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说课稿范文
第1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说课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
《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和乘数是整十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为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算理打基础,也为本册中第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作准备。因此,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册的一个重点,对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材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标准和尺度。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教学目标应在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品质三方面进行明确。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渗透教学源于生活,我们要会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激发学生认真计算的热情及善于探索、思考的学习品质。
3、重点、难点:
重点: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估算判断正误。
难点: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4、教、学具准备
课件、每位学生一份作业纸。
二、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我们不仅要设计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因为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解决,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三、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小组合作及应用数学意识。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整堂课始终贯穿去电影院这一情境,设计色彩鲜明的学生喜爱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去学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方法。因为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以往的计算教学过多了强调运算、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在《新课标》所倡导的今天,使我们清楚认识到:只有将计算教学置于现实问题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问题融于一体,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讨学习计算方法,才能让学生切实的体会到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并且感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心理学家表明:不经过学生个人亲身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要想把已知的真理变成学生的真知是不可能的。在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通过观察课件,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具体问题情境,同时也设计了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新的计算方法,给学生创设了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逐步的加深对算理和法则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轻松地获得新知识。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经过设计而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垂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而问题的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形成问题答案的欲望,从而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主题图,然后带着小朋友去电影院玩遇到数学问题让他们想办法解决,讨论,这时我设计了几道比赛题:课件出示(要求学生说口算过程);同时设计了环保节约用水;
第二环节: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现实而又有趣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针对前面复习旧知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算理,
这样利用迁移原理,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加深对算理和算法的认识和理解,不但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突破了教学难点。接着我对学生竖式格式的书写进行了规范,并让学生说说完整的竖式和分步计算的联系和区别,强调用竖式计算比较简便。
第三环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生活问题和游戏中,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身边问题的活动经验并在玩乐中进行巩固。而且练习又具有一定的坡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这儿我设计了四大板块:
1、尝试练习
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2、巩固练习
3、加深练习:
4、延伸练习:
第四环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再谈谈自己的收获?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巩固。
第2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说课稿
这个网站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说课稿范文很有深度,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说课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乘法估算不是单一的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而是不仅要求学生学会估计得数大约在什么左右,还要求学生学会估计得数的范围,也就是估计得数比什么大,比什么小。乘法估算是个难点,教材的安排是:例题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牧场的情境列出算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的“大约”,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然后通过思考、交流、引导、小结,用语言表述出来,指出2种不同的估计方法,即估计得数的范围,以及得数大约在什么左右。并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巩固该学习内容。
2、教学目标
应用新课标理念,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过程,能估算一些两
第 1 页 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比什么大,比什么小,在什么左右。 ②在具体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二、说教法、学法
1、在教学环境中,创设适当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教学情境,应用不同的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知识,为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和应用提供条件。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学法指导上,我重视观察法、发现法和讨论法等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积极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找到获取新知的能力。
3、教学中,严格遵守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组织教学,配合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吸引和带领学生在数学空间尽情漫游。
三、说教学过程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本课我设计了这样
第 2 页 几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题,教师解说,明明邀请我们去他家美丽的牧场参观,谁来替他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认真听,看你能了解牧场的哪些情况?
要求学生列出算式: 29×42= [这一环节是以学生感兴趣的牧场情境引入,在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打好了基础,有力地促进教学效果。]
二、探索方法
1、在计算之前,老师把问题分类,先请大家估计,明明家1天大约最多可挤奶多少千克?最少可挤奶多少千克? 小组讨论,交流各自估算的方法。
2、全班交流:
①最少可挤奶800千克[你是怎样估算的?估计29×42的得数比800多。为什么用“多”这个字?(把数字都看小,20×40=800。)] ②最多可挤奶1500千克[你是怎样估算的?估计29×42的得数比1500少。为什么用“多”这个字?(把数都看大,30×50=1500。)
3、再请学生估计出明明家一天挤奶的千克数最大约最接近
第 3 页 多少吗?
学生交流:最接近1200千克。[你是怎样估算的?估计29×42的得数在1200左右。为什么用“左右”这个词?(把数都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30×40=1200。) (估算方法要讲清、讲细,让学生理解清楚怎样估算)
4、计算验证:
有什么方法验证我们估算得对不对?(用竖式)请你试一试,做好的同学自己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提醒学生注意竖式计算过程中连续进位的问题) 比较交流:比较笔算与估算的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第3种,最接近;第
1、2种估计出了算式的范围)
5、讲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要求只是确定成绩在什么范围内,估算策略
是多样的,只要合理,都可以的。把乘数分别看作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会准确些。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本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问题指向性明确,分散了难点,把乘法的估算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估接近、一是估范围,先分散后总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
三、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2题
40×2030×5060×30
第 4 页 47×2334×5868×35 50×3040×6070×40 (1)每组3道题,上下2道题可以口算,中间一道题要列竖式计算。请大家任选其中的一组题进行计算。
(2)独立计算。然后把这3道题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3)说说自己的发现。
(中间算式的得数比上边算式的得数大,比下边算式的得数小,可以用上、下的算式来估算中间的算式)
(4)那这个算式最接近多少呢,我们也来估算一下。(学生估计,全班交流)
重点说一说第3题的中间一题,这里出现了35这样的中间数,当出现这种数的时候,我们一般看另一个乘数,看它接近哪个整十数,如果是把它看大的,那么就把35看小,如果是把它看小了,那就把35看大。
2、游戏:选一选(“想想做做”第3题)。
课前发给每个学生1800、2800、3500、4800、1000、1800、600、1200等数字卡片。
让学生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如果你认为你手中的数利用估算的方法能填入老师出示的括号中,请起立。 教师逐个出示
24×53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第1题可引导学生来完成,让学生理清题意,清楚第1部
第 5 页 分是估范围;第2部分是估接近。)
37×65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28×32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76×59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让选择正确或错误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 适时反馈。
小结:两个乘数分别看做比它们相近的较小的整十数和较大的整十数,可以确定积的大致范围。而把乘数分别看作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最接近。
3、书本P37第4题
师:其实估算不仅在我们数学计算时有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估算。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写作文的例子,让学生了解。 出示题目。
说说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 你估计这里大约有多少个字?(学生列式估计) 全班反馈。
4、“想想做做”第5题 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你认为他可能买哪种篮球?你是怎样想的? (1)48×24≈1000(元) (2)38×24≈800(元)
第 6 页 (3)28×24≈600(元)
小结:生活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估算。第2种比较合适。
[本课的练习分了专项练习,基本练习和综合练习三类,练习设计有针对性、层次性、思考性。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理解的深化。]
四、总结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介绍“你知道吗?”
五、布置作业
六、说板书
板书是微型教案,好的板书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利于对知识进行梳理,纳入知识结构,同时也为日后的回忆提供了线索。本课我是这样设计板书的: 估算
(1)20×40=800 估计(2)30×40=120 (3)30×50=1500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第 7 页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乘法估算不是单一的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而是不仅要求学生学会估计得数大约在什么左右,还要求学生学会估计得数的范围,也就是估计得数比什么大,比什么小。乘法估算是个难点,教材的安排是:例题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牧场的情境列出算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的“大约”,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然后通过思考、交流、引导、小结,用语言表述出来,指出2种不同的估计方法,即估计得数的范围,以及得数大约在什么左右。并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巩固该学习内容。
2、教学目标
应用新课标理念,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过程,能估算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比什么大,比什么小,在什么左右。 ②在具体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第 8 页
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二、说教法、学法
1、在教学环境中,创设适当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教学情境,应用不同的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知识,为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和应用提供条件。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学法指导上,我重视观察法、发现法和讨论法等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积极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找到获取新知的能力。
3、教学中,严格遵守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组织教学,配合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吸引和带领学生在数学空间尽情漫游。
三、说教学过程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本课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题,教师解说,明明邀请我们去他家美丽的牧场参观,谁来替他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认真听,看你能了解牧场的哪些情况?
第 9 页 要求学生列出算式: 29×42= [这一环节是以学生感兴趣的牧场情境引入,在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打好了基础,有力地促进教学效果。]
二、探索方法
1、在计算之前,老师把问题分类,先请大家估计,明明家1天大约最多可挤奶多少千克?最少可挤奶多少千克? 小组讨论,交流各自估算的方法。
2、全班交流:
①最少可挤奶800千克[你是怎样估算的?估计29×42的得数比800多。为什么用“多”这个字?(把数字都看小,20×40=800。)] ②最多可挤奶1500千克[你是怎样估算的?估计29×42的得数比1500少。为什么用“多”这个字?(把数都看大,30×50=1500。)
3、再请学生估计出明明家一天挤奶的千克数最大约最接近多少吗?
学生交流:最接近1200千克。[你是怎样估算的?估计29×42的得数在1200左右。为什么用“左右”这个词?(把数都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30×40=1200。) (估算方法要讲清、讲细,让学生理解清楚怎样估算)
第 10 页
4、计算验证:
有什么方法验证我们估算得对不对?(用竖式)请你试一试,做好的同学自己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提醒学生注意竖式计算过程中连续进位的问题) 比较交流:比较笔算与估算的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第3种,最接近;第
1、2种估计出了算式的范围)
5、讲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要求只是确定成绩在什么范围内,估算策略
是多样的,只要合理,都可以的。把乘数分别看作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会准确些。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本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问题指向性明确,分散了难点,把乘法的估算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估接近、一是估范围,先分散后总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
三、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2题
40×2030×5060×30 47×2334×5868×35 50×3040×6070×40 (1)每组3道题,上下2道题可以口算,中间一道题要列竖式计算。请大家任选其中的一组题进行计算。
(2)独立计算。然后把这3道题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第 11 页 (3)说说自己的发现。
(中间算式的得数比上边算式的得数大,比下边算式的得数小,可以用上、下的算式来估算中间的算式)
(4)那这个算式最接近多少呢,我们也来估算一下。(学生估计,全班交流)
重点说一说第3题的中间一题,这里出现了35这样的中间数,当出现这种数的时候,我们一般看另一个乘数,看它接近哪个整十数,如果是把它看大的,那么就把35看小,如果是把它看小了,那就把35看大。
2、游戏:选一选(“想想做做”第3题)。
课前发给每个学生1800、2800、3500、4800、1000、1800、600、1200等数字卡片。
让学生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如果你认为你手中的数利用估算的方法能填入老师出示的括号中,请起立。 教师逐个出示
24×53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第1题可引导学生来完成,让学生理清题意,清楚第1部分是估范围;第2部分是估接近。)
37×65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28×32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76×59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让选择正确或错误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
第 12 页 适时反馈。
小结:两个乘数分别看做比它们相近的较小的整十数和较大的整十数,可以确定积的大致范围。而把乘数分别看作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最接近。
3、书本P37第4题
师:其实估算不仅在我们数学计算时有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估算。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写作文的例子,让学生了解。 出示题目。
说说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 你估计这里大约有多少个字?(学生列式估计) 全班反馈。
4、“想想做做”第5题 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你认为他可能买哪种篮球?你是怎样想的? (1)48×24≈1000(元) (2)38×24≈800(元) (3)28×24≈600(元)
小结:生活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估算。第2种比较合适。
[本课的练习分了专项练习,基本练习和综合练习三类,练习设计有针对性、层次性、思考性。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 13 页 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理解的深化。]
四、总结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介绍“你知道吗?”
五、布置作业
六、说板书
板书是微型教案,好的板书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利于对知识进行梳理,纳入知识结构,同时也为日后的回忆提供了线索。本课我是这样设计板书的: 估算
(1)20×40=800 估计(2)30×40=120 (3)30×50=1500
第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