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篇范文
【概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心理健康范文 篇一
刚进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些类似于游戏机的机器,当时我还疑惑呢:心理与健康的展出怎么全是游戏机啊?不管了,还是先玩吧!
我们来到“一分钟有多久”的游戏前,先看游戏说明:屏幕上出现动画片,觉得一分钟到了,就按下结束键。动画片可是我的最爱,我迫不及待地按下了“开始”按钮,陶醉在动画片的惊险刺激里。哎呀,快一分钟了吧,赶紧按下“结束”键,画面竟然显示80多秒,这时间也过得太快了吧!第二次游戏我生怕超时了,就没顾上看动画片,按下键后刚30秒。该第三次了,我终于有了一个争气的成绩:56秒。看来珍惜时间它就过得慢,不珍惜它就过得飞快,我以后应该多珍惜时间。
往前走我们来到“放松菩提树面前”,屏幕上出现的是一课“参天大树”,但只有光秃秃的枝干。原来这是一棵根据心情成长的大树,当心情放松时大树就会长出茂盛的叶子;相反,如果紧张,菩提树就只有枝干。我坐到沙发上尽量让自己舒服一点,闭上眼睛,调整呼吸,使自己放松起来……五分钟过去了,我睁开眼睛:“啊,什么?居然连一片叶子也没有?”我大叫起来。妈妈笑道:“哼哼,看我的!”妈妈坐到沙发上……五分钟慢慢流逝,还没等妈妈睁开眼,就听到了我的笑声,原来妈妈的菩提树和我的一样,也是一片叶子都没有。看来我们俩都是没有放松啊!紧张的学习和生活让我和妈妈都没学会放松,我们有机会还是多来这儿练习练习,放松自己的心情让自己轻松的生活。
心理健康范文 篇二
心理健康是和心理不健康相对存在的,健康状态和不健康状态之间会相互转化,也许大家还听过“亚健康状态”,那是用来形容不太健康但还达不到临床诊断标准的身心状态。这一部分人的数量是很大的,而且,“下坡容易上坡难”,向健康那端转化的难度远大于“恶化”为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的难度。好在,人们对心理疾病的误解在逐渐减少,以前要说谁有心理问题多半是带有歧视的口气,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了,轻点的心理问题如感冒,重点的心理疾病如肺炎,更重的治不了出人命的也有,谁能一辈子不感冒咳嗽呢?所以,歧视和误解少了,治好了感冒咳嗽,转肺炎的可能就小些,传染别人的几率也小些,全民健康才是真健康。
人人知道,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统领“三军”。以前我们的科学研究注重人的生物性,相对忽略了“司令部”的养料供给。在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可心理压力却越来越大,暴露的问题逐步增多,这是不堪重负的大脑在“秋后算账”呢。只叫马儿跑不让马儿吃草的行为急需矫正。如果我们能注意心理调适,防微杜渐,没问题时预防,有事没事多咨询;有问题尽早治疗,心情肯定会好得多,学习、工作效率会更高,生活会更精彩。
生命短暂,珍惜生命,就是要活出质量,做一个身心都健康的人。
一、心理健康的人有哪些特点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首先要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人贵有自知之明”说的就是要有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够正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自尊、自信;良好的自我体验是以积极的情绪状态对待自我,能愉快地接纳自己的一切,自爱;自我控制是能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使之符合工作学习的目标,并有良好的意志力。
其次,心理健康的人还要有良好的社会功能。人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个人需要与环境条件并不总是尽如人意,改造环境满足个人需要还是改变自己适应环境要求?要在客观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恰当地满足个人需要。对于社会现实中的各种问题,不否认、不退缩、不回避,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去应对,使个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再次,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是自然与社会结合的产物,需要和周围人交流感情,消除孤独,互相帮助,获得安全感以及归属感等。很难想像一个人际关系一团糟的人能拥有很好的心理健康。
最后,心理健康者要有积极的劳动实践。个人生存与社会发展都离不开劳动,劳动使人的自我价值得以实现。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承受各种压力,适者生存;生活路上坎坷不平,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正确面对成功得失;你我他之间时有摩擦,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与人为善,团结共进。
二、心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国外有学者统计,因情绪不好而致病者占74%―76%。美国某医院对就诊病人的统计,65%的病人疾病与社会环境有关。事实证明,现有50%~80%的疾病与精神因素有关。
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平衡状态,这种状态是在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的。人具有生物、精神和社会属性,是这三种属性的辩证统一体,会与生物、精神和社会性的压力或刺激产生“共鸣”。通常情况下,人自身固有的自我平衡能力会调节心理状态,然而一旦破坏力超过了自我平衡能力的范围,人的心态就会出现问题和紊乱,健康状态就被破坏。久而久之,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如免疫机能失调、内分泌紊乱、神经系统失调等。量变积累到一定的时候,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因素相互作用下,就可能发生质变,一般的会出现心理问题与心理紊乱。寻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有助于恢复健康平衡状态,当到达边缘状态时,需要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会诊方可确定是使用心理治疗方案还是精神病学治疗方案。
另外,还有很多身心疾病,即主要或大部分是由社会心理原因造成的表现为躯体症状的身体疾病。如:过度紧张的人易得心血管疾病,易引起溃疡病;过度劳累,情绪波动大,长期焦虑的人高发甲亢、原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起病、演变、预后、转归等都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三、信号灯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予以重视,及时寻求心理咨询:
l、遇到困难,不知如何解决,焦虑烦躁;
2、遭遇挫折,精神萎靡不振;
3、情绪低落、压抑一周以上;
4、食欲变化(暴饮暴食或不思饮食)、睡眠变化(失眠、早醒);
5、人际交往状况不好;
6、经历失恋、离婚、丧偶等事件后,心灵创伤无法自愈;
7、婚姻及家庭关系不和睦;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篇三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
一、以人为本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全面展开,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人才教育的“科学发展观”提倡建立全面、科学、人性的人才标准、人生标准,走出完全以战胜他人、出人头地为唯一标准的人生观、幸福观。因为如果人生价值和幸福的实现都以战胜他人、不断攀爬为唯一途径,那么任谁都无法真正走出紧张和焦虑。而科学的人才观、幸福观要在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学生实现个性目的,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大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通过科学教育、德育工作及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径优化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以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为指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发展观。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成长性指导
大学生在成长中总会遇到很多麻烦和迷惑,他会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根据大学生的具体特点、具体情况,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通过与大学生谈话和讨论等形式,在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理解的良好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成长中的潜在的、完全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进行处理,帮助其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根源,改变原有的认识结构和行为模式,提高大学生处理学习和生活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生活指导:指导大学生掌握生活技能、调整生活内容、改变生活方式、养成生活习惯以适应生活环境;如何应对生理发育而诱发的心理压力、矛盾和烦恼;甚至包括日常生活料理的指导、财务管理的指导等。人际交往的指导:知道大学生掌握与不同对象交往的规范,掌握交往媒体和人际交往的方法,发展交往技能,学会消除人际关系的矛盾和障碍,缓解交往压力的方法,最终学会处理与各种交往对象的关系,如师生关系、亲人关系、同学关系、同伴关系、异性同学关系。学习指导:指导大学生了解学习任务和要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发展学习兴趣、掌握应考技能、调整应考心态、预防学习疲劳等。适应能力和耐挫能力指导:培养大学生适应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的能力,同时在挫折、失败面前的积极心态和具有应对能力。竞争能力:指导大学生面临目前学习、生活及未来职业中的竞争能力。
2.潜能开发与拓展
开发心理潜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每个人都具有优秀的潜能;只要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发挥或实现自己的潜能。现在我国大学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相差不大,成功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可以更好地发挥潜能。智能的培养:以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思维策略,同时看重培养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创造能力的培养:培养大学生创造的动机、愿望,认识自己创造的潜能,掌握创造的思维方法与策略,发展创造性想象,包括记忆力和思维力;成功心理训练;培养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达成目标的能力,包括认定合理的目标,制定科学、有效的执行计划,勇于面对压力,善于自我激励,养成勤奋努力与不断付出的习惯,培养坚持到底的精神。
3.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培养心理素质,就是要发挥、发展、培养、提高、训练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情商培养情商是描述一个人控制情绪的商数。培养情商就是培养大学生认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识别和理解他人的情绪;构筑和形成动机、兴趣和自我激励相结合的动力机制;处理和协调人际关系等能力。这其中培养大学生乐观积极的情绪是关键。意商培养:意商是用以反映人的意志品质及其发展水平的概念,包括意志的自控性、果断性、坚毅性、持久性等,是人克服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发展大学生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充分发挥意志在制定行动计划和执行计划过程中的能动的调节作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提高学生应对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人格培养:人格是认识、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它赋予个人生活的倾向和模式。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评价机能、自信心、自尊心、自控力、独立性、成就动机,能够接纳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等,促进大学生完整和谐的人格的形成。
4.心理卫生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知识正面教育,消除大学生心中对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的种种不适,正确对待自己的性别和性别差异。
三、不断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同时课堂心理健康教学必须结合实际,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多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教育效果。学校要做到以下四个相结合:
1.心理教学课程与多学科课堂教学相结合
心理教育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出现是落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步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中,通过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态度,通过彼此的倾听和诉说而进行双向的沟通、共同学习而寻求真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用全部的感官真诚地倾听、理解和呼应大学生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所有声音,有意识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运用道德和人文知识,对自身进行主体自我创设与自我建构,这就是一种对大学生自我创造的深层人格的召唤。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该与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加强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性环节。
2.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相结合
心理咨询是帮助大学生解疑释惑、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开展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写咨询等,能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做好新生、应届毕业生、家庭贫困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失恋学生、违纪学生、言行异常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若发现存在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教师应及时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心理辅导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其核心是发展取向。心理辅导含有改变、发展和成长的含义,自我实现是心理辅导的终极目标。
3.团体训练与大学生社团活动的训练相结合
团体训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学生真诚地相互问候,介绍自己,认识他人;每个大学生都以尊重的态度回答社团其他成员的提问,在热情友好的气氛中增进彼此的交往。大学生还可以共同的感受和社团成员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深入的讨论,抒发各自的内心体验,互相疏导,寻找认同感、使得与人共处的能力、移情与理解的能力从中得到提高。大学生社团活动是采用组织手段,加强社会实践,在校园内外组织内容涉及多方面的活动,为大学生日益扩展交往范围、建立多样的生活联系,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充实和美好。教师可以指导大学生自己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努力使活动成为良好的交往环境,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善意,并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学习。
4.心理教育与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积极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心理障碍。广泛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组织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日(月),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知识竞赛,开办网上心理健康栏目,并充分发挥学校广播、电视、校刊、校报、橱窗、板报和校园网络的作用,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广泛开展深入细致的谈心活动,加强思想、感情、心理的交流与沟通,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化解矛盾,润物无声。同时要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教师必须把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解决时间及问题有利于解开心理疙瘩。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特别是要做好高校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大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以缓解来自经济、就业、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
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弹性心理工作,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程,其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我们坚信:只要使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朝着健康、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就必将出现崭新的局面,逐步实现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冯国凡。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及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1).
[2]刘艳,祝茂凯。浅谈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1).
心理健康范文 篇四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小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知,唤起小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识,并对已经出现心理偏异或形成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以促进小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它主要包括认知与学习心理、心理品质、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内容。
(一)认知与学习心理
一般而言认知与学习心理主要包括观察、记忆、思维、创造、学习环节和方法、思维方法、社会认知。研究表明,加强这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可以使小学生按学习规律去学习,讲究学习方法和用脑卫生,注意劳逸结合,消除学习中的被动状态,从而更好地掌握注意记忆、观察、思维规律,学会学习。
(二)心理品质
一般而言心理品质主要包括认识自我、自信、兴趣、动机、能力、性格、气质、情绪、意志、战胜挫折等。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助于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与自我监督,从而学会做人。因为任何教育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内化为自己的认知、情意结构,而内化的程度将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因此,心理品质教育是小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重头戏。
(三)人际关系
一般而言人际关系主要包括社会交往,善待他人,正确处理与同学、家长、教师与集体的关系。通过这方面的教育,可使小学生提高交往能力,学会调整人际关系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能在和谐、安逸、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
(一)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
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来说是好的,但确有少数同学存在心理障碍。从类别上讲,心理障碍有认识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厌学。小学生有的由于某些原因对当时所学知识内容不能及时理解进而失去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敷衍了事,学习效率低下,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学校班级集体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不愿接受老师的教育,甚至与任课老师顶撞。
第二,逆反易怒。由于家庭不和、父母离异、生理有缺陷等方面的影响,而使少数学生心理畸形发展,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对老师的教育感到厌烦,对家长的劝导进行顶撞,同学之间因常发生矛盾导致关系紧张。在受到一般或轻微的刺激时,情绪易产生较大的波动,如,生气、急躁、发怒等。
第三,抑郁恐慌。有些小学生不爱与人交往,在情绪上通常表现为悲伤孤独、消极颓废,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的同学,对学习缺乏信心,小小年龄就对自己的人生前景持消极态度,他们喜欢用不信任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稍有不顺心的事情,便陷人痛苦之中。对同学的善意帮助持怀疑态度,对老师的教育怀戒备心理,在人际交往中有害羞、不安、尴尬、笨拙等异常反映。
第四,是不良品行。一些小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绩或生活的其他方面不如别人就心怀怨恨,不但不学习他人的长处,反而进行挖苦讽刺,甚至对其他同学怀有敌意。少数学生私欲强烈,看到别人有好的东西就想占为己有,常有小偷小摸的行为发生。早退甚至旷课,打架斗狠现象在小学校园中时有发生。
(二)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诱因
现代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发生变化,小学生周遭的一切也急剧地变化,他们在社会中不断成长,周围世界发生的变化都对他们产生了重要影响,总体而言造成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家庭,社会,学校和学生自己心理等四个方面。
第一,家庭因素。家长的经济地位、政治态度、思想倾向、文化教养、人际关系乃至家庭氛围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生活节奏的加快,面对生活压力,孩子父母往往把教养孩子的责任转移给祖父母辈,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责任。祖辈疼爱第三代,往往比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顾,缺少心理上、感情上的交流。由于照顾太多,这些小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发展,在自主、自立、受压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明显不足。
第二,社会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独生子女往往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在孩子们中也开始流行起来,孩子生日讲排场,对孩子物质要求有求必应,孩子们之间相互攀比,将艰苦朴素等优良作风抛之脑后。
第三,学生心理因素。新时期的学生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受新思想影响较大,这些学生能力普遍较强,自我表现欲过强,希望得到周围人群的肯定,往往会采取一些极端的形式表现自己。如有些学生希望老师注意他,让老师看到他的能干,故意在课堂上讲话、吵闹。
第四,教育因素。小学阶段是人一生发展的奠基时期,他们在学校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将影响他们一辈子。小学教育中过分强调对小学生的成才教育,忽略了小学生作为人的成长教育。有些老师教育思想不端正、素质不高、教育方法不当,给小学生造成了超负荷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一个真正的老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且应该成为学生的保健医生,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成为育人的艺术家。
(一)加强交流,了解学生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一些学生难得向老师白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经常深人班级,利用适当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情感,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如在作文教学中布置《写给老师的话》等题目,使一些较内向的学生或有“难言之隐”的学生通过书面形式与老师交流思想。老师则应该对此做好保密工作,并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区分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个别帮助。另外,与学生谈心,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个别谈心,可以发现、掌握某些同学的不健康心理,再“对症下药”,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使个别谈心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只有做学生的知己、朋友,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能将自己的烦闷向老师倾诉。当一些学生在学习上遇有困难,家庭生活受挫折时,他们心情苦闷,情绪失衡时,老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安慰他们,开展谈心活动,老师应以诚恳的态度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让他们把心里的积郁情绪渲泄出来,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二)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作为教师,应时刻牢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尽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该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而作为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等。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他们常常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这些学生只有被人接受,才能接受自己,如果教师不尊重他,他也感觉不到自尊,对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引导,尽量不要当众批评。实践表明,只有从尊重出发,学生才能打开自己的心扉,心理教育措施才能奏效。
(三)创造环境,多样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常规教育外,还要注意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主要有赖于学生所处班级心理环境的状况。老师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开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积极开展班级文体活动,使学生们的过激情绪在文体活动中得到释放,帮助一些学生克服自卑、焦虑情绪。对于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取得成绩,那怕是一点点进步,老师都要大力鼓励,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小学生以鼓励为主,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营造一个充满信心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长处,继续努力,更加勤奋,力争全面发展的上进心。经常开展集体主义的教育,让学生树立爱学校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良好的班级集体融洽师生、同学关系,对学生个体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离群独处的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帮助其矫正不健康的异常心理。开展立大志创大业主题班会,消除一些人的虚荣骄傲狂妄心理等情绪,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增进人际交往,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8月颁布。
[2]肖汉仕著:《学校心理教育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3]林建华主编:《小学生心理教育原理与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4]田学岭:《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5]李慧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新探》,《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7期
[6]曹建平:《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系之审视》,《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7]覃奇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初探》,《广西教育》2005年第1期
[8]周觉伟:《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个途径》,《黑龙江教育》2004年第4期
心理健康范文 篇五
哈尔滨医科大学一位教授介绍,人的健康,从后天因素分析,主要有六大因素,即心理健康,生活规律,营养合理,运动适当,医药保健,环境良好,而心理健康应该是列在第一位的,中老年人更是如此。
祖国医学认为,“气是百病之源”,这里涉及到心胸和精神心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认为,50―80%的疾病与不良心理有关。他们制定的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适应社会与自然环境的能力。”后来,在健康标准中又增加一条“道德良好”。所以当代健康的新观念共有四条,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适应社会与自然的能力,道德良好。后三条均涉及心理因素,这足以说明心理健康在人体健康中的地位。
现代科学认为,生理和心理共同构成健康的基础,但心理也影响生理。良好的心理状态会促进健康,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导致疾病,甚至死亡,当心情愉快时,神经体液调理好,思维敏捷,工作能力提高,免疫力增强。当心情长期紧张,焦虑时,神经体液调理失去平衡,血压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加,会引起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胃溃疡等。美国澳恩堡有位喉癌患者,在服药同时接受“想象疗法”――静坐,并想象体内白血球战士向癌细胞恶魔开战,将恶魔一个个杀死,并运用内力帮助使劲儿。一年后,癌症肿块消失,恢复健康!可见涉及心理的“想象疗法”多么重要。
祖国医学主张,“形神合一”,强调形神相互依存,同时强调神的反作用,认为,“神为行之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明代名医万密斋曾经给落榜而忧郁成疾的秀才朱正治病,便调侃他的病是“怀孕啦!”,需要开两副保胎药!使朱秀才乐个不停,心情为之一爽,抑郁症不治而愈。调查发现,世界各地长寿老人的共同特点是豁达开朗,处世乐观。可见,心胸开阔对健康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保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呢?
首先要学习些心理学、医学和养生常识,在此基础上,了解心理――生理――病理的转化关系,重视心理调整与身心健康的重要关系,增强自我保健意识。还要注意怡情养性,保持乐观。无论老年、壮年还是青少年,涵养道德都是第一位的事。要以积极态度对待生活,淡泊名利,随遇而安,保持愉悦的心境。许多养生学家、科学家都认为,情绪是生命中的指挥中心。古人云:善念造药,恶念造恶。要让自己始终善念做主。每天对着镜子笑一笑,可以自我鼓励地说:“今天我很好,我很愉快!”这似乎是阿Q精神,实则有其道理,也是一种自我心理暗示和心理安慰。
其次,讲究形神兼养,动静平衡,动以练形,静以养神。有人说“生命在于运动”;有人说“生命在于静养”。确切地说,动与静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生命在于动静的平衡之中。动,不可过劳;静,也不可过懒。这就好比前人说的“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需要张弛有致,动静平衡。
再次,中和七情,和畅情志。七情即喜怒哀思悲恐惊。七情过度会损伤身体。喜伤心,悲伤肺,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惊伤胆。人有情感,当发则发,但要发而有度,这个度就是“中和”。所以要以理治情,适度。
俄罗斯学者兹马诺斯基提出一个健康公式:
这个分式说明,分子越大越健康,分母越小越好。分子中首位是情绪稳定,情绪不要大起大落,做情绪的主人。善于养生保健者,都勤于动手动脑,使生活充满情趣,读书、听音乐、书法、绘画、种花、爬山、旅游等等,不仅仅是活动和爱好,也是健身之道。工作着是美丽的,生活多美好!既是知足常乐,又要知不足也乐。
最后值得一说的是,顺其自然,四季调神。中医养生的核心理论是天人相应,天人合一。要注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生发应畅快勿抑郁。夏季要精神饱满勿焦躁动怒;秋季保持安宁,神气收敛;冬季宜沉静,气机不外泄。
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尽快适应离退休后或者提前内退的角色转变。离退休后首先遇到的矛盾是原来的职务已不存在,一下子“门庭冷落车马稀”了,不要为此而抑郁寡欢,要尽快顺应角色转换,当好快乐闲人、“家庭小时工”、“老年学生”等等。对孙子辈的喜爱不要过分较真,孙辈主要让子女去管;老年宜动用脑,活到老学到老。
二是做身心衰老的自我调节。生活要有规律,定期体检,及时治病;多参加社会活动和亲友聚会;适当运动和静养,重点在腰腿,心肺功能,要量力而行,保证安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篇六
作为开展德育工作重要基地的高校,应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优秀道德素质为目标。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以多元化、高校化途径融入到当今高校德育工作之中是目前实践中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以贵州省部分高校的德育工作现状为研究起点,探究增加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以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现实需求为主导,引入多样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以期实现高校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契合,从而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
高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途径
社会中存在的非主流道德观与心理问题处处困扰着当代大学生,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优秀道德素质和健康心理素质的教育基地,肩负着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本文以现况调查分析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贵州省部分高校教师及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针对目前贵州省高校道德教育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研究出发点,以了解高校德育工作现状及如何根据现实大学生群体的特殊心理需求改进德育工作现存问题为主要目的,探索建立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或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优秀教学方法,以有效拓展高校德育工作的途径。
一、高校德育途径与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扫描
1.德育课程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调查表明高校德育途径大多属于显性德育途径,理论课程、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知识竞赛、黑板报宣传、党课团课等是目前采用较多的途径。大多数学生对单纯的理论灌输或说教式教学持反对态度,认为效果甚微或一般,更希望老师能够通过多样的真实案例,将理论联系实际,身体力行。
2.德育课程之外的教师进行德育的内容较少
除了德育课程的专业教师外,其他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虽有一些德育内容的穿插或指导,但内容很少。根据调查,笔者发现大多数高校教师十分重视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但是开展的途径、效果等往往受辅导员或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基本态度、学生的接受程度等不同主客观因素影响,其实施效果因人而异、好坏不一。
3.德育课程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
高校德育课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思想概论》、《形式与政策》、《贵州省情》等,不可否认这些课程对学生道德修养提升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厌学心理,理论灌输办法、空泛的教学内容及任务式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愿意接受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知识竞赛、辩论赛等德育途径,这些结合学生自身特点的德育途径更具针对性,学生也从中颇有收获。
4.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多样化
值得肯定的是,高校除开展核心专业德育教育基础课程外,同时应积极探索种类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调研发现,多数高校在进行专业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的同时,还积极探索其他活动,比如设置专业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开展趣味心理游戏活动,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此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贯穿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案例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来丰富高校德育工作。其中,学生比较喜欢的教育途径包括心理活动或游戏、心理咨询与讲座、校园情景剧等,还有些学生喜欢通过观看具有心理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阅读具有心灵感悟的书籍、放松、运动等途径调整自己的身心健康。
5.半数以上大学生认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高校德育工作开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调查问卷分析显示,约半数以上的大学生对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辅佐的关系持有肯定态度。笔者认为,两者的相互融合一方面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大大提高德育工作开展实效。
二、高校德育工作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问题
1.德育目标缺乏“人性化”
德育目标是指按照社会需要、教育目的、文化传统及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等要求,实现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最终结果,在高校德育系统中具有指导功能,对整个德育过程起到导向和控制作用[1]。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重心集中在政治思想教育这一内容模块,由此导致政治理论教育几乎成为德育的代名词,容易将学生的道德问题归结为政治思想问题,不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及心理需求,违背了“以人为本、促进人格发展”的教育理念,部分课程内容和一些教学方法的应用缺乏针对性,效果不理想。
2.德育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情感教育
高校德育的教育对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任何事物的认知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高校德育课仍一成不变地沿袭以往的内容和方法,忽视社会变化及学生的内在需求,势必导致学生的厌烦情绪。另外,高校德育内容更多侧重政治常识、高尚行为的提倡,而忽视大学生被尊重、被理解、被肯定等最基本的个性心理需求,缺少对心灵、情感的审视,使得学生主观上产生一种印象,即德育与学生的实际心灵困扰、现实生活情境相距甚远,课堂上很多内容难以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无意间助长了学生的抵触心态。
3.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认识与处理和德育问题心理化认识与处理两种倾向兼存[2]
不可否认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开展有利于大学生内外素质的发展,但实践中往往存在部分高校德育工作者将两者的重心及性质相混淆。简单来说,容易错把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绪失衡、认知偏差、行为偏激等看成政治思想品德问题;或者容易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功能,认为大学生德行问题的来源是心理问题。上述混淆两者工作性质的直接后果是造成两类工作开展不到位,因方向偏差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不能“对症下药”。
三、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1.加强对政府宏观政策的学习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1995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布试行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规定,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3]。
2.增加德育工作者心理学知识,强化心理技能,增加情感教育
德育工作者应该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对原有的德育观念及知识加以更新;增进师生之间的心理交流,增加情感投入,尽量消除大学生对德育工作的抵制情绪。许多专业教师喜欢局限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认识与技能掌握非常有限,有些教师因备受工作、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压力而出现心理失调的不良状态,不经意地把课堂之外的负性情绪带入课堂,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高校德育教师应强化心理技能训练,调节身心,觉察自我、治疗自我并创造自我,推动德育的高效课堂。
3.遵从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现实需求
应予明确的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应当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如果德育工作的开展背离规律,一味地对其政治思想道德水平提出过高要求,或过于满足大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而放松正面引导教育,都是偏颇的教育。可见,高校德育工作应该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毕竟,时展下的开放与多元化心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在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过程中,应采取适当方式将传统的德育理念与心理健康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现实需求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教育教学。
4.适当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高校德育方法主要为单向式、灌输式,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积极性差,甚至还会出现厌学,而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能促进德育教学。如果将心理健康教育中普遍采用的交谈互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素质训练等教学方法运用到德育工作中,无疑更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与此同时,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基础为德育工作的有效展开奠定必要的人格条件。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教育是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所做出的必然选择。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与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与深入推进密切相关。高校德育工作应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观念、发展学生丰富乐观的个性、激发学生积极上进的动机、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简言之,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养成,有利于外在的德育思想内化为学生内在的道德素质。
作者:王艳 单位: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胡红艳。高校德育途径的现状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37.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篇七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体系
大学生在不断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在这些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则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交织融汇在一起。因此,必须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都总结出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但是这些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一情况,高校需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做进一步的探索,找到更为有效的教育方法,真正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完善
据全国各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调查分析可知,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的状况,在条件欠缺的情况下,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由辅导员担任。如此不完善的教育体系,一方面增加了辅导员的工作量,使辅导员未能对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充足的了解;另一方面由于部分辅导员缺乏心理辅导咨询等相关专业知识,导致其未能对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有效辅导,在很大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调查发现,当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尽管一些高校已经有了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室,但是基本上都是“空有其表”,并未真正投入使用,校方不愿意在此多花费精力,使心理健康教育未得到有效普及,导致许多学生并不知道校内有这一服务。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也就造成了高校心理咨询服务形同虚设,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起不到任何作用。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
(一)加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
高校应对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给予足够重视,应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体系,同时还应加强心理咨询服务硬件的投入。例如,心理发泄室、心理评测室和心理治疗室等的建设,这些硬件设施对于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还应该定期对校内的心理健康工作进行检查,同时监督工作人员,建立良好的惩罚机制,对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工作者给予奖励,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质量。
(二)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最为亲密。在教学中,教师能够与学生直接进行交流,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所以,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建设,除了专门引进专业心理工作者之外,还应鼓励本校心理咨询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参与到校园心理健康咨询工作中来。同时对一些刚参与心理健康咨询工作的教师要加强专业培训,整体提高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进而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三)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解决心理问题
许多大学生都怕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还有一些大学生不愿承认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校内的心理健康咨询有抵触情绪,这也是造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因此,高校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解决心理问题,如高校可以定期举办心理咨询讲座,还可以组织心理健康咨询相关的竞赛活动等,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心理健康教育。
(四)采用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国内许多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基本上都是通过公开课进行的,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仅仅依靠一门课是远远不够的。随着学生的不断成长与发展,心理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单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不能满足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这就需要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不断创新。例如,辅导员组织案例分析、心理知识竞赛或者心理游戏等。
三、结语
大学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会比较突出,而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因此,高校应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积极探索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以更全面的教育形式使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够健康成长。
作者:许敬 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郑舒婷。试论如何加强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8):168-169.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体育教学
[作者简介]冯守东(1965-),男,河南淮阳人,河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河南开封475001)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076-02
伴随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趋于严重,其引发的负面效应愈加成为高校、政府和社会公众都关心的议题。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人才,而追求个人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则是高校实现育人目标的基本前提和要求。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高校培养全方位人才的必要手段。然而,心理教育存在复杂性和综合性特征,不能仅仅依赖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达到教育目标。本研究认为,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心理健康是对人的心理精神状态良好的基本描述。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是相对的概念,但又不仅仅指没有心理疾病,而强调对环境和自我有积极主动的认知和接纳。国内学者张声远概况了三个心理健康的标准,即“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控制自己”,这十二个字的标准较好地体现出对心理健康状态的不同维度的要求。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各种压力源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现状已经不容忽视,有相当数量的在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的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有关资料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人数已达30%,在总休学、退学人数中有50%是因为心理疾病的缘故。这些心理疾病或者亚健康状态表现为以下问题:一是大学生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缺乏对自我的合理认知,一些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生理特征、经济条件等而具有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而还有部分大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或者既往学习成绩较好而具有天然的优越感,难以同其他同学相处;二是大学生难以有效地认识社会,当前经济社会的转型期,一些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不良思潮从社会吹入校园,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形成了畸形的社会生存观念,将坏风气和不良习惯带入校园,容易引起与他人的冲突;三是大学生难以有力控制自我,自控能力的降低对于大学生的学业维持已经成为了关键障碍。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传销、、恋爱等无法自拔,难以控制好自身的行为,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心理问题的积累往往会在特定情境和条件下引发各种冲突和意外后果,给当事人造成各种难以挽回的伤害。可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二、高校体育教学的心理健康功能分析
体育活动对于心理健康具有潜在的正向功能,这已经为国内外的研究所证明。1986年美国学者R.K.Dishman根据1750名医生的资料整理发现体育活动对抑郁症的疗效达85%,对焦虑症的疗效达60%。国内的心理工作者也研究比较了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价值和意义,如杨昭宁通过对大学生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进行16PF的数据差异比较,发现大学生运动员更具有高乐观性、高敢为性、高幻想性、高稳定性等积极人格特质,指出体育对心理有保健作用,运动能促进心理健康,提高适应能力,增进个性完善。对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言,高校体育教学课堂也可以发挥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为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发挥作用。
1.体育教学课程通过强身健体,实现由身到心的锻炼与防护。高校的体育教学是一种双重过程的实现,既是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即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过程,也是育人、育心包括使学生在情感上获得愉悦和快乐体验的过程。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可以促使大学生获得强健身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升其自我锻炼的技能以及身体素质的不断优化;而身体与精神的健康是高度关联的,获得优越的身体条件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形成积极心理健康状况的前提,各种体育运动强身健体、陶冶情操,能够为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
2.体育教学能够帮助大学生的调整情绪和缓解心理压力,具有重要预防功能。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糟糕的情绪能够显示出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疾病化的可能倾向。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各种表情、行为等外在表现,是其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一些不良情绪,察觉其不正常的心理活动。同时相关研究已经表明体育锻炼具有减轻、缓解、转移和治疗某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功能,能够使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宣泄。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安排一些富于娱乐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能使参与的学生转移情感,忘却烦恼,体验到运动带来的快乐,提高自信心。
3.体育教学能够增加人际互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提升集体归属感和抗挫折心理。由于各种社会和家庭方面的成因,导致当前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校园的生活中出现各种人际交往障碍,缺乏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等,由此形成孤僻、自闭、抑郁等诸多心理问题,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部分学生尽管身在集体之中,与人为伴,但内心却十分孤独。有因觅不到知己而焦急的,有为不被理解接受而烦恼的,有敞开心扉对待别人却又抱怨别人忽视自己的。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个集体内的同学在各种团队性的体育活动中能够面对面地相互交往、进行团队合作和互助,这些身体锻炼中的健康互动能够帮助大学生找回团队和集体的归属感受,形成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也能够帮助大学生打开心扉,解决人际交往中的不适合障碍。
4.体育运动还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自我认知,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不断完善自我。“自我”是一个心理学意义上的概念,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其中,身体层面的良好“自我”有助于增进精神层面上的健康“自我”。相关研究表明,肌肉力量与情绪稳定性、自信心、外向性格和身体自尊呈正相关,且力量训练的增强会使个体的自我意识显著增强。体育教学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强烈的实践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大学生会表现出较强的主体意识,会在精神自我与身体自我的不断互动中、在主观评价的自我与他人感受的自我的不断激荡回应当中,获得相应的、综合的、多方面的感受和评价,从而更好、更客观地塑造正确的自我。
值得注意的是,体育教学不仅能够预防疾病,甚至还可以发挥心理治疗的作用。事实上,有学者认为,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运用自我说服、自我鼓励等方法,使其消极情绪状态得以合理地宣泄,从而激发兴趣、热情,保持心理和谐与平衡。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尽管体育教学在客观上具有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但如果高校在体育教学课程设置中缺乏对心理健康教学方面功能的重视,就很难真正让体育教学发挥更好的作用。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1.应当确立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教学理念。理念是实践的先导,只有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正向功能,才能为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奠定基础。这种教学理念必须在学校层面建立起来,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内容与方式等设计中,应当积极考虑相关内容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积极向具有良好心理功能的教学内容倾斜。体育是将躯体和心智统一起来的最容易调控、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是体育锻炼、健身、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应当加强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相关研究,发现更为优良的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内容设计方案,实现其心理健康教学功能的最大化。
2.应当加强对体育教学师资的相关培训力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没有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就难以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功能。对于心理疾病的预防,需要体育老师成为“探测器”,敏锐发现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绪、性格和心态问题,帮助出现心理问题苗头的大学生发现症结之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和疾病预防;对于出现心理问题的同学,需要体育老师成为“咨询师”,能够从体育运动、身体调养等方面给出相关的知识和建议。因此,体育教学的关键是要加大师资培训的科学化力度,要使得体育教学的老师具备较为丰富和先进的心理学知识,尤其注重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科学联系。
3.应当使用各种教学工具和技巧,提升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涵。不同年龄、性别、专业和地域的大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层面都有着因人而异的丰富体验,体育教学应当根据不同同学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着重对心理问题和情绪状态问题明显的同学形成聚焦,帮助他们检验自身的问题和困境,这就要求体育教学中应当融入各种具有心理学内涵和趣味的游戏、活动等,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形成不同的教学方案。例如,对待部分容易急躁、情绪容易冲动的大学生可采用下棋、慢跑、太极拳等缓慢持久的运动项目来进行干预;遇事容易紧张的学生应鼓励参加像篮球、足球、排球等公开的、激烈的体育竞赛或竞技性强的游戏,因为比赛的紧张激烈感能够对紧张心态形成有效地锻炼;如果学生性格孤僻,则可选择篮球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通过团队式互动的频繁刺激,可以慢慢地改变孤僻习性,形成良性的人际交往。
4.应对教学效果建立积极的评价反馈机制,以此为动力不断修正和提升体育教学质量。要想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在体育教学中真正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就不仅需要动员教师发挥作用,更根本的还在于在教学活动中,能够不断促使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面对面的积极互动。这就需要从教学绩效方面着手,通过教学质量的绩效评价和考核来形成对体育教学不断改进的根本激励。体育学习的评价具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往往以外显行为技能作为评价指标,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学习成效容易显现的特点,对每次体育课程都提出明确的质与量方面的要求,并及时运用同步反馈信息进行评价,以此形成教学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反馈循环,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变施教因素,调节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减少负面情绪的危害,积极促进正面情绪的提升,从而积极发挥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杨雨丰。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经济发展导刊,2008(16).
[3]庄静。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36).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篇九
【关键词】中美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比较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美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源较早,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促使各地移民大量涌入纽约、芝加哥等大城市,随之而来的是社会问题与日剧增,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压力。一些专家开始试图从心理方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心理健康学应运而生。同美国一样,中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是顺应发展需要而产生的。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先行接触到国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者,开始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高校开展的现实需要。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率先成立心理测量与咨询中心。1986年,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学生问题咨询所。这两所高校开创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先河,随后,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相继成立。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向美国等国家学习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美国高校到底有哪些差异?新时期下,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何更贴近我国的国情?更能够贴近学生?带着这样一些问题,笔者在2014年初参观美国加州某大学的心理中心时,就该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对心理中心主任进行了访谈。在与笔者就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比较之后,引发了一些思考。
工作现状之比较
笔者选取的是美国加州某高校与江苏省某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进行比较,主要体现在机构设置、场地设施、师资人员、工作要求等四个方面。
机构设置。加州某高校心理中心隶属于学生工作事务系统,人员、经费相对独立。江苏省某高职院校心理中心成立时,为校学生工作处的一个部门,2012年2月成为学校独立设置的一个部门。
场地设施。加州某高校心理中心场地设施主要有预约接待室、心理咨询室。所有设施的布置严格按照心理咨询场所的布置要求进行。无论是整体温馨环境的营造,还是细节的精心搭配,力求给来访者专业、保密、温馨、平等的感受。
江苏省某高职院校心理中心位于学生公寓中间,心理中心设有两间独立的心理咨询室、箱庭游戏室、音乐放松室、情绪宣泄室、资料室、团体活动室等功能室。咨询室及功能室都面对学生宿舍,相对于加州某高校来讲,更具开放性。但所有设施的布置同样力求给来访者专业、温暖的感觉。
师资人员。加州某高校心理中心设有专职心理咨询师13名,均为教授,分别为医学、护理学及心理学背景的博士,拥有加州心理咨询师委员会颁发的咨询师执照。该校在校学生38000人,咨询师和学生的比例为1:2923。
江苏省某高职院校心理中心有专职教师5名,其中副教授1名,讲师4名,均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其中,1人为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人员与机构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其余4人为注册助理心理师。该校在校学生12000人,专职教师和学生的比例为1:2400。
工作要求。加州某高校心理中心工作重点在于心理咨询师为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服务,促进学生个体觉察和自我成长。其心理教师每周工作40个小时,其中65%的时间要与学生面谈,如果兼有其他工作,比如参与社区服务、担任实习生导师等,每周50%的工作时间需要与学生面谈。中心主任全面负责心理健康工作,对面谈等没有考核要求。学校对中心老师的科研不做要求,不一定要,但要求参加学术会议,并在学术会议上做专题报告。
江苏省某高职院校心理中心教师工作重点在于以咨询、课程、校园心理文化活动为依托,有效畅通校园心理三级网络体系,全面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教师每周与学生面谈不少于4个小时,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讲授,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心理健康活动,挂靠指导分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学校对中心教师的科研工作量考核等同专任教师,每年40个学时。
思考与启示
机构设置有待探索。与加州某高校进行比较的江苏省某高职院校,心理中心为独立设置的校正处级机构,这在江苏省高校中是较为少见的。一般高校的心理中心都隶属于学生工作处,少数隶属于校团委或教学部门。从多年的工作经验及对各高校现实情况的了解看,针对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心理中心隶属于学生工作处的优势在于与各分院的关系较为密切,能够更有利于调动分院或系的工作积极性,让各分院或系更好地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劣势在于:第一,多数高校的心理中心的专职人员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专职,他们往往是名义上的专职人员,事实上会兼顾学生工作处的其他事务性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第二,心理咨询工作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咨访双方有明确的伦理要求,除了咨访关系以外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有其他关系。在学生工作处下的专职人员很难避免存在双重关系,因而对咨询要求有伦理违背,很难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第三,工作本身会受到领导个人意志的影响,分管领导的重视度和关注度会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现实层面出现的因为分管领导的更换,影响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案例屡见不鲜。第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需要不断的积累和提升,学生工作人员的流动性大,会导致工作没有延续性和积累。职责不明的情况下,会影响工作的专注力以及教师无法结合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咨询所需要的专业性做中长期的规划,从而对学院心理健康工作的长远发展产生影响。
省内高校中,因为学工处长或团委书记的人事变动,使得原本开展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新回到原点的现象,屡见不鲜。独立设置的心理中心的优势在于专职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方向明确,更有助于调动专职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劣势在于与各分院或系的关系不再那么紧密,如何调动各分院或系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了一个新的议题。美国加州某高校的心理中心虽属学生事务系统,但人、财、物都是独立运作的,该模式在新时期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独立设置的心理中心的优势在于专职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方向明确,更有助于调动专职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劣势在于与各分院(系)的关系不再那么紧密,如何调动各分院(系)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了一个新的议题。美国加州某高校的心理中心虽然属于学生事务系统,但人、财、物都是独立运作的,该模式既能保证机构的相对独立性,给从事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条件,又能充分利用学生事物系统的资源。在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机构建设中有一定借鉴意义。
场所建设需适应本土化的需要。加州某高校的心理中心场所建设给来访者专业、温暖的感觉。从环境设置的本身来说对咨询就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心理中心的场所设置,大多数院校只有一到两间的心理咨询室,地点有的设在教学楼,有的设在办公楼,也有的设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布置大多数都较为简陋。可喜的是,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基本解决了心理咨询室的有无问题,接下来可以在现有基础上考虑,如何合理布局,让心理健康工作场所变得更专业。与加州某高校比较的江苏某高职院校,所设的各功能室比较齐全。情绪宣泄室、箱庭游戏室、音乐放松室、团体辅导室等,能够为不同心理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符合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宗旨,不仅为个体心理咨询服务,而且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为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服务,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例如在参观了加州某高校的心理中心后,让笔者更加感受到心理咨询场所的建设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布置专业的接待室、心理咨询室或功能室本身就会给来访者以安全感,有一定的咨询作用。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心理咨询场所看,多数是只有一到两间的心理咨询室,地点有的设在教学楼,有的设在办公楼,也有的设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布置大多数都较为简陋。可喜的是,目前省内各高职院校基本解决了心理咨询室的有无问题,接下来可以在现有基础上考虑,如何合理布局,让心理健康工作场所变得更专业。与加州某高校比较的江苏某高职院校,现有400多平米的场所,所设的各功能室,近年来开始有争议,尤其是有学者认为通过击打充气人的方式来发泄情绪,有可能会收到一些负面的效果,但现实中发生的一些个案,又让管理者看到了设置宣泄室的功效,而非常赞同设置这样一间功能室。笔者以为,五年前建设的心理中心确有很多不太专业需要进一步整合和调整的地方,例如初建箱庭游戏室时,咨询室都没有放置箱庭,现有条件下,再专门设箱庭游戏室的意义不是太大。还有,可提供学生宣泄的不只有充气人和海绵墙,增加击打乐器等宣泄工具,把宣泄室改造成集各种器具为一室的多功能宣泄室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另外,室外的空间可以充分利用,多做一些宣传橱窗等,吸引过往的学生驻足观看,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增长心理健康知识。咨询室内部的等候区域虽然较小,但其空间和墙壁也可以很好地规划利用。
加大继续教育力度,提升专职心理工作者的专业水准。从加州某高校的师资情况看,美国的心理咨询专职人员有一套严格的遴选制度。所有从事学校心理辅导的人员必须达到由美国心理学会(APA)和全美学校心理学家学会(NASP)制定的专业标准,参加这两个机构审批认可的培训计划的培训并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并持有州政府颁发的资格证书。进入高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入职前还必须有一定时间的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实习经历。这些规定使得美国高校的心理健康专职人员起点高,专业化程度高。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