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多篇范文

(作者:芬芬shop时间:2020-05-30 07:12:12)

加快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多篇由好范文网会员“芬芬shop”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努力使思想宣传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思想宣传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思想宣传范文】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学习宣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核心就是要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强起来,更好地发挥宣传思想工作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作用,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1.入心入行是宣传思想工作强起来的本质要求

宣传思想工作强不强,关键是看工作质量和水平是否达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目标要求。把准人的思想动态、激发人的信心斗志、凝聚人的精神力量,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强起来不仅是要在物质方面强起来,也要求全体人民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水平相应提高,在价值观念上同心同德,在干事创业上同向同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一是要在价值观念上同心同德。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树牢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广大人民的精神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注重在育新人上出实招,着力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

二是要在干事创业上同向同行。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华民族正处于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和调结构稳增长保民生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改革路上我们还面临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等攻坚战。如何引导人民正确认识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正确认识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不断增加自豪感、自信心,更加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志,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群众,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弘扬爱国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奋斗精神,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用“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不成我必有责”的担当精神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2.常做常新是宣传思想工作强起来的方法和路径

宣传思想工作强起来的关键是要探索行之有效、管用能用的路径和方法,使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要求能符合时代特征、受众特点和内在规律。常做常新就是要在总结和把握规律性的基础上,使宣传思想工作体现创新性、富有创造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努力方向。

一是宣传思想工作要把握规律性。宣传思想工作具有内在规律性和科学性,把握传播规律,注重话语体系建设,既要讲清楚怎么看,又要说明白怎么办,通过解疑释惑、疏导情绪,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把“受众想听的”融进“我们想讲的”,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善于运用讲故事的方式,通过故事传播理念、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做宣传思想工作要善于讲故事,通过一个个具体生动的故事来打动人、说服人、启示人和引导人。要善于把握受众特点、现实需求和接受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思想工作。要善于运用形象化解读、故事化表达和差异化传播等策略,把“大众化”与“化大众”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宣传思想工作与普通群众“隔着一条河”,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是宣传思想工作要富有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宣传思想工作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事业,要注重手段方式方法创新,坚持把有意义的内容和有意思的传播手段相结合。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优势,净化网络空间,提高用网治网水平,用新技术植入老载体、创建新平台,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推出更多健康优质的网络文艺作品。要注重发挥时代新风和社会风向的引领作用,广泛开展先进典型先进模范培育、选树和宣传工作,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和关爱先进的浓厚氛围,弘扬时代新风和社会正气,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不断提升人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3.用情用力是宣传思想工作强起来的根本保障

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教育人、引导人、关心人、帮助人和发展人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出发点,在用情和用力上同时发力。

一是用情书写。宣传思想工作要紧跟人民群众生活的脚步,感知人民群众生活的态度,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才能充满情感、充满温度,抒写新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的新史诗。走好宣传思想工作的“群众路线”就是要始终与人民群众在一起,从人民群众的大智慧中汲取养分,让人民群众讲好自己的故事、国家的故事和民族的故事,以典型的小事例、从小角度揭示和折射社会生活,做到小切口揭示大主题、小事情反映大时代,逐步实现宣传思想工作全覆盖、无死角。

用情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从基层这一富矿中汲取营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中,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化解基层宣讲“听不到”“听不进”“听不懂”同时存在的矛盾,打通宣传思想工作直抵人心的“最后一公里”。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主动深入基层,与人民群众同坐一条凳,共围一张桌,了解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是什么,了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是什么,了解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是什么,等等,找寻到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最有底气和最朴实的能量。宣传思想工作在基层扎根越深,深入人心也就越深,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也就提升得越快。只有始终保有人民立场感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工作做到心坎上,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是用力推进。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遵循工作规律,注重方式方法,掌握好时度效的“火候”,掌握好工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主动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站等场所,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个性化的宣传策略和宣传手段;要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大力培育时代新人。要将网上与网下的力量有效整合,打造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媒体矩阵,营造强大的能量气场,影响人、引领人、塑造人。要发挥好优秀共产党员、道德模范、时代楷模、英雄烈士等的榜样示范作用,增强岗位意识,强化社会服务与实践养成,以最新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为自身在新时代成为时代新人准确定位。尤其是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下大力气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坚持能力为本,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久久为功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要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理论武装,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主题、科学体系和丰富内涵,牢牢把握住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同时,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决杜绝“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等问题,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下沉到基层,少些走马观花,多点蹲点观察,少些“清谈官”,多些“老黄牛”。

【思想宣传范文】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最为集中而深刻地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蕴和思想力量,最为集中而深刻地彰显了中国精神独特的文化传统与民族风范,也最为集中而深刻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

回应时代要求,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核心内涵,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中国梦这个重要主题,深刻阐述民族复兴的基本内涵,深刻揭示我们在民族复兴历史进程中所处的方位,科学规划民族复兴的实现路径、战略步骤,是引领民族复兴的总纲领,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诸领域、各方面与全过程都紧紧围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目标精进展开,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把握时代特征,科学揭示“三大规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时代特征,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既是科学理论,又是行动指南,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科学性。

科学揭示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从对党的地位作用和历史使命这一重大战略判断出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管党治党成效显著,党心民心凝聚,执政环境持续改善,执政资源不断优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科学揭示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做出了系统的回答,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科学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时代条件、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历史方位的建设规律。“八个明确”深刻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与核心要义,从理论渊源、历史根据、本质特征、独特优势等多角度,深刻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十四个坚持”从实践的路径、方略、步骤等方面深刻回答“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方面进行具体谋划,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行动指南。

科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国家治理观与全球治理观的统一,鲜明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重要理念,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和道路作出的新思考、新探索。它突破“自我中心”和“单极意识”,以共同发展为追求,兼顾不同的利益,包容不同的价值,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深刻体认,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当代诠释,为人类的共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立足时代问题,确立当代中国发展的方法论

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战略思维是管总的,管长远的,管根本的,是唯物辩证法矛盾规律的具体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意高远、内涵丰富,贯穿着深邃而高远的战略思维,为中华民族复兴擘画出气象恢宏的发展蓝图。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思维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社会现实,把握发展规律,深刻揭示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科学回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准确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彰显了共产党人深厚的历史修养、深邃的历史眼光、深沉的历史智慧。辩证思维是反映和符合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的思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和运用辩证思维的典范,处处体现着“整体”与“部分”、“变”与“不变”、“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思维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底线思维强调居安思危、知危图安,积极进取,赢得主动,是唯物辩证法质量互变规律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底线思维警醒我们要时刻注意把握事物的度与量,关注事物微小、连续的变化有可能引起事物根本的质变,尤其是突变。“五大思维”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又吸取了中国传统哲学智慧,是我们认识与改造世界、探究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制胜法宝,也是正确认识和解决当今中国现实问题、指导当代中国前进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思想宣传范文】三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在党的指导思想、政治理想、政治立场、政治使命等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政治建设与纪律建设的辩证关系,高度重视政治建设这一根本性建设,强调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以严明的纪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党的纪律建设的重大制度成果,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供了铁的纪律保证。

1.以严明的纪律强化思想引领和党章权威

正确的政治方向首先体现在党的指导思想上。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具体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但是,我们绝不是教条主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而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

《条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健全完善制度,深入开展纪律教育,狠抓执纪监督,养成纪律自觉,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等。《条例》把这些内容落实到纪律规定当中,成为全体党员执行党的纪律的行动遵循,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纪律建设中的指导思想地位,并在不同条目中贯穿始终,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向引领作用。

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是确保党的政治方向的根本依据,当然也是制定党纪法规的根本遵循。《条例》第一条就明确了《条例》的根本依据是党章;第三条阐述了党章与党的纪律的辩证关系,强调党章作为最根本的党内法规和管党治党总规矩的地位,而党的纪律则是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第七条讲到违纪和纪律处分时,首先规定了党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等,必须受到追究。这些内容都突出了党章的最高权威地位。

2.以严明的纪律突出“两个维护”和“四个意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全党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章明确规定:“必须实行正确的集中,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

《条例》突出强调了“两个维护”和“四个意识”。把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条例》总则提出,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同时提出,“党组织和党员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条例》第六章“对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处分”中,增加了对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不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行为的处分规定;增加对搞山头主义、拒不执行党中央确定的大政方针,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坚决,打折扣、搞变通,以及制造传播政治谣言等危害党的团结统一行为的处分规定;增加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等对党不忠诚不老实行为的处分规定等。

3.以严明的纪律预防和解决现实突出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卓著成效。但是,党的建设依然面临重大风险挑战,影响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因素长期存在,“四大考验”长期复杂,“四种风险”尖锐严峻;党内政治生活方面的突出问题不容忽视,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松弛、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作假、慵懒无为,“四风”问题突出等。这些问题严重侵蚀党的思想基础,破坏党的团结统一,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影响党的事业发展,如果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党就不能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承担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条例》突出问题导向,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注重克服和纠正现实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真正体现了全面从严从实的要求。比如,《条例》指出,重点查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在廉洁纪律方面,加强对党员干部从事营利活动的监管,对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钱款、通过民间借贷等金融活动获取大额回报等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行为,利用决策、审批过程中掌握的信息买卖股票的行为,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的行为等作出处分规定。

4.以严明的纪律坚守政治理想和政治立场

中国共产党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坚持党的政治本色、政治理想、政治立场,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初心使命和政治品格,确保党的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向前发展。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党员干部丝毫不能动摇的理想信念,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精神支柱。每个党员在入党之际就明确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奋斗目标,必须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中国共产党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现阶段的目标任务就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此,全党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并在思想上同宗教信仰划清界限。《条例》突出地强调了这个方面的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通过各种方式公开发表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反对党的改革开放决策,丑化党和国家形象,或者诋毁、诬蔑党和国家领导人、英雄模范,或者歪曲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人民军队历史的,等等,要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对信仰宗教的党员,应当加强思想教育,经党组织帮助教育仍没有转变的,应当劝其退党;劝而不退的,予以除名;参与利用宗教搞煽动活动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始终牢记党的政治本色、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是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深刻内涵。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党的根本立场和政治本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为人们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使命。《条例》强调,党员干部必须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清正廉洁,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行为。同时,对于不作为乱作为、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等各类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也作出了明确的纪律处分规定,并结合新的情况增加了对利用黑恶势力欺压群众、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等行为的处分规定。这些规定把党的立场、宗旨和使命落实到工作实际当中,夯实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纪律基础。

5.以严明的纪律实现他律约束和自律自觉有机统一

党的纪律历来具有外在强制性和内在自律性辩证统一的特点,形成坚定正确方向的合力。一方面强调强制性规范功能,把纪律作为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违反和超越纪律都必须受到应有的处分,强制性地把党员干部的行为约束在纪律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强调教育和自律功能,激励和保护自觉遵守纪律的党员干部,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促进党员干部自觉认同党的纪律。

《条例》提出,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党纪面前一律平等。对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必须严肃、公正执行纪律,党内不允许有任何不受纪律约束的党组织和党员。这些原则突出强调了党的纪律的强制规范性和全面约束性。

同时,《条例》还强调,“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处理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应当实行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做到宽严相济”“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引导党员干部习惯在纪律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这些规定体现了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统一,既发挥纪律的强制和惩戒功能,使纪律成为不可突破的红线;又使党员干部不断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形成维护正确政治方向的主体自觉,使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思想宣传范文】四

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也改变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命运。改革开放不断对党的自我革命提出新要求,赋予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新的时代内涵。在领导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社会革命的进程中,我们党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课题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通过自我革命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将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40年前,“社会动荡、经济凋敝、科技落后、人民贫困,中国面临“被开除球籍的危险”。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毅然决然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改革开放的大幕徐徐拉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觉醒,引发了一场新的伟大社会革命。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由此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并正在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跨越。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也改变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命运,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中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改革开放这场社会革命与党的自我革命是相辅相成的

40年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社会革命。40年来,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从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到精神面貌,中国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革,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每一个亲历者、实践者对此都有深切体会,任何不怀偏见的人都不能不承认这个事实。

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社会革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序推进的。在领导这场伟大社会革命的进程中,我们党也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课题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断深化对党的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有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40年的实践表明,改革开放这场社会革命与党的自我革命紧密相联、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改革开放不断对党的自我革命提出新要求,赋予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新的时代内涵。党的自我革命为改革开放指引方向,并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为改革开放提供有力保障。离开了党的自我革命,改革开放不可能顺利推进,更不可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党通过自我革命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自我革命

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责任,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这是对全党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回顾改革开放40年艰难而辉煌的历程,党的自我革命是全面而深刻的,尤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指导思想无疑是最重要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催生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随着实践的发展,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又先后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写在党的旗帜上。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正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又进一步指导着新的实践。

重新恢复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党的历史告诉我们,正确的思想路线来之不易,一以贯之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更不容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正是因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改革开放才取得巨大成就。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思想路线问题,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践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偏离,偏离了就要犯大错误。

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都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形成的,没有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内在统一的,这种内在统一性是巨大的、独特的政治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巩固和发展这种优势,才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鲜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地位变了,环境变了,条件变了,党脱离群众的危险大大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此有着清醒认识,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防范和纠正。比如,1990年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2001年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大力加强作风建设,使“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赢得了党心民心。坚持不懈纠正各种不正之风,同一切脱离群众的现象作坚决斗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进行自我革命的重要内容。

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是我们党从实践中得出的重要经验。改革开放为这条重要经验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从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到改进党管干部方法,从建立公务员制度到改革干部选拔、考核、教育、培训、评价体系,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好干部标准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对于在新时代如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作出了科学回答。

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视和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专门就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其中之一就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如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出许多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的思想,有力推动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党对各种经济犯罪活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早有预料,并不断采取措施加以惩治。但是,许多人对改革开放条件下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和严峻性还是估计不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和力挽狂澜的气魄遏制住了腐败蔓延的势头,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不断巩固发展。

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党的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巩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以来,从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到2016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内政治生活的指导方针、基本内容和主要方法越来越明确。

在改革开放中将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习近平同志指出:“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都要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决不能有丝毫动摇。”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党更加自觉地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社会革命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作为这场伟大社会革命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将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思想上的自我革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坚定不移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使党的全面领导在新时代更加鲜明地体现出来。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就要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就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使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就要完善领导体制,改进领导方式,增强执政能力。党的领导既要坚持和加强,又要改进和完善,从而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定不移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党的建设各项任务。在思想认识上,进一步明确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建设的指导方针是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是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实际工作中,应牢牢把握党的建设的主线、统领、根基、着力点、总体布局,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坚定不移以使命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推进党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在自身建设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这些宝贵经验绝对不能丢。同时要看到,随着实践发展和时代进步,必须不断推进党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更好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用党建理论创新来指导和推动党建实践创新,进而推进党建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坚定不移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国际环境也发生深刻变化,提出了许多新的时代课题。在极其艰巨、复杂、繁重的任务面前,在一个个难题面前,全党必须提高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这是党勇于自我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

【思想宣传范文】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这一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1.登高望远、居安思危,从战略高度认识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突出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宣传思想战线积极作为、开拓进取,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然而,面对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矛盾风险挑战。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首先要善于统揽全局,坚持问题导向,从战略高度认识把握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突出问题。

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依然面临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当前,多样化社会思潮暗流涌动,多元化思想观点激烈交锋。比如,意识形态“终结论”“淡化论”一直鼓吹“去意识形态化”“非意识形态化”等错误观点,挑战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质疑改革开放和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错误思潮余音未绝。

中国快速发展面临各种敌对势力遏制的挑战。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一些西方国家的敌对势力一方面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中国称霸论”,另一方面鼓吹“塔西佗陷阱”“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金德尔伯格陷阱”等各式各样的“陷阱论”和“中国崩溃论”,企图影响中国快速发展进程。必须清醒认识到,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弱化的图谋一直没有改变,种种论调和措施在深层次上体现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意识形态管理工作方式面临移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挑战。“因网而生、因网而增”已经是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新问题产生发酵传播的显著特点。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裂变式发展,意识形态领域加速发生“移动化革命”,维护移动新媒体意识形态安全已经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些西方国家凭借长期积累的话语强势和对信息技术的控制权,将移动新媒体作为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依托,在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中,我们现有的意识形态管理工作方式还不能够完全适应各种新媒体的迅猛发展。

2.以立为本、立破并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新时代是意识形态建设任务更加繁重的时期,也是大有作为的时期。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工作的根本遵循,紧紧围绕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中心环节,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着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思想舆论引导,汇集改革发展共识,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坚持以立为本,用马克思主义立根铸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力。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深入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当前,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切实增强干部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刻领会这一科学理论贯穿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掌握其精神实质、核心要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树立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这一科学理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加自觉地用这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决定着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是各级党组织的重要工作,必须坚持党管宣传、党管阵地、党管舆论、党管媒体,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压实压紧各级党委(党组)责任,做到任务落实不马虎、阵地管理不懈怠、责任追究不含糊,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只有牢牢掌握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才能不断增强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引领力控制力。

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引领力。要紧紧围绕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着力提升理论阐释的说服力、教育引导的号召力、典型宣传的感染力。坚持文化自信是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巩固和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着力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通过完善国际传播格局,宣介好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通过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特别是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坚持立破并举,敢于亮剑善于斗争,立场坚定批驳谬误。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是政治工作,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要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不断强化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做到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坚持立破并举,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辨析和引导,敢于发声亮剑,善于释疑解惑,守护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开展积极的舆论斗争,针对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新动态、新特点和新趋势,及时分析研判,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同时,要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

坚持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和方法。要适应现代传播方式、传播形态、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做好新媒体意识形态建设。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做大做强网上正面宣传,汇聚传播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准确分析研判网络舆情,善于把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紧跟各种传播平台发展步伐,创新传播手段,拓宽工作渠道,把传统媒体内容优势和新媒体传播优势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两类媒体尽快从相“加”迈向相“融”,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加强话语方式创新,善于运用大众的、通俗的内容和形式,善于将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话语、理论话语、学术话语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3.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就其总体而言,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鲜明特色,也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起点,也是始终贯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程的重要任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好真懂真信真用的问题,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研究、分析解决学术研究重大问题的能力。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化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这一重要思想入脑入心,进教材、进课堂,确保将这一重要思想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各领域,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各方面各环节,推出更有力量、更有温度、更有味道、理论深度和实践力度兼备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为续写当代马克思主义绚烂篇章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

要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聚焦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进行学术创造,为人民著述、为人民立说,在服务人民中推动学术进步,不断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要不断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保障。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构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实践发展的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充分发挥学科体系的基础作用,坚持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的原则,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注重发展优势重点学科,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和国际话语权。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加快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多篇范文。

word该篇加快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多篇范文,全文共有18875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加快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多篇.doc》
加快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