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反思范文
第1篇:《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对“读”有着经典的概括和诠释,可见诵读是提高古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伯牙绝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故事感人至深,却只有5句话,77个字,而这77个字里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是知音难求的人生写照,是人们在孤独中寻求温暖的见证,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灵的呼唤。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了文言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诵读,读中品、读中悟。既教给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见证了伯牙与子期的的情深意长,更让学生体味到了知音难觅,要珍惜友情。课上完了,对于本节课的诵读教学,有这样几点深刻的感受:
一、诵读中有层次。本课是六年级的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学生对它是陌生的,这就促使教师必须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多读,有层次地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安排了有层次的诵读:第一读字正腔圆,读准字音;第二读注意停顿,读出韵味;第三读感悟文本,读出情感。每一读我都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由易到难,一步一脚印,一步一落实。学生在不同层次的诵读中,逐渐走进了文本,走进了文言文。由能正确读文到理解文意到深刻体味到“知音”难觅,水到渠成。
二、诵读中有变化。读中的变化指读的形式要多样,如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师生配合读、范读等,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出节律、读出情感、读出神韵,从而使学生达到爱读的目的。如在引导学生品读“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何以见得时,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仿佛看到了什么。先指名学生读出自己心中所想,再引导男生读出泰山的“峨峨”,接着引导学生回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充分体会泰山的巍峨峻拔后,再让全班学生齐读,学生读得高昂,读得激越,真正体味到了泰山的“峨峨”。
三、诵读中有想象。透过文字进行想象,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如在引导学生理解伯牙与子期是“知音”上,先让学生想象伯牙的琴声中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还有哪些美景。再出示了一些描写景物的词,如:依依杨柳、悠悠白云……,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当子期,想象伯牙琴声中的景象,学用文中句式来表达。学生兴趣大增,都能仿书上句式来表达,如“依依兮若杨柳”,并能大声用文言文的语调朗诵出来。学生在想象、仿写与诵读中活跃了思维,为正确理解文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进一步的体味文言文了这种文体。
四、诵读中有拓展。77个字的文言文,对学生来说,要读得透彻,必须拓展。如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子期去世后,伯牙的悲痛欲绝,我补充了伯牙在子期墓前写下的一首短歌,并由学生齐读,读出伯牙失去子期后悲痛欲绝的心情,进一步的帮助学生理解了伯牙“破琴绝弦”举止的内涵。通过读中的拓展,学生读得更明白,也在不断的拓展中感受到了文言文的味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古文化。
五、诵读中有积累。读懂文言文、背诵文言文是对学生的基础目标进行的落实。本节课通过反复诵读,学生已对内容较了解,我再引导学生进行师生分角色背,最后播放《高山流水》音乐,让典雅流畅的琴音款款地浸润学生的心灵,再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诵读课文,学生已能背诵了。这样既更好地增强课文的表现力,让文言文那优美的韵味深深地植根在学生心中,又让学生积累了文言语言,对他今后学习文言文奠定了基础。
一堂课下来,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了伯牙与子期的情深意长,感悟到了知音难觅,体味到了文言文的美妙,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简约、简短而不简单。我也在学生的诵读中找到了文言文教学的方向,在《伯牙绝弦》的课堂上体味到了文言文教学的美妙。
当然,本课的“诵读”教学,也留下了很多的遗憾。
一、在文言文的诵读指导中,自己还欠缺教学方法。学生可能是把古文给读正确了,读顺了,但古文的韵味还没读到位,应该在教学中慢慢渗透。如“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虽在“注意停顿,读出韵味”中指导学生初略的读了,但在后面的诵读中更多的关注“重音”上,而对节奏与韵味又丢弃在了一旁。
二、教学中重视了“诵读”,但在引导学生弄懂文言词义上,忙于赶时间,
就匆匆过场。学生虽做到了“书读百遍”,但是不是真正“其义自见”了?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中要关注的问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探索,用好“诵读”这把钥匙,真正打开文言文教学的大门,让文言文教学更加美妙!
第2篇:《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好范文网的《伯牙绝弦》教学反思范文很有深度,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选自《列子·汤问》,叙述了发生在春秋时代的一段千古流传的故事。俞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于悟琴,伯牙以子期为知音。后来子期不幸身亡,伯牙悲痛欲绝,将琴摔碎,立志再不鼓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非常了解自己特长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乐曲高妙或知心朋友。
本文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是五年级第二学期的《杨氏之子》,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理解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对于文言文的朗读问题,我考虑到学生只是通过教师范读的聆听是无法准确感受文言文朗读的音韵与节奏,为此通过课件直接把朗读节奏的划分展示出来。在教学尾声之时通过播放《高山流水》音乐,让典雅流畅的琴音款款地浸润学生的心灵,再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会更好地增强课文的表现力,让文言文那优美的韵味深深地植根在学生心中。 这篇课文本来的教学思路我从张丹老师的教学设计上有所借鉴,但是毕竟东西不是自己的,用着也不顺手,总是不能把那话说利索。经过反复斟酌,在多个环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使得在教学中显得整堂课环环相扣,紧扣中心而又层次分明。
理解课文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就课题的“绝弦”展开讨论,理解其含义,告诉学生可以借助课后注释帮助我们学习。同时,我以“说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为什么要断琴绝弦呢?老师相信继续学习课文大家就会对“绝弦”这个词乃至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一个问题激疑,设置悬念。
教学中,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感悟朗读,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又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
认真总结这堂课的教学,还有着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进一步努力提高:
1、学生第二次碰到文言文,朗读不是很到位,但是在范读之后,没有引导学生把朗读的节奏在书上划出来,在学生朗读的时候,个别不到位的断句也没有及时指出。种种原因,使得在后面的学习中仍出现了有朗读不准确的现象,如果做到了以上这些,就能很好地避免学生断句读错的现象了。
2、课堂调控的能力有待于加强。当学生发言不是很充分的时候,我的过渡语言没有很好地激发起学生回答的欲望,随机应变能力不够,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得课堂上学生发言略显集中,关注了一部分学生,但也忽视了一些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学语言的精练需要进一步提高。个别的时候,我的语言还有些碎,没有达到最凝练的效果,影响了课的精彩。
4、开课时还是略显紧张,所以整堂课给人的感觉是“前紧后松”,前几个问题没有给够学生思考的空间。课堂驾驭能力亟待提高。
感谢为我指导课的易翠娥、张丹等老师,是他们的精彩设计、耐心指导、持久鼓励,让我在教学中有了更好的表现。相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