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庭教育大讲堂讲话稿篇范文
[概述]小学家庭教育大讲堂讲话稿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关于小学家庭教育大讲堂讲话稿范文篇,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小学家庭教育大讲堂讲话稿范文篇1
尊敬的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好。
首先要感谢王老师给了我这么一个与大家共同探讨的机会。同时我还要纠正一下,刚才老师说我要介绍成功的经验,但我接下来要说的也有一些是我们的失败、教育的困惑。
记得我的儿子唐--第一上学前一个夜晚,他醒了三次——孩子兴奋啊,其实何只是孩子,我们当家长的很兴奋,我曾跟一个在座的家长交流,我说:你会不会觉得你有一种兴奋而又略带压力的感觉,这位家长一个劲的点点头。
我不谈兴奋,我想探讨的是:我们为什么会略带压力?
是怕孩子输给人家?成绩不好?受人欺负?这些我想什么都有。但另一方面是,人家什么岗位都有一个岗前培训,唯独当家长什么都没有;人家都有什么薪水,但我们只有苦水。
这就是我们当家长的心情。
下面我想讲我孩子这段时间的几个成长故事,借此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当之处,我们会后可以进一步交流。
一、“我不要当小不点,我要当大不点”
上学没几天,我的孩子回家满脸兴奋,看来收获还很不少,但说着说着,孩子的嘴就变了形:人家欺负我。
“哦,你说说,人家是怎样欺负你的?”
“他们说我是小不点。”原来那天他穿的是幼儿园的校服到校,一群同学就围着他取笑。
“哦——是这样啊,我看大家说的没有错啊,你的确比人家小啊。你看——,所以,我们才需要多吃饭,多运动啊”
“我不要当小不点,我要当大不点。”
“这就对了。”
“但他们还老是要摸我的头。”
“这也不一定是坏事啊。让爸爸看看这问题是怎么回事”我一时也搞不清楚,后来我联系了老师,老师在他回答问题之后也经常摸他的头,慢慢地他也就明白了:这真的不是一件坏事。
这件小事给我们一点思考:六七岁的小屁孩其实非常渴望长大,渴望等到尊重,渴望得到肯定。其实,只要我们细心一点去探寻小孩的内心世界,我们就会发现,在小孩的世界里,没有什么事情是小事情,什么都是大事情。有一次,孩子一回家就告诉我:真奇怪,为什么我去交作业的时候,老师在办公室吃月饼。因为在孩童世界里,他的老师近乎是天上的神仙,不吃人间烟火的。如果我们清楚这一点,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忘了带校章小孩就不肯进校门,为什么一块小小的橡皮擦就是一个大大的世界。
二、“妈妈,你能不能迟一点再来接我”
我们接送孩子都是提前,但有一次跃然却说:“妈妈,你能不能迟一点再来接我”。我们有点疑惑。
“反正你们就迟一点再来接我嘛。”我们答应了孩子的要求。
第二天放学时间到了,家里的电话响了。
“妈妈,我现在在学校向你们汇报,我放学了,你可以来接我了。”我们一听,才知道我们卖给他一张电话磁卡,孩子为的是有一个机会可以自己去打电话。
这件小小的事情却给我们很大的震撼:孩子渴望独立,渴望尝试。我们老是在孩子自己需要或喜欢自己去尝试的时候帮他们包办了一切,比如叫醒、提书包、整理学习资料、卫生打扫,等等,殊不知,我们表达了对孩子的关爱的同时,却也让孩子失去了一个个锻炼的好机会。去年孩子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我们带他去订报纸;今年订报纸时,我们只带到了邮局门口,他就轻车熟路地进去办手续;就在上一个星期,他的一位同学也要订报纸,他就自告奋勇地去带路。什么是养成?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让孩子做同一样事情时他能一点一点的进步,直到我们达到想要的预期效果。
三、学习是自己的事
一年级的孩子大都会把上学当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在他们天真的眼里,上一年级和上大班是一个样的。所以他们现在写作业跟幼儿园的手工制作是一回事。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是不是利用这个机会多强化这么一个意识:学习是自己的事。
上一个星期一,我们发现孩子忘记剪指甲了。
“你怎么没有剪指甲?”
“你们又没有说要剪指甲。”
“对啊,我们没有说——”我也一时没话可说,但他还是剪了指甲。
等到他上了厕所,我就问他:
“你有没有擦屁股啊?”
“当然有啊,这还有说吗?”
“对啊,自己是事情自己做,是不是?”
“对啊”
“剪指甲是不是自己的事情啊?”
“对啊——”这下孩子就明白了,学习剪指甲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就是要自己去完成。这里的学习应该是广义的学习,包括学业、生活、运动,即德智体美劳等。如何培养呢?我们觉得趁着现在孩子对学校学习很感兴趣这个大好机会进行强化最好,比如我们每天晚上都保持有半小时与孩子谈话,让他谈学校的趣事,谈学习的感受,有一次谈着谈着,也没有什么好谈了,我们就变换一个角色,让他来采访妈妈,末了,妈妈就对他说:对了,工作就是我是事情;学习就是你的事情,自己的事情就要自己去完成。最近发了一张口算练习卷,他就说让我帮他复印二十份,并说每天自己会安排早、中、晚三个时间去完成。
再比如背书包这个细节,从上学第一天起,我们就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也很乐意,所以一直到现在他都是自己背书包。比如这次家长会,我们征询他的意见:你是要爸爸去参加还是妈妈去参加?他的回答是:家长会嘛,就是你们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
再比如考试,上次的拼音(复韵母)测试,我的孩子考了一个88,回家一反常态,不爱说话。我跟老师联系之后才知道这一部分他在幼儿园并没有学,并且他在暑假也没有参加学前班学习,自然生疏些,当我们帮他分析这些后,我就尝试着说:你能不能去找老师,让老师帮你指点指点?没有想到的是他一口答应并跟老师谈得很好。后来我想:这次的测试收获还不少:一是让孩子尝试什么是失败;二是怎样分析失败;三是怎样对待失败;四是学会向老师请教。它比一个一百分的意义还更大,因为有时失败的思考比成功的喜悦更划得来。
这次期中测试,孩子充满信心,我一定要拿个100+10,因为老师说过这样就可以加四个红花!星期一试卷发下来,语文98-1,数学99+7,我们安慰和鼓励之后,他就说出语文考试听力失分的原因和书写的不足,数学中的一点粗心,说实在的,我们对孩子自己的分析很满意。学业成绩固然重要,但怎样看待成绩更加的重要。孩子如果能在考试中慢慢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适时调整,这就应该值得我们肯定。
四、家庭是最好的学校
小跃然最近有一件很烦心的事情,就是前几天他跟别班的一个同学谈话谈的很开心,回家后他就拿着最近心爱的溜溜球送给他,而那个同学说也要送个溜溜球给他,但事隔多天,还是没有动静。
“我都好几次遇到他,但他都不提这事。”孩子满脸的委屈。
“要不再买一个给你。”
“我就是要那个。”我们发现,孩子其实要的不是他送给同学的那个,而是在等待同学的回赠。或者换一句话说,孩子现在要的并不是球,而是真正的友谊。
“你可以这样:一向他要回,二等待,三提醒他,四尝试忘记这件事”我们给他除了主意,让他自己选择。
“要不再等等吧。”
回顾这件事,我们很庆幸我们没有简单地处事,比如没有单一地责骂孩子傻,没有简单地让孩子要回那个溜溜球,没有把所有的责任都往他身上推。虽然这件事到现在还没有结果,但这个过程中,孩子他就学会了分析、选择,这就很足够了。
学校,是孩子学习的主阵地;家庭,是孩子学习的好学校。在学校,孩子有许多功课,比如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等,在家里,也有家务、吃饭、睡觉、交流等功课。比如做家务,只要孩子能完成,不妨让他做一点,比如摆放碗筷,比如整理自己的房间,比如浇花等等。孩子做家务最起码有几个好处:一是培养孩子家庭成员平等意识;二是培养孩子劳动习惯;三是让孩子初步观察生活,为说话表达积累素材。
教育是言传身教的事情,在学校更多的是言传,在家里,更多的是身教,比如上网看电视是我们家长的爱好,但自从孩子上学以来,我们都坚持在孩子睡着这后再上网看电视。比如阅读,你阅读的时候,孩子也就会不由自主的跟着阅读。有一个家长告诉我一个真实的事,他在孩子读小学的时候对孩子管教很严,不准孩子这不准孩子那,有一次,孩子的同学打电话约他出去玩,家长为了安全起见,在接电话时就跟对方说孩子不在家,结果孩子一直铭记在心。到了孩子读初二的时候,有客户打电话到他们店订货,孩子一接电话就是:你找我爸呀,他不在。就把电话挂了。
有必要提出的是,我们一开始也是很害怕孩子在学校犯错误。其实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一个孩子规规矩矩的,什么问题都没有,那他到学校的意义就不大了。我是这样理解教育的:创设情境,让孩子或成功或失败,成功我们当然要表扬,失败让他自己尝试爬起来,他就更坚强了。所以乐观一点说,教育是让孩子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习惯是最好的提醒
喜欢听故事是所有孩子的兴趣。记得孩子上幼儿园小班的时候,他妈妈每天晚上就给他讲几个故事,而且是母子俩一边阅读一边听讲,过了一段时间,我们惊喜的发现,孩子认得许多。我们就尝试着让他自己去阅读,他也居然读得津津有味。不知道在座各位有没有发现,现在孩子最喜欢读的是什么书?我的小孩最喜欢读的是科学、自然方面的书。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孩子对客观的认知就是从这些方面开始的吧。
他喜欢阅读,喜欢表达,喜欢交朋友,喜欢看电视。
但一提到看电视,许多家长就头疼,我们也曾经非常苦恼,想了一些方法,都觉得不大科学,目前我们的做法是:让孩子明白看电视是一种休闲,也是一种学习,所以看电视也要投入、认真;二是让他自己学会安排时间,比如每天看多时分钟,你自己根据频道节目安排,但不能太集中;三是跟他一起看节目,比如“超级变变变”等有益的节目;四是用节目内容作为交流的话题,引导孩子。这样一来,孩子就会觉得看电视跟学习语文数学其实也是一样重要,看电视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有了兴趣,习惯就很容易养成。我们感到特别高兴的是,孩子自从上了小学,许多习惯都能初步养成,比如生活的习惯:每天晚上八点半准时睡觉,六点多就自然醒来,刷牙洗脸吃饭整理书包带胸章红领巾一切都自己完成,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完成作业然后运动,一切井然有序,偶尔违规,提醒他一句就改了过来。
当然,我相信各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我们曾一段时间苦恼于孩子身体矮小,老想着怎样增加他的运动量,老是把他弄得气喘吁吁。后来再静心一想,如果体育是一个科目的话,如果体育也是一个考试项目的话,我们的所作所为不就是应试教育了吗?其实长身子和学其他功课一个样,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在我们家长的眼中,我们可能更关心的是孩子的语文数学学得怎样,其实孩子的身体、思想品质、为人处事、兴趣爱好、特长习惯跟孩子的语文数学一样重要。
各位家长,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孩子的学生时代比作是一场耐力跑的话,那么孩子们现在还只是处在起跑线上,他们有的是时间与机会,而我们最要紧的是跟他们鼓励、支持、指导。教育专家林格曾说过;最好的鞋就是你穿在脚下但并不时刻感觉到它的存在,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并在他们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才出手。
比孩子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做人的成功,
比孩子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孩子健康的成长。
衷心祝福在座各位家长家庭和谐,孩子健康、阳光、快乐。
再次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安排,谢谢。
小学家庭教育大讲堂讲话稿范文篇2
各位同行,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能够坐在一起,就“家庭教育”这个话题共同探讨、交换意见,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说起家庭教育,就不能回避一个重要角色,那就是家教,全称叫“家庭教师”。实际上在我看来这个称呼是不恰当的,至少就家教的现状而言,是这样。“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我们的家庭教师只解了几个题目的惑,其它更大的疑惑没有解。传道、授业就更没有了,所以这只能叫“家庭教学”。我们今天要谈的既不是“家庭教学”,也不是“家庭教师”,而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涵义是非常丰富的。今天的讲座,就是要把这种理念传达给大家。为了区别以往的概念,我称之为“新家庭教育”。
我准备讲四点内容。
首先,分析一下家庭教育的现状,家长们心中的困惑,以及孩子们在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我们一起来看几个成功的家庭教育的例子,作为参照。
接下来,我将从人类大脑的工作机制这个角度来给大家分析成功的教育方法之所以成功的根本原因。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为大家总结出影响孩子学习的八大因素;并为孩子们提供高效率学习的方法,以及国际教育界推行多年的思维工具。
最后,我将为大家提供一套全方位考虑、个性化设计的家庭教育方案,供大家参考。
下面我们开始讲第一点,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困惑。
我们可以从家长、孩子、学校这三方面来谈。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讲家长这一方面。家长大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对孩子没有任何要求,很少过问孩子的教育问题。认为小孩子,要顺其自然,能学就学,实在学不了,只好随他去。特别在农村,这样的家长还真不少。有意思的是确实有一些孩子,父母根本不怎么管教,自己就学出来了。有一句老话说,一等孩子不打不骂自成人;二等孩子打打骂骂才成人;三等孩子再打再骂不成人。说明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较专注。农村的生活很单纯,很少各种各样的诱惑。专注的孩子只有从书本里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所以我接触的大部分农村来的孩子,都非常用功,很刻苦。其中一些孩子以后就成功了。但是天生专注的孩子并不多。我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告诉大家。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在孩子当中,只有20%的比例天生专注,15%的人一般专注,而有65%的人很难集中注意力。如果一个班级有50名学生的话,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只有10个孩子,注意力是集中的。其他孩子在学习上都会走神。尤其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来自各方面的不良信息都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大部分孩子都离不开正确的引导。放任自流是不可取的。今天来的家长,我想都不应该是这种类型。
第二种,过度教育的类型。城市里的家长大多属于这种类型,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但是由于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只能依赖市场上各种各样鱼龙混杂的辅导材料。买一两本还不过瘾,一买就是一堆。现在的孩子对寒暑假的心态很矛盾。他们既盼着放假,又害怕放假。因为一放假,就要面对一大堆家长布置的学习任务。其实这样做,有两个直接的后果,第一容易引起孩子的厌学情绪。前些年,有过一个报导,说一个大学教授家的孩子,各门功课都很优秀,但是最后因为受不了父母长期的高压统治,竟然把自己的父母给杀害了。当然这是很极端的例子。但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过度教育所导致的孩子的心理压力有多么严重。第二个后果,就是可能导致孩子的思维僵化。我们知道,运动员在训练的时候,非常讲究训练量的控制。如果过度训练,就会导致肌肉僵化。其实我们的大脑也是这样,如果长期进行过量的习题的训练,不仅不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反而导致思维僵化。我认识一个孩子,小学、初中成绩一直很好。中考成绩还是全校第一名。进了高中以后,高一成绩已经不突出了,到了高二,甚至掉到倒数几名了。他非常用功,每天不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自己还要做大量的辅导材料。有一次他来找我,说,他小学、初中都是这么过来的。为什么以前很好用的方法,到高中就不行了呢。这个孩子很可惜,后来休学了。我见过很多孩子,小学成绩很好,上了初中,掉下去了。有些孩子初中很好,上了高中掉下去了。大家都说,这是因为学科难度加大了,孩子不够聪明,所以跟不上了。那么孩子为什么小学成绩那么好,到了初中却变笨了?为什么初中成绩那么好,到了高中就不行了?不是说勤能补拙吗?这些孩子在学习上比谁都用功啊!其实高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去找初中的原因,初中出现的问题,应该找小学的原因。高中成绩掉下去,大部分是因为思维僵化造成的。而孩子不是上了高中,思维才僵化的,他在小学、初中,思维已经僵化了。小学和初中要完成两个任务,一个,是要建立学科的基本概念,另一个,是要掌握学科的思维方法。小学和初中不是去拿几个100分就算成功了。如果这两个任务没完成好,你的孩子拿的100分越多,说明他思维越僵化,那他上了高中就糟糕了。小学、初中应该怎样学,才能避免思维僵化?这个问题,我后面还要再讲。小学和初中的教育,相对于高中来说,更为关键更为重要。实际上,很多孩子到高中才表现出来的问题原因是出在了小学和初中。我们到后面会给大家举例子。
第三种,比较适当的教育。这些家长把孩子的学习强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是很好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一般的家长对孩子的辅导,普遍缺乏学科的高度。我们举一个例子。有这样一个数学题目。
(此处略,另文再补)
家长在辅导孩子的时候,都不讲这些。天分高的孩子,可以自己悟出来。大部分孩子自己是悟不出来的。一定要你去启发、引导。实际上,有不少老师在课堂上也不讲这些。只讲解题过程,不讲学科方法。
缺乏学科的高度,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
另一个问题更加普遍。就是缺乏教育的针对性。大部分家长只关心成绩,忽视其它更为重要的影响学习的因素。在教育孩子之前,没有全面分析孩子学习困难,深层原因在哪里。教育效果当然很有限。其实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很多,对应的措施也不一样。比如,有些孩子认为学习没什么用,那么首要问题是改变他的学习无用论,让他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有些孩子有不良爱好,首要问题就是引导他把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有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首要的是训练他集中注意力;还有些孩子记不住东西,首要的是教给他记忆的方法等等等等。
既然家庭教育存在这么多问题,那么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是最好的?
我这里为大家介绍几个非常典型的成功的家庭教育的例子。
第一位,蒙台梭利,她是二十世纪欧洲和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儿童教育家,以她的名命名的学校遍及110个国家。她提出了孩子的敏感期教育理论。她认为,孩子在0~12岁之间,逐步进入不同的学习敏感期,比如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阅读敏感期、文化敏感期等等。敏感期是孩子获得某种能力的最佳阶段。如果错过了敏感期,学习效率就会大大下降。比如婴幼儿学习语言的能力非常强,随着年龄增长,这种能力会逐渐下降。所以高中的孩子英语学不好,你不要去找高中的原因,你要想想,在他小学、初中的时候,你有没有帮助他打下英语的底子。蒙台梭利还强调要让孩子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要培养自信、塑造性格。她的主要教学手段是感觉训练。
第二位,卡尔?威特,他的孩子出生不久,就因为反应迟钝,被亲戚朋友们说成是痴呆儿。但是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下,小卡尔3岁半认,6岁学习外语,8岁就可以自由运用英、德、法、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通晓数学、物理、化学、动植物学,9岁进入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4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开始在柏林大学担任法学教授,23岁成为世界级的学术权威。卡尔?威特强调智力的早期开发,他以游戏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强调适度表扬孩子,培养孩子的高尚情操,促进孩子想象力的发展。
第三位,斯特纳夫人,她是美国语言学教授,因为成功地培养了自己的女儿,而闻名世界。女儿3岁能写诗歌、散文,4岁写剧本,5岁发表作品,在历史和文学方面达到初中水平,同时能熟练运用8国语言。斯特纳夫人提出了自然教育法的理论。强调尊重孩子的天性,鼓励孩子在玩中学。她也注重孩子的品德培养。通过让孩子贴近自然,培养良好的心态。
第四位,司有和,安徽含山人,重庆大学教授。儿子三年级位于班级23名,在父亲的早期诱发教育下从6年级到高二,一直位于班级前5名,高二下学期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997年赴美留学,在宾州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后。他非常注重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体验成功的乐趣。并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同时教给孩子好的学习方法。
第五位,王静才,大连人。女儿王馨颖智力平平,学习成绩始终处于中下等水平。--年休学在家。王静才通过快乐教育,让女儿成为首位通过gese世界专业英语最高12级测试的华人。--年11岁的王馨颖收到了来自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也强调让孩子在玩中学。充分激励孩子。注意孩子的人品教育。为孩子提供学习的生活场景,提高学习效率。
第六位,金春明,东北人。他把四个子女都培养成了博士。他强调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适时肯定孩子的成绩,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并和孩子一起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
六个家庭在教育的细节方面各有不同,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五大原则。
第一,教育越早越好,尤其是语言教育,但同时要避免片面教育和过度教育。
第二,要注意教育的方式,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快乐。
第三,要鼓励孩子,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指责。
第四,要注重品格教育,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积极向上、品格坚毅的人。
第五,要教给孩子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那么我们要问,这些原则有科学依据吗?是不是适合每一个孩子呢?在实际生活中应该怎么运用这些原则呢?
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一下这些原则的科学依据和实际的操作方法。这是今天讲座的重点。
要了解这些原则的科学依据,就要从了解大脑的工作机制开始。
关于大脑的工作机制和大脑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特点,有四种从不同层面进行研究得到的理论。
第一种,大脑功能区理论。
这是大脑的侧面结构图。
这是美国《时代》杂志最新发表的大脑功能区分布图。从这两张图当中,我们可以看到,
额页同时负责情感和语言。所以语言能力强的人,通常情感比较丰富。我们知道很多作家和诗人都比较情绪化,就是这个道理。当孩子情绪饱满的时候,他会表现出很强的语言学习能力。快乐教育正是运用了这一点。如果你的孩子感情比较冷漠,或者情绪比较压抑,那么在语文和英语的学习上就可能存在困难。另外品格教育可以让孩子变得独立、坚强,从而保持稳定的积极的情绪,也就提高了学习的能力。人的额页到25岁才完全成型。所以大学毕业,刚好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定型的时候。这个时候走上社会,参加工作才比较合适。
顶叶负责行为感觉和逻辑。如果我们发现一个人的行为异常,其实是因为他的逻辑混乱导致的。蒙台梭利的感觉训练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感觉训练可以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孩子的智商。
顶叶和小脑负责人体的平衡和运动。平衡性好,运动能力也强。平衡性不好的人,很容易晕车。所以我们很少看到有运动员晕车的。
颞叶和枕页负责听觉和视觉。盲人的听觉一般都很敏锐。因为盲人的视觉出现障碍以后,听觉功能得到了强化。
脑干部分,我们在图中看不到,这个部分负责睡眠和注意力。孩子如果长期缺少睡眠,就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而注意力不集中,是造成孩子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再从背面观察一下大脑的结构。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脑负责逻辑思维、数运算、书面语言、问题分析,它属于理性思维;右脑负责图像、音乐、运动之类的反应,它属于感性思维,又叫直觉思维。多接触绘画、雕刻等艺术品,多听古典音乐有助于右脑的开发。许多人遇到一些难题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出去走走,或者听听音乐,突然就产生一种直觉,然后想到了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是刺激右脑产生的结果。
从左右脑思维的特点来看,左脑思维精确,但是速度很慢;右脑思维快速,但不易控制。篮球运动员瞬间可以判断球的速度和方向,这是右脑思维。科学家用几年的时间计算宇宙飞船的飞行轨迹,这是左脑思维。左右脑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协作。我这里有一组数据提供给大家。
儿童使用创造力有80%,小学生75%,中学生50%,大学生25%,成年人只有10%甚至更少。
人的创造力来自右脑。为什么随着年龄增长,人的创造力在下降?是因为人的右脑衰退了吗?当然不是。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人的左脑思维越来越成熟,左脑逐步控制了右脑的结果。很多孩子小时候调皮捣蛋,甚至打架斗殴,长大以后不知怎么就变得稳重懂事了。那是因为小时候他的感性思维占了上风,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左脑的理性思维逐渐控制了右脑的感性思维。所以他变得成熟了、稳重了。
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单纯的左脑思维或者右脑思维,都会造成学习上的困难。美国加州大学的罗伯特?奥斯坦教授的研究发现,当左右脑协同思考的时候,大脑功能将达到一般思考的五到十倍。所以只有左右脑协同工作,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学习能力。
这是一张左右脑思维协同的示意图。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既需要逻辑思维,又需要直觉思维。而把这两种思维结合起来的,叫简报思维。我来解释一下这种高级的思维方式。所谓简报思维,就是针对一个问题,广泛地搜集资料,然后对大量的资料进行筛选、取舍,最后作出结论性的汇报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像在做一份简报的编辑工作。整个过程需要左右脑高度协同。一个人左右脑的协同如果不够好,做编辑是做不好的。所以经常让孩子针对一些学习上的问题,做一份高质量的简报,是训练左右脑协同的最好的方法。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一份高质量的简报呢?我们来看看左右脑协同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产生兴趣、引起注意(左/右脑);第二步,搜索以往的记忆(左脑);第三步,试图理解眼前的问题(左脑);第四步,形成理解的思路(右脑);第五步,确认思路的正确性(左脑);第六步,将思路变为行动(左/右脑)。
从这六个步骤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我经常听到有些家长说,我们家孩子很聪明,就是成绩不好。你想,你的孩子如果对学习没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大脑的思维过程根本没有启动,学习成绩能好吗?怎么才能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简单的提醒,起不了多大作用。注意力是可以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来加强的。这就是场景复述的方法。时间关系,不作介绍了。
下面,我们来看第二种理论,大脑神经元理论。
这是一张大脑神经元细胞的图片。中间这个就是神经元细胞,周围丝状的物质,叫神经元突触。人脑中有上亿这样的神经元细胞。神经元细胞之间通过突触相互联结,形成一张及其复杂的网络。
这是一张神经元细胞之间联结的示意图。人的智商不是由神经元的数量决定的,而是由神经元之间的联结数以及这种联结的牢固程度决定的。神经元联结的数量越多、越牢固,也就是说人脑中的这张网络越复杂,人的智商就越高。学习可以促进神经元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
胎儿在母腹中孕育的前六个月,神经元开始伸出突起,以每秒钟200万的速度形成神经元的“突触”。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对胎儿进行适当的胎教,比如说,给胎儿放一些古典的悠扬的音乐,就可以促进神经元的发育,让孩子天生就有很高的智商。我们前面说教育越早越好,原因就在这里。但是请大家注意,你千万别给胎儿放流行音乐,因为流行音乐是简单音乐,古典音乐是复杂音乐,简单音乐只能形成简单的大脑网络,复杂音乐才能形成复杂的网络。你一直让他听流行音乐,孩子的思维就会变得简单,面对复杂问题就会不知所措。
人到12岁左右,大脑的这张网络才基本发育完全。12岁,正是小学毕业的年龄。小学生的记忆力特别强,因为他的大脑不断地产生新物质,并用来记忆学到的东西。12岁以后,也就是上了初中,虽然大脑几乎不再生成新的物质,但是可以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联结来理解和记忆。所以小学的学习方法和初中的学习方法完全不同。如果孩子没有及时调整过来,上了初中就掉队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小学生和初中生各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四种。背诵法、思维导图法、概念图法和概念导图法。背诵法和思维导图法适合小学生。概念图法和概念导图法适合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
先讲背诵法。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就是背诵法。私塾的老先生只教小孩子认和背诵四书五经,但并不讲解文章的含义,名副其实的死记硬背。现代人看来觉得不可理解。其实古人用的方法非常科学。小孩子的学习方式就是记忆。你跟他讲道理,他理解不了。现在的大学生都看不懂四书五经,你让小孩子去理解什么呢?只要背就可以了。等到他思维发展成熟了,他自然会理解。古人的语文水平比现代人高很多。为什么这么说呢?古人的文章,现代人看不懂,现代人的文章,只要不是文盲,基本上都能看懂。你说是不是。孔子的一句话,我们的于丹教授要讲上一两个小时。古文的篇幅很小,但是涵义非常丰富。从复杂度上来讲,古文是比现代文复杂得多的学习资料。只有这样的文章才能造就天才的大脑。
再讲思维导图法。这种方法是英国的一位叫托尼?巴赞的人总结出来的。
这是巴赞先生的照片。他研究了古往今来上百位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科学家等等人物的学习笔记和工作笔记,发现了一个普遍的规律,于是提出了思维导图法。我在写文章的时候,也是用这种方法。后来看到巴赞先生的思维导图理论,我才知道,原来这种方法是这么的科学。
这是一张小学语文课文的思维导图。
这是一节数学课的思维导图。
从这两张思维导图来看,我们发现,思维导图和人的大脑神经元细胞的图像非常相似。这不是巧合,正是因为这种相似的情况,才让思维导图法发挥出了出人意料的巨大作用。这种方法在国际教育界被广泛推荐和运用。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我给大家举一个背单词的例子。
(此处略,请参阅《英文语义的密码》一文)
这就是思维导图法。为什么大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记住了这么多单词呢?因为我们的大脑是网状的结构,大脑的思维也是网状的思维。换句话说,大脑特别喜欢记忆相互之间有某种联系的内容,也特别擅长理解相互之间有联系的问题。所以思维导图法是符合我们人类大脑生物特性的方法,这样的方法才是高效率的学习方法。
当然数学、物理、化学也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这里就不再举例了。
关于概念图法和概念导图法,我们等会儿再讲。
接下来,我们讲一讲第三种理论,镜像神经元理论。这个理论结合了左右脑理论和神经元理论。
这是一张镜像神经元理论的研究图谱。我们发现人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左右脑多个位置的神经元区域同时处于活动状态。也就是说左右脑是协同工作的。每一个活动区域我们称之为一个镜像神经元。简单地说,每一个镜像神经元就是我们大脑中的一个概念。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例子。
(参见前文的数学例题)
这个题目用到了这几个概念。那么大脑中存储这些概念的区域就会被同时激活,左右脑协同工作,来解决问题。如果大脑中没有这些概念区域的话,那么大脑就会把这个题目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存储在一个区域内。下次再遇到这样的题目,大脑就只能激活这一个区域来解决问题。如果是小学的简单问题,还不会有什么困难,要是到了高中面对复杂的问题,大脑就不堪重负了。所以题海战术对有些孩子一直有用,对另一些孩子,小学、初中还管用,到了高中不管用了。因为有些孩子在小学、初中已经建立了学科的概念,上了高中,通过练习,不断强化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题目越做思维越灵活,成绩也越来越好。另一些孩子,你别看他小学、初中成绩不错,其实他根本没有建立学科的概念。他都是把整个题目作为一个概念存储在大脑里,这样的孩子,题目做的越多,思维越僵化。上了高中,学习跟不上了,这是必然的后果。你再怎么努力也不行。
因此,我们的老师,尤其是小学和初中的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讲解题目涉及到的学科概念和思维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解题过程。家长在辅导孩子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个问题。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概念图法和概念导图法。
(此处略,另文再补)
前面我们分析了这个题目的基本概念。只要把这几个概念整合到思维过程中,就得到了一张概念导图。让孩子绘制这样的概念导图,可以帮助孩子加深对题目的理解。那么概念图法呢?概念图法是把学科的基本概念按照学科自身的体系绘制成图形的方法。绘制概念图,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学科的基本概念。时间关系,我们不再画图了。
最后我们来讲第四种理论,学习金塔理论。
这就是学习金塔图形。这个理论是由美国的教育家艾德格?戴尔在1969年提出来的。这张图揭示了各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效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我们前面说过,在玩中学效率最高,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还提到,要为孩子创造合适的生活场景,让孩子在场景中学习,也是这个道理。
介绍了以上四种理论,我们给大家总结出影响学习的八大因素。
好身体,是学习的前提。
好心态,是学习的动力。
集中注意力,是学习的第一步。
好策略、好方法、好的思维工具,是学习的捷径。
好场景,是学习兴趣的来源。
好环境,是学习的保障。
我们再来看一下前面提到的五大家庭教育的原则和影响学习的八大因素之间的对照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原则和因素之间是相通的。所以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从这些原则出发,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来设计教育活动的。时间关系,不再详细分析。
最后向大家介绍一下新家庭教育的活动方案。
(此处略,以下为方案的大纲)
这个方案由三部分组成。首先为每一位孩子制定个性化的成长计划。在这个计划之下,实施一整套家庭活动。这一切都是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下进行的。
首先来看两类环境。一类是生活环境,一类是文化环境。
生活环境包括居住、饮食、交通等等。
文化环境包括经典名著、学科资料、音乐空间等等。
四步计划:
第一步,体育计划,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第二步,心智培养计划,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第三步,注意力训练计划,让孩子集中注意力。
第四步,学科计划,让孩子在学科中找回自信。
六项活动:
注意力训练活动、心智活动、体育活动、场景学习活动、方法指导活动、工具掌握活动。所有的活动都是为学科学习作最佳的准备。
八种因素:
前面提到的三个方面(家庭环境、成长计划、家庭活动),都是基于这八种因素的考虑。再次回顾一下这八种因素。
成功的家庭教育,就是在对孩子全面分析以后,针对孩子的个性,设计恰当的教育活动。
最后我用四句话概括“新家庭教育”的理念。
两类环境,是孩子成功的基础;
四步计划,是孩子成功的指南;
六项活动,是孩子成功的途径;
八种因素,是孩子成功的指标。
关于“家庭教育”这个话题,要说的还有很多,但是今天只能讲到这里了。希望今天的讲座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谢谢大家!
小学家庭教育大讲堂讲话稿范文篇3
尊敬的老师、家长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我是三(1)班朱慧的家长。今天能与大家一起进行学习交流,我感到十分荣幸!首先,我要感谢学校为我们设立了这样一个交流平台,让我可以从学习中收获一些育儿经验;同时也要感谢老师对我的信任,给了我这么一次佷好的锻练机会。其实从季校长打来电话的那一刻起,说实话,我心里真有点诚惶诚恐:因为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并不是特别合格的家长,有很多方面还做得不够好,还有,孩子到目前的表现也算不上特别突出。所以,在那么多家长面前,我想,与其说是经验交流,不如说是我们一起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以下就是我想讲的几个方面体会,供大家参考,若有不妥之处,还请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一、首先要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我参加过多次学校组织的家校活动,通过学习我有很大的收获,第一首先要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为我认识到家庭教育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础,第二就是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互动,只有家校互动才能更有利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二、要关心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
在开展家庭教育过程中,我还比较注意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里面的表现,比如孩子在校是否能够做到了尊敬老师?是否能够关心团结爱护同学?在学校里面是否能够上好每堂课?学习的态度是否端正?能否按时完成每项作业?总之,每隔几天我都会打电话给老师问孩子在校的情况,在家经常与孩子聊聊在学校里的表现情况,如果发现一些新的情况或者有什么疑问的时候,我就及时到学校与老师进行联系沟通,一旦确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及时教育帮助,并督促孩子及时加以改正,因为老师传授的各方面知识是一定要掌握的。
三、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让孩子以学为乐
作为家长,工作中有好多东西要学、职称考试要考,这时不妨和孩子一起学习,让她懂得“活到老学到老”、“不努力学习就要被淘汰”的道理,让她从小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家长不仅要带头学习,为孩子做学习的表率,而且和孩子一起学习,相互学习。和孩子一起读课外书,每读一篇文章都要说出从中学到了什么知识、懂得了什么道理,孩子对一切都感兴趣,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充分利用;坐公交车时让她认站名、买东西时让她算帐;还有下五子棋可以开发动脑的能力……让孩子在玩的同时也学能到知识。
四、家庭教育离不开常识
就是上一次参加亲子知识竞赛的时候,一回家,她爸爸就问她:“慧慧,今天,在学校过得开心吗?女儿用力得点点头说:爸爸,今天老师表扬我了,说我表现可棒了,我们得了一等奖,有进步哦!”她爸爸满脸疑惑地看了看我,问到:“是吗?”我肯定得点了点头,老公再次表扬了她。到了第二天早上女儿突然起得很早对我说:“我爱我的学校,妈妈我要起床,该上学了。”这时我想起了前一天的表扬和鼓励,激励了她,其实,适时的赏识,也能增进孩子的自信心。
五、要帮助孩子做好学习的总结
除了要抓好孩子的平时学习之外,还要帮助孩子做好一个阶段的总结工作,尤其在每次考试之后,要比较仔细地帮助孩子分析失败和不足之处,比如哪些方面出现问题就说明哪方面的知识还掌握得不够,通过考试以后的检查分析,好的方面加以巩固,不足之处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我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与任课老师交换意见找到存在的主要问题,以能够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二是安排一些同类型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这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是能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
六、要给孩子足够的学习空间
给孩子一定的空间也是十分重要的,除了完成必要的作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外,其它时间我一般都让孩子自己安排,比如做手工、听音乐、下棋、做游戏等,只要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活动我从来不加干涉,如孩子喜欢看的节目、一些国内外新闻我就引导她看,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对于孩子健康发展是很有益的,因为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把孩子锁定在一个范围里面,身心得不到调整和休息就有可能物必其反,就有可能产生厌倦造成逆反心理,使孩子感到学习很枯燥很乏味,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七、家长做好榜样,和孩子一起成长
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成长。你孝敬老人,子女才可能孝敬你;你工作生活充满自信,子女才可能面对挫折不断追求。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家长的人格力量是最重要的教育因素。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家长,不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感染或教育孩子,只是应该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事中注意,比如吃东西,好吃的全家一块吃,好玩儿的全家一块玩儿,让孩子潜移默化中理解和做到“分享”的意义,在这方面,我们家朱慧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做到了这一点,她会主动把大的水果拿给小朋友,自己吃最小的;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家里要是来客人的话,她就会主动搬椅子让坐等。
八、学习环境的布置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比较注意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家中设立了一个陈列架,除了放一些书籍资料之外,还在放置一些孩子自己创作的作品,以及在各项比赛中所获得的奖状等,虽然有时候孩子的房间和桌面比较乱,但是只要与孩子的创作有关的活动,我一般不会轻易的去责怪她,而是积极的去引导她,让她自己去纠正不好的习惯。
九、帮孩子学会自立
现在的父母工作都很忙,有时抽不出时间来教育孩子,因此帮助孩子学会自立特别重要,作为家长应当注意从小培养这种能力,因此我除了给予必要的照料之外,就鼓励孩子自己动脑去做自己的事情,出现什么问题时再加以指导,然后再让她自己去解决自己的这些问题。
十、让孩子在小事中明是非,辨真伪,识美丑
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可见,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是多么重要!
几天前我从川沙回来,顺路去了世纪联华购物,在超市看到一款适合自己的一件上衣和一条裙子,因为价格稍微贵了点,最终还是没舍得买。买完其他东西后坐上公交车回家,可上车没一会儿就发现皮包的拉链被拉开了,钱包不翼而飞了,小偷早已溜得不知去向。放在包中的工资卡﹑身份证等都让小偷给偷走了。之后我在qq上写了篇日志,告诉他人外出坐车一定要慎防小偷。做坏事也是由小事开始,积少成多,最终养成恶习。事后我告诉孩子:“做人要品性如竹,直而不曲!做过坏事的人,终有一天会得到应有的惩罚!”孩子听了点了点头。
还记得今天夏天,有一回带孩子坐公交车去姑姑家玩,一上车孩子就找了个空位坐了下来,车子开过一站,就看见一个老人颤颤巍巍地走上车来,这时车上已经没空位了,小家伙主动站了起来,对老人说:“奶奶,您坐这吧!”老人感激地对她说:“你真是个好孩子!”看到孩子的这一做法,我的心里真有种比蜜还甜的感觉,事后我问孩子,“你怎么会想到给老奶奶让座的呢?”她回答得挺干脆:“老师经常跟我们说要尊敬长辈,所以我理应给老奶奶让座呀!”听了孩子的话,我深受感动。所以,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坏事小而去做。我相信,孩子每做一件好事,她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
教育孩子没有一个固定模式,但为了孩子应当不断进行探索,这对于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是有益的。我们做家长的应当肩负起家庭教育的重任,在家庭教育中当一名合格的好家长,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明天而作出一份贡献。最后,向老港中心小学全体老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良好祝愿,祝老师们工作顺利,事业上能取得更大的成绩。谢谢大家!
小学家庭教育大讲堂讲话稿范文篇4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晚上好!
今天,我在这里想和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讨关于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想结合自己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谈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想法。希望今天我谈到的内容能有一些值得大家借鉴的地方,同时,也想借此机会得到大家更好的建议和反馈。算是抛砖引玉吧,呵呵。
首先,我想谈一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伟大的德国教育家福录贝尔说过:一个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纵在掌权者的手里,倒不如说掌握在母亲手里。这充分说明了家庭和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一个孩子的成长环境是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个环节组成的。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其可塑性非常大,因此成长环境对他来说非常重要。而在这三个环节中,我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大。关于这一点我是这么理解的。就拿我们孩子就读的学校来说吧,我认为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环境都非常好,老师也非常认真负责,但是,我想说的是:作为家长,我们必须正视这样的一个现实——现在的小学老师要完成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已经是超负重的了,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有自己的家庭生活,在家里可能也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确实不可能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全面和具体地帮助每一个孩子。因此,许多非常具体的事情是要我们家长自己去做的,所以,我认为小学生家庭教育甚至比学校教育更加重要。换句话说,你交给学校一个好品质的孩子,一个学校就能交还给你一个优秀的学生。我也相信,今天能到这里来的家长一定也是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的人。我也就此打住了,能有一个认识就行。
那么,家长应该关注孩子什么呢?平时,许多家长谈及自己孩子的时候,我听到比较多的还是关于自己孩子学习成绩怎样怎样的声音。诚然,学习是孩子的主要任务,学习成绩也是衡量一个孩子的重要尺度。但我认为,只是一味地关注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长经历,可以说是本末倒置了。而什么才是本呢?那就是关注他在成长过程当中的情感体验,并在这过程中培养好孩子各方面的品质和能力,应该是家长最应该关注的事情。那么,什么又是孩子的好品质呢?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并有实现其目标而克服困难的韧性;还有,让孩子具备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会审美、有好的道德品质和完美的人格等;还有,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在内的好的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
那么,又如何在家庭里做好这些方面的教育呢?我认为:其实所谓的家庭教育,不是父母的谆谆教导,更不是咻咻不迭的絮叨,而是在生活的细枝末节处给孩子以渗透和影响并抓住契机予以引导。比如,今天带孩子看了一场好电影,审美便在其中了,或许其中某一个场面或某一个角色正在影响着他。今天家长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了一个座,你的孩子在旁边看见了,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公德教育事例。今天你带孩子去爬山了,让孩子坚持一下,最后爬到了山峰,就是在培养孩子的意志。在山顶,孩子一定会觉得视野很开阔,你可以对他说,站得高看得远这么一个生活哲理,还可以不失时机地加上一句:若他将来想看到更多更美丽的东西的话,就要像刚才一样坚持下来才能到达最高峰,让他懂得付出努力就能得到更多,若孩子有兴趣的话,再让他口头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画面,这样,他就会学习了观察…….当然,有条件的话,可以有意识地设定一些环境,带他们去旅游,给他们买好书,去经历更多的生活,那么,你的孩子会有更多更好的积淀,从而能够更好地成长。这些事要做起来很细很琐碎,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智慧,有些方面可能还有些专业,希望大家找些这方面的书看看,我觉得刘亦婷妈妈写的那两本书和王东华老师的《发现母亲》特别好,你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启发。我建议还没看的家长去买一本,看过这本书的家长再看几次,肯定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另外,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孩子也都不同,我们家长首先要做的是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然后,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与之相应的成长环境并予以适当的引导。在座的好多家庭应该是家学渊源,杭州的教育大环境也非常好,我相信只要大家脑子里有了一根那样的弦,各尽所能,一定能把孩子教育和引导好。
下面,我来说一说我自己的家教体会吧。
我也是本着以上的教育观点来教育我的孩子的。即家庭教育的生活化和渗透化及注重孩子的成长经历,以培养孩子的品质和能力为先的原则。我对孩子教育的主次排列是:关注其成长经历、身心健康、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最后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我最关注的是孩子成长经历。因此,在平时,我们会尽己所能让他更多地接触各方各面的东西、体验不同的情感,关注孩子的情感体验,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并做到安全第一。我关注着孩子的成长,希望他能在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童年时期体会到很多的幸福和快乐,同时也能有很多的情感体验和对生命的感悟,让他认识生命、认识自然、认识生活、认识自己,因此,除了尽可能地带他接触更广大的世界,开阔视野外,让他去体会别人体会自己,从书本里、视听作品里和生活中,体会努力,体会成功,体会失败,体会痛苦,体会责任,体会付出,体会得到,体会着爱体会着被爱……我的孩子很敏感,环境给他带来的影响特别大,暗示对他的作用非常大,这样的孩子弄不好了容易自暴自弃,因此,我们会用语言暗示来启发他。最近,他这方面的进步特别大,我很高兴看到他快乐放松的样子。上次,他代表班级去选大队委,他能为自己班里的同学被选上大队委员而高兴,同时,也没有因为其中一位与自己关系比较好而条件不具备的同学而没有原则地投她一票。比如今年我们带他去绍兴和南京玩时,他能很主动地想到给同学带点小玩意儿,为此,我真的很高兴。最近,他还能正确认识别人对自己的批评了,说对于别人的批评自己应该高兴才对,因为别人是把自己的经验告诉了自己,应该说感谢才对。有时,他会主动去搬那些翻倒在地的自行车,给街头的流浪者予以同情等等,虽然他身上还有许多毛病和积习,可我感觉到他的成长和进步,真的感到很高兴。
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及学习成绩的关系其实是一个纲和目的关系。所以,我把对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关注排在学习成绩前面。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对有兴趣的东西就会很积极和主动,所以我更关注孩子的兴趣,习惯是指学习习惯,比如先学习再玩耍,做到有张有弛等(这方面我们还没做好),学习能力是指思维品质,即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这一点我们在早期教育中应该说是做得很好了,而把这些事情做好了,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差不多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因此,我认为:有了对生活的感受及情感积淀,再加上各方面的知识积累,孩子才会比较好地把握自己,同时能够很健康、快乐地成长,也能把各方各面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从而走得更好。我们一般对分数不是很有要求,大致90来分没有出现大问题就行了。我孩子目前的成绩都还不错,当然,有时也会出现一点问题。一般我们不会给他压力。比如说,他有时命题作文写得不好,有时考试或做作业时会出现读题不认真,大题目做错、计算题算错等问题,我会帮他找出原因,然后逐一解决。比如,写作文是因为他自己的态度问题,我就得让他先端正态度,做数学时让他先解决读题问题,平常做练习时就要养成做一大道一大道题地检查的习惯,至于计算错误,得找时间,找一些算式,让他练上一段时间,逐步解决。再比如说考试前,他会怕自己考不好,我就让他放松,等等。我孩子的学习基本不需我们过问,因此,我们非常省心,因此我想,我对孩子的教育的的主次排列应该是对的。呵呵。
小学阶段应注意什么?
一位把三个女儿都培养成博士生的父亲在谈到自己三个孩子成长经历时,强调了她们在小学阶段打好的两项基本功对孩子今后的学习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一,是培养了孩子的阅读速度从而他的孩子能在小学阶段做大量的阅读,其二,是数学基础题的演算做到又快又准。他说,一个学生能否大量地阅读很重要,而这一项也只有在小学阶段去做,到上了中学实在没有很多的时间去看书了,而小学阶段能用于阅读的时间也是有限的,而一旦提高了阅读速度,一目数行的话,他们就可以博览群书了。而基础的数学演算看似简单,但能做到又准又快实非不易,其实这也是一个能力问题,而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即避免了失分,又能在各门理科考试中赢得更多的答题时间。最重要的是,它同时也训练了孩子的快速反应能力。我很认同他的观点。(他的书里有一些这方面的很实用的练习,你可以买一本直接作训练。书名叫《玩学习》,作者是陈克正)。大量的知识积累是很重要的,不管对语文的写作和阅读还是对其他学科都有裨益,换句话说,一个只掌握了课堂知识的孩子,他是不可能取得特别好的成绩,也不可能形成学习优势,同样,一个没有看书习惯的孩子不可能会在学习方面做得好,而多看书看好书是最简单的掌握知识的途径。而数学,除了一些与思维因素有关的东西外,许多东西也是与阅读理解有关系。在这里,我想补充一点关于学习小学阶段的另外一门主科英语的体会:学语言的过程应该是听、说、读、写的过程,小学阶段应该注重听、说和读,因此,我认为给孩子营造一个学习外语的环境是最重要的。在这里,我再向大家推荐一套资料:就是李阳的《小学生同声传译学英语》。一套分三级,共150元。它重要的优点是中英文同声,孩子自己就能听,不需要老师,二是语音非常地道,最重要的是,其中的内容是小学生平常在生活里说的话,我觉得挺好,只要孩子平常有空让他当作一个背景环境听就好了。我孩子去年这个时候买了第三级,听了几个月,还没到一年,随随便便的,有空就放放。慢慢地有一些能与其同步脱口而出了。因此,每天随随便便地为他们放一会儿,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着说外语,我认为是一条非常好的学外语之路。您说呢?
另外,我还认为对关于早恋、性知识、艾滋病及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的东西也应该在适当的时候自然地加以渗透,并在适当的时候,抓住某种契机,对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加以渗透。说实话,我们的孩子比我们想的要厉害多了,他们能够接受这些知识的。还有,视听环境也很重要。现在孩子的成长环境,说它是个有菌环境也并不过份。我建议大家尽量不让孩子接触不好的视听作品。因为孩子的视听习惯也和行为习惯一样,一旦成了习惯就很难改了,况且,那些快餐文化特别地吸引孩子,很容易入迷,玩计算机游戏也一样,一旦上了隐,就难以处理了,所以我想能做到防范于未燃最好。中央电视台少儿台有一个栏目叫《成长在线》,说的是不同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学校和家长所采取的一些比较好的对策,每期还请了有关教育专家来坐镇点评,我觉得在那里你会找到许多值得自己借鉴的东西。有时间尽量多看看,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自己就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谈谈我的一些体会吧。
一,孩子的毛病大人治并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长。孩子是大人的影子,孩子身上的许多问题几乎是大人自己本身的问题。他们身上所有问题都能从大人身上找出原因来,或是自身的不足影响了他们,或是教育方法不对或是自己还不够耐心等等。我不知道这么说大家同不同意。我是很认同这样的说法的。比如,我孩子那些无所谓的态度,拖拉的习性,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散懒的镜子;再比如,我孩子的体育技能不太好,其实,我自己就是个不爱动的人,等等等等。大家可以去好好对照一下。而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首先改变和提升自己。还有,就是经常地和孩子作换位思考,想一想当自己和他们这么大的时候碰到类似的问题时是怎么想的并希望得到怎样的帮助的,这样就能够很快地找到比较正确的方法。同时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的身心都在作着相应的变化,所以我们在了解孩子的同时也要作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可我在这里不好意思地告诉大家,我能认识到这一点,但自己并没有很好地去做到。我在这里把它当做自己的第一条体会,其实只是想告诉大家,希望我们能够和孩子一起成长。
二,有问题采取一一解决的办法。孩子毕竟是孩子,身上有不少有待修正的东西,面对这些,我觉得逐一解决比较好,比如,我的孩子也有或这或那的问题,他的生活习惯也不好,做事拖拉、对一些事无所谓等等,我就从他每天坚持刷牙洗脸这样的事开始,过了几周,等他逐渐成为习惯了,再关注其它的事情,反正这样的事情还很多,我想,他若能在上中学之前,大体能把握自己就行了。
三,解决问题要有针对性。就是说你想关注孩子的学习的时候,不是一句:作业写了吗?就完了的。而是很具体的。比如说考试时不是说一句:考试当心点,而是很具体的交代:如,注意读题,注意演算,先做易的后做难的等等。这样就比较有效了。
四,打好框架。知识的框架思维的框架乃至人生的框架都是童年形成的。所以在小学阶段,若可能的话,可让孩子先走一步,了解各学科的框架,这并不是说先让他直接去学高一年级的教科书,而是说可以让他接触更多的东西,不作系统的学习,只是一般的接触。像我前面提到的李阳的《小学生同声传译学英语》这套音响资料,其实它达到了美国小学生说母语的水平,可我觉得,我们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可以一样去听去说。还有,多看好的课外书多体会生活也是让孩子站得更高的途径,三、四年级的孩子若有兴趣的话,可以慢慢引导他们接触人文科学、哲学甚至数学思想方面的书。我觉得网上的《浙江人文大讲堂》就很好,可以让他们了解一些边缘学科及其思想精髓。重要的是让他们了解各学科的知识框架,将来他们有兴趣的话自己就会去填充了,同时也引发了他们学习的真正兴趣。总之,与其让他们亦步亦趋地在课堂内跟着老师的教鞭转,不如稍稍先行一步,那样,再具体地学习课堂知识时,也会更加透彻和明了,对学的知识也能促其深化和广化地吸收和理解,因此,也能学得更好吧,在这同时,更别忘了对其思维框架和人生框架的设定,我想这些甚至比知识框架更重要。
五,不看作文选。我的孩子没有看过作文选。我认为看多了作文选,其实对孩子的写作有害而非有益,因为,绝大多数的作文选里的文章充其量只是一些小学生的优秀习作,看多了,容易受其影响,写作文时会模仿,这样,内容和思想也容易被框住,也容易只停留在、句和结构上,从而限制了自己的想象、也局限了自己的思想,反而不能更好地表达,也写不出真正的好文章。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想只要孩子们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的积累,有了自己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具备了起码的文表达能力的话,再把握一下各种文章体裁的结构和写法,写好一篇文章应该是一件不很难的事情了。
六,第六是使用复读机,需要背的东西让复读机来帮忙,随随便便给他们放着,听着听着就会了,这样省了许多背记东西的枯燥的体验。
七,多和孩子交流。在孩子逆反期来临之前,尽量把握时间多和他们交流。多和孩子交流能增强亲子关系,能更好地了解他们和帮助他们,同时更能把你的思想和理念在交流当中渗透进去,以期能够更加顺利地成长。
八,给孩子空间。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给孩子空间.孩子有了自己的空间才能够去更好地生活和学习,也才能够更有张力,所以,在把握一定的度的基础上,要给他足够的空间,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同时,尽量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成长环境。
总之,教育一种理念以及对其度的智慧的把握,家庭教育也一样。以此供大家参考。
非常感谢大家!希望我说的能对大家有一些帮助。同时,在这里我也想听听你们的想法和建议。我希望我们的孩子在老师和家长及社会的帮助下能够共同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学家庭教育大讲堂讲话稿范文篇5
家庭教育的三个关键:陪伴,阅读和习惯 孩子一生要经历的三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为深远。
一个孩子能否成才,和家庭教育有直接的关系。
很多父母不遗余力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提高班,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其实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做好家庭教育,是一切的重中之重。
家庭教育的三个关键:陪伴,阅读和习惯,父母再忙也要看一看。
1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陪伴孩子父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孩子良好的品性修养不能只从书上习得,而是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孩子的成长黄金期只有几年,错过了将会终身遗憾。
孩子童年时期没有父母的陪伴,犹如小树生长没有了阳光雨露。
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往往性格更内向,极易产生自卑情绪。
父母一定要知道,再多的金钱和物质,都弥补不了孩子曾经缺失的陪伴。
身边有个朋友,爸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了,他在奶奶家长大,爷爷奶奶给了他无尽的宠爱,却始终没法代替父母的关怀。
现如今父母年过半百,他而立之年,却与父母有着不可跨越的鸿沟,他逃避父母的关心和说教,甚至都不愿回去那个家。
再想一家人其乐融融,恐怕很难实现了。
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花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身后有父母,让孩子能感知爱学会爱。
2 重视阅读的家庭,才能培养出爱阅读的孩子。
毕淑敏曾说,让孩子爱上阅读,必将成为父母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
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让孩子终身受益,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考出好成绩,更是从阅读中体会人生。
育儿专家尹建莉曾说过:
“一个孩子,从阅读中获得的,不仅是心灵的滋养,也是心理上的力量。” 培养阅读的习惯,家长要同孩子一起努力!然而,重视阅读的家庭,才能培养出爱阅读的孩子。
让孩子爱上阅读,父母要做到这几点:
1.创造阅读环境
在家为孩子创造阅读环境很重要,可以为孩子置办一个小书柜,选择他所在的年龄段必须阅读的和他感兴趣的书籍。合理利用家里的其他地方,比如书桌,沙发甚至洗手间都可以放置书本或杂志。
让阅读无处不在,让孩子能随时随地阅读。
2.与孩子一起阅读
陪孩子读书,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让孩子对阅读产生更大的兴趣。读完书,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大人听,孩子讲故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还是对读书成果的一种肯定。
3.父母以身作则
用低头看手机的时间来翻一本书,减少在家里使用手机的时间,改掉外出随时随地看手机的习惯,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3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孩子之间成绩的差别除了智力因素外,本质上是习惯的差别。
好习惯决定好成绩,教育孩子,先抓习惯,再谈成绩。
父母要鼓励孩子养成下面4个习惯:
1.尊重老师的习惯
尊重老师,才能尊重老师的课堂,才能与老师更好的交流学习。孩子尊重老师,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
如果父母不配合老师的工作,总在孩子跟前说老师坏话,孩子也会开始反感老师。
父母理解支持老师就是支持孩子,教导孩子尊重老师,孩子才能端正学习态度,专心学习。
2.自觉学习的习惯
老师和父母不可能时时督促孩子学习,学习主要靠自觉。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首先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把学习当成一种责任和使命去完成。
再者,帮助孩子制定计划,让孩子根据计划执行学习任务,学得更有条理。
3.珍惜时间的习惯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要让孩子从小养成管理时间珍惜时间的习惯。改掉拖延懒散的习惯,做事有条理,学习有计划。
4.做家务的习惯
孩子的任务不只有读书,还有健全人格的培养。让孩子学习之余参与家务,可以放松筋骨,又可以体会父母做家务的辛苦,也能锻炼孩子自理生活的能力。
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让孩子做家务其实也是在进行生活教育,让孩子在家务中体会到生活的不易与生活的乐趣。
有人说,孩子就是家庭教育的缩影,也是父母的镜子。你可以通过孩子观察一个家庭的教育水平和质量,观察父母的教育能力和用心程度。
很多父母常常在夸别人家的孩子,殊不知,很多时候,往往是自己没有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三个关键,陪伴、阅读和习惯,希望父母能真正执行起来。
教育孩子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我们一路同行。