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篇)2023年高校党建文稿范文

(作者:乐易时间:2024-03-29 08:07:25)

【摘要】(多篇)2023年高校党建文稿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多篇)2023年高校党建文稿

2023年高校党建文稿汇编(9篇)

“联学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实起来

——XX大学深入开展院系级党组织理论学习活动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好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XX大学抓“重要群体”,发挥院系级党组织“雁阵”效应,开展院系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联学行动”,推动理论武装工作深入开展。

引领校地共建共享。为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任务要求,持续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构筑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育人共同体,孟宪承书院党委与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委围绕“聚科教人才合力,促区域联动发展”开展中心组联组学习,为师范生人才培养搭建“社会大课堂”,推动校地共建共享共发展持续走实。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科研优势,与上海市革命历史博物馆开展“深刻认识新时代伟大变革里程碑意义——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联组学习,通过理论学习研讨,推进中共党史党建系学科建设,推动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战略合作走向纵深。

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地理科学学院发挥地理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区域创新发展的学科优势,与崇明区绿华镇开展党委中心组联组学习,就区域化党建促进学科发展与乡村振兴双向赋能进行深入交流,进一步促进科技赋能助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与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党组、市野保研究中心围绕“擎旗奋进踏征程,踔厉奋发谱新篇”开展中心组联组学习,并签订党建联建合作协议,扎实推动上海市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落实,为上海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社会发展学院立足学科优势,与云南寻甸金所街道、浦东川沙新镇城南社区共同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社会政策研究和实践的启示”,探索谋划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新道路。

深入推动产教融合。“以实干奋斗,擦亮‘人民城市’文明底色”,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党委与上海普陀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围绕“以新时代党建创新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中心组学习,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作专题宣讲,并围绕共推理论学习、共促中心工作、共强企业党建等方面展开讨论。为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事业改革发展各方面、全过程,经济与管理学部党委先后与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党委、上海第一食品连锁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开展中心组联组学习,以党建工作引领扎实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探索育人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全面实现教育链与人才链、创新链与价值链之间的互融共通。

持续推进理论学习。学校积极鼓励各院系级党组织与兄弟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纪念场馆等单位党委(党组)中心组,开展有理论思考深度、学科专业特点和工作推动需要的联组学习。同时,鼓励校内相关单位开展交流学习活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共同学习《xxx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并就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学术交流、科学研究等达成合作意向。面向未来,传播学院党委与上海韬奋纪念馆党委、教育学部党委与金山区教育党工委、法学院党委与上海汇业律师事务所党委、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与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党委、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与闵行区吴泾镇党委将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眼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以学促建,开展党委中心组联组学习,找准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促进学校整体事业发展,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学”同向发力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中国计量大学党委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积极响应浙江省委组织部和浙江省委教育工委工作部署和要求,通过中层干部集中学、支部书记专题学、“8090”宣讲学“三学”联动、同向发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在校园落地生根。

中层干部集中学。学校党委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层干部集中教育培训班,培训以党的二十大报告、新党章为基础教材,采取专题辅导、分组研讨、集中自学、交流发言等形式进行。校党委书记作题为《锚定一流创新实干 特色发展》的专题党课,要求全体中层干部以“双一流”建设为目标,立足高等教育新使命、区域发展新机遇、产业行业新变革、学校发展新阶段,以更大的勇气和担当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再创崭新篇章。校长围绕2023年学校工作思路和主要目标作出工作部署,明确要以一流学科抢赛道、一流质量育新人、一流人才强动力、一流平台提能级、一流服务塑品牌、一流机制促聚变、一流保障聚合力。全体中层干部集中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培训专题课程,并进行分组研讨和大会交流,进一步增强干部队伍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自觉性、坚定性,为加速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支部书记专题学。学校党委依托学校党校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举办师生党支部书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在课程内容上,重点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双一流”建设、高校基层党务知识以及计量、标准、检验检疫等专业知识;在培训形式上,采用网上专题辅导、线下集中研讨、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在培训对象上,做到专任教师党支部书记、行政教工党支部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等全覆盖,进一步引导全体党支部书记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中国高水平大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8090”宣讲学。学校党委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8090”博士理论宣讲团,面向校内校外开展常态化理论宣讲。“8090”宣讲团由15位青年博士组成,他们均来自教学科研一线,拥有较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宣讲能力。宣讲团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开设15个专题,采用线上、线下“双模式”展开“订单式”宣讲。自启动以来,先后在学校师生、机关干部、离退休老同志当中掀起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热潮。

党建赋能 写好立德树人新答卷XX大学协和学院管理学系教工党支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厚植师德师风,将支部打造成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近年来,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多维学习筑牢思想根基

支部通过集体“共学”、情境式“深学”、实践宣讲“研学”等方式打造多维学习矩阵,筑牢队伍思想根基,厚植师德师风涵养,强化育人使命担当。

“四个一”助力支部“共学”。创新“四个一”党员集体学习机制,即每个学期制定一份计划、每个月聚焦一个主题、每次研讨破解一个难题、每位党员分享一次感悟。通过专题学习、专题研讨、专题讲座、专题会议等引导支部成员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在教学科研上作表率、管理服务上走在前、师德师风上当先锋。

“情境体验”助力支部“深学”。支部将学习课堂搬到各大红色教育基地,先后深入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古田会议旧址、宁德市下党乡、长汀瞿秋白纪念馆等,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回顾建党百年历程、缅怀革命先烈、开设情景党课、拍摄“微党课”等主题党日活动,引导教师党员接受思想洗礼,在情境体验中坚定理想信念。

“实践宣讲”助力支部“研学”。组建“党员讲师团”为乡村及中小微企业开展培训和宣讲,助力乡村振兴。自2018年起,支部主动对接宁德蕉城、寿宁、屏南等地,积极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先后多次前往永春县桃城镇、一都镇,立足当地实际、开展调研活动,提出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

支部着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坚持同谋划同部署,有力推进支部建设与系部各项事业发展同频共振。

坚持党建与学科专业发展互融共促。支部聚焦人才培养“去哪里”“如何去”等问题,开展一系列学科专业发展模式探索,为系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献力献策。策划举办“新文科背景下管理类专业创新发展暨活力课堂展示”“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新文科发展,推进省级一流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等主题研讨会;组织开展“行业专家进课堂,产教融合促发展”系列讲座、各类线上线下专业学术沙龙;组织教师团队赴企业调研学习。

坚持党建与教师教学科研提升互融共促。“双向培养”带动队伍建设。支部实施“把骨干教师发展为党员,把党员培养为骨干教师”的双向培养模式。加强对教师党员的培养,更好发挥教师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传帮带”推动教学科研提升。支部组建“新发展格局下企业创新管理研究”科研团队,着力培养有潜力、有能力、有战斗力的青年科研骨干队伍,带动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提升。

坚持党建与社会实践服务互融共促。支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福州“爱心小家”(白血病患儿居所)等地,开展生活帮扶、物质支持、学习辅导等公益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温暖“爱心小家”。

推动立德树人见行见效

支部将知识传授与理想信念培育、价值养成、能力提升相融合,努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德育为先,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支部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功能,邀请思政骨干教师为专业教师进行专题辅导,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中,打造思想引领与知识技能传授相结合的精品课程,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社会服务意识,实现育才又育人。在春风化雨中浸润心田。支部党员担任班级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就业等进行全方位把握,在思想引领、道德培育、精神塑造、心理疏导、困难帮扶、就业服务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支部深入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系列活动,支部党员主动承担起“一师一责”“一单一销”责任,在搭建实习的平台、科学培训指导、充分引企入校等方面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能力为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教学改革,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支部党员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激发课堂教学活力,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带头创新课程授课及考核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过程化的考核方法,打造“管理实务大讲堂”“企业讲师团进课堂”等品牌活动,双向联动探索活力课堂改革。创新培养模式,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支部主动对接产业实践基地,开设“卓越创业孵化班”“珠宝营运精英班”“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技能精英培训班”,实施“伯乐计划”“扶摇计划”“保利优才计划”,举办专业品牌赛事,通过项目驱动、角色扮演、训赛结合等方式,不断提升学生能力素养。

XX大学:“四字诀”推动“三会一课”提质增效 XX大学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坚持重心前移、力量下沉,着力抓基层、夯基础,在“学、新、质、融”四个字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党支部“三会一课”的政治性、时代性、规范性和实效性,为加快建设“工海”特色更加鲜明的一流大学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在“学”字上下功夫,突出政治性

制定计划“明学”。每学期制定下发全校党支部“三会一课”学习计划,把学习贯彻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三会一课”的首要任务,把学习党章、党规作为“三会一课”的基本内容,助推党员及时跟进学习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并在每年“七一”前后组织党支部开展“坚决维护核心,践行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教育引导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交流研讨“助学”。为基层党支部和党员购买发放《xxx谈治国理政》、“四史”学习辅导教材等,为党支部开展学习研讨提供参考。结合党支部和党员实际,明确学习研讨主题,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支部委员会,分专题开展学习研讨,引导党员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工作、作风摆进去,敞开心扉、交流思想,谈体会感受、谈意见建议,不断提升学习成效。注重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促进党员干部在相互提醒和督促中不断进步。

以上率下“领学”。通过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党支部工作制度等,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每年到所在党支部或其分管(联系)单位党支部讲党课。注重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作用,要求其在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中,带头发言、带头研讨,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在“新”字上下功夫,体现时代性

创新载体平台。建立完善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制度,每年常态化开展全校性的主题党日活动。用好思政课教师政治理论优势,成立理论宣讲团,打造党课师资库;定期开展“书记好党课”征集评选和交流展示活动,提升支部党课质量。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师说·青谈”校园微宣讲活动,组织思政课教师、政工干部、党支部书记等,深入基层开展理论宣讲,让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冒热气、接地气。

创新方法手段。依托网络新媒体平台,推进“互联网+党建”,创新“三会一课”的方法手段,打造“指尖上的党建课堂”。建立基层党组织微信公众号、党支部微信群等,定期推送党员理论学习资料、党课视频。通过视频会议方式辅助开展“三会一课”,打破空间限制,扩大参与面。依托“厦门党建e家”平台,建立线上党支部,通过线上发布会议、会前扫码签到、线下开展活动等,线上线下一体推进,方便党员随时随地参加组织生活。

创新活动形式。充分挖掘校史文化中的党建资源,用好“总书记对嘉庚先生和XX大学情有独钟”采访实录,制作《陈嘉庚的廉洁人生》微视频等,增强“三会一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积极探索体验式、互动式、案例式组织生活,综合运用专题辅导、报告会、案例分析等,创新集中宣讲与自主选学、书记领学与党员讲学、参观学习和实践助学等方式,不断提升学习成效。

在“质”字上下功夫,提升规范性

明确规范“保质”。贯彻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研究制订XX大学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流程以及XX大学党支部“三会一课”工作规范,进一步明确“三会一课”的内容、主要任务等。制作“三会一课”记录模板,确保记录规范、准确。推进基层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引导基层党支部结合创建工作,抓好“三会一课”制度落实。

交流示范“提质”。每年常态化开展师生党支部书记轮训工作,开展现场模拟教学、工作案例教学等,把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等基层党务工作实务作为培训授课的重要内容。建立基层党支部书记例会制度,组织党支部书记开展落实“三会一课”工作情况经验交流,促进工作质量提升。

强化检查“增质”。建立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情况通报机制,每月定期通报全校党支部“三会一课”落实情况。结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校内巡察、“1+X”专项督查等,对党支部“三会一课”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反馈相关问题,督促基层党支部抓好整改落实。

在“融”字上下功夫,增强实效性

强基固本“促融”。调整优化基层党支部设置,在重大项目组、科研平台、研究团队等设置教师党支部,在学生组织(社团)、学生社区设立学生党支部,夯实“融”的组织基础。建立基层党支部共建共创工作制度,实现机关部门党支部与学院师生党支部之间结对共建全覆盖,积极拓展校地、校社、校企支部共建,推动共建支部互促互融、互助互进。

学做结合“相融”。把组织开展“三会一课”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及上级党组织工作要求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类型党支部的特点,在强化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设立党员先锋岗,成立党员先锋队,组织开展“我为党旗添光彩”志愿服务活动、“岗位建功”实践活动等,推进党员学做结合,知行合一。

服务中心“深融”。依托党支部“三会一课”,组织党员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开展“三会一课”与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推动基层党建、服务中心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党员先行”系列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管理服务、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工作中争当先锋,在推进改革、内涵发展、服务地方中争作表率,全面推进“工海”特色更加鲜明的一流大学建设。

军徽闪耀菁菁校园学生党支部是高校人才培养和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XX财经学院财富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结合新时代国防教育新要求,擦亮“党建+国防教育”特色品牌,充分发挥退伍大学生榜样模范作用,以学生党支部为支点,引领全院学生提升国防素养、增强爱国情感、强化责任担当,稳步推进全国样板支部建设工作。

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XX财经学院财富管理学院党总支对照样板支部建设方案,坚持育人导向,上下联动抓好大学生征兵入伍工作,开展“携笔从戎报国志,青春无悔正当时”征兵入伍宣讲会,从退役军人、党总支书记贺高祥和专职教师杨振博士到10余名退役复学大学生,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学院青年学子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挺膺担当,扛起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投身热血军营磨炼意志、增进本领。同时,总支以“服务育人、资助育人”为工作导向,高度重视退役复学大学生关怀工作,积极帮助他们协调落实各种优抚政策和待遇,成立课程帮扶小组,优先推荐考研就业,不断增进退役大学生荣誉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善用“大思政课”,探索国防教育新路。XX财经学院财富管理学院党总支高度重视发挥退役大学生在“大思政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多次邀请学院优秀退伍大学生开展座谈交流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学生党支部联合退役复学学生先后开展“热血铸盛世,风华动九州”组织生活会、“青春逐梦行,奋进强军路”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班特色活动、“寻访榜样人物,慰问退伍老兵”实践活动,紧密联合退役复学大学生与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充分发挥退役复学学生在支部组织生活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探索基层党组织国防教育新路径。

“党建+国防教育”,支部党建“强起来”。XX财经学院财富管理学院党总支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与国防教育齐头并进,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有效推动国防教育与党建、思政、育人深度融合,依托网络新媒体平台,打造党的二十大精神线上系列精品课程、启动微视频主题活动,涵盖国防意识、强军强国、青年责任等丰富内涵,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建引领作用,建设退伍学生、学生党员以及全体同学共同参与的新媒平台,提升支部党建的引领力凝聚力,真正使支部党建鲜活起来。

XX财经学院财富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贺高祥表示,“党建+国防教育”在育人实践中已取得初步成效,有力增强了学生的国防意识、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今后将继续以“青春担当,强军有我”为牵引,把学生党支部建设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策、团结动员学生、支撑国防教育的坚强战斗堡垒,让全国样板支部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让雷锋精神在校园里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1963年,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60年来,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不断激励青年人奋发向上、忘我奉献,在志愿服务实践中成长成才,以充分的实践证明雷锋精神的时代性和感召力。新时代新征程,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总书记“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的重要指示,弘扬雷锋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使雷锋精神在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火热实践中释放强大力量。

在“思政小课堂”与雷锋精神“有机融入”上下功夫,构筑“雷锋精神”思政育人新阵地。把雷锋精神融入课堂主渠道,用雷锋精神培根铸魂,充分发挥思政课“主力军”“主战场”“主渠道”作用,把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职责使命之中,将“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向善”的价值追求,融入青年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让雷锋精神浸润心田。结合课程学科定位、学科属性,将雷锋精神融入学科思政中,将雷锋精神同“身边”的学科故事有机结合,找准雷锋精神资源与课程内容契合点,深挖雷锋精神“富矿”、汲取不竭“成长养分”,以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具体呈现雷锋精神内涵,通过感性化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雷锋精神内涵。

在“社会大课堂”与雷锋精神“有机结合”上下功夫,搭建“雷锋精神”实践育人新舞台。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把雷锋精神融入主题教育,学习雷锋精神关键在于“雷”厉“锋”行,大学生要当好学雷锋活动的主力军、生力军,让雷锋精神在“搭把手、出份力、尽份责”的一件件小事中不断传递,积“小善”为“大善”,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蔚然成风。充分发挥各地雷锋纪念馆等“大思政课”基地的重要作用,广泛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发掘更多优质志愿服务项目,完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体系,推动新时代学雷锋活动不断拓展内容、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全面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品牌化,形成人人学雷锋、人人做雷锋的生动局面,让雷锋精神学习教育见行见效。

在“大思政课”与雷锋精神“有机融合”上下功夫,构建“雷锋精神”榜样育人新路径。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在新时代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雷锋式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广泛开展雷锋式模范人物的宣传教育,强化示范引领,让广大师生真切感到典型就在身边、榜样就在眼前,号召广大师生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努力学雷锋、讲雷锋、做雷锋,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像雷锋那样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争做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坚定擎旗者、模范践行者、积极传承者。新征程上,广大青年要接续奋斗,用青春力量续写新时代的“雷锋日记”,做一名被党和人民所需要的新时代“新青年”,竭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汕头大学文学院:用心用情讲好粤东巾帼英烈故事三月的粤东,春光正盛,暖阳温润。一群穿着红色马甲的女生于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的红墙中穿梭,“您好!请问您对‘粉枪队’有了解吗?”“请问您有听说过‘许玉磬’吗?”原来,她们正针对粤东女性英烈事迹的传播现状,对游客进行访谈。

这是来自汕头大学文学院的“寻踪”研究团队,这样的工作她们已经开展了两年。利用课余时间,她们前往粤东五市近20个乡镇,走进革命老区,寻访女英烈故居,已走过一万多公里路程。

用心搜集,让女英烈故事“实”起来

粤东是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土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革命先辈前赴后继,留下了可歌可泣的红色印记。在这里,也涌现过许多为中国革命与解放事业贡献力量甚至献出生命的女性,然而她们的事迹却有不少湮没于历史尘埃之中。

为了让这些女性在那段红色岁月中的付出与奉献得到传颂,把英雄精神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汕头大学文学院师生决定组成“寻踪”研究团队,搜集、挖掘、整理她们的故事或遗迹。

团队成员深知,只有深入一线调研采风,才能触摸与感受女英烈们当时的生存环境,更生动真实地将红色故事写好讲好,将红色精神传播给大众。她们分成小组,多次研讨各组的调研计划和访谈提纲,最终形成近2万字的整体工作方案。每到一处,成员们都进行脚踏实地的探索,实地考察记录、听讲解员系统讲解、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通过粤东地区档案局、博物馆、文化馆等查阅和收集大量史料。

“女英烈的资料收集起来比较困难,找到的文字资料都是较为宏观的叙述。于是我们去革命老区、纪念馆发放问卷,随机采访游客和讲解员;通过搜索到的地址去寻找女英烈的故居,访谈村里的老人,托人联系到她们的后代,一点一点地把线索串联起来,这个过程确实是十分艰难的。”汉语言文学专业2019级学生廖晨薇是该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对搜集资料感触颇深。

调研地路途遥远、调研时间限制、革命故居暂停开放等情况,给团队的实地调研造成了不少的困难,但大家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始终坚持扎扎实实地搜集与整理,真实地进行记录。

用情撰写,让女英烈故事“立”起来

在掌握充实史料的基础上,团队开始动笔撰写女英烈的故事。“我们目前已经完成18个粤东女英烈的故事稿了,近五万字呢!”这是每个团队成员都引以为傲的事情。截至目前,她们共收集了粤东女英烈的事迹资料3.7万多字,实地调研的访谈音频累计时长达1026分钟,撰写出近5万字的18篇原创故事稿。

项目组致力于挖掘资料中的故事、故事里的细节、细节里的精神,把有深度的故事写得有感情、有温度。现当代文学专业2020级研究生纪泽慧负责调研和撰写女英烈冯铿的故事,她被冯铿的红色精神与人格魅力深深震撼:“尽管冯铿早已与我们时空永隔,但作为第一批中国现代女性革命者中的一员,她的革命之路暗含着革命与解放、革命与女性等复杂关系的调和过程。透过历史的镜像,我在‘书写’她的过程中感受到革命的激情、女性的坚韧、组织的力量。”

除冯铿外,潮州“刘胡兰”黄秋富、号称“女中伟丈夫”的洪茵、不屈的共产主义战士蔡素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早妇女武装力量之一粉枪队等,都给队员们留下深刻印象。“她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有些正值大好年华,有些还有丈夫孩子的牵挂,但生活在那个年代,她们却有着钢铁般的理想信念,义无反顾地以牺牲生命为代价,换取天下苍生的幸福,她们是如此的高尚又纯粹。”纪泽慧说。

用力传播,让女英烈故事“活”起来

完成粤东女英烈的故事稿后,团队在传播故事上动足了脑筋。大家认为,要更好地传播粤东女英烈的事迹,就要先原汁原味把女英烈的故事讲好。她们到中小学、社区开展故事分享会,对粤东女英烈的故事进行声情并茂、生动形象地讲述,并配合图片、录音等,让聆听者有沉浸式体验。

汉语言文学专业2019级学生蔡燕是宣讲队的一员,她回忆起在某所中学讲述粉枪队队长赖月婵的事迹时,仍特别感慨:“我在宣讲时曾数度哽咽,现场的中学生屏息凝神、眼中饱含热泪,我们仿佛一起穿越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女英烈赖月婵的坚贞不屈和舍生取义。宣讲结束后,学生们都说,这样的英烈故事‘好听’‘还想听’!”

团队成员还结合现实需求和技术,使粤东女英烈的形象进一步具象化、丰富化、立体化。团队重点打造红色戏剧、剧本杀等,尝试结合粤东本地的泥塑、潮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有当地特色的红色文创产品,让大家可以更具象地体验女英烈的人生。

“寻踪”团队第二届的领队、汉语言文学专业2020级学生徐薇对粤东女英烈事迹传播项目的未来充满信心:“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努力,不断挖掘更多女英烈的事迹,用心用情用力讲好她们的故事,为丰富红色文化、活化红色资源、传承红色精神出一份力!”

以系统观念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用“六个必须坚持”深刻阐释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就是其中之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教育事业的重要抓手和重点内容,是落实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具体体现,也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要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系统观念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

以系统观念推进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用系统的观念和方法来推进党的全面领导,要从整体上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对各个环节的协调管理,细化工作计划,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师生的引导和管理,确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要精心制订学习方案,分层分类组织实施,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准确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精神实质,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对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入分析,查找根源、把握趋势,主动应对挑战和风险,确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

以系统观念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这一任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把握好这一任务,必须以系统观念来思考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包括对教育规律和方法的深入理解、对工作环节的全面考量等。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把握师生的发展需求和特点,做到数据化、科学化的管理和评估,确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立德树人紧密相连。牢记使命任务,真正把重心放在办学治校、立德树人上,把功夫下在平时,把心思用在平常,切实将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盯实盯牢、抓紧抓好。同时,要注重思想和文化的引导和培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师生的文化自信,从而更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

以系统观念畅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课堂教育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课堂教育是主要的传授渠道之一。为了保证思政工作课堂教育的有效开展,我们需要用系统观念来推进工作。首先,要注重统筹规划、完善组织。包括制定课堂教育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实现对各类课程和教师的全面协调管理。其次,要注重优质课程建设。扎实推出更多内容优质、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的课程,培养师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育的吸引力和针对性。再次,要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包括强化师资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教学管理,确保师资力量的优质化和层次化。最后,要注重课程成果的评估和推广。要着力对思政工作课堂教育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估,总结其特点和经验,并将其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其他方面,实现思政工作的全面推进,打造高质量、高效率、高成效的思政教育课堂。

以系统观念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要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要落实好这一要求,必须以系统观念来推进工作。首先,要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这涉及教育目标的明确和贯彻,各类文化资源的利用和整合,不断丰富和完善文化活动和教育体系,等等。其次,要注重教师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和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等等。再次,要注重评估和整合,落实立德树人的具体要求,确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以系统观念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瓶颈和难题。要建立统一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找准实际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弱点,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高校管理体制,深化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和组织架构,确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推进。围绕党建和思政工作的重点问题,找对“病根”、开好“药方”,对照细化、分解任务,制定能操作、好管理、可监督、有考核的整改措施。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师生互动的沟通平台,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需求,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形式,提高其吸引力和实效性。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掌握系统观念和全局思维,不断加强对青年学子的思想淬炼和思维启发,弘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引导广大青年将自身发展与祖国命运联系起来,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用好讲台、舞台、平台,推动宣传思想工作深入人心安阳师范学院地处红旗渠畔,是甲骨文之乡。学校坚持以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红旗渠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宣传思想工作,通过上讲台、进舞台、入平台,强化思想引领的感染力、吸引力、影响力,持续推动宣传思想工作深入人心。

上讲台,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感染力

学校充分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把红色基因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立德树人的源头活水和教育内容,形成了红旗渠精神“三融三进”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组织编写校本教材《红旗渠精神:新时代大学生的传承与弘扬》,开设弘扬红旗渠精神课程;坚守甲骨文研究38年,编写《甲骨文十讲》《甲骨文信息处理导论》等校本教材并开设专业课程。同时,把红旗渠精神和甲骨文殷商文化作为领导干部上思政课和理论宣讲的重要内容,使红色基因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师生、浸润心灵,让红旗渠精神成为激励师生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

进舞台,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

学校将传承红色基因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创作实践中,打造舞台上的思政课,先后举办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和建党一百周年等系列大型文艺演出。通过歌曲、舞蹈、戏剧、朗诵等艺术形式,情景式融入、沉浸式学习,用舞台艺术的形式讲活思政课,一次次将红色种子播撒进师生心田。

学校立足地域文化特色,将舞蹈艺术与殷商文化相结合,创作舞蹈《玄鸟灵寻》,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获批2023年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先后受邀参加各级各类平台演出,不断增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入平台,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力

在线下打造红旗渠精神“三融三进”展馆、汉字文化体验馆、殷商文化馆,建成用好“学雷锋”志愿者广场、五四青年广场、党员先锋广场等平台,使宣传工作有阵地、思想工作进平台,引领师生坚定文化自信,传承红色基因。建好省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打造融媒体矩阵、省网络名师工作室等线上宣传思想平台,不断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学校连续4年荣获中国大学官微百强荣誉称号。

学校将进一步用好讲台、舞台、平台资源,坚持理论武装和实践锻炼相结合、丰富内容和拓展形式相结合、线下工作和线上教育相结合,切实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感染力、吸引力、影响力。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多篇)2023年高校党建文稿范文。

word该篇(多篇)2023年高校党建文稿范文,全文共有1368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多篇)2023年高校党建文稿.doc》
(多篇)2023年高校党建文稿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