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乡镇机构改革方案(精品多篇)范文

(作者:HYDZWAI时间:2024-04-12 15:30:32)

【前言】2024年乡镇机构改革方案(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2024年乡镇机构改革方案(精品多篇)

乡镇机构改革方案 篇一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政府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入动员、全面启动我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组织纪律,确保全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顺利有序平稳高效推进。今天的会议,不仅是一个动员部署的大会,更是一个推进落实的大会。市委、市政府对这次政府机构改革高度重视,下发了《南京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方方面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到现在为止,市政府这一层面的机构改革大局已定。这是一次重要的机构改革,将在南京近期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史上,在干部的新老交替合作、政府职能转变、优化结构、提升队伍素质,进一步加快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从今天开始,政府机构改革将进入全面深化、全面推进的阶段。刚才,建业同志对机构改革作了动员部署,王奇同志宣布了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的任命,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邓小平同志早就讲过,机构改革是一场革命。当然,这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一次重要的关系调整。这次全市政府机构改革,不仅是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进一步提升我市各级政府执政为民的能力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责任型、服务型政府的一次重大实践;也是对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品行、思想作风、组织纪律观念的一次重要现实考验。各区县、各部门和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站在战略、全局和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府机构改革的重大决策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改革部署上来。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一个重大政治责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政府机构改革做出了一系列部署。这是一项政治任务,政治性、政策性、法制性很强,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部署要求,圆满地完成好这次改革任务。20xx年8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去年10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市县政府机构和乡镇机构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及时出台了相关意见,对推进市县和乡镇政府机构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国务院机构改革已完成阶段性任务,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省政府机构改革也已基本完成。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在充分酝酿、广泛征求方方面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我市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得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批准。这次政府机构改革不同寻常,不仅是一次重大的改革,更是中央和省委交给我们的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也是我们抓住这次机遇、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良好时机。我们要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全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要倒排时间进度,严格程序要求,高效有序推进,确保按时完成全市政府机构改革任务。我们不仅要在时间进度上往前赶、加快推进,而且要力求在改革的做法和成效上能够有新的突破,争取在改革的实际效果、改革的深化程度方面在全省、乃至同类城市中走在前列,这也是南京走在新一轮发展前列的必然要求。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是南京坚持科学发展、奋力走在前列、加快实现转型创新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央和省委对南京的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去年多位中央领导到南京视察,对南京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更高要求。省委第十四次集体研究南京工作,为南京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要求南京发挥优势、走在新一轮科学发展前列。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南京要实现“三个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任务,既面临着后危机时期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加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xx年举办夏季青奥会等难得的历史性新机遇,又面临着经济回升基础不稳固、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等困难和严峻挑战。实践表明,一个地方的发展,既要有好的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还要有一大批执行力强、建设型、现代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更要有良好的体制机制和发展环境。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实施政府机构改革,并以此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新机遇、新动力,谁的力度大、动作快、措施实、效果好,谁就能最大程度发挥机构改革的作用,为科学发展增添动力与活力。政府机构既是我市推进“三个发展”战略的制定者,更是实施“三个发展”政策意见的组织者、推动者,政府机构的构架如何、效能如何,直接关系到“三个发展”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可以说,南京的每一个进步都伴随着改革,每一次飞跃更离不开改革。这次机构改革,市委市政府努力突出南京作为省会中心城市的特点,突出新一轮科学发展的需要,无论是新成立的市金融发展办公室、商务局等部门,还是调整归并组建的机构,都是为了更好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紧紧围绕实现“三个发展”目标设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集中破解制约我市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干部队伍建设、政务环境等多方面问题,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为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三个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今年是完成“”规划、谋划“”发展的重要一年,更是实现“三个发展”的开局之年,搞好政府机构改革,加快完善体制机制,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迫切,关系重大、意义深远。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责任型和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的xx大提出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南京新世纪第二个20xx年能不能走好,能不能在发展中不仅不掉队而且要走在全省和国内同类城市前列,关键在于把干部队伍建设好,根本在于把体制机制调整好。要坚持正确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加快构建有利于坚持科学发展、奋力走在前列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按照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大胆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在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组织结构、完善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无论是万人评议机关活动的开展,还是阳光政务、服务型政府建设等一系列的改革创新举措,在全国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走在了前列。但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连续多年的机关作风评议中,群众和企业对政出多门、职责交叉、推诿扯皮和效率不高等问题反映仍然比较集中。这说明我们的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权力运行不够规范。这些问题,既影响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又制约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损害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就是从根子上、根本上去解决重点领域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最终实现“三个转变”:推动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人民满意、顺应科学发展要求的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是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抓手。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一个时期,我们的重点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成效十分明显。现在,启动了政府机构改革,这是上层建筑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各项改革中难度最大的,但作用又是根本性的。政府机构改革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具有协调推进各领域改革的关键性作用,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搞《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好了就会使我们进入深水区的经济、社会、科技体制等各项改革收到事半功倍效果,反之搞不好就会事倍功半。重视改革创新是历届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的战略思想,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市十一次、十二次党代会都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南京发展的重大举措,提出了明确目标。南京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每当我们改革创新步子快、成效好的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步子快、成效好的时期。改革创新是南京的根本、是南京的灵魂。发展创新型经济是南京最大的潜力所在。“三个发展”战略中核心是创新驱动,没有改革和创新,就难以实现转型和跨越。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决定把南京列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试点,这是南京的责任和使命,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以这次机构改革作为推动全局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作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重要抓手,大力发扬“第一才能赢”的申奥精神,加快建立起更加符合改革创新要求的政府管理机构,更加适应改革创新的运行机制和服务环境,为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当好排头兵,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市委、市政府对这次政府机构改革非常重视,在去年全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召开之前,就专门成立了由我和建业同志任组长的机构改革和干部优化配置领导小组,直接从政治上和全局上领导这项工作。我市先后进行了六次较大规模的机构改革,但这次是涉及范围最广、整合幅度最大、转变职能最为深刻、推进落实最为迅速的一次。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门研究,反复酝酿。工作班子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制定的市级机构改革总体方案得到了中央编办的较高评价,认为南京这次改革“有特色、力度大”。一次改革要取得成功,根本的在两点,第一是如何科学谋划,第二是如何组织实施。现在第一步设计层面已基本完成,已经进入第二步组织实施阶段。从目前的情况看,总体平稳,各部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赞同机构改革方案、拥护和支持这次改革的,很多部门领导同志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顾全大局,正确对待个人得失、进退留转,坚决服从上级决定、服从组织安排,表现出了较强的政治觉悟、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展示了南京干部队伍良好的党性修养、优良的政治品行和过硬的思想作风。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共同努力把这次机构改革各项工作做好。

这次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从南京实际出发,突出建设责任政府的目标,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理顺职责关系,明确和强化责任,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政府机构设置,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逐步做到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为推动南京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同时尽最大努力,优化好干部队伍,推进新老合作交替。要组织实施好这次机构改革,关键是要真正做到“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三项重点”。

一个目标,就是要加快构建更加有利于保障和推动南京走在科学发展前列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是手段,目的是要通过改革,破除影响、制约南京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把活力释放出来,把效力发挥出来。要通过这次改革,使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有利于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更加有利于推动工作、破解难题,更好地推进“三个发展”、办好青奥会,通过“”或更长一段时期的拼搏,使南京在新一轮科学发展中切实走在时代前列。三项重点,就是要强力推进职能转变、强力推进资源整合、强力推进效能提升。

要强力推进职能转变。转变职能是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这是首要任务。现在,南京的行政管理体制依旧存在着政府职能转变相对滞后的问题。一方面越位,仍然在管理一些不该管、管不好的事情,特别是在经济事务中,不少企业和投资者多次反映,与先进城市和地区相比,南京的一些政府部门管得太多、太细,束缚了基层的活力,给投资者和企业增加了负担。另一方面缺位,表现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对较为薄弱,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住房、交通、医疗、教育等问题解决得还不够快不够好。再有就是不到位,特别是符合现代产业发展方向、适应中心城市特点的新经济领域的引导方面,从机构设置到引导扶持措施不够实、力度不够大。要坚决落实中央和省里指示精神,下最大的决心转变职能,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分开的要求,从宏观上厘清政府、市场、社会的边界,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自主解决、市场能够自行调节,行业组织能够自我管理的事项,要做到政府决不干预;凡是政府可做可不做的事项,也要本着积极培育市场的理念,政府主动放手。在加强和改善政府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建设,努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更加注重对经济发展趋势的把握,着力引导并推动加快建设具有南京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更好地发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职能。

要强力推进资源整合。资源分散是南京的一个突出问题。不仅有形的资源分散,无形的管理、服务资源也比较分散。党的xx大和xx届二中全会对建立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作出了重要部署,这也是此次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一个鲜明特点。我们这次在改革中下了大决心,在建立大部门体制、整合服务管理资源上大胆探索,减少了9个局级机构,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农委、城市管理局、商务局、旅游园林局的组建均体现了大部门体制的改革思路。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切实改变过去部门之间职能交叉、职责关系不明,一件事多个部门管、谁也管不好的问题。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政府机构设置,加快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合作、协调一致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格局,做到一件事情原则上只由一个部门负责,管理就要管到位,服务就要服务到位,真正做到“权责一致、有权必有责”,以无形资源的整合带动有形资源的整合,努力实现各类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要强力推进效能提升。提升服务效能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更是南京实现“三个发展”的必然要求。保华书记明确指示南京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以环境的优化集聚科学发展要素。投资者和市民对这方面的要求也非常集中、反应强烈。新一轮的城市竞合,环境比政策更重要。这两年我们下大力气抓政府服务效能的提升、抓投资环境的改善,应该说,有了一定的成效,但还远远不够,与先进城市、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要通过这次改革,推动政府各部门、全体机关干部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以服务发展为己任,以服务群众为追求,以更大的力度改进作风,以更实的举措提高效能,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服务高地,让人民群众满意,让企业满意,让投资者满意,让人才满意。

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区县和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工作,这是此次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区县和乡镇这两级机构的改革,一定要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本次会议的精神,做到政令畅通、决策科学、监督有力。要突出大部门制改革方向,抓紧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县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区政府改革方案中要突出特大城市区一级政府的特点,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合理划分市区两级管理权限,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完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城区管理职能,提升城市管理品质。要突出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服务这个主题,明确落实统筹社会建设的责任,理顺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城市社区的关系,整合资源,全面做好促发展、保稳定、促就业、保民生各项工作,全面做好社会管理建设服务各项工作。县政府机构改革,要突出城乡统筹协调区域发展的责任,进一步转变职能,下放经济社会事务管理权限,完善服务能力,建立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三个服务管理体制,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乡镇机构改革是农村机构改革的重要部分,要在区县政府机构改革完成之后逐步展开。市区县和乡镇三级改革环环配套非常重要,三个层次的改革缺一不可,要按照总体部署向前推进,要抓紧时间,尽快完成。

三、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党性和纪律观念,经受住考验,确保队伍稳定、工作不断、秩序不乱、人心不散任何一次政府机构改革,都必然牵涉到职能、人员、编制的调整变动,牵涉到利益关系的调整。要确保机构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需要每一位机关干部的大力支持。这次机构改革涉及一大批党员干部,大家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党性,确保稳定和人心不散,为圆满完成改革任务提供思想、政治、队伍保障和工作秩序保障。区县领导在机构改革中,要向市级政府机构改革中的一批老同志学习,切实做到讲政治、顾大局,经受住考验,体现出良好的党性修养,要形成这样的风气。在3月8日的全市负责干部大会上,我提出了这次改革要做到机构调整设置好、干部选拔任用好、关心照顾分流安置好“三个好”的总体要求。按照这个要求,在具体操作中,要做到“三个坚持”、“三个善待”。“三个坚持”就是坚持深化改革的方向、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有利于科学发展和建设服务性政府原则,这三个方面非常重要。要做到“三个善待”:善待合并的单位、善待级别调整的单位、善待退下来的同志。尽最大可能调动积极因素,尽可能将各项工作做细。每一个机关部门、每一位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站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机构改革部署的政治高度,从推动“三个发展”、奋力走在新一轮科学发展前列、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和办好一届精彩、难忘的青奥会的大局出发,正确处理部门与全局、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意愿和组织需要的关系,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在改革过程中,大家要从思想和工作作风上维护改革大局,推进改革出新,为改革做贡献。新组建的领导班子要迅速进入状态,抓紧理清思路,切实做好职能划转、人员定岗和工作交接等工作,确保新的机构以新风貌新气象尽快运转起来。不再保留的单位,虽然机构不再存在,但在整合之前仍然要以事业为重,善始善终地做好各项工作,防止工作断档。级别调整了的单位,要做到级别虽然调整了,但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水平不能降,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这次改革,将有一部分同志因年龄等原因退出领导岗位,你们是南京发展的功臣,是与这座城市的变迁和繁荣一路走过来的。多年来,你们为南京现代化建设呕心沥血、负重拼搏,发挥了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在你们的身上充分展示了南京干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风貌。在这次机构改革中,你们又为南京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出了新的贡献。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你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对于这批有功之臣,我们不仅要善待,而且要重视,切实、妥善安置好。市委特别强调,对干部在政治上、工作上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待遇上爱护关心,两个方面都要硬。在这里强调一下,我们的干部在工作中该说的就要说,该批评的批评,这一点丝毫不能放松,抓工作不要做老好人,一定要真抓真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次退岗的同志,要求做到充分关心,在政策允许的最大限度内照顾好安置好,充分体现组织的温暖,体现组织的关怀,让大家各得其所,继续为南京“三个发展”发挥聪明才智、贡献力量。新提拔的同志,你们肩负着组织和干部群众的信任,要珍惜为党和人民干事的机会,多向老领导、老同志学习,向班子里的同志学习,加强沟通,加强团结,形成合力,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励精图治,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希望这批新提拔的同志做好表率,在工作中放开手脚,大胆突破。工作单位变动的同志,到了新的单位以后,要加强学习,尽快熟悉情况,开拓进取,在新的岗位上做出新的贡献。各级党委、政府要做到主动关心干部职工的实际困难,对调整的人员,要多一分尊重,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关怀,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尽可能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一些没有到退休年龄,能继续发挥作用的同志,要安置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总之,一句话,安置分流好干部也是这次改革的重点和关键,要满怀感情地、有人情味地稳妥操作。希望大家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以南京的发展为重,拥护改革,支持改革,配合改革,确保队伍稳定、工作不断、秩序不乱、人心不散、平稳过渡。市委相信,我们的干部一定能够经受住这场考验,一定能够在这场考验中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再次展示良好的党性修养、优良的政治品行和过硬的思想作风。

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涉及部门和人员多,调整力度大,社会各方面十分关注,能否积极稳妥、顺利有序地推进,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广大干部的切身利益。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把机构改革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做到全局在胸、重点在握,精心组织、精细操作,周密部署、加快推进,确保机构改革工作既积极稳妥、又快速进行,以局部改革的完全到位保证全市机构改革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政府机构改革的领导,确保改革有序推进,注意掌握节奏,注意掌握政策,注意把握关键环节。对改革涉及的问题一定要研究深、研究透,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把事关机构改革的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党委要总揽全局、把好方向,加强政治领导,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协调各方力量,形成推进机构改革的合力。各级政府要按照既定方案,精心组织,抓好落实,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要加快进度,按时完成。各部门的“一把手”作为领导班子的核心,是本部门机构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对改革的成效起着关键作用。要学会用坚定的政治立场认识机构改革,用开拓创新的勇气推进机构改革,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指导机构改革,以?开阔大度的胸襟支持机构改革,带出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培养一支好的干部队伍,树立一种好的机关作风,取得一番好的机构改革成效。

二是精心操作,确保重点。各级党委、政府要抽调专门人员组成工作班子,明确任务,周密安排,狠抓落实,保证改革方案顺利实施。纪检监察、机构编制、组织宣传、人力资源、财政审计、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加强对改革工作的指导。今天会议后,各部门和有关单位要立即行动起来,抓紧进行机构改革的组织实施。要重点抓好机构设置、转变政府职能、选准配好干部、分流安置好干部这几个关键环节,做细做实各项工作。要切实做到方法步骤得当,措施积极稳妥,工作细致周密。各部门和有关单位要积极履行职责,密切配合、相互支持,保证机构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在实施过程中遇到新问题,要及时向市机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市编办反映汇报,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三是严格纪律,加强监督。机构改革是一项政策性、纪律性很强的工作,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大局出发,严格执行有关政策,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严肃组织人事纪律,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内监督条例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相关规定,任何人不得以不正当手段谋取职务和安排。要严肃财经纪律,绝不允许借机构调整变动之机挪用资金、转移资产、私分钱物、挥霍国家财产。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和社会保障、财政、审计、档案、保密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对借机构调整和人员调动之机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的,要坚决查处,对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四是深入细致,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机构改革中的政治思想工作,为改革提供思想保障。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大家讲党性、识大体、顾大局、守纪律。各级党委党组要及时掌握本部门、本单位干部的思想动态,注意化解矛盾,理顺情绪,避免波动,确保稳定。市政府各分管领导要主动和各部门负责人交流谈心,要带着感情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要做好退转岗干部的思想工作,对确有困难的干部要尽可能地给予帮助,鼓励和支持走上新岗位的同志放下包袱、大胆工作。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在这次机构改革中积极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五是全面推进,加强统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非常繁重。时间过得非常快,一季度已经过去,各区县、各部门都要回头看看我们是不是夺取了开门红,各项指标是否都达到了预定目标。二季度十分关键,关系到是否能够实现“双过半”,我们必须要抓紧抓好,达到进度的要力争发展得更好更快一些,保持良好的势头,没达到的要拿出措施,迎头赶上。各区县、各部门要正确处理好推进机构改革与做好当前工作的关系,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机构改革与各项工作两不误、两促进。特别是要迅速把精力集中到推动“三个发展”上来,毫不松懈地抓紧抓好经济工作,尤其是把抓项目和抓投资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要毫不松懈地抓紧抓好保民生、保稳定和迎接世博会等各项工作,切实按照年初的预定目标向前推进;要毫不松懈地落实好筹办青奥会的各项措施,把“办好青奥会、建设新南京”的各项工作切实落实到位,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既要确保机构改革任务圆满完成,又要确保各项工作加快推进。

机构改革势在必行,现在大政方针已定,要抓好深化落实和加快推进工作,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和作风,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建成人民满意的责任型服务型政府,为开创加快“三个发展”、奋力走在前列的新局面,为“办好青奥会、建设新南京”做出新贡献。

乡镇机构改革方案2021 篇二

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印发的通知》《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岳阳市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建设的若干意见》《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和《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湘阴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进一步优化职能配置,完善机构设置,理顺县乡权责关系,整合乡镇(街道)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着力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理顺乡镇(街道)职责权限

乡镇党委是党的基层组织,街道党工委是县委派出机构,分别领导本乡镇(街道)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工作,承担管党治党工作责任,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乡镇人民政府是基层国家行政机关,街道办事处是县政府派出机关,依法行使行政管理和服务职能。乡镇(街道)按有关规定或章程依法依规设置人大、纪检监察、人民武装等机构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明确由乡镇(街道)党政领导分管。乡镇纪委(街道纪工委)和监察机构履行规定的纪律检查和监察职责;乡镇人大(街道人大工委)依据《宪法》《组织法》行使职能;乡镇(街道)明确专人负责政协委员联络工作;乡镇(街道)人民武装部依法履行国防动员、民兵训练、预备役管理等职能;乡镇(街道)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党委(党工委)领导下,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按照重心下移、权责一致原则,坚持赋能与减负相结合,依法合理赋予乡镇(街道)相应审批服务执法等权限,建立乡镇(街道)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服务清单。重点扩大乡镇人民政府在农业发展、农村经营管理、安全生产、规划建设管理、环境保护、公共安全、防灾减灾、扶贫济困等方面的服务管理权限。加强街道党的建设、统筹社区发展、组织公共服务、实施综合管理、监督专业管理、动员社会参与、指导基层自治、维护社区平安等方面职能。合理划分县乡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建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制度。依法赋予乡镇(街道)对县级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赋予乡镇(街道)规划参与权、综合管理权,赋予乡镇(街道)对区域内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建议权。

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主要职责是:

1.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严格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各项制度,统筹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两个责任”,全面落实基层党支部“五化”建设,全面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进一步增强党在基层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2.加强公共管理。推进区域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落实辖区发展的重大决策和建设规划。实施综合管理,落实辖区集镇管理、人口管理、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承担组织领导、推进实施、综合协调等职责。领导基层自治工作,健全完善“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的基层治理体系。

3.加强公共安全。负责辖区公共安全及安全生产监管,构建公共安全防控体系,建立应对突发紧急事件的处理预案,做好安全生产、防汛、防火、防疫、气象灾害防御、食品药品安全等应急管理工作。承担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健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综合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作用,及时化解辖区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稳定。

4.加强公共服务。组织实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公共服务,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健康等方面相关政策。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方式,建立健全群众办事一次办结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政务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落实“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行政审批服务改革。

5.完成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和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调整优化乡镇(街道)机构设置

按照“优化、协同、高效”原则,结合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乡镇(街道)工作实际,统筹优化乡镇(街道)机构设置,推进乡镇(街道)站所属地化管理,构建服务便民、简约精干的基层组织架构。

除公安、司法、法院、税务、市场监管等中央明确要求实行派驻体制的机构外,县直部门设在乡镇(街道)的派出机构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建立健全纳入乡镇(街道)统一指挥协调的工作机制。原由县直部门管理为主的乡镇(街道)站所,调整为由乡镇(街道)管理,与乡镇(街道)有关职能机构进行整合,实行综合设置,县直主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原使用县直部门事业编制的,按“编随事走、人随编走”原则,统一划归乡镇(街道)管理。

根据省委市委编办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在本轮乡镇(街道)机构改革中,我县除公安派出所实行派驻外,市场监督所、司法所暂时维持现状,自然资源所(原国土所)暂不下放,逐步探索下放。财政所实行县乡共管,以乡镇(街道)管理为主,县财政局负责业务指导,并具有财政所负责人任免的人事建议权和征得同意权;乡镇(街道)财政所编制实行封闭管理,人员进出乡镇(街道)应征得县财政局同意,必须具备财会工作资质。农技站、畜牧站、卫健所包括原乡镇(街道)经管员、机线员、农技员、渔技员等统一下放到乡镇(街道);农技站、畜牧站下放到乡镇(街道)后,乡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人员安排、编制和日常管理考核由属地乡镇(街道)负责,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业务指导,并具有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任免的人事建议权和征得同意权;乡镇(街道)应当保持农技队伍相对稳定、人员相对专业、力量相对集中,人员配置应征得县农业农村局同意。林业站实行分区设置,人员派驻到乡镇(街道)。水管会(含乡镇电排)下放到乡镇(街道),考虑到当前基层水管会人员编制现状,现阶段坚持机构、编制、人员下放到乡镇(街道)的改革方向不变,具体下放时限暂缓一步,待水管会人员、编制“包袱”消化到位后再下放到乡镇(街道)。

1.科学设置乡镇(街道)党政机构。乡镇(街道)党政内设机构设置为:

(1)党政办公室(行政审批办公室)。主要负责乡镇(街道)机关党务和行政事务工作;负责机关文电、机要、保密、信息、会务、档案、督办、绩效考评、后勤保障等工作;负责重要事项的综合协调和重要文稿文件的起草审核工作;负责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组织实施,指导政务服务工作。

(2)党建办公室。主要负责基层党的建设、宣传思想、意识形态、统一战线工作;组织协调辖区群团组织开展工作;负责组织、机构编制、人事、老干、关工委、文明创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等工作。

(3)经济发展办公室(农业农村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落实;负责招商引资、工业和信息化、电力、商务、统计等工作;负责组织指导农业产业发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农业农村工作;负责优化区域发展环境,统筹协调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其他工作。

(4)社会事务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退役军人事务、医疗保障、社会救助、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旅游、残疾人事务、卫生健康等工作。

(5)自然资源规划和生态环境办公室。主要负责自然资源、规划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整治、征地拆迁、集镇改造、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城镇管理等工作。

(6)社会治安和应急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信访、市场监管等工作,维护辖区社会稳定;指导辖区网格化综合管理工作。

财政所主要负责编制乡镇(街道)年度财政预决算草案并组织执行;负责非税收入、国有资产和债权债务管理;负责财政性资金的监督管理;负责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财务核算、管理;负责财政票据、涉农补贴资金的发放管理和监督;负责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财政资金的内部监管和审计以及村(社区)财务的业务指导;负责收入征收的组织协调等工作。

乡镇(街道)原设置的内设机构不再保留。

2.综合设置乡镇(街道)事业单位。乡镇(街道)事业单位设置为:

(1)政务便民服务中心(社会事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集中受理和办理涉及经济发展、公共管理以及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事项,提供相关帮(代)办服务;负责政务公开的事务性工作。

(2)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农业、畜牧、水产、农业机械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等服务性、技术性工作。

(3)水利服务站。负责农田水利建设、防汛抗旱、农村安全饮水、水利灌溉、水库蓄水调节、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等事务性工作。

(4)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宣传贯彻退役军人有关政策法规,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落实到位;建立健全本辖区退役军人基本信息台账,实行动态管理;组织建立退役军人联系制度,开展走访慰问、帮扶解困、化解矛盾和思想教育工作;培树宣传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和服务社会的先进典型,收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需求,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对就业创业情况进行跟踪和指导。

乡镇(街道)原设置的事业单位不再保留。

3.统一设置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依法依规整合下放县级有关部门的行政执法事项,在乡镇(街道)设置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以乡镇(街道)名义开展执法工作,接受有关县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逐步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健全完善乡镇(街道)执法机构与县级以上各类执法部门的协调机制,构建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优势互补的执法联动保障体系,加强联合执法、联动执法。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主要负责本辖区内日常执法活动和重大案件线索巡查,县级以上执法部门主要负责重大案件查处和跨区域执法活动。

(三)规范乡镇(街道)领导职数

根据中编办〔1993〕17号、湘编办〔1999〕3号文件精神,按乡镇(街道)人口、财政收入和国土面积三项综合指数确定乡镇类别。

1.一类乡镇:文星街道办事处、鹤龙湖镇、新泉镇、岭北镇、南湖洲镇、湘滨镇。

2.二类乡镇:金龙镇、洋沙湖镇、静河镇、石塘镇、樟树镇、东塘镇、六塘乡、杨林寨乡、三塘镇。

按照《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乡镇(街道)党委换届工作的通知》(湘办发〔2016〕7号)精神,一、二类乡镇领导班子设11名(人口超过10万以上的乡镇可增加1—2名领导职数),三类乡镇领导班子设9名。

街道办事处领导职数设置参照乡镇执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由县委深化机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机构设置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抓好乡镇(街道)机构改革的综合协调、方案审核、人员转隶、后勤保障、监督检查等工作。县直各部门要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专门工作机构,扎实做好乡镇(街道)站所机构划转、人员转隶等相关工作,确保本部门本系统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改革任务。各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积极支持改革工作,由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抓总,组成专门工作班子,抽调人员力量,负责有关工作对接和推进工作,确保改革真正落地见效。

(二)协调统一推进。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工作事关重大,牵涉面广,涉及人员多,且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压力巨大,必须全县“一盘棋”,左右协调,上下联动,步调一致。县委深化机构改革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工作调度,全力推进改革。县直各部门单位要根据省、市、县文件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正确处理好县乡改革统筹关系,精心制定属于本单位本系统的乡镇(街道)站所划转、人员转隶方案,做好涉改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改革顺利推进,人员转隶平稳过渡,各项工作衔接有序,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各乡镇(街道)要按要求做好机构设置、人员承接、办公场所配备、“三定”草案编制等各项工作,确保改革工作按时到位。任何单位都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挠、拖延改革,不得以任何理由干预乡镇(街道)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

(三)注重宣传引导。乡镇(街道)要做好机构改革的舆论引导工作,增强干部职工对机构改革工作的认识,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正确对待个人的岗位变化,自觉服从组织安排,确保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四)严明纪律规矩。严格执行机构改革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机构编制纪律、干部人事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坚决做到令行禁止,严禁突击提拔干部,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违纪违法的,一经发现,坚决查处。改革中涉及机构变动、职能调整的部门,要服从大局,确保机构职责、队伍按要求及时调整到位。要完善评估督查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和执纪问责,确保改革方向不偏离,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乡镇机构改革方案 篇三

xx县地处黔中偏西,区域面积1090.49平方公里,辖5镇6乡,317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2年末户籍总人口45.47万人,是国家重点扶贫县之一。机构改革县编委办独立办公以来,按照机构编制政策法规,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对改革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加强乡镇政权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机构改革前乡镇有行政编制520名,实有489人,改革后行政编制精简为429名(后增加周转编制2名),实有421人,农村税费改革后,为了确保“十一五”期间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目标的实现,5年间除了补充选调生38名外,县委、政府严格空编补员,行政在编人员逐年减少,为388人,为341人。达到了既减轻财政负担,又保证工作运转的目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立足实际,逐步完善乡镇党委、政府功能。

乡镇党委、政府是国家政权的基石,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国家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必须完善乡镇党委、政府功能,确保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正常运转。

首先,我们从明确乡镇党委、政府的职责入手,理顺县乡责权关系。乡镇机构改革时,县委、政府要求乡镇要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四个方面,依照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地方组织法等政策法规全面履行职能,同时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适当调整乡镇在经济管理上的职能,切实把工作重点从直接抓招商引资、生产经营、催种催收等具体事务转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扶持典型,为农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提供政策服务上来,更好的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使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更好的落实。

其次,适当下放权限,进一步完善乡镇管理和服务职能,努力做到责权一致。的乡镇机构改革,县委、政府将原来垂直管理的农业、畜牧、林业等涉农机构下划乡镇直接管理,设立农业服务中心,并加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扶贫工作站三块牌子;将安全生产、村镇建设委托乡镇行使部分执法监察权,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村镇建设管理站,构建了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综合执法大队(内设乡镇执法中队)、县安全生产监察大队相互依托的体制框架等。通过适当放权,在责权下移中加强政权建设,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其三,进一步理顺县乡责权关系。的乡镇机构改革,县委、政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设置了中小学、卫生院、国土资源管理所等县级部门派驻机构,同时,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按照乡镇党委、政府的职能和“双重领导、双重管理”的要求,县委、政府明文规定对县级部门派驻机构的人事任免、干部职工调动和借用必须征得乡镇党委同意。

二、合理设置机构和人员编制,着力解决有人办事问题。

首先,坚持政事分开的原则。的乡镇机构改革,我们根据党委、政府的工作职责和各乡镇的具体情况,人口在5万人以内的乡镇设立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信访办公室)5个党政办事机构,5万人以上的设立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信访办公室6个党政办事机构。同时,为了确保乡镇党政机关的正常运转,县委、政府还设置了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或为党政办事机构行使职能提供保障的部分事业单位,并明确党政办事机构与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

其次,大胆创新管理方式,确保乡镇工作开展。一是适当扩大党政领导交叉任职,将乡镇人民武装部部长同时兼任副乡镇长;二是采取综合设置办事机构和综合性工作岗位相结合,在党政办事机构内设置组织干事、教育干事等少数综合性工作岗位,确保工作职责落实到人。

其三,县委为了加强乡镇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功能,明确乡镇党委委员可享受副科级待遇,以最大限度激发乡镇干部的工作热情。

三、建立协调机制,为乡镇运转提供人员编制和财力支撑。

乡镇要运转好,人力、财力保障是关键。我们主要从建立协调机制入手抓好相关工作。一是建立机构和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将编制核定到人,确保乡镇管理不混乱。,县委组织部、编委办、人事劳动局联合开展身份清理,将干部职工的工作隶属关系全部理顺。,三部门又联合发布“定编定员”公告,将编制核定到每个乡镇干部,并建立了机构和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每年将“实名制”管理、人员变化等情况在乡镇进行公告。二是开展“吃空饷”清理,使有限的财政用在刀刃上。,县纪委、组织部、编委办、人事劳动局、财政局联合开展清理“吃空饷”,对在编不在岗人员责令回到岗位,对逾期不回的23人作出除名、解除工作关系、停发工资等处理;对顶岗在册人员进行了清退。通过清理,确保体制高效运转。三是推行按编进人、按编预算、按编取酬,进一步完善乡镇在编人员数据库、机构编制管理台帐,做到编制数、实有人数、财政供养数一一对应,实现规范化管理,消除乡镇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四是建立人员正常的流动机制。我们在严格控制编制和人员增长的同时,按照机构编制先行的原则,会同组织部门建立了“使用领导职数实行组织、编制部门对接制,使用编制实行机构编制部门审批制”的管理制度,在乡镇干部职工中形成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合理流动的良好氛围。五是建立工资会审制度。起,各乡镇必须在每月15日前进行工资审核,由县编委办先审核编制和实有人数,再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工资标准及工资总额,县财政局最后核拨工资,保证乡镇的工资能及时到位。

乡镇机构改革方案 篇四

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乡镇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现象仍然相当严重。新时期,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同时随着新型城乡关系的建立、国家农业税费体制改革的实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的全面铺开以及受乡镇人员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对乡镇机构改革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一)、乡镇机构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政府机构作为上层建筑,它的职能和机构设置应该是同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机构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理顺关系,分清责任,切实解决现行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这既是贯彻中央精神,加强地县乡党政机关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建设文明、高效、廉洁的党政机关的重要措施,又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乡镇机构改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农村改革不仅涉及经济领域的改革,而且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改革,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和社会变革。农村改革需要解决好基层政府职能转变、机构精简、富余人员出路等问题;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城乡利益关系,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需要农村干部转变旧的工作方式,处理好与农民群众的关系,善于在发展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条件下与农民打交道。这些问题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因此,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二、乡镇机构运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企不分。

中国乡镇机构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后,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镇政府由计划经济对企业全面管制逐步转变成有意识的交由市场引导,但是政企不分的情况仍然存在。这种状况使许多乡镇企业不能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主体与市场主体,为权力寻租留下了腐败的空间,并进一步强化着乡镇行政权的极度扩张。

(二)政社不分。

在我国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方面,“政社不分”、“以政代社”的体制问题仍然非常严重。单一的行政化倾向,使得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工作始终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政府的经济成本、政治成本和道义成本居高不下。

(三)政事不分。

政事不分表现在政事职责不分、政事权力不分、政事组织不分、政事管理与运行方式不分。从总体上看,事业单位改革远远滞后于政府改革与企业改革,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深层次问题尤其是政事不分问题并未解决,行政事业一体化特征依然突出。

由于转轨与接盘的脱节,改革后的乡镇机构的工作效能并没有达到“减人、减事、减支”的预期效果,而是出现了“减人、废事、费支”的恶性循环。乡镇政府职能“缺位”和“错位”并存,乡镇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而应有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没有到位,为“三农”服务的能力较弱。

乡镇政府机构改革时最头疼的问题是富余人员分流渠道少。目前绝大多数市县乡政府下辖的事业单位都人满为患,一些事业单位现有人员工资发放都成问题,根本无力接纳新人。因此,富余人员难以真正分流,是乡镇机构改革难点;每次改革最终结果是人员回升,导致每次改革总是出发点很好,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进多出少,人员精简仍未走出历史怪圈。

行政体制改革的难题主要在于机构改革中的操作性困难与行政人员对行政体制改革的观念性和行为性滞阻,这实际上构成了行政体制改革的最大阻力。深究乡镇机构改革人员分流难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利益悖论。

政府既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执行者和推动者,又是行政体制改革的直接对象。事实上,有很多乡镇机构不光远离了农民的利益,而且也远离了国家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个以自我权力扩张为后盾,谋取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最大化的利益实体。乡镇政府自我权力扩张和自我利益膨胀,不仅成为加重农民负担的重要因素,而且阻断了中央或上级政府的政令,降低国家支持农民的政策效益。

(二)传统观念影响。

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乡镇机构改革也存在着重大的影响。传统行政观念认为:政府的行政权力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深入并控制社会的全部领域和各个层面。乡镇管理机构是连接广大农村社会与国家权力体系的最基层的控制枢纽。国家权力的运作形式决定了乡镇机构的工作异常繁复和艰难。加上乡镇大量行政事务并未减少,因此精简人员就变得异常艰难。

(三)改革措施不配套,经费不足。

机构改革不仅仅是机构和人员的裁减,而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机构和人员的精简,虽然能够在一时取得较大成绩,但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改革的成果只能是昙花一现。由于乡镇经费的相对不足,经费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现。在改革不配套和乡镇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使精简人员与分流人员不能够获得稳定的生活来源,因此这成为乡镇人员精简与分流的严重障碍。

由于行政体制改革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适应性特征以及受政治体制改革的制约,行政效率的提高和行政结构、功能两个层面上的改革,都必然受到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影响,要实现乡镇机构改革顺利进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政府职能转变。

转变政府职能,改变传统的全能型政府,对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具有重大意义。要转变政府职能,就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上层机构权力下放: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理顺乡镇党委、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与乡镇政府的关系,为行政改革提供来自权力之间的监督与权利对权力的监督,从而将自上而下的行政压力与自下而上的政治压力结合起来,更有效地推进乡镇行政改革;第二,培育乡村市场经济体制:从市场方面看,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完善,但其中的乡村市场经济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政府在培育乡村市场经济体制上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改善乡村市场交易的硬体条件,如乡村交通、通讯等体系;(2)加大力度建设乡村交易的软体环境的建设。

(二)人事制度的改人事制度改革,是乡镇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乡镇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的重中之重。要通过改革,努力营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环境,建立起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为建设一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制度保证:(1)、实行乡镇机构改革要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乡镇干部的知识化、年轻化;(2)、精简机构和人员编制,精简机构,减少人员编制,是衡量机构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3)、制定优惠政策,精简富余人员。

(三)加强立法与监督。

在乡镇机构改革中,我们要依照法律法规,界定乡镇职能。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要逐步精简乡镇职能,将不必由乡镇政权履行的职能或乡镇政府不必履行的职能减去,如义务教育的职能归并到相关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维护社会治安的职能归并到政法公安部门,完成财政收入的职能归并到财税部门等等。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完善行政运行机制。

(1)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科学的公共财政制度。任何财政资金的使用方案必须由相应级别的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并形成全国性的或地方性的法律,以减少行政官员对资金使用的自由裁量权。对乡镇管理体制、工资制度,特别是社会保障和医疗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使机构改革与其它改革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从而促进和保证乡镇机构改革的顺利进行。(2)、注重理顺各方面关系,改进和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合理调整部门之间的职能,减少和避免重复交叉;将相同和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部门承担。切实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规范行政审批事项,能取消的,要坚决取消;能精简的,一定精简;能下放的,要坚决下放;可改为备案的,一定改为备案管理;可由市场机制替代的,一定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处理。根据需要保留的审批事项,也要改进审批方式,规范程序,简化环节,设定时限,提高效率。

乡镇机构改革方案 篇五

2011年,我镇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能力配合下,在各村两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计生人的努力拼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年全镇出生328人,其中政策内出生282人,政策外出生46人。在政策外出生孩次中,政策外多孩子出生13人,符合政策生育率8%,政策外多孩率为%,在全县21个乡镇场中综合排名名,基本完成了年初签订的各项任务指标。在本年度工作中,轩安牛同志获得全县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董家台村计生女专干周英子同志被评为“十佳女专干”。在此,请允许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给予计划生育工作大力支持的各部门、各村两委会和广大计生工作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由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期,我们应清醒地意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六低一高,分别是:

7、政策外多孩率高。去年政策外多孩出生13人,政策外多孩率为3.9%,而责任指标仅为0.7%,我镇超过了责任指标近5倍!也就是这项指标,使我镇去年的计划生育工作综合得分受到了严重地影响。

计划生育工作是国策大家都知道,抓了这么多年,我们力气花了不小,人力投入不少,代价不可谓不高,梅铺镇计划生育工作为什么还是这么被动。我想,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共同去重视。

六是素质不到位。个别村只注重抓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而忽视了两个“一票否决”的计划生育工作,村干部怕得罪人,不敢大胆工作,没有找到破解计生难题的办法,对存在的问题束手无策,没有招法;个别计生主任不与镇党委、政府保持一致,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实,畏难厌战,怨天尤人,临阵退缩,通风报信,工作极端不负责任;个别人员业务不精,责任心不强,独立工作能力差,对计生工作情况不清,底数不明,政策不清,业务不明,更有甚者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瞒报漏报。

乡镇机构改革方案 篇六

乡镇机构改革是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各地乡镇机构改革正在深入推进中,乡镇机构究竟怎么改,人们见仁见智,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会议讲话,仅供参考。

xx县地处黔中偏西,区域面积1090.49平方公里,辖5镇6乡,317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220xx年年末户籍总人口45.47万人,是国家重点扶贫县之一。机构改革县编委办独立办公以来,按照机构编制政策法规,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对改革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加强乡镇政权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机构改革前乡镇有行政编制520名,实有489人,改革后行政编制精简为429名(后增加周转编制2名),实有421人,农村税费改革后,为了确保“”期间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目标的实现,5年间除了补充选调生38名外,县委、政府严格空编补员,行政在编人员逐年减少,为388人,为341人。达到了既减轻财政负担,又保证工作运转的目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立足实际,逐步完善乡镇党委、政府功能。

乡镇党委、政府是国家政权的基石,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国家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必须完善乡镇党委、政府功能,确保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正常运转。

首先,我们从明确乡镇党委、政府的职责入手,理顺县乡责权关系。乡镇机构改革时,县委、政府要求乡镇要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四个方面,依照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地方组织法等政策法规全面履行职能,同时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适当调整乡镇在经济管理上的职能,切实把工作重点从直接抓招商引资、生产经营、催种催收等具体事务转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扶持典型,为农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提供政策服务上来,更好的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使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更好的落实。

其次,适当下放权限,进一步完善乡镇管理和服务职能,努力做到责权一致。的乡镇机构改革,县委、政府将原来垂直管理的农业、畜牧、林业等涉农机构下划乡镇直接管理,设立农业服务中心,并加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扶贫工作站三块牌子;将安全生产、村镇建设委托乡镇行使部分执法监察权,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村镇建设管理站,构建了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综合执法大队(内设乡镇执法中队)、县安全生产监察大队相互依托的体制框架等。通过适当放权,在责权下移中加强政权建设,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其三,进一步理顺县乡责权关系。的乡镇机构改革,县委、政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设置了中小学、卫生院、国土资源管理所等县级部门派驻机构,同时,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按照乡镇党委、政府的职能和“双重领导、双重管理”的要求,县委、政府明文规定对县级部门派驻机构的人事任免、干部职工调动和借用必须征得乡镇党委同意。

二、合理设置机构和人员编制,着力解决有人办事问题。

以前,由于基层干部紧缺,为了保证工作不断,乡镇通过招工、招干、顶替、转干、退伍军人安置、毕业生分配等补充了大量人员,干部素质参差不齐,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信息化的推进,一些干部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影响基层工作。进行乡镇机构改革,关键要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

首先,坚持政事分开的原则。的乡镇机构改革,我们根据党委、政府的工作职责和各乡镇的具体情况,人口在5万人以内的乡镇设立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信访办公室)5个党政办事机构,5万人以上的设立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信访办公室6个党政办事机构。同时,为了确保乡镇党政机关的正常运转,县委、政府还设置了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或为党政办事机构行使职能提供保障的部分事业单位,并明确党政办事机构与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

其次,大胆创新管理方式,确保乡镇工作开展。一是适当扩大党政领导交叉任职,将乡镇人民武装部部长同时兼任副乡镇长;二是采取综合设置办事机构和综合性工作岗位相结合,在党政办事机构内设置组织干事、教育干事等少数综合性工作岗位,确保工作职责落实到人。

其三,县委为了加强乡镇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功能,明确乡镇党委委员可享受副科级待遇,以最大限度激发乡镇干部的工作热情。

三、建立协调机制,为乡镇运转提供人员编制和财力支撑。

乡镇要运转好,人力、财力保障是关键。我们主要从建立协调机制入手抓好相关工作。一是建立机构和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将编制核定到人,确保乡镇管理不混乱。,县委组织部、编委办、人事劳动局联合开展身份清理,将干部职工的工作隶属关系全部理顺。,三部门又联合发布“定编定员”公告,将编制核定到每个乡镇干部,并建立了机构和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每年将“实名制”管理、人员变化等情况在乡镇进行公告。二是开展“吃空饷”清理,使有限的财政用在刀刃上。,县纪委、组织部、编委办、人事劳动局、财政局联合开展清理“吃空饷”,对在编不在岗人员责令回到岗位,对逾期不回的23人作出除名、解除工作关系、停发工资等处理;对顶岗在册人员进行了清退。通过清理,确保体制高效运转。三是推行按编进人、按编预算、按编取酬,进一步完善乡镇在编人员数据库、机构编制管理台帐,做到编制数、实有人数、财政供养数一一对应,实现规范化管理,消除乡镇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四是建立人员正常的流动机制。我们在严格控制编制和人员增长的同时,按照机构编制先行的原则,会同组织部门建立了“使用领导职数实行组织、编制部门对接制,使用编制实行机构编制部门审批制”的管理制度,在乡镇干部职工中形成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合理流动的良好氛围。五是建立工资会审制度。起,各乡镇必须在每月15日前进行工资审核,由县编委办先审核编制和实有人数,再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工资标准及工资总额,县财政局最后核拨工资,保证乡镇的工资能及时到位。

同志们:

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动员会,是在全县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农村牧区多项改革同步推进的新形势下,按照省、市关于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总体安排部署,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贯彻落实好省、市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要求,扎扎实实抓好我县乡镇机构改革,对于强力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构建和谐县具有重要的意义。刚才,传达了《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意见》、《人员分流实施意见》和《竞争上岗实施办法》,对全县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请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如何做好我县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切实提高对乡镇机构改革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乡镇机构改革是我们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市委都作了重点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搞好这次改革的关键,就是各乡镇党委、政府特别是党政负责人,要把思想统一到区、市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扎扎实实做好每项工作,确保乡镇机构改革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要充分认识乡镇机构改革的重要意义。抓好乡镇机构改革,是落实中央机构改革总体部署,确保政令畅通的必然要求。在去年6月初召开的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中央对推进与农村税费改革相配套的乡镇机构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次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关键是乡镇机构改革。因此,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按照省、市关于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乡镇机关直接面对农村牧区和农牧民,在整个党组织结构和行政管理系统中处于基础位置。乡镇是否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通过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将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超编严重、机构庞杂、效率低下等现象,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乡镇干部队伍,提高乡镇机关为民服务的本领,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抓好乡镇机构改革,还是巩固农村牧区税费改革成果,保证乡镇工作正常运行的现实选择。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决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在全县全部免征农业税,单此一项,就减少财政收入万元。收入减少了,如果机构人员得不到相应的精简,财政支出得不到减少,那么乡镇还要想方设法向农民伸手要钱,农民的负担还会出现反掸。因此,我们一定要适应农业税费取消后乡镇面临的新形势,抓好乡镇机构改革,进行乡镇管理体制创新,保证乡镇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和乡镇基层党的领导坚强有力。

(二)要充分认识我县乡镇机构改革面临的任务。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从月份确定改革方案到组织实施,仅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并且改革内容多、难度大。对我县来说,改革的任务主要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撤并乡镇。按照省的要求,本次乡镇机构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撤并乡镇,进行区划调整。我县由过去的个乡镇(含胜利农场)减少到个镇,撤并比例为。二是精简规范乡镇机构,特别是改革乡镇事业单位。按照这次改革要求,乡镇党政机构只设置三个综合性办公室,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事业单位只设置三个中心,即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文化广电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xx年,我们进行乡镇机构改革时,虽然也按照省、市的要求进行了改革,但改的并不彻底,在三个中心外,还有其他事业单位,这次我们都要进行精简撤并。三是乡镇人员定岗和分流安置工作。目前,我县共有乡镇行政事业机构个,涉及行政事业人员人。从现编制看,全县乡镇的行政编制超编人,事业单位编制超编人,每个乡镇都不同程度超编。按照这次改革要求,对超编人员要进行分流。四是清退非正式人员。全县苏木乡镇聘用、临时雇用人员,在这次改革中,都要一律清退。五是减少领导职数,我县乡镇原有领导职数为个,实际配备人,按规定减少到个,需要分流安置的领导大约人。从上述的五项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县的乡镇机构改革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二、严格按照市委、政府的要求,扎实推进我县乡镇机构改革工作。

月初,市委召开了专门会议,对全市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们要严格按照省、市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县乡镇机构改革工作。

(一)要切实转变苏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是这次机构改革的重点,也是关键所在。要按照这次改革要求,把转变乡镇机构职能摆在这次机构改革的重要位置,使乡镇党委、政府适应农业税费改革取消后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工作手段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维护农村稳定、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上来,通过职能的调整与重新定位,使乡镇政府从催粮催收等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加注重研究制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落实好中央对农村牧区的扶持政策,着力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牧区基础设施,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牧民增收;在做好经济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逐步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法律型、效率型政府的转变,高效率地为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二)要切实规范乡镇机构编制。精简机构和人员,是解决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减轻财政和农民负担、提高工作效率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职能转变的重要条件。要严格按照省、市要求,根据职能需要,对我县乡镇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进行调整、精简和规范,减少财政供养人员。乡镇党政机构设置,要坚持原定三个机构数额不变;乡镇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坚持原核定的数额不变。乡镇党政领导职数总的要减少,原则上按每个乡镇名配备。

(三)要分类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涉及范围广、人员多,是这次改革的一个难点。要按照这次改革的要求,坚持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逐步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逐步实现由“养人”为主向“养事”为主转变。要合理区分乡镇事业单位所承担的管理性、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管理性职能要收归政府,公益性职能要进行强化,经营性职能要坚决推向市场。

(四)要认真做好人员定岗和分流安置工作。精兵简政、分流人员是机构改革的难点。各乡镇要坚持“先竞岗、后分流”的原则,切实做好人员定岗和分流工作。所有乡镇无论是否存在超编,都要通过竞争上岗,对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重新定编定岗,做到“定编到人、定岗到人、分流到人”。对此,各乡镇必须严格执行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机构编制方案,在核定的机构、编制、人员和领导职数限额内进行人员定岗,严禁超编制、超职数配备人员。要千方百计拓宽分流渠道,不断探索、创新分流方式,把乡镇分流人员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相结合,把精兵强将派到农村经济建设第一线,鼓励分流人员自主创业,切实做到减事、减人、减财政支出。要吃透政策,最大限度地用好政策,切实做好分流人员的思想工作,帮助分流人员解决实际困难,做到“无情分流,有情安置”,维护大局稳定。

(五)要大力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乡镇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要以这次机构改革为契机,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增强活力为重点,进一步配强配优领导班子,切实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干部队伍。在乡镇干部和事业单位人员调整中,要坚持平等、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竞争上岗、实行聘任制等做法,逐步建立一个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使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同时,要以保持共产党员。

先进性教育。

活动为契机,加强机关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加强基层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彻底解决部分机关人浮于事、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法律观念淡薄、作风浮躁、办事拖拉等问题,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切实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关于机构改革的精神,确保我县乡镇机构改革任务按时完成。

乡镇机构改革事关全局,工作难度大,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程序性和纪律性都很强的工作,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全县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站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这次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估计改革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按照“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坚定不移、有序推进,积极稳妥、确保稳定”的总要求,严守“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和“确保社会稳定”这两道“底线”,妥善化解和处理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改革平稳进行。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按照省、市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对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负总责,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挂帅,将改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好落实。乡镇党委书记是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各乡镇要成立专门工作班子,认真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县直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改革的指导、督促、检查和配合,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要认真搞好组织实施。改革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尤其要做好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及人员定岗分流等工作。县乡镇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明确规定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建立责任制;要制定工作台账,加强工作调度,密切掌握工作的推进情况,及时协调好工作环节的衔接;要加强工作督查,抽调一批懂政策、精业务的人员,组成督导小组,对改革工作进行督导,切实抓好工作任务的落实,妥善处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推进有序,确保全县乡镇机构改革月底前完成。

(三)要处理好改革与工作的关系。目前正值年初时节,各项工作任务非常繁重、时间紧、头绪多。而在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中,乡镇工作人员都面临着竞争上岗,所有临时聘用人员将要被清退,乡镇干部思想不稳、包袱沉重、压力巨大,势必对当前我们的各项工作造成很大影响。要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我们必须统筹兼顾,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做到机构改革和各项日常工作两不误,真正达到“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停、发展不慢”的目标。要通过改革减轻农民负担,铲除各种体制性障碍,理顺各种关系,引入新的竞争机制,激活乡镇活力,调动起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保证全年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四)要按章办事,严肃纪律。要认真处理改革中的敏感问题,对于人员的进退去留,必须实行政策、标准、程序、结果“四公开”,严禁暗箱操作和任人唯亲。要严肃政治纪律,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不准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严肃机构编制制度,严禁超编进人。对违反规定的,要依法依纪从严查处。

同志们,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事关我县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我们要以对党、对广大基层干部职工、对全县万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知难而进,努力工作,狠抓落实,圆满完成苏木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为推进全县各项事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

页,当前第。

1

1

2

乡镇机构改革方案 篇七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印发了《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意味着我国乡镇机构改革经过5年多的试点探索,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目前正向全国范围内推开。

5年来,我国乡镇机构改革取得了哪些进展?乡镇干部和农民群众还有哪些期盼和要求?如何巩固已有成果,实现乡镇机构改革的宏伟蓝图。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全面推开。

以农民利益为根本点乡镇机构改革任重道远。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印发了《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丁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意味着我国乡镇机构改革经过5年多的试点探索,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目前正向全国范围内推开。

5年来,我国乡镇机构改革取得了哪些进展?乡镇干部和农民群众还有哪些期盼和要求?如何巩固已有成果,实现乡镇机构改革的宏伟蓝图?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全面推开。

2004年3月,我国乡镇机构改革率先在黑龙江、吉林、安徽、湖北四省“破冰试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是严格控制乡镇人员编制,二是鼓励地方积极试点,探索秋累改革经验。之后,各地相继开展试点,并加大工作力度,探索积累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乡镇机构改革在探索中积极推进,不断深化。

截至2008年底,全国试点乡镇总数约1.8万个,占全国乡镇总数的一半以上。安徽、湖北、黑龙江、吉林、河南、内蒙古、浙江、重庆8个省份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试点。四川、青海和江西的试点乡镇已经达到乡镇总数的一半以上。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乡镇机构改革,时机已经成熟。

中央编办会同地方和有关部门通过开座谈会、专题调研、挂职蹲点、典型解剖、调查问卷等形式,及时了解试点情况,总结推广经验,研究解决问题。《意见》在试点中探索,在实践中总结,在执行中完善,数易其稿,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集思广益,先后共征求了地方5500多名各级领导干部(省级240名、市级260名、县级1600名、乡级3400名)的意见。

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东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乡镇一级差异性很大,《意见》既着眼于乡镇当前面临的共性问题,对改革提出了原则性要求,又为地方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留有空间,明确充分尊重各地实际,主要依靠地方和基层来推进这项改革,并确保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和社会稳定。同时,《意见》还对推进职能转变、严格控制机构和人员编制、创新事业站所管理体制、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工作提出了要求。

2005年9月14日,江西省瑞金市黄柏乡“和谐110”接到瑞兰村村民钟经和的电话,称其邻居钟明原在叶坪乡松树园松源砖厂打工,因身体不适,辞工回家看病,但仍有1个半月的工资未付,问了几次砖厂老板,工资都未拿到手,请求乡政府帮忙。

黄柏乡“和谐110”接到情况后,立即与叶坪乡“和谐110”取得联系,并很快得到反馈。而后,在叶坪乡的精心安排下,综治办干部与他们一起到砖厂,收讨工资,终于砖厂欠钟明的1个半月工资如数付清,钟经和感慨地说:“‘和谐110’,真是农民的贴心人。”

据了解,黄柏乡曾是瑞金市有名的“老大难”乡,上访总量居高不下。自从建立“和谐110”联动服务体系后,在短期内扭转了“落后乡”面貌,一些信访老户问题得到解决,矛盾纠纷逐年减少,信访和治安案件大幅下降,乡党委、政府的威信也重新树立起来。

“和谐110服务热线”、“群众事情代办制”、“一站式服务”……近年来,乡镇政府职能不断转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得到加强,有的地方创新工作方式,提高为农服务质量,服务型政府建设迈出了步伐。

与此同时,各地按照中央精神,在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试点过程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通过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设立“12310”电话受理举报等制度和办法,制止了乡镇长期以来乱进入现象,乡镇人员编制膨胀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

改革过程中,乡镇干部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管理农民”逐步向“服务农民”转变,群众对干部和基层组织也产生了极大信任,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得到了加强。河北省馆陶县寿山寺乡一名村干部说:“过去干部躲着群众走,有了事时,干部急出汗,群众冷眼看。现在干部替群众跑腿儿,群众支持干部干事儿,有了群众支持,俺越干越有劲儿。”

以农民利益为根本点乡镇机构改革任重道远。

“尽管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面临很多问题。”中央编办副主任吴知论坦言。

首先,从全国范围内来看,乡镇机构改革发展还不平衡,有的省份已经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改革试点,有的省份只是选择了少数乡镇在试点探索。一些地方还有畏难思想,改革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各地对乡镇评比考核可以说名目繁多,几乎县里所有科局对乡镇都有评比考核项目。有信访稳定方面的,有经济发展方面的,有农林生产方面的,有组织建设方面的,具体项目多达数十种,一些项目还实行“一票否决”。一些乡镇干部坦言,现在乡镇财力比较弱,但工作头绪多,任务繁重。总之一句话,权力越来越小,责任越来越大。

《意见》清晰地表述了乡镇的四项职能: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一些乡镇干部反映,现在“干什么”已经明确了,但是“如何干”的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乡镇到底该干哪些具体事,各方面认识不一致、不明确,比较茫然。尤其是县级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依旧,乡镇整天围绕上面的“指挥棒”转,难以有精力和时间干好应该干的事情。“下改上不改,改了也白改”。有些乡镇领导还反映,现在“有钱有权”的部门和单位都上收了,肢解了基层政府的职能,权力与责任不对等。

针对目前乡镇机构改革面临的问题,中央编办负责人表示,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将注意与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的有效衔接,将《意见》精神落到实处。特别是要突出重点,加强分类指导,推动乡镇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探索为农服务的有效形式,改革整合乡镇事业站所,提高为农服务质量和水平,使乡镇职能转变取得实效。

同时,为给乡镇转变职能创造宽松的环境,今年,中央编办将会同中央组织部、监察部等部门对清理规范涉及乡镇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和“一票否决”事项以及对乡镇的考核由县级党委、政府统一组织等情况进行专项督察,同时抽查各地乡镇机构编制严控情况。

乡镇机构改革方案 篇八

继行政区划调整、村级建制调整后,今年又实行了农业税全部免收的重大举措,在经济不断发展和农民取得实惠的同时,新形势下的乡镇政府工作也出现诸多矛盾。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显得犹为迫切,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同志提出:“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为基层政府改革和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镇自乡镇机构改革以来,不断增强服务功能,认真改进工作方式,因地制宜,对内设机构的调整、服务体系构建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镇位于**市东部,交通便捷,资源富足,是全国“文体之乡”,**市东部中心镇。近年来,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工业,进入**市工业十强。全镇辖15个村,1个居委会,273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幅员面积84.48平方公里,总人口5.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6余万人。

(一)、机关干部基本情况。

我镇现定编140人,实际129人,其中参加干部实践锻炼23人,不占编4人,实际在岗102人。其中,财政工资111人,自收自支18人。一级班子12人,占实际人数的9.3%,二级班子28人,占实际人数的21.7%。一二级班子合计40人,占实际人数的31%。

(二)、内设机构基本情况。

今年初,为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和干部的工作能力,降低行政成本,我镇结合市委组织部开展的干部实践锻炼活动,政府对部门和人员进行了调整:一是对职能重复、功能相近的办、站、所进行合并。我镇原有17个部门,经过归口合并,现共有8个部门,具体为:党政办(党政办、文体中心)、经发办(经发办、招商办)、农办(农办、农技中心、林业站、水农站、兽医站)、社事办(社事办、社保所)、计生办(计生办、计生服务站)、综治办、国建所(国建所、城管队)、财政所。二是对个别部门进行人员加强,特别针对与农民群众接触较多,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部门,抽调了部份人员补充其中,增强为群众服务的能力。三是开展干部实践锻炼活动。鼓励机关干部离岗创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锻炼本领,增长能力,争当带头致富标兵,争当带队致富能手,全镇共有23名机关干部离岗外出参加实践锻炼。

二、服务体系的构建情况。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种种矛盾,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如何建立服务型镇政府,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对内(机关内部)加强管理,对外(全镇)加大服务。

(一)、行政服务体系。

1、推进效能建设,转变干部作风。

今年,针对机关办事效率不高,干部工作能力不强,服务意识不到位,群众满意度不高等问题,我镇开展了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加强内部管理,构建良好的行政服务体系。在机关效能建设中立足“出成效、出特色、出经验”的工作要求,倡导“三实”(即讲实话、办实事、出实效),做到“三行”(即懂行情、讲行话、成行家),取得“四个明显”(即作风和履职有明显改进、工作效率有明显提高、干部素质有明显增强、群众的满意度有明显上升)。

(1)、注重培训,争创学习型机关。加强机关内部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技能培训,设立“学习日”、“调研月”,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调研相结合、专家讲座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等方式,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在机关中广泛开展拜师带徒活动,明确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机关干部作为老师,并制定好带徒工作目标,迅速提高机关干部基层工作经验。

(2)、健全制度,争创高效型机关。以提高效率、优化服务、规范管理、团结协作为目标,进一步健全《机关工作制度》,完善岗位责任制、限时办公制、首问责任制、效能考评制、失职追究制等制度、干部诫勉制度,以制度管事管人。各部门重点规范岗位责任、上下班纪律、周前工作会、下村下企业实效评估等制度。

(3)、严格管理,争创创新型机关。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建立听证、政情通报、政务公示和意见征集等四项制度,突出依法行政。坚决制止管理障碍,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确保政令畅通、制度逗硬。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要实行公开办理的制度,诚心接受群众监督,积极探索适合镇情的管理新路。

(4)、强化服务,争创务实型机关。增强效率观念,每名干部要做到“能办的事尽快办、大小事情认真办、份外的事情协助办、难办的事情想法办,一切事情依法办”。要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做到“一张凳请坐,一杯水暖人,一句话甜心”。主动深入到村社,深入企业,上门服务,化解矛盾。

(5)、重视监督,争创廉洁型机关。建立由人大代表、老干部代表、企业业主代表、村社干部代表,社区工作者及居民代表参与的效能建设督察组,加强对效能建设的监督;建立政府月工作会议制度和“集体理财日”制度,一月汇总一次、分析一次、公布一次;建立机关工作人员绩效考评机制,调整部门和个人目标考核内容,改进目标考核办法。

2、落实政务公开,密切干群关系。

203月16日,镇城管队更换街道行道树种,被不明真相的。百余群众集体阻止,镇领导经长达几个小时的耐心解释才得以平息。这件事暴露了政府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宣传不到位、政务公开落实不到位造成的。误解虽平息,但可从中得到启示,在工作中要问计于民、取信于民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1)、事前听证。凡涉及关乎民生的大事,如公路建设、产业结构调等,要及时组织群众召开听证会,听取群众意见,搞好分析讨论,宣传动员,避免“做了好事留恶名”的误会发生,同时,有了群众的支持,才能更好完成各项工作。

(2)事中监督。工作过程中,欢迎群众参与监督,给人民群众以更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3)事后公布。每一项重大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向群众公布工作完成情况、经费使用情况。

(二)、社会事业服务体系。

1、开展“一减三”帮扶活动。

为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新路,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发挥党员、干部在经济建设、为民办实事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我镇在全镇党员、机关干部中开展“一减三”帮扶行动(即:驻村领导、部门一年为村(居)帮扶减少一个特困户、减少一个特困生、减少一件纠纷遗留的问题)。各部门与全镇15村、1个居委会分别结成队子,确定了特困户、特困生和亟待解决的遗留,制定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措施,签订“一减三”目标责任书,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2、规范劳务输出。

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内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的规模不断壮大,劳务输出对富民增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使务工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务工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对外劳务输出才能让外出农民工站稳脚根。

二是广泛搜集市场用工信息,为外出农民工搭桥、铺路。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流动最难以克服的困难就是及时获取真实有效的市场用工信息。

三是对外出打工农民提供权益保护功能和跟踪服务。

20,我镇社保所与成人学校组织农民工培训2期,共培训100余人,有组织地对外输出劳动力数百人,今年,我镇与市劳动局组织的外出务工人员微机培训班已举办了两期培训。

(三)、农业服务体系。

1、整合涉农机构,增强服务力量。

2005年初,镇党委政府决定在不改革人员编制性质,不减弱部门工作力量的前提下,按照“确保运转、务实革新”的内改原则,打破人员编制界限,加强涉农机构力量,将原农办、水利农机站、林业站、农机中心、兽医站归口合并为农办,增加服务人力。

2、抓扶贫示范村建设,带动整村脱贫。

我镇原关心村被**市确立为首批扶贫村,2005年再次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第二批扶贫村。通过3年的扶贫开发,目前该村已修建村级公路6公里,新建电力提灌站1座,整治塘堰提坎4根,培育花椒基地150亩。在扶贫开发中,改变了群众因循守旧的观念,完善了该村的基础设施,解决了困扰该村几十年饮用水难的问题;实现了组组通公路的扶贫目标。20占地40余亩,总投资150万元的重庆宏泰养殖场落户该村,吸纳100余农村劳动力,并有效的带动起了原关心村的禽畜养殖业发展。2004年该村的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120元,比20增加了2060元;培育养殖大户12户。

3、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带动农民增收。

实施“两万一基”工程,大力发展农村种养鸡殖业。规划万亩梨橙78-1、万亩良种花椒九叶青种植,大力推广品比玉米种植。以“四大畜禽”养殖为重点,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争创**市畜禽养殖示范基地。以市场为导向,以生猪、肉兔、蛋鸡、库鸭为重点,争取引进重庆渝澳10万头生猪养殖及加工项目;以重庆风味源肉兔加工有限公司的入驻及宏泰谷养殖公司三期工作的顺利完成为契机,促进“农企”合作,带动全镇肉兔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以健群种猪场为依托,大力推广瘦肉型生猪的养殖;同时,加大对库鸭、蛋鸡养殖的鼓励和引导,促进组建养殖协会,从分散走向联合,形成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存在的问题。

1、征收与服务之间的矛盾。作为乡镇政府,是在扮演维护法律法规的“执法者”还是在担当为民办实事的“服务者”呢?在处理农村计生和殡改工作的过程中,这种矛盾显得犹为突出。一方面,我们要对违反计划生育、殡改条例的要给予处罚;另一方面我们的执法主体地位不明显,加大执法力度也只是表现在宣传上、口头上,不能采取强制措施,违法超生、土葬现象越来越严重,征收近似空谈,而违法者却得到纵容。就今年而言,违反殡改条例拒不执行火化,私自土葬,并拒不交纳土地罚没款的已有30余户。执法过程中与群众间的矛盾使他们忽视了我们的服务,长此以往造成干群关系僵化,干群矛盾加剧,政府对此显得无所适从。

2、债务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三金”整顿和“普九”建设之后,欠债全部由镇政府承担,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据统计,我镇累计负债达2800万。近两三年来,机关干部的资金补贴近百万元均未兑现,甚至私人垫付工作经费现象时有发生,如此待遇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畏难情绪严重。此外,沉重的债务包袱使政府运转举步为艰,根本无力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招商引资环境的改善,要实现发展简直困难重重。

3、改革与稳定之间的矛盾。改革可以促进发展,但也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企业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税费改革都产生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遗留问题。2001年,事业部门改革,对临时聘用人员进行清退,20教育部门清退代民师等改革所产生的遗留问题至今未能完全解决,上访现象时有发生。如再大刀阔斧地深化体制改革势必对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4、干群矛盾突出。群众的发展意识不到位,干部的服务意识未完全转变,加之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干群关系日益尖税。主要表现在群众不理解政府行为,干部不能沉身到群众当中,干部群众互不信任,政府的公信度下降。原莲花太平水库承包人未能与当地群众处理好关系,双方多次发生冲突,政府出面多次调解,双方仍不能和解,群众多次组织到市集访,一来二去,干部认为群众无理取闹,群众认为干部工作能力差。

5、服务三农力度不够。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作为乡镇一级政府没有更好对策、更多的办法、更大的力度加以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技术指导不够。在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不是专业人员,特别是在2001年乡镇机构改革后更加突出。而在专业人员中,传统农业知识多,现代农业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十分缺乏,知识结构很不合理。虽然农办人力较多,但农技人员的农业专业知识不够强,新技术、新品种真正在农村推行较难;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乡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小,真正较大规模的建设依靠上级部门的项目支持,由于面广,上级项目支持相对较少。农村的基础设施滞后突出表现在抗灾能力弱,公路建设落后,公益设施欠缺;三是增收渠道较窄。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农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先天优势,或地理位置优越、或资源丰富、或上级重点扶持,真正做到白手起家,走出一条特点鲜明、效果明显的增收路子十分困难。

四、建议。

(一)加大机构改革力度。

1、自上而下改革。“乡镇改市县不改、改也白改;市县改了,乡镇不改也得改”。乡镇职权较弱,推行的改革也是治标不治本,改革出现不稳定因素也无力解决,而市县具有相对独立的职权。改革是一场革命,涉及干部“饭碗”、涉及乡镇债务、涉及基层稳定,因此建议:一是应从市县机构改革开始;二是领导应带头参与改革。只有这样,改革才能收到实效,才能保持稳定。

2、取消事业编制。在乡镇政府中推行事业机构改革,取消事业编制,将事业部门人员转为行政编制,特别是涉农技术人员。一方面可以提高事业部门人员、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消除工作中的不满情绪,全力投入工作。另一方面,也可将机关干部换岗换位,行政人员能从事技术工作,事业人员也能从事行政工作,充分挖掘机关干部的长处,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壮大执法队伍。一是成立专门行政执法机构,加大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职业素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既可避免执法违法,又突出其执法主体地位,既贯彻法律法规的执行,又维护社会稳定。二是壮大公检法司队伍,减少行政机关队伍。在乡镇配强派出所、司法所、工商税务所等执法征管部门,精减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机关以体现服务为主,将执法权分离。

(二)加强财政体制改革。

一是要给乡镇负债消肿,由于“三金”、“普九”等欠债给乡镇带来了沉重的债务,短期内甚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乡镇无力偿还。沉重的债务使乡镇运转困难,负债发展更困难。二是尽快实施乡财县管,控制行政支出,降低行政成本。

(三)全市统筹发展。

在发展战略中,应把全市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给每个乡镇定位。当前的现状是各乡镇为求发展单打独斗,在招商引资中、农业项目上、优惠政策上只求引进,“你发展养蚕,我也养蚕;你引进一个企业,我也引进一个企业”。最终造成无规划、无规模发展,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究竟每个乡镇该如何发展,发展什么,全市要做好统筹,形成块状经济,形成规模,要像打造职教品牌一样打造**工业、农业品牌,而不是哪一个乡镇的品牌。

(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差,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瓶颈问题。农村水渠、提灌站等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损坏严重,一旦受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将难以为继。由于镇村两级缺乏相应财力,每年的整修都是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只能治表,不能治本,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建议市委市府拿出专项资金,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彻底的整修,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2024年乡镇机构改革方案(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2024年乡镇机构改革方案(精品多篇)范文,全文共有10456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2024年乡镇机构改革方案(精品多篇).doc》
2024年乡镇机构改革方案(精品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