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篇)高校思政教育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机制等主题材料范文
【概述】(多篇)高校思政教育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机制等主题材料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高校思政教育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机制等主题材料汇编(4篇)
目录
1.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机制 2
2.高校思政课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着力点 7
3.探讨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目标与途径 13
4.民族高校思政育人模式创新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7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机制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更加需要明确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思想观念,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为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在这种境遇下,高校必须整合思政教育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民族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推动社会共同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从课程思政视角出发,探究高校思政教育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机制,并摸索其实践路径。
强化思政教育专题研究,提升教育价值认知。课程思政视角下,强化思政教育专题研究,提升教育价值认知,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条件。教师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价值,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借助思政教育引导学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方面,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活动,为思政教师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在研究活动中,思政教师应加强与研究专家、其他学科教师等的交流探讨,倾听多元意见和想法,拓宽思维视野,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社会及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有意识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渗透进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帮助学生发展。另一方面,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教育论坛、学术会议等,主动获取前沿教育理念、政策要求等,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提升思政教育的时代性和先进性,让思政教育真正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作用。
提高思政教师综合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课程思政视角下,提高思政教师综合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发挥高校思政教育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机制,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建设一支高质量、专业化思政教师队伍,为教育过程的推进提供有力支撑。一方面,高校可以定期邀请教育专家等来校开展教师培训活动,帮助教师解决在思政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合中遇到的难题,帮助教师掌握教学实践技巧和经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教师教学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另一方面,高校可以组织开展观课、摩课、评课,通过评奖评优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驱动力,助力教师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提高综合能力,提升思政教师队伍整体教育水平,强化高校思政教育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效果。
健全思政教育教学体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课程思政视角下,健全思政教育教学体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教学体系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保障,健全思政教育教学体系至关重要。一方面,高校应构建各学科相互联通、各部门相互联动的一体化教学机制。课程思政视角下,教师要实现思政教育全学科、全方位育人,引导学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育人效果。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定期引进课程专家或名师,为高校思政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用机制的系统运行提供专业指导,在把握教师教学困境、学生发展水平、学校现实条件等的基础上,提出思政教育教学建议,优化思政教育教学过程。
创新思政教育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课程思政视角下,创新思政教育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是在思政教育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手段。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下,教师教、学生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能够让学生深刻认识各民族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明确各民族发展对个人及国家的重要作用,增强民族认同感,努力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事业,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发挥高校思政教育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机制必须增强思政教育的实践性,引导学生践行理论知识。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入社会实践案例,如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用下党和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为线索,通过让学生讲故事、写感想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自觉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实现教育目的,提升教育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平台,引入虚拟VR现实技术、3D动画还原技术等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学习场景,并开展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游戏,增强教学的活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切实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深化校社合作育人模式,推动协同育人发展。课程思政视角下,深化校社合作育人模式,推动协同育人发展,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教育无处不在,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和社会的共同作用,因此,加强校社合作,实现协同育人是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首先,高校可以与社会企业合作搭建信息化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加强沟通交流,帮助教师及时获取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沿研究成果、实践案例等,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用方向,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成效。其次,高校可以通过跨院校合作方式,为教师提供多样化学习的平台,帮助教师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下高校思政教育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用机制的异同,挖掘教育优势和弊端,汲取教育经验,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教学设计,推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目标的实现。最后,高校可以组织各种参观等活动,让师生亲身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各族人民生活的发展变化,体会历史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动民族发展、维护社会和平稳定贡献力量。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要抓住时代发展机遇,积极完善作用机制,推动思政教育质量提升,为学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基础。
高校思政课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着力点
我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工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面临的中心任务的调整和变化,民族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中的着力点也有所不同。在中华民族走向富强的今天,民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也必然面临新形势、新使命。
一、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
(一)高校思政课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平台载体
一方面,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为了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和国家观,增强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伟大精神的认同,与高校思政课所担负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具有诸多契合点。
另一方面,高校具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完备的教师队伍、丰富的教学资源、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较好地承担高校大学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任务。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通过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理论进教案、进讲稿,从而让学生入脑、入心;在实践活动中,可以通过课堂互动交流、课下文体活动、课外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全面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党的民族政策,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生成
首先,对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进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助于其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和国家观,将自发的民族意识转变为自觉的民族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各民族力量。其次,有利于增强高校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帮助青年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
(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基础与重大意义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过程进行重新解读并认知的过程,是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知过程,而高校是开展铸牢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在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门课程、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渗入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
二、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力军”
(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高校思政课的内容模块与逻辑体系
总书记提出的“五个认同”为高校“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指明了前进方向,在教学内容上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手,突出价值观、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价值取向等方面内容,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主要观点,要系统完善彰显总书记关于党的民族工作的相关重要论述。高校思政课有完善的组织体系、课程体系,以及丰富的教学方法等优势,将思政课优势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结合,探索教学融入、教材编写、师资培训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新路径,发挥校园文化的浸润功能。
(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方法与体制机制
在价值原则上,探索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方法与机制体制必须以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完善民族教育制度体系为目标。在路径方法构建与体制机制设计上,要以问题为导向,注重思政课与思政课之间、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课堂教学与校园活动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同性、系统性,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方能久久为功。在内容上,要构建党的领导体系,思政课主导、各部门协同、师生参与的组织体系,学科化、课程化、制度化“三位一体”的教材体系、人才培养体系、路径方法创新体系、途径载体展现体系等,探索协同机制、转化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等。
(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高校思政课的整体设计与路径规划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民族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由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同时,还需要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导、学校各职能部门及各二级学院协同配合的组织体系。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教学育人、管理育人体系。在教学育人体系方面,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优势,根据各年级、各民族学生实际情况,制订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方案;在管理育人体系方面,实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情况,防范化解民族教育领域的风险隐患。最后,全面开展民族团结工作。以广大师生为主体、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五个认同”教育为重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筑全方位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格局。
三、形成高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大合唱”
(一)高校各类课程需建立协调统一的理论与实践内容体系
总书记在2019年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因此,实践中需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有统一规划与要求,把握“三因原则”、坚持“三个相结合”,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实效性。高校各类课程实践内容设计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以“五个认同”教育为重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符合学生心理、兴趣、知识结构的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软环境。
(二)需完善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材和辅导读物建设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学生进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时,并无统一教材,主要是对国家出台的政策文件进行解读、宣传、落实;或根据本校师资、现有教材、学生民族构成等具体情况开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因此,需要根据政策要求和实际情况编写符合教学规律、学生实际的科学、系统的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材和配套的辅导读物。教材编写要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同时,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挖掘典型教学范例,实现趣味性、专业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结合。
(三)需建立对相关教育工作者的稳定与科学的培养培训机制
以思政课教师为主体的相关教育工作者对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而部分现有的思政课教师及相关教育工作者由于民族身份、成长环境、社交范围、知识结构的限制,并不能完全符合教学要求。因此,需要建立对相关教育工作者相对稳定与科学的培养、培训机制。要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对思政课教师、其他思政教育工作者、专业课教师等制定不同的专项培训,并定期根据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变化更新培训内容,进行精准培训。同时,各高校也应根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团队协作、网络资源共享、集体备课等活动,提高相关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能力。
探讨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目标与途径
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中华各民族在历史中形成的共同的文化、血缘、命运利益的认同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高校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对于培养具有中华民族情怀的优秀人才,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目标与途径。
关键词: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目标;教育途径
引言:中华民族由56个不同的民族构成,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且充满活力的大族群。这些民族共同构成了多元而统一的大家庭,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由这些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共同形成的一种深刻的文化,成为其团结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一、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目标
1.情感目标
情感目标是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保障,旨在培育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感情。这一教育目标主要聚焦于几个关键方面,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促使学生自豪于自己的民族文化与历史遗产。其次培育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民族一员的责任,这种教育还旨在激发学生的奋斗意志及其创新精神,鼓励学生为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
2.行为目标
这一目标是指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所要培养的学生的行为,是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目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具体实践。这一教育目标的主要内容涵盖:遵循中华民族的法律法规及道德准则,以维护民族的尊严与整体利益;积极参与到中华民族的建设事业中,发挥自己的智慧,在各个领域为民族贡献自己的才能;并通过积极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民族间的相互融合,为推动中华民族向更加繁荣的方向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途径
1.加强理论课程建设
理论课程建设是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基础,是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思想指导。高校应该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研究,结合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不断更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体系,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科学性。高校还应该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建设,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高校的各类课程中,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华文化课、民族学课、国际关系课,形成一个系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体系,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覆盖面。
2.丰富活动形式内容
活动形式内容是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延伸,是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展示窗口。通过运用多种媒体渠道,高校可以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组织主题鲜明的讲座,这些活动可以邀请学者专家深入解析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或邀请各领域的实践者分享其经验。此外,文化展览与艺术演出也是有效的方式,通过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遗产,不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民族节日的庆祝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加深对民族多样性的认识。此外志愿服务或社会实践活动更是连接理论与实际的桥梁。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中,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些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理解。
3.培养师资示范作用
师资队伍示范作用是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关键,是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人力资源与道德楷模。高校应该培养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师资队伍示范作用,加强对高校教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指导,提高高校教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能力,使高校教师成为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力军。例如高校应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致力于提升教师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的专业技能,以便教师能更加全面、准确地向学生传递相关知识。其次,高校还应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展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可以向学生传递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归属感,从而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结束语: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具有中华民族情怀的优秀人才的重要任务,是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涵、价值出发,探讨了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目标与途径,提出了加强理论研究课程建设,丰富活动形式内容,培养师资队伍示范作用等建议,希望能为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发展提供参考。
民族高校思政育人模式创新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民族高校思政育人模式的创新,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了建立全员参与的思政育人机制、推行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三维工作体系、引入多元化教育手段与资源和结合现实社会问题开展思政育人活动等途径来提升民族高校更好地履行思政育人使命,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作出贡献。
关键词:民族高校;思政育人;模式创新;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民族高校思政育人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意识的增强,民族高校思政育人模式创新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作为培养优秀民族人才的摇篮,民族高校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和知识的快速更新,传统的思政育人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学生的需求,包括适应多元化和全球化的社会背景、改变内部机制和方法、调整教师与学生关系等方面。为了实现民族高校思政育人的创新,需要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完善,以培养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质量人才。因此,如何创新思政育人模式,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摆在民族高校面前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民族高校思政育人模式创新就应当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出发点,注重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引导学生从根本上认同自己的民族身份。在当前中国社会快速变化的背景下,民族高校作为培养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必须深刻认识到创新思政育人模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一方面,创新思政育人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意识形态素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创新思政育人模式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民族高校的广泛传播和深入开展。因此,创新思政育人模式的需求与意义不仅体现在个体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上,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整体进步与发展。
二、民族高校思政育人模式创新的途径
1.建立全员参与的思政育人机制
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全员参与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建立全员参与的思政育人机制,可以实现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形成多方共治、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1)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思政育人平台,包括线上和线下的教育平台,为师生员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参与机会;(2)构建开放、平等的参与机制,充分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师生员工积极发言和交流;(3)加强组织引领和辅导,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指导性文件,引导师生员工正确参与思政育人活动;(4)建立有效的反馈和评价机制,对全员参与的思政育人活动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通过以上措施,民族高校可以实现思政育人工作的全方位发展,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凝聚和提升。
2.推行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三维工作体系
辅导员、班主任、导师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艰巨而伟大的使命,其自身的素质将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民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立需要强大支持,高校可以把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的评价工作列入教师的职称、晋升等考核内容当中,使评价的效果得到更好的体现。对于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等与自身发展有关的问题,学校要特别注意,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从而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要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政教育队伍的激励与培养体系,对于突出的骨干人才要着重培养。
3.引入多元化教育手段与资源
引入多元化教育手段与资源是民族高校思政育人模式创新的重要原则与途径之一。在实施思政育人工作中,民族高校应积极引入多种教育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讲座、研讨会、实践活动等,在多个层面、多个领域开展思政育人工作。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可以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和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同时,民族高校还应积极引入多元化的教育资源,例如优秀的思政教师团队、先进的教学设备、丰富的教育资料等。通过引入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可以提高思政育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条件。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其他高校、社会组织等进行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开展思政育人工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同发展。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手段与资源的引入,民族高校可以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思维定势,创造更加宽广、自由的教育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推动他们在思政育人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成长经验。
4.结合现实社会问题开展思政育人活动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民族高校应该结合现实社会问题,开展思政育人活动,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意识。一方面,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学术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国内外形势政策、文化传承等,提高他们对现实问题的敏感度。同时,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座,或者组织学生参加实地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问题的存在和影响,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改革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或者社团组织,培养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比如,在课程设置上引入一些与社会问题相关的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过程,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志愿者活动,通过实践行动,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多篇)高校思政教育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机制等主题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