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篇)2023年11月党建评论范文
【说明】(多篇)2023年11月党建评论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2023年11月党建评论汇编(20篇)
目录
1. “把思想方法搞对头”...................................................... 3
2. 避免“党务即党建”误区.................................................. 6
3. 从群众“眉头紧锁”中找破解之策.............................. 10
4.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叙事体系................ 13
5. 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 18
6. 加强青年党员干部纪法教育...................................... 21
7. 坚持严密党的组织体系............................................... 24
8. 全面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价值引领力 31
9.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36
10. 让主题教育成效看得见............................................... 39
11. 深刻把握文化赋能的思想伟力.................................. 42
12. 数字化推动高校党建新发展...................................... 46
13. 提高党委中心组学习质量........................................... 50
14. 透过浙江看中国............................................................ 53
15. 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57
16. 文化自信 以文化人...................................................... 62
17. 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68
18. 直奔问题检视整改........................................................ 71
19.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主体性何以可能......................... 73
20.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79
“把思想方法搞对头”
陈云同志曾说:“学习理论,最要紧的,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思想方法,是人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路子和方法。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互相结合的,思想方法不对头,工作方法就会不对头。无数事实证明,只有把思想方法搞对头,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全面深入准确,才能看准大势、认清趋势,理清思路、找到出路,工作时才能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从而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把思想方法搞对头,首要的是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习主席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我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我们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把思想方法搞对头,才有坚实理论根基。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必须在全面把握其立场观点方法上下功夫。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相互贯通不可分割的,立场通过观点、方法体现出来,观点是立场、方法的表达,方法是立场、观点的运用。只有真正将贯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整体把握、融会贯通,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更知其所以必然,我们的理论素养才会更上一层楼,思想方法才会焕然一新。
把思想方法搞对头,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至关重要。毛泽东同志曾说,“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东西没有学通,我们就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既能“解释世界”,回答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又能“改造世界”,为我们提供“怎么办”的科学方法。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有了“显微镜”“望远镜”,思想方法才能搞对头。“现在的领导干部不少人受过专业训练,不缺乏专门知识,但其中的很多人不懂哲学,不善于辩证思考,很需要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我们要把思想方法搞对头,就要把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必修课,在不断接受哲学智慧的滋养中提升思维层次和思维能力、端正思想方法和工作方式,妥善地处理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
把思想方法搞对头,必须与时俱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是新时代我们把思想方法搞对头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必须坚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认真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深刻揭示了这一思想的根本立场、精神特质、理论品格、实践要求、科学方法和世界情怀。我们只有准确把握包括“六个必须坚持”在内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更好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才能把思想方法搞对头,认识问题才站得高,分析问题才看得深,开展工作也才能把得准,确保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避免“党务即党建”误区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近些年,各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效果显现。但是,仍有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中陷入将党建等同于党务的认识误区,把二者混淆。
党建工作与党务工作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没有党建,党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没有党务,党建就缺少了呈现形式。作为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不少基层党组织往往在日常工作中,将党建工作完全异化为党务工作者的工作。党章以党内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了党组在抓党建工作中的责任任务,其中写明了党组要加强对本单位党的建设的领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讨论和决定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和发展党员、处分党员等重要事项等内容。必须明确的是抓党建不只是党务工作者的事,负主要责任的是党组织,党务工作者是执行者。
警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无效创新”,抓党建必须依靠抓党务来实现,但实际工作中,有不少党组织认为,只要把党务工作的规定动作做完了,就是把党建工作抓好了。却不知应付式、形式化、任何“不走心”“花样繁多”的创新党务工作,不仅抓不好党建,还会让党员不满、群众反感,甚至产生副作用。实际工作中,有的地方创建党组织示范点,简单以标语、横幅等形式呈现,这些“标签”式创新使得基层党务工作者陷入了“文山会海”,少了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难题的时间和精力,既无益于群众,还破坏了基层政治生态。党组织示范点创建,不能只看装潢、看展板,更要看务实管用的措施、党员干部的精气神、群众的幸福感。
基层党务工作连着党建工作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有的放矢处理把握好二者关系,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党务工作要始终以党建思维为指导。党务工作是党建过程中的具体呈现,党建则是党务工作的内容,党建工作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党务工作则更加具体,是实现党建工作的载体、形式、方法和路径。党务工作围绕党的建设开展一系列具体活动,比如,发展党员、“主题党日”、“三会一课”、收缴党费、党员教育工作等。两者联系紧密,离开党的建设,就不存在党务工作,但是将党建工作狭隘理解为党务工作,谋划党建仅仅局限于党务活动,考核党建也是盯着党务的统计数据、台账资料等,反映出没有树立起“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这一重要理念。党务工作的参与主体是多元化的,工作范畴是全方位的。因此,在开展党务工作中必须始终以党建思维为指导,组织党员共同参与到党的各项建设中来,增强党员的参与度,积极推动党员主体发挥作用。党务工作是抓手,党建需要对党务进行统领,党建导向鲜明了,党务方能切实可靠。
基层党组织书记必须明晰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身份,筑牢“第一职责是管党治党、第一政绩是抓好党建”的观念,牢固树立大党建工作格局,建立起党建工作与党务工作的连接机制,避免将党建工作完全异化为党务工作者的工作。不断推进党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保证好党务干部做好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又不断探索党员作用的发挥途径,健全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引导党员增强党性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将广大群众组织动员起来,多方联动形成合力。
注重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创新。一方面在工作重点上创新,杜绝“喊口号式”创新,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既要充分了解本地实际情况,也要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难题,积极收集群众需求,在兼顾适配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对治理形式进行创新。近年来,多地创新提出“党建+微网格”的基层社会治理方式,优化党员联系群众的队伍,有效提升了基层组织的服务水平、服务能力、服务质效。另一方面在工作机制上创新,高效的工作机制是基层党建创新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建部门要努力创新机制,防止和克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摒弃形式主义,促进党建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增强党建实效。当前在创新基层党建过程中,要坚持在“传承延续”的框架下进行“创新发展”,并持之以恒。按照有关规定对党建工作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形成系统的、完整的工作程序,用以指导和规范基层党建工作。
从群众“眉头紧锁”中找破解之策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的。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要传承“四下基层”好作风,怀着“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深入基层、走入现场、融入群众,在真听真看真问中了解真实情况,找准找实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才能把基层“冒热气”的一手资料和鲜活经验带上来用起来,使党的方针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现实中,极少数领导干部习惯以上级注意代替群众满意,用提高嗓音压低基层声音;有的不愿下基层、不会和群众打成一片,成为“脸生干部”;还有的下基层不下车子,不进村子;甚至有的对群众的急难愁盼搞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或选择性处理,等等。这些远离基层、游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怪象乱象只会败坏党的形象、寒了群众的心。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生动的教材。抓实第二批主题教育,必须面向基层真开门、开大门,推动领导干部与群众常结亲交朋友,干群关系才会不离不弃。要沉到一线知民意,带头到车间工厂、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重点围绕群众的难、企业的盼、基层的愿,采取面对面、背对背相结合的方式,全面“网罗”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让问题浮出水面,把建议摆到桌面。要掌握沟通技巧,多些“七嘴八舌式”讨论,多说土话、大白话、掏心窝子的话,拉近身心距离,不懂就问、虚心请教、耐心解答,善于从群众的“话里话外”和“眉头紧锁”中甄别好与差,找到工作的方位、落实的方向、改进的抓手。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越是敏感,越不能反感,越是棘手,越不能袖手。要坚持“乱麻中找线头”,从具体的事和具体问题出发,分清主次矛盾和轻重缓急,突出个性问题立行立改、共性问题专项整治,特别是对一些历史遗留、久治不愈的老大难和“硬骨头”,如“鸬鹚入水”般久久为功、一盯到底,不打太极、不留坏账,确保承诺一条一条兑现,整改不折不扣落地见效。要请群众参与、让群众评判、受群众监督,沉浸式回应诉求,清单式公示整改措施,摊牌式亮出阶段性成效,对群众有异议,工作不到位的,及时“返工”“回炉”,不见成效不撒手。也要刀刃向内、严实查摆自身存在的宗旨意识不牢和作风虚浮等问题,着力从思想根源上纠偏找差,真正使主题教育成为厚植为民情怀、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叙事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故事的讲述、中国声音的传播和中国形象的塑造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征程上,切实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就要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叙事体系,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逻辑与价值理念,突破西方的话语围猎,营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提升我国的国际传播效能。
构建两个系统叙事观,提升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认知与认同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叙事体系,首要问题是建构讲好故事的基础性工作,即创新国际传播的叙事观念,以系统论思维梳理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类型与叙事逻辑,推动中国声音的故事内容与中国故事的讲述策略体系化。
从传受视角来看,叙事观念可分为内容叙事观与受众叙事观。内容叙事观要做到“真”和“通”,要求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将叙事全貌与叙事细节相统一,把中国表达和世界表达相结合,把握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受众叙事观要做到“巧”和“融”,处理好国际传播战略与对外叙事策略的关系,即通过分析故事传达过程中的内在叙事逻辑与外在接受规律,把单向输出转变为双向互动,使政府和媒体、组织和个体、国内和国外相互协同、形成合力,提升传播效能。在观念重塑基础上,建构国际传播叙事体系要注重对不同题材的叙事内容进行差异化处理、针对性转化,从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我们正在经历的新时代故事,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知与认同。
塑造“两个协调”的内容叙事观,传播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对外讲好中国器物、发展成就、工业建设等物质文明,也要准确传达中华文明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中华文明厚德载物、讲信修睦的品质要求,为物质与精神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观念信仰,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了哲学内核。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叙事体系,从宏观上要注重文明与国家概念的融合,发挥精神文明的浸润作用;从微观上要从人的全面发展入手,体现中国人独具特色的生命观和生活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的叙事体系,能够为世界文明健康和谐发展提供消除物质主义等痼疾的良药。
创新中国现实与文明赓续相协调的叙事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建立历史与当下协调统一的叙事体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文明古国与现代强国的形象紧密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其形成离不开文明延续。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叙事体系,要立足传统文化沃土,提炼并呈现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智慧源泉与厚重支撑。我们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讲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美好图景,同时也要充分结合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资源;我们提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也要强调天下为公、兼济苍生的理念追求,突出中华文明在处理利益关系、实现兼容共赢方面的历史文化根基与现实发展动力。历史与当下的统一能够促使内容言之有物、让国际受众心悦诚服。
创新“两个融入”的受众叙事观,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将中国式现代化融入世界文明叙事系统。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叙事体系,就要增强中国叙事对世界议程的介入能力。中国式现代化走进国际场域,要注重叙事视角、叙事策略、叙事矩阵等的融入策略,使中国故事成为国际交流互动的主流议题。一是提炼融通中外的新范畴、新表达,面向不同国家的差异化传播语境,充分运用连锁式、故事式、问答式等双向叙事策略,使国际受众听得进、听得明白。二是创新阐释框架,使中国故事打破文化壁垒,取得有效交流效果。如《三体》《流浪地球》等影视作品,通过建立全人类共同面对的“灾难—营救”框架,传达了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三是进行意义重构,将国际社会熟悉的文化要素与新的意义阐释相结合,打破刻板印象,为国际受众认知接受提供助力。
将多元主体叙事融入大外宣叙事系统。在全媒体传播语境下,要发挥广大人民群众主观能动性,在活跃有序中激发多元主体参与。一方面,发挥媒体平台的资源聚合作用,在国际传播中充分实现政府、媒体、企业、个体等不同主体协同发声。另一方面,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推出交融互补的叙事产品矩阵,实现市场动能与国际传播有机结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近年来,诸多中国数字媒体平台出海,以多元主体共生互构的叙事策略在网络空间掀起了一股“数字中国潮”,为推动国际传播转型升级开辟了新的有效路径。
“两个协调”以中国特色的发展理念与客观事实为基底,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历史演进与当下发展相结合,为中国表达与世界表达的融通提供了叙事轴线。“两个融入”旨在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通过传递情感、促进互动,有助于使国际受众理解并认同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叙事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将高质量、有分量的叙事内容作为支撑,才能够提升国际传播叙事的有效性,增强文明大国的影响力与感召力;只有以强大的叙事体系将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转化成为解决世界问题的有效方案,才能将“他塑”转变为“自塑”,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和理念更好地走向世界。
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全面领导是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和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成功经验、突出优势。回顾党的百余年奋斗史,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所以取得长足进步、发挥重要作用,最根本的就在于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这充分表明,只有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坚持党性、旗帜鲜明讲政治,这是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面领导的应有之义。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党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党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这是大原则,决不能动摇。旗帜鲜明讲政治,要求我们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做到爱党、忧党、护党、为党,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新时代新征程,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确保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带头把方向、抓导向、管阵地、强队伍,在重要问题和重大事件上及时表明态度、亮明立场,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
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要勇于改革创新,善于提出和运用新思路新机制,更好激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内在活力。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直面挑战、研究问题、拓展视野、更新观念、丰富手段、激活潜能,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抓好阵地、平台的建设与管理,让党的旗帜始终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高高飘扬。立足网络时代,用好网络信息技术,强化互联网思维,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离不开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党员干部队伍。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党员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俯下身、沉下心,深入生产生活一线,练就一双慧眼,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辨别,着力发现真善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升“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的能力,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加强青年党员干部纪法教育
青年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从严从实加强教育管理监督,引导年轻干部对党忠诚老实,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正确对待权力,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清廉是福、贪欲是祸,青年党员干部要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守住拒腐防变防线,争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加强纪律教育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公报将“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列入今年重点工作。青年党员干部事关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和长远发展,特别是走上领导岗位的青年党员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更需要进一步强化,必须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要把青年党员干部纪法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经常抓、反复抓,引导青年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严于修身律己,坚守纪法红线,牢牢守住拒腐防变防线。
从查处的青年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看,青年党员干部出问题,往往都是从不守规矩、对纪法防线“弃守”开始的。有的纪法意识不强,容易在恭维奉承下放松警惕,在觥筹交错中迷失自我,错把“围猎”当“真情”;有的抱有侥幸心理,觉得纪律规矩“约束不到自己”,被查的都是“不够聪明”,于是想方设法钻制度空子、躲监督“探头”;还有的选择性执行纪律规矩,认为“面上过得去就行了”“私底下松一松没关系”……这些错误思想和做法,归其根本都是没有将纪法观念真正树立起来,长此以往,就容易步步滑坡、越滑越远,最终步入歧途,坠入违法犯罪深渊。
从严从实加强青年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防止成长“黄金期”变成贪腐“危险期”。青年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对于青年党员干部,既要培养选拔好,又要持续教育管理监督好。要坚持党建引领,把纪律教育作为党的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推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把党章党规党纪教育作为必修课。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发挥党性教育正本清源功能,戒尺高悬、警钟长鸣,使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把纪律教育寓于日常监督管理,当好“婆婆嘴”、常念“紧箍咒”,抓早抓小,促使青年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没有严格执纪作保证,纪律教育就缺少内在刚性。要将加强纪律教育与严格纪律执行密切结合起来,融入监督执纪问责全过程,执纪必严、违纪必究,以从严执纪的惩戒震慑强化教育效果。
做实做细经常性纪法教育,提高纪法教育针对性实效性。青年党员干部普遍具有文化层次较高、思想活跃、开拓创新意识较强等特点,开展纪法教育必须突出重点,菜单化、精准化提供内容,分层分类、靶向发力,不能搞“大呼隆”“一锅煮”。紧盯入职、入党、提拔等关键节点,加强纪法教育培训、座谈交流、廉政谈话,打好“预防针”、拧紧“廉洁弦”,促进青年党员干部持续擦亮清廉底色。把正向引导和反面警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通报曝光、组织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编印警示录等方式,促进青年党员干部引以为戒、醒悟知止。创新方式方法,探索开展沉浸式教育、互动式教育、帮带式教育等,帮助其了解纪法要求,严格遵守纪法规定,让青年党员干部既提神又解渴、既入耳又入心,推动纪法教育实效不断提升。
坚持严密党的组织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作为一个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通过壮大组织力量来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组织力量的壮大离不开组织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进一步深刻领悟和把握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的重大意义、核心内涵与实践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进一步织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努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深刻领悟坚持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的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沧桑,从建党初期仅有50多名党员一路成长、不断壮大,发展成为拥有9800多万名党员的百年大党,严密的组织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
坚持严密党的组织体系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早在1905年列宁就提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而外,没有别的武器。”作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党的组织体系建设。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就将“组织”作为重要的一章列入其中,为把党建设成为一个有着严密组织体系的无产阶级政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25年1月,党的四大通过的《对于组织问题之议决案》明确指出:“组织问题为吾党生存和发展之一个最重要的问题。”1927年,党的五大闭幕不久,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从整体上对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进行了规划设计,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应当时革命战争需求的组织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过深刻论断:“马克思主义政党力量的凝聚和运用,在于科学的组织。”
坚持严密党的组织体系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组织保证。组织体系严密,党组织才会肌体健康,才能确保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能够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充分发挥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党的组织体系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这是我们党的强大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面对大党独有难题,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越要坚持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唯此才能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坚持严密党的组织体系是我们党加强全面领导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组织工作历来服务并服从于政治工作。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直接表现为组织体系上的领导。离开了党的组织体系,党的一切领导,就无所依托、无所指使。可以说,党的全面领导是组织体系建设的目标指向,组织体系建设是党的全面领导的实现载体,两者是目标与手段之间的关系。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通过严密的组织体系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准确把握坚持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的核心内涵
中国共产党是按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形成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这是世界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优势。党的各级组织虽然功能地位和作用机理各有侧重,但都承载着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使命。坚持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就要推进组织建设贯通各个层级、覆盖各个领域、抓实各个环节,有效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从组织上维护党中央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
坚持把中央和国家机关建设成为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中央和国家机关是“最初一公里”,在党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处于特殊重要位置,是推动党中央治国理政、管党治党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领导机关。要切实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作表率,在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作表率,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为推动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坚持把地方党委建设成为坚决听从党中央指挥、管理严格、监督有力、班子团结、风气纯正的坚强组织。地方党委是“中间段”,在各级党组织中居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在党中央领导下开展工作,在本地区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省市县三级地方党委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党的奋斗目标实现上居于关键位置、负有重大责任。地方党委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地方党委领导能力必须进一步提高。
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是“最后一公里”,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在党和国家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基层党组织发挥着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决定着政治任务的实现和政治目标的达成。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同推动重大部署实施、促进重大任务落地、保障重大目标完成结合起来,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紧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各种短板,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严密党的组织体系
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截至2022年底,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有506.5万个,其中基层党委28.9万个,总支部32.0万个,支部445.6万个。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必须在提升整体效能上下功夫。只有党的各级组织都健全、都过硬,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党的领导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
理顺管理体制机制,确保贯通有力。领导体制不够健全、工作机制不够顺畅,势必造成一些领域党建工作的虚化弱化淡化以及上热中温下冷的问题。要着眼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理顺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和统筹协调机制,在强化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上持续发力,通过体系合一、资源合一、功能合一,深化城乡基层治理“多网合一”,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保障下倾,全面疏通机制堵点、理顺责任链条,实现各项工作主动融入、一体推进。
加大薄弱领域党建工作力度,确保覆盖到位。要始终把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作为薄弱领域党建工作的基础性工程,常态化推动党组织建设工作。深入开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集中攻坚,突出抓好互联网平台企业和快递企业党建工作,实现党组织应建尽建,不断延伸拓展,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统筹组织力量和资源,打造出多层次、扁平化、融合式的组织体系。
积极推进数字化赋能,确保运行高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应着力强化数字技术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运用。要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整合党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信息,推进“智慧党建”,延伸党建触角、拓展党建载体、丰富党建形式,从而提升党建效能、激发党建活力、筑牢党建堡垒。要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同时加强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信息网络建设,优化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路径方法。
进一步优化党建考核,确保落地见效。党建考核具有风向标作用,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抓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落实作为重中之重。抓党建工作最忌重形不重效、党建和业务“两张皮”,要完善党建工作考核指标,注重考核实绩实效。考用结合更是关键,要将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问责追责等结合起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担当作为,严厉治庸治懒。要改进考核方式,真正戒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减负。
全面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价值引领力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以文化之,文化的能量就在于其价值引领力。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全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整体意义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身就是最具有价值引领力的文化,构成内涵丰富的思想文化体系,导引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从文化维度上对不断发展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的总结,其价值引领力体现在各方面工作实践中。因此,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都为其所在领域提供了文化价值引领。
习近平经济思想创新了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文化。经济活动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最关键的经济文化就是关于经济发展观的共识。习近平经济思想丰富完善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观,即: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立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问题导向部署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习近平经济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行动指南,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习近平法治思想奠定了引领全面依法治国的法治文化。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法治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认同。习近平法治思想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伟大飞跃,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历史高度,强调: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法治中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展了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文化。生态文明是基于工业文明发展基础的更先进的文明形态,必然要求文化的同步更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是“两个结合”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生动展现,强调: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习近平强军思想规定了引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军事文化。人民军队的核心优势之一是我们向来重视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积极培育人民军队文化。习近平强军思想是新时代强军兴军的宝贵精神财富:明确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明确强国必须强军;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明确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明确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明确改革是强军的必由之路;明确科技是核心战斗力;明确强军之道要在得人;明确依法治军是我们党建军治军基本方式;明确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明确作风优良是我军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习近平强军思想汇聚起强军兴军的磅礴力量,科学指引人民军队迈开了快速发展的步伐,赢得走向世界一流的主动。
习近平外交思想塑造了引领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外交文化。外交领域是一国向世界展现其文化风貌的直接窗口,习近平外交思想塑造了我国的外交文化形象,强调: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贡献积极力量。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任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新征程上,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把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促进提质增量。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要把人才自主培养的质和量有机统一起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让更多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大国工匠等竞相涌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发挥重大人才工程牵引作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我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优势持续增强。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质量人才支撑还不够坚实。要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方向,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作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着力点,努力在前沿领域搭建人才培养平台,推动人才规模与人才质量同步提升。
培育复合人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更多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多方面实践技能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要立足这一现实需要,牢固树立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理念。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支持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发展,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切实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持续增强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不同人才培养主体之间的有机协同,搭建高水平合作培养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不断提高人才各方面技能,在解决重大问题中培育现实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优化成长环境。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重要条件。要在制度环境、资金支持和生活服务等方面持续做加法,下大力气破除制约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为人才成长营造开放、包容、公平、公正、尊重、友善的制度环境。持续优化和完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基金资助体系,稳步扩大基金规模以及资助覆盖面,为人才潜心科研、创造创新提供物质支撑。提升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水平,营造人才宜业宜居的现代化生活环境,不断增强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让主题教育成效看得见
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紧张有序推进,涉及单位包括机关、学校、医院、科研院所、农村、城市社区等多类主体。参加人员既有领导干部,也有普通党员干部;既有农村党员、城市党员,还有新就业群体党员;既有年龄偏大的,也有年轻党员。开展主题教育,重点在举措,关键看执行。只有实处用力、靶向施策、示范带动,统筹抓好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让每项措施有机融合、一体推进,才能进一步提升主题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实处用力,力避形式主义。第二批主题教育涉及单位大多处在推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应对矛盾风险的最前沿、联系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且时跨岁末年初,各项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稍不注意就会陷入形式化、套路化、表面化的“泥潭”。因此,要注重统筹兼顾,顺应事业发展需要,把开展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不刻意追求“惊涛拍岸”,但求“润物细无声”。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不搞虚张声势的假动作,不做简单粗暴的大动作,多在实效上用功、少在形式上费劲。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锚定目标、一体推进,切实把主题教育实际成效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靶向施策,力避“上下一般粗”。第二批主题教育直接面向基层、面对群众,范围广、类型多、数量大,要更加注重分类指导、靶向施策,既突出抓好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主题教育,又要抓实基层干部主题教育。要注重做好减法,明确规定动作,避免给基层造成不必要的忙乱,防止“一刀切”“上下一般粗”。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找准理论学习的切入点、调查研究的着力点、检视整改的突破点,采取务实管用、简便易行的措施推动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决不能搞调查研究“一窝蜂”、推动发展“一招鲜”、检视整改“一锅煮”。
示范带动,力避层层加码。“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领导干部作为主题教育的“关键少数”,要立身为旗、正身为范,多上讲台、讲党课、深调研、办实事,做到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突出问题好一筹,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的浓厚氛围和“一级带着一级干”的示范效应,切实将基层建议和群众智慧吸收到政策和行动中,让干部因主题教育“有所获”,让群众因主题教育“有所得”。要防止层层加码,切忌过度留痕,减少不必要的资料整理、非必要的“细枝末节”,在“减负不减责”中,推动广大基层干部通过主题教育的洗礼,以更加实干的作风俯下身子、迈开步子,沉到困难大、问题多的地方干实事、解难题。
深刻把握文化赋能的思想伟力
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作用和价值无可替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化人、文以载道,文化并非单一存在,其赋能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谋篇布局,正本清源,擘画文化强国建设的蓝图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一系列重要论述,共同指向为赓续中华文脉注入固本培元、立根铸魂的思想力量。要从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和发展维度来把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的论述,把握“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的判断,从而更好发挥文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磅礴伟力。
文化关乎国本和国运,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已成为全新历史坐标下的光荣使命。实践创新的推进,离不开理论创新的指引。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了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高度统一,以深沉的文化自觉,揭示了契合融通的内在机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全面指引。
文化赋能,思想掌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气象一新、格局一新,中华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迸发出生机和活力,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过程中,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干在实处、奋勇突破,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进一步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新的时代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民族复兴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和思想引领,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区别于别的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识,对整个社会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意义重大。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充分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通过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文明生生不息,思想与时俱进。应对新挑战,抓住新机遇,迫切要求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前,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我们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每一名中华儿女都应该勇于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来完成对人类文明的最大礼敬。
数字化推动高校党建新发展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些不可避免地对党建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形式、内容、评价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其中大学生网民比重可观,网络信息对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当下的大学生是伴随我国互联网发展而成长的一代,其学习、生活、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等都受到互联网的深刻影响。群众在哪里,党建就要建到哪里,为了适应高校党建工作出现的新变化、新特征,就需要高度重视高校数字化党建,以建设高校数字化党建平台来推动和落实中央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和推进高校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首先,从高校发展与改革来看,学校教学科研、学生管理、校园服务等都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且数字化的影响还会进一步扩大。因此,面对数字化时代浪潮,高校党组织必须发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将先进的互联网科技积极应用到党建工作中来,实现数字赋能党建。其次,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组织和覆盖工作有效性不足、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推进高校党建数字化,能够聚焦问题,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优势算法,提升党建资源管理的合理性和效率,为高校党建赋能。再其次,数字化党建平台对于形成以党建为统领、容纳工青妇等群团工作的高校“大党建”格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如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高效智能地处理信息的特征来收集和处理党建相关信息,对高校的党员管理、组织管理等党建工作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为高校党建提供全面的动态“图景”,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水平。
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分析各数字技术的优势,坚持系统观念,运用数字化思维,从党的组织管理、党员学习与教育、党的服务形式上实现数字技术与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
一是搭建平台,提高学校党建工作效能。学校要依托党建云平台,建立起具有智慧算法的数据管理模式,实现学校党建信息的互联,建立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在党员发展方面,可实现入党申请人在平台提交入党申请书、填写思想汇报,党组织在平台对培养人进行评价、填写培养意见等,把从入党积极分子到成为正式党员的20多个环节转化成可精细化管理的流程,对各个环节设置相应思想汇报等模块,规范要求和参数,生成各环节数据、报表等,实现党员发展工作的在线流转、过程留痕。将“三会一课”、组织发展、组织关系转接、党员教育管理等业务线上化,做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例如,2017年上线的北京“党员E先锋”信息化平台在北京高校普遍使用,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搭建校级党建平台,有效推动了高校数字化党建工作。
二是以“互联网+党建”,创新党的服务形式。依托“互联网+”、云平台等技术,打造“互联网上的红色精神家园”,为师生提供信息化、数字化学习环境,及时、准确、高效地将党的创新理论传达到高校的师生。高校通过建立党建网站、手机APP等使党员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浏览新闻,畅通主流价值传播渠道,实现重要党建信息及时呈现、党建活动及时通告、党建优秀成果及时分享等。同时,发挥互联网技术具备的算法优势,满足党员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此外,要形成多层面党内教育的合力,即可以集合网上党校、咨询服务、党建问答、线上办事、日常教育等功能模块,汇集大量党建微课、经典书刊等学习资源,碎片化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能。
三是活用数字技术,走好高校网上群众路线。围绕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服务社会、服务发展等,高校可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强化服务功能,建立实时沟通交流通道,切实解决群众和党员的实际困难。如利用企业微信、视频工作软件、专门党建网页、手机APP等建立高校党建信息交流的微矩阵,将高校各级党组织、教师党员、学生党员以及群众密切联系起来。上级党组织可借助新媒体技术传达中央的指示精神和学校的工作部署,各级党组织、党员、群众之间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加强对话。
此外,可以通过线上活动、线上传播,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创新活动形式,通过形式多样的线上活动让党建工作丰富起来。重点在于要突出服务功能,充分利用好数字化平台建设的算法和效率的优势,为教师、学生办实事。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讨论组打造校内甚至院内内部社交平台,及时吸纳和反馈教师、学生的急难愁盼。设立党组织信箱,打破层级限制,倾听员工心声,及时将教师、学生的诉求通过党的组织程序和组织体系反映到党内,精准识别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推动服务方式创新,打通联系员工的线上“最后一公里”。
提高党委中心组学习质量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是各级党委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职理论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途径。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的意见》,专门对党委中心组学习作出全面部署,必将有效推动全党大学习,有力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有助于全党更好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
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早在延安时期,党中央就建立了严格的学习制度,成立以中央委员为成员的中央学习组,由毛泽东同志任组长,统一管理指导延安及各地高级学习组的学习。后来又成立学习总委员会(简称总学委),有力地推动了全党的学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完善,中心组学习已成为全党理论学习的风向标和排头兵,对党员干部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引领性、示范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习主席对领导干部学习、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高度重视,聚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提高理论素质与增强党性修养、提升工作本领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规范学习管理,提高学习效果,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但在个别单位也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效果不好、学习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我们必须从政治高度、全局角度充分认识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意义,把中心组学习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常抓不懈。
学习靠自觉,也要靠制度。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是促进干部理论学习的必然要求。《意见》为提高党委中心组学习质量作出了比较全面系统、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安排,比如,明确党委中心组学习在用好个人自学、做实集体研讨、加强调查研究、拓展形式载体等方面的工作要求,为我们创新学习形式、拓宽学习渠道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意见》强调要健全完善组织管理、列席旁听、考核问责、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工作机制,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对党委中心组学习的组织领导,推动党委中心组学习由“软任务”变成“硬约束”。
行不率则众不从,身不先则众不信。领导重视、作出表率,是提高中心组学习水平的关键。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委正副书记,作为党委中心组学习第一责任人,必须带头落实学习制度,带头改进学风文风,带头开展调查研究,带头提出改进措施,带头组织和参加述学、评学、考学活动,真正做到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大成效、更实措施,发挥好领学带学促学作用,影响和带动广大党员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
透过浙江看中国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浙江分论坛探赜
浙江分论坛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联合主办的分论坛,系浙江深度参与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议题设置的平台载体。浙江分论坛历年主题,既体现了主办方受益于数字浙江先发优势,深刻把握互联网发展规律,又“以小见大”,充分发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综合效应,让浙江得以借梯登高、乘势而上,不断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治理模式深刻变革。
锚定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与浙江发展结合点
浙江分论坛,从2014年“透过浙江看中国——信息经济论坛”到2016年“数字经济论坛——中外政企对话:数字经济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再到“数字化赋能产业链重构——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工业互联网论坛”。近十年来,伴随着浙江从信息化、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起步,到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再到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再到进一步聚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关键抓手——工业互联网,浙江分论坛主题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历年主题牵引下,契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大势以及信息技术创新趋势,科学认识、准确把握、正确解决因信息技术创新而带来的产业发展乃至融合等问题。
近十年来,浙江因时而谋、顺势而为,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指导意见》《浙江省信息经济发展规划(2014-2020年)》《关于打造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的实施意见》《浙江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等,强化制度供给,从信息经济到电子商务,从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数字化改革到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数字经济成为浙江发展的“金名片”,也成为提升实体经济竞争优势的有效路径。2022年,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8977亿元,占GDP比重达11.6%;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浙江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首位,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显示,2016年—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规模增加4.1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14.2%,是同期美中德日韩5国数字经济总体年均复合增速的1.6倍。
明晰浙江“重要窗口”的世界坐标
浙江分论坛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分论坛板块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分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作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和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中国平台,既让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广泛共识,并开创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新格局,又以“浙江之窗”展现中国之道、中国之美、中国之治。浙江分论坛,即“浙江之窗”在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深刻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的全场景的具体呈现载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不断深化“数字浙江”建设,助力政府和社会数字化改革,先后开展“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政府数字化转型、全面数字化、三个“一号工程”等一系列改革,并不断进行全方位拓展升级。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授权发布的《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评估报告(2023)》显示,浙江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位居全国第一档。相关数据显示,全省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达85%。此外,浙江坚持发展和规范两手抓,加快构建与数字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推动制度规则供给,颁布实施的《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是全国首部以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率先突破数字经济立法;在全国率先制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统计体系,相关做法被国家统计局充分吸纳,为国家出台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分类提供浙江经验。作为全国唯一的信息经济示范区、首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浙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国领先,从2014年3458万人的网民规模、62.9%的互联网普及率,到2022年5642.9万人的网民规模、85.8%的互联网普及率,数字基础设施实现新升级。
这些成就均以不同形式、不同场景在浙江分论坛予以立体呈现。近十年来,浙江分论坛主题虽不断变化,但变化之中始终贯穿一条鲜明主线——浙江一以贯之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以敢为人先的胆识点燃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以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为牵引,统筹施策,全面充分地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初心与使命。
浙江分论坛,是浙江统筹推进网络强省、数字浙江建设的标志性成果。持续擦亮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金字招牌”,就浙江而言,需要不断深化制度供给,抓实抓细,以做好浙江分论坛的形象展示、能级提升、效应承接为切入点,持续放大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数智红利”。
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互联网日益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面对数字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信息革命带来的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胸怀世界,创造性地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命题,蕴含其中的发展共同促进、安全共同维护、利益共同享有、责任共同承担的理念,科学回答了网络空间建设的四个“之问”——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与时代之问,是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愿景。
网络空间发展共促:科学回答“中国之问”
网络空间建设的“中国之问”是指,新时代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随之带来的矛盾风险挑战层出不穷,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中国课题。自2015年到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8.6万亿元上升至50.2万亿元,所占GDP比重从27.5%上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与此同时,全球网络资源分配、网络空间发展仍不均衡,部分发展中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西方发达国家人为筑起技术壁垒,这些都成为阻碍中国促进网络空间协同发展的负面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世界各国的权利,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构建网络空间发展共同体,科学回答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该往何处去,怎样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之问”。中国要以贯彻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为引领,一方面,奠基础、稳发展。开展光缆骨干网、国际海缆等通信基础设施合作,支持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电商环境,提升网络空间公共服务水平,为不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提供可负担的网络服务,促进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另一方面,重创新,赢主动。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促进数字产业融合与经济转型升级,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充分掌握信息传播的自主权,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网络空间安全共维:科学回答“世界之问”
网络空间建设的“世界之问”是指,当前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并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领域传导渗透,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世界课题。网络安全是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和相对的,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加速迭代创新,大国网络安全博弈,已不仅仅是技术博弈,还包括理念博弈和话语权博弈。当前,信息泄露、电信诈骗等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破坏着社会秩序,网络监听、黑客攻击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冲击着国家安全,网络恐怖主义、网络空间军备竞赛等问题挑战着国际秩序,全球互联网安全形势异常严峻,亟需新的治理思路和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构建网络空间安全共同体,科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网络世界、如何建设这个网络世界”的“世界之问”。我们应以《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为基础,秉持发展和安全并重的原则,贯彻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和平与安全。一是增强网络空间战略互信,开展全球、多边、多方的合作与对话,反对网络攻击,防止网络空间军备竞赛,营造和平的发展环境。二是加强信息数据保护,包括保护信息基础设施和个人信息,规范信息收集、存储、使用的行为,加强在预警防范、信息共享、应急响应方面的合作。三是深化打击网络犯罪和网络恐怖主义,进一步完善机制建设,合作处置重大网络安全事件,营造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利益共享:科学回答“人民之问”
网络空间建设的“人民之问”是指,新时代网络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网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给党和国家网信工作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目前,全球网民数量超过50亿,我国网民数量达10.79亿,人类进入“网民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网民”的新阶段,网民成为定义数字时代的主导性因素。但是,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网民获取数字技术以及利用数字技术的能力还存在着一定差异,由此形成的巨大“数字鸿沟”严重阻碍了广大网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构建网络空间利益共同体,科学回答了“网络空间建设为了谁、依靠谁,网络空间发展成果归谁享有”的“人民之问”。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应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向善,把增进全人类共同福祉作为网络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满足广大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根本追求。一方面,分享发展机遇,增强数字经济的包容性,培育构建积极健康的网络生态,提升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网络发展能力,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和帮助,鼓励中小微企业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革创新,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另一方面,共享发展红利,建立创业投资合作机制,打通开放互利的共同市场,畅通贸易渠道,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推动数据要素有序流动,变“数字鸿沟”为“数字红利”,让各国人民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网络空间责任共担:科学回答“时代之问”
网络空间建设的“时代之问”是指,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文明深刻变革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的同时,也产生了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组织边界、地域边界、技术边界、行业边界日益模糊,国际社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数字经济如日中天,网络空间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网络空间主权、军事和社会治理秩序尚未形成,成为网络空间治理的难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关乎人类命运,网络空间未来应由世界各国共同开创。”构建网络空间责任共同体,科学回答了“怎样迈进数字文明新时代,怎样建设数字文明新未来”的“时代之问”。发展好、运用好、治理好互联网,让互联网造福人类,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基于团结合作的全球治理才是人间正道,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必须以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为前提,贯彻落实全球文明倡议,发挥联合国的主渠道作用,完善共享共治的国际治理机制,推动国际社会共同管理和公平分配互联网基础资源,利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则引导新技术新应用,并搭建多渠道交流平台,提升广大有需求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治理的能力。凝聚国际共识,促进数字文明发展进步。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互联网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共有的精神家园,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迈进数字文明新征程,全世界需要携起手来,认真贯彻落实“三大全球倡议”,促进网络空间互联互通、交流互鉴、共同繁荣、有序发展、公平正义,使互联网成为造福全人类的美好家园。
文化自信 以文化人
坚定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这里的“说到底”,就是指思想文化的历史性、基础性、根本性。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家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的普遍性表现在它渗透、作用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文化自信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越是接近目标,越需要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越需要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事关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既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又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自信事关民族精神的独立性。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要靠物质力量,也要靠精神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如果我们的人民不能坚持在我国大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价值,而不加区分、盲目地成为西方道德价值的应声虫,那就真正要提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会不会失去自己精神独立性的问题了。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
文化自信事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新时期,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对精神文化生活更加看重,文化需求高品质、个性化的特点更加明显。同时,我国发展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内在要求。
深刻把握坚定文化自信的内涵与根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六个更”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根据。
前“三个更”侧重于揭示文化自信是自信的基石。所谓文化自信是更基础的自信的“基础”,是指文化的根源性、根本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与“魂”,根深才能叶茂,地基牢固,高楼大厦才不会倒塌。所谓文化自信是更广泛自信的“广泛”,是指文化自信的普遍性。文化无声无息,无影无踪。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孔不入,可以说是人的第二层空气。热爱文化、崇尚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所谓文化自信是更深厚自信的“深厚”,是指文化的厚重性,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后“三个更”侧重于揭示文化自信是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什么?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什么?就是核心价值观,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文化是一种特殊的力量,这种力量的特点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后“三个更”。所谓文化自信是更基本力量的“基本”,是指文化作为精神的力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谓文化自信是更深沉力量的“深沉”,是指文化是沉淀在老百姓血脉中的东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这些根脉,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具有超越时空、历久弥新的价值。所谓文化自信是更持久力量的“持久”,是指文化发生作用的方式不是暴风骤雨式的,而是润物无声式的。滴水穿石的力量、思想最终战胜利剑的力量,是柔弱胜刚强的耐力,是绵绵不绝的浸透力。
坚定文化自信的基本要求
进一步明确文化自信的内容。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全面把握文化自信的内容,归根到底是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脉。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这是作为中国人的底气、骨气、志气的根本所在。
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文化自信,最根本的就是要守住中华民族精神上的独立性,守住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守住我们的根与魂。具体来说,就是要守住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住“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住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守住社会主义文化阵地,确保文化安全。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从文化的本质而言,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文化是人活动的产物,从文化的功能来说,则是化人、育人。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产物。从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的成果的意义上,文化是文,还不是化。只有考虑到这些成果同时还意味着对人自身的改造,才是文化。这就是说,文化如果没有化人的功能,就不能称得上文化。文化既有商品的属性,又有意识形态的属性,让文化产业赚钱,让文化事业来“化人”的看法是幼稚的。不论是公益性文化事业,还是经营性文化产业,都要突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营性文化产业,只是文化传播形式的差别、传播载体的不同,而承载的精神即文化的灵魂应是一致的,那就是必须以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新时代坚持以文化人,最根本的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增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针对性,就要弄清一些人文化不自信的表现,分析不自信的原因,制定克服不自信的对策,强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抵制低俗、媚俗、庸俗的文化产品,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尚书》有云:“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古语,指出“要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精神,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强调“年轻干部要有‘检身若不及’的自觉,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对照党中央部署要求,主动查找、勇于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中华文化一直有严于律己、克己修身的传统。“吾日三省吾身”“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说的都是这个道理。检视自身、自省自励不仅是一种文化自觉,更是中国共产党人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的内在要求。敢于正视问题、勇于自我批评、勤于改正错误,这是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态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开展自我批评,根本动力来自党性,来自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增强“检身若不及”的自觉,关键要秉持一颗公心、涵养一颗责任之心。1941年,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的生活条件极其艰难。有一次,在月底结算时,发现本不能报销的6角钱却差点给报销了。为此,掌管办事处财务工作的中共南方中央局常委、统战工作委员会书记董必武十分自责。他对身边的同志说,我们党的经费来得不容易,每分每厘都是同志们用血汗甚至生命换来的,我们只有精打细算的责任,没有浪费铺张的权力。之后,他主动在办事处召开的会议上作检查,并向党中央写了检讨信。这体现的正是革命先辈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坚定选择,折射一心为公、廉洁自律、防微杜渐的责任担当。
增强“检身若不及”的自觉,必须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经常进行思想政治体检、打扫思想政治灰尘。从扎实开展党内集中学习教育,到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不断进行检视、剖析、反思,同党中央要求“对标”,拿党章党规“扫描”,用人民群众新期待“透视”,同先辈先烈、先进典型“对照”,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高。实践表明,只有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才能不断提高思想境界、锻造过硬本领。
古人讲“闻过则喜”,我们要涵养虚心接受批评的胸怀和气度,对待同志们的批评、群众的意见,做到胸襟开阔、诚恳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多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办实事,把群众所忧所盼变成改进工作的突破口,用群众的满意度检验问题整改成效,在知行合一中检视自身、锤炼党性、践行宗旨。
“多想一想我们的工作怎么样,有没有对不起党和人民的地方。”杨善洲质朴的话语,道出了共产党人时刻的党性追求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新征程上,我们要增强“检身若不及”的自觉,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努力创造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
直奔问题检视整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检视整改是主题教育的关键环节,问题是否找准、整改是否到位,都与主题教育成效直接挂钩。检视整改要躬身入局主动查问题、有解思维坚决改问题和反躬自省回头看问题,切实做到环环相扣、首尾相连,形成闭环。
躬身入局主动找问题,扣好检视首要环。检视整改只有直奔问题而去,才能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对问题退避三舍,就谈不上实际成效,导致主题教育“学做改”脱节。要牢固树立入局意识,主动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迈开步子,多到矛盾困难频发、群众意见集中、工作基础差的地方去。要多“临时起意”,多用“口头语”,才能找到真问题。要坚持把自己摆进去,灵活运用“体验式”感受、“沉浸式”观摩和“互动式”访谈等调研方式,实地到教育、医疗、养老、城市环境等群众关心领域,到项目建设、企业生产、乡村振兴等经济发展一线,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把基层一线愿望呼声、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收集”回来。
有解思维坚决改问题,扣实整改关键环。整改是检视的目的,也是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关键一环。问题是表象,原因才是产生问题的本质。只有深挖问题根源、找准问题原因,整改办法措施才会务实高效。分析问题根源原因要发扬实事求是作风,避免夸大其词和避重就轻两种相反倾向,既不能言过其实、添油加醋,也不能视而不见、轻描淡写,要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原因、剖析根源。要围绕关键、紧抓重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科学性强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时限。要注重尊重地方实情、时代特色,不能一招用遍天下,也不能机械执行、盲目推进。问题整改推进遇到阻力时,不能中途放弃,也不能半途改道,要及时调整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反躬自省回头看问题,扣紧复盘收尾环。整改过程中要注重实时“回头看”,看一看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看一看还有没有类似问题,看一看问题有没有反弹回潮。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要从问题源头开始查找,是原因不准、措施不实,还是落实不到位,重新制定措施、加大落实力度,有力推进问题得到解决。要注重建章立制,把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下来,形成长效机制,实现“解决一个问题”升格为“解决一类问题”,加强监督检查制度执行情况,确保制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对反弹问题,要反思整改工作全过程,树立正确的评判标准,更加注重实效是否显现、基层是否认可。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主体性何以可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明确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如果文化的建设者、实践者没有主体性,文化就不可能立得住、行得远,更谈不上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主体性根源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内生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塑造于百余年砥砺探索的文化实践。
就文化传统而言,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未曾中断的伟大文明,尽管内容不断更新,构成不断变化,但最核心的优秀文化要素始终存在、生生不息,文化主体意识绵延持存,数千年一贯。空间上,中华民族在地理上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保持了民族与疆域的稳定性。这种时空的原因使得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立的、自成一体的民族心态与文化心理,境内的各民族在相互融合中逐渐生成了中华民族本身的主体性,并形成了愈益明确的中华民族的主体认同特别是文化认同。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体意识,对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有深切认知,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觉和鲜明的文化自信。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里强调的就是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不能消解、民族文化的连续性不能打断,历史虚无主义态度不可取。1944年在同英国记者斯坦因的谈话中,针对斯坦因询问的共产党是“中国至上”还是“共产党至上”问题,毛泽东又指出:“没有中华民族,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你还不如这样提问题,是先有孩子还是先有父母?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际问题。……中国历史遗留给我们的东西中有很多好东西,这是千真万确的。我们必须把这些遗产变成自己的东西。”中国共产党运用与贯彻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逐渐形成了对传统与现代的正确认识,探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的继承者与弘扬者。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进一步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主体性。这种塑造首先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人作为历史主体的凸显。唯物史观强调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历史发展,而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人通过把握和认识规律不仅能科学解释世界,而且可以能动改造世界。特别是客观的历史规律并不是外在于人的主体活动,而恰恰体现在人的现实实践中,人作为主体运用规律改造世界能够加速历史发展的进程。正如马克思主义强调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进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不仅在一般哲学理论的层面承认人的主体性,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尤其强调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作为能动主体对于包括文化使命在内的历史使命的承担。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致力于改造旧世界、批判旧文化,建立新社会、建设新文化。《共产党宣言》对此有非常集中的阐发,指出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资产阶级“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所谓“文明的国家”即当时创造了工业文明的资产阶级国家。资产阶级与资本主义文明受资本逻辑的支配,不仅在国内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而且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疯狂的殖民、剥削与掠夺。而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批判旧的意识形态,实现“两个彻底决裂”,建立每一个人都能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整个社会关系高度优化和谐的“自由人联合体”。“两个彻底决裂”,即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在此,“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是指同传统的私有观念,同以人类历史上的私有制特别是资产阶级私有制为基础的传统意识形态的内容与形式彻底决裂,并没有否定继承、吸收人类文化中的优秀精华的含义。而要实现文化方面颠覆性、革命性的破旧立新,马克思主义政党就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主体性,自觉认识、主动践行自己的文化使命。中国共产党作为具有使命担当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此更是有着深刻理解与鲜明体现。
如果说文化传统与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文化主体性的历史根基与理论基础,那么百余年的砥砺探索则是其文化主体性生成的实践基础。《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独立自主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指出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独立自主体现在文化领域,实际上表明的就是党的文化主体性。早在1918年,李大钊发表的《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中,就认为单靠东洋文明或单靠西洋文明都不能解决中国和世界的危机问题,未来中国要走向社会主义,在文化上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并超越东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走“第三新文明”的发展方向和道路,“第三新文明之崛起”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方向。这实际上已经预先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与主体担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提出了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任务,指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强调文化建设的高潮不可避免,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自觉和信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确认为繁荣科学和文化艺术工作的指导方针,体现了对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强调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任务,指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强调坚持“两个结合”特别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巩固文化主体性;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必将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必将愈益坚定,文化主体性也将会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重大成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正确领会和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定了我国现代化的社会属性。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是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规定了我国现代化的价值立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遵循。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党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不论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还是对于社会主要矛盾三次转化的判断,都聚焦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2月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真正使农民变为市民并不断提高素质,需要长期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凝聚起14亿多人民的磅礴力量,发挥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口规模优势,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不断以实际举措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国情的现代化,规定了我国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一个国家探索自己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必须要对自己国家的最大实际有清醒而充分的认识。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应该由这个国家的人民从客观实际出发作出选择。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亦步亦趋跟随别国道路,邯郸学步效仿别国道路,都是没有出路的。中国式现代化在与各国现代化的对比中,彰显出适合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即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强调的是发展现代化的基本国情,“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强调的是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强调的是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达到什么样的现代化状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是“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规定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是整体性现代化逻辑,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脱了单向度追求资本扩张增殖逻辑的窠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坚持和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伴随着社会内部不同程度的贫富两极分化、政治动荡、精神空虚、社会分裂和生态恶化等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则以鲜明的社会主义属性,追求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精神世界丰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本质要求,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丰富了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与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深厚传统文化根基的现代化,规定了我国现代化的文化底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为政以德、任人唯贤”为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提供丰富的治理经验,“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深厚的价值内涵,“革故鼎新、自强不息”为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持,“天人合一、厚德载物”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和谐的生存方式,“讲信修睦、亲仁善邻”为实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提供融洽的模式借鉴。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应对这些挑战和风险,我们要牢牢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胜利。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多篇)2023年11月党建评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