炼他们的口语,让他们觉得学英语是有用的,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另外,其他一些活动,如英语书法比赛,英语单词竞赛,英语语法竞赛,英语演讲比赛等等,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位置编排上,可以让一个成绩好点的带一个差生,带动学英语。
4.英语学习内容的过渡
从小学开始,先26个字母,要求学生必须过关掌握,另外音标也要求学生一定过关,尤其是字母和音标之间的区分。一步一步,再要求学生记忆单词,并教给一些单词记忆方法,如音节划分法,形象记忆法等等。另外英语书写,尤其是26个大小写字母的书写格式也比较重要,必须从小学开始练习并纠正。适当涉列一些简单的语法,让学生心中有语法的概念。
英语作为第二外语,学习起来视其学生特点,学生努力程度等多方因素来决定学习成绩的优劣,因此如何让有一定基础的小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学得更轻松容易是我们教师共同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李文杰;;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有益探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02期
[2] 孙小妹;;新课程中的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11年06期
小学英语教材教法 篇十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师资格 职前职后培训 教学评定
一、中国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1. 概况
据不完全统计,到1999年为止,约有700万小学生在校学习英语,每周平均3课时(梅德明,2004)。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起,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从三年级开设小学英语课程的通知下发后,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已成了21世纪初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新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小学英语教学逐步成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1 年起,全国各地小学开始陆续开设英语课,但各个城市,乡村开设情况不同。总体来说,大城市比乡村小学开始的早,课时多,师资强,设备完善。
以北京为例,1993 年起,北京市在城区和远郊区县中心小学的四年级开设了英语课。2001 年,北京市教委决定秋季开学后,崇文、石景山、大兴、顺义等区和燕山石化区的全部小学,东城、西城、朝阳、丰台、门头沟、怀柔等区、县的部分小学,从一年级先行试点开设英语课,其他部分小学是在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2004 年 6 月,北京市教委又下发了《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试行)》。全市所有区县小学一年级学生将从 2004 秋天新学期开始时,正式学习英语课程。《课程计划》指出,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外语课,外国语学校和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第二外语,外语课必修总课时在教育部要求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
国家关于开设小学英语教学的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四-六年级每周授课不可少于 120 分钟。香港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语言环境,小学英语课每周 7-9 节,每课时 35 分钟,并且英语课和其他学科相容较好,孩子们在其他课上也能接触英语。我们也认为,有条件的地区,小学可增加英语课,课时太少不利于语言的学习。现在北京市小学基本上从一年级开设英语课,每周 4 节课左右, 每课时45分钟,一些条件好的学校每周还设有外教课。但农村小学因师资紧张,没有英语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英语开课年级很不统一,课时安排每周一两次。英语教学进度不能正常完成。教学资源较贫乏,教学设备设施简陋。同时,小学英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2.小学英语教材
小学英语教材是有关领导部门,组织专家和优秀教师编写,经审批后出版使用,例如,小学英语教科书《新标准英语》是北京外国语大学陈琳教授,英方专家 Printha Ellis 和编者 Naomi Simmons 以及英语教研员和特级教师等共同编写,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委员会 2002 年审查通过而出版使用的。《新起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合作,中外专家以及英语教研和特级教师等共同编写的小学英语教材。另外还有清华大学专家负责主编的一条龙英语教材。教材的多样化带来了新的观念,那就是:教材是服务于教学的材料和工具。教师可根据本地本校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教的内容和方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从以上的实例可以看出,现行小学英语教材共同的特点是:教材由中外英语教育专家和了解小学的教研员及优秀教师共同探讨,编写,实用性较强。 2002 年上海外国语大学主持“大中小学一条龙英语人才培养模式”项目的调查结果显示,100% 教师认为教材有利于说的能力。90% 认为教材语言素材真实、贴近生活。80% 认为能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82% 的小学生认为英语教材有趣(梅德明,2004)。Tomlinson (1998)提出好教材应该符合以下标准,即教材能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发展孩子们的自信心,真实的语言,给孩子们发展语言的空间,考虑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情感因素,发展孩子的智力,美感,情感等挖掘孩子的语言潜能。以上调查证明,大多数现行小学英语教材与 Tomlinson 好教材的标准是基本吻合的。并且,教材的版式设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各种教材有配套的教师手册,活动手册等,增强了教材的选择性、拓展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3. 课堂教学
近两年,笔者走访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泉分校)、北京第一实验小学、朝阳实验小学、万泉小学、育英小学、人大附小、北师大附小、清华附小和中关村一小等几所学校,观摩了他们的 10 几堂英语课。
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这些小学的英语教师 50% 有本科学历,50% 大专学历。教师理解课程标准,有新的教学理念,有科研意识,这些学校每周或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示范课等教学活动。这几所学校基本都有英语骨干教师,教师们常参加区教学科研和教师培训等活动。有的学校有小学英语科研项目;有的学校有国外参观,进修的机会。
笔者在观摩他们的十几堂英语课时发现,教师们注意创设英语语言环境,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并掌握语言。教师们发音比较标准,课堂用语较规范。万泉小学的一位年轻教师的语音语调给笔者留下很深的影响。清华附小的一位老师坚持课前口语练习,效果较好。教师们对教法有一定的了解,课堂教学采用综合式,情景法,任务性,全身反映法等。育新小学一位区级骨干教师,在低年级的英语课上全身反映法运用自如。教师们在注重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注意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及初步交际能力的提高。这些学校都有多媒体教室,教学条件较好。例如朝阳实验小学,普通的教室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一位年轻教师的课件做得又漂亮又实用。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朝阳实验小学有计算机专业教师培训各学科教师制作课件,而且校园网有制作课件的资源,用起来很方便。在十几堂课中笔者看到,教师们对学生的态度都很亲近,以鼓励为主,评价方式多样化。比如人大附小一位老师把评价与语言点的学习结合起来。当学习内容是有关形状的单词时,教师用彩纸做了各种形状,并把它们奖励给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颜色和形状,然后自己去拿。总之,笔者观摩的这 10 几节小学英语课从理念到教学方法都给人一种新的感觉。
二、问题与隐患
我国小学英语教育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但笔者认为,全面提高师资水平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小学外语课程的普遍开设使小学外语教师的需求量迅速增加,由此产生了教师的总体的外语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方面的质量问题,其具体表现为教师教学技能和手段落后,教学评价标准单一,科研态度滞后。
笔者在培训职前和部分在职小学教师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小学英语教师对理论知识和科研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有一些基本英语知识,技能,上课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就是好的英语教师。有些在校师范生和受培训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和理论知识理解不深。例如,有些教师只片面注重学生的兴趣,忽视了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兴趣的目的,结果大量的教具、音像图片、实物使学生的情绪亢奋,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英语学习上。这样的教学方式使英语教学流于形式,更谈不上学生的学习意识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形成。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形势下,更多的人支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观念,提倡任务性教学的教学模式。但有些教师忘了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任务体验中掌握语言,使任务性教学成了无意义的纯粹的活动。
与城市小学英语教师相比,农村,大城市的远郊区县的英语师资的质量问题更加严重。从英语能力来看,大部分英语老师达不到大专水平。从其他学科转行教英语的现象严重。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主持的“大中小学一条龙英语人才培养模式”项目的调查结果显示,小学英语教师中大专学历的有 61%。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王松美对延庆、昌平、顺义等五个远郊区县的调查显示,超过50%的英语教师是从中文、数学等非英语专业转行而来;此调查另对 181 名小学英语教师进行笔试,结果显示,近九成的英语老师,口语和听力更差,课程理念也跟不上新课程改革
由此可见小学英语教师从数量上和质量上急需提高。
三、思考与建议
1. 加强多渠道在职培训,探索职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在职教师培训主要是由教育学院,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电视大学等承担,职前的教师培训主要是由师范大学,师范专科学校等承担。
探索职前培养模式,为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师的职前教育主要靠师范大学的初等教育院系。如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从2001年起设英语方向本科专业,主要负责北京小学英语教师的职前教育。为了我们在校的本科生新入职时期可以较快地进入教师角色和今后的继续发展,我们的培养方案主要分为如下几个部分:大学基础课,教师专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课程,以及教学见习和实习。毕业前一年,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实践活动一年。除了要加强校内的培养模式的探索,还应该加强与小学联系,在实践中探索适合国情的骨干英语教师的培养模式。
2. 严格教师资格鉴定
笔者认为保证小学英语师资的质量是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前提;严格小学英语教师资格考核又是小学英语师资质量的保证。这种考核要对上岗的英语教师从英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和教师专业知识,技能进行考试考核,并要有一定合理的标准。比如海淀区就规定小学在职英语教师必须通过口语考试绿色通道6级以上,新入职英语教师必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或以上标准的考试,同时也要具有“绿色通道”六级或以上口语考试合格证书。这样的规定保证了海淀区小学英语教师的整体质量,也使海淀区小学英语教学研究走在北京市英语教育的前列。笔者也访问过日本奈良和京都的六所公立小学,教师大部分是本科毕业,个别是研究生毕业。小学教师在大学期间需要经过教师资格考试,还得通过采用考试。国家公立小学教师的采用考试是由各省或市教育委员会负责进行,一般有教育基础理论,教师专业知识,英语等三,四门笔试和实际教师技能考试。一般毕业后三,五年才能拿到国公立小学教师的采用资格证。
总之,对小学英语教师任职资格规范化是非常重要的。
3. 完善针对学生的教学评定手段
我国教育改革改变了很多英语教师的传统观念,认为对学生的评定不能以简单的期中和期末考试作为标准,而要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动态的评定。因此,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喜欢使用形成性评定(formative assignment)和档案袋评定(portfolio assignment)。但在使用过程中,有些老师简单地把各种小测验的成绩当成形成性评定、把各种小测验成绩,阶段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作业成绩、小组活动成绩和各种奖励放到学生的档案袋中,不加分析地加到一起,再算一个平均成绩,认为这就是对学生一个学期的评定结果。实际上这是对形成性评定和档案袋评定的误解。
形成性评定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评定,“直接起到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发展的作用。”(刘道义:2005:58)老师也能从中得到反馈,根据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以便有效教学,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档案袋评定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定,它反映了学生的学习历程,即成长变化的过程。教师在决定使用档案袋评定时一定要先确定档案袋评定目的,内容,评定的方法和规则。
对一个阶段的学习成绩的评价可以用终结性评定,比如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低年级以口试和听力为主,并通过观察、与学生交流等方式对学生做出描述性评价。高年级以口试、听力和笔试为主,可采用等级制或达标的方法记成绩,不用百分制。香港小学英语卷面百分制,通知家长的成绩是等级制。北京很多小学也是这样做的。
为了合理而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绩,学期总成绩评定指标应参考学生的语音、语调的掌握情况,学生课堂活动表现和合作能力的情况记载,学生口头,笔头作业完成情况,学习内容掌握情况记录等。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另一方面也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我们的评定目的就是要鼓励学生学英语,而不是紧紧根据测试成绩给一个结论。
四、结论
尽管对是否在小学开设英语课有不同的看法, 但由于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符合国际英语教育的潮流,因此,小学英语教育仍然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又为我国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同时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政策上的支持带来了小学英语教育的大胆改革与研究,从小学英语教材的多渠道开发到课堂教学手段和教法的多元化;从教师培训模式和内容到教学评价手段与方法;从对系统理论的研究到实践经验反思都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新的研究成果不断问世。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我国小学英语教育的研究仍处在摸索中,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城乡小学英语教育的差别仍然较大;教师资格认定标准还不统一;职前、职后教师培训课程开发与设置还不够合理有效;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理论与实践仍然脱节;新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手段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尝试。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但需要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和资金上的投入,更需要对教育落后地区的扶持。
总之,中国的小学英语教育还需英语教育专家,教育学专家,以及一线教研员,小学英语教师共同努力,借鉴先进经验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小学英语教育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 Arthur Hughes. 2000.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Elli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Tomlinson. B.1998. Introduction in Tomlinson, B. (Ed.) Materials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丁朝鹏,新课程评价的理念与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5. 郝建平,英语教学与评价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 2006(3) P64-65;
6. 林立,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7. 刘道义,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浅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5(10) P58-60;
8. 刘道义,小学英语教学特点与小学英语课面临的挑战[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1(7) p36-38;
9. 束定芳、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年;
10. 梅德明,大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年;
11. 王蔷,国际小学外语教学研究及其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5(1) p88;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小学英语教材教法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