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分的古诗(精品多篇)范文
【导读】关于秋分的古诗(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关于秋分的古诗 篇一
启示一:在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先“吃”下去,作为以后终身消化、“反刍”的文化储备
儿童时代是记忆的高峰阶段,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澄澈的时候直面经典,吸取中华文化的精华。虽然他们现在并不能准确地理解古诗文的含义,但是这种背诵会在其记忆的底板上刻上深深的烙印,使其终生受益。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儿童时代背会的东西往往终生不忘,这便是所谓的“幼学如漆”、“童子功”。所以,我们大可不必畏首畏尾,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去积累吧!能理解的,尽量帮助孩子理解;不能理解的,不求甚解也不为过,先积累下来,今后可以在言语实践活动中逐步加深理解,以作为学生长大后终生消化理解的文化储备。就像一颗种子深埋在土壤中,吸收养份,储备能量,等待时机,开花结果。
启示二:古诗的写意性也决定可以先让学生积累下来,储备在心里,然后用一生的阅历、经验去“反刍”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我们在教学中虽然竭力让学生去读背、去理解,但学生总是一知半解,这让我们许多语文教师犯难:小学生到底要不要学古诗,到底该怎么学古诗?学古诗确实很难,因为古诗大多是写意的,很多古诗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对古诗的理解也是因人而异,阅历、年龄不同,对古诗理解的高度、深度、厚度也不同。所以,我认为小孩子学古诗现在不理解不要紧,可以储备在心里,将来长大了再慢慢消化,像牛“反刍”那样。只要让他们多诵读、有所意会就可,“诗中有真意,欲解已忘言”。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把这些虽然半懂不懂、似懂非懂甚至全然不懂但对学生未来人生有重要影响的诗句“吃”下去,然后用自己一生的阅历、经验去“反刍”。
鉴于此,我认为古诗教学的侧重点应该是对古诗文的积累,且可以“重在积累,不求甚解”。
一、积累——要帮助形成知识块
我做过一个调查,发现身边的老师们让学生积累古诗词的方法无非两种:一种是买一本书让学生一首一首背,一种是想到什么背什么,随意性比较大。这样学生头脑中积累的古诗就如一盘散沙,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慢慢地流失。如果采取以下方式进行积累,那么就可以把古诗聚成一串珍珠,形成知识块,这样就不容易遗忘。
(一)依靠主题,带活积累
我们每册课文里都录用了四首古诗,每首古诗都有一个主题。古诗词积累就可以依据这个主题,立足课内,拓展课外,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形成一个鲜明的积累体系。如,二年级上册古诗《赠刘景文》和《山行》都是描写秋景的,读后我们会被诗中描绘的深秋美景所陶醉。《赠刘景文》写秋末之景: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山行》描绘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深山秋色图。由此,可引导学生积累相关的诗篇,形成“秋天的诗”的主题。另外,如写花的诗:《题》、《卜算子·咏梅》等;言志的诗:《石灰吟》、《竹石》等;写景的诗:《山行》、《归田园居》等;送别的诗:《别董大》、《赠汪伦》等,我们都可以通过确立主题的方法来积累。
(二)依据生活,建立积累
根据古诗文所反映的时令进行分类积累,它能促使学生从时间的角度把握古诗文的脉搏,从而流畅地记忆。从《早春》《春江花月夜》到《夏日》、《小池》;从《秋浦歌》、《秋思》到《冬景》、《江雪》,同学们背过了灿烂的春,缤纷的夏,金色的秋,绚丽的冬。顺着四季走来,一路朗朗童音。这样在不同的节气里让学生们诵读相关的诗,不仅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更有助于古诗和学生生活情景相结合,为他们内化古诗词、运用古诗词埋下了伏笔。
课本里的每首古诗就好像每一个戏剧的引子、每一个景点的导游,教师得先把孩子从声、光、色的世界里引进古诗的殿堂,然后借助主题给学生指出一条条路径,让学生有可能走进更多的诗人、更多的古诗。这样,当学生想起这个主题的时候,他就能想起这个主题的相关古诗,从而实现古诗的有效积累。
二、积累——要帮助激活知识块
形成的知识块不能让其变成死石块,这样的知识是没有活力的,只有把积累到的知识放到“心”的熔炉去冶炼后,在语言实践中不断地运用,从而建立起新的知识块,这样才能真正把积累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把积累到的古诗文不断地运用激活,建立新的知识块呢?给学生一个语文实践的机会很重要。
(一)课堂中的运用激活
课堂上,教师时常有意识地提醒学生运用古诗词对文章进行批注,把古诗积累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这是最有效的运用。如,在教学《燕子》一课时,可以跟学生说:“燕子动作敏捷、活泼可爱,古人在几千年前就写下了很多有关燕子的千古绝句,你能给我们吟诵几句吗?”学生略加思索,便想起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等诗句。给学生提供一个运用的平台,经常运用这些积累的古诗词说话,学生的消极积累就会转化为积极的有效积累。
(二)生活中的运用激活
古诗是古人的作文,是古人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后的表达。古诗从生活中来,我们应该让他回归到生活中去。某日,一值日生负责倒垃圾,倒了数次仍见垃圾桶满满的,长叹一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些背诵过的古诗词悄悄地走进了学生们的生活,犹如一汪清泉流淌在学生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升华着他们对生活的认识。
(三)作文中的运用激活
关于秋分的古诗 篇二
关键词:秋之歌;古典诗词歌曲;艺术特点;演唱表现
一、关于《秋之歌(绝句三首)》
意蕴声远,声未动,心已远。我想这句话用于阐述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来说再合适不过,往往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最为经典的不在于整体画面感,而在于字里行间的细腻与字眼的把握。而因此衍生的中国古典诗词声乐艺术更是秉承了这一点。
西方的歌剧艺术表现,以及很多流浪诗人的声乐艺术形式,古典诗词的歌曲或者声乐套曲是中国古典声乐文化的独特艺术表现,它将中国古典诗词声乐艺术里所蕴含的久远韵味与民族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我国著名作曲家罗忠F就对我国古典诗词声乐艺术表现进行了一个全新的诠释。1962年,罗忠F先生就唐代著名诗词大家杜牧的七言绝句进行了套曲的艺术形式展现,并由此出现了《秋之歌》类型的艺术套曲,这整部套曲里面包含了《山行》《南陵道中》《寄扬州韩绰判官》这三首杜牧的经典暖秋作品。这三首声乐艺术的创作不仅对于罗忠F先生是一种艺术与生活的升华,更是中国古典诗词套曲艺术历史上一次全新的艺术飞跃。
二、《秋之歌》所代表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艺术特点
这三首艺术套曲,我们都知道是在唐代诗词大家杜牧的绝句基础上进行改编的,而且这三首相对于其他的诗词艺术来说虽然都在秋天却并不悲秋,而是以绚丽多彩的秋天美景为蓝图进行描绘。例如《山行》里面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展现出了杜牧特有的经典的暖秋之色,同时也潜藏了诗人对于晚唐第二春的乐观与喜悦心情。而《南陵道中》,其实更多的是秋思之情,其中有很多篇幅描写了诗人在秋天的思念之情,例如“谁家红袖凭高楼”就很深刻地展现出诗人的羁旅落寞之情,诗中利用了红袖女子来进行思念之情的寄托,很深刻、很完整地对秋天的思念主题进行了展现。而另外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则又是另外一种风格,其风格主调以风趣潇洒为主,并且在优美的意境之中展现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三、以《秋之歌》为代表的古典诗词作品演唱特点
1.咬字咬音的细节特色
中国古典诗词声乐艺术的演唱其实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演唱是不同的,特别是在很多细节方面,例如咬字与音节部分来说,这些都需要有极为精确的把握,不像流行歌曲可以笼统而成为一种音乐表现形式。这其实与中国古典诗词音乐自身有关系,因为诗词语言极为讲究意境与韵味,而这些在短短的诗词语句里就需要很多的韵律来配合,更需要对咬字的清晰发音,并与音准相配合实现,每一项都要求十分精准。所以我发现,在演唱表演的时候,中国古典诗词声乐艺术一般都是利用偏美声唱法来进行表演的,用这种精准而美好的声音去展现那种美好的意境。而且偏美声唱法本身在语音的发声等方面都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必须在保证元音发声正确性的同时,注重辅音的配合与咬合。
我们知道汉语里歌词都会依照传统的依字行腔来进行语音发声,一旦有哪些音节归韵不当或者出现语言表达的不清晰,就会使整首歌曲失去原本应有的语言色彩,也就失去了真正应该展现的艺术色彩。所以,在进行中国古典诗词歌曲艺术演唱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对于咬字方面的字头、字腹与字尾的表现。
例如,《秋之歌》里的《南陵道中》,在其第九小节部分,在整个章节诗句中出现的人声与旋律都是为了进行去声的表达,甚至所有声调都是这样的,可以更好地实现口语化演唱。而在这里“慢”字则属于四个呼声中的开口音部分,而且m的唱法用的是喷口,就是整体绷紧却又必须要清晰地进行字头咬字表现,然后慢慢放松下来,继而连贯十足地进行韵母an的字音,并且实现口腔与头腔之间的完整共鸣之后,才进行最终的收韵,并将整体的声音保持在an上面。在这个环节里,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咬字发声的过程里和声旋律与协调性会呈现出一个不很稳定的态势,而这也将提升音准把握的难度,所以在这个部分慢字作为收音非常重要,我们必须要时刻注意这个音节发音的音准把握问题。
而且,第九小节里的人声与旋律中有一个被称为SOL音其实与左手的伴奏织体是一致的,包括和弦里面的降SOL音节对位,这三者的一致也使我们在进行慢音节咬字演唱发音的时候,最为重要的是非五声状态下的模糊调性和弦方面,注意它所关联的降SOL音要精准,不能受到影响。所以,这里要求的是在演唱的时候要根据整个声乐套曲部分的音节特色而注重咬音咬字的清晰,特别是慢字韵母的发声部分,这样不仅可以形象地展现出声乐演唱的艺术语言处理,也可以更加形象地突出中国古典诗词声乐艺术在民族特色与性质方面的重要表现。
2.融入戏曲的拖腔、润腔
既然是中国古典诗词声乐艺术,那么在其演唱表现方面的特点就会含有中国传统元素在里面。这也是其民族性质的必然性所在。很显然,我们本次论文研究的对象也存在这样的情况。
从很多演唱的实践角度来说,拖腔其实也是《秋之歌》这个艺术套曲重要的演唱表演特点所在。这种特色的唱法表现其实很早就在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里面得到了展现,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字多音”的行腔艺术展现,使得整个艺术作品展现出婉转、优美的情感主题。我们看到《寄扬州韩绰判官》里面的“噢”字,很多的旋律其实就是因为这个音节被印出来的,并且起到了延长与润色的重要作用。“O”音在音节属性上属于开口呼声的音节,所以要求口腔必须是张开的,使整个舌根与软腭部位足够地抬起,并且能够简单明了地找到头腔、口腔与鼻咽腔部分的有效共鸣位置与重要的作用点,从而能够实现气息的控制,并且使“噢”音可以成功围绕不同的节奏与旋律进行演唱、表现,并且一气呵成地进行音节的缓慢演绎,这样看上去整体效果就跟语言诗词的吟诵一样,流畅、自然,不带任何的拘泥。
拖腔的出现与应用,不仅会使整体的声乐作品在字声处理方面实现得更加完整与饱满,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整首乐曲的民族性质与浓烈的韵味,让人们听起来神采飞扬,向往不已。
意蕴声远,声未动,心已远;一旦声已动,而久远的声韵传达出来,让人们陶醉。从巍巍华夏几千年的灿烂文明里衍生而出,带着我们的心在旋律中远行,一点一滴都是深远的韵味在流传。
我们可以发现,在我对中国经典的古典诗词声乐艺术套曲《秋之歌》进行详细的创作与演唱分析之后,不仅可以更大空间地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音乐艺术多元化发展的丰富与表现,更重要的是对中国的民族音乐进行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对于演唱者的各方面素养有了很高的要求与影响。
参考文献:
关于秋分的古诗 篇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但短短15分钟的晨诵课,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诵读,分寸实在不好拿捏。一味地读,熟读成诵的目的达到了,但往往失去了诵读的“味儿”;如果语文色彩太浓,又把晨诵课上成了古诗词研究课,有点舍本求末的感觉。
在每日的古诗诵读中,我们边读边诵,边诵边思。
一、幸福点击
诵读中,我们以新教育研发的晨诵教材为依托,结合孩子们的已有知识,选择了一些适合他们诵读的诗词:
1.点击适时的
所谓“适时的”就是符合诵读时令的。《新教育晨诵》教材,正好结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编排了适合孩子们诵读的古诗词。如9月7日白露那天,我们诵读《闲居寄诸弟》;秋风萧瑟时,我们诵读《一叶落》;中秋来临,我们诵读《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待到九月重阳时,我们还可以诵读《九日齐山登高》;待白雪皑皑时,我们可以诵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咏雪》《卜算子・咏梅》。
2.点击贴近生活的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也是学习的根据地。在诵读的选择上我们尽量以贴近孩子生活的诗词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如《问刘十九》《渔歌子》《采桑子・重阳》《观猎》等,这些诗中有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
3.点击节奏感强的
诗原是乐语,古代的诗和乐是分不开的,中国诗词诗乐一体。而孩子们又比较喜欢唱歌。根据二者的特点,在内容上一方面我们尽量选择平仄明显、节奏感强的、易于孩子吟唱的作为晨诵的对象。如《水调歌头》《一剪梅》《清平乐・村居》等;另一方面我们还把谷建芬老师谱写的《新学堂歌》里的古诗词提供给孩子们。
4.点击意境美的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还侧重于那些意境优美的古诗词,以便在吟诵中启发学生借助音乐的渲染和个体的想象去填补诗句的含蓄和跳跃,丰富诗句的语言画面,引领孩子在晨诵中走入空灵的意境,提高晨诵的幸福指数!如《苏幕遮》《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天净沙・秋》等。
二、幸福旅程
1.读一读,读懂诗题
古诗的诗题是诗的关I部分,本身就富有丰富的信息。在导入环节,我配以古典音乐的播放,引领孩子们就诗题说一说自己对所诵诗词的了解。如在中秋前一天诵读《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先让孩子们在音乐中说说对“中秋”的了解,聊聊“中秋”习俗,从而走进古诗,进入诗的整体意境,对诵读材料有一个整体把握,为后来的诵读埋下伏笔!
2.读一读,读好韵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诗境。在古诗词的诵读指导中,我让孩子们根据声调标出“平仄”律,找出“韵脚”,进行有节奏、有韵律地自由地诵读。在指导中,我还根据古诗词特点给孩子们配上一些轻音乐或古筝名曲,从而让孩子们走进一个感性的韵律世界,初步读出味道来!
3.读一读,读美意境
读好韵律只是让孩子走进诵读的感性阶段,我们知道,儿童有着超成人的形象思维,同时这也是他们主要的思维方式。在诵读指导中,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在想象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从而进入一种意境,走入意境,再去诵读。如诵读《池塘晚景》《立秋》《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这些描写秋天的古诗,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媒体展示、展开想象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诗中所描绘的清丽的秋夜意境中,使自己身临其境。通过诵读,孩子们仿佛已经看到了明月、听到了露珠滚动的声音;他们看见了水面荡起的波纹,听见了剪刀裁衣的声音;看见了睡觉的,听见了树枝摇摆的声音……一幅幅画面再现了各种古诗词的意象,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秋夜的迷人,体会古诗中那难以忘怀的意境,感受作者的灵感。这时诵读传送的不仅是一种言语,还有一幅画,一幅整体的画,如诗般不可解,只能用直觉去感觉,不能用苍白的语言去描述!诗中固有的意境因添加了孩子的想象中个人的感彩,就有了一些灵动,诵读也就有了一丝情味!
4.读一读,读出情趣
在古诗词的晨诵指导中,除了借助“韵律”,“意境”诵读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孩子读出诗中的情趣,这种读才是真正的诵读!
何为情趣?依照语文课程标准的描述,可理解为人的情感。诗歌作为文本形式,是诗人的生活和情感的真实写照。如《秋风词》中的李白在月圆之夜看着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因为离别而黯然神伤。这是独属于诗人的!当诗歌成为诵读文本时它又是属于孩子们的!课堂上孩子们通过多次的诵读批文入意,从而把自己读成李白,将李白的情感读成自己的情感,达到“我即是李白”“李白即是我”的忘我境界,分担着诗人的忧愁,他们时而闭眼聆听,时而低声吟诵,感受着古诗带给他们的情感体验。
5.唱一唱,唱出味道
诗大都可和着音乐来唱!谷建芬老师特地为孩子们谱写了以古诗为内容的《新学堂歌》,也是为了激发孩子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我们学校大课间活动时间播放的歌曲,曾都是来自古诗词的吟唱。因此,在晨诵课即将结束时,我建议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旋律将所诵古诗配乐吟唱,课间填进去唱一唱,开个“诗歌会”!如:学完苏轼的《水调歌头》,我们可以将清代张惠言的《水调歌头》的歌词代进去。
《文心雕龙》有言:文之思也,其神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引用之间,吐纳金玉之声;眉睫之前,舒展风云之色。王崧舟老师也说:古诗词教学要字正腔圆地读,要入情入境地读,要有变化地读,要入心入情地读。
关于秋分的古诗 篇四
【关 键 词】 古诗;学习方法;自学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小学生对中华古诗文的诵读,强调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要求小学生在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还具体规定每个学段的背诵篇数和诵读要求: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的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的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的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不仅如此,《语文课程标准》还专门附录了小学阶段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每一册的语文课本中都安排了4首左右的古诗,可见在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古诗文学习是占有一席之地的。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呢?多年来,我致力于探索古诗教学的模式,探索古诗的学法指导。新修订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想:古诗的教学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于是,我打破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尝试“以诗解诗”来提高古诗教学的质量。
古诗语句含蓄凝练,意味隽永,又常常“言近而旨远”,甚或“言在此而意在彼”。古诗教学中过多的理性分析往往冲淡了诗句的灵性,失去了诗的神韵。怎样才能在解读诗句的同时,保留古诗的独特韵味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以诗解诗”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所谓“以诗解诗”,就是以相关的诗文为中介,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感情,感受古诗的艺术形象,体味诗美,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美妙的古诗意境。
一、在学习古诗的同类型引入相关诗句――互相生发
在古诗学习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共性,如有的都是送别诗:《赠汪伦》《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有的都是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等;有的都是描写夏天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山亭夏日》《夏日南亭怀辛大》等;有的都是描写冬天的古诗:《江雪》《冬景》《夜雪》……因此,我们教学某一首古诗时可适当引用同一类型的诗词名句,有助于扩大阅读效果,有利于让学生立体地多频道地接收。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首以目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感情。最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借景抒情,诗中的“孤帆”“碧空尽”“唯见”等词无不浸透着诗人与友人的情意。这给缺乏这方面情感经历的学生带来了理解上的困惑。这时,教师可引入学生已学过的送别诗,以歌送别诗,如《赠汪伦》;以物送别诗,如《别董大》;以酒送别诗,如《送元二使安西》等,再组织学生进行反复吟诵,这样,埋藏在学生心底的情感就有可能被焕发。一旦焕发,再让学生吟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心中便有了几多的感触。学生体会到的,除了依依惜别之情,还有对友人的祝福,祝友人前程似锦,愿两人的友谊地久天长,恰似那一江春水向东流……
因此,我们可引导学生平时注意多读、多思考、多积累优美的古诗,注意同类型古诗的比较,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在感悟古诗的意境时引入相关诗句――降低难度
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不同于小说,它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按照生活矛盾发展的过程铺叙开去。诗人是从这一过程中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的。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但是体悟古诗的意境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古诗的意境在很多时候只可意会,这时,与其生硬地解说、灌输,不如引入相关诗句去体会其意境。如在学习《春日》这首古诗时,诗中没有一句对春天景象的具体描绘,有的只是朱熹在赏春之时所产生的一些个人感受――“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这种感受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呢?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显然并非易事,我首先让学生来想象“泗水河边有哪些景物”,然后用课外的诗句来描绘这些景物,当学生想到“山”时,就引入“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当学生想到“水”时,不失时机地引入“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当学生想到“花”时,引入“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当学生想到“草”时,及时引入“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当学生想到“树”时,又恰到好处地引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然后让学生把想到的这些景物整合起来,感受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春天,从而与诗人产生共鸣,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朱熹所描绘的万紫千红的意境。
三、在体会情感的独特处引入相关诗句――显而易见
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使学生体验古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通过审美体验,得到心灵的陶冶。诗人借诗句所抒发的情感,是最个人化的东西。即使面对同一景象,由于个人的经历、心境等不同,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独特感受。同样是写秋景,王维的《山居秋暝》用朴素而清新的语言,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呈现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山村清幽明丽的图景,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使我们感受到诗人乐于归隐的生活意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写了秋天悲凉的景色,抒发的则是出门在外的游子孤寂苦闷的心情。而杜牧的《山行》不见一丝伤感的痕迹,有的只是真挚的爱恋(“停车坐爱”),有的只是热烈的赞颂(“霜叶红于二月花”),有的只是对大自然的热爱(“白云生处有人家”)。这独特的视角,更表露了诗人积极振奋的炽热情感。学生在学习《山行》一诗时,无须“架空分析”,只要通过与《山居秋暝》和《天净沙・秋思》进行比较,学生就能走进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需要指出的是,以诗文作为情感中介,必须遵循“有关”“有用”“有度”的原则,不能为“引入”而“引入”。所引诗句必须与解读课文有密切的联系,对理解诗文有帮助,要浅显易懂。
在“以诗解诗”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培养一种触发的能力,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看书时,对于书中的某一句话,觉得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的某一处有关系,是触发。学新古诗时,觉得与先前学过的某一首诗有某种相似之处,这也是触发。教师在教学古诗时要经常去锤炼学生触发的本领。如学生学了《赠刘景文》这首诗后问:像这样描写秋天虽然萧条冷落,但仍给人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古诗还有很多,你能找到这样的诗句吗?杜牧写的《山行》深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也跟杜牧和苏轼一样,对秋天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鼓励人们像鹤那样振翅高飞,大展宏图。这样学诗像滚雪球似的,以一带几,久而久之,练就了触发的真功夫。
实践证明,“以诗解诗”的古诗学习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诗句。这种古诗学习方法的掌握,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 周仁济。 古诗赏析及教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关于秋分的古诗(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