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诚信精品多篇范文
【摘要】企业诚信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企业诚信 篇一
诚实不欺、恪守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即所谓内诚于心而外信于人,古老的华夏民族响誉世界;道德涣散、诚信缺失却是今天中华备受关注的焦点,成为社会进步的痼瘤、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十六大以来,各地人民意气风发,加快城镇化建设,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进。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万象更新的时期,党确立“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目标,今年“两会”“诚信建设”更成为最热门议题,诚信问题已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点。我们工商部门从中责无旁贷的就是要增强企业的诚信意识,创造良好的诚信发展环境,积极打造信用体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进步。
一、大力增强企业诚信意识,深刻认识创建信用体系的重要意义
第一,增强企业诚信意识,积极创建信用体系是贯彻十六大、实践“三个代表”的时代内涵。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构筑企业信用体系是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企业只有讲诚信,才能建立正常的政治秩序,维护稳定的政治局面,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企业只有讲诚信,才能建立良性的经济秩序,推动有序的市场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企业只有讲诚信,才能建立可靠的生活秩序,形成健康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增强企业诚信意识,积极创建信用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是现阶段必须重视和加以解决的一个紧迫问题。
第二,增强企业诚信意识,积极创建信用体系是提高企业文化素质和经济文明程度的有力抓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企而无信”,同样“不知其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一个企业要在更高层次上融入世界,就必须树立诚实守信的思想意识,践行诚实守信的道德要求,才能不断提高企业文化素质;一个企业,只有把诚信作为当务之急的内在要求,贴近世界的长远保证,与时俱进的重要支点,才能逐步走向高强度信任。
第三,增强企业诚信意识,积极创建信用体系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树立诚信经济的根本途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在欧盟的步履维艰,让我们清醒地看到,企业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的逃避债务、合同欺诈、制假售假等不诚信现象,严重损坏了企业形象,制约了投资与消费,败坏了传统美德,造成了信用危机。“诚信”建设,事关企业的形象、发展和未来,因此,工商部门要以诚信建设为突破口,推进社会管理职能转变,为实现新的振兴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人文环境和发展环境。
二、实施“五个加强”,积极推动信用体系建设
第一,加强科学理论指导,确保企业信用体系的正确发展方向。要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十六大的目标任务、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贯穿到全过程和各个方面,通过引导、教育、服务,使信用体系建设真正成为企业实践“三个代表”、弘扬文明新风的过程。我们正与世界接轨,尤其要借鉴西方国家在信用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前沿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向上的企业信用文化,逐步完善信用制度。
第二,加强信用道德建设,促使诚实守信成为企业文化的主流。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也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培养企业的诚信品德是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利推进的重大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任务。工商部门在企业信用体系工作中,要切实加强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教育,从“经济户口管理”抓起,以重点问题的突破带动诚信建设的整体推进;要把诚信建设同深入开展“打假维权”活动结合起来,培育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社会风尚,使诚信文明成为企业的精神财富和价值资源,成为整个社会精神生活的主导。
第三,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规范化制度化的信用机制。稳定可靠的企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条件。西方发达国家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信用体系足足用了100多年的时间,而我们的企业信用体系还处于起始阶段。当前,工商部门在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要着力构建规范制度化的信用机制,一方面就要塑造诚信行政形象,重点是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效能和管理水平,增加政务透明度,增强信守承诺的自律意识,另一方面制定企业信用评级标准,以诚信企业创建为主体,规范诚信经营行为,建立信用分类等级和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倡导企业用诚实换取效益,用诚信赢得市场,用诚信繁荣经济。
第四?忧客乜矸⒄梗?纬苫ЩЫ渤闲牛?率陆残庞玫牧夹愿窬帧3闲牛?笠狄?幼陨碜銎穑?酉衷谧銎穑?ど滩棵乓?帕ν贫?段?谄笠敌庞锰逑到ㄉ瑁?屑苹?⒂胁街璧乜?剐庞闷兰酃ぷ鳎?蟮么?硇浴⒌湫托浴⑹痉缎匀?咄骋唬?灾履艿玫缴缁岬墓?希?闷鸶鞣矫娴募煅椋?⒒映隽己玫纳缁嵊跋欤?钩鲜凳匦胖哺?诿恳桓銎笠担?靡嬗诘苯瘛⒃蠡萦谖蠢础?BR>第五,加强组织引导,推动信用体系建设扎实有效地进行。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范围广、层面多、任务重,工商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扎实有效地把其作为系统工程,统一部署、明确责任、采取措施、狠抓落实。既要以增强企业诚信意识、积极创建信用体系为起点,担负起宣传教育、协调配合的具体职责,形成健全的组织机制和工作机制。又要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突出重点,制定规划,扎实推进,抓好难点问题和突出问题的解决,认真研究新形势下诚信建设的新问题、新特点,及时总结好做法、好经验,确保抓出成效。
三、立足工商自身职能,积极推进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步伐
(一)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将“重合同守信用”活动引向深入。
要从重建市场契约经济的高度,充分认识“重合同守信用”活动的价值作用,有目的、有规划,扎扎实实地把“重守”搞好,争取市场的认同和企业的认可,让“重守”称号成为企业无形资产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保证“重守”评选的严谨规范,应该公示前移,结果公告,接受任何企业、单位或个人的查询和质疑,最大限度地保证“重合同守信用”工作自身的信用。
(二)以“经济户口管理”为依托,构筑工商管理企业信用信息系统。
要让工商行政管理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真正科学化、系统化,成为企业信用体系的航标,应该牢牢抓住:1.充分利用掌握企业登记和监管的信息,完善企业登记、重合同守信用等数据库,完整准确的记录企业基础信息,依法予以公告或者是向社会提供查询服务。2.以基层工商所(分局)为基础,日常监管动态信息为内容,通过专项检查、回访、年检等大量获取第一手信用信息,为辖区内每户企业建立经济户口档案,去伪存真,确保信息来源的准确公正。3.将企业信用档案建设与“经济户口”的建设结合起来,实现良性互动,并利用现有的电子政务网络的工作运行技术支撑平台和工作运行管理平台,实现工商系统网络互通,实现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体化。
(三)以工商管理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为基础平台,建立政府企业信用信息体系。
企业信用信息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积累的各类市场主体的基本情况以及经营活动中有关信用的守法和违法行为的信息,主要由身份信息、提示信息、警示信息、良好信息四类信息构成。记录、公布、管理信息,构筑企业信用体系是涉及到政府各个部门的系统工程,以工商行政管理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为基础平台,以质量信用信息系统、税收信用信息系统、融资信贷信用信息系统等为兼容子系统,建立一个综合的政府企业信用信息体系,发挥行政在信用监督与引导方面的主导作用,从理论上来说是可能的,从实践上来说是可行的。在积极探索的基础上我们应该不断完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对守信用企业建立免检免审机制,对警示企业实行预警机制,对失信企业建立惩戒机制,对严重失信企业依法建立企业严重失信淘汰机制,依法监管,完善企业信用激励机制。为有效实施企业的信用分类监管,我们还要实行企业信用信息披露制度,依法公开企业的身份记录和违法行为的记录,并对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反映强烈的典型案件予以曝光。
(四)切实强化信用管理,逐步完善企业退出机制。
信用是市场经济必需的前提条件,更是市场经济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市场经济呼唤信用管理,如果市场不能及时惩罚失信者,那么就有必要将市场逐劣机制与信用管理相结合,强化信用管理力度,目前将诚实信用作为基本立法准则,与市场规则完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法律主要有三部,即《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要行政执法主体均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维护市场经济法制原则,维持市场信用秩序是工商部门应尽的职责。
企业诚信 篇二
诚信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制胜法宝,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必须依托企业诚信这一无形资产才能顺利进行。努力建设企业诚信, 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才能铸就企业成功之路。 如今我们烟草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强大冲击,挑战与机遇并存,如此一来诚信就更为我们所关注。作为烟草流通企业,客户就是企业的终端,是企业占领市场的关键所在,是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我们的真诚服务将直接决定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满意度,而客户的忠诚度、满意度也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前景。
现阶段在国家局“网建学上海”的号召下,如何建立起规范完善的销售网络,增强核心竞争力,牢牢控制住卷烟市场是当前工作的重点。从现阶段看尽管目前我们拥有较为完备的网络硬件,但是我们的网络软件却很脆弱,尤其是凝聚零售户、服务零售户这个基础还不牢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提高网络凝聚零售户、服务零售户的能力,建立牢不可破的批零利益共同体,是目前企业诚信建设的首要工作。 首先加快网建的现代化进程及应用。当前我们的网络已具其“形”需要的是尽快脱离初级网建阶段,向“电话订货、网上配货、电子结算、现代物流”的现代流通转变,把网建的重心从硬件的建设向功能的发挥转变,采取坚持“三个提供”,提升服务内涵。
一、坚持提供有效的货源,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组织货源。市场是以消费者为导向,卷烟市场同样如此,应积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采用个性化的销售方式引导消费,提高市场满意度。
二、坚持提供稳定的经营利润,制定合理的价格、价差,确保零售户有长期而稳定的收益。
三、坚持提供附加在有形商品之外的服务,加大感情投资,维护与零售户畅通的交流渠道。 其次加强网络内部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在现代化流通体制中卷烟访销变革最大,即访销员向客户经理转变,并在新的访销配送模式中担任核心角色,因此网络建设的好坏与客户经理的工作能力、业务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此卷烟访销的重大变革在网络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坚持诚销意义重大。
一、树立“让顾客满意”的思想理念 有句名言叫做:“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对从事网络销售的客户经理来说,更应该知道“得顾客者得市场”这条市场经济法则。“顾客满意”是市场竞争的法宝,而要使“顾客满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的高低。我们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零售户服务的思想,切实为他们排忧解难,以达到了解需求、引导消费,最终牢牢占据市场的根本目的。
二、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
在产品的营销活动中零售户往往会根据客户经理的宣传来做出某些判断,因而对于客户经理来说,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既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零售户的信任,又可以完整的传递产品信息,提高营销活动效率。平时在营销工作中,客户经理应该多观察、多了解,准确掌握零售户的“脉”,找准工作切入点,做到善于应变、巧妙对付各种人和事,并在日常营销工作中做到“三个要”,即:态度要真诚、表情要热情、要有自信心
企业诚信 篇三
一、影响企业诚信管理的主要因素
1、产权不清晰。明晰的产权制度是给企业经营者提供一个能够长期稳定经营并获取利益的保证。加入世贸组织将迫使国有企业以更快的速度进行改革,民营企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为诚信机制的建立奠定了产权基础。如果企业的诚信与企业决策者的利益得失无关,那么肯定会为了追求眼前利益而不重视企业的诚信管理,目前国有企业不讲诚信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产权不清楚,在国有产权制度下,没有人真正关心企业的长远利益,也就没有人讲诚信,诚信经营也成了空谈,结果造成了目前国企高层出现大量的违规甚至犯罪的事件。而对于目前的民营企业,虽然所有权明确但产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政策多变又使民营企业家形不成相对稳定的的收益预期,同样不讲诚信,因此无法建立诚信机制。
2、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法律法规制度是诚实守信经营者的保障,也是对不遵守诚信者的处罚,同时也要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也就是说我们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在立法上要充分体现保护权利人利益的原则,强化违约责任追究,不仅对逾逃债务的单位要处罚,对恶意逾逃债务的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构成违法的,也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立法条件不成熟的可结合实际制定一些过渡性法规条例,以弥补法律规定的不足,特别是要从司法和执行上落实法律责任,加强执行力度,维护法律的权威,使债权人的权益切实受到保护,使违法违约侵犯他人权益者受到法律制裁。另外应该在法规中允许企业的名字以无形资产进行交易,如果无形资产不能自由交易,即使有交易,也没有真正的受益人,交易价格难以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可口可乐、麦当劳的品牌如果不值钱,那么企业也不会这样重视诚信。
3、企业家品格对企业诚信的影响很大。企业经营者品格主要受个人磨练与修养,家庭教育、社会大环境、职业道德素质、行业内企业的成败经历及同事朋友的影响。至于血缘、财富、学历与企业家是否讲信用无必然关系。市场经济不能只讲看得见的手,讲金钱、讲交易、讲价值规律,还要讲看不见的手,讲诚信、讲道德。道德是诚信的思想基础,要培养企业家的个人素质。经营者不仅仅要经营产品、经营资本,还要经营诚信。一般来说,在经济转型时期,旧的秩序遭到破坏,新的秩序又没有完全形成,这个时候常常会出现不道德的行为,既不受旧秩序的约束,又不受新秩序的处罚,造成不讲道德的行为比讲道德的行为获利更多。比如,会计师事务所,做假帐的,如果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反而吸引了更多的客户,那么假帐必定泛滥。长此以往,不仅扰乱了经济秩序,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必然冲击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影响社会的稳定。
4、企业管理制度对企业诚信的影响。2005年1月刚过,就已有11位上市公司高管相继“落马”,平均每两天就有一位。频率如此之高,几乎可以用“风潮”来形容,实际上,反映出资本市场的制衡机制的失效。在我国尤其是国企由董事长或者总经理一人说了算的情况比比皆是。由于权力制衡机制难以发挥作用,一些公司成了某些高管的“私人资产”。虽然推行公司制改革后,力图用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来改变高管层集权状况,形成公司权力制衡,但是由于路径依赖和改革配套滞后等原因,董事会成员的选任并未市场化,决定其任职资格的依据往往不是其具备的经营管理经验和能力。多数情况下,公司的实际动作掌握在少数关键人手中。在部分公司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情况下,这一个问题更加突出,严重破坏了立法时所设计的公司权力制衡体系,导致高管层共谋和内部人控制,由于法律环境作为一种外部监督机制未能对关键人发挥有效的制约作用,而对于处于控制地位的董事和经理人员,又缺乏促使其自律地维护公司利益的有效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因此,存在内部人行为目标背离股东利益而得不到相应制衡的问题。
5、企业文化对企业诚信的影响。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兴。21世纪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社会的总体进步,是人类文明的全方位提升,企业道德已经变成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遵守道德规范,已经从一种美德,变成一种必须。诚实是做人之本,守信是立业之根。诚实守信,对自己,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是对自己人格的尊重,对他人,是一种交往的道德,是一种气魄和自信;对企业发展则是一种精神,是无形资产,更是管理价值的有效提升。
6、政府有关部门执法不严,监督管理不力。政策多变,政府干预,没有进入和退出的自由,企业就成为一个法定的垄断,政府对进入严格管制而造成与此相关的地方保护,打造了畸形的进入堡垒,使得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不能发挥作用,进而也导致企业不讲诚信。不规范的政府行为是导致企业诚信失灵的重要原因,加入世贸组织后将使政府部门减少对企业的干预,政府政策的透明度将提高,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将减少,为加强企业诚信管理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
二、提高企业诚信管理的几点对策
1、必须加快诚信立法进程,健全法律、法规,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建立和完善诚信管理体系。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应依靠法律的力量和制度、政策来约束诚信行为,尽快建立和完善失信惩罚机制、加大失信者的成本,应该在现行标准上适当提升惩处力度,进而鼓励诚信经营者。政府在建立我国诚信管理体系方面应发挥积极的推进作用,应逐步建立适应以诚信和法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建立和健全由个人、企业和政府诚信有机组成的国民诚信体系。建立并开放企业和个人诚信信息系统,促进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包括工商、税务、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为企业经营提供良好的信用服务,让不讲诚信的企业一查了然,使其无法生存下去。
2、政府要加大监控力度和执行力度,培育诚信监督机制。注重市场监管,建立有效的安全协调机制,整合执法力量,切实解决各自为政,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铲除商业欺诈这一社会丑恶现象,并不是某个部门几次行动就能够解决问题,必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齐心协力。政府各个执法部门要互相配合、发挥作用。对于触犯刑律的,各部门则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3、加强全社会宣传指导,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消费者要更加理性,选择口碑好的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要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遇到问题向消协或技术监督局投诉,或者上网在线投诉,只有大家一起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才能遏制造假者猖獗气焰。同时,广大市民也要学会防范和自觉抵制商业欺诈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诚信管理水平。应尽快形成企业诚信约束机制,减少因授信不当导致合约不能履行以及受信企业因对履约计划缺乏管理而违约现象的发生,使诚信记录不良的企业失去市场活动的机会和空间。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是诚信建设的根本保证。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建立监督及风险管理机制,保证诚信原则能够得到认真的贯彻,有效地抵御外来的诱惑。
5、把诚信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应当根据已经制定和颁发的公民道德纲要精神,把诚信为本纳入到实施的举措中去,指导企业和职工树立诚信为本理念,在企业文化中加上诚信,把诚信作为企业和企业家的理念,作为管理者和全体职工追求的目标,把诚实守信思想,覆盖到全体员工,覆盖到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和经营行为。例如深圳装饰行业的龙头企业海大装饰公司视“诚实守信”为企业的灵魂。创业十几年,诚信的故事传遍鹏城,企业的道路也因此越走越宽广,综合实力位居行业前列。
企业诚信 篇四
关键词:诚信 诚信营销 诚信文化
诚信已成为我国企业界的一种稀缺资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内外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广大企业只有深刻认识诚信的重要性,大力开展诚信经营,才能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诚信营销的涵义
诚信即诚实守信。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规范之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处理各种关系的基本准则。诚的基本含义包括:诚心、诚实、诚恳。信的基本含义包括:信用,即企业经营者必须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信誉,即企业必须把信誉放在首位,以信誉赢得商誉;信守,即企业应自觉遵守国家法律,依法经营,按合同办事。诚信营销就是指企业将诚信原则贯彻到营销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坚持诚信理念,在整个营销过程中顾及社会、企业、消费者以及内部员工的利益,诚实守信,注重长远发展。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开展诚信营销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企业应对WTO挑战的迫切需要。其要求是:
依照国家法律、市场规则和商业道德规范经营管理,自觉接受社会及中介组织的审计和监督;树立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思想,不做假帐,不采取不正当手段欺骗检查和监督;依法纳税,认真履行纳税义务。
建立和健全规范的企业治理结构,确保出资人的利益,反对和抵制企业经营管理者在企业经营和企业重组、上市、兼并、破产过程中以种种欺骗行为侵占他人的财产,损害他人的利益。
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严格质量管理,不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以假充次、以次充优;对消费者的各项承诺要及时兑现,自觉接受消费者的监督和评价;开展消费者教育,努力提高消费者素质。
加强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不侵害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冒充、使用他人的商标,不散布虚伪事实,诋毁竞争对手。
协调好同行企业间的关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规则,倡导公平竞争,反对用不道德手段谋取暴利的行为;与同行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保护职工的利益。遵循劳动合同,加强安全管理,保护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企业要对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真诚负责,要尊重员工的尊严和价值,给予员工合理的薪金和福利,积极为员工提供增长才干的机会,帮助和促进员工个人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企业在营销过程中,要树立环保的思想,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切实提高消费者的生态质量。
诚信营销的意义
美国学者福山在《信任》一书中曾预言:21世纪是信誉的世纪,哪个国家的信誉度最高,哪个国家就会赢得更广阔的市场。诚信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作为企业的一种重要的无形资源,是企业经济发展的无形推动力,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诚信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因素
企业竞争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根据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对企业竞争力的看法: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积累的互补性知识;二是企业信誉。从短期来看,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流程再造等,但从长远来看,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最根本的基础是诚信。如果没有诚信,即使其管理效率再高,技术再先进,产品再好,它也无法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荷兰ING财团负责人亚历山大。卡恩就认为:“没有道德观念,我们就是在与灾难打交道;有了道德观念,我们就可以在国际市场立足。”前GE首席执行官杰克先生也谈到:任何一家想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企业都必须面对“诚信”二字。美国《财富》杂志也表明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500家企业都有自身的道德行为规范。因此,对企业来说,有了诚信,就可以给人以信任感、亲近感,从而赢得顾客,赢得市场,赢得信誉,进而赢得效益,提升其竞争力。
诚信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策略
企业从事营销活动,销售的不仅是产品,更主要的是企业本身。因而营销活动的方式、手段、内容是企业的代言人。如果企业在营销活动中采用各种假冒伪劣商品或其它欺诈方式,除消费者不接受产品外,企业管理的声誉也会扫地,而如果企业在消费者中的形象受到损害,想要东山再起则困难重重。
诚信是企业创造顾客的有效手段
顾客的多少是对企业成功与否的最好评价,如何既保住老顾客又不断吸引新顾客,最简便最切合实际的方式就是在营销活动中讲究诚信,因为诚信是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美国营销学家潘拉索拉曼(A.parasuraman)、隋塞摩尔(Vala-rie A.zeithaml)、贝利(Leonard. L.Berry)和芬兰营销学家格若努斯等人认为,服务质量是指服务实绩是否符合顾客的期望,如果顾客的服务经历符合或超过他们的期望,他们感觉中的整体服务质量就好。如果企业通过诚信的行为与顾客建立起信任关系,就可以提高顾客感觉中的服务质量。如果企业在营销中作夸大不实的宣传或隐瞒对顾客不利的信息,就会使顾客形成错误的和不切合实际的期望。当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无法一一兑现其对服务的描述和承诺时,顾客感觉中的整体服务质量就会比较差,也就没有信心再次购买企业的服务。因此,诚信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顾客,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财富。
诚信是企业吸引人才的有效手段
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焦点。一个没有生机和前途的企业是留不住人才的,一个不能尊重和善用人才的企业也是吸引不了人才的。而诚信既能为企业树立形象,积累财富,又能打消人才的疑虑。因为一个企业既然能认识到对社会的责任,就必然意识到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也必定善用人才,善对员工,“英雄有用武之地”,一流的人才会竞相附之。
诚信营销的实施
树立诚信理念
经营理念是企业从事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企业发展的灵魂。诚信营销的实施,需要企业转变观念,牢固树立诚实守信的思想。国际上成功的企业大都以诚信原则作为企业的行动指南,努力为社会创造良好的诚信风气。
经营诚信产品
产品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基础。没有产品,就没有营销。诚信营销更加注重产品的诚信形象,通过树立产品的诚信形象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支持,从而开拓市场,获取盈利。它要求企业做到:在产品的开发中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在产品定价过程中,应按市场规律办事,不能漫天要价,也不能低价倾销,不能以次充好;在产品的包装上应做到产品与包装相符,不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不能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不能采用令人误解的标示及夸大产品功能的用语;在选择渠道的过程中,要遵循市场竞争规律,要讲究商业道德和商业信誉;在促销活动中应做到:讲究诚实性,合理开展公关活动;建立与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对产品的质量实现跟踪管理、定期调访。
加强诚信合作
与供应商的诚信合作。加强与供应商的诚信合作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连续的资源保证,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供应商的合作主要集中在供应商的产品设计、产品特征、服务、质量检验、工艺流程、包装、交货和订单处理等方面。通过与供应商的协调合作,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的总成本。
与经销商的诚信合作。正如与供应商的诚信合作一样,企业与经销商的诚信合作也能为双方带来很多利益。表面上看,企业与经销商的联系会提高企业销售渠道管理的费用,实际上,企业在和经销商彼此诚信合作的过程中能获得更多的无形利益。通过对美国和欧洲1500家企业与经销商关系的调查研究发现:如果企业和经销商能保持彼此间信赖的关系,企业可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企业在与经销商合作的过程中,应该让经销商充分了解企业的实力及发展的潜力,培养经销商对企业及其产品的信心,同时,要让经销商了解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特别是要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营销计划充分传达给经销商,因为只有使经销商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战略和营销计划,经销商才有可能协助企业加强与顾客之间的沟通,建立顾客的忠诚度。
建设诚信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在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凝聚、规范、渗透和革新的功能,是现代企业生存与成功之本。而诚信又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只有当企业把诚信作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时,企业才能自觉地开展诚信经营。为此应做到:
建立以诚信为内容的价值理念。即把诚信的思想体现在企业文化当中,并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创建以诚信为内容的集激励性、延续性和可操作性与一体的企业精神,在企业内部形成倡导诚信、推广诚信、实践诚信的价值体系。
建立普及诚信理念的教育机制。一是要增强企业家的信用意识,二是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诚信教育,提高员工的诚信意识和诚信经营水平,强化诚信为本的价值观念,使员工的个人成长与企业的兴衰有机切合起来。
建立和完善诚信优先的激励措施。对在营销活动中忠于职守、诚信待人、诚信服务,自觉维护企业形象的员工进行大力宣传,并给予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
营造诚信环境
诚信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企业开展诚信经营,既需要企业的自律,同时又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包括:
产权保护制度。产权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弈的规则。产权不清是企业失信的根源。因为企业产权不清楚,决策者的利益与企业的信誉之间就没有长远的关系,企业也就难以形成持续诚信的基础,因此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一个有关权利规范和保护的体系,包括对所有权、债权、期权、契约等所作的界定和规范,也包括各种权利转让和流通制度的规定。
诚信法律保障体系。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尽快制定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要加强执法检查,加大对失信者的处罚力度,使失信者付出沉重代价。
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加强企业的信用评估和评价。
消费者个人征信体系。消费者的诚信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诚信,确保消费者诚信购物、诚信消费对企业积极开展诚信经营意义重大。为此必须建立和完善消费者个人征信体系,全面、真实地反映消费者个人的信用状况,从而有效防范消费者的诚信风险。
舆论宣传与监督体系。
企业诚信 篇五
关键词:建筑企业 诚信 思考
我们的企业历经几十年的改革和发展,现已进入市场化运作的轨道。诚信已被普遍认为是市场经济各主体的价值和行为规范,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目前,在我国市场经济正在向深度发展的机遇下,诚信的确是经济发展当中比较显著的问题。然而近年来,关于企业诚信缺失的消息的报道屡见不鲜。一些企业为降低成本,谋取暴利,竟然不顾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形象,使用不合格原材料,生产有致病或其他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并且还堂而皇之以良心企业自居。这些企业有生产牛奶的,有生产药品的等等;不幸的是,我们建筑行业也在其中。在建筑企业中,诚信缺失的体现方式各式各样,主要表现为:投标时弄虚作假、恶意竞标;中标后,进行违法分包、转包;施工管理不到位,没有执行相应的强制性标准;风险管理粗放等。通过对上述现象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是利益在作祟,其本质是社会诚信缺失。
1 诚信是企业的法宝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它符合法律、符合道德、符合企业的要求。一个人如果无诚信,就无廉耻可言;一个企业如果无诚信,就会铤而走险;一个行业、一个民族如果无诚信,那是非常可悲的。如果无诚信,市场经济就会失去持续发展的可能,甚至造成社会混乱。若无诚信,企业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永远不存在由于欺骗将企业做强做大的。必须十分清醒认识到,诚信是企业生存之本。重视诚信,是众心所望、大势所趋。对企业和个人,诚信是良好的招牌和具有潜力的无形资产,诚信标志着声誉高和源源不断的商机,它使弱者强、强者更强。
1.1 企业的带头人要具备诚信意识。企业带头人的诚信在一定程度和时期代表着企业的诚信,他们的一举一动对周围的职工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同时也会对社会传递着诚信是否具备的信号。因此,企业带头人,特别是企业一把手要将言和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依靠真理的力量,借助自身的人格魅力,做到作风过硬,坚守诚信。一是在行业内形成独特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不断培养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凭借战略性目光,发挥管理才能,实现企业的远大目标;二是建立职业经理层的信誉、业绩、能力评价体系,健全职业经理资源库,巩固和强化经理人员的自身诚信;三是增强企业带头人从根本上舍弃“官本位”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自己奉献给企业和社会。
1.2 积极营造讲诚信的环境氛围。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个人的诚信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和基础,同样诚信也是企业立足于市场的根本,树立“以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和社会信念,需要进行相应的宣传和教育。目前,要紧密联系以诚信治理企业,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员工进行诚信教育,不断提升其诚信水平。
1.3 法制与德治相结合。在维护市场既定模式的过程中,法律和信誉是两个相互依存的根本因素。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诚信主要表现为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常情况下,诚信表现为等值交换、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等。是否诚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道德问题,对于诚信危机来说,在本质上就是道德危机,经营者的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通过诚信就能充分地反映出来。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其道德水准高,那么其运营成本就会相对较低,其效率就会相对较高,同时该企业又充满人情味,这些是法律难以做到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秩序必须通过信誉来维持,通过信誉来弥补法制的不足,这时,法律和信誉就成为维持市场秩序的基本机制。
2 加快企业文化信用的建设步伐,培育企业的信誉
2.1 把握内涵,深入建设企业文化。恪守长远目标,不断积累阶段性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业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进而巩固和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培育和凝练企业精神,进而团结全体员工;不断培育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树立经营管理意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增强全体干部职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2 用好载体,让企业文化永葆青春。在加大企业文化设施建设和使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文化活动的载体,构建发达的文化网络,不断丰富文化的服务作用。通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增强沟通与交流;借助职工岗位竞赛活动,积极树立服务品牌,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通过文明服务竞赛活动,不断丰富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借助职工思想教育活动,不断深化职业理想,强化职业纪律,开展技能教育,将职工的个人理想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结合,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激发全体职工的工作热情,以及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 把握机遇,企业文化建设要围绕建立完善制度。企业制度是一种诚信,也是一种文化。诚实守信是企业实现发展的基础和源泉。一要加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依托总承包公司的龙头优势,以综合性、专业性较强的施工企业为主体,以小型施工企业为补充,转变企业的经营机制。二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积极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不断明确科技兴业的理念。三要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培养多层次的高级的复合型人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提高企业的素质,巩固和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逆风飞扬。
3 增强企业管理的诚信,搭建企业诚信大厦
透过客户及社会对企业的看法,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管理水平、管理能力。当前,在建筑企业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管理水平低是个关键问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建筑业的薄利现象。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诚信丧失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构建诚信大厦成为治理经济秩序的必由之路。
3.1 建立健全信用管理机构。企业通过设立相应的信用管理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明确信用管理部门的职责,进而使其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企业进行信用管理。一要强化企业履行合同的理念,在履行合同的同时,积极维护自身的权益;二要积极倡导诚信文化,打造诚信的干部职工队伍;三要对企业风险积极发表个人建议,进而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四要积极推行品牌战略,让品牌在企业形象造就中绽放光芒。
3.2 对客户进行信用管理。对于客户来说,一方面为企业带来效益,另一方面为企业带来风险。通过参与客户的管理,企业对自己的风险难以控制,对客户的诚信进行管理进而达到控制风险达到目的。一要明晰哪些客户需要核实诚信;二要收集客户信息,建立信息库;三要在资信评级基础之上,由工程合同额,执行合同等因素确立守信额度;四要对客户诚信评估实行动态、实时监控管理。
3.3 推广工程全过程风险监控制度。项目投标阶段,在力所能及中标的时候,回避投标风险,不要出现中标之时就是亏损的开始;合同谈判阶段,避免给承包商造成重大风险的条款的可能性,无法设想签订合同就有效益;项目实施阶段,要加强进度,质量、成本,安全、文明施工等各项监管,还要紧密跟踪业主的合同履行情况,第一时间掌握客户的重要信息,时刻关注控制风险,避免项目实施风险;项目结束后,及时开展工程的验收、移交、结算及催讨尾款工作。
总之,诚信是市场经济之本,市场经济走诚信经济是必由之路。工程招投标中不诚信做法,已经对正常的招投标市场秩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出现这些做法的缘由不纯粹是由于招投标主体法律意识不强、自我约束能力不够的问题。这种现象的产生既和建设领域执法监督力度不到位、又和对各主体的法制教育培训不扎实有很大关系。要防止这种现象,不仅需要增强政府执法检查和监管的力度,建立系统的诚信体系平台,实现全社会的信息互补,而且应当完善工程担保制度,实现保护招标人的权益,同时也要保护承包人的权益。其次,招投标专业管理和服务机构要把精力放在管理措施和制度的结合上,为投标人建立公平、公正的投标环境,彻底根除串通行为对招标结果的干扰,最大程度地使企业可以同条件入围、同规则竞标、中标者无愧、未中者无怨,只有这样,建筑市场秩序才称得上规范,才可以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
参考文献:
[1]马自强,旷开萃,方建慧。建筑企业诚信评估指标体系的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企业诚信 篇六
本次大会是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管理创新研究所、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人民日报社中国城市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诚信评价研究中心主办,京WORK-北京码头平台智库支持。中国诚信企业家大会主席、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管理创新研究所所长、京WORK-北京码头创始人陈贵先生代表主办方致辞。
陈贵先生在致辞中指出诚信体系建设一直为党中央国务院所重视,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本次大会将进一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诚信建设的要求,依托国务院《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精神,快速推进与发展企业诚信建设。开幕式由发现杂志社副社长栾红燕,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姜有文主持。
在本届大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刘兆彬、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会长何山、中国进出口银行首席国家风险分析师赵昌会、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原国务院参事、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郎志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任兴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原主任陈新年等专家围绕大会主题作了精彩报告。
大会开幕式上,企业家代表济南帅歌家居购物广场有限公司董事长率为宝、联盟天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祖刚、福建瑶池集庆集团董事长廖晓枫、广东省惠州市振华教育集团董事长范自红、北京精诚四达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国强、山东省苏山滕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仁钧、民政部中善公益促进中心副理事长、三三集团战略委员会主席伍风业、新疆国鼎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鸿、天津蓝天格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江涛、北京易商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志华、爱国者集团副总裁吴超龙、广州市实干家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杰耀、青岛热道影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恩泽、三通国际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总裁冯林、天爱集团董事长于洋、康泉集团中流保(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同泉等分别作了诚信建设经验分享。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京WORK-北京码头成立一周年庆典,陈贵先生代表京WORK-北京码头智库平台现场向由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陈伟鸿先生发起的伟鸿高端教育基金捐赠,支持公益事业发展。会议还举行了2017诚信标杆企业家宣传推介活动。
企业诚信 篇七
[关键词] 企业诚信; 缺失原因; 途径
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仅仅局限于资金、技术这些传统领域,企业诚信、企业文化也成了竞争的重要部分,甚至成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诚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不可复制不可共用的,是经过时间的积累、文化的沉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资产,在企业的生存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阶段,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提高全社会的诚信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诚信建设不仅对企业自身有利,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也有重要的意义,企业诚信建设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得到很大的重视。
1 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1 企业诚信意识薄弱
“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立业的根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企业价值观的逐利性使得企业经营者及其管理人员的诚信意识越来越薄弱,企业作为经济利益的主体,其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诚信建设也离不开对赢利的追求和对社会成本的权衡。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欠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惟利是图、金钱至上的经营理念支配了企业的行为,使其丧失了基本的职业道德。他们只盯着短期利益,根本不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懂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不懂诚信是企业不可复制的立业之本。
1.2 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淡薄
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不断开展,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特别是在一些小的方面,怕麻烦的心理让他们对消费维权意识有所忽视。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淡薄为不良企业提供了滋生壮大的温床,这些企业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钻空子,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现在我们到处可以看到假冒的、山寨的商品,大到彩电冰箱小到文具食品,无处不在,无孔不钻,消费者一不小心就上当受骗,而不少消费者在上当之后没有采取法律措施,任其不断发展,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1.3 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企业逐步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逐步取得主导地位。但是在改革过程中,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和市场监管的权利真空,转型期不成熟的市场制度成为企业信用缺失的导火索。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许多企业置信用于不顾,肆意损害员工和消费者的利益,逃避债务,拖欠贷款以及任意毁约,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企业之间上当受骗,各种经济纠纷频繁发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交易的实质就是产权交换,明确的所有权制度和公平合理的交换是市场游戏运行的前提。目前,国有企业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但是由于企业和银行的产权改革都没有到位,大多数国有企业仍然要靠银行信用维持,因此造成银行亏损严重,企业信用恶化。
1.4 企业诚信法制的不健全
虽然当前我国已实施《民法通则》、《票据法》、《合同法》、《担保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都是有关于企业诚实守信的相关法律法规,但从整体看,有关企业信用体系的法律、法规还是不够具体完善,无法对企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规范和约束,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现象相当严重。特别是一些地方的基层法院,由于受当地政府的行政干预,在司法中存在随意性和不公正性,损害企业债权人的利益。同时由于地域的差异和一些地方保护政策的实施,我国的企业信用制度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很难全面实施也不便于管理和监督。
这些原因都导致了企业诚信的缺失。
2 我国企业诚信建设的途径
面对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种种原因,要想全面建设我国企业诚信制度,就必须联系我国的特殊国情,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
2.1 树立企业诚信的理念,提高诚信意识
企业的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市场对企业的认可程度,是社会的接受程度。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提升自身的诚信意识,树立诚信理念,而且要在企业内部创造一种诚信至上的文化氛围,使全体员工时时处处关注诚信,并把不断加强企业诚信的可能性付诸实践。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企业内部诚信体系,设立相应的部门,把诚实信用、义利兼容的原则贯穿于整个的企业文化建设,注入企业的血液之中。它是一种企业精神的内核,也是一种企业的价值取向。放弃原始自私的逐利性价值观,使企业自觉形成一种重合同、守信用的社会风气,塑造良好的企业诚信文化。
2.2 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
加快我国的法制化进程,向大众普及各种法律知识,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加大各种宣传力度,让广大消费者明白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方面,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要怕麻烦,这样也为国家法制进程做出了贡献。同时,相关部门应该采取各种方法方便消费者维权和投诉,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积极处理,提高办事效率,让每一天都是“3.15”,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让无良企业无处滋生。
2.3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产权关系
完善市场经济改革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明确产权关系对企业诚信建设有具有推动作用。企业是市场的组成部分,存在于市场之中,从商品市场的买卖到资本市场的借贷,从要市场的交易到证券市场的支付等,无不体现诚信的价值。完善的市场体制和企业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企业的财产权益,促进生产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诚信基础和市场秩序。我国正在进行企业改制,企业将真正成为享有独立的财产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尊重私有企业的财产权,承认私有企业及其所有者的合法存在,承认并保护他们的财产,赋予他们公平合理的法律地位。
2.4 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已成当务之急。企业诚信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为企业诚信建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企业诚信建设的开展。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过程中应该有效发挥政府的作用,由政府牵头,成立专门机构负责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与协调,建立个人与企业的信用系统。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信用管理的先进经验,尽快实行个人信用实码制,使个人所有信用资料集中于一个固定的编码上。充分利用工商、财政、银行、质检、审计、司法部门的现有资料和已有的系统,进行有效数据收集,以较低的成本迅速建立技术先进、覆盖面广、可靠性强、权威性高、相对完善的企业和个人公共信息数据库。在这样的社会信用体系之下,企业诚信建设将能更好更全面地完成。
2.5 完善企业诚信法律法规和相关惩罚监督机制
我国企业诚信建设,必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较为完整的信用法律体系,对现有的如《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有涉及诚信的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和补充。加强信用立法,尽快制定出专门的信用法律法规,为有关机构在开展企业信用信息的搜集、评级、服务等方面提供法律支持和依据,使信用服务有法可依,对企业诚信建设指明方向,同时也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在经济与社会交往关系中,只要查一下有关信息数据库,某个企业或个人的诚信状况一目了然,这将对诚信体系的建设起激励和鞭策作用。同时, 要建立和完善企业诚信缺失的惩罚监督机制,惩罚监督机制的实施有利于对企业诚信的管理,对于那些诚信缺失造成一定社会危害的企业要给予严厉的惩罚,让不守信用的企业在社会中寸步难行。
3 结 语
综上所述,企业诚信是企业的立业之本,是企业面对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诚信建设是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企业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对企业自身生存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稳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国的企业诚信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企业诚信缺失的事件层出不穷,对企业自身、消费者和社会都带来巨大的危害。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来自各个方面,例如企业自身的诚信意识不够强烈,盲目追求经营利润,不惜制造假冒伪劣商品;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不明确,怕麻烦的心理让那些没有诚信的不良企业有了可趁之机;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使得不良企业受不到应有的惩罚。要想我国的企业诚信建设不断发展,就必须针对诚信缺失的原因,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措施,实行有法可依,按法办事,加快企业诚信建设的进程,从而完善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 傅丽珍.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诚信建设[J]. 集团经济研究,2005(5).
[2] 孙晓燕. 市场经济与企业诚信的重建[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3] 董韶华. 企业诚信的现状及其对策[J]. 经济问题,2005(10).
企业诚信 篇八
关键词:企业;诚信;信用体系
在市场经济中,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生产力,也是现代高度发达、高度文明的市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在经营活动中遵守诚信理念,才能使企业高效益地可持续发展。如果一个企业缺乏诚信理念,在经营活动中损害了客户的利益,那么虽然可能在短时期内获得一定的利益,但是从长期利益角度来看,它则是一种自我毁灭。实际上,诚信理念是企业存亡与兴衰的试金石。但是,我国目前的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存在很多问题,亟待完善。
一、企业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在中国目前的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的诚信缺失现象大量存在,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
1.生产领域:⑴炮制虚假概念,蛊惑消费者。对一些高科技行业企业而言,一个新的概念似乎就代表了技术的领先和产品的独特,但其中的很多往往是虚假和错误的概念,例如前些年出现的所谓“健康空调”、“数字电视”玩的都是一些概念,一方面有些概念根本就不成熟就急于抛向市场,另外一方面有些技术缺乏相关技术部门的鉴定,并不能带给消费者实际的利益。⑵偷工减料,欺骗消费者。小企业、小作坊盛行模仿和造假,一些大企业却擅长偷工减料,从而降低成本。对于那些食品、饮料产品不出现问题也许还属侥幸,一旦质量问题被曝光,企业将面临生死抉择。⑶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在2000年全国打假联合行动中,查获的假冒伪劣主要商品多达70多种,从食品、药品、卷烟、到化妆品、棉花、服装,到家用电器、汽车配件、劣质钢材、计算机、航天飞机零部件等应有尽有。
2.销售领域:⑴虚假承诺,不实宣传。广告是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但由于广告内容与事实不符、夸大宣传等问题导致的消费者投诉现象却日益增多。当广告中宣传的内容与实际出现较大偏差时,消费者就会对企业产生不信赖,企业的信誉将受到损失。⑵偷换概念,制造假象。在商业领域,竞争的加剧导致商家进入“促销战”的怪圈。如今的商家越来越精明,在很多诱惑巨大的促销背后却是一个接一个的陷阱,消费者按照商家事先设定好的规则购物,最终却发现商家承诺的那些优惠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一种文字游戏而己。⑶包装上做手脚。目前社会上送礼盛行,有的企业借助收礼人的“虚荣”心理,在华丽的包装下面却是劣质,甚至过期的产品,坑骗消费者,这种华而不实的做法短期内可能会为企业带来收益,但企业损害的却是长期的发展。
3.企业之间:⑴贷款和债务拖欠日趋严重。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间的逾期应收帐款发生额约占贸易总额的0.25—0.5%,而在我国,这一比例高达5%以上,而且这比例被远远低估。在国企改革深化的过程中,改制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企业间的“三角债”问题则愈演愈烈。而且拖欠势头正在向银行利息、国家税收方向发展,成为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种瘟疫。⑵信用方式退化。在欧美国家中,信用关系已被应用到几乎所有的支付活动和交易过程,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占到80%以上,纯粹的现金交易方式已越来越少。而我国国内企业却宁愿放弃大量订单和客户,不肯采取客户提出的任何信用交易方式,交易方式向现金交易方式、以货易货等原始交易方式退化。
二、造成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企业价值观的逐利性。企业价值观的逐利性是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主要内在原因。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经济利益的主体,其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和永续存在性,诚信建设也离不开对赢利的追求和对社会成本的权衡。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欠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惟利是图、金钱至上的经营理念支配了企业的行为,利令智昏,使其丧失了职业道德。他们只盯着短期利益,根本不懂“君子生财,取之有道”,不懂诚信是企业的最大战略,不懂诚信是永远可靠的资本。
2.新旧体制转型过程中,市场制度和产权机制的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企业逐步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逐步取得主导地位。但是在改革过程中,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和市场监管的权利真空,转型期不成熟的市场制度成为企业信用缺失的导火索。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许多经济主体置信用于不顾,肆意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逃废债务,拖欠贷款及任意毁约,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订立的经济合同大约有40亿份,但合同的履约率仅有6%左右。与此相应,企业上当受骗,经济纠纷频繁发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交易的实质就是产权交换。明确的所有权制度和公平合理的交换是市场游戏运行的前提。目前,国有企业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但是由于企业和银行的产权改革都没有到位,大多数国有企业仍然要靠银行信用维持,造成亏损严重,信用恶化。即使当前我国在进行市场化改革,相当多的决策者的利益与他所决策的企业的信誉之间也没有长远的关系,对未来收益也不具有分享权,追求眼前的利益就是决策者最优的选择,从而失去诚信的动机。
3.企业信用法制的不健全。当前,我国已实施的法律中,《民法通则》、《票据法》、《合同法》、《担保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都有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但从整体看,有关企业信用体系的规范授信、平等授信、保护隐私等方而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无法对企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规范和约束,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现象相当严重。如一些地方的基层法院受当地政府的行政干预,在司法中存在随意性和不公正性,损害企业债权人的利益。
三、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诚信文化的策略
1.树立企业诚信的理念,建设诚信文化。企业的信用度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市场对企业的认可程度,是社会的接受程度。从占至今,没有一项事业能够建立在无诚不信的沙滩之上。要在企业内部创造一种诚信至上的文化氛围,使全体员工时时处处关注诚信,并把不断加强企业诚信的可能性付诸实践。这种关注和实践,虽然也离不开制度的规范作用,但最好能够是文化规范的结果,即把诚实信用、义利兼容的原则贯穿于整个的企业文化建设,就像血管一样流向躯体的各处神经末梢。它是一种企业精神的内核,也是一种企业的价值取向。使企业自觉形成一种重合同、守信用的社会风气,塑造良好的企业信用文化。
2.构建以产权为基础的企业信用体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从商品市场的买卖到资本市场的借贷,从要素市场的交易到证券市场的支付等,无不体现有信用。目前我国由于体制原因和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商业信用等尚未很好建立。同时,企业信用体系的完善,必须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结合起来。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企业改制,企业将真正成为享有独立的财产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这有利于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企业的财产权益,促进生产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尊重私有企业的财产权,承认私有企业及其所有者的合法存在,承认并保护他们的财产,赋予他们公平合理的法律地位。
3.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已成当务之急。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有效发挥政府的作用,由政府牵头,成立专门机构负责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与协调,建立个人与企业的证信系统。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信用管理的先进经验,尽快实行个人信用实码制,并逐步扩展个人基本账户,有序实现社会保障的个人基本账户与税收账户、收入账户、银行账户等并轨,使个人所有信用资料集中于一个固定的编码上。充分利用工商、财政、银行、质检、审计、司法部门的现有资料和已有的系统,出台强制性的数据收集政策,以较低的成本迅速建立技术先进、覆盖面广、可靠性强、权威性高、相对完善的企业和个人公共信息数据库。
4.完善诚信法律、法规和失信惩罚机制。我国企业信用体系,必须制定信用法律法规,尽快形成较为完整的信用法律体系。当前我国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如《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都有涉及诚信的内容,但规定得很不整,需要对有关的条款进行修改、完善和补充。要加强信用立法,尽快制定《企业信用法》、《消费信用保护法》、《征信管理条例》、《信用披露条例》等专门的信用法律法规,为有关机构在开展企业信用信息的搜集、评级、服务等方而提供法律支持和依据,使信用服务有法可依。
在征信国家良好的征信服务总是和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相结合的。我国虽然尚未有全国性的征信体系,但各个地方己纷纷先行试点建立地方性的征信体系。比如2001年7月,北京市工商局试行企业信用查询系统,并下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警示记录系统管理办法》。到2002年7月,试运行期间,己有346家企业和60名自然人被登上“黑名单”。甘肃、江苏、浙江等省都打算建设地方的社会信用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在经济与社会交往关系中,只要查一下有关信息数据库,某个企业或个人的诚信状况一目了然,使守信者道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这将对诚信体系的建设起激励和鞭策作用。在各地试点的基础上,我们一定能建立起一种合理、合法、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
参考文献:
企业诚信 篇九
关键词:小微企业;诚信;现状;监管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01
一、研讨小微企业诚信监管的意义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是经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条件。诚实守信,对作为经济发展重要力量的小微企业来说,更需要恪守。由于诚信缺少制约和监管,失信成本低廉,小微企业不守信用情况屡屡发生,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危害。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承诺的事情不予兑现,需要遵循的规则任意违反。出于企业利益考虑,不惜丧失市场规则和社会公德。小微企业主要是服务大众生活的,如果不讲诚信,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危害更是巨大,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影响,给职能部门带来负担。
诚信需要监管,需要法规制度的约束。进行诚信的监管,可以推动全社会诚信氛围的形成,鞭策和谴责违背社会良知、不讲职业道德的现象。可以杜绝经济利益高于一切的错误思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兼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通过诚信的监管,增强百姓对社会重拾信心,添加正能量,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度宏观经济低迷难关,同心同德建设小康生活。
二、小微企业诚信监管的现状与问题
(一)诚信监管法规制度不健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不断探索中,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法律法规尚待不断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能够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在现有的诚信监管领域中,都是一些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制度,缺少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尤其是针对众多小微企业的法律法规,影响市场经济大环境。在出现失信问题时,不能及时准确确定适用的法规条例。有些违法者寻找法律法规和规章漏洞,追求经济利益不择手段,扰乱正常经济秩序,进行不正当竞争。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失信缺乏监管,危害宏观经济,影响百姓利益。
(二)诚信监管力度不够
由于没有针对失信惩治的全国性法律法规,出现违反职业操守,弄虚作假的行为,进行治理整顿、打击惩治的力度远远不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小微企业失信行为屡禁不止,屡打屡犯,付出的失信成本远远小于获得的经济利益,因此不惜违背诚信。失信行为遍布环保、产品质量、经营信息、财务会计报告,有损企业形象,给社会造成极坏影响。没有强有力的诚信监管,对小微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全方位管控,不可能有健康发展的国民经济和稳定纯洁的市场经济。
(三)缺乏诚信监管的社会氛围
人人都是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只有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参与市场经济的诚信监管,才会改变社会氛围,净化社会风气,让失信小微企业无处藏身。市场经济需要处处讲诚信,没有足够的社会诚信氛围,单靠政府职能部门很难发现管理漏洞,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会变得困难重重。如果缺少群众参与打击违法违纪的热情,很多失信行为就会很难及时发现。掺杂使假、以次充好、胡编乱造的行为会肆无忌惮,再规范的法律法规也难以约束其行为,违法者会为经济利益驱使,冒着风险进行违法活动。
(四)缺少诚信监管配套体系
进行小微企业的诚信监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建立起诚信监管的配套体系。诚信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环保的、交通的、医疗卫生的、生产销售的,金融保险的等等,包罗万象。由于缺少配套体系,各自为政,进行诚信监管难度很大。当某一方面出现问题,不能互相通报,失信单位不能付出全面的有力度的代价,失信成本低廉,惩处力度不足,助长违法违纪的嚣张气焰。当在某个方面出现问题不能及时严厉惩处,另外时间又在别的方面出现问题,造成屡禁不止的后果。
三、解决小微企业诚信监管问题的对策
(一)健全诚信监管的法规制度
因为小微企业多为民营,规模不大,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监管不能放松,需要有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同样道理,诚信的监管也需要有配套的法律法规。国家应适应市场经济中诚信问题突出,治理难度增加,百姓意见集中的现实,尽快制定全国性失信处罚的法律法规,尤其是针对数量众多小微企业诚信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违规违纪,增强法律权威,威慑不法企图。建立健全诚信监管法律法规,推动小微企业诚信的法制观念,落实法规条款的约束,失信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二)加大诚信监管力度
市场经济需要以诚相待,讲规则守信用。为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推动建立诚信社会,需要加大诚信监管力度。出现诚信问题,要有相应的训诫和处罚措施,并公之于众,让失信行为付出代价。以制假贩假为代表的诚信丧失行为,不是市场经济的衍生品,对市场管理力度不够,惩处不严,才造成假冒伪劣问题屡禁不绝。当有经济利益可图,就会有不惜风险和代价,铤而走险。整治、净化市场经济,需要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将治理手段落实在行动上,真正做到一朝失信,终身悔恨。
(三)构建诚信监管的社会氛围
诚信问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大事,需要构建诚信监管的社会氛围。人人讲诚信,人人监管诚信,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为保证小微企业诚信制度的落实,在企业内外发动群众参与诚信的监管,发现问题及时揭发举报,并给举报者褒奖。要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改变目前充斥荧屏、报端的一夜暴富、不劳而获、投机取巧、追求安逸享乐、纸醉金迷的节目和报道,尤其是愈演愈烈的所谓真人秀节目,这与中央倡导的价值观格格不入。建立诚信的社会氛围,需要全社会付出很多努力,决不能放松。
(四)建立诚信监管配套体系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一大特征,诚信氛围需要培育,遵守诚信需要监管。市场经济应当建立完整的诚信监管体系,将大量小微企业纳入其中,制定信用等级标准,倡导处处人人讲诚信的社会风气,培育高尚的市场经济环境。让信誉好、遵纪守法的小微企业在经济生活领域获得一定利益,进行鼓励和褒奖。对于遵守诚信不够的小微企业,要在信贷、投资、经济交往上加以约束,付出失信代价。诚信同时也是系统工程,需要从源头抓起,各类学校教育中,应注重青少年诚信意识的培养,奉行诚实守信光荣,虚伪奸诈可耻。
参考文献: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企业诚信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